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教案(四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有生命的物体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一课时 动物怎样生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2.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3.会查找、交流、汇报对动物的观察结果。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生活,能有目的地查找有关资料。教学难点: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猫、鸽、甲鱼、青蛙、金鱼、蜻蜓等动物的图片。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已往观察过的动物。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已经观察过蜗牛、蚂蚁和蝗虫,也观察了蚕的一生。它们的基本需要、生长变化过程、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怎样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请学生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师:“那么,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动物?”
二、探究内容:
1.观察动物。
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让学生说出一
种自己最了解的动物,可以说这种动物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说它怎样生活,有什么特点。)2.小组交流。
“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 “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这种动物的食物是什么?从哪里获得食物?它也排泄废物吗?” “这种动物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 “这种动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反应?”(可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由一小组进行描述所观察的动物,其他小组猜该动物的名称。)3.对各小组汇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你还能了解更多的动物吗?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二课时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找出与6种动物相似的动物。
2.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教学重点: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寻找和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马、羊、兔、2种鸟、鸡、2种鱼、蛇、蜥蜴、蝴蝶、蝙蝠等动物的标本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形形色色的动物,我们怎样了解它们、辨认它们呢?”
二、探究内容: 1.找相似的动物。
师:“请大家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和蜻蜓相似的动物并说明怎样相似?然后把找到相似的动物和这种动物的特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找出的相似的动物填写在记录表里。3.交流和讨论。
(1)交流。板书全班找出的与6种动物相似的所有动物。
(2)讨论:“对于表中的内容,你的看法一致吗?”(3)讨论看法不一致的地方,由学生分别陈述理由,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可以先存疑。(4)师:“大家看法不一致的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分小组整理和汇总每一类动物的主要特点,然后板书。
(5)“应用同学们找出的队伍的共同特点去识别原来大家看法不一致的动物。”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作补充说明。“用动物的共同特点逐一衡量,哪些属于这类动物?哪些不属于?”(6)交流。
师:“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修改和补充?”(7)阅读“常见的6类动物”资料,对照资料看自己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否全面准确。4.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1)师:“形形色色的动物有许多种、许多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全班展开讨论,统一意见。
(2)让学生把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整理成几方面填好活动手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观察植物的叶子。参考资料:
哺乳类动物:像猫那样,身体表面长毛,胎生、小时候吃奶。
鸟类动物:像鸽子、鹰那样身体表面长羽毛、有一对翅膀、一对脚、由大鸟孵化出来的动物。鱼类动物:像金鱼那样,生活在水里、身体表面长鳞、在水中产卵、用鳍游泳的动物。昆虫类动物:像蜻蜓、蝴蝶那样,长着三对脚、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动物。
爬行类动物:像乌龟、鳖、壁虎、蜥蜴那样,身体贴近地面爬行的动物。
两栖类动物:像青蛙、蟾蜍那样在水中产卵,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以后到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三课时 植物怎样生存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有相同之处,都有生长的能力,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
2.通过回顾“植物”、“植物的一生”的有关内容,了解植物的生存方法。3.阅读和讨论海尔蒙实验,了解植物制造养料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教学准备:
植物光合作用的挂图。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们知道植物依靠什么生存?动物要吃食物,植物的养料是什么?植物的养料从哪里来?”
二、探究内容:
1.讨论:作出种种猜测。
师:“上学期我们种凤仙花时知道植物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植物会干死,那么水是植物的养料吗?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获得养料吗?动物用嘴吃食物,根是植物的嘴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
“在三百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6的资料。” 2.了解海尔蒙的实验。“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海尔蒙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由于海尔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最终证 明小树增加的82千克物质并不全是从土壤里获得的。)“海尔蒙怎样作进一步的猜测?” “我们怎样看海尔蒙的实验和猜测?” 3.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1)阅读课文P7。
(2)交流逼供内明确以下问题。
“植物利用什么能量在体内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原料制造食物?”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从哪里来?” “现在明白植物为什么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了吗?”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植物利用阳光、空气、水制造养料,并制造其他生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其他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影响植物,植物也影响环境,环境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护植物。)
四、课后拓展。
了解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例如蔬菜中的木耳、蘑菇)以及有关植物的资料。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四课时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
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内容:
1.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2.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教材上用什么方法证明?给实验用的水染色起什么作用?
4.说说植物的根和茎除了吸收水和养分、输送水和养分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还有支撑植物,使它们能更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1、利用课外时间注意观察。
2、收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五课时 形形色色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学准备: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探究内容: 1.交流。
(1)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2.分组活动。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繁殖后代。•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4.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2)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六课时 动物和植物 教学目标:
1.比较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动物和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生物,与其他生物相似,有基本的生活需要。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比较“我们”与其他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准备: 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和'形形色色的植物',这一课要总结前5课的学习内容,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内容:
1.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列出动物的相同点和植物的相同点。把第2、3课的记录加以对照,填好表。板书:动物、植物的相同点: 都有生活的基本需要。都能生长、死亡。
都能繁殖后代。
都有相应的身体构造。
都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2)寻找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点。
板书: 植物不能改变自己的位置,它只有根,没有运动器官。
食物的来源不同,植物自己在提内制造养料,所以它不需要口和牙齿。
2.建立“生物”的概念。
(1)向学生说明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代表了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点。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让学生根据生物的概念,举出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说明根据--生物的共同特点。
(3)讨论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火是生物吗?” “计算机是生物吗?” 师:“生物与非生物是有明显差别的,我们能区分它们吗?” 3.讨论“我们是什么”。
(1)学生进行讨论。
(2)汇报结论:人类是由哺乳动物进化来的,是惟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阅读一本有关介绍动植物的书籍。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二单元 溶 解
第一时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
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生备: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2)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3)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4)混合在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5)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3.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
(1)在两个玻璃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和砂糖。仔细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水,继续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和砂糖的变化。(3)想像糖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二课时 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2.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3.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5.经历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盆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交流。
•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4.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5.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
•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小组实验。
•得到结论。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6.知识运用
•加快食盐的溶解。•加快糖块的溶解。
•说说运用的方法及依据。
7.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三课时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问题讨论,并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2.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能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4.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大包、小包)食盐、玻璃棒、(大、小)烧杯、水
小组观察实验用:食盐(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盛50毫升水的烧杯、水槽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包盐倒入杯中并搅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搅拌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盐会溶解了。)•教师:(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包盐并搅拌)那再放入这包盐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生:盐还会溶解了。)•教师:那我不停地往里面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生:不会吧。)•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出示课题)2.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请学生说说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学生猜测:10包、12包------(有学生反驳)•师生讨论:
①这杯子是大杯还是小杯? ②一杯水是多少?
③这杯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④怎样计算食盐?
⑤怎样算溶解到底了?
•师生小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教师:我们怎样来研究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学生根据讨论情况修正计划。
•教师出示较标准的研究计划,请学生填写。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研究结果。
3.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其他发现吗?
•教师:怎样来回答课题?
•教师:我们知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那么100毫升的水呢? •教师:你怎样解释研究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教师:在进行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后,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 研究计划
班级----------小组-----------•研究的问题
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研究的准备
杯里装50毫升的水 2克一包的食盐12包 筷子、水槽、记录纸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包食盐,即()克食盐。•注意事项 4.全课小结。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四课时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减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质重新沉降出来。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3.能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盐的沉降”的探究实验。4.能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晶盐。
5.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
6.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 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办法溶解浓盐水。教学难点:知道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饱和盐水、玻璃棒、水、盐,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
小组观察实验用:饱和盐水、筷子、蒸发皿等蒸发器材、放大镜、食盐等 教学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出示放置在教室内的饱和溶液,小组观察现在的溶液与几天前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到:从水在玻璃杯壁上留下的痕迹,推测出水分减少了;看到了有一些白色颗粒沉淀出来。
•提出问题:沉淀的白色颗粒是怎样来的,水分到那里去了?
•小组讨论分析两个问题:沉淀的盐是原先被溶解的盐,而不是后来加入的;水分是被蒸发了,而不是人为倒掉了。
•进一步提问: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有关吗?
•有些学生认为:水分蒸发是阳光照射的结果,盐的沉降是由于盐粒本身的重量,慢慢沉降出来。这种认识可以用继续搅拌的方法来检验,不同继续溶解了,说明: 2.提出假设: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的减少有关。3.小组设计实验。
4.交流指导。
•在玻璃杯中加入水,使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为有效地实验,做一刻度。
•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水分减少,其中哪些方法是合理的,哪些方法是快速的。•选择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器材的操作。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6.讨论: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吗? •白色颗粒是什么?
•有哪些证据来证明它就是盐?
•观察的方法:观察白色沉降颗粒与原先的盐有什么不同? •尝味道: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都可以溶解。
•„„
7.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生活中的盐是怎样得到的?•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五课时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以及部分气体可以被溶解在液体里。2.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
3.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以及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现象。4.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
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3.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4.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5.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三单元 天 气
第一课时 云和雨 教学目标:
1.知道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2.知道可以用雨量器测量降水的多少。3.了解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4.了解雨量等级表。
5.经历观察与记录天空中的云量及雨量的过程。6.尝试调查雨水的流向。教学重点:能用雨量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空中云的形状及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在校园里(或附近)寻找一块学生进行观察活动的场地,这块场地应该比较开阔,没有明显障碍物阻挡学生们的视线,而且场地要比较平坦,不会给学生们观察天空中的云带来不安全因素。
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关于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利用一个下雨天,带领学生为每个组收集一杯一天的降水,封存备用。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云的各种资料、科学文件夹、直尺、筷子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天气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认为'天气'包含哪些内容?你对天气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天气的哪些内容?”
二、探究活动: 1.我们看云去。
•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天空中有什么样的云?云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会移动?云的形状会不会变化?
•把自己看到的云画下来,想一想,它像什么?
•查查资料,云主要有哪些种类,人们怎样称呼它们,各种不同的云预示着什么不同天气? •和同学交流分享:画的、写的、搜集到的关于云的资料。2.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讨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多云和阴天? •讲授:学习如何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估测:今天天空中云的多少? •判断:今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 3.下雨了。
•讨论: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
•制作:利用厚底直筒玻璃杯制作一个简易雨量筒。•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尺子量雨水的厚度? •操作:用直尺量雨水的多少。
•观察:对照雨量表确定测量的雨的等级。4.云和雨的关系。
•讨论:云和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三、小结。
四、课后拓展。
•调查:雨停了,地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二课时 风的观测 教学目标
1. 知道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2. 了解风力等级表。
3. 能观测和记录一天中的风向。4. 能独立制作一架小风车。
5. 能利用风力等级表估测风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教学准备
风向标、指南针、制作风车的材料、钮扣、风力等级卡片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风的谜语。
•问: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
二、探究活动: 1.测风的方向。
•和学生们一起去操场(或者其他开阔的地方)寻找风的踪迹。•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找到风的踪迹的。•利用指南针判别方位。
•找到操场的“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八个方位。•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
•利用风向标测定风向,记录当时的风向。
•观察红旗飘动的方向,比较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是否一致。•课后继续观察,比较风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2.风有力量。
(1)制作纸风车。•学习制作方法。
•按要求动手制作一个纸风车。
(2)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纸风车。
•对着纸风车吹气,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思考:钮扣为什么会上升?
(3)用自己的话解释钮扣为什么会上升。•把自己的意见向全班同学汇报。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风车上的钮扣升得快。3.风力的大小。
(1)看看风力等级表。
•说一说:风级表中利用了哪些物体变化和人的感受来观测风力的大小?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观测风力的大小?你平时是怎样做的?(2)说说自己遇见过的最大风力有多少级,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自己有什么感受?
•周围的物体有什么样的变化? •你认为那是几级风?
(3)说说教材第34页上四幅插图的风力分别是多少级。
•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比一比:看谁能利用风力等级表迅速地判断出是几级风。第一幅是零级风; 第二幅至少三级; 第三幅至少六级; 第四幅至少十级。
(4)到操场上估测一下,当时的风力是多少级。
•仔细观察操场上的各种物体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有什么感受。•对照风力等级表做出判断,这时是几级风。•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在课后继续观测操场上风力的大小,与课堂上观测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三、全课小结。
四、课后拓展。
•注意收看本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三课时 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2.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3.了解百叶箱的构成。
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备: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生备: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有谁知道昨天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看看教室里的温度计,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二、探究内容:
1.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猜一猜,你认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2)观察学校气象站的百叶箱。•百叶箱放在什么地方。•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百叶箱的构造是怎样的,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3)让学生介绍一下气象台的情况。2.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样挂。
(2)设计一下,自己准备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一天测几次,什么时候测。(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1)观察教材P36上的我们测量记录。
比较一下: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2)观察教材P36上的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问:“从这幅折线图中,可以看出12月8日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制作折线图。
•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变化折线图。•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避免发生混乱。
(4)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1)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的交流。(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四课时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2.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识。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图记录一周的天气。教学难点:根据云图预测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各种天气的图片、生物预告天气的谚语和图片、各种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和方法的资料、卫星云图的放大图、各种天气预报的新内容。这两天的本地报纸。
生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二、探究内容: 1.不同的天气。
(1)小组交流对不同天气的体验。•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2)讨论: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好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办。
•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应该怎么办。
(3)用图画记录天气。
•为各种天气设计一种符号来记录。
R26;看看天气预报中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 •用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
(4)试用简图记录一周的天气。
项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天 天气¤
气温20℃~28℃ 2.生物预报天气。(1)听老师说谚语。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蜻蜓赶场,大水当防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见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朗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鸡不入笼,阴雨将临
鲤鱼跳龙门,大雨定倾盆
大蛇横路,泥鳅上翻,蚯蚓出土,明天有雨(2)生物为什么能预报天气。(3)阅读教材P38上的资料。
(4)观察教材上的泥鳅、燕子、蚂蚁怎样预报天气。泥鳅出水、燕子低飞、蚂蚁上数都预示着快要下雨了。3.预测未来的天气。
(1)了解明天的天气。
•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的。
•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你有哪些方法。
(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查询、听广播、上网查询„„)(2)了解天气预报内容。
•观察2001年9月22日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
•说说你从中知道北京9月22日将是什么样的天气(晴转多云、13℃~24℃)。从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3)推测本地未来的天气情况。
•观察比较2001年9月1日、2日的卫星图。说说图中本地区的云层情况。
•根据两天的全国云图、天气图以及相关资料和经验,尝试推测一下本地区第三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四单元 磁铁
第一课时 磁铁的磁性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研究磁铁性质的各项合作探究活动,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2.会推测磁铁能吸哪些物体,并交流观察到的其他现象。3.讨论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教学重点:探究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教学准备:
师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生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不同的铁材料制品多种)。
各小组:铁架台、小钢珠。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块常见的磁铁,问:“这是什么?”(板书:磁铁)
二、探究内容:
1.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1)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磁铁?(哪些物品上有磁铁?)
(2)我们看到过的磁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3)(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见过这种形状的磁铁吗?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各种磁铁取个名称。2.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桌上有很多物体,推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
(4)交流: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3.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1)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观察比较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
教材上的第一个方案:
A B C D E
A点能吸()个回形针。B点能吸()个回形针。C点能吸()个回形针。D点能吸()个回形针。E点能吸()个回形针。
我们的发现:
(4)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原来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6)思考:假如在条形磁铁的D处放一颗小钢珠,小钢珠会不会滚动?往哪里滚?如果小 21
钢珠放在A点,会滚动吗?放在正中间的C点呢?
(7)分别试试,实际结果怎样? 4.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1)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呢?
(3)怎样找到饼形磁铁、环形磁铁的磁极?
(4)一块磁铁摔断了,它还有两个磁极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利用了磁铁的磁性。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二课时 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判断磁铁的南北极,使他们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指导学生探究认识磁铁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
3.能根据现象进行推测,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4.能应用规律,自己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材料,最终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实验观察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做一辆磁力小车,理解磁悬浮。教学准备:
师备:条形磁铁两块。
生备: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两块、玩具小车、环形磁铁两个。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教学用的条形磁铁,表面涂了什么颜色?上面标了什么字母?(2)明白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二、探究内容:
1.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说说有什么发现。
(分组观察悬挂着的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2)磁铁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它与方向有什么关系?
(磁铁一端总是指向南面,另一端总是指向北面。)
(3)师讲解:原来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简释字母和颜色的规定性)2.认识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1)出示另一块磁铁,分辨这块磁铁的南北极。
(2)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那块悬挂着的磁铁,会有什么现象?
(3)提示:两块磁铁的磁极互相靠近,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4)分组实验:按照教材中提示的实验方法,每种情况都实验3次以上,并实验结果记入表中。
悬挂的磁极 手拿的磁铁 吸引 S S N N S N S N
排斥
(5)分析实验结果: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6)汇报小结:原来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3.玩磁性相斥游戏。
(1)在一辆玩具小车上装上磁铁,用另一块磁铁靠近小车,推动小车运动起来。
(2)分组做磁铁悬浮实验,用手感受斥力的大小。
(3)介绍磁悬浮列车。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查找有关悬浮列车的资料。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三课时 做一个小磁铁 教学目标:
1.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两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检测自制的小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教学重点:磁化小铁钉的活动。教学难点:能判断自制磁铁的南北极。教学准备:
磁铁(磁性较强)、小铁钉、钢针、大头针、线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大头针和小铁钉)问:“铁钉能吸引大头针吗?有什么办法使铁钉也能吸大头针?
2.试一试,能使大头针也有磁性吗?
二、探究内容:
1.铁钉磁化了。
(1)铁钉被磁铁吸过后也有磁性,这就是铁钉被磁化了。(2)思考:铁钉是怎么磁化的?
(铁钉与磁铁相互接触、相互摩擦)
(3)演示:磁化后的小铁钉的磁性强吗?能吸引多少枚大头针?
(4)问:怎样使铁钉的磁性强一些?
(5)操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铁钉磁性强。说说是怎样使小铁钉磁化的? 2.做个小磁铁。
(1)小钢针被磁化后就好像是一个小磁铁。
(2)师:我们可以怎样做一个小磁铁呢?需要什么材料?
(3)做个小磁铁: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4)试试小磁铁的磁性强吗? 3.判断自制磁铁的南北极。
(1)师:我们自己做的磁铁有南北极吗?拿一端是北极?拿一端是南极?
(2)思考、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判断?
(3)汇报交流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判断磁极的方法。
方法一:用已知磁极的磁铁(磁性不可太强)去吸,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来判断;
方法二:将磁铁悬挂起来,等旋转停止后根据方向判断;
方法三:把磁铁嵌在泡沫塑料里,浮在水面上,让其自由漂动,停止后同样根据方向判断;
„„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四课时 指南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
2.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教学重点:用指南针指定方向。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指南针。教学准备:
磁铁、教学用指南针;
磁针、缝衣针、圆形橡皮等制作指南针用的材料;
制作好的指南针样品;
“司南”、古代“磁罗盘”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磁铁有哪些特征?磁铁怎么指示南北?”
2.(把一块磁铁随意放在桌上)这磁铁能指示出南北方向吗?为什么没有指示出南北方向?
3.要让磁铁能沿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可用哪些方法?(看书中的图示,能得到一些启发吗?)
4.尝试用各种方法使磁铁能沿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5.交流用磁铁指示方向的方法(怎样使磁铁能沿水平方向转动的)。
二、探究内容: 1.制作指南针。(1)师:“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就是一个指南针,我们自己来做个指南针好吗?”(2)指南针的介绍。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最初是用被称为“磁石”的天然铁矿制成的。在2200多年前,我国人民发现了磁石有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并制造出最早的指南针——司南。司南是一只磁石做成的地部圆滑的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刻着表示方位的符号,用手轻轻一拨勺子,勺子就会旋转起来,等它听下来时勺柄就指向南方了。南宋时期的人们,已经可以把放置指南针的方向盘上的方位标得更加精确,这是罗经,又叫磁罗盘。宋代期间,我国与阿拉伯地区交往频繁,指南针很快传到了阿拉伯,其后又传入欧洲。14世纪时,欧洲海船也开始装备磁罗盘了。
(3)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它由几部分组成?
(指南针只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4)我们准备做一个怎样的指南针:
① 使用什么材料; ②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③ 怎样分工。
(5)操作:根据提供的材料(圆形橡皮、缝衣针、磁针及自带的材料等)制作指南针。(6)师:“我们自己做的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吗?” 2.用指南针定方向。
(1)小组操作:你会使用指南针吗?
(2)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3)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极与盒底表明的南、北相一致。)
(4)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3.游戏: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1)用指南针来找藏在同学口袋里的磁铁。
(2)用指南针来区分袋里藏着的是铁还是磁铁,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自制一个漂亮的指南针。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五单元 声音
第一课时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二)科学知识
1、通过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2、通过游戏、实验,使学生懂得声音有大小、远近、高低的不同,初步分辩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感受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2.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光盘一只,《记录卡》每人一张,塑料直尺、小鼓、小棒及笛子、唢呐、铜锣、腰铃等民族乐器各6个以上,两把口琴,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一小盆。【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创设情景,激趣揭题,5-6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光盘,让学生猜猜里面录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倾听与观察; 播放一段大自然音乐,学生谈感受; 播放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学生猜; 揭题。(教师板书:听听声音——奇妙的声音王国)
二、学习新课(21-23分钟)
1、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及填写《记录卡》,认识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出声音。6分钟 请两位学生上台做游戏。(学生甲正对全体学生分别做吃苹果、喝汽水、吹笛子的动作,学生乙背对学生甲猜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台下学生做评判同时填写《记录卡》。记录卡
发声物体 物体类型 你的发现
2、指导学生实验,认识声音的大小叫音量。9-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直尺,让学生观察。
教师把尺子的一端放到桌子上面,并用左手压紧它,尺子的另一端伸出桌子外,然后用右手轻轻一打击,让尺子发出声音。
教师再实验一次(这次较用力打击尺子),让学生再观察一次,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2)提出假设:“声音有大小的不同”。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在各小组内充分地合作实践、研究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3)提出问题:声音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在播放过程中,教师一会儿故意把音量调小,让学生谈感觉如何(声音小);一会儿又故意把音量调大,让学生谈感觉又如何(声音大)。教师边板书边讲述: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音量”。(让学生齐读板书一遍)
3、指导学生实验,认识声音的高低叫音调。5-7分钟
(1)教师出示一把口琴,让学生观察一遍。
教师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请1~2位学生表演,师生共同欣赏。
(2)提出问题:这位同学吹的歌曲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吹的声音不停地变化着高低)
(3)得出结论: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三、巩固练习(5-7分钟)
1、电脑投影,出示题目和要求:(利用各种乐器和实验器具发出各种声音)a、发出又高又响的声音。b、发出高而小的声音。c、发出低而响的声音。d、发出又低又小的声音。
各学习小组充分实践,师巡回指导。
2、教师按照上述要求演示一遍,并用电脑投影板书。
3、教师赠送“礼物”,(老师边说边将几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激趣后用这几只玻璃杯子奏出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四、总结拓展,课外延伸(3-5分钟)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
2、学生谈噪音对人类的影响并讨论该如何减少噪音。
3、教育学生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良好习惯。
4、总结学习所得(学生齐读板书),质疑。
5、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数粒绿豆籽的矿泉水瓶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 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什么只要轻轻摇晃一下就会发出声音呢?你们有什么办法设计—个实验使摇晃的声音变小或消失?(让学生充分发言)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二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教学准备:
师备: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
生备: 尺子、橡筋、口琴等。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探究内容: 1.使物体发出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1)使锣、鼓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按、压锣、鼓,它们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敲击锣、鼓,它们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使尺子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尺子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尺子,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3)使橡皮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观察发声的物体。
(1)观察发生的锣、鼓。•看看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锣、鼓与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2)观察发声的尺子。
•看看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3)观察发声的橡筋。
•看看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橡筋与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想一想: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
•试一试: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筋等停止振动,观察它们是不是发声。
•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3.观察音叉的振动。
(1)观察音叉的振动。
•看一看:不同大小的音叉,振动的音叉是什么样子的。
•试一试: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使大小不同的音叉振动,感觉它们发出的声音。
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观察音叉在水里的振动,音叉怎样把振动传入水面。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你所到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2)观察其他物体的振动。
•听听钢琴、风琴、吉他等乐器发出的声音,观察它们什么地方在振动。
•观察收录机喇叭的振动,放磁带、收听广播、对着喇叭大声说话等。
•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
•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3)讨论共享。
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收集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三课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2.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教学准备:
师备:
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
生备:
线、纸杯、勺子、筷子等。
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
二、探究内容:
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听听写字的声音。
•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
•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
•听听纸杯中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
•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
•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2.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
(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
(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
(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 3.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1)看一看,P61上的资料。
(2)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
(3)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为什么 31
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搜集生活中各种利用声音、避免噪声的资料。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四课时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
2.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发展学生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兴趣,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3.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教学重点:知道在不同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教学难点:会记录噪声产生的现象和减少噪声方法。教学准备:
师备:
1、各种减少噪声标识的图片或实物。
2、棉花、改变“发声罐”声音的计划卡等。
生备:
1、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声音给我们带来信息,美妙的声音让感到舒服,而噪声却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我们怎样来控制声音呢?”
二、探究内容:
1.控制发声罐的声音。
(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只“发声罐”。
•将不同的材料装进塑料罐和其他材料里,听听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大,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小?
(2)制定一个改变“发声罐”发生的计划。
•小组合作计划并实验。
•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发声罐”发出的声音?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发声罐”不发声?
•把小组的意见集中、修改,选取小组最满意的方法试试。•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计划并展示本组的实验。2.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
(1)说说你认为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说说你在不同环境(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里的感受。
(3)讨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4)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3.为减少噪声而努力。
(1)了解乐音和噪声。
说说你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讨厌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2)了解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噪声。
(3)了解人们是怎样减少这些噪声的。
(4)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4.阅读与拓展。
由学生阅读并讨论《奇妙的声音》。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课后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控制声音的措施。
易拉罐、玻璃珠、黄豆、毛巾等。
2、自己搜集的各种消除噪声的资料。
第 周 星期 总 节
第五课时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成果自己制作一个能够发声且具有一定音调的小乐器。2.通过制作小乐器,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问题的理解。教学重点:怎样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小乐器。教学难点:能找出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优缺点。教学准备:
师备:
各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各种乐器声音的录音带。
生备:
鸡蛋壳、瓶子、橡皮筋、树叶、纸张、铅笔、硬质管子、贝壳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也探究了怎样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小乐器呢?”
二、探究内容:
1.研究乐器的发生方式。
•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说说乐器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收集身边的材料自制小乐器。
•说说自己打算怎样用准备的材料制作小乐器,打算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乐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自己或小组制作小乐器。
•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乐器。3.怎样使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
•了解什么是音调。
•说说为什么乐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做实验研究怎样使发出的声音高、怎样使发出的声音低。
•调试自己制作的小乐器。
4.研究怎样放大乐器发出的声音。
•说说乐器的音箱有什么作用。
•说说各种乐器的音箱在哪里。
5.召开自制小乐器演奏会。
•用自制乐器独奏或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大家一起评选最佳演奏奖,最佳乐器制作奖。
6.评价小乐器。
•自己评价或小组评价自制小乐器,可以从乐器发出的音调、乐器的外观和性能方面进行评价。
•找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的不足。
•说说与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相比,真正的乐器的优点是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针对自己找出的自制乐器的不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修改和进一步加工。
第二篇:四上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实验
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4)学生汇报与补充。
三、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
(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3)想不想做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4)教师讲解三种玩具的做法,并简要介绍原理。
四、作业
完成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2、难点: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会流动么?
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
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
二、进入新课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 ⑥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 ⑦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②打开冰箱冷藏室。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 ③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
④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
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
三、巩固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3)教师、学生一起来完成一只热气球。
四、作业 回家做一个热气球。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降
3、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
2、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
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你怎么知道的?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吗?
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来解释一下?
二、进入新课
1、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
(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
(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在看。(6)教师演示实验。
(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8)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
(9)教师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
2、认识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
(2)教师制取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4)教师演示实验。
(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 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谁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三、巩固
1、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
2、学生做介绍。
3、教师对书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介绍。
四、作业:了解氮气的作用。板书设计
3、空气中有什么
氧气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重
氮气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我们怎样为净化空气作贡献。
2、难点:调查居室空气污染的原因。
教学准备 空气污染的软件,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讲述: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吗? ⒉提问: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今天的口号是什么? ⒊讲述: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二、学习新课
1.了解空气和生命的关系。(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2)人类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3)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空气受污染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4)我们周围的空气现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去调查一下。(5)室外的空气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6)室内的空气我们又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7)将我们调查到结果记录下来。(8)教师介绍表格记录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我们能做什么呢?
2、学生介绍书上的6幅图。
3、净化空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四、作业
1、完成调查记录。
2、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
板书设计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第二单元 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的概念;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教学准备 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建立温度的概念
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
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要求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分组进行体验,小组交流体会。
二、形成温度概念
全班交流,感受到: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三、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1)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2)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3)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4)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四、预测水的温度变化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五、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 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手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
六、小组研究,收集数据,学生取热水和记录表; 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师注意巡视。
七、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学习分析数据
1、选择一组记录表,讲述:记录表有时不能很明显的看出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这样的图就叫做曲线图。
2、讲解曲线图的作法。
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教师示范作出曲线图。①描点;②连线。
3、学生作曲线图。
1)学生根据各自的表格作出曲线图。2)分析曲线图,研究温度变化的规律。3)讨论: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4、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作下面的比较: 1)刚开始的温度一样吗?最后的温度一样吗? 2)从曲线变化,你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3)各组的曲线的弯度一样吗?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结发现:
1)温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 2)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2、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
2、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准备 试管夹,汤匙、蜡烛、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茶叶,热水。
课时安排 1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今天,我们手冷的时候,爹妈会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这说明热可以传递。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
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要求:注意别烫到手;
可以从汤匙任何一个位置开始烤; 汤匙不要离蜡烛太近; 观察蜡是怎么熔化的。
学生分组烤一烤涂了蜡的汤匙,观察蜡的熔化并用箭头在图(书68页)中表示。展示交流:蜡油熔化的规律? 小结:固体传热――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出示用酒精灯加热的水。
提问:酒精灯产生的热传递到哪儿去了?
固体和液体传热的方式会相同吗?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烧杯里的水是如何全部变热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
领取材料进行尝试,感受哪种方案能够有效的观察到水的流动。
再用有效方案进行一次实验(有效方案有很多种,鼓励小组间选择不同的方案),观察水变热的过程,并画在记录(书68页)上。
展示交流:水变热的规律? 小结:液体传热――对流。
四、拓展到空气传热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传热方式。观看多媒体课件。
五、了解辐射
学生自学19页“辐射”。
六、应用并区分热传递三种方式
分析图(第19页)中热的传递方式,直接看书,学生利用箭头很容易分析出热传递方式。去掉箭头,学生有能力自己去表示热传递的过程。
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 固体——传导 液体——对流 空气——辐射
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
砂糖、易拉罐底、蜡烛、火柴、玻璃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聚集”
讨论: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你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
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创设情景:一块糖,加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呢?
提出实验的要求: ① 先将蜡烛点着。
② 将装有糖的锅放在蜡烛上。在觉得可以作画的时候画出你们小组心中的画。③ 注意分工合作,不要烫到手。
教师巡视学生做实验,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请各小组说出是在糖什么状态下开始作画的。
提问: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相似的变化。请每人写在活动记录本上,并猜想描述出这个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整个状态的变化,并回家做实验加以验证。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 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如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
看书上21页实验进行讨论。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导学生利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 指导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可以仔细看书上的方法)。师生讨论方法: 1)借助什么可以观察到液体或气体体积的变化?
2)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够证明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3)实验中可能要注意什么?(气密性)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尝试。
小结: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三、了解加热和冷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讨论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板书设计
3、加热和冷却
形态
体积
加热
变化
热胀
冷却
变化
冷缩
4、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2、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难点: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沙、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彩色笔或墨汁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来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一样这个问题,好吗?
二、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沙和水)
1、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① 不同的物体,吸热、散热能力一样吗?比如说,沙和水,哪个吸热快? ② 提出自己的猜测。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③ 怎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
2、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① 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了解学生的现状。
② 谈话,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获得热?怎样较为科学、精确地知道物体吸热后的变化?怎样比较吸热的快慢才是科学的?
(注:实验中,要考虑到沙子要干,这一点可能学生不会考虑到,教师可适当提醒。)③ 说说有哪些注意事项如问:沙子是湿的,行吗?为什么? ④ 学生讨论制定方案:怎样比较沙和水,谁散热快。
3、学生分组到室外实验,师巡视,检查学生记录情况。
4、交流实验结果。
5、讨论:从这一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6、指导学生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
1、提问:不同的物体吸热散热性能不一样,那同一物体,不同颜色,它们吸热散热的能力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3、请学生按四人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师巡视,了解情况,作个别指导。要哪些材料?怎样操作?怎样保证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可放手让学生自行制定。鼓励学生尽可能想出不一样的方案。
4、学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
5、学生到室外分组活动。
6、汇报交流: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7、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二、了解生活中觉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1.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 2.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3.教师也可作适当补充。联系实际生活,找出生活中应用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的例子。体会利用科学知识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三、拓展作业 设计一个保温杯,看哪个小组设计的保温杯效果最好。板书设计
吸热
散热
4、吸热和散热 沙
快
快
水 慢
慢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知识与技能
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雨、雾
1、造云
(1)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2)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3)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5)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
(1)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2)学生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5)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2)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2、造霜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易拉罐外出现了什么?这时的温度是多少?
通过结冰实验,学生可以认识水的冰点,同时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实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五、完成实验册。
第三篇:四上科学教案
溶 解
第一时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生备: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 想尝尝味道吗 ”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 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2)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 ”(3)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 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4)混合在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5)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3.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1)在两个玻璃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和砂糖.仔细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2)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水,继续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和砂糖的变化.(3)想像糖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2.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3.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4.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5.经历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盆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交流.・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4.学生实验,得出结论.5.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2 ・小组实验.・得到结论.・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6.知识运用
・加快食盐的溶解.・加快糖块的溶解.・说说运用的方法及依据.7.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问题讨论,并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2.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能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4.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大包,小包)食盐,玻璃棒,(大,小)烧杯,水
小组观察实验用:食盐(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盛50毫升水的烧杯,水槽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包盐倒入杯中并搅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搅拌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盐会溶解了.)
・教师:(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包盐并搅拌)那再放入这包盐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生:盐还会溶解了.)
・教师:那我不停地往里面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生:不会吧.)・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出示课题)2.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请学生说说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学生猜测:10包,12包------(有学生反驳)・师生讨论: ①这杯子是大杯还是小杯
②一杯水是多少
③这杯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④怎样计算食盐
⑤怎样算溶解到底了
・师生小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教师:我们怎样来研究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学生根据讨论情况修正计划.・教师出示较标准的研究计划,请学生填写.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研究结果.3.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其他发现吗
・教师:怎样来回答课题
・教师:我们知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那么100毫升的水呢
・教师:你怎样解释研究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教师:在进行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后,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
研究计划
班级----------小组-----------・研究的问题
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研究的准备
杯里装50毫升的水 2克一包的食盐12包 筷子,水槽,记录纸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包食盐,即()克食盐.・注意事项 4.全课小结.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减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质重新沉降出来.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3.能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盐的沉降”的探究实验.4.能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晶盐.5.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6.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 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办法溶解浓盐水.教学难点:知道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饱和盐水,玻璃棒,水,盐,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
小组观察实验用:饱和盐水,筷子,蒸发皿等蒸发器材,放大镜,食盐等 教学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出示放置在教室内的饱和溶液,小组观察现在的溶液与几天前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到:从水在玻璃杯壁上留下的痕迹,推测出水分减少了;看到了有一些白色颗粒沉淀出来.・提出问题:沉淀的白色颗粒是怎样来的,水分到那里去了
・小组讨论分析两个问题:沉淀的盐是原先被溶解的盐,而不是后来加入的;水分是被蒸发了,而不是人为倒掉了.・进一步提问: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有关吗
・有些学生认为:水分蒸发是阳光照射的结果,盐的沉降是由于盐粒本身的重量,慢慢沉降出来.这种认识可以用继续搅拌的方法来检验,不同继续溶解了,说明: 2.提出假设: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的减少有关.3.小组设计实验.4.交流指导.・在玻璃杯中加入水,使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为有效地实验,做一刻度.・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水分减少,其中哪些方法是合理的,哪些方法是快速的.・选择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器材的操作.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6.讨论: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吗
・白色颗粒是什么
・有哪些证据来证明它就是盐
・观察的方法:观察白色沉降颗粒与原先的盐有什么不同
・尝味道: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都可以溶解.・……
7.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生活中的盐是怎样得到的・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以及部分气体可以被溶解在液体里.2.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3.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以及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现象.4.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 5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 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3.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4.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这杯水里有空气吗 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5.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教学后记:
声 音
第一课时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2.让学生在感知声音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3.能分辨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分和鉴别.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 1.熟悉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准备好各种声音的录音.2.尽量多地搜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比如口哨,笛子,闹钟,铃铛等.3.准备好水壶,玻璃杯,勺子等.生备: 6 搜集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 二,探究内容: 1.听听物体发出的声音.(1)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2)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
(3)说一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4)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发出的 哪些声音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出的
(5)和同学交流分享各种声音的感受,并做好记录.2.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1)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师: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2)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师: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
(3)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师: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 你有办法让空气发出声音吗
(4)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想到了什么 你认为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3.活动:分辨声音的变化.(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这个同学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3)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几只玻璃杯一字排开,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击,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按声音的高低给杯子排排队,你能发现什么 如果改变敲击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4)交流分享:我们在分辨声音变化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1.倾听,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2.思考,查找关于声音的有关资料.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教学准备: 师备: 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生备: 尺子,橡筋,口琴等.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 二,探究内容: 1.使物体发出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使锣,鼓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按,压锣,鼓,它们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敲击锣,鼓,它们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使尺子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尺子发出声音.・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尺子,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3)使橡皮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观察发声的物体.(1)观察发生的锣,鼓.・看看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锣,鼓与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2)观察发声的尺子.・看看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3)观察发声的橡筋.・看看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橡筋与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4)想一想: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 ・试一试: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筋等停止振动,观察它们是不是发声.・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3.观察音叉的振动.(1)观察音叉的振动.・看一看:不同大小的音叉,振动的音叉是什么样子的.・试一试: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使大小不同的音叉振动,感觉它们发出的声音.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观察音叉在水里的振动,音叉怎样把振动传入水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怎样解释你所到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2)观察其他物体的振动.・听听钢琴,风琴,吉他等乐器发出的声音,观察它们什么地方在振动.・观察收录机喇叭的振动,放磁带,收听广播,对着喇叭大声说话等.・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3)讨论共享.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收集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2.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教学准备: 师备: 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生备: 线,纸杯,勺子,筷子等.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9 师:“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 ” 二,探究内容: 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听听写字的声音.・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听听纸杯中的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2.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
(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 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
3.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1)看一看,P61上的资料.(2)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
(3)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 为什么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
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搜集生活中各种利用声音,避免噪声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2.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发展学生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兴趣,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3.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教学重点:知道在不同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教学难点:会记录噪声产生的现象和减少噪声方法.10 教学准备: 师备: 1,各种减少噪声标识的图片或实物.2,棉花,改变“发声罐”声音的计划卡等.生备: 1,易拉罐,玻璃珠,黄豆,毛巾等.2,自己搜集的各种消除噪声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声音给我们带来信息,美妙的声音让感到舒服,而噪声却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我们怎样来控制声音呢 ” 二,探究内容: 1.控制发声罐的声音.(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只“发声罐”.・将不同的材料装进塑料罐和其他材料里,听听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大,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小
(2)制定一个改变“发声罐”发生的计划.・小组合作计划并实验.・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发声罐”发出的声音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发声罐”不发声
・把小组的意见集中,修改,选取小组最满意的方法试试.・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计划并展示本组的实验.2.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1)说说你认为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说说你在不同环境(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里的感受.(3)讨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4)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3.为减少噪声而努力.(1)了解乐音和噪声.说说你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讨厌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2)了解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噪声.(3)了解人们是怎样减少这些噪声的.(4)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4.阅读与拓展.由学生阅读并讨论《奇妙的声音》.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课后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控制声音的措施.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成果自己制作一个能够发声且具有一定音调的小乐器.2.通过制作小乐器,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问题的理解.教学重点:怎样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小乐器.教学难点:能找出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优缺点.教学准备: 师备: 各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各种乐器声音的录音带.生备: 鸡蛋壳,瓶子,橡皮筋,树叶,纸张,铅笔,硬质管子,贝壳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也探究了怎样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小乐器呢 ” 二,探究内容: 1.研究乐器的发生方式.・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说说乐器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2.收集身边的材料自制小乐器.・说说自己打算怎样用准备的材料制作小乐器,打算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乐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或小组制作小乐器.・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乐器.3.怎样使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
・了解什么是音调.・说说为什么乐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做实验研究怎样使发出的声音高,怎样使发出的声音低.・调试自己制作的小乐器.4.研究怎样放大乐器发出的声音.・说说乐器的音箱有什么作用.・说说各种乐器的音箱在哪里.5.召开自制小乐器演奏会.・用自制乐器独奏或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大家一起评选最佳演奏奖,最佳乐器制作奖.6.评价小乐器.・自己评价或小组评价自制小乐器,可以从乐器发出的音调,乐器的外观和性能方面进行评价.・找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的不足.・说说与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相比,真正的乐器的优点是什么.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针对自己找出的自制乐器的不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修改和进一步加工.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天 气
第一课时 云和雨 教学目标: 1.知道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2.知道可以用雨量器测量降水的多少.3.了解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4.了解雨量等级表.5.经历观察与记录天空中的云量及雨量的过程.6.尝试调查雨水的流向.教学重点:能用雨量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学会观察空中云的形状及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在校园里(或附近)寻找一块学生进行观察活动的场地,这块场地应该比较开阔,没有明显障碍物阻挡学生们的视线,而且场地要比较平坦,不会给学生们观察天空中的云带来不安全因素.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关于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利用一个下雨天,带领学生为每个组收集一杯一天的降水,封存备用.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云的各种资料,科学文件夹,直尺,筷子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天气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认为'天气'包含哪些内容 你对天气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你想研究关于天气的哪些内容 ” 二,探究活动: 1.我们看云去.・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天空中有什么样的云 云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会移动 云的形状会不会变化
・把自己看到的云画下来,想一想,它像什么
・查查资料,云主要有哪些种类,人们怎样称呼它们,各种不同的云预示着什么不同天气
・和同学交流分享:画的,写的,搜集到的关于云的资料.2.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讨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多云和阴天
・讲授:学习如何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估测:今天天空中云的多少
・判断:今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
3.下雨了.・讨论: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
・制作:利用厚底直筒玻璃杯制作一个简易雨量筒.・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尺子量雨水的厚度
・操作:用直尺量雨水的多少.・观察:对照雨量表确定测量的雨的等级.13 4.云和雨的关系.・讨论:云和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小结.四,课后拓展.・调查:雨停了,地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风的观测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2.了解风力等级表.3.能观测和记录一天中的风向.4.能独立制作一架小风车.5.能利用风力等级表估测风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教学准备
风向标,指南针,制作风车的材料,钮扣,风力等级卡片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风的谜语.・问:风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
二,探究活动: 1.测风的方向.・和学生们一起去操场(或者其他开阔的地方)寻找风的踪迹.・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找到风的踪迹的.・利用指南针判别方位.・找到操场的“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八个方位.・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利用风向标测定风向,记录当时的风向.・观察红旗飘动的方向,比较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是否一致.・课后继续观察,比较风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2.风有力量.(1)制作纸风车.・学习制作方法.・按要求动手制作一个纸风车.(2)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纸风车.・对着纸风车吹气,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思考:钮扣为什么会上升
(3)用自己的话解释钮扣为什么会上升.・把自己的意见向全班同学汇报.14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风车上的钮扣升得快.3.风力的大小.(1)看看风力等级表.・说一说:风级表中利用了哪些物体变化和人的感受来观测风力的大小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观测风力的大小 你平时是怎样做的(2)说说自己遇见过的最大风力有多少级,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自己有什么感受
・周围的物体有什么样的变化
・你认为那是几级风
(3)说说教材第34页上四幅插图的风力分别是多少级.・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比一比:看谁能利用风力等级表迅速地判断出是几级风.第一幅是零级风;第二幅至少三级;第三幅至少六级;第四幅至少十级.(4)到操场上估测一下,当时的风力是多少级.・仔细观察操场上的各种物体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有什么感受.・对照风力等级表做出判断,这时是几级风.・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在课后继续观测操场上风力的大小,与课堂上观测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三,全课小结.四,课后拓展.・注意收看本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2.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3.了解百叶箱的构成.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备: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生备: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有谁知道昨天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 “看看教室里的温度计,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 二,探究内容: 15 1.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1)猜一猜,你认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2)观察学校气象站的百叶箱.・百叶箱放在什么地方.・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百叶箱的构造是怎样的,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3)让学生介绍一下气象台的情况.2.测测教室里的气温.(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样挂.(2)设计一下,自己准备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一天测几次,什么时候测.(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1)观察教材P36上的我们测量记录.比较一下: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2)观察教材P36上的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问:“从这幅折线图中,可以看出12月8日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 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3)制作折线图.・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变化折线图.・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避免发生混乱.(4)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1)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的交流.(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2.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识.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教学重点:能用图记录一周的天气.教学难点:根据云图预测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各种天气的图片,生物预告天气的谚语和图片,各种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和方法的资料,卫星云图的放大图,各种天气预报的新内容.这两天的本地报纸.生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16 一,引入: 师:”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 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 二,探究内容: 1.不同的天气.(1)小组交流对不同天气的体验.・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2)讨论: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好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办.・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应该怎么办.(3)用图画记录天气.・为各种天气设计一种符号来记录.・看看天气预报中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 ・用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4)试用简图记录一周的天气.项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天 天气¤
气温20℃~28℃ 2.生物预报天气.(1)听老师说谚语.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蜻蜓赶场,大水当防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见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朗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鸡不入笼,阴雨将临 鲤鱼跳龙门,大雨定倾盆
大蛇横路,泥鳅上翻,蚯蚓出土,明天有雨(2)生物为什么能预报天气.(3)阅读教材P38上的资料.(4)观察教材上的泥鳅,燕子,蚂蚁怎样预报天气.泥鳅出水,燕子低飞,蚂蚁上数都预示着快要下雨了.3.预测未来的天气.(1)了解明天的天气.・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的.・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你有哪些方法.(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查询,听广播,上网查询……)(2)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观察2001年9月22日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说说你从中知道北京9月22日将是什么样的天气(晴转多云,13℃~24℃).从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3)推测本地未来的天气情况.・观察比较2001年9月1日,2日的卫星图.说说图中本地区的云层情况.・根据两天的全国云图,天气图以及相关资料和经验,尝试推测一下本地区第三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4)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教学后记: 18
第四篇:四上科学教案
毛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伍祖飞
第一单元天气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
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
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
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课、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二、总结
三、课后作业
1、我会填。
我们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2、动手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天气日历,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第三课、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 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填。(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我会选。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3)。
(1)上午10时(2)中午12时(3)下午2时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红旗招展的时候,你估计可能刮的是(3)级风。
四、课后总结。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三、课后作业。
1.降雨的多少要用(雨量器)测量,衡量降雨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
2、模拟降雨,说说你是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
四、课后总结。
第六课、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根据(云)的多少,可以区分晴天、多云、阴天。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
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总结: 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1)、通过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2)、你能举出身边因气象变化影响生产或生活的具体实例吗?(3)、气象预报可以随意发布吗?国家对此有什么规定? 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我们国家特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它规定了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四、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简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食盐、沙、面粉、装水烧杯、玻棒、漏斗、滤纸、铁架台。(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演示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食盐在水里化掉的现象就是(溶解)。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小药勺、食盐、沙、面粉。【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高锰酸钾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时颗粒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板蓝根。学生观察板蓝根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板蓝根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板蓝根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板蓝根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1.胶水在水中会(下沉)。2.牛奶带入水中会(溶解)。
3.你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请举例来说明。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准备】
装50毫升水的烧杯、筷子、小勺、食盐、白糖、汽水、开瓶器、注射器。【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白糖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白糖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29)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2.等量的食盐和白糖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谁的溶解能力强.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探究物体溶解的快与慢活动中,我们采用的试验方法叫(对比实验)2.(即加热又搅拌)能使砂糖很快溶解。
第六课、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亦可每包5克的食盐5包)、筷子、盛50ml水的烧杯、水槽。【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勺食盐,即()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2.在进行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的实验活动中,每次放盐的量要(一样多)。
第七课、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拓展:阅读资料P37。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蒸发皿、(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等实验器材。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第三单元
声音
第一课、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音叉是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2.我听到周围的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强有的(弱)。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声音就消失。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2.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
3.小提琴的弦越细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情况。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伸出桌面的尺子越长,产生的声音就越(低)。2.小提琴的弦越短,产生的声音就越(高)。
第五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分组活动:“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做好预测。
4、分组活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思考: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
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鼓膜)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2.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2)、描述噪音的特点.(3)、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4)、我们如何防止噪音污染呢? 为了防止环境噪音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如果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环境的声音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那就违反了这个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是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2.耳是(听觉)器官,它使我们听到各种声音,帮助我们判断事物。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第一课、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
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人体从外形上看,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2.人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均衡)、(对称)。
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骨骼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和(支持运动)。2.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它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第三课、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1)、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2)、我国专门为体育颁布了一部法律叫<<体育法>>.四、课后总结: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课后作业:
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2.运动对人有好处,锻炼时间越长就晕能提高身体素质。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心跳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呼吸量
第四课、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激活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③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④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⑤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心跳加快)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4)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5)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6)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板书:增强心肺功能有利健康)(6)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
三、课后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作业
1.(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排出体外
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好吗?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钠里去呢?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
(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交流讨论。
(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找出差异。(4)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
(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异。
(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
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2.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共分四个步骤(摄入)、(消化)、(吸收)、(排泄)。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第六课、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二、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口腔中的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2.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3.每一颗牙齿都由(牙冠)和(牙根)。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第七课、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二、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1.吸收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2.身体内分布最广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板书设计:呵护我们的身体 画图的指导 协同工作
第五篇: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拼音
第一单元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汉字。
kuān
kuò
báo
wù
lǒnɡ
zhào
fèi
ténɡ
yī
jiù
huī
fù
()
()()()()()
càn
làn
zhú
ɡān
ɡuī
lǜ
fènɡ
xì
zhào
yào
shù
shāo
()
()()()()()
jìnɡ
jì
bái
mánɡ
mánɡ
ruò
yǐn
ruò
xiàn
qí
tóu
bìnɡ
jìn
()()()()
shuǐ
tiān
xiānɡ
jiē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màn
tiān
juǎn
dì
()()()
chàn
dònɡ
shà
shí
fǎn
chà
huā
huì
zhǎnɡ
cháo
rónɡ
shù
()
()()()()
()
zhèn
jìnɡ
lí
huánɡ
zǐ
tán
sè
bǎi
hé
sè
pú
tɑo
huī
qié
zi
zǐ
()()()()()()
jīn
càn
càn
xiào
yínɡ
yínɡ
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shān
bēnɡ
dì
liè
()()()()
bù
rónɡ
zhì
yí
shén
mì
mò
cè
shén
lái
zhī
bǐ
qiān
zī
bǎi
tài
()()()()
rén
jì
hǎn
zhì
yìnɡ
jiē
bù
xiá
juān
juān
xì
liú
lián
lián
fēi
pù
()()()()
tāo
tāo
jiānɡ
shuǐ
yù
yù
cānɡ
cānɡ
huǎnɡ
huǎnɡ
hū
h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