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模版]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平坦的世界。互联网成为网聚一切的力量,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好时代的优势进行历史教学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要努力钻研的。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58-02
英国著名作家大卫?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这样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能够网聚人的力量,网聚万物的力量,而在互联网时代中,如何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来处理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种种问题,成为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谨从互联网时代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学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互联网时代为中学历史教学搭建了从过去到未来的桥梁
笔者曾经在高一的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呈现如下: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喜欢历史的原因是好奇,占全体被调查学生的53%,对于历史的好奇在于希望探知未知的过去,而作为教师,应当明确学历史的意义。笔者认为学历史有两个方向:一是站在后世――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形态,另一种生活方式,整理那一个历史时代的人和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文学、艺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论它。二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参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人们能够自由地穿梭其间,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感知历史。
调查表明,在学生喜欢的历史读物这一多选题中,有53%的学生喜欢小说、传记,有74%的学生喜欢音像制品(电影、电视)。说明在学生的认知中,他们更喜欢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的历史读物,最好是有声像配合的,也印证了前面因为好奇而学历史的结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这样一句话:“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达到目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当今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的途径,如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整理成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方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流行,也成为现今学校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可以组建网络课堂,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学生连接起来,搭建教学平台,师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在高一教学中进行尝试,申请了名为“史海微澜在行动”的微博,将相关的资料、课件提前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和评论,也不定期地发布一些相关历史主题的微博,培养学生了解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的积极性,以一种便捷、新颖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
而对于开放性问题和学习方式上,学生的观点如下: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有40%的学生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有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究,而选择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学生的比例则更高,达到55%。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转变观念,结束“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在教学中,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那么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仅靠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办法完成深入的合作探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找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二、互联网时代有利于实现历史知识的重组与再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历史的教学常常被固化成藉由重要人物及在以重要人物为主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历史从崇尚重要历史人物的执拗中被解放出来,在互联网时代下,历史是由许许多多普通人创造出来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给我们搭建的平台,积极地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具体历史事件中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从而更好地诠释历史,演绎历史。如在高一必修一课本《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因为学生对日本所犯下的罪行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更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战争的元凶是谁?”然后引入相关的图片或者材料,如可用日本士兵在日本国内是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充满了温情,而到了战场上则成了恶魔这样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引用普通日本士兵的陈述“如果连一个俘虏都没砍过,我无法当野战小队长……在做一个人和做一个野战小队长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以此得出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造成了人性的泯灭,造就了生命的殇。再如在英国工业革命革命中,有这样一则材料“出生于曼彻斯特的18岁姑娘简?L,动力织布机职工,看4台织机,每周挣16现今,交给母亲7先令,剩下的归自己支配。”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促使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同样,可以从材料“工人的平均寿命普雷斯顿是18岁,曼彻斯特是17岁,利物浦仅15岁”看出工业革命后资本家对工人的摧残。材料的展现为怎样认识历史事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这些材料的获得都是来自于互联网上同行之间的分享,如果没有互联网,仅凭一个教师的积累很难达到汇总各方面材料的目标。
互联网可以高效地将碎片般的信息进行整理、重组和再构,使点滴般的瞬间汇聚成灼热的能量,互联网时代赋予历史教学极大的生命力,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人与知识的无缝对接,从而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吸收和分析迸发出极大的潜能,培养他们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形成批判性的历史思维。
三、互联网时代有利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余时间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比例较大的有电视(54%)、网络(44%)、课外书刊(41%),这些都属于媒体的范畴,而这些也都能够依托互联网来实现。从第二张表格发现,熟练掌握互联网搜索的学生比例达到75%,而不知道的比例仅为2%,说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信息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自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兴的媒体模式,微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朵奇葩,它加剧了信息的流动速度,也便利了人们去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再推荐这些的基础上再推荐一些获取历史知识的公众号,以供有兴趣的学生了解历史,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开设了自己的微信,传递着先进的理念,笔者也经常从这些公众号中选择一些文章在微博上跟学生分享。如北宋张择端的大作《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我们常见的《清明上河图》是静态的,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已经有人制作出了动态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真正地实现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我们注意到,在调查中,有20%的学生选择了参观博物馆或游览名胜,以往参观和游览都需要实地去了解,还需要有专人介绍才能够基本达到略知一二的目的,而目前许多的景点介绍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用手机扫描相关的二维码即可获得详细的展品介绍,如国家博物馆的微信还有定期的展览通知等,敦煌莫高窟除了有二维码简介外,为了控制人数,还建立了网上的展区和3D一比一仿真的展览馆,给游人以多样的体验,也为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丰富历史知识,而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覆盖课堂,更多地是渗透到课外,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
四、互联网时代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时代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作为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实施历史教学,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材料的真实性,注意去伪存真;
2.选取材料应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取舍,材料应当为课堂教学服务;
3.在利用互联网给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联网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替代教学过程,利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衍生出其他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行为的转型,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改理念,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7月版
[2]应宜伦.互联网时代:知识教育的2.0进化论[J].维普网.2011年11月
[3]刘锋.互联网进化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
[4]蔡荣华.对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创新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6期
第二篇:“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学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
“互联网+”时代来临,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每天需要面对十几岁青春期的学生的中学教师该如何作为?
必须要指出的是,教师不学习,就会跟不上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是数字时代的移民,现在的孩子是喝着移动互联网的水长大的,血液里有移动互联网的基因。未 来我们怎么做,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的教和学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变得更好玩,还是更累?学校和老师起着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这些 问题现在没有答案,也很难得出答案。
但我认为:互联网颠覆不了教育,但是它已经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比如,现在所有学校的电子白板,老师们渐渐习惯了用上课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并成 为了习惯。在我们身上还会存在一个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时候学生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有问题搞不明白,学生几分钟就能搞清楚。“互联网+”时代 的教学更加包容,兴趣课堂更加突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老师和学生的界限也在模糊。
一、“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的困惑。
当下学校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大家都不满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曾发布《中国义务教育检测质量报告》,在语文、数学、科学和思 品四门学科的比较中,语文的合格率最低,其中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语文课时数是1963年的一半,效果 与1963年相比,却没有明显不同。这就说明语文课多上、少上甚至不上,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关系。还有一项调查说,在某地中学生17门课程抽 样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上的是语文课!教师配备最多、学生用时最多、国家最重视的母语学科,落实在课堂教学上竟是如此结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二、“互联网+”时代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冲击。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然而,现代先进文化、技术给语文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先进文化、技术、如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形象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的文化形式十分形象、生动。富 有感染力,看起来有趣、省力,大多数学生对这些时髦的玩意儿趋之若鹫,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其不疲。这些形象文化对开拓学生视野,认识人 生也有一些作用,但缺少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少对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训练,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文学作品兴趣阙如的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要差。
另外,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孩子们渐渐习惯于电脑打字。上海曾对11所中学319名初高中学生的写字进 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近九成中学生表示自己写字难看,有的孩子说:“我不想成为书法家,写字过得去就可以了,以后电脑普及了,谁还用笔写东西。”这时候,谁 还记得当年吕叔湘先生特别提出过联系写字的重要性呢?其实,语文课的内容,除了表达某个时间、人物、情节外,往往有深刻的内涵,有些内容要经过老师的点 拨,细细体会,不是用几张图画或卡通就能理解透彻的,这时运用信息技术就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力,而现在还有一些网站,教学生补费脑子就写作文,这对学生危害 很大,不但补能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而且破坏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懒汉。
三、“互联网+”时代如何“生成”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里语文素养内涵即“字词 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要着眼于以上几个方面,但只要学生有任何一方面的不是,就会把他它纳 入“缺乏语文素养”的范畴。在实践中,又有许多表现,即把许多非语文的东西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可见语文教学承担着无法承担的重任。事实上,语文课的学习不能代替其他课的学习,“什么知识都可以通过语文来学习”的观念是错误的。
那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生成”语文课堂?
(一)、课前有效预习。
教师在课前按照不同的学生布置说话的题目,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思考、体验,做好说话准备。避免学生说话时产生慌张、畏惧心理。
首先,这些题目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答案,但是,一定要鼓励学生对从网络上搜集来的答案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其次,说话时,教师要尽量创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说话氛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能感受到“我能行”。
第二,教师要特别重视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学生,一般是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说话时教师和说话能力强的学生都要以信任的目光鼓励他们,“你能行”。
第三,说话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按照题目,说得生动、鲜明有条理。只要坚持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课上实现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然后,教师本着“面向全体、突出主题”的原则,采用“启发 式”、“情境式”、“探究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上,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flash动画、音乐、图画等),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画面的新鲜好看,以视觉刺激学生眼球的层面,也不能只停留在欣赏美景音 乐的层面,教师在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整合课时,也应该做到教师有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问题为主,进行“点拨—创新”的课堂 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例如,学生在学习同一篇课文时,“学困生”一般选择内容短小、浅显 的段落让他们自学,教师在旁辅导。设计“自主性”练习时,答案一般在原文中能准确找出,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训练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加深,与“一般生”同 步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选择难度稍微大的段落让他们自学,设计“自主性”练习时,重点放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三)、设置活动课、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视信息产业的现状,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都有报导,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了解一些新的软件。
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每周让学生推选一位“文学小博士”,让其搜集本周的社会新态,结合语文课本的相关知识,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同大家一同分享信息技 术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的快乐。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学习文本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全班同学一同了解身边的社会发展动态,“与时俱进”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 正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效提高。
第三篇:“互联网+”时代下的古诗词教学
陈宏斌 笔者认为,从古诗词的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可以将新媒体技术与古诗词教学加以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灵动的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用直观形象代替笼统概括,操作简单而不失认知的高度 古诗词语言简练含蓄,意蕴深远,用法也富于变化,现在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有时会对古诗词中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十分陌生。教师此时应该给学生一把梯子,增加学生认知的高度。新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身,使教学内容由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图片或者音视频文件,这样教师能比较轻松,学生又能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到诗词中的事物,大大提升了理解词语的效率。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罗才军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通过课件出示唐朝安史
陈宏斌 笔者认为,从古诗词的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可以将新媒体技术与古诗词教学加以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灵动的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篇:互联网 时代下的大学英语口语学习教学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口语学习教学
[摘要]本文试图将传统口语学习模式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英语口语学习的特点及优势,并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英语口语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方法;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20-0174-02
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英语口语学习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习惯。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网络时代大学生口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如何正确运用英语口语学习关系到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传统和互联网+时代下学习方法的对比
(一)传统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作用并认为教学模式是由一系列固定动作组成的,包括听录音、听写和背诵检查。与今天的英语口语教学相比,传统的方法只注重“讲”,而不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侯文瑜(2010)提出,传统教育理论认为,灌输知识是一种“输入”,因此,大量的英语口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事实上,只有少数的学生有机会练习英语口语,通常当一个英语口语课结束时,老师说了很多,但学生却收获甚少。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方法
通过网络的使用,教学模式可以多元化,对提高教学效果更为有效。网络设备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段平(2008)指出,网络环境的使用可以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不是能够很好地应付各种语言形式即语法词汇,而是能够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在互联网上,学习者更注重培养语言和文化的综合能力,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听一些英文歌曲不仅可以提高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语言的意义。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实用英语学习中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可以提供生动的现实世界的场景,使学习者可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适当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毫无疑问,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二、互联网+时代下英语口语学习的特点及优势
(一)特征
首先是灵活性。高德兴(2008)认为,灵活性是指互联网资源是可选择的。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调动视听感官,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声音使得学习者开口讲英语。此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所以他们想学习和模仿,最后使个性化的学习得以实现。其次是多样性。kitagaki(2013)指出,互联网最精彩的莫过于其多样化。由于互联网有大量的资源,它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学习,满足高度个性化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学习者可以设计不同的内容,逐一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更好地适应学习过程。此外,笔者认为,学习者还可以将数据、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结合起来,调动各种感官,从而有助于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是便利性。王瑜生(2007)指出,互联网可以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互联网的价值在于不仅具有像电视节目一样的强大的性能,而且还可以任意操控信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背景下,可以有效地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网络学习是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极大地提高。
(二)优势
首先是以学习者为导向的学习环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高德兴(2008)指出,互联网有许多模板材料,学生将有机会模仿标准的英文材料,然后由自己输出。此外,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渐进学习的方法,这意味着英语学习者可以一步一步学习。传播互动信息让学习者不仅是受益者,而且是组织者和处理器,甚至是创造者。互联网改变了无聊的单一接受模式,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和记忆,有利于认知发展。学习主动性回归学习者,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第二是唤起感官热情。高德兴(2008)指出,激发感官的积极性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英语口语学习不再是“粉笔加黑板”的模式,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网络信息模型。不同于传统的英语口语学习,新的学习模式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有助于培养英语口语。大量的网络信息可用于英语口语学习,它可以产生色彩鲜艳的图像、生动的动画和丰富的声音,激发学习者的感官,使气氛变得活跃,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互联网+时代下学习英语口语的方法
首先是冲浪英语学习页面。一些网页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料和数据,如听、说、读、写、语法和背景知识。有一些资料可以下载供自己学习使用。许多外国网站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发音,看和昕的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西方文化。根据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学习不同领域的英语,例如,律师可以通过观看模拟法庭视频学习法律词汇,而医生可以通过听一些讲座记录,了解西方的医疗技术。下载的信息可以随意重播,直到学习者完全掌握这些知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电脑上网冲浪,也可以用我??的手机在线学习英语口语。第二是参加在线英语学习。贾煜(2015)表明参与网络英语学习是一种能给学习者提供良好语言环境的有效途径。在线英语学习包含一对一的视频以及外教交流,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效。许多在线口语老师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有纯正的发音,所以我们可以纠正不标准的发音,并迅速告别“哑巴英语”。当有网络学习的时候,语言学习者也可以向老师问文化问题。向母语是英语的人学习英语可以确保学习者所学到的知识更接近当地的文化和语言使用规则。第三是参加学习讨论组。贾煜(2015)指出参加学习讨论小组是经济有效的方式。目前有许多在线讨论小组学习英语,如科技英语讨论组,写作讨论组,亚洲英语学习讨论组等。笔者认为,这种方法类似于在线新闻组,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提供及时的信息,知道一些政治和娱乐新闻。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其他成员学习,并选择适当的讨论组在讨论过程中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变得更有效。第四是英语学习与讨论贴吧。贴吧就像一个大的公告板,它被年轻人广泛使用。学习者可以把学习问题放在贴吧里,有人会回应,他们也可以浏览其他公告板来解决问题,这也可以得到答案,不再浪费时间。第五是交外国笔友。贾煜(2015)也指出,交外国笔友是学习者在口语和写作中练习词汇的最有用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外国朋友交流。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可以教给学习者大量的实践知识,如西方的历史、社会行为和语言使用原则。笔友之间可以交流思想,分享日常生活的经验,使学习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外部世界,甚至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第六是订阅免费英语学习杂志。网上有许多免费的网上英语学习杂志和电子邮件。通过阅读英文杂志,特别是原创的外国媒体,学习者可以获得大量的丰富词汇并提高英文水平。众所周知,报纸和杂志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和写作技巧,同时也可以促进我们的英语口语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杂志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这些词汇。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率。通过研究,作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互联网使英语学习的个性化模式成为现实。网络英语学习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在自己期望的时间和地点学习。网络英语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学习即一块粉笔,一块黑板和一个老师。如今,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的学习是核心。第三、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方法提供了灵活性。网络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灵活的互动学习环境,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互联网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多资源,使他们更好地使用语言规则,尊重语言习惯,并了解西方文化。作为一种高效和现代的学习形式,互联网+时代下的英语学习将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封丽萍)
第五篇:互联网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家长对幼儿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关注,所以我国必须改革我国的传统幼儿教育,以和现代社会发展并行。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教育;教育资源
我国时代飞速发展,互联网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发展迅速,并且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也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影响,所以我国对幼儿教育的资源方面的利用和研究产生了新的需求和行径。本文结合笔者本身经验水平和幼儿教育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基础下幼儿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一、互联网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在幼儿园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拓宽了幼儿园教育资源开发的渠道,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首先对幼儿教育资源开发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引入扩展了幼儿教育资源的进化渠道,大多数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教育资源进行网上的下载和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老师进行远程的视频学习,与他们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水品,促进进步。例如之前我区组织各幼儿园远程观摩评课,远程视频教研等,让园与园之间增加了互相学习的渠道,更加便利第二是对教师技能水平的要求。我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导致了我国教师不能接受和跟进互联网教学的步伐,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不熟练,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会运用硬件设施,不能合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而且也应该跟进时代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创新。第三是在幼儿园管理方面。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园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良好影响,改变了我国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很多方式。我国现今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我们更加应该适应这个情况,把互联网技术和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创新结合起来,发现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加快我国幼儿园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互联网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空间性改变教育资源
我国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是我国的基本现状,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城乡教育资源不等,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育资源不均等等层出不穷。由于在我国的幼儿园里,民办园和国际幼儿园越来越多,但我国大多数家长在幼儿上学的选择是公办幼儿园或者知名的民办幼儿园,所以由于家长的选择的影响,我国幼儿园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均匀的现象,导致了我国幼儿园整体发展失调的现象。但是借助互联网,则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使幼儿更好的实现成长的衔接
现今,我国很多的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都偏向于“提前教育”的观念,导致了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方面设立了提前教育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孩子的幼儿阶段进行小学阶段一年级甚至是二年级的知识教育。但是在幼儿教育的领域没有具体统一的教科书的参与、一样的教育训练的问题导致了在不同幼儿园完成教育的孩子学到的知识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一年级小学的老师又是按照学生的普遍程度进行教学的,这种方式导致了我国的另外一些家长必须进行孩子的提前教育才可以跟上小学进度,这种情况对我国的幼儿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经了解,大部分一年级的老师反应,民办园出来的孩子在一二年级会相对于国办园的孩子能力强,老师也会根据班里的情况进行课程调节,导致了国办园的孩子在初期有些吃力,但后期会出现民办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而需要借助互联网将知识系统化,促进幼儿能够更好的成长。
(三)加强了不同的幼儿园之间、家园之间的交流
不同幼儿园之间更重的差异与优势各部相同,没有利用互联网时,园与园之间的学习交流都需要老师们到达某一地点进行共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不方便,在远程网络的使用后,解决了这一困惑,老师们在自己的幼儿园通过远程网络可以观摩其他幼儿园的教学教研,并能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极大程度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家园合作开展存在问题,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存在错位。家园合作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教育方式,而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结合的双向互动活动。当前不充分的家园合作也使得幼儿园教育效果难以提升。借助互联网,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可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对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创新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为了平衡我国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解决家庭互动难题,我国的幼儿教育能力应该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并且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方法也要进行创新和改善,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幼儿教育的创新方面。
(一)以互联网为基础创建幼儿教育平台
在幼儿教育方面,我国可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例如: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会利用PPT进行教育活动,在PPT中加入一些动画和相应的声音,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会对这些会动,色彩丰富,有声音的东西更感兴趣,在我之前组织的活动《伞》中,我便用PPT展示了每种小动物的不同动作,不同叫声,让幼儿听声猜动物,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或者飞行方式,在诗歌播放时配上轻柔的音乐帮助幼儿体会诗歌的意境。此种活动打破了传统教育形式的枯燥、乏味,更难能调动幼儿的注意力,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教育活动变成幼儿喜欢、感兴趣、更加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教育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大局势就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资源交流融合的时代。想要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摒弃我国幼儿教育彼此独立、缺乏沟通的状态。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对幼教专业学生信息和幼儿教师的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并且可以保证其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再者,幼儿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我区教育系统管理者也不断支持幼儿园对于教育资源进行交流分享,利用互联网平台,幼儿园教师可以对优秀的授课案例进行网络分享和发表优秀学术论文,以教育部门为核心、互联网为基础,开展互联网网上幼儿教师的教学交流会。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等座谈会,可以让不同地域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可以让专业幼儿教育非专业幼儿教进行充分的经验探讨,这样可以促进他们共同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等的现象,成功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创新和蓬勃发展。
(三)互联网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最原始的幼儿园与家庭进行交流的方式就是开展家长会和家访,这种方式的限制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进行预约,约定双方都允许的时间,如果两方其中一方对于时间地点的不满足就无法进行,这就保证不了家园公寓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存在解决了这个家庭——幼儿园互动的问题。
现今,幼儿园老师会和孩子家长创建一个家长群,一群聊的形式可以集合所有家长在一个环境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和老师完成网络实时沟通交流,幼儿老师也可以在群中利用“群共享”的功能对儿童家长发布公告信息。而且,互联网基础创造的群聊功能可以方便各位家长之间的交流,分享教育方法心得,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了幼儿园和家庭对孩子的共同教育。
再者,微信公共平台也是一个交流方式,每个幼儿园、每个班级有自己独立的微信平台,在微信平台的朋友圈中,教师是其中作为维护者的角色,家长和教师可以再平台中发布教育过程、教育日记等各个栏目,幼儿班微信公共平台中的主体是教师、家长、学生,他们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图片、声音、视频的交流,还可以对一个话题进行交流探讨,更近一步的进行交流。在微信的强大朋友圈功能的基础上,家长也可以更加便捷的阅读其他家长、老师的日志和分享,从而学习教育方法经验,交流教育心得,好友之间可以在朋友圈中进行留言,推进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合作。
结语
“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它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对我国幼儿教育资源的影响,促使幼师之间的交流,使其更加的方便快速,幼儿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幼儿教师对幼儿有启蒙作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在在结合教材进行教育的同时,和时代共同发展,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同时,在幼儿教育领域引入互联网元素,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幼儿教师应该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家长和幼儿共同为幼儿学习和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敏欢.对“互联网+”幼儿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及现状研究[J].经贸实践,2018(17),335+337.[2]付远红.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15):188.[3]冯璇坤、刘春雷.互联网+学前教育的必然、概念与发展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8(18),91-92.[4]高原.浅析幼儿教育的互联网时代[J].亚太教育,2016(13),5.[5]曾祥兰,陈文竹.“互联网+幼儿园”:幼教活动新探索[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06):37-39+44.[6]郭晋丽.“互联网+”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145-146.[7]由文翠.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探析[J].现代交际,2015(05),255.[8]格尔丽.幼儿园幼儿教育方法改进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