第一篇:晋祠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课题。
1、由“祠”一字导入。读音、组词(祠堂、祠庙)意思是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一听就是有悠久渊源的。“晋祠”有何历史渊源呢?
2、交流有关晋祠的资料。
3、过渡:山西晋祠我们没有去过,在作家梁衡的眼中,晋祠是怎样的呢?(板书完整课题,齐读)晋祠美在何处呢?就请大家紧随作家的文字一起去观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
2、这篇课文辞藻优美,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看。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由题目可知,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晋祠)晋祠怎么样呢?一个词语(美丽)
3、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勾画下来。
4、交流
(1)指名读句(出示: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2)自读这句话,你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言下之意是说晋祠的山美、树美、水也美)感情齐读。
5、质疑:晋祠的山、树、水究竟如何美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美丽,首先一齐来欣赏山的美。
三、品读“山”
1、指名读,边听边想:晋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画相关语句。
2、将自己勾画的语句读一读,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预设: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1)这里的山怎样美?用句中的关键词语(巍巍的,长长的)(2)释词
巍巍:形容高大
长长:很长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外界的东西
(3)自读,哪个字用得最好?(拥)组词,指名示范动作。平常生活中,谁会经常拥抱我们?这拥抱中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呵护)这里说“山将晋祠拥入怀中。”,仿佛这山对晋祠也充满了---关爱、呵护之情。(4)指名2人读,齐读。一个“拥”字把山写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温情的母亲了。
B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1)山又美在哪里?(春秋的山景)
(2)山中会是怎样的景象?指名读、分组读(女春,男秋)(3)小练习:仿照书中的形式,填空:
3、晋祠的山不仅形态美,而且一年四季的景色都美,正因如此,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引读)都会心旷神怡。
4、喜欢这样的山吗?带着你的喜爱与赞美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
四、情感齐读。晋祠的山这样的美,晋祠美还在树,在水,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读欣赏。
第二篇:《晋祠》教案
晴儿
《美麗の晉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の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の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能通過句中關鍵詞語想象、感受、品讀體味晉祠自然風景の“兩美”(山和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の思想感情。
4、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の表達方法,品味優美生動、精准の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の作用。教學重點:
能通過句中關鍵詞語想象、感受、品讀體味晉祠自然風景の“兩美”(山和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の思想感情。教學難點:
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の表達方法,品味優美生動、精准の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の作用。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看老師板書課題。指名讀(2名),一讀提示“美麗”一詞,齊讀課題。
2、課前布置大家搜集有關晉祠の資料,下面咱們一起來交流一下(指名2人,內容不同)
3、師補充(酌情而定)
山西境內有晉水,周武王の兒子叔虞被封到這裏作諸侯,他用聰明才智帶領人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使人民過上了安定富足の日子。他死了之後,人們在晉水の上遊,修建了一座祠廟供奉,以此紀念他,這座祠廟因為在晉水上遊,所以叫做“晉祠”。
4、過渡:山西晉祠我們沒有去過,它美在何處呢?請跟隨梁衡一起去觀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大聲讀文,要求字音讀准,句子讀通,遇到不好讀の句子多讀幾遍。
2、這篇課文辭藻優美,下面我們一齊來讀讀看。
周柏
偃臥
徑幽香遠
古老蒼勁
一弘深潭 唐槐
旋起
草木蕭疏
虯枝盤曲
細流脈脈 勁直
蔭護
天高水清
老嫗負水
穿亭繞榭 皺裂
草蔓
拾級登山
壯士托天
冉冉不絕
晴儿
晴儿
題詠
精湛
心曠神怡
不一而足
曆曆可見
小結: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由題目可知,作者說明の對象是什麼?(晉祠)晉祠怎麼樣呢?一個詞語(美麗)
3、快速瀏覽全文,邊讀邊想:哪句話概括了文章の主要內容?勾畫下來。
4、交流
(1)指名讀句(出示:晉祠の美,在山,在樹,在水„„)引導學生說說為什麼找這一句。(文章2—5自然段分別寫了晉祠の山、樹、水、園中小品,這句話恰好概括了2—5自然段の內容)
(2)自讀這句話,你發現這句話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排比)言下之意是說晉祠の山美、樹美、水也美)感情齊讀。
5、質疑:晉祠の山、樹、水究竟如何美呢?走進課文,在字裏行間感受美麗,首先一齊來看山。
(三)品讀“山”
1、指名讀,邊聽邊想:晉祠の山美在哪裏?勾畫相關語句。
2、將自己勾畫の語句讀一讀,找出關鍵詞語,寫寫自己の感受。
3、交流
預設:A、這裏の山,巍巍の,有如一道屏障;長長の,又如伸開の雙臂,將晉祠擁在懷中。
(1)這裏の山怎樣美?用句中の關鍵詞語(巍巍の,長長の)(2)釋詞
巍巍:形容高大 長長:很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外界の東西
(3)自讀,哪個字用得最好?(擁)組詞,指名示範動作。
平常生活中,誰會經常擁抱我們?這擁抱中充滿了對我們の?(關愛、呵護)這裏說“山將晉祠擁入懷中。”,仿佛這山對晉祠也充滿了---關愛、呵護之情。(4)指名2人讀,齊讀。
一個“擁”字把山寫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溫情の母親了。B 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1)山美在哪裏?(春秋の山景)
(2)釋詞
黃花滿山:滿山黃色の迎春花
晴儿
晴儿
徑幽香遠:小路僻靜,花香遠飄 草木蕭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極高,水極清。
(3)春天の山中是一幅怎樣の情景呢?(絢麗多彩、五彩繽紛、生機勃勃)秋日の山中是一幅怎樣の情景呢?(草木勁瘦、秋高氣爽)(4)指名讀、分組讀(女春,男秋)(5)小練習:仿照書中の形式,填空: 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
夏日,; 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
冬至。
4、正因如此,無論什麼時候拾級登山-----(引讀)都會心曠神怡。這是作者の真實感受。
5、過渡:晉祠の樹又美在哪裏呢?
(四)品讀“樹”
1、師範讀,學生聽,勾畫樹美の語句。
2、自己勾畫の句子,找出關鍵詞語,寫寫自己の感受(學做批注)
3、交流 預設
: A那周柏,樹幹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の疏枝,偃臥在石階旁。(1)這句話寫の是?(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從周朝就有了の,距今已有 年曆史了,這樣の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樣描繪它の呢?(2)釋詞
勁直:堅強有力,挺直,筆直
皺裂:破裂出凹凸の紋路,從中看出這棵周柏年歲大,很古老 挑著:冒出
偃臥:倒著躺下(擬人化)
(3)指名2人讀。據說周柏已有 年の曆史,它曆經 風風雨雨,依然如此蒼勁,那周柏---(引讀)生:樹幹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の疏枝,偃臥在石階旁。
看到這樣の周柏,你像說些什麼呢?
晴儿
晴儿
B 那唐槐,老幹粗大,虯枝盤曲,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
(1)這句話寫の是?(唐槐)顧名思義,唐代就有の槐樹,距今曆史悠久。唐槐沒在哪裏呢?
(2)釋詞
老幹粗大:樹幹又粗又大
虯枝盤曲:樹枝彎曲、相互環繞,從中看出樹枝長の及其茂盛 綠葉如蓋:綠葉仿佛蓋子一樣,從中那個看出樹葉繁茂
(3)無論是周柏,還是唐槐,它們在晉祠曆經千餘載,依然古老蒼勁,那周柏---(引讀)------;那唐槐(引讀)-----,還有水邊殿外の松柏槐柳(引讀)---C 以造型奇特見長の,有の儼如老嫗負水,有の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1)這句話中の樹沒在哪裏?(造型奇特)
(2)那些奇特の造型?(老嫗負水,釋詞,演示,想象)(壯士托天,釋詞,演示,想象)樹の造型奇特(3)不僅造型奇特,還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一一列舉,還有很多。最奇特の是-----D聖母殿前の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上)雲霄,它の樹皮上の紋理一齊向左邊擰(轉)去,一圈一圈の,紋絲不亂,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繩。
(1)這句話描寫の是?(左扭柏)它美在哪裏呢?(向左扭,造型奇特)(2)你是從哪裏體會到它造型奇特の?(它の樹皮上の紋理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の,紋絲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a “一齊”“擰”(試做動作)
煙、繩,紋理朝同一方向 B 指名2人讀,師誤讀 C 生對比品味,辨別(3)體會讀,指名2人讀
這不僅僅是一棵樹,更像是地下 ; 這不僅僅是一棵樹,似乎是天上。
(4)這樹、這煙、這繩,更是讓我們浮想聯翩,仿佛這樹の背後藏著一些美麗の傳說、故事,讓我們不僅問道:這一齊像左扭の柏樹是怎麼來の?(學生想象)
晴儿
晴儿
(5)怪不得作者說:“聖母殿前左扭柏,------(引讀)-------(6)小結,在同學們豐富の想象中,滿目蒼翠,難怪作者會說:“晉祠在古木の蔭護下----(引讀)------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五)小結學習內容,總結語言特色
1、對照板書,小結學習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了《美麗の晉祠》,你知道了些什麼?
(文章分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起:晉祠の美,在山,在樹,在水„„,2---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晉祠の山、樹、水、園中小品及名人題。今天重點學習了晉祠の山和樹。晉祠の山,巍巍の,有如一道屏障;長長の,又如伸開の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晉祠の樹古老蒼勁,作者列舉了周柏、唐槐,此外晉祠の樹造型奇特,作者以左扭柏為例,通過“擰”、“旋”突出左扭特點,進一步說明造型奇特。
2、同學們,仔細回想作者是怎樣介紹晉祠の山、樹の特點の?運用了哪些方法?(細致の描寫,比喻、擬人、對偶、聯想)有什麼作用?(是說明對象更加形象生動,讓人感覺不是在觀看一個物體,而更像是人與人の交流,縮短了說明對象和讀者の距離)
師小結:以說明為骨架(總分)糅合細致、准確の描寫,對說明事物進行藝術の渲染,從而給人帶來美の享受,使人有身臨其境の感覺,這就是文藝性說明文。
(六)布置作業
用“總分”の構段方式,加以細致の描寫(可適當運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偶、引用)來介紹我們の校園。
五、說板書設計
好の板書是文章結構の簡縮,能體現作者の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式樣新穎不俗套。我の板書力求顯示這些。17
美麗の晉祠
巍巍の
屏障
山
長長の
兩臂
“擁”
古老蒼勁
周柏
“挑”
唐槐
美
樹 造型奇特
左扭柏
“擰” “旋”
晴儿
晴儿
水
園中小品
名人題詠
晴儿
第三篇:美丽的晋祠教案
美丽的晋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祠、萧、柏、虬、拧、蔓、栏、滨、咏”九个汉字,会认“妪、榭”两个汉字;理解积累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如何观察、描写事物;如何表达情感。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晋祠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晋祠的美,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品味语言的风韵,体会表达方法。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感受晋祠山、树、水、小品和题咏的美,从而体会晋祠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读书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将课文读通读顺。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的调条理,抓住课文表达的重点。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并进行照样子仿写句子练习。
一、导入课题。
1、由“祠”一字导入。读音、组词(祠堂、祠庙)意思是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一听就是有传承有渊源的。“晋祠”有何历史渊源呢?
2、交流有关晋祠的资料。
3、过渡:山西晋祠我们没有去过,在作家梁衡的眼中,晋祠是怎样的呢?(板书完整课题,齐读)晋祠美在何处呢?就请大家紧随作家的文字一起去观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
2、这篇课文辞藻优美,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看。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由题目可知,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晋祠)晋祠怎么样呢?一个词语(美丽)
3、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勾画下来。
4、交流(1)指名读句(出示: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2)自读这句话,你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言下之意是说晋祠的山美、树美、水也美)感情齐读。
5、质疑:晋祠的山、树、水究竟如何美呢?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美丽,首先一齐来欣赏山的美。
三、品读“山”
1、指名读,边听边想:晋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画相关语句。
2、将自己勾画的语句读一读,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预设: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1)这里的山怎样美?用句中的关键词语(巍巍的,长长的)(2)释词
巍巍:形容高大
长长:很长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外界的东西(3)自读,哪个字用得最好?(拥)组词,指名示范动作。平常生活中,谁会经常拥抱我们?这拥抱中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呵护)这里说“山将晋祠拥入怀中。”,仿佛这山对晋祠也充满了---关爱、呵护之情。(4)指名2人读,齐读。
一个“拥”字把山写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温情的母亲了。B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1)山又美在哪里?(春秋的山景)(2)释词
黄花满山:满山黄色的菊花 径幽香远:小路僻静,花香远飘 草木萧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极高,水极清。
(3)春天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秋日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草木劲瘦、秋高气爽)(4)指名读、分组读(女春,男秋)(5)小练习:仿照书中的形式,填空: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夏日,;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冬至。
4、晋祠的山不仅形态美,而且一年四季的景色都美,正因如此,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引读)都会心旷神怡。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
5、喜欢这样的山吗?带着你的喜爱与赞美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把“这里”改成“晋祠”)
四、情感齐读。晋祠的山这样的美,同学们是不是急切想观赏晋祠的树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读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3、4两个自然段,品味生动精准的语言,感受晋祠的树和水之美。
教学重点:品读树之美,领悟学习方法。教学难点:自主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品读晋祠水之美。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美丽的晋祠》的第1、2自然段,一起感受了晋祠山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
二、研读课文,感悟晋祠的树之美 过渡:晋祠的树又美在哪里呢?
1、师范读,学生听,勾画树美的语句。
2、自己勾画的句子,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学做批注)
3、交流
预设
A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1)这句话写的是?(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从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有
年历史了,这样的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
(2)释词
劲直:坚强有力,挺直,笔直
皱裂:破裂出凹凸的纹路,从中看出这棵周柏年岁大,很古老 挑着:冒出
偃卧:倒着躺下(拟人化)
(3)指名2人读。据说周柏已有
年的历史,它历经
风风雨雨,依然如此苍劲,那周柏---(引读)生: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看到这样的周柏,你像说些什么呢? B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1)这句话写的是?(唐槐)顾名思义,唐代就有的槐树,距今历史悠久。唐槐没在哪里呢?
(2)释词
老干粗大:树干又粗又大
虬枝盘曲:树枝弯曲、相互环绕,从中看出树枝长的及其茂盛 绿叶如盖:绿叶仿佛盖子一样,从中那个看出树叶繁茂
(3)无论是周柏,还是唐槐,它们在晋祠历经千余载,依然古老苍劲,那周柏---(引读)------;那唐槐(引读)-----,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引读)---C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俨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1)这句话中的树没在哪里?(造型奇特)
(2)那些奇特的造型?(老妪负水,释词,演示,想象)(壮士托天,释词,演示,想象)树的造型奇特(3)不仅造型奇特,还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最奇特的是-----D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上)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转)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绳。
(1)
这句话描写的是?(左扭柏)它美在哪里呢?(向左扭,造型奇特)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它造型奇特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a “一齐”“拧”(试做动作)
烟、绳,纹理朝同一方向 B 指名2人读,师误读 C 生对比品味,辨别
冲
速度快,力度大
拧
力度大
旋
粗大
垂
直 上
转
冒
细小
掉(3)体会读,指名2人读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地下
;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似乎是天上
。(4)这树、这烟、这绳,更是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这树的背后藏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不仅问道:这一齐像左扭的柏树是怎么来的?(学生想象)
(5)怪不得作者说:“圣母殿前左扭柏,------(引读)-------(6)小结,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引读)------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三、小结学习方法
1、文章结构层次分明。山、树先总写特点再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说明表现这一特点。
2、用词精雕细琢。如周柏、唐槐、左扭柏,名字隽永,用词精准,表现力强如“拥”“拧”“旋”等。
3、表达方法多样
细致的描写,比喻、拟人、对偶、联想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让人感觉不是在观看一个物体,而更像是人与人的交流,缩短了说明对象和读者的距离。
师小结:以说明为骨架(总分)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对说明事物进行艺术的渲染,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艺性说明文。
四、开放式学习研读第4自然段,感悟晋祠水的美。
要求:学生用品读描写说明山和树的特点的方法学习研读第4自然段。
(一)、学生自由读4自然段,找总写特点的句子。
(二)、晋祠的水多、清、静、柔分别是怎样说明表现的,默读勾画相关语句,并作出批注。
(三)、小组内交流,品读。
(四)、指名代表汇报学情。预设
1、第一个特点——多
A、抓住“这里”、“那里”、“桥下”、“亭中”、“路边”等词语体会到睡得数量多,并指导朗读。
B、这里写了几种水?(潭、渠、河、井、溪)什么是“渠”?指导朗读体会水的种类多。
C、抓住“„„细流脉脉”、“如线如缕”、“„„碧波闪闪”、“如锦如缎”体会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指导朗读体会水的姿态美。
2、第二个特点——静
A、抓住“叮叮咚咚”体会“鸟鸣山更幽”,指导朗读。
B、“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和上文的哪一句话相呼应?
3、第三个特点——清
A、抓住“历历可见”体会水之清。
B、指导朗读
4、第四个特点——柔
A、指名读,想象柔和美,从哪些词语体会到?
B、出示动词想象画面。
C、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D、比较区别文中两个“绝”的不同意义。
(五)、学习总结部分
1、引读李白的诗句并区别引号的不同作用。
2、引读最后一句,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体会“漂”。
3、指导朗读。
五、赛读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第5自然段,品读晋祠园中小品的生动形象美。增补图片感受园中题咏之妙。
练习写批注的方法。以读促写,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法
二、研读课文,感悟晋祠的园中小品之美
三、读中学写。
运用本课学习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家乡或美丽的校园。
第四篇:语文晋祠
1.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
答: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物浑然融为一体。2.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C)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D、平行式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答:描写: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议论: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抒情: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4.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是由外到内
说明的。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是由概括到具体
说明的。
5.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答:不好。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6.作者怎样写晋祠的水的?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不好。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
7.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答: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历史悠久。8.读完本文,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晋祠的“三绝”绝在何处? 圣母殿:绝在建筑技术高超、雕像巧夺天工。木雕盘龙: 绝在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鱼沼飞梁: 绝在突破了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
9.“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句话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词中品出来的? 答:从句中“然而”与“最”两个词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仅喜爱晋祠的优美山水,更是喜爱晋祠所具有的独特古代文化 10.为什么说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答:因为晋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二者浑然一体。11.从文中找一句话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晋祠的? 答: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2.作者的这种赞美是不是言过其实呢?晋祠,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哪些地方表现出璀璨的光辉呢? 答: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在这里是形容晋祠像明珠一样发出亮光。13.晋祠的特征是?
答:晋祠的特征是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14.本文运用了()和()相结合的文法,把晋祠的特征介绍的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答:描写和说明
15.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主要表现在哪儿?
答: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16.晋祠的山美在哪里?
答:山的特点是巍巍的,长长的,四季宜人。
17.作者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来分析晋祠山美的特点?有何作用? 答: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山的特点,延绵不绝。18.第四段说明了晋祠树的什么特点?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答:古老苍劲,造型奇特。先分说,后总说。
19.文章用哪些词语,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周柏”的特点?
答: “劲直”“皱裂”“疏枝”“偃卧”“盘屈”“柔”“如盖”“虬”“粗大”这些词语。从树干、树皮、树顶、枝条和姿态等方面来说明。20.写树的造型奇特主要以什么树为例? 答:左扭柏
21.第五段说明晋祠水的什么特点? 答:多、清、静、柔
22.。“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这是写晋祠水的什么特点? 答:清
23.第五段在说明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晋词水的特点,如“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运用的是的什么修辞手法? 答:排比
24.第五段引用李白“晋祠流水如碧玉”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 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流水的清,柔的特点,丰富了说明内容。25.第五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答:先概括后具体 观赏亭台楼阁时,为什么会有“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飘着”的感觉? 答:因为流水与水中景物合着组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27.晋祠的特征是?
答:晋祠的特征是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28.本文运用了()和()相结合的文法,把晋祠的特征介绍的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答:描写和说明
29.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主要表现在哪儿?
答: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30.晋祠的山美在哪里?
答:山的特点是巍巍的,长长的,四季宜人。
31.作者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来分析晋祠山美的特点?有何作用? 答: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山的特点,延绵不绝。32.第七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圣母殿?
答:建筑年代早,规模较大,结构独特,气势雄伟,巧夺天工。
33.读第八段,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又有何特点呢? 答:生动,精巧。
34.读第九段,说说鱼沼飞梁的奇特体现在哪里? 答: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
35.读第十段,说说其他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答:古朴优美,用工精巧。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1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16.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委托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私人花园别墅,历时9年,于1936年竣工。主建筑为三层斯堪的那维亚式挪威风格建筑,宛如童话世界里的城堡。1941年,为躲避战乱,马勒离开了中国,留下了这栋无法带走的“梦幻城堡”。马勒住宅多历战乱,几经转手,1949年后成为共青团上海团市委办公场所。****年,马勒住宅被列为上海市一级优秀近代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世纪20年代,同乐坊即已深入人心。当年的静安区小沙渡路(今天的西康路)、新加坡路(现名余姚路)和海防路所围合出来的三角地带,占地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除了上海特色弄堂之外,还有很多让老同乐坊人所骄傲自豪的“弄堂小工厂”。
第五篇: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内容摘要】:通过对晋祠全景的观赏及对晋祠“三绝”的仔细品味,了解了晋祠这一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的宏伟建筑。更加领略到晋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同时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爬的更高,走的更远。
Through carefully taste,knowing that Jinci is a elegant palace,it has comfort environment and beautiful scenic.More important,I had tasted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uman breath.At the same time also reminded us that history is a mirror,but also a profound textbooks.We need t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develop.Only by learning to climb higher, go farther。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晋祠,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女像分列两侧。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侍女像身高与真人相仿,姿态自然,神情各异,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雕像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
2.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也名卧龙柏,这是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唐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3.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难老泉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通过对晋祠各名胜的游览及解说,不仅让游客对晋祠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对所学专业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只有不断汲取,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佼佼者。“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