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19-05-14 07:0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网 ”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网 ”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第一篇:“互联网 ”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在数字化的国际浪潮中,中国出版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期,“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更是证明了数字化是我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运营模式,为我国出版业催生了新的产业链,同时也对我国出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从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对如何培养数字出版人才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出版

人才培养

出版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形式的出现,一场席卷全球的数字化出版大潮汹涌而至。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的出现,驱动着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这是人类出版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渠道、产业结构,更是一种思维的颠覆。

一、数字出版产业环境综述

1.国际环境

2000年,被称为数字出版元年。2000年,美国作家史蒂芬?金在亚马逊网站上发表了世界第一本电子书小说《骑弹飞行》。日本讲谈社副总经理近藤大介在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表示,2000年是日本电子图书的元年,有53.5%的日本人表示会接触电子图书。在美国,跨国出版集团开始运用数字出版技术开拓市场,亚马逊的阅读器在美国销售了约50万台。德国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2009年在数字化方面取得的收益已经超过了50%……

2.国内环境

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已由传统出版从观望、跟进的阶段跨越到推进数字化出版的历程。出版业正处在由传统单一的纸媒出版向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出版转型期,实质上也是由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变。据《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统计,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值为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为530.64亿元,2009年达799.4亿元,2010年约突破千亿元。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1%。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增长了40.47%。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的数字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可见,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数字出版受众的市场潜力巨大,国民数字阅读率总体上升。

二、“互联网+”时代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出版人才

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数字出版作出了界定:“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出版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另一个是双向或是多向的跨媒体交融。这就对数字出版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认为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1.互联网思维下的编辑能力

对数字出版人才编辑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内容上,二是在工作手段上。

在工作内容上。传统出版的编辑业务主要由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校对等基本环节组成。与传统出版编辑业务能力相比,数字出版的编辑人员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突出表现在选题与组稿这两个环节上。数字出版由于传播渠道的网络化、跨媒体化,因而任何依靠单一媒体的出版产品,其盈利机会都要远逊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在选题策划时,必须考虑选题在多媒体运作的可能性,应该具有对选题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在数字化时代,稿件资源分布面更加广泛,作品质量大多参差不齐,加上多种媒体的出版产品对稿件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有很强的稿件资源控制能力,善于从海量作品中选取有用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多媒体化开发。

在工作手段上。数字时代的编辑业务大多在计算机终端利用互联网进行编辑的。编辑工作的各方面都离不开对信息化技术、网络平台、多媒体转换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因而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与此相关的能力。

简而言之,在数字化出版时代,编辑人员应该成为内容产品数字化加工的专家。

2.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

数字化时代为内容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同时渠道的另一端连接着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构成的多元市场。数字出版市场的复杂多元,要求出版人员需要有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主要包括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和宣传促销能力。

在产品包装设计能力方面。要求数字出版人才能够通过对多元消费者特征和消费心理把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拟出版的产品进行装帧设计,使其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诉求。

在宣传促销能力方面。数字出版要求出版人才在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和心理的大数据进行把握的前提下,能够综合运用数字化的媒体特点进行宣传促销,找准出版产品的卖点,以促进出版产品的销售量持续增长,市场销售寿命有效延长。

简而言之,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出版人员应该成为数字出版产品市场的营销能手。

3.较强的社会公关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速度加快,出版业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深入。数字出版的每个环节都和社会系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大系统的协作。这就要求出版人员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关能力,能够运用诸如微信、微博等互动性较强的媒体平台,加强和受众以及相关单位的联系。此外,数字出版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寻找社会大众关注的事件,进行图书出版选题策划。同时,出版人员还可以利用博客平台,关注博主更新发布的相关内容来物色合适的作者。

简而言之,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出版人员应该成为出色的社会活动家,多媒体综合运用的能家。

三、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出版人才的培养主要在高校。传统出版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次的出版人才教育体系。但面对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滞后、高校出版教育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通过树立新的出版理念、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等举措来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培养所需人才,已是我国数字出版业和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构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

1.树立大编辑、广文化、多媒体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在数字出版时代,首先应该建立起与新时代相符的教育理念。

大编辑。数字出版在经历了渠道为王、终端为王后又回归到了内容为王,突出了编辑的重要性。大编辑是指编辑人员应熟练运用报纸、网络、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多媒体技术进行内容的生产和文化传播。

广文化。互联网时代把人的视野无限拉大,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

多媒体。编辑人员应积极利用多媒体,实现内容传播最大化,内容呈现形式最优化。

2.优化数字出版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力量,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数字出版教师队伍。笔者认为优化教师队伍应从打破常规用人制度和进行教师培训两方面进行。

打破常规用人制度。目前,许多高校引进教师的门槛很高,要求教师具备名牌大学毕业的高学历或海外学习背景。但数字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新型门类,数字出版教育作为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尚无此专业的高学历、高层次的复合型学者。目前,大多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的教师队伍仍由传统出版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校放宽门槛,打破常规用人机制,大力引进在数字出版、互联网、多媒体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

在打破常规用人制度外,各数字出版基地应积极接收教师培训,通过举办数字出版师资研修班等方式,优化我国数字出版教师队伍。

3.加强数字出版基地建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全国形成8-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形成20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目前,我国先后批准成立的上海、重庆和杭州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涵盖了数字出版的各大方向,吸引和培养了众多数字出版人才。

数字出版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仅靠高校难以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在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数字出版企业的优势,将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实训纳入到我国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中。加强高校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联系与合作,形成优势互动。数字出版基地为我国数字出版教育提供实践场所,而高校的数字出版教育为数字出版基地与企业提供所需人才。把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人力资源合理优化。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出版与新兴科技加速融合,出版业的重心向移动互联网转移,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逐渐清晰,我国对数字出版的重视力度也日渐加大。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时代对我国数字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面临着与数字出版业发展脱轨的危险。如何通过高校数字出版教育改革、加强高校与数字出版基地的合力培养来提高我国数字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郝振省,魏玉山编.国出版蓝皮书 2012―2013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报告 [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郝振省,魏玉山编.2011―2012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3]郝振省,魏玉山编.2012―2013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4]黄先容,罗紫初编.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第三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郭?籽?,女,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第二篇:中国2013互联网大会大会嘉宾演讲材料——数字时代下的互联网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由九八投洽会组委会与腾讯公司共同主办,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赞助主办的“数字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经济论坛”,我是东南卫视张宁。今天上午第十六届九八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始了,我想在座的嘉宾都已经感受到这个盛会带来的蓬勃的气息。我相信今天世界将会瞩目厦门,我很荣幸能和大家相聚于此,相信在新经济来临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商业模式,生活会如何变化。数据时代改变的不仅是数据储存,传输,还改变了我们的商业逻辑。共同期待今天下午的演讲。

接下来,请允许我荣幸让我来给大家介绍莅临今天下午大会现场的贵宾。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锦贵,福建省人大办公厅主任游劝荣,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曹建平,福建省贸促会副会长吴开文。腾讯公司副总裁孙中怀,1号店董事长于刚,浪潮集团执行副总裁孙业志,华扬联众CEO苏同,福建省汽车集团董事长、福建奔驰汽车公司董事长廉小强,福建奔驰汽车公司执行副总杨军虎,东南汽车公司总经理左自生,好的,各位,首先让我们掌声有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锦贵为我们做开场致辞。

袁锦贵: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由腾讯网和投洽会组委会联合组办的“数字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经济论坛”在美丽的厦门进行,再次首先允许我代表组委会对出席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数字时代,一日千里,我们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数字互联网的存在,特别是以网络为中心的IT产业为传统商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福建省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发挥政府在信息统计,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存在的客户、合作伙伴,提高营销效率,降低成本。未来全球经济日益多元化,一体化,网络化,数字空间天地广阔,我们相信在下午的论坛上各位数字精英的思想碰撞一定能为我们指点数字时代下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启发我们的思路,引导我们的投资,引领我们的生活,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事业顺利,谢谢。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袁锦贵副主任给我们致的开场辞,作为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腾讯公司发起这样的论坛有着深远的思考,同样作为互联网的旗手,他们有着全面有价值的思考。腾讯公司副总裁孙中怀。

孙中怀:尊敬,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能为这场活动致辞,对各位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面对在座这么多的新老朋友,我感觉厦门却是比北京要热很多,不仅是天气热,今天现场的气氛,人多也超出我想象。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已经很多个年头,今年6月份统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有5.38亿,比较接近中国全部人口的一半。其中很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给网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待会上来发言的1号店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这就给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有着“华商第一族”称呼的闽商一直以“开放、拓展”而闻名于世,他们对于互联网的运用和接受让我钦佩。五年以前,闽商就已经开始和腾讯展开合作。腾讯大闽网上线后这种合作进一步加深。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很多知名的福建企业都和腾讯展开了合作,像361,匹克、鸿星尔克等闽商借助腾讯微博、视频、门户网站等在线媒体创造了非常多的互联网营销活泼的经典案例。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活力是一个角度,让商业和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是另一个角度。我相信很多网民都在使用我们的QQ,其创造者腾讯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今天出了QQ以外,我们公司还有很多更酷更好玩的产品,我想在座很多朋友在用微信,用户量已经超过1亿,还有伦敦奥运会上被教练员们,还有冠军选手,经常使用可以交流、爆爆料、甚至作为吐槽工具吐吐口水的腾讯微博也已经超过了4亿。一直以来我们公司都希望为网民打造一个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正是这个目标让我们不断去创造更炫更好玩的互联网创新产品。这些产品让数以亿计的网民玩起来,也为企业朋友们创造了更多有趣有效的推广方式。这次论坛主题是——数字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经济,我相信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交集将会是以后永恒不变的话题。这个话题我想这两年只是刚刚开始,过两年定会有很多更好的玩法。者不仅仅是时尚,而且是一种创举,为新的商业环境创造更多的突破,也能让我们在新的时代下,抓住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希望这次论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收获。

苏总: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九八投洽会上也能有一个跟数字媒体相关的一个论坛,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其实全球的经济大家都知道在逐渐地放缓,但只有一个行业独领风骚,那就是互联网行业或者我们说得更大一点的是数字行业,那数字行业又能给我们整个行业带来什么呢?其实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在看全球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其实从美国开始最早的微软,从80年代末到2000年的一个崛起,它带领了信息产业化的一个革命,带领了全球经济的一个新的方向。之后的十几年,Google又引领了全球经济热点的一个发展,走到现在再往后看,我们认为全球互联网更能带领经济继续往前走。我们首先邀请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博士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全球的视野,站在Google的角度上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允: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受邀来跟大家交流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数字时代的新经济。实际上在这个世纪,影响我们最大的变革就是我们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在2012年,Google 站在全球互联网发展角度预测出了4个互联网的最新趋势,这个趋势会影响我们整个新经济,会影响我们未来整个经济形势的走向。第一个就是:每个人和每件事都在被网络化。这趋势在2012年的今天看得是非常明显的。这样一个网络化的趋势使我们整个社会、整个经济的运作方式与以前大不一样了。第二个趋势我们看到的是:消费者习惯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以前我们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非常有限的,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地多元化了,这个趋势的变化时非常非常独特的。第三个趋势是:周围的环境已经到了一个“四屏”的时代,不但只是电脑这一单一的屏,是到了四个屏幕同时交叉同时存在,同时在交换的状态,这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的。还有就是我们消费者的选择和分享越来越多,网上社区的变化使我们愿意去获取和分享别人的经验,这样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广泛。

最后我们不得不感叹在互联网这个时代,任何的非凡都已变成了平凡。在几个月前一个非常大的发明,一个产品的呈现,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变得非常平凡的一件事情。创新是我们未来看到最多的。所以在网络化的时代呢,在我们经济、人文和个人的行为上都给我们的社会,给我的监管,给我们的企业和个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及未来要去适应的,我们每天以网站的形式、以视频的形式、以搜索的形式、以图片的形式的出现是到了一个我们已经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考虑的。我们所说的多渠道获取信息也成为我们业界比较注意的,它的碎片化,它的多元化,不仅只是某些平台上才会被我们互联网的用户注意到、分享到信息。“四屏时代”的到来是非常震撼的,往往会有这样一个情景在家里出现:电视开着,电脑也开着,自己的智能手机在操作着,你的pad或是其他终端也在运作着。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多过一个屏幕的现象,这个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经常在发生了。那么对很多信息的提供和我们很多商家要去掌握我们受众的时候,仅仅只是盯住一个屏幕是不够的。这四个屏幕在一个消费者前面是同时出现同时交替的。这样的一个变化对我们整个行为、信息的分享和我们未来一个商业的行动都有很大影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83%的智能手机的用户同时在用其他的终端,42%的使用智能手机用户同时在听音乐,43%在看电视,34%在上网,24%在阅读报纸和杂志,29%在读书,32%在看电影,在各种各样的终端上享受电影和视频的服务。这些告诉我们一心可以多用的时代到来了,移动通讯在这点上的作用特别大。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分享和享受已经是互联网时代非常正常的事情。

很多互联网的企业永远不应只满足于创造了什么非凡的产品,任何非凡的产品使用完之后已经变得很平凡,不断去创新不断用最好的方式、最好的体验、最好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去服务我们广大的消费者用户,使我们企业未来要去谈的一个话题。2012年去看互联网,大家强调的是互联网怎么为你所用。做互联网的企业很多,参与互联网的整个产业也非常大,但归根结底这互联网做完后是在为谁制作?为个人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做什么。所以互联网为谁而用、如何而用,变成2012年在全球网络界一个很大的课题。在这希望能为整个社会做得更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握住关键时刻出奇制胜,在互联网上、在很多瞬间是在这个媒体上爆发的,那些关键时刻是靠它去抓住、去取胜。第二就是怎么使互联网做出最佳决策,我们一些传统的方式是可以获取信息作出决策,但互联网能真正让我们做出在关键时刻做的最佳决策。最后要说的就是多屏的战略,商家和企业都要认真对待。多屏会改写我们整个互联网的习惯和未来应用的变化。在这里我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互联网在2012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看我们怎么为未来的网络制胜去做更多的事情。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我的发言题目是“经济下行的风险当中可能会给中国的产业界增加新的动力”。因为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变革的动力通常不够强,但是如果经济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困难,就会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动力来推动新的技术,我就这个题目讲一个看法。首先讲讲经济形势,今天为大家讲一个框架,全球化的形势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一个12亿人组成的发达国家,大概人均3-4万美元的GPD,高度的发达;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较低的世界,二三十亿人口,中国、印度、前苏东发展中国家,人均GPD在3000-5000美元之间,这两个世界在冷战之后长期不怎么来往,过去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中国的开放带了一个头,邓小平的开放实际就是把这两者打通。中国是80年开放,印度是90年,91年前苏联垮台,一垮台苏东体系就出来了,这个模型很简单,如果两个经济发达水平差别特别大的两个主体不来往就很难发生对流,一来往一交流,全球经济就和过去完全不同了,发达国家优质的资源、比较优势、资本、技术、商业模式、人才,边际效益高,大量外资进入,这是开放的一个结果。还有一个结果没想到,就是地海平面也会产品输出,因为他的用户低,土地低电费低,人也便宜。过去人也不会做,之后开放之后用了发达国家资本技术结合,变成大输出国。产品FU。但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迎来的高增长,不管是发展国家的高增长,欧美国家特被像美国也超出了长期的平均增长空间,等到中国开放之后,美国的资本获得了新的用武之地。投资在全球布局得到了回报,这些都是不管对于中国,对发达国家也有好处。我的看法全球就是世界两个海平面,从不打通变成打通,打通的结果就是两岸的差距变小。邓小平当初说的翻两番,翻两番的目标是2000年达到800美元人均,那么可见之前只有人均200美元。200美元和但是美国的发达国家比差了100倍,现在5500对40000已经是10倍以内的概念,今天在座各位都见证了这个过程,今天中国的人工、土地、房子,有些产品比国际市场还贵,这些问题就是对流带来的。这也是今天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通虽通了,但是没有变平,因为还有设备的差,设备的差距显得很难熬。差100倍的时候,中国这个产业格局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十分有限,过去上一波压着四小龙起来,很多劳动产品在台湾、香港、韩国生产,美国欧洲不参与生产这写东西,厂逐渐移到大陆对于欧美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大陆的经济不光是劳动密集型,随着经验积累,企业家精神的焕发,它的产业开始往上走,从自行车到汽车到飞机制造。这些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这其中就带来了所谓“偷还是带来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但是这里头有一个问题还是值得注意,危机包括后危机时代的麻烦,就是桑德尔逊在去世之前的论文写到的“比较优势是好东西,但是比较优势是动态的话里头就会有麻烦,因为一侧的进步会比另外一侧进步的快”比如学习,后发国家可以学习,拿来就可以做,可是发达国家在前头创新,这两个进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可以出来,但是人力非常贵,工资福利又是很难向下调的,工资福利是刚性的,往下降非常困难。可是中国印度竞争力起来之后,不降又不行。这就形成了摩擦并且有加速的趋势。这个东西就会带来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这种“通,但是会带来不平,成功高速增长”它也会让我们经济的很多参数发生变化。我们来看这张图,由于刚才讲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开始创造了越来越大的顺差,93年中国的外汇存底大概是180亿美元,后来可以到两万亿三万亿3.6万亿美元,这是以前从来没敢想的事情。这就是在座企业家生产的东西。运到发达国家去,赚来了钱,这是好事情。但是这个好事情带来很多参数变化,因为美元进了1块就相应的应该有7,8块的人民币要出去,美元需要结汇,更商业银行结,商业银行大量外汇投存跟央行结,央行已结汇就把基础货币放出,基础货币放得量大资产架构就要发生变化。所以房价地价框架,大家看这些年为什么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冲击因为远远不如这些资产价值上涨带来的利益高,做产品一个车的利润和一个房子两年内的翻番完全不能比。然后你再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通货膨胀,CPR会上去。多数固定收入人口就会变为社会紧张,变成社会问题,要调控。所以我们这个模式创造了庞大的国家外汇的同时国内经济货币运行的环境一直在变化,这个变化一定点就会变成很大的麻烦。资产价格涨是好,但是涨总有涨不上去,房价再涨上去会出社会问题,政府要不要管,要管,一管房价又会变化,大家都在较好的预期下,借了很多钱去炒房,突然房价稳住了,甚至土地、矿价掉下来,那金融上家庭公司都会出问题。所以我的理解这就是今年形势的特点,下行怎么来,人会在判断未来的时候会出错,好的时候会把未来看的特别好,所以投资消费就会过度。遇到挫折,人又会把未来看得特别糟糕,所以所有市场当中的人心里上都有这个特点,这样就会带来波动。太好的形势好不下去了。那2012年现在突出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有62万亿银行贷款的余额,前几年都是负利率,银行的名义利率低,负利率的情况下谁借钱谁就增加资产,铁路部门、电力部门、能源部门都是高负债,上市公式高负债,负利率借钱是一个杠杆。可是等到2011年宏观调控开始起作用,特别是中央政府用各种严厉措施抑制房价上涨,麻烦马上就来了,利率转正,CPI到了2左右,负利率变成正利率62万亿光这个力量就把市场狠狠的往回拉。大家突然觉得什么都卖不动东西了,都挺不容易的,市场的整个需求由于利率的变动整体疲软,然后加上欧盟现在变成慢性病,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出口市场,出口又占中国GDP很大比例,所以里外里今年全面下行,虽然三月份人代会已经做了预期,把今年的GDP增长率放在了7.5,但现在看来可能还没有足够估计到下行的压力,那现在往后到底怎么样谁也不敢讲,不知道国际、国内怎么收敛。当然中国手中还能够松动一些投资,但是有2009年四万亿大投资的前奏,钱再放多对中国产业企业、地方政府没什么好处。所以也不能够无量的推进,所以看起来下行还会有一个趋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要当心怎么把水位稳住。我理解中央讲的稳增长就是怎么稳住水位,水落就要石出,我们经济看起来很繁荣,里头债务的石头有水盖着没有问题,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但是如果里头水落得太快那石头就会露出来。稳增长最大的就是要稳住制造业,我们还不是美国那样的经济,服务业可以占80%,我们11年47%的GDP是制造业,我们的制造型又是外向型制造业,国际订单的市场收缩了,我们很难对他们的市场收缩,加上国内市场收缩,利率从负利率专为正利率,它对整个消费投资总需求有一个抑制影响,所以现在有一个出路何在的问题,我们庞大的制造能力在下行当中变成过剩。出路何在?我的看法就是这么几条:

1、要疗伤,我们这么多年高速增长,总有代价,要好好疗理,特别财务上的资产负债表要修复它,负债率太高总是危险,需要疗伤,不能再希望政府再推出另外一个四万亿,把问题盖住,这是危险的。那么对于资产负债表健康的公司就是创新突围的问题,过去的打法是过去阶段经济参数形成,大家习惯拼命的做,工人满满的开,经济如果高增长满负荷的开动变动就很少,很难变动,一定要在下行的时候才能带来变化的空间,所以创新突围、开发新市场,引进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我看来这个东西是一个工具,现在的问题要开发新的需求,降低成本。我们的压力对于传统制造业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水涨船高不差钱,市场需求很大,这是我们过去基本的经济现象,工资增长都是20%以上,生产率根本没有那么快的增长,这如果不料理很多公司都很难过去。那么在创新突围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新的动向告诉敏感,不要为下行犯愁,愁也没有用,市场经济不能让每家公司永远的活下去。突围的时候要高度敏感,那些是新东西,哪些东西对成本节约有明显作用,那些东西有助于我们开发新产品,这我希望与大家交换意见。大家来看看这些图,这是现在一些像玩具一样的东西,就比传统的打印机多了一个维度,传统的打印机只能打出二维的一张纸,它现在能打出立体的东西,开始全是像玩具一样的东西。现在的产业革命开始都是玩出来的,微软、苹果,很多东西开始都是好玩的。所以现在大家高度灵敏,这些3D打印机发明的时间并不长,真正开始有产业运用就是因为好玩。你发现发达国家很多的人有老爷车,里头零部件不行了,买不到了,3D打印机就能够打出来,把图一扫描就能把零件造出来,打印机用不同的材料能打出立体的东西出来,不要有模具,就是电脑里头的算法,画什么型出来的就是什么东西,慢慢从汽车零部件,到医疗,用立体打印机打出骨骼器官来。这个运用开始了,那个图上一只耳朵,据报到讲这个耳朵打出来的时候还是热乎的。这个开始搞建筑,这个很小的房子,有的人问能不能造大,可以造大。很多创意,想法,这些东西如果能够批量出来我们传统的产业要遇到一次很大的冲击,不敢说里头有会怎么样,但是应该要高度灵敏,英国、美国、以色列等少数派,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所谓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人类从人力变为机械力,第二次变成流水成产线,现在很可能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整个生产制造的流程,让制造业和数码技术更深度结合在了一起。去年11月欧洲的模具展上开始展出了3D打印机,叫叠加工艺,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出不同的东西,整体的牙齿、零部件、骨骼,它能整体的打出很多的玩具,工艺品,现在最近的创意是意大利与宇航局合作,登月只要带打印机上去,利用月亮上的资源打出成品来做建筑,这些听起来胡思乱想的创意,因为他们有成本优势,如果它里头可以开发新的需求,我认为就值得中国的企业家高度关注。还有数字化的制造,智能化的功能,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新型的工厂与以前的工厂的流水线制作不同了。然后还有新材料,这些东西共同塑造一个叫做高端制造业。现在因为美国的就业压力太大,也是被两个海平面顶着,我们总的说来是它几分之一的工人把很多美国人的工资顶了,他们甚至开始发起一个叫做制造业回流美国,回流如果成本太贵那企业肯定不会相应,但现在发现有的3D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欧洲制造比在中国制造还要便宜,成本有优势。这写事情可要引起中国领导人的注意,而且特别在下行的时候。另外国内已经看到,我们的房价,就把零售业成本、物业成本提上去了。今天我看了腾讯的商务功能、阿里巴巴、淘宝网已经开始大量出口的东西卖不动,通过网络在内销。整个纺织业、服装业如果没有网络销售,垮的要更厉害。今年阿里巴巴一万亿的销售额,11月11号光棍节一天,去年说是50多亿销量,今年马云估计会到一百亿,一百亿所有的物流、银行都要瘫痪。这个革命是在商业领域进行的,现在欧洲、美国冒出来的实在制造业、生产环节进行的,这两个革命如果合流。这个世界会怎么样。所以我的看法,这其中创新的东西我们应该高度的敏感,尤其企业结构、产业格局顺风顺水这么多年,我们WTO签约是1997年,很长时间过去了,方方面面都会对中国的成就做出反应,而我们自己的参数从工人的工资、税收、土地价格也都在变化,加上今年的经济下行,加上欧债危机。所以我的看法经济下行恐怕还会持续一个时期,不要指望欧美市场很快就会到07年以前,要做好不能马上恢复的准备。

2、第二,不要完全认为下行一概都是坏事,下行虽然是会带来破产、失业很多麻烦,但是下行又会逼出很多的创新。所以我们要对萌芽性的东西全球范围内高度的敏感,虽然不能马上拿来做,但是对于动向性的东西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我们能有余力往这个放下用力。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危机意识、创新精神才能帮助中国的企业、产业界突出这个下行的重围。谢谢各位。

于刚:我95年在德州大学当教授,杂志让我做预测,有些预测现在已经实现了,我当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很小的device,你可以电视,上电脑,这个预测已基本被实现植入在你皮肤下面、脑里面,甚至再做一个预测,我认为将来电子商务师无所不在的,不管是怎样的传统企业, 都会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真正的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零售的格局,今天我想要讲的课题就是:零售因网络而改变

先简单与大家回顾几个数据,一个是:在十年之内我们的网民的规模增加15倍,这非常可观,电子商务需要以网民为基础。而整个网络经济,包括汽车行业、建筑行业、进出口行业等,可是网络经济,它的增幅是全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为什么这样?这就要看电子商务带来了什么价值,我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有三点:

1、它不受地域限制,一网覆盖全国,乃至全球。即使是本地化的网站,它也可以在任意的地方运行

2、它不受时间限制,什么时候都能够上网、购物

3、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大家知道传统的零售空间有限、货架有限,商家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上推销他们的产品,可是大家的需求都是不同的,而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在早期的传统零售不能被满足。

有了这几点,就让电子商务有了非常大的优势,它不受空间限制,只要物流能够到的地方都能够覆盖,不受时间限制,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够购买,还能够满足顾客所有的所需。这又是为什么品种成为了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但是电子商务它也有一些复杂的地方:

首先它的虚拟性,所以它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零售,而是将来一个互补关系,购物流程它比传统零售复杂,传统零售即时可得,而电子商务需要注册、登录、支付、商品配送。中间存在时间差,还有冲动消费的退换货,逆向物流也成为了电子商务的一个复杂问题。

还有一点:它非常强地依赖于IT和互联网技术,这也是电子商务一大优势。传统零售很难了解到顾客的购物习惯和喜好,无法分析购买商品的周期、关联性,而电子商务有海量的数据,能够对顾客的喜好、习惯完全的追踪,以前、现在、将来购买的关联性。根据这些我们能够做大量的数据挖掘,对顾客进行精准的商品推荐

我认为电子商务有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更集中化,早期的互联网有很多独立的分支,游戏、门户、社区、电子商务分支明确,现在的概念变得更为模糊。顾客的需求是大量的,一个网站一旦有了客流量之后是很容易给他们提供这些服务了,这时候就是怎么去把这些服务用最合适的集成网站上给顾客提供

2、更强调提供个性化的商品

3、更多的平台服务,因为有了客流量,能够把服务转变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商家加入为顾客提供服务,增大我的服务范围、覆盖区域和产品的种类 社交购物,因为在人们购买的时候,人们最信任的是亲戚、朋友以及他们认为有品位、对某种商品了解深入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这样引导、帮助顾客购物 手机购物,我们去年推出了掌上一号店,现在已经积累了将近六百万的顾客,顾客可以充分地利用碎片性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购物,我们发现很多的顾客在商场里扫描商品的条形码,然后在手机上搜索商品,比较价格,最后完成购物。越来越多的服务放在云端,能够省去很多的资源。

传统零售为什么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我认为这是互补的,都是为大众服务的,是因为顾客有了这样的需求。但是我认为传统购物是不会消逝的,因为它有它很多的优势,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它的即时可得,但是它又与电子商务是有差异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传统零售进入电子商务会遇到很多的坎坷。实际上我认为它是不同的业态,因为这两个不同的业态里面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它的物理特征、展示手法、市场手段、空间架构人才架构都不一样。好比说从传统零售来说,它依赖于实体店铺、卖的是实体商品、它的半径有限,货架有限、时间有限制、顾客是到店里来购物,它的成本一大块在于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而电子商务里面商品虚拟,通过图片展现、它的覆盖半径是无限的、货架是无穷的、时间不受限制、送货上门,所以说电子商务增加了一块就是商品的包装和配送。而商品展示,在传统零售是根据人的观察行为,有限的货架每一个货位在一段时间如果不能产生预期的销售额度和利润就需要马上更换商品。而电子商务只需要挂在上面,即使没货,点击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析数据,反馈给商家将来是否要备货,这十分重要。而他们的展示方式是通过关联、关键字和价格区间等等各种方法让顾客去搜索,而且给顾客很多的购物决策的支持,包括排行榜、多个不同角度的照片、相关产品的推荐和评论,以各种信息来促进顾客购买,而且它还带有很多的支持性。

比如说我曾经开过一个红酒的内容页,这其中不光销售红酒,同样介绍世界十大酒庄,吃什么菜喝什么样的酒、用什么样的酒杯等等,让大家有这种逛店的感觉,因为大家会有学到知识的感觉。

而供应架构我认为差别其实是很大的,往往认为说传统零售已经有了很大的采购量,有了谈判人力和现有的物流,这些资源都可以全部用上。但是实际上这个物流资源差别是很大的,因为大家供应链的差别很大的,传统零售也的仓库都是高货架库,立体库,都是以托以箱库存的,而电子商务都是平面库,都是以散件为主,这些都是传统零售所没有的。

还有一个就是电子商务中库位优化非常重要,假如说商品之间有关联系,顾客买了A商品之后又买了B商品的话,那么这两个商品的关联性就非常重要,顾客能够很快的买到这两样商品。

人才结构也有很大差别,在传统零售中最终要的是运营人员的零售经验,而在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是IT人员,开发系统、维护系统。我们在武汉的开发中心现在已经有700多人,我们在年底准备扩充到1000多人。因为电子商务依靠规模运营,这么大海量的商品和讯息靠人手管理是不可能的,我们以价格战为例,我们上百万的商品,根据业界60多个竞争对手1700万商品做实时的价格调整,建立价格模型,用我们的价格策略、价格指标来管理,让我们的价格随时进行调整,这就必须要我们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我们称之为PIS。这个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动态的、无需人手工管理的,只需要设置价格策略,策略设置完毕之后所有的管理全部自动化。我们也认为我们不是靠价格战去赢,而是靠最好的顾客体验。所以说,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它互相都有各自的优势,而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的时候就会让整个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可以跟家人一起去逛店,享受这个过程,也可以逛网站,得到大量你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别人的评论和新出商品的发布,而这种口碑营销是传统零售所不及的。我们曾经在社区网站中做活动,每个活动都是十几万人来参加,所有促销的信息可以迅速传到几十万人手中,这也是传统零售所不及的,但是传统零售也有它的优势。所以将来他们是互补的 下面我想用一号店的案例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一号店是08年7月正式成立的,当时我们上线的时候只有3000个商品,我们的概念是作为网上超市。在短短的四年之内我们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个商品,十四个产品线,2400万的会员。当时的概念就是真正让顾客足不出户,甚至提供生鲜食物商品,还提供很多例如手机充值、银行转帐的服务。送货我们保证每一个仓库所在地半径220公里之内都能够第二天送达,在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天送达。形式是多种的,比如说可以是电脑上的掌上一号店,还有一种虚拟超市,很多大城市有虚拟货架,随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立即购买。在北京的一个地铁站里面我们有27米长的商品墙,这种商务模式转化率很高,重复购买率也很高。在上海可以达到两位数,最高的时候能够达到12,即100个人浏览,12个人就能下单购买。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靠这两个:首先是这个系统,我们的仓储、配送,以及我们的商务智能团队,专门给顾客做精准的分析和服务。所有的系统我们的投入都非常之大,除了财务系统是购买的之外其余所有系统都是我们自己开发,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价格管理、营销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等等,这些都保证了我们持续的可控性和健康的发展。这种模式化很快被顾客所接受,08年只有417万的营业额,09年做到4600万,10年的时候8.05个亿,去年27.4个亿。我们仓库从最早的3000平米到年底5000现在到了26万平米的仓库。

第三篇: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俨然成为企业经济繁荣与腾飞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有效途径。诚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迅速实现了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的无缝结合,这无论是对我国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来说均是一次难得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高职教育角度出发,简单阐述了“互联网+”的概念与内涵,继而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上所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飨读者。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网络营销人才;知识模型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在普通民众以及企业中的影响持续增大,普及率也日渐增高。毋庸置疑,这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更为多元的发展契机。但纵观“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营销成效并不高,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体系过于陈旧,致使学生的思维观念落后,动手能力较弱,且学生能力与企业的岗位要求不符。因此,与时代接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已然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的概念、内涵分析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时代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紧密结合而催生的一种新的网络发展形态。就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来说,“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践行着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理念、形式、内容等的优化更新,继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诚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为我国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所谓“互联网+”,其实并不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机械结合,而是更多地体现出网络平台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连接价值,这促使了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结合走向更广泛、更深刻、更持久。“互联网+”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点,即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生态开放、连接一切。而在这一全新的网络背景下,网络营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新型、现代且迎合“互联网+”理念和要求的网络营销人才必然将成批量诞生,继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与社会繁荣进步。

二“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

(一)能力目标不明确,知识体系较模糊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几年以后会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在学校学的课程,工作以后基本用不上,在工作岗位中能用到30%就算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在设置课程之前没有针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调研,所以构建的知识体系比较模糊,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用不上,由此就形成了岗位能力与学生能力不对接的情况。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就当下而言,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手段过于机械、呆板,方法缺乏多元创新性,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走出一条有别于本科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更加不利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再者,网络营销是一项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现代类营销手段,所以对于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既要凸显理论,更要重视实践。

(三)缺少真实的实践环节

学生能力之所以与岗位能力不吻合,其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即:学生不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平日里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老师的案例剖析,在虚拟的网络营销环境中进行训练,由于体会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所以学生各方面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没有学习兴趣。

三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结构模型

在“互联网+”时代,培养优秀的,适合时代发展的多功能网络营销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关键与核心所在。那么高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信息化网络营销的人才呢?想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网络营销人才,必须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和企业的岗位需求,然后改革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知识素质结构。为此,可将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结构按模型结构划分为知识素质结构模型、能力素质结构模型、创新素质结构模型,在每一素质结构模型下面又分解为若干个模块,而且在素质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将作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网络营销人才创新素质结构模型

我们将提出三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中:大一确立创新意识,通过公共基础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实验实训课等;大二第一学期树立创新精神,通过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学习,第二学期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专业技能课和校内综合实训课的学习;大三第一学期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和校外综合实习实训等,第二学期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通过顶岗工作、毕业设计与就业岗位相结合进行岗位创新技能集训,将有利于学生在社会需求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抓住就业机会,为提高网络营销人才的职业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创造条件。

(二)构建网络营销人才知识素质结构模型

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专业的学生特点以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重新组织管理经济、计算机、信息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将形成体现信息化专业交叉学科特色的专业理论技能课程体系,将提出并开设一门融创新启蒙教育、专业技能知识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学科教育为一体的网络营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旨在教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概况,进而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三)构建网络营销人才能力素质结构模型

经过社会岗位调查分析,认真规划网络营销人才能力教育体系,将实行六个学期实践技能教学不断线,改革实验实训项目和实践技能内容,强化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商务网站运营、网上创业和电子商务网店等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本专业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将能力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实验与设计实验、课程实习与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实训和顶岗就业实习与实训等四个层次,各层次相辅相成、循序渐进,使学生了解现代网络营销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掌握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实践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是一项繁琐复杂、循序渐进、缓慢推进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就高职院校来说,更要重视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循序渐进,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力争让新一代的网络营销人才在“互联网”的市场经济中飞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02:97-99.[2]杨兆辉.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分析与网络营销人才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3]陈晓媛.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22:295.[4]王晨.锦州百度外卖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8:78-79.

第四篇:圆桌论坛: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

圆桌论坛: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

日前,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140个典型案例从1200多个征集案例中脱颖而出,获颁“教育改革创新奖”。会上,与会专家、代表聚焦近年来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获奖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研讨。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上,来自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嘉宾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嘉宾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杨宗凯

杨宗凯:大家知道互联网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成为整个我们经济转型、创新驱动一个重要的工具,一个手段,所以我国进入到所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段。创新就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各个学校都认识到,包括地方、大学都认识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他们也一定有宝贵的经验和案例和大家分享。参加论坛的有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复旦大学原副校长陆昉,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广西柳州市教育局局长姚尹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易思蓉。

首先有请每位参与圆桌论坛的同志们就每个学校对互联网+ 时代人才创新培养的一些思路和一些做法,花3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一下。

朱秀林:谢谢主持人,这个议题本来是互联网+创新人才,今天参与论坛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比较多。但是就我认识而言,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最主要的是基础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什么原因呢?一个方面是创新,一个方面是冒险精神,这两点从小就要培养。尽管从高等教育谈这个问题,可能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学前基础教育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谈到互联网,对于高校来说,我始终认为要认识互联在教育方面功能的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无处不在,覆盖很广。明年是文革50周年,文革刚结束的时候开始搞教育,当时是电视大学,电视很珍贵,很少有人可以看到电视,但是现在的互联网有线的,再加上无线的无所不在。第二个是互联网现在信息量非常大,这种信息量大是多方面的,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有真科学,也有伪科学,所以要有充分的认识。第三个互联网速度快,这个速度快使用户可以进行交互式的互动。为了把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搞清楚,我们学校也做了一些分析,对教育方面我想我们面临着几个挑战,当前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育资源的覆盖非常广,不仅仅限于苏州大学内部,乃至于名牌大学,乃至于国内很好的大学。第二个是改变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现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第三个是对我们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形式的改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陆昉:讲的特别好,从基础教育抓起,还是有相当大的改变,从复旦大学角度来讲,通过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密切的融合,形成教育信息化,来引领创新人才,助推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反映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怎么让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尽管复旦大学有很多优质的课程,但是还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选课的需求。举个最简单例子,学校有很大的一块就是核心课程的建设,这些课程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而且这些课程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来学习。一门课程选修的学生大概有上千,按照课程的规模,不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考虑怎么样通过把现在的信息教育技术和传统的教学密切结合,使得在大学里面只要学生想学的课程都能够满足,这也就是我们希望能够人人能学,处处能学。

第二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在规定的时间教规定的内容,这个不利于对创新人的才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因为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的,很少主动积极地思考。还有3S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无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在来看在推进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了现在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非常需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方式的改革来改善。复旦从2012年开始,推行这种混合式的,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六个学期,很多课程已经用这种方式来达到它的选课要求。有些课程,像思修课,在高校都是必修课程,以往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尽管老师讲的不错,学生听的时候非常感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思考,学生原来怎么样听课后还是怎么样,所以没有真正提升思辨能力。现在我们已经改变这种教学了,就是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更多地是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同伴之间互相的讨论,就是讲到一个协调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再结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生真正能够达到这些要素。

第三个层面是对于高校的改变。一个是学校层面,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师来讲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因为教师习惯把课讲好,讲清楚,任务就完成了,而不是着重于怎么使学生把课学好,这点非常关键。从学生角度来讲,也是需要改变他的传统学习模式,因为从中学一直上来这种习惯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话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在整个实践过程当中发现要从这三个层面加以推进,使得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实到实处。

蔡敬民:首先谈一点认识,合肥学院是地方普通院校,关于创新型人才大家有很多的说法,也有误解,创新型人才都是高大上的学校做,我觉得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应该是所有高校的任务,不同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路径和目标可能有一些差异。第二,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时代的变革,一个概念叫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我们要建立起来,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另外一个概念是互联网时代。第三,我们要关注到互联网的平台对于年轻人的创新创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觉得把这几个因素关注起来,具体到一个学校来说,我们所做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合肥学院是中德共建的学校,现在做中德示范基地,刘延东总理和默克尔总理也进行了访问。做这个事要干什么,就是要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作用,所以这次的典型案例也是这方面的改革。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现有的学科导向式培养模式架构,突破学科定式,以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我们要借鉴欧洲新的理念,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用的还是知识输入导向的理念,也就是说老师要教学生学什么,但是现在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知识输出理念,教学出发点来源于学生毕业之后到底会干什么,根据这样一个理念,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重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确定这个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然后经过充分的调研,把这个核心能力提炼出来,再把这个核心能力分解成子能力,围绕子能力打破原来的学科定式,把原来不同课程的知识点,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构建,最后进行这样一个教学,这是我们这几年主要做的改革。

另外一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改革。现在整个教育还是以教为主,刚才几位老师也说了,如何能够把教转为学,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发挥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国外已经把学分从原来传统的老师教16课是一个学分,转变为现在的30个小时是一个学分,比较之后发现国外的学生在课外用了60%的时间自主学习,我觉得像这样的情况都可以跟互联网管理结合起来。

姚尹意:我从这次获奖的案例说起,题目叫众创空间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我经常到学校去走一走,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也免不了到实验室看一下。

到了学校以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跟我反映一个问题:现在的实验课的教学,尤其是计算机实验课的教学,并不是很能够吸引大家去参加,学生兴趣不是很浓,编程序编完了就完了,没有自己的成果,通用技术这个实验室里边的话,学生们感觉到太简单了,只是简单的实践活动,缺乏对于作品设计的环节。

刚好2014年8月份我到了清华大学,看到高教授叫做卡魅实验室,它是为创新教育提供专门的空间、设备以及理论体系,有利于学生开设的课程项目,以及自我主导的课题。他先让学生设计,然后再做成作品,跟柳州的工业城市培养人才非常吻合,柳州是西南的一个工业重镇,汽车产业,工程机械都是传统的产业,现在传统的产业怎么样通过信息化进行改造升级,是柳州市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希望所在,如果能够引进这样一个实验室,就可以培养孩子创新的能力,从小就能够树立起创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的思维,当时我们就开了局长办公会决定引进这样一个实验室。

去年一年我们已经完成了总共12个中小学校的试点众创空间平台的搭建,现在看来效果很好,学生很有兴趣,今年打算再做12个,希望“十三五”期间能让全市的中小学配上这样的实验室。

易思蓉:针对互联网+,我就教学中自己所做的事谈点想法。在教育部的质量工程课程体系中间,我可以说是全部都有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课程,视频公开课程,从这些课程大家可以知道信息技术能够变革一切。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研究生题目就是从数字地形模型,一直到线路的设计图,用计算机绘出来,毕业以后这几十年我一直做这件事,这次的案例是结合这个背景几十年的积累。我的体会就是信息技术是能够变革一切的,关于互联网+的时代特点,最主要是大数据,有了大数据,很多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存储起来,当有了这样一些信息,我们就有了智慧的社会,在这样一个智慧的社会中间,教育资源就无限扩展。我自己做高速铁路慕课有一个体会,互联网+应该对物理课堂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

课程有些本科的基本知识,还都在课程讲,拓展慕课是比较通俗的,也不是很深奥,它应该有它的特点。我是做铁道工程的,基本知识还是课程教学,但是一些特点的知识,希望社会了解的知识放到慕课上。我这个课程是零背景,任何人都要看得懂,课程的讲授就必须通俗易懂,选课人数每学期都在五千人,这是非常专业的课,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教育资源可以无限拓展。

杨宗凯:刚才大家听到他们对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认识以及实践,都是理解比较深,而且是做了很好的实践,因为时间关系,我再针对性地问每个人一个问题。先问朱秀林校长一个问题,我们俩都当校长,大家知道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于化,就是要重组、再造,创新改革就组织的重组,教学流程再造。苏州大学发展非常快,对于中央级的学校都震动很大,人才培养方面,朱校长怎么考虑?

朱秀林:这个问题很大,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认真地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培养人才,从学校层面来看,从四个方面提高一些认识。第一个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希望同学要有全球视野。所谓全球视野,是要求每个学生不要只是停留在区域性的、全国性的,将来是考虑在世界范围,这是一个对学生比较大的目标要求,当然根据这个要求,有一整套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都要做相应的改进,让学生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第二个是教学理念的调整。学校特别注重个性化培养,原来我这个自助餐就是这点菜,不吃是你的事,现在不一样,全世界资源都可以使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好奇心为驱动,个性化培养学生,必然是一种考核的方式,对你的一整套的方案都要做相应的调整。

第三个是对师生的挑战。课程随时放在网上,教师压力很大,教师说这是我的知识产权,我们说是为了很好地把你的知识产权永远保存下去,永远发扬光大。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为什么呢?学生随时可以看,无时无刻不能学习。

第四是诚信教育。学校注重诚信教育。然而互联网最大的问题,特别对人文社会,就是如何保证这个作品是你写的。对于认真写的人表扬,但是对抄袭的人没惩罚,在互联网时代,确实是一个挑战。

杨宗凯:我想问一下通识教育的话都是规模化比较大的课堂,少则一百人,多则几百人,在这样大课堂当中怎么能够实现规模化中的个性化,我不知道在这个方面陆昉校长有没有考虑?

你说的问题正是现在考虑的问题,在前期怎么把课程按照学生的理念建设,现在课程建设已经初步规模,但是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光靠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怎么样使得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收获和体会,这里除了课程内容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它的教学的模式和方式。我看了我们的选课,有些很好的课程,选课量非常大,我们要思考对于这些课程能否把老师讲的内容,精彩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展示给所有学生,还要组织个性化的研讨。而且这里边除了教师从讲课当中脱颖出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班化的讨论,这种讨论不是泛泛的组织,是在班级讨论之前还有小组之间进行的,因为一个班要求二三十个,二三十个也是蛮大,在这个之前分成四五个学生,他们先来进行讨论,然后在班里再分享,教师引导,所以这里边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就是助教的培训。如果小班化以后,光靠教师一个人独立承担教学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现在承担教学发展,也承担了对助教的培训,包括怎么组织讨论,怎么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沟通,这点是怎么把课程真正落实到位最关键的地方。

总的考虑把这些老师讲的精彩部分再现化,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共享,教师来提出问题,让学生个性化讨论。

杨宗凯:我觉得是有效的,希望你们早点实施。蔡敬民书记,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实训非常重要,对学校来讲信息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蔡敬民:我们正准备建的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一个基地,五个中心,这个里面包括应用型教师提升中心。按照总理的要求,现在基地是面向周边省份,带动中西部,过程中间肯定会利用网络平台,否则这个培训量太小,下一步很多的改革可能还要和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比如体育课,我们是05年就不开体育课了,学生全部在网上选择感兴趣的俱乐部,四年的体育活动都在俱乐部进行。下一步改革做反转课堂诸如此类的。

杨宗凯:在利用创客空间方面,广西柳州是很好的尝试,特别是你们引进的实验室,希望你们今后能够观察一下效果,引进了以后,对它的效果能有一个比较研究,这样对全国创客空间创新能力的训练会有示范作用。

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着颠覆式的创新,大家讲了很多案例,包括很多的发言,为这个创新我们需要构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塑教育的新生态,这个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重塑教育,包括组织结构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资源内容的创新,包括教师的发展,都是我们今后可能要考虑的。今天的论坛我们只是展示了部分的体会和成果,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我的论坛就到此,也谢谢各位的配合。

第五篇: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图书馆会不会被谷歌取代

“有人说图书馆会被谷歌取代,不知各位是否同意?”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问题引来了同行们的一片否定之声。

在杭州图书馆与青树教育基金会举办的图书馆服务与社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历史悠久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是与会嘉宾在圆桌论坛上探讨的热门话题。

“图书馆是学习机构,它能够培训读者,使之能够缩小寻找信息的搜索范围,获取评估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会长莫利·拉斐尔表示,数字时代图书馆同样有所作为。“公共图书馆应该为享受不到技术服务的人提供交流与阅读的机会。”

“这样的问题之前也有过,当时就有领导说,我们已经有了新华书店,为什么还要造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前馆长吴晞同样表示,作为公益机构,图书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常常假设来图书馆的人都会阅读,但是并非如此。对于学龄前儿童、或者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图书馆都承担着教育的责任。”休斯顿公共图书馆馆长瑞·布朗·洛森表示,图书馆还具备着培养未来读者的功能。

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在数字社会承担的新职能。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他们曾经发现有不少读者还不会使用鼠标。“我们对这批读者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增加了他们走进图书馆的积极性。”

“与阅读素养相比,信息素养范围更广,包括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告诉记者,“信息素养”是当今图书馆界的一项热门议题,在教育读者需要何种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信息方面,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中心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

“网络时代已经解决了图书馆的技术支持问题,所以国家要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长春图书馆馆长刘慧娟介绍,现在他们馆正在建立长春网络图书馆,只要有上网终端的读者都可以接受图书馆推送的数字资源。“目前我们国家的阅读率仍然较低,我们还不能算是阅读民族,图书馆在数字时代仍然承担着引导阅读的责任。”

杭州图书馆因为“不拒绝乞丐”的故事而被网民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以它为中心馆,杭州已经建立了市级中心馆—区(县)总馆—乡镇(街道)分馆—村(社会)亚分馆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体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超平曾做过一项研究,杭州市政府每向杭图投入1元钱,就能产生1.87元的顺报。“21世纪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城市的第三文化空间。”这是褚树青多年的观点,但是他也坦言,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图书馆不但要有读者到访量的追求,更要有读者素养的追求。

“目前我们还习惯于就单体的图书馆统计到访量,但是并没有将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体系作为整体口径来计算市民进图书馆的比率。数字时代如何提高图书馆的读者素养,还需要整体的制度配套设计。”褚树青说。

下载“互联网 ”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网 ”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学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 “互联网+”时代来临,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每天需要面对十几岁青春期的学生的中学教师该如何作为? 必须要指出的是,教师......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学习”讲座主持稿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学习”讲座主持稿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 欢迎大家来到由工信部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CSDN、传智播客教育集团......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价值观

    浅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互联网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现念,促进了大学生全......

    “互联网+”时代下的古诗词教学

    陈宏斌 笔者认为,从古诗词的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可以将新媒体技术与古诗词教学加以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灵动的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教学效......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模版]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平坦的世界。互联网成为网聚一切的力量,人类社会已......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

    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

    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