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7: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

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掌握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重视纳谏的治国方针,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戒奢从谏,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州并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等统治措施,能准确陈述贞观之治的内容: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争强。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注意发展生产,选贤任能,政绩突出。学生在了解唐太宗的基础上,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放映贴进学生生活的《大明宫词》片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认识。

开展设计“唐太宗”艺术形象这一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迁移知识,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并对唐太宗作出评价,通过交流,进一步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开展课堂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塑造唐太宗的艺术形象,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唐太宗评价,在活动中对唐太宗的开明胸怀产生认同感,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认同武则天的政绩,全面了解武则天。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贞观之治”,难点是评价唐太宗。包括唐太宗的治世方针、一系列统治措施和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内容能够准确地表述。课前预习

① 观看有关武则天的影视作品。② 阅读反映唐太宗的历史资料。

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一)唐朝的建立

_____年,隋朝灭亡。李渊进入_________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传位________,即唐太宗,年号_________。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统治政策措施

①经济上:重视发展__________,减轻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政治上:合并____________,革除_____________;注意任用_________________和虚心________________。2.“房谋杜断”:房谋是_____________,杜断是_____________,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__。3.“贞观之治”:政治比较_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国力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_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_____________。

2、武则天统治政策:

①重视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破格选拔_____________,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它的统治“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 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课堂小结

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板书设计: 第二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建立

二、“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其中敢 于犯颜直谏200多次,名垂青史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张玄素

2.毛泽东的诗词《沁园 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3.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

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包括()

①武则天改国号为周②由皇后成为皇帝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④继续推行唐太宗选贤才的政策

⑤当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5.以下史实不属于唐太宗的是()

A.建立唐朝

B.合并 州县C.注意发展生产

D.注意任用 贤才和虚心纳谏 6.“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能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了隋亡的原因

C.认识到了水与舟的辩证关系

D.认识到了统治者应采取的统治权术

7.唐太宗患有气喘病,臣下因其居所潮湿而奏请在宫中为他建立一个暖阁。唐太宗说“破土兴 工,花费很多„„不可浪费民力”,这说明()A.唐太宗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

B.唐太宗廉洁奉公

C.唐太宗“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D.唐太宗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8.对于

8、“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唐太宗善于吸取隋亡的教训,以史为鉴

②唐太宗注重发展经济

③唐太宗任用贤才,要求臣下廉洁奉公

④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内容不属于唐太宗的主张的是()A.皇帝要勤于政事 B.大臣要廉洁奉公

C.君臣须讲究排场 D.政府要轻徭薄赋

二、材料题

材料一:她比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684年下令奖励农桑,提出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降职。高宗死时,她宣布百姓年满50岁者免除徭役,比60岁免役的旧制缩短了十年。

材料二:她很爱才。选官虽滥,但只要发现不称职的,就立刻废黜甚至诛杀。她选用的宰相狄仁杰是有名的贤相。开元年间的名臣姚崇、宋、张九龄等都是她提拔上来的。

材料三:她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材料中的“她”指的历史上的哪位皇帝?她统治时期被评价为什么?

⑵材料

一、材料

二、材料三各说明了什么?

第二篇: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1、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伟大”的主要因素是()

A.隋亡之鉴B.知人善任C.居安思危D.虚心纳谏

2、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的统治为唐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D.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3、武则天无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启历史先河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隋朝灭亡的原因()

A、隋炀帝的暴政B、大运河的开凿C、农民起义的爆发D、灾荒连年

5、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有()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下列有关“贞观之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唐太宗把地方的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 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保证

7、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龄 ②姚崇 ③魏征 ④宋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8.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注意的问题是()

A重视人才B、减轻刑罚C、善于纳谏D、戒奢从简

9.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的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参赛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10.下列王朝定都于长安的有()

①西汉②东汉③隋朝④唐朝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11.下列对武则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B、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

C、提拔重用房玄龄、杜如晦D、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第三篇:第2课“贞观之治”(多媒体教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2. 思想认识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他的进步性改革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终于促成了“贞观之治”。3. 能力培养

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而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两个人物的评价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打开课件首页,播放乐曲)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

一、唐朝的建立

1. 晋阳起兵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战争爆发。(展示隋炀帝的画像)隋朝官僚李渊617年在晋阳起兵反隋。618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展示李渊的画像)

2. 唐朝建立后,又经过七、八年的战争,逐步统一了全国。(展示唐时期全图)

二、玄武门之变(展示唐太宗像)

1. 时间:626年

2. 经过: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等,史称“玄武门之变”。

3. 性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史料:“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太宗乃纵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诸方所进珍异,政尚简肃,天政大悦。”――《旧唐书•太宗本纪》 提出下列两个讨论题:

① 什么是玄武门之变?事变的性质怎样?历史的根子在哪里? ② 你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评:李世民的帝位虽是通过政变夺得的,但从他即位后,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有利于唐朝走向强盛的角度看,政变的结局并不是坏事。

三、贞观之治(展示问题:“为什么唐太宗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他有什么作为?”让学生讨论,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1.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船水,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让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2.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节俭。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的负担。④任用贤才,虚怀纳谏。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作宰相,人称

“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讲有关魏征的故事)

3.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上述内容边讲边展示)

四、女皇帝武则天(展示武则天的画像和卢舍那大佛图片,简单介绍武则天的生平)

政绩

①继续推行唐太宗的发展生产的政策。

②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讨论:如何评价武则天?

(展示武则天的“无字碑”和影视作品的的武则天形象。讲述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称道武则天对身后名的达观态度。)史料:“初,则天年十四时,大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择自《旧唐书》

小结: 唐朝建立后,唐初的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政治上注意重用贤才,听取不同意见,扩大统治基础。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巩固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题)1. 唐朝___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渐强盛,史称“_____”。

2.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哪位皇帝说过这样的话?()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哪项叙述是错的?(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4.唐太宗统治时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宋璟)

第四篇:精品教案: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文成公主入藏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唐朝早期的情况,贞观之治和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②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从成因和结果去思考分析历史问题,逐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③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政策是非常进步的。是学生认识到这些思想及政策对于唐朝的繁荣以及中华民族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教师可通过对第1课最后一个子目的内容复习提问,让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②引导学生寻找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异同,逐步落实本课的知识点。

③本课教材有些与历史地理相关的知识点,可结合《地图册》中《唐朝前期疆域及边疆各族分布图》讲解,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他的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二、课

新授课

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唐太宗的功绩和文成公主进藏

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评价“贞观之治”对于唐朝的重要影响。二是如何正确地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起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同学们并不陌生,通过影视剧我们对他了解很多,那与他相关的影视剧有哪些呢? 生:《秦王李世民》、《贞观长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隋唐英雄传》、《大唐飞歌》、《隋唐演义》„„ 师:想一想: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和真实的一样吗?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来了解历史上的李世民是怎么的一位君王。[板书]第2课

“贞观之治”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唐朝的建立

问题:唐朝是怎样建立的?建立者是谁?时间是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教师总结]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过渡: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谁?(生:李世民)那他是怎么当上皇位的?(生:通过玄武门之变)[板书]

二、“贞观之治”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玄武门之变是怎么一回事?

生:玄武门之变――626年,由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师:高祖窦皇后四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年)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98-649 三子 李玄霸 早夭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背景: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时间: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人物:李建成 李元吉

李世民

经过:李世民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共谋削弱他的力量,他与亲信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结果:李世民即位

师: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生:①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②但是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该持肯定的态度;

③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正确的选择。

师: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那么什么是“贞观之治”呢?

生: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师: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

生: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3)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4)唐太宗还重用贤才,虚心纳谏。重用的主要人物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师:原因: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隋二世而亡:1)﹑奢华浪费,劳民伤财。

2)﹑生活腐化,荒淫无道。3)﹑战争太多,耗费国力。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他以隋亡为鉴,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③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时期,人才济济,著名的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知人善任——

旧日幕僚 房玄龄 杜如晦

出身贵族 出身贫寒 少数民族 敌对势力 李靖

秦叔宝

魏征

尉迟敬德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④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他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将其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师: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板书]

三、文成公主入藏

师:1.吐蕃简介(1)吐蕃人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2)他们生活的地区在哪里?

生:藏族

青藏高原

师:2.吐蕃统一(1)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什么时候?(2)完成统一的首领叫什么?(3)吐蕃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生:七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

逻些(今拉萨)师:3.唐蕃和亲(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亲?

(2)唐太宗如何对待松赞干布的求亲?

(3)文成公主入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影响)?

生:(1)仰慕中原王朝的文化

(2)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教师小结]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将 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各种工匠,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同时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626年,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年间627-649年)

2、出现的原因:

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④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3、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三、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初,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派大臣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各种工匠、物资、技术、书籍。意义是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

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贞观之治”的含义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贞观之治”的内容

2、难点

(1)如何评价唐太宗

(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二)新授课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玄武门之变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玄武门之变: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627年,李世民改国号为“贞观”。

二、贞观之治

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具体内容:

1、轻徭薄赋(经济方面)(1)原因:

① 客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 ② 主观原因:吸取隋亡教训(2)表现:

① 多次减免租税

② 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③ 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3)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用人方面)(1)表现:

① 重视选官用人,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② 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为相; ③ 重用魏征和李靖等。

3、加强中央权力(政治方面)(1)表现:

① 沿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 ② 合并州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③ 大力精简机构,节省了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4、完善科举制度(教育思想方面)(1)表现:

① 唐朝科举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② 明经科主要考查儒家经典;

③ 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四、板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

1、__________年,__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不久,__________发动__________政变,做了皇帝,他就是我们古代杰出的政治家_______,其年号为_______。

2、轻徭薄赋:唐太宗多次减免__________,保证农民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知人善用,重视纳谏:唐太宗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非常重视选官用人,又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任命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相,人称________________,他还应用敢于直言的______________。

3、加强中央权力:唐朝沿用隋朝的________________,针对当时“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唐太宗大力________________,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4、完善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是(1)__________和(2)__________,其中(1)考试内容为__________;(2)考试内容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5、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下载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_说课稿_反思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

    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知道唐太宗和武则......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小草) 版本:河北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一、本课在教学中的地位 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出现了“......

    第2课《一面》教学设计

    第2课《一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把握叙事六要素。 2.学习由远及近描写外貌,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与影......

    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2课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找出"怀疑、约定、讽刺、轻蔑"等词语的近义词。 2.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

    高中历史第2课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教案高一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2 二、课后练习。 1、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

    第2课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矫正坐姿和五指执笔书写方法。2.学习掌握楷书笔画横的写法和运用。3.掌握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要领。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逐步提高书写能力和审美......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