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
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
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深刻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以育人能力为核心。
大量教育实践和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育人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几年来的结果显示,教师积极的育人行为能显著提升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并明显降低他们的抑郁水平、孤独感、攻击行为和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良好的育人行为还有助于调节、修正不良家庭背景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因此,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发展的各类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
第一,教师应当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自觉提升育人能力。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所有的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每一个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体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任课教师应坚持言传身教,提高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的能力;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育人,提高家校合作育人的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应提高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德育干部应提高多重途径设计和实施德育工作的能力;后勤管理人员应提高服务育人的能力;学校领导应提高营造育人氛围,构建育人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能力。
第二,教师应当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行动研究提升育人能力。当前,学生发展存在身心健康有待提高、社会责任尚需加强、创新能力不足和实践能力较弱等一些共性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如学习困难儿童、父母离异儿童、情绪困扰儿童、留守儿童等。教师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发展现状进行自我反思,找到迫切需要解决的育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改进行动。教师可以科学运用“四步法”行动研究——描述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找出并实施具体改进方法、具体记录和描述改进效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师生沟通方式和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身育人能力。
第三,区域和学校应当鼓励教师组建以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共同体,实现育人能力的共同提升。教师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之间合作、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形式。各个区域和学校应当支持和引导组建以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立内部研讨和交流制度,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借助微信、网络会议、QQ群等途径,逐步形成“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的良好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促进育人能力的共同提升。
第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继续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形成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的工作合力。高校、媒体、基金会等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在推动和支持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全国多所师范大学,发起了我国第一个以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为根本目标的“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以总结—创新—宣传—表彰—推广科学育人经验为基本推进策略,以学校共同体为基本组织形态,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载体,两年来在20多个省开展相关行动,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北京师范大学与光明日报社联合评选的“启功教师奖”,重奖长期从教、重视从教、育人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为全国所有教师树立了优秀育人典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鼓励社会各方发起和参与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相关行动计划,宣传和表彰各类先进育人案例和典型,形成工作合力,掀起培养和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的新高潮。
第二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1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在教书育人的岁月中,我深感这是一份爱与责任并存的事业。我工作积极,爱岗敬业,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职责,平时能认真学习理论,特别是能将教育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努力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开展。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开展为着眼点,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拥有了孩子们的尊重与爱戴;拥有着对事业探索的充实与成功的快乐。
课间,当我提前步入教室时,学生们都围着我,蹦啊!跳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我爱他们。
一、爱学生于课堂教学之中
不管是对6岁的一年级孩子,还是对12、3岁的六年级学生,你都要爱他们,不同年龄的孩子,爱的方式不同。
对一、二年级孩子的爱,有一些宠爱。课上,你会发现我的语言不多、声音不大但清晰,我也要求学生同我一样,语言表达轻柔而清晰。我经常会告诉学生“静中享受美〞,所以课中,我最常见的动作是大拇指点头,构图时,表示“你的画真棒〞,上色时表示“你用的颜色真炫〞。作品完成时表示“整体效果非常好〞。绘画中,很少听见我与学生在出声。有时学生会出声说话,我会把手指放到他的嘴上,点点他,学生总是会笑着吐吐舌头。
高年级学生的 方式就要不同,他们更钦佩综合能力强的老师。给他们上课,不仅是上专业课,同时也是心理课。你要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学什么,知道些什么?这样才能拉近关系,让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六年级三班,是我这学期才带的班,在三年级时我教过一年,大局部学生的姓名都忘了,为了让学生知道我还记得他,课前我把人与名都一一对上。课上直接点道:“黄韵棠三年级时你是我的课代表,现在还是。〞再点几个淘气的孩子“吴兆蒙、云子上课爱说话的毛病改了没〞,李彤还那么秀气,梁栋还是那么爱笑“。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给大孩子上课,话不用多,但句句重点,关键手下功夫要强。本学期六年级主要以写生与速写课为主。写生的有:小盆植物的元宝树、大棵盆栽的.芭蕉树,绿萝、米兰;室外的玉兰树。速写的内容:书包、铅笔盒、手的姿态等。美术课,学生大多不爱听你讲很多,只爱动笔画。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一点,上课先公布主题,然后让学生拿笔先尝试练习,老师巡视绘画情况做到问题心中有数,在黑板上快速完成绘画内容,一声停笔,学生眼看教师作品,赞许声声声入耳,学生感到老师的认真与能力,老师感受的是学生对你的赞赏与钦佩。师生作品再比照反应存在问题,教师再次黑板细节示范,解决问题,学生是看得入眼、听得入耳,往往一节课结束,学生们都是意欲未尽的样子。当然,天分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呈现不同,这是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进行点拨与教授,出色的学生动动手指进行表扬,有问题的作品动手帮他改一改,指出问题所在。学生不会认为你偏一个向一个,只对他不公正。所以我力求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并用自己的信任和关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开展创设最好的教育气氛。
二、关注学生于生活之中
作教师18年,副班主任工作也做了18年。看着学生一批批的长大、毕业,心里总是暖暖的。回想着学生告诉我不舒服时,我只需搂着她,摸摸她的额头,让他多喝点水,给家长打个电话,她就感到老师对他的点点爱意。学生生日的时候,把一块糖放到我的嘴里,只需一声“生日快乐“亲亲她的小脸,他就觉得老师的行为像妈妈一般的自然。当他磕着碰着找到我时,看到我着急的样子,反过来会抚慰我别急时,那种爱是不经意间的流露着。所以一到课间,孩子们就爱围着我,搂着、抱着、还亲亲我,那是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给孩子们解决问题太多了,可有一件事我记得最清楚,班里的小男生把一个小女生推进了男卫生间,孩子们都跑来向我告状,小男生当时抓着我的手眼泪汪汪的看着我,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只让他先向女生赔礼抱歉。等到下午放学,我笑着把这件事描述给他的妈妈听,并阻拦妈妈别批评他,回家给他讲讲男生与女生的不同,孩子就明白了。当时家长惊讶而感谢的眼神,仍然让我记得。家长们更信任我,有什么事都愿意我说。
老师的一个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就是给予关心和保护,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事实证明:孩子在得到老师的关心保护后,常常会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动力,在行为上出现明显的趋善性。当学生有问题时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老师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慰籍,当孩子有缺点时老师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会使他们从中获得信心。
三、能力的提升于勤奋之中
一名好教师更是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身的能力得到一次次的提升。北京市督导现场点课,临近上课,通知美术课我上,我带着一年级学生精彩合作,博得好评。中韩交流,外宾点课听剪纸课,头天晚上得到通知,苦熬一晚,第二天授课讲练结合,吸引得听课人员也拿起剪刀动手剪纸。一次次的历练使得自己得到成长。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幸福。这幸福源自于辛勤努力后的收获,来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悦,更是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笑对前方的勇气和决心。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却让我难以忘怀,难以割舍。回首过 去,有艰辛、有喜悦,从中感受到的是领导对教师的尊重、赞许,同事的支持,师生的努力。压力中有一种充实,奋斗中有一份快乐,让爱与责任与我同行。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2
回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感到了忙碌中的充实,紧张中的快乐,又深深体会到了收获中凝聚的是汗水与感动。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
就自身的成长而言,我是小组+导学案课型改革的实验教师,我参与了县级优质课评选,录制了一节录像课,最后讲了一节复习课。虽然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在准备的过程中观看了大量的`省级优质课,反复听并讲了很多课,听取了老教师的建议,收获了很多,为我日后的教学打下了根底。
在常规方面,按时书写教案,理论笔记,积极参与听评课,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
在教学中,我努力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二次备课。我力争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欢送和爱戴的人。
但是因为性格使然,课堂上的我有点强势,学生似乎仅仅处于听的位置。所以我努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于是我要改变“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教学过程。
一个学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了。无论成绩上下,都表达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学期我确实学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总结得失,以期在下学期做得更好。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书本、专家、同行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3
今年暑假,有幸来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高职教师教育能力培训。这次培训班的时间是20xx年7月5日至7月24日,总共20天。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知道了高职教育改革理念,理解了什么是任务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及如何使用这种任务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总的来说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这次培训做一个总结:
一、综述
这次我参加培训地点是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是一所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立项建设院校。校舍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学院下设6个二级学院、1个教育集团,11大类43个专业,并涵盖了机电、模具、计算机、电子信息、生化、物流等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人。学院还是全国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家高职高专实验基地、教育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浙江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所等。20xx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上受到了表彰。20xx年,与宁波海天集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入选“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是高职院校唯一一个入选案例。由于其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显著的职教成果被教育部设立为全国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基地。
我参加培训的时间是从7月5日到7月24日,总计学时160.在20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多名专家的讲座和宁职院多名老师的课程设计案例分享。其中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张慧波院长所作的高职教育实践和感悟,宁职院戴士弘教授所作的高职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宁职院职教研究所所长任君庆所作的教学与科研,宁职院教务处处长所作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宁职院叶鹏教授所作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者的思考等讲座等等。课程设计案例包括机械制图、思政、中医、国际商务单证、唐宋诗词鉴赏、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等。除了培训,基地负责人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比如每天的日志、所带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等,最后培训班还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课程整体设计的测评。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宁职院从领导到一线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视和努力,正是因为能有巨大的付出所以才能换得今天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成就。而我们学校要想出成绩必须向诸如宁职院这样一批高职示范院校学习。首先要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提升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教育管理的改革,仅有教学改革而教学管理不改革或者教学管理改革不配套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正像张慧波院长所说的那样,高职教育改革应该进行顶层设计,然后从上至下逐层开展。其次,改革应该落实到每门课程上去,不仅专业课核心课程要改,其它基础课公共课也要改。改革应该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至于是采用项目化改革还是工作过程为导向还是案例式教学可以依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而异。最后,改革肯定是困难的,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成功了不仅受益的是学生、学校还有我们自身。
二、宁职院培训的总体印象:
1、培训基地人性化、到位的服务给我很深刻的印象。班主任姒依萍老师、班助李慧慧老师十分负责任,事事与班集体商量,尽量满足全体学员的要求。据我观察,每个学员都私下拿这次培训与以往经历过的培训项目作个比较,都觉得这次培训无论从内容和形式、服务上都占优势。
2、培训讲师都极具代表性和具有个人魅力。张慧波、戴士弘、任君庆、何明友、叶鹏、程勇、胡克满、孙鹏飞、周碧蓉、叶霜霜、黄燕等专家老师,从宏观教学管理改革到微观课程改革,为我们作出了全面的指导和示范。他们个性都十分鲜明,张院长领导大气、戴教授课改权威、任教授语言犀利风趣、叶鹏老师逻辑缜密等等,给我印象十分深刻,极其钦佩。
3、培训内容很现实,就是要我们将自己的一门课按照能力本位进行项目化改造。这个要求看似单一,但做起来很难。每门课都做成一个或几个项目贯穿始终,这个突破点的寻找十分费脑筋。所以这次培训整体来说,学员都是紧张的。我们都很认真的听讲座,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己的课程设计改革。
三、得到的启发:
1、精品课首先应是观念上的精品,所谓思想决定行动。如果观念上没有更新,再怎么“添油加醋”,课程仍然会原地踏步。
2、理解了“项目”、“情境”、“任务”的关系。要设计出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项目与任务;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与任务。上课不是布置任务,而是描绘出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下,学生自主思考该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情境是项目、任务发生的原因。情境来至于工作过程,但不是简单工作过程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教学课程体系的要求,有针对有目的的把工作过程的情境引入教学,是工作过程的升华。
3、课程改革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老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但是光有老师的教学改革是行不通的。课程改革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是教学管理的改革。教学管理必须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从下往上的改革思路一定会在行进过程中夭折,会使老师对学校从“没有满意”发展成“不满意”,造成负面效果。深职院、宁职院都是从上往下的改革作风,从领导层开始下定决心,全校教师共同实施课改大计,才能取得卓越成效,这是我们真正要学的东西。
4、课改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课改不改都能上,都行,但是教学效果怎么样呢?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急不燥。
5、如果一个课程的.教学学生很闲而老师很忙的话,这个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如果反过来,教学过程学生很忙而老师很闲的话,这个教学肯定是成功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课程教学,老师很忙,基本是满堂灌,两节课下来,老师累的汗流浃背,而学生呢,昏昏欲睡,要不就是玩手机或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许适合于本科层次的学生教学,但是对于我们高职学生却是不适合的。有的老师在抱怨学生高考分数低,学生底子差的时候,我想说一句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学不进去,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或者学不好,你看他们打电脑游戏的时候怎么玩得这么好,打篮球的时候怎么这么有激情呢,就是因为那是他们喜欢的东西。那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带给学生喜欢的东西呢。
四、我自己的课程改革:
当老师也有5年多的时间了,在这5年间做为一个老师,我也一直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断努力着试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也有时候感觉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尝试过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但教学过程中总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而教学的效果也并不那么尽如人意。通过这次学习和课程设计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的种种关于课程的内心的纠缠在这里好像都迎刃而解了。课程改革可以说现在是一种趋势,我们学校也在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但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好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虽然自己也很努力的去做,但是在教学效果上来看总也没有什么大的改观。
通过这次的学习,学习了戴士宏老师的关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的先进理论,这套理论很完善,它的核心的内容就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首要目标,手段就是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把工作过程引入教学,以任务驱动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然后学习宁职院各位老师的各种专业的实例解说,感觉自己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并以此来指导我的《空气调节》课程的课程设计改革,虽然在开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把能力本位引入到我的课程,比如不知道如何改造现在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体系,比如不知道如何进行情境设计等等。最终完成了我的课程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我的核心思想是用情境导入项目,用项目引入任务。
1、课程模块设计
2、教学情境设计
3、教学考核设计
最后,课程设计虽然完成了,但是我觉得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设计本身并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
其次课程的实施性还不是很强,要想在课堂上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课程设计要求有很多的工厂及公司工作的经验,这正是我欠缺的。我将在未来合适的时间找机会到工厂和公司实习,增加我的实际工作的经验,以此来不断完善我的课程改革设计,来完善我的课程教学。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4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会为一堂精心设计且效果很好的课而激动;常常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自己教授的课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很多时候,我们从自身所受的教育和所受教育的方式,来实施我们的教育活动。但发现我们的那种“方式”是乎并不一定能带来我们预期的效果。这是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却没能够解决它。
本人于20xx—11—15日至20xx—11—19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包括高职教学改革观念、高职课程单元设计、高职课程整体设计以及教师职教能力培训测评等部分。
本次培训教育教学专家戴士宏教授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从“什么是一堂好课”入手,列举了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引用了大量经典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和整体设计要求。他提出,一堂好课有三个标准:
①突出能力目标
②能力要用项目和任务来训练
③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一节课都应突出能力目标,这些能力通过我们设计的项目和任务有效的训练我们的同学,这些能力的加权,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把这些目标细分到每节课,让每个同学每节课皆有所得。
本次培训,本人首先最大的收获是思想上得到一次洗礼,我觉得戴教授的教育理念很新很先进,这是对传统教育一次革命,甚至对本科教学都具有很大的冲击。教师要树立新的观点:知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要懂初学者的基本认知规律;要懂本专业领域的认知规律;要熟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要具有先进的课程评价标准: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门好课?要能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以知识应用型为主。要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要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课,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探索。要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要把课程评价从教师讲的好为准,变成以学生学的好(有兴趣,能力有提高)为准。其次,通过本次学习,我对高职教育目标、高职教改原则进一步明确。当前的先进职业教育观念很多,主要有:从应试导向到就业导向;从校内封闭教学到开放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从智育基础到素质基础;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从逻辑载体到项目载体;从概念推导到行动引导;从知识展示到能力实训;从灌输学习到建构学习;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理论实践分离到一体化教学等等。先进理论很多,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行动引导教学理论等。先进职业教育模式也很多,有: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的NVQ、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等。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实际状况认定,高职课程教学中必须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以下六项加两项,简称“6+2”。这里的“6”指的是:
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
②突出能力目标;
③项目载体;
④能力实训;
⑤学生主体;
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2”指的是:
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
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方式。这6+2项内容可以代表先进职业教育观念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
另外,本次培训,通过专家们的现场教学、案例示范,使本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在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设计上受到一些具体的启发,如:课程目标要明确:每个单元课程都有明确的目标,特别突出能力目标;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教师举案例不是为了引向“新概念、新知识”,而是为了引向任务、问题;正反实例,操作示范。通常教师只设计正面的,事实上反面的实例更有效;例模仿,改造拓宽:教师实例示范,学生可以先模仿,然后将实例的功能进行提升,对实例的结构进行改造,试着独立完成;(也可采用老师“讲A,学生做B”的方法,老师做的任务与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双线并行”贯穿项目设计。老师带学生先完成一个相对简单的贯穿项目/任务,学生课外完成另外一个同类的、但相对综合复杂的贯穿项目/任务。)讨论消化,归纳总结。事情做完了,对其中使用的知识进行消化总结。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与技能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
毫无疑问,现阶段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将意味着更好地生存,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凡是进入我院学习的同学都将受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今天的改革,将会影响我院未来的发展。
今天我们选择改革,并不是否定过去。应该说没有历史的厚积,我们不可能想到创新。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和进退两难的情况。应该说大家都在探索和实践之中,但是,只要目的明确了,路线正确了,这条道上一定会涌现出成功者。这其中包括教师,包括学生,这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将是一次质的提升。
最后,作为一名接受过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洗礼的教师,我将响应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投身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中来,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学中做,做中学”,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逐步提高自己的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符合地方经济的的高技能人才。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5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创新,而创新的源泉就是人的创造性。因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1.创造性教育应该尽早进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的智力测验分数和创造性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创造性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不成正比的关系,知识多的人创造性不一定就强,知识少的人创造性也不一定就弱;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可以决定的只是一个人在创造中可能达到的层次与深度。这些研究成果说明,培养创新意识并不完全在于已经具备了多少知识。这也正是培养创新意识可以从小抓起的理论依据。
中小学生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年龄段,初中阶段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时期,高中阶段是形成科学理想的重要时期,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几个时期的教育。
2.知识更新速度快,对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993年,美国首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仅短短一年内就席卷全球。“天上用卫星,地上有光纤”,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由此可见,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老化且更新速度的加快。同时,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内容、方法带来了巨大变革,教师若不及时更新知识,还继续“三一式”教学?一枝粉笔、一本书、一根教鞭,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见解和有开拓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需接受再培训、再教育、再提高,不断进行“充电”、“补氧”。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要以教师的知识更新为起点。
3.开发创新能力,增强民族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当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在科技发展上再创辉煌,让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加大开发创新能力的力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
1.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然而传统的教育思想把人们的大脑看成是一座知识仓库,思维限制在老师设定的书本知识的框框内。另外,学校的有些规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奴性”。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某些教育规范,解放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干。方法之一就是赞扬——如果你想让学生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好品格,你就应在某一方面赞扬他,将他的优点放大、升华,让他的缺点在优点的发扬中克服掉,让他充满自尊地健康成长。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园丁的工作是施肥、剪枝,但绝不是让你把一枝月季花改良成玫瑰花。
2.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创新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机制。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要面临无数次考试,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迫使学生一切依照标准答案而不能有任何创造性发挥。结果学生得到的大多是一些未经消化的、不理解的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为此,我们应当改革升学考试制度,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做到“四个转变”,建立创新机制。
一是变以升学率为核心的评价目标为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目标。
二是变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为全面调查、综合测评、多元评优的评价方式。
三是变以绝对性、终结性、结果性为主的评价形式为相对性、诊断性、形成性和过程性等多种评价形式。
四是变以课程考试的分数和升学率为惟一标准为以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任务以及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多元和特色评价标准。
3.注重个性培养,营造创新氛围
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离不开教育,但如果教育不得当,其结果就会相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熔化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氛围是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压抑个性自由就是抑制创造欲望,埋没创造人才。
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普及与提高结合:一方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有发展特长的学生。
二是共性与个性结合:一方面要保证全体学生形成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基本的学力,同时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性,开发差异资源,实施因材施教。
三是规范与选择结合:一方面要求向学生灌输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统一要求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发展自己的优势,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分析事物,形成辩证的思维方法。
4.拓宽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出现两大趋势: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能产生新知识,融合也能产生新知识。而无论是突破还是融合,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减少记忆性知识的分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容;减轻一些难度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关心和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增强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知识面,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合并,融会贯通,夯实创新基础。
5.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应试教育把学生简单地视为被动的客体,把人脑当做固定的容器,教师生硬地向其灌输知识。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不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创新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老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和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6.开发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使用了与智商相对应的情商概念,并且认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
所谓情商或情感智力,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因素能起到启发、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情感智力也要通过教育来开发和提高,开发情感智力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做法和忽视做人教育的`状况,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这些都能成为创新的动力源。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要帮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最终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三、遵循“六解放”原则,培养创新能力
在操作上我们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努力做到“六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这样,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并鼓励他们在自己从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创新成果。建立跨班级的各类学生组织,使学生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并为他们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让他们学会独立地运用所有知识,为他人服务。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主体性教育;二是以开设专门的创造训练课为主,进行创造教育;三是建立校园科技组织,开展创造发明活动;四是组织小型综合课,开展创造思维训练活动,如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将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设施、有场地;五是创办学生自己的报纸、广播站,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拓宽自己的视野。
未来的社会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而且要培养千千万万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6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当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根底。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表达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 5 / 13
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效劳、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到达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到达预想的目标。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开展并无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四)关注学生。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学期教学的回忆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缺乏,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良教学方法。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 6 / 13
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根底,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7
针对教师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我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都做出明确的定义,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执业水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这次培训中有任菊莲主任的“如何备课、听课、评课”等等。
培训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任主任的现身说法、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让我如临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而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然后变成一名名师,就是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从这次的培训中,我学到了一些前辈们的先进经验,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又很大的意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
首先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付出和感悟,在培训专家讲座中得到了印证。体现的就是那一份“爱”的教育。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作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习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任主任的讲座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出发,把教学和教师的发展放在同一个平台,深刻地指出了教师一定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从教育理念到微观课堂的把握无处不体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微观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让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课堂目标管理的落实。你在课堂上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做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差异?如何通过情景教学来缩小差异?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孩子需要鼓励,犹如禾苗需要雨水。只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并且经常给予激励,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以发现并尊重学生的需要为激励的前提,以教师、学生、家长的激励性评价为关键。在评价的激励下,明晰目标并付之行动,并能最终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是核心,同时产生新的需求。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
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健康的成长就要遵循这几个规律。职业理想是成功的要素,要把个人的奉献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教育理念是成长的关键,我们要与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成长的基本要素,教育实施能力是成长的核心要素,环境是成长的外部要素。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工作态度,组织教育能力,和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关心集体,团结合作,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尊重前辈,诚恳待人,信守诺言;同时还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我经验不够,但我有最大的耐心与热心,我有充足的信心,只要我肯努力,相信以后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标。
至此之后,我将努力地追寻前辈们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成绩。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十一五”期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本校实际,加快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学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确保专题培训的有序进行。
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把这次培训当作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在校务会议上专题讨论新课程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求,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培训事宜。制定了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培训期间,校长带头参加,每次亲临培训课堂,指导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对教师的学习情况更为关注,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还建立了出勤考核制度,把过程考核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一环,确保本培训保质保量定时定量地完成。
二、内容充实,措施到位,保证了专题培训的扎实进行。
1、机制健全,全面落实
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培训目标,同时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贴近教师实际的培训内容,做到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与教师工作实际与学生发展的“三个结合”。通过上课、说课、评课、小组交流等形式,保证教师参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切实提高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并把培训成绩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培训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考核直接挂钩,有了教师参与的制度保障。
2、措施到位,认真落实
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培训方案制定了各学科培训计划,并有详尽的培训计划,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个性与特点的“自主研修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计划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一个专业档案袋,每学期一本学习笔记本,每学期培训后进课堂实践操作考核,不走形式,不搞虚假,一个一个脚步,认认真真走过程,踏踏实实做培训,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并适当作笔记,写案例反思,写教学论文。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也更加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感,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参训,不断反思、感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形式灵活,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专题培训
1、本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邀请名师来校上示范课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我们加强对培训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考核培训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对教研活动的培训效果进行过程管理,分为:课前设计交流,上(听)课、评课和反思等项目。要求前设计时必须上交一份教学设计、交流时必须参与对教案的修改,认真参加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并作适当的点评,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另一方面进行教学展示活动,我们组织了教研组课题研究优质课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
3、开展学科组培训
我们以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培训,在教研活动的前设计研讨上课再设计再上课反思等“六环节”中加以落实的教研模式。
环节一:前设计。根据上课内容,教研组成员独立备课,并上交各自的教学设计。
环节二:研讨。教研组成员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研究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方案,教师教学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方法等,并形成最佳方案,提供给执教的教师。
环节三:上课。一名教师上研究课,其他成员听课,听课者必须边听边记下点评,至少三处以上进行点评。
环节四:再设计。组员对上课情况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上交评课稿。研讨后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提供给第二次上课的教师。
环节五:再上课。一名教师与研究课其他成员听课,课后执教教师上交新的教学设计,组员上交课堂教学评分表。
环节六:反思。上课教师撰写并上交教学案例反思。
培训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得到了全体参训人员的大力支持,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整个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使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新课程课堂教学进一步得到优化,充分体现了专题培训的效果。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8
我是一名幼师毕业的老师,工作十一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尽心尽责的工作”为宗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及《幼儿园管理规程》,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我们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儿童的兴趣。
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作用。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教师、幼儿共同的责任。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活动特征为幼儿设计活动区域,如语言角、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等,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让幼儿成为环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幼儿在平时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等,他们的作品得了老师和同伴的肯定。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生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体。因此幼儿园生活必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智能训练、英语表演等,不仅开发了儿童的智力,还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二、家园联系方面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做到经常性和简洁性。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园小报,为彼此更容易交流。班主任教师将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家长,以便家长更方便快捷地与老师进行联络,更好地关心孩子的成长。
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开放园内半日活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使他们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并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园内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三、其他方面
在珍惜幼儿园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努力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识,浏览幼儿教育网站,翻阅幼儿教育杂志,看提升个人品味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学习、电脑专业学习,让自己永远处于一湾活水、碧水之中。我还是一个教研组长,我进步了还要带动全园的姐妹们共同进步,我把外出看到的回来讲给他们听,找些资料和她们一起学习,碰到问题和她们一起讨论,让她们永远跟着时代的大潮一起前进。
幼儿园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无穷:孩子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出我们的美好童心,使我们能用这颗心去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又呼唤和保护了他们可贵的童心,使他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让我们与孩子们心相通,心相连,让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充满童心世界的真、善、美吧!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9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
每次的教育活动,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滓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纹《影响幼儿好问好表现的家庭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县德育论纹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纹评选一等奖;《培养中班幼儿学会关心的实践研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家乡的风景》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10
一学期的级部管理工作伴随着新年钟声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俗话说:“春的耕耘,求得收获〞。回忆一学期的级部工作,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慨……本学期,我本着“为大家效劳〞的思想,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教师管理人性化
要搞好级部管理,首先要有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首先我们三个级部负责人以身作那么,带头遵守各项制度。每周我们坚持三人小组会议交流,定出一周的工作重点,相互指出工作中疏漏的地方。每次召开行政会议后,我们都及时认真传达,涉及教师个人事务的,不但会上提出,会后还及时提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教师,我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时机,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本级部教师争先创优的欲望。级部组的会议制度、值勤制度、请假制度、调代课制度等都在教师会议上通过后实施,从不对教师搞突然袭击。对教师的充分信任也赢得了教师的尊重,教师们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都力争为本级部争光。我们还经常跟本级部的教师交流、谈心、探讨,了解情况,介绍经验,提出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组织级部组的人员一起探讨,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努力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教师群体。
二、教学管理科学化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是级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从抓教学“五认真〞入手。开学第二周,我们就分工互查了各门学科的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教师们明要求,细检查,在相互的学习中,了解了自身的缺乏,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平时,我们还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提前进教室上课,不得私自调课。多媒体进教室后,我们还采用定期检查记载本和随机抽查课堂使用情况相结合的方法,促使电教设备高效率的使用。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们逐步认识到良好的教学效率必须要有优良的教学秩序做保证,为此,我们从抓真空时段的纪律入手,统一目标,明确要求,从严实施。早晨7:15左右进校,10分钟内完成保管区的清卫工作,最迟7:30,全班学生都必须认认真真地早读。值日教师每天记载,一周评比,并在周初会议上公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根本养成了认真早读的习惯。中午,学生进出校门频乏,校门口引来了一个个小商贩。为杜绝学生吃零食现象,我们又制定出午间活动制度:
1、校内学生没有征得班主任的同意不得出校门。
2、回家用餐的学生不得在校门口逗留。
3、不买零食,不吃“三无〞产品的食品,教会学生懂得自我保护。此外,我们还加强了课间的巡视和静堂情况的抽查,消除了诸多平安隐患。
要想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必须紧抓教科研工作,每周四的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我们都有方案、有内容,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录像课《送元二使安西》,虽然组内的大局部教师是第二次观摩,但大家都饶有兴趣地边看边交流心得,直至五点半,天黑了才回家。教改沙龙:家长应该如何催促孩子学习?教师颇有感慨,或举例,或旁征博引,都五点钟了,还侃侃而谈,没有一个要回家的意思。大家都珍惜这种学习交流的时机。我们级部组的所有成员个个都上了公开课,都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35周岁以下教师人均摘抄28页。此外,大家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其中,区级以上论文发表及x篇、无锡市级设计1篇、通讯24篇。其中,特别是刘琼老师,她的多篇论文在无锡市级的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德育工作也常抓不懈。我们利用创立省实验小学的契机,重点开展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和“弯弯腰,洁净我查小〞的争当学校小主人的活动。结合大队部的勇夺金杯活动,把这两项活动作为评优重点,一时间,校园内乱扔纸屑的少了,校园也比以前洁净多了,学生的嘴也变得甜了,连那些一直羞于开口的大男孩也能有礼貌地招呼一声:客人老师,您好!此外,我们还按方案开展了少先队主题活动,六(2)班的主题队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还向辅导区开放。跳绳踢毽比赛、播送操和眼保健操比赛等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更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级部组的教育教学秩序日臻完善。
三、清卫管理制度化
清卫管理是级部管理的重头戏,特别是适逢省实小验收,清洁卫生工作尤其显得重要。虽然高级部的清卫工作困难多,任务重,但我们毫无怨言。我们建立了卫生检查评比制度,人人有清卫岗位,天天有检查,月月有评比。为了提高清卫工作的质量,我带着所有班主任一起检查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在无声的评比中,大家都明白了自身工作的缺乏,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后每次大扫除,大家都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开学第一周大扫除,厕所特别脏,特别是大便槽内的污垢很难擦除,包健华老师二话不说,拿起清洁球就擦起来,虽然过后,她饭也吃不下,但她说,这点牺牲算个啥?1月19日,考试结束,各班大扫除,夏苏红老师与学生一起清扫厕所到十一点半,食堂已没有午饭供给,她只在校外随便吃了点。我连声责怪自己太疏忽,她笑嘻嘻地说,没关系!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团结一心的教师,学校的清卫工作才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食堂启用后,食堂用餐管理摆在了眼前。如何才能让这些“公主〞、“王子〞做到“安静、有序、文明、节约〞呢?我们又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每位在校用餐的教师都分管一组学生,负责盛饭、分菜,并逐步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效劳。每天,我还安排两位教师值勤,催促学生文明、安静用餐。此外,我还随机抽查学生用餐后的卫生、剩饭剩菜情况,并在周初会议上公布,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工作的有序,措施的得力,使高级部的用餐情况明显好于其他级部。
一学期的工作,忙忙碌碌,有收获,也有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工作。当领导与教师的润滑剂,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催化剂,协调好学校各条线部门的工作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11
中外教育理论公认观察、思维、板书、语言表达、分析教材、组织发挥等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但笔者认为,上述能力仅仅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事实上,成为一名好教师仅有这些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下述各种能力。
一、要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世界能否强盛与后人的创造活动或创造有莫大的关系。科学需创造发明,技术需革新进步,人们的观念也需随经济发展而创新等等。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作为教师本身具有创造性思维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发展他们独立的个性,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探求欲,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要让学生在以往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就要鼓励他们进行求异思维、立体思维、多路思维、逆向思维,特别是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未能引起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往往是知识传授重于能力培养,这种陈旧的教学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开拓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急需更新。托尔斯泰说过,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时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直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见不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低能儿。
二、要有高超的教育影响力
教师是培养人的人,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以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的个性心理品质刻划着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高超的教育影响力是好教师的重要标志。教育影响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能力。从其性质来看,有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之分,强制性影响力,是由教师职业、职务外界赋予的。在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它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激励是有限的。而真正体现教师教育效果的,则是自然影响力。自然影响力是由教师个人的内在因素与行为决定的,它是以教师个人的知识、思想、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为基础的,这些本质性的因素也是教师形成个人威信的主观因素。教师威信是教育影响力的主要成份。教师高超的自然影响力对受教育者具有内聚力和持久性,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爱感、敬佩感和信赖感、亲切感。因此,提高自然影响力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具有高超的自然影响力,必须注意自己品格、能力、知识、情感四个因素的影响力。品格因素影响是个人内在的本质的`因素之一,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高贵品质的师表能使学生产生敬爱感、诱使其模仿,人们通常称之为“导之以行”。能力因素影响是教师个人自然影响力的关键。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等。能力因素能诱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起着心理磁力作用,吸引学生加倍学习。知识因素影响是教师个人自然影响力的能源。知识因素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可使学生产生信赖感,没有较高层次的学识和不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是很难具备好教师才能的。情感因素影响是精神性的,对个人的影响力起催化作用,主要由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感三种基本形式组成,师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相互吸引力、影响力也较高。据调查资料显示:当今受欢迎的教师内在因素是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态度、创新精神等,可见这与好教师高超的影响力构成因素是一致的。
三、要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升学校品位、强本固基、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新理念下办学的方向。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引导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既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第一,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改革和创新工作。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不仅因为学生所受的最重要影响来自教师,更主要的是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什么确定不变的固定程序。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有的教师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研究,将教育研究看作软任务。实际上,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的。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第二,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有的教师的论文东拼西凑失去了论文的灵魂──独到与创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也很重视教育研究,但没有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盲目地攀比大课题,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档次,将研究和学校教育变成两张皮。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把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教学之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从中吸取教训,把这些事实和看法写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也是研究。
第三,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师往往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工作和研究,许多教师的论文往往是“经验式论文”,但经验又往往是局部的、片面的,这就要求研究中将经验和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中应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注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必要的实证材料的支持,将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可以推广的理论知识。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讲“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完成同一个教学任务或教育任务而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激发教师思考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这样能够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实质。”
这就是说,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新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在提高中总结,总结中提高和充实完善。一个好教师的特殊工作能力,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潜心钻研教育理论、熟练掌握教育技巧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而形成的。
第三篇:执行力是医院的核心能力
执行力是医院的核心能力
作为承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院,要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管理目标,就必须抓好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要解决好医院的核心执行力的问题,这是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的关键所在。
所谓“执行力”就是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在医院管理中,执行力可以分为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个人执行力表现为医务人员个体“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组织执行力是医院通过一套有效的机制和方法等把目标转化为结果的整体运作能力。
落实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执行力要解决的问题是思路、战略、运营和目标的实现问题,也就是想到能否做到,做到能否做好的问题,无疑它是决定医院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说,医院的“执行”还存在不完善的诸多诸多方面,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僵化,观念保守,墨守成规。主要表现为等靠要的思想,始终存在着等政府给出路,靠上级给政策,向上级伸手要的思想和做法。主动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宽、举措不多。没有从市场观念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发现市场、满足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不足,把时间和精力没有放在一心一意谋发展上,解决突出问题上,做大做强的意识和魄力不足。
二、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强。管理只注重决策与规划的确立,但忽视战略分解、过程控制和动态监控。许多管理人员习惯于拟定方案和交待工作,但是对如何实现计划目标、如何有效落实目标和如何提高下属操作能力缺乏关注和指导,还不同程度出现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没有很好地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规章制度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和执行,过于人性化管理,没有使制度、规范和流程起到规范人、约束人和教育人的目的;大局意识不强,存在着本位主义思想;重投入,轻积累,没有做到平衡协调发展。
三、绩效分配与考核体系没有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准成本核算下单一按照科室收入节余进行绩效分配,使科室过于看重了经济效益,花在经济核算上的时间和精力过多,而在分析质量安全,提高技术水平上下的功夫少,存在重经济轻质量的问题;绩效分配结构不合理,鼓励重点不突出;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的措施和办法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注重了科室和职工利益,忽略了医院整体的积累和持续发展。
四、医疗质量安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频发。主要表现为:强调的多,落实的少,医疗核心制度、规范程序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对存在的问题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整改意识不强,不能从教训中吸取经验,弥补不足;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和主动热情积极全面的服务意识。
五、人才和技术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缺乏高精尖的人才和技术,技术落后,人才培养缓慢,患者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强;专病专科不突出,没有特色,不能形成品牌效益;有优势项目,但没有优势人才和技术做依靠和支撑,优势项目发展缓慢,效益低下;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不利于医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六、对患者和职工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足,解决的少,患者满意度和职工幸福感不高,潜在地阻碍着医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换位思考,把患者始终放在一个求助者的位置,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和传播效应;对职工的引导和鼓励不足,只强调现状和困难,没有树立信心和干劲,规划前景和希望,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状况。
七、医院文化在促进医院发展上感染人、凝聚人的作用不强。主要表现为:医院文化的特色和特征不明显,难以使人产生认同感;没有重视医院文化的总结提炼,谛造和传承,忽略了在医院文化形成中每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影响医院执行力的原因
一、理论学习不够主动、深入和系统,对执行力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始终借口于忙医院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占用了时间和精力,很少静下心来钻研深层次理论的学习。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对赢在执行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没有全面理解和把握,导致在医院发展工作中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宽阔,创新不够有力。
二、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医院急需要发展的形势的要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制机制的创新源于思想观念的转变。面对医院急需要发展,急需要解决沉重的债务负担,急需要均衡持续跨越式发展,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要求和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仍习惯于凭经验工作,按老方法办事,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观念和知识更新不快,工作能力和水平与医院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有明显距离。
三、对发展的中心工作没有很好的把握。医院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就是注重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医院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技术质量不能进步和提高,难以发展。不在人才、技术、质量、安全上下功夫,不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质量安全上来,医院更难以发展。由于认识不到位,管理跟不上,手段不能创新,医疗纠纷和事故频发,严重损害了医院形象,也阻碍了医院发展。
四、在医院发展上没有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没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认识、研究和解决问题。在医院和科室的发展过程中,强化了科室的既得利益,而弱化了医院的积累和整体利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整体把握不够到位,虽然也认识到了问题根本所在,但缺乏改变和“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在踟蹰和犹豫中丧失了时机,继而满足于“过得去”就行。
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发展缺乏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谁先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发现市场、占有市场、满足市场,谁就有立足之地,就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运用市场化的观念和经营手段,运作和经营医院,需要采取市场营销手段,市场化服务手段,招揽客户,满足客户,在双赢中求得发展。但由于市场观念欠缺,医院在周边医疗市场份额的流失,很大程度上滞后了医院的发展。
六、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突出存在重业务轻学习、重利益轻奉献、重表面轻实干、重眼前轻长远、重关系利益轻大局利益、重表面政绩而轻实质发展的问题。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流程规范,但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决策和会议上,抓具体落实和执行的力度不够,使制度和规定成了摆设,也使“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做好事”的氛围缺乏制度的保障而难以形成。
提高执行力的途径
管理是通过别人实现自己意图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能促进实现目标的,提高医院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上下齐动,不断修炼。
(一)医院核心管理要狠抓执行。首先打造精干的干部队伍,构建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首先强化对中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必须增强党员、干部和职工令行禁止、坚决执行、精准执行的意识和执行责任。不断增强宗旨观念,树立民本思想。其次实行责任追究,在其位谋其政,踏踏实实做事,务求实效;第三实行末位淘汰制,不换思想不谋发展就换人,使想干事的人能干成事。使党员、干部、职工增强执行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协作意识,把“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从而把执行化为自觉行动,努力增强执行能力。
(二)提升管理层的执行力。中层管理者是医院的执行的“腰”,中层就是核心管理者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医院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戒随意性,坚持树立规则意识,不要做事前拍脑袋,事中拍胸脯,事后拍屁股的管理者。另外,要提高医院管理人员执行力遇到的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力戒随意性,坚持树立规则意识。如果不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执行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再好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也只能是白纸一张,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也可能会毁于一旦。要戒除随意性,坚持树立规则意识。领导者要发挥好个人的示范作用。一是管理好自己,做人做官做事都要做到位。二是决策之前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论证。决策之后任何个人包括自己均不得随意更改,全力维护决策成果的严肃性。三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四是在上级领导面前不为权所动,顶得住来自上级的政治压力,坚持既定原则不动摇。五是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不能为了迁就和宽容一个人而破坏了管理一类人的游戏规则。只有加强规则意识和原则性,医院的管理团队的规则意识才会树立起来。规则意识树立起来了,提高执行力才会具备可行性。
(三)训练一支有战斗力的执行队伍。增强执行力要在医院中形成三心:医院核心管理者的事业心、中层管理的上进心、全体员工的责任心。要明确核心层与中层干部的区别,医院领导对于卫生局来说是执行层,对下属是领导层。领导是管结果的,执行是管过程的,要充分的认识好自己的角色。执行的问题还要关注一线,培养一线优秀的职工。因为一线执行力决定最终成果。医院要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职工的心态,提高职工的技能。任何人必须明确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工作,更没有不承担工作责任的工作者。干工作要做到热心、用心、尽心和精益求精,要正确处理好周边关系,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除搞好内外的协调,还有跟外界周边环境的协调;要把事情做对,需要明确方向,做正确的事情,更需要正确地执行上级意图做好事情,必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矛盾不上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何“不知道,不清楚”的借口都是不被允许的。
(四)、建立机制制度,增强执行能力
1、要建立和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执行责任追究、奖罚激励等机制制度。积极选用能执行、执行力强的人,奖励执行力强、绩效优的人,处罚拖延贻误工作或执行力不强、绩效差的人。在整章建制中,一方面要注意出台的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可以预见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周全,并根据实况及时修订完善,使其不出纰漏,不因情况变化而无法操作,使制度失去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对既定的制度要严格执行,一视同仁,不能主观武断口出政策,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以诚感人,以情感人,把按制度处罚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不能以罚代教、以罚代管。
2、要建立科学的控制和监督机制。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各位班子成员共同组成了领导团队,每个部门都是领导的参谋部,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做好指导监督考核的职责。认真抓住重点和细节,设计和完善使职工在心理能够善意的接受、适于操作、便于督导,执行有效,公平、公正、合理的控制和监督系统,(五)、建立健全规范流程,打造医院执行力文化。
1、通过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规范流程,增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通过文明服务礼仪及行为规范,改变精神面貌,塑造医院外显文化,提升医院形象。通过精细化管理,重塑形象,打造医院品牌。
2、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实行程序化、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以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规范医护操作规程,提高质量安全风险意识。
3、打造亲情化的女儿式服务,规范服务行为和服务用语。成立患者服务中心,建立医患沟通机制,为患者提供增值服务。
4、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构建学习型团队;引进、培养院内专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是加强经营管理。建立预算化管理制度,落实经营预算、项目预算、投资预算,成本预算控制,整合开发医院各种资源,细化病种组合管理,提高医技设备资源利用率,保障经济目标的实现。提升营销管理,丰富营销手段。转变营销观念,整合营销资源;针对医院市场定位。
6、突出特色,以专病造专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对是采取零成本,投放合作,互利互惠和融资方式,更新医疗设备,提供强有力的辅助检查和治疗手段。
执行力提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医院要发展,前面要有医院管理者的领导力拉动和引导,后面要有全员执行力的推动和追随。只有这样,医院的“执行力”才会增强,医院的意图和既定战略才会得到贯彻和实现,医院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第四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1
11月11—20日为期十天的xxxx年xxxx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初中生物学科)省级培训活动(第一期)在xxxx教育学院培训中心顺利落下帷幕。11日晚上,理科研修部主任xxxx教授、项目负责人xxxx副教授、班主任陈巧教授出席开班典礼并作了重要讲话。陈主任对远道而来的各地市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他希望参训学员“既来之,则安之”,能科学安排好培训期间的学习生活,并注意交通饮食等安全,同时迅速转变角色,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文明参训,遵守培训纪律。
本次培训虽然时间较短,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课标解读和课程探讨等于一炉,既有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探讨,又有初中生物热点、难点问题的扫描与分析,更有林潘教授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程灵教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令参训教师受益匪浅。省教院陈展虹教授特意为参训学员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主题的专题讲座,赢得了学员的阵阵掌声;xxxx教授、庄荣婉老师分别从生物课堂教学设计、领悟生物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引,并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陈巧教授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使学员开阔了视野;郭章、林良营老师分别对生物教学有效的思考、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研讨等重大热点问题扫描分析;陈榕老师、伯海英老师、王志强老师则重点围绕用教材还是教教材、怎样听课评课、生物课堂设问的有效策略等问题与学员进行交流,融理论和实用于一体。而四节同课异构观摩课同样精彩纷呈,异曲同工,展示了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总之,本次培训令我们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成长之路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科学的指引。参加了这次培训,我感慨很多,以往积在心中的困惑一扫而光,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坚定自己当初的追求,做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有了名师的指引,在个人的努力下,目标的实现为期不远。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2
利用寒假参加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聆听了各位教授及专家的报告。因培训时间有限,会议组还共享了其他会议的珍贵资料供学习。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实施等报告资料获益匪浅。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的本领、技能非常多。通过这些天讲座的学习以及各院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我认为这样的几种技能是优秀教师必须要具备的。
1、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有学生立场
学生是个独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智慧的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要有学生立场,要尊重学生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学生的错误,不应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2、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多与名师、大家接触,心灵会得到震撼!3。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面提高自己。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专业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
以上是我自己参加这次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精华后结合我校实际的一点粗浅体会,如在某方面说的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衷心地感谢这次培训,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并祝愿组织这次培训的组织领导者和相关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3
在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5日期间,我参加了县教育系统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县教学带头人的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还看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断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居危思进和以学习力取胜的时代,学习就是竞争力,知识越多越好,“学富五车”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更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做到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二、通过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在教学中反思。
当我听了曾祥品老师的《课改》、廖晓群老师的《数学中的数学思想》的教学、张小金老师的《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曾令华老师的《教学案例分析》讲座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这句话。使我能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做到能理解、宽容。要通过改变目标、改进方法、转换活动、合理宣泄、调整认知等六个方面靠近,促进自己向优秀教师方向发展,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几位老师提供的精典教学案例研究,能以实际的案例直观展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现新课改指导下角色的转变;教会了我们设计、研究的方法,展示了一种活灵活现的教学氛围,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老师的课改理念的阐述和现在教育的发展,使我们意识课改是必然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些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小金老师的讲座,深深的感染了我。她那优美的语言就像温暖的太阳,给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兢兢业业地工作,对教育事业深深地爱,让我们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及敬佩的心情,心中不由联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古诗句的深深意境;深深地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所在;在聆听她强调教师的课堂中的评价带给学生的发展,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激励学生后;在头脑中产生无限思绪,似有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励我们要不断学习,勉励我们要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三、通过培训学习,促使我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根据培训的所获我要学以致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4
在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5日期间,我参加了县教育系统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县教学带头人的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还看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断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居危思进和以学习力取胜的时代,学习就是竞争力,知识越多越好,“学富五车”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更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做到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二、通过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在教学中反思。
当我听了曾祥品老师的《课改》、廖晓群老师的《数学中的数学思想》的教学、张小金老师的《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曾令华老师的《教学案例分析》讲座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这句话。使我能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做到能理解、宽容。要通过改变目标、改进方法、转换活动、合理宣泄、调整认知等六个方面靠近,促进自己向优秀教师方向发展,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几位老师提供的精典教学案例研究,能以实际的案例直观展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现新课改指导下角色的转变;教会了我们设计、研究的方法,展示了一种活灵活现的教学氛围,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老师的课改理念的阐述和现在教育的发展,使我们意识课改是必然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些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小金老师的讲座,深深的感染了我。她那优美的语言就像温暖的太阳,给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兢兢业业地工作,对教育事业深深地爱,让我们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及敬佩的心情,心中不由联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古诗句的深深意境;深深地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所在;在聆听她强调教师的课堂中的评价带给学生的发展,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激励学生后;在头脑中产生无限思绪,似有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励我们要不断学习,勉励我们要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三、通过培训学习,促使我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根据培训的所获我要学以致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能力重点
模块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3.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
4.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工作环境。6.我国战国时期的《学记》(乐正克)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7.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8.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9.在西方,通常把赫尔巴特建立在心理学研究基础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强调教师中心。10.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重视智育;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核心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11.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历史研究法。
12.教育学发展的四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建立、现代教育理论发展。
1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14.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5.教育的起源:三种学说(不科学),宗教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老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劳动对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教育发展经历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形态。
16.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人口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另一面,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人口具有促进作用。17.教育刚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教育应适应这三个特性,(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教育。教育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8.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9.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影像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0.旧中国四个学制: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和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以及我国当前的学制。
21.西方发达国家学制的三种类型: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制。西方发达国家学制发展的趋势: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22.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23.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工作者思想、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4.教育目的意义:
1、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25.教育目的理论,一个是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但却忽视了教育目的的受个人身心发展制约。二是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6.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
27.素质教育基本观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2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的活动。意义: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它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他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课程,广义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综合。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2、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叫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及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吗,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3、课程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保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4、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主要是儿童、社会、学科三大方面。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广度深度、方向、内容。
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着课程开发。
3、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身心特点,影响着课程的编排方法。
4、课程理论对课程开发起理论指导的作用。
5、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的课程应以学科分类分基础,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代表人物:斯宾塞《教育论》“按未来生活的需要分科”,赫尔巴特,“按兴趣分科”。
2、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而不是医学科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生长。代表人物:杜威。
3、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应以社会的需要、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批判为中心,通过社会问题的批判、分析、研究、促进社会改造和进步。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
6、课程的类型:按照课程性质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按照学科管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照课程形态可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按照课程修习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概念特点及优缺点具体详见 P64页。
7、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文件。他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他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包含四部分: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六个方面,1、改变课程目标;
2、改变课程结构、3、改变课程内容;
4、改变课程实施;
5、改变课程评价;
6、改变课程管理。
9、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课程观。
10、初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版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领域构成。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1、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题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部分。教学设计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
2、教学的意义: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是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与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
3、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观: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多重本质说。
4、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题能动性、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5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教材,学生、目标、检测);
2、上课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6、中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自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等。
7、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1、集体教学;
2、小组教学;3个别指导。
8、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民主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主体教育的教学思想;进一步的优化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终身发展的教学思想。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关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的改革实践需要教学理论的充分支持,教学改革必须“理论先行”)
2、关注教学的组织:统整与衔接(关注课程组织的要素、关注学科间的统整、关注学科内的统整、关注学科观的转变)
3、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注思想品德教学的建设,加强德育课程的现实针对性、关注学科内在的教育性,拓展学科教学标准和相关教材的德育空间、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4、关注现代技术向教学的渗透(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学校结合的立足点将从传统的技术本位转移到课程本位)
5、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角色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关注教学行为转变: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关注能力提高: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对教学的整合能力;关注学习方式的引导转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1、我国当代教学改革的趋势,包括遵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模块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感觉 感受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体的感受性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存在感觉适应现象。知觉则是个体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直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感觉和知觉都依赖于感官所提供了直接信息。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与集中。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因素,活动目的与组织。
3、按照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可以分别从信息的编码(材料特点,位置,加工与学习程度)、储存(有效记忆术,复习)和提取(模拟考试环境)三个阶段,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5、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认识。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直观思维与分析思维;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常规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特点:新颖,流畅和变通)。皮亚杰对个体认知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6、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3、思维定势;4功能固着;
5、动机与情绪状态。
7、对学习内容的感知、注意、记忆和思考是学习得以发生的基础条件。只有掌握了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才能据此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
8、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9、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目标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10、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激发学生内部冬季与外部动机的角度,综合各种理论观点,从学习内容、学生的内在需要、学习者信念、教师的反馈以及环境创设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与激发。
1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理论:行使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2、教师在实际教育中,要依据迁移的规律,从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原有知识的丰富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以及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等角度,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有效迁移的发生。
13、学习策略可以说是任何旨在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而有意识地采用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学习策略大致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和环境、学习努力和心境、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资源的利用策略)。
14、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资源策略。学习策略的恰当使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学习中,可以通过直接讲解或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
1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主要有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华生)、尝试错误说(桑代克)、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需要学习者组织新信息,并将他们与原有的只是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主要观点:苛勒的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关注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强调社会文化应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和普遍的自我实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的内在学习理论和罗杰斯的学生中心的有意义自由学习。
18、建构主义主张(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有探索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模块
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1、中学生心理特点,从矛盾性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探究。矛盾性主要表现在:
1、闭锁性与开放型并存;
2、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
3、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
4、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5、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
6、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社会性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增强、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2、认知也称为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重点从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注意五个方面探究。
3、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整个中学时期学生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
4、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而言,情绪由生理唤起、主观体验和外显行为三部分组成。通常,情绪有原始情绪和复合情绪之分。不同的情绪理论从生理变化、大脑的活动及认知评价等方面结识了情绪的发生。
5、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情绪的维度指情绪所固有的在程度上可变化的某些特征,一般包括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而这些变化的幅度又具有两极性,如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等。
6、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又由于其特有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阶段,从而情绪呈现出独有的特点。特点:情绪的自主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复杂与简单、强与弱、波动和稳定、微妙的隐蔽性)。
7、良好的情绪包含以下特点:有适度的欲望,不过分强求;有清醒的理智;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8、情绪调节的方法:
1、敏锐觉察情绪(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自身成长经历及早期经验,反思自己的情绪状态);
2、平和和接纳情绪;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欢乐情绪。
9、人格,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它是由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含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性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五方面。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特征。
10、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生理、环境;社会环境、教育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环境、人、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强调人们早期的生活经验与性的关系,强调其对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他是构成个体人格的主要因素(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一般经过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2、埃里克森则强调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人格的影响,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他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并分析了这一危机解决成功和解决失败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引导每一阶段走出危机、成功发展的方法。
13、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1、性意识出现;
2、性情感的发展变化;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14、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促进了中学生性心理的变化,出现了对自身、对异性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需要合理地加以引导。同时,中学阶段也是建立和发展自我统一性阶段,正确地引导中学生了解青春期知识和性心理,指导其自然、适度地与异性交往,有助于中学生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模块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里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不断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2、心理健康标准(国内):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中学生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发展性问题是中学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所面对的发展问题,包括自我概念发展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主动性不足,人际间的亲密性和信任度不高,缺乏真诚的沟通、异性交往存在困扰、与父母、教师缺乏相互理解与平等交往)、学业发展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障碍性的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
4、心理辅导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
5、学校心理辅导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
6、一般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包括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个体辅导的方法有行为改变技术的辅导,如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如理性情绪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
7、团体辅导的优势:
1、发展与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
2、增强归属感、3、体验互助与互利;
4、发展良好适应行为;
5、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6“和别人一样”的体验;
7、探索与自我成长。
模块
七、中学德育
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倾向。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品德与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道德是社会现象,品的则是个体现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3、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其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张,人的品德发展主要经过“他律”(十岁之前)和“自律”(十岁之后)两个阶段;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5—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其二是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工具,深入研究,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道德水平(服从与惩罚取向、相对功利取向)、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伦理取向)。
4、中学生的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其自律性,并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影响品德发展主要受到内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因素主要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5、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学校德育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意义:
1、它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它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3、它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6、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此外,新时期德育面临新主题:如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等。
7、德育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8、德育过程的四条基本规律揭示了德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关系,而主要德育原则是在规律分析基础上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于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有直接指导作用。
9、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体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五类。
模块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班集体则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形成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建时的松散群体阶段、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成熟期的集体阶段);而建设班集体的基本策略包括:班级目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2、课堂管理是教师用来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背景情况、教学目标、课堂规模、凝聚力、课堂规范、教室领导。
3、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生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它具有独特性、内隐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弥散性的特征。可分为积极地、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4、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物理环境因素。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策略:
1、正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这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2、以积极地心态感染学生;
3、抓典型、树榜样、立威信;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
5、课堂问题的原因:
1、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
2、学生身心因素;
3、环境的因素。矫正策略: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行为;非语言警示或停顿;适当表扬正确行为;言语提醒、反复提醒;直接提问;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6、课外活动,实在班级范围内开展的学科教学之外的各种教育活动。特点: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7、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班集体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其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分成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在组织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活动选题设计、活动计划制定以及活动的实施与总结。
8、学校与家庭、社会与协调,主要通过班主任工作使之落实,旨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与家长协调中,可采用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班级网络等方式。而与社会的协调,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等。
9、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10、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2、全班学生的全民教育引导工作;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11、教师角色是一种职业角色,他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学校或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12、教师的角色期待即社会对教师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13、教师扮演者知识传授者、教学组织者、成长指导者、朋友与伙伴的角色。
14、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他们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15、教师成长的机制:
1、教师的成长过程使是他们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2、教师成长过程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3、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4、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
5、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目标到反馈的自我监控过程。
16、专家教师的标准:高尚的师德、科学的教学理念、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17、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从教师在面对自己、他人、人生时的态度,来认识其心理健康问题。
对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认同自我,认同职业);对待人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笑对人生,宽以待人);对待他人:有效经营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时空的接近;
2、态度的相似;
3、需求互补;
4、外在吸引力;
5、能力。
18、有效的与人沟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坦诚、关怀、信赖、同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