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篇)

时间:2019-05-15 07:4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

第一篇: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

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右手练习四 节拍器90 一对一(5分钟)

2、复习右手、左手四点练习(5分钟)

3、新授左手四点练习四 节拍器 70 一对一(10分钟)

4、复习双手四点练习节拍器70 一对二(10分钟)

5、复习琶音 节拍器70(10分钟)

6、复习《孟姜女》、《上楼》抽考 节拍器50—60(15分钟)布置作业:

1、双手四点练习

节拍器80 一对二

2、四点练习左手每天10遍

节拍器85 一对一 两组

3、练习4(左右手)

每天5遍 节拍器85 一对一

4、琶音 节拍器70 每天十遍

5、《孟姜女》、《上楼》每天5遍

转正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

教学内容:

1、双手四点练习(10分钟)

注:1)朱每吉班 节拍器80 一对二2)叶彦宁班

节拍器60

一对四 3)刘馨聪班 节拍器 60 一对四

2、复习七琶音(15分钟)

注:1)朱每吉班 节拍器100 一对一 2)叶彦宁班

节拍器130

一对一 3)刘馨聪班 节拍器 130 一对一

3、复习《孟姜女》、《上楼》抽考(20分钟)

4、《茉莉花》考试(20分钟)

5、布置作业(5分钟)

教学目的:

1、四点练习的一个巩固

2、完全掌握《孟姜女》、《上楼》的准确弹奏 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点名册、贴花纸、白板笔、水笔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孟姜女》、《上楼》的完整连贯弹奏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练习曲

一、复习

1、双手四点的弹奏

节拍器80

注意:1)双手手型要保持好,弹奏时不能上下跳动

2)每个手指的触弦点都要正面垂直

3)指甲触弦位置不能太深,要靠指间发力

2、琶音弹奏

节拍器70—80 一对一

1)集体弹奏数遍(老师巡视并加以纠正)

2)轮流弹奏,一一过关

3)集体弹奏一遍

二、复习乐曲

1、复习《孟姜女》、《上楼》节拍器50

集体弹奏数遍,老师巡视,检查

中间休息10分钟,查看成长手册

2、《茉莉花》考试

1)集体弹奏一遍

2)逐个上台考试并纠正加以点评

四、布置作业:

1、双手四点练习每天10遍

2、琶音

节拍器70 每天5遍

3、《孟姜女》、《上楼》每天10遍

4、乐曲《茉莉花》每天10遍

1009班2012年七月份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每日必弹》第二条(5分钟)

2、摇指(5分钟)

3、复习《雪山春晓》、《寒鸦戏水》1—119小节(20分钟)

4、新授《寒鸦戏水》120—136小节(20分钟)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1、2条每天5遍

节拍器90—100

2、摇指

3、练习三每天2遍 速度50

4、《雪山春晓》每天10遍

5、《寒鸦戏水》已学部分每天10遍

6、预习下面内容 1103、1105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教学内容:

1、四点练习三节拍器80 一对二(10分钟)刘嚳班节拍器65

2、复习摇指节拍器80 八拍(10分钟)

3、复习摇指练习四左手 节拍器90 一对一(10分钟)

4、复习七琶音 节拍器130 一对一(10分钟)

5、复习《纺织忙》、《渔舟唱晚》 抽考(30分钟)布置作业

1):四点练习三双手每天10遍,节拍器80,一对二 2)摇指练习三、四每天10遍 3)琶音每天 5遍 4)《渔舟唱晚》每天5遍 5)《纺织忙》每天10遍

古雨君班2012年七月份第四次教案(80分钟)教学内容:

1、复习《每日必弹》第三条(10分钟)

2、新授《每日必弹》第四条(10分钟)

2、摇指(5分钟)

3、复习《井冈山上太阳红》、《将军令》(55分钟)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三、四条每天五遍 节拍器80—100

2、摇指每天五遍 节拍器50

一对四

3、《井冈山上太阳红》每天5遍

4、《将军令》每天10遍

戴安娜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每日必弹》第一条 节拍器100;第二条节拍器80(5分钟)

2、摇指练习节拍器50(5分钟)

3、细扣《战台风》、《云庆》(40分钟)

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一条 节拍器100 一对四

每天两遍

2、《每日必弹》第二条

节拍器80 每天5遍

3、摇指每天摇三个来回

节拍器50

4、《战台风》每天10遍

5、乐曲《云庆》每天10遍

刘雨嫣班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双手四点练习(10分钟)节拍器65 一对四

2、复习七琶音(10分钟)节拍器150 一对一 节拍器60 一对七

3、复习摇指练习26(15分钟)

4、复习《孟姜女》《上楼》、《茉莉花》、《南泥湾》 抽考(35分钟)

布置作业(5分钟)

1、双手四点练习每天10遍

节拍器80 一对二

2、七琶音

节拍器100 每天5遍

3、《孟姜女》、《上楼》、《茉莉花》每天5遍

4、乐曲《南泥湾》每天8遍

5、摇指每天10遍

1011班七月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每日必弹》第1条(5分钟)节拍器100

2、复习《每日必弹》练习2(5分钟)

3、摇指练习(5分钟)节拍器50 《笑傲江湖》分声部弹奏

4、细扣《丰收锣鼓》、《云庆》提速(35分钟)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一条 节拍器100 一对四

每天两遍

2、摇指每天摇三个来回

节拍器50

3、《云庆》已学部分每天10遍

4、《丰收锣鼓》每天10遍

1122班七月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初级综合指法、节拍器80 半拍(15)

2、细扣乐曲《采茶歌》四点部分(15分钟)

3、新授下滑音 布置作业(5分钟)

1、练习24 节拍器80 每天10遍

2、练习26、27、28 每天8遍

3、《采茶歌》每天5遍

4、《初级综合指法》每天10遍

第二篇:第四次教案

三年级 语文 韦启莲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二、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二、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三、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四、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关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提纲

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什么?

⑵“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 _______)(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

(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二)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收集原来学过的成语故事。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入教学讲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领特别高强,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相信吗?这是为什么?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板书)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4、指导书写。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四、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黑板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正音。

2、说一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讲读全文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看小黑板思考问题。

提问讨论: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射箭经验特别丰富,技术特别好的人。这样开头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样一个射箭能手。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学生回答:“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是更羸指给魏王看的。

⑶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教师过渡语:更羸说的话能实现吗?请看下文。

2、指名朗读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讨论:

⑴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画出关键词。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飞 拍翅膀 掉

⑵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样?“啊”这个词带有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大吃一惊,有赞叹之情,有惊奇之情,还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师过渡语:

你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奇怪吗?请看下文,仔细分析就会明白。

3、默读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

⑴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来?从文中对话中找画后读。学生画后读:“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⑵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提问: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学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话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后三句讲的是他分析的。

②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正确吗?教师导读并板书:

飞得慢──因为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惨──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学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为前面的事实证明了“拍了两下翅膀”说明大雁在使劲。“直掉下来”说明大雁一点也不能飞了,这与更羸说的伤口又裂开了掉下来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确的。

⑶找三位同学分别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同学共同体会文章是怎样将这段话写清楚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悟出道理,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从课文前后联系中我们发现,更羸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正确的。那么你认为他是射箭能手吗?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学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学生回答:我佩服他会观察,同时会分析。

教师总结:

对,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分析的习惯,同时随着知识的增多,更要学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结论趋于正确。今天,我们学习了“惊弓之鸟”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回答:被弓箭吓怕的鸟,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据板书情况进行复述练习

要求:复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书。可用转述方法,讲给别人听。

四、作业

将成语讲给父母听,评价反馈。文章来 源

第三篇:第四次教案

高年级作文辅导(3月17日 星期六)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八个字吗?(自由讨论)那谁能告诉老师它们是什么意思呢?又有谁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呢?(自由讨论),这八个字要讲出它们的意思确实有些难,其实呢,它说的就是“自己学习永不满足 教诲别人永不疲倦”,我们的毛爷爷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曾用了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被尊称为“至圣”的孔子讲的,他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他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的知识,然后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所以今天娟姐将带领你们一起“温故而知新”,一起来吧!(板书——温故而知新)

首先,把你们前三次的学习资料拿出来,娟姐说过要检查的,(检查),好,接下来,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把上节课的内容看一遍,再用自己的语言把上节课的内容说一遍,语言上尽量简单点,内容要全面(所有内容)。计时开始!(十分钟后要他们每一个人都说一遍并予以点评)

好,看得出,你们都很用功,接下来,给你们8分钟把回家记得优美句子再复习一遍,由于前两次听写情况不太理想,所以老师决定课中再给你们8分钟记忆,如果仍然默写错了,那你们就必须接受惩罚—句子每个抄5遍(8分钟后收上学习资料并进行听写,当堂检查默写情况)

前三周我们学习了什么呢?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学习了两个—审题和立意

一、审题 ⑴什么是审题

大家还记得审题是什么意思吗?想不起来了吗?再好好想想。对了,审题就是把题目看清楚,知道它是写什么内容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描写物体),现在老师给你们几个题目,你们告诉老师它是写什么,①家庭** ②我忘不了他(她)③我爱绿叶 ④梅花开了 ⑤我拥有一个秘密 能回答出来吗?(让他们思考)很好,你们回答对了!还有,审题时要看清楚题目,是一件事还是两件?是一个还是两个? ⑵怎样审题

知道了什么是审题后,接下来就进入审题环节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审题呢?接下来,娟姐再次拿出那四个法宝,拥有了它们,你们离高分也不远了!ⅰ弄清楚题目内容

如果娟姐给你们这个题目—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你们想想,这应该要写什么呢?嗯,对了,这应该是写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是你最感谢的人,对吧?

ⅱ看一看题目对写作对象和体裁有什么要求

给你们几个题目,思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一样): ①_老师 ②我和老师。谁能告诉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自由讨论),好,我们知道了第一个题目写的是老师,而第二个题目加了个我,写的是我和老师之间的事。同时我们要注意文章的体裁,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其它体裁,同样,娟姐给你们几个题目,①给米老鼠的一封信 ②赞美春天 ③书包简介 这几个题目需要我们写什么呢?

ⅲ 确定题目的选材范围(时间、数量、地点)

假如给你们一个题目-《那一年的雪》,那你们想想,这应该要写什么时候呢? 那《七个小矮人》呢?我们要写几个人呢?如果要你们写《我的家乡》你们又应该写什么呢? ⅳ抓住题眼(表现思想意义或感情色彩的词)

你们知道自己的拳眼在哪里吗?(停顿)还是娟姐来示范给你们看吧,瞧,这就是!同样我们的题目也是有眼睛的,它就是一些重要的字,如《珍贵的礼物》、《她笑了》、《我最喜爱的季节》,同学们能告诉娟姐,他们的题眼是什么吗? 说了这么多,你们应该有些累了吧?娟姐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它好看吗?那你们知道米老鼠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吗?(停顿)说起米老鼠,我们不得不提到沃尔特,他生于芝加哥,他的父亲是西班牙移民,在他21岁的时候,成立了一家“欢笑卡通公司”,虽然他是一个老板,可那时候的他日子过得很艰苦,每天都在一个简陋的屋子画啊描啊,有一天,正当他专心画画时,一个冷得发抖的老鼠爬上了他画画的桌子偷吃面包屑,善良的沃尔特没有赶它,而这个老鼠精灵的的很,它看到沃尔特没有赶它,就大胆地与他逗乐,甚至淘气地爬上他的书桌,仿佛在看他画画。就这样,沃尔特和这只老鼠认识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老鼠成为沃尔特忠实的小朋友。它虽然淘气,却也很温驯,更会撒娇,有时甚至蜷伏在沃尔特的手掌心里睡大觉。沃尔特很喜欢看着它,研究它的每一个动作,甚至还会对着镜子又皱鼻子、又努嘴巴,学着小老鼠一大堆可爱的小动作。不幸的是,沃尔特的公司要关门了,他不得不跟小老鼠分别,于是,离开的那天晚上,沃尔特把小老鼠带到附近的树林里,依依不舍地放走了它,并在心里对小老鼠说再见。小老鼠走了,独身一人的沃尔特常常会想起它,他喜欢它的坦诚和天真,因此当他计划制作一部新的卡通片,想塑造一个新的角色时,那个可爱的小老鼠就从他心里蹦了出来,他画出了它可爱的样子,并给它取了“米奇”这个名字,就这样,米奇很快风靡全球(被世界的人都喜欢)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当然,如果你们写关于米老鼠或唐老鸭的也可以,字数嘛,至少要120字,希望大家好好写、、、、、、、(如果时间不够,带回去写,下周交上来)课堂积累

① 那些鸟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

② 我的妹妹长得很可爱,她已经3个月了。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小。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你瞧!那肉嘟嘟像小馒头似的小脚,可爱极了!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③ 当白鹤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修长的双腿,那优雅的舞姿多么像杰出的“芭蕾舞大师” 课外积累

第一天:他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单眼皮.但眼睛里总闪烁着一些好学的光芒,上课时他把眼睛瞪到最大,听老师讲课.下课时他总是眨巴眨巴双眼寻找好玩新鲜的游戏。

第二天:这林子里的鸟什么颜色都有,什么声调都有。你听,高音的、中音的、粗嗓的、细嗓的,简直是各种流派的、各种声调的歌唱家,在这里举行着歌唱大比赛。

第三天:友情是两心相交,友情是不求回报,友情是温暖拥抱,友情是你我快乐的微笑!

第四天:雪飘落在对面的屋顶上,屋顶像蒙了一条闪着银光的纱巾,美丽极了。雪飘落在树上,树上像缀满了银色的小花。雪飘落在操场上,操场变得像铺满棉花一样白茫茫的一片。

第五天: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飘扬的五星红旗;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快乐的课间游戏;可爱的同学,笑容灿烂温柔的老师……这就是我的校园。

第四篇:第四次作文课教案

第四次作文课教案

写作知识:

找好“切入点”——谈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对于文章开头该如何写,从古到今人们打过不少比方,有的说应如凤头,小巧而美丽;有的说应似爆竹,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有的说好比抽丝,找准“丝头”才能源源不断;有的说好似亮相,一开始就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人把开头比作序幕、定调子等等。综观上述比喻,概括起来,我觉得好的开头应该符合这样三个要求:一是开门见山,不能绕弯;二是短小精悍,不能过长;三是引人入胜,不能乏味。

关于作文开头的方法,人们总结出了设置悬念、交代要素、描写环境等数十种。有些同学虽然能说出不少方法的名称,但是,一旦真正写作时却又觉得无从下笔。那么,怎样才能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灵活应用开头的方法呢?这就要求我们找好“切入点”。我们不妨以王老师冒雨给生病在家的张明补课这么一个平常的题材来探讨一下如何找好“切入点”的问题。

我想,对于这一题材我们至少可以写出这样一些开头:

1、今天下午放学后,王老师匆匆忙忙推着自行车走出了校门。咦,王老师的家不是在学校东边吗?她怎么上车后径直朝西骑去?而且这两天她孩子正高烧不止,生病在家。她这是去哪儿呢?(提出问题)

2、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在这风雨中,一位中年妇女正前倾着身子顶风冒雨艰难地骑着车,她就是王老师。她正赶去给生病在家的张明补课呢!(描写环境)

3、张明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瓢泼似的大雨,心想:今天,雨下得这么大,王老师还会来给我补课吗?这时,雨雾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啊,王老师!”张明不禁叫起来,他连忙打开门,迎接王老师的到来。(描写心理)

4、“笃笃笃”响起了一阵敲门声。“谁呀?”张明妈妈边放下手中的活儿边问。“是我,王老师。”张明妈妈听说是王老师,连忙打开门。只见王老师浑身都湿透了。张明妈妈边把毛巾递给王老师边说:“这么大的雨您还赶来给张明补课,真让人过意不去。”(引用导入)

5、“这次测验得满分的同学有:陈刚、李玲、许婷、陆菲、张明„„”当老师报到“张明”时,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张明考试前不是有两个星期没来上课了吗?”“怪了,他怎么考得这么好?”其实,这可是王老师的功劳。(运用倒叙)

6、老师像园丁,精心地培育着我们;老师像红烛,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像春蚕,将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王老师就像园丁,如红烛,似春蚕„„(运用比喻)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王老师走出张明家或王老师给张明补课的情景写起。从这一题材的多种开头,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开头并不难,在从王老师出校门到宣布考试成绩这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都可以作为“切入点”,写成文章的开头。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要写好开头我们首先要像放电影似的回顾所写的事物,在这基础上,寻找“切入点”,再经过比较,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确定从哪儿开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同学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写出新颖自然、凝练明快的开头,出色地完成好这一半。

第五篇:人际关系学第四次教案

《人际关系学》

第四章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爱情的概念、本质,能区分爱情与友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爱情友情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

教学内容:

爱情与恋爱的定义;大学生恋爱现状;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与调适;培养正确的恋爱观。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重点:大学生恋爱问题与调适;培养正确的恋爱观。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的恋爱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篇

课程导入:

《关雎》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首表达男女爱情的诗歌,诗是这样写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述一个少年看到河中小岛上有一个在采荇菜的少女,她温柔善良美丽,这位少年一眼就看上了她。他想向他表达他的爱慕之情,但是没能如愿,以至于他日思夜想,翻来覆去难成眠。

孔子评价《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而不放荡,伤感而不凄婉。

恋爱与爱情,是一个古老的、永恒的命题,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并且最终都会拥有自己的爱情,但是你心目中的“白雪公主”或“真命天子”究竟什么出现?在哪里出现?他或她的容貌和性格会是怎样呢?谁也不知道。也正因为一切都是一个谜,所有就引起我们在做各位很多的好奇和遐想。今天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度的阐释,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助益。

一、爱情概述

(一)概念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最真挚的相互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专一和稳定的感情。

(二)特征

1.互爱性。爱是相互的,是出于男女双方的自愿;男女双方既是爱者,又是被爱者。

2.专一性。爱情的双方必须一心一意,不可虚情假意,不允许欺骗。陶行知先生讲得非常深刻:“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3.无私性。爱情体现着男女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都必须具有无私精神,都要为对方的幸福和利益着想,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

4.持久性。男女双方既已倾心相爱,就意味着把自己和对方的一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真正的爱情必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受住了考验的爱情必定是稳固和持久的。

案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一同前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但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后来梁山伯在鄞县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而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之所以流传至今,之所以被人广为传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生死不渝的爱情获得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恋爱概述

(一)概念

恋爱是一种心理现象。健康的恋爱心理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能与自己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终身伴侣。

2.恋人之间的心理相容是恋爱成功的必要条件。恋人之间要能够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相互弥补、相互影响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恋爱是恋人之间逐步认识对方、感情发展升华的过程,不是转瞬即逝的一时冲动。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1.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

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有的学生一旦坠入情网以后,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这部分内容我们放在后面细讲。案 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文君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 2

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她琴声之中听出求偶之意,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的故事成为历朝历代津津乐道的恋爱典范,他们是夫妻相依为命,相知相守、天长地久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三.目前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问:在大学校园里,有没有谈恋爱的呢?

1.大部分学生对恋爱持肯定态度,我们能够经常性地看到许多大学生在校园里卿卿我我,“约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大学生谈恋爱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有的同学把大学生谈恋爱的年龄提前到了高中阶段,有的同学刚入大学就开始谈恋爱。

3.大学生谈恋爱方式日益公开化,教室里、校园里、图书馆等都能看到恋人们的身影。4.部分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端正、庸俗化、功利性强。5.恋爱观多样化,开放化,成熟化,个性化,时代化。6.三角恋、多角恋、乱恋、常变恋爱对象。参考建议:

第一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特长,了解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对象。

第二步。多方寻找。怎么才能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呢? 你要多方的去寻找。我们要扩大我们活动的机会,我们要多参加正当的活动。多认识些人,但不要很快陷于恋爱的漩涡。要了解一个人,在你没有爱情的因素时,认识的清楚。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你根本看不见什么,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人很多的时候,我和你没有爱情的关系,我就可以真正的去了解你。绝对不要一见钟情。漂亮很快就会变成不漂亮。有钱也很快会变成没钱。有能力也会变成没能力。我们要看他教养好不好,教养是一辈子的事情。内在美是持久的,它是看不见的,它靠感觉。我们要的是内在美,要的是白头偕老。慎始才能善终。

四、如何走出失恋的怪圈

1.案例。这是发生在2007年某高校真实的故事。时值元旦,当全体师生、家家户户都在庆祝佳节,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和祥气氛中时,大学二年级的他却从高高的教学楼上纵身跳下,是什么导致他走极端的道路。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其自杀的原因是失恋,人们不惊要问:“现在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他们的心理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2.失恋的表现。

1)痛苦、抑郁。这是失恋者最普遍的心理反应。女孩可能大哭一场,男孩会沉默寡欢,3

大量抽烟喝酒,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2)攻击。有的人恋爱不成,便反目成仇,想方设法挖苦,讽刺对方,败坏对方名誉,给对方写恐吓信等,更有甚者走极端,行凶报复,将恋爱对方毁容或杀害。1997年济南市某高校的一男生失恋后,将他原先倾心相恋的女友花言巧语骗至公园后将其杀死,然后自己从某商场跳楼自尽。

3)否定自我,走向毁灭。失恋之后,仿佛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进而否定自我,毁灭自我,无独有偶,上海市某高校1997年就发生两起因失恋跳楼自杀的悲剧。

3.如何走出失恋

1)正视失恋的事实,摆正爱情的位置。正视失恋的严酷事实。冷静的分析失恋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摆正爱情的位置。

2)让爱情升华。莫里哀曾说:“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贝多芬在31岁时深深爱上了一位少女,不料这时恰恰他患了耳聋症,他所钟爱的姑娘离他而去,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面对病痛和失恋的双重打击,贝多芬坚持从事他热爱的音乐事业,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3)自我安慰、合理宣泄,找同学、亲友或老师倾诉不良情绪。

4)转移注意力。失恋后,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打球,跳舞,下棋,交游等。

第二部分:游戏体验篇

互动游戏:心有灵犀

游戏目的:通过观察对方的动作和表情,正确猜测她或他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体会在谈恋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正确察知身体语言的重要性。

游戏规则:共计3轮,每轮邀请2组学生参加,每轮竞猜2分钟。在白板上写下一个词语,一位业主坐下背对白板猜词,一位业主面对白板,用肢体语言表达商品,不能出声。根据在2分钟内竞猜成功的次数排名,次数最高者获胜。时间:20分钟。

(1)空 调、面 粉、口 红、白 色、皮 影、铅 笔、足 球、酱 油;

(2)自行车、大 米、香 水、兰 色、评 剧、橡 皮、篮 球、牛 奶;

(3)电视机、馒 头、雨 伞、红 色、京 剧、书 包、排 球、豆 浆;

(4)冰 箱、油 条、餐巾纸、绿 色、话 剧、眼 镜、乒乓球、啤 酒;

(5)洗衣机、面 条、超 市、黄 色、小 品、音 响、网 球、象 棋;

(6)电风扇、蛋 糕、电 话、黑 色、相 声、电 话、羽毛球、围 棋;

(7)饮水机、苹 果、围 裙、紫 色、舞 蹈、风 筝、杂 技、军 棋;

(8)电 脑、香 蕉、手 机、灰 色、武 术、蜡 烛、魔 术、跳 棋。

提问:刚才同学们玩完这个游戏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学会察言观色,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包括在谈恋爱的时候)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篇

商鞅变法: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太子藏匿一个犯罪的王族,依法应该同处死罪。商鞅接受妥协,以左庶长(赢虔,以左庶长爵位掌秦国兵权,为人正直但心胸狭窄,以自己在国中的威望有力的支持了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他因纵太子犯法而受劓刑。孝公卒,太子立,是为秦惠文王。他诬告商鞅欲反,秦遂杀商鞅,灭其家。)及太子的老师(公孙贾)顶罪,分别削鼻及刺青。孝公去世,太子继位,商鞅被捕处死。

——《韩非子》

下面我们分析和讨论一下如下的几个问题:

(1)如果你是商鞅,你会接受妥协吗?有更好的方法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回答:“我会妥协”。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形势永远比人强”,这些话虽然是老话,但是到今天依然有其实际意义。妥协没错,错在搞错了妥协的对象,也就是找错了替罪羔羊。试想,商鞅用左庶长和太子老师作替罪羔羊,本身就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因为这两个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替罪羔羊应该找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没有什么影响力或者即将死去的人,杀掉了当然也就无所谓。这其实是一种合理的不公平。

请问:我们追求的是“不合理的公平”还是“合理的不公平”?(2)如果你是秦孝公,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是秦孝公,你也许会说:“发一个免死金牌给商鞅不就没事了?”这样,等秦孝公死后,一旦灾祸及身,马上将免死金牌拿出来,不就可以躲过了。其实不然,因为秦孝公不会这么做,他希望商鞅自己想办法,而不是他死了以后还要靠他。

如果工作情没有做好,我们不要奢求你的上级来救你,而应该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虽然每次老板都会说“你去做,我支持你。”但是,一旦发生了很大的问题,再 5

去奢求老板的支持就会马上变得不可能。因为上级心里在想:“我支持你,你要给我好好干。结果你给我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我还给你负责,免谈。” 所以很多事情都要从多方面去衡量,不要只从单方面去考虑。

特权是永远存在、不可能消灭的。(3)如果你是太子,你会怎么办?

你也许会这样回答:如果我是太子,第一,我不会藏匿犯死罪的人;第二,如果他来找我,我一定把他送到法院去;第三,如果我真的犯罪了,我一定与庶民同罪。

这些话都是好听不好用,谁都做不到的。因为领导的对象是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人,人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相当不理性的。比如,太子也可以连夜将犯人送走,等商鞅来查时,不留痕迹。这也就是所谓的“事出有因,但是查无实据”,可是太子之所以那样做,必然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4)商鞅变法是不是只用法而不用术呢?

商鞅确实是有点有法没有术。比如,商鞅可以在抓人前去向孝公报告:“听说太子藏匿了一个王族成员,那是一个犯法的人。我绝不相信有这种事情,您说太子会做这种事吗?”孝公肯定会回答:“以我们的皇家教养,太子不可能做这种事,你们其他人有反对意见吗?”其他人一定会装聋作哑,这是一种生存之道。

还可以派一个武功高手潜入太子府内,把那个人抓走,然后再派人去搜查,最后再去向太子谢罪。这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可躲过一劫。

这些都是“术”,术可以分为两种——权术和艺术。这两种术都是形式繁多,实际却很不同。从外在的形式是无法区分这两种“术”的,区分点在于它们不为人所见的内在。商鞅懂法不懂术,有人却懂术不懂法,还有人既懂法也懂得术,却缺少形势的“势”。总之,法、术、势三者要同时运用才有效。

案例迁移:

某机关,办公室副主任分管财务工作,包括签字报销。但主人曾告诉过林秘书:副主任是协助主任工作的,主人分管秘书工作,今后需要添置设备、购买物品可向主任请示并签批。后来林秘书请主任签字报销时,分管财务的副主任来到主任办公室,看到报销单就问林秘书:“我在单位,为什么找主任批?”当时财务处长也在场。

秘书作为机关的重要角色,在工作中涉及各个层次的人员,处理好领导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与各层领导的关系至关重要,当置身夹缝中时,要学会驾驭矛盾,引领局势,协调关系、讲究方法,逢源有度。面对实训中的问题,作为秘书要能妥善处理好,不能将问题推给主任,更不能搬弄是非,影响领导之间的感情。

下载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TT班2012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次作文教案(模版)

    第四次作文:——的力量 一、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 4、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

    第四次教案水手 演唱

    水手演唱:郑智化 苦涩的沙 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scold)母亲的哭泣 永远难忘记 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在海边 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 总是幻想(imagine)海洋的尽头有......

    四年级教案第四次(5篇)

    戴氏教育 精品堂青白江校区 四年级奥数同步提高班 第4次课 罗伦*** 戴氏教育小升初名校冲刺教育中心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临洮街一校 王 娟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从作者......

    七月教案最新(5篇)

    一、大学语文绪论 1、何为大学语文?新浪网7000多人参与调查显示,92%的人支持语文课列入大学必修课。 2、重庆大学理科类毕业生马建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后到单位实......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1 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饮、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 3、领悟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