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写实性评价
个人写实性评价
偏关二中 刘俊杰
我于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一直勤恳耕耘在教育战线上。回首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可以说勤勤恳恳,问心无愧。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好评。使自己感到十分的欣慰。
从教几十年,我始终把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放在首位。培养和铸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魂。我所从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再教育和再提高。我阅读过大量的相关书报杂志和教学参考资料。切身体会到受益匪浅。过去在教育不被重视,教师不被尊重时,有许多同学改了行,可我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动摇过。我始终相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学生到家长,更加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尊重人才,这对我是一种鼓舞,一种鞭策,心情更加舒畅,工作更加勤奋,不需领导督促检查,自觉自愿,无怨无悔,承担起许多份内和份外的工作。几十年来,不受名利影响,不受钱财诱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育人,无私奉献。
在常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文凭不等于水平,要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就得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这一方面,自己做得比较满意。几十年来,多读书﹑多学习,已成为习惯。相关的教育教学书报,阅读过许多,从而在教学中能驾驶教材,能将知识讲深讲透,许多学生反映,我的课能听得懂,也想听。在教研教改中,我是一个参与者,实践者,也是一个学习者,虽是老教师,从不倚老卖老,虚心学习,认真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许多中青年教师的课,我都听过,从他们身上发现了许多优点和长处,让我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同时,我也积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互相听课﹑说课和评课,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传授给他们,相互交流,相得益彰。通过自己的努力,许多青年教师进步很快,成了政治学科的骨干和能手。我也受到他们的衷心拥戴。
回顾几十年来的辛勤劳动,付出了心血,也代来了收获。教过的每届学生,绝大多数的成绩都令我欣慰。从平时考试到中考,我所带的班级成绩都不错。每届教学班子的组建,班主任都提出让我带他们班的政治课。学校的各项考评,我的成绩都很出色。在名利面前,我主动退让。许多模范﹑荣誉,我都让给了其他同事和年轻教师。正是几十年的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我也深得领导和家长的信赖,同行和学生的敬重。以后,我仍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再做贡献。
第二篇:教师评职称写实性评价
摘要:学术的行政化恐怕是当今高校里最具中国特色的流弊了。作为计划经济遗留在高校领域的制度,教育的行政化,学术的行政化至今仍然是最顽强的堡垒,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看不见一丝改革的春风。评优秀,有名额评职称,有指标,纵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没有指标,白搭。为了这可怕的指标,超脱者不再超脱,宽厚者不敢宽厚。同事间勾心斗角,各显神通,同室操戈,反目成仇,知识分子仅有的一点道德优越感在现实的职称面前被撕的粉碎。多少个团结祥和的集体,因为职称评定而分崩离析。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像横在教师头上的一把剑。职称评定的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容易得如同天上掉馅饼,有人则是郁郁多年求不得。一场职称评定,同室操戈者有之,反目成仇者有之,志得意满者有之,灰心绝望者有之„„眼下,从南到北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所谓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更是将高校教师关于职称评定这一焦点矛盾推向了极致。不禁要问,职称到底是什么?评定职称为什么这么复杂?
一般而言,职称无非是对一个人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肯认。然而,这仅仅是一般性的概念。在时下的校园里,你若要依据职称的高低来判断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结果往往会大跌眼镜。因为,在职称评定的背后,有着特复杂、特神秘的故事。
标准模糊依据繁多职称既然是对一个人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肯认,那么评审时应当主要考察这些就行了,然而,事实决不会是这样。参加过职称评定的人都知道,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在其中能起到三分之一的作用,已经很不错了。大量的莫名其妙的依据、标准不知从何而来,却又实实在在地掌握着你的生杀大权。领导印象,群众评价等等不一而足,领导那里,你跑的不勤,休想!同志们的眼里,你脸不熟,甭想。种种标准、依据都在强烈地提示你,这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这是一个人际关系的社会,要懂得游戏规则。还有什么出操一票否决制,党员一票否决制-----理由强悍的无庸置疑―――不是党员怎么可以当教授?!言下之意,只有党员才有资格评教授,党员是拥有优先权和特权的,党外的莘莘学子难得地受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堂党课教育。更有甚者,因为心情紧张而没有向领导敬礼者,功亏一篑,就此断送学术年华,也算得上是教育史上的奇闻了。职称评定是教师们不得不过的一道坎,领导们掌握着它,就可以掌握着秋后算帐的机会和手段,不怕你不服,少坐一次班,就有可能使你几年的孜孜以求付诸东流。这颇有点类似到乡政府领结婚证,先交清各种杂费再说。一个职称,承载了多少不应承载的东西!年龄、资力、人际关系„„至于它应当承载的业务能力,天知道,有多少?在一大帮外行的专家面前,你尽可大胆发挥,畅所欲言,没有几个人听得懂你在说什么,也没有人在乎你说什么,这一整套游戏,大家都熟透了。一个本应是单纯反映教师学术业务能力的职称,成了衡量一个人全部价值的尺度,动辄就把什么都纳入评定依据当中,这就大大地影响了职称评定的权威性与可信度。评审标准的多变性和模糊性也是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今年这样的标准,明年那样的标准,赶上了算你走运,赶不上算你倒霉。没有稳定的标准,便会使当事人茫然不知所从,便不会有稳定的预期。对未来没有稳定预期的人,是不会有恒心的,而没有恒心的人一般是不讲信誉的,表现在学术领域,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急功近利之风盛行,投机钻营、浮躁作假之风盛行。职称应该体现的一名学人应当具备的独立思考的学识能力,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缺乏稳定的标准和良好的制度保障,就不免让人怀疑评审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样评出来的教授,大家也不过是认为他运气好罢了。
学术的行政化学术的行政化恐怕是当今高校里最具中国特色的流弊了。作为计划经济遗留在高校领域的制度,教育的行政化,学术的行政化至今仍然是最顽强的堡垒,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看不见一丝改革的春风。评优秀,有名额评职称,有指标,纵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没有指标,白搭。为了这可怕的指标,超脱者不再超脱,宽厚者不敢宽厚。同事间勾心斗角,各显神通,同室操戈,反目成仇,知识分子仅有的一点道德优越感在现实的职称面前被撕的粉碎。多少个团结祥和的集体,因为职称评定而分崩离析。
当今之世,非竞争无以求生存,非合作无以求发展。这里所说的竞争应当主要指的是对外的竞争,至于内部,则首先应当强调的是合作精神。因为名额所限,因为指标所限,为了不被“末位淘汰”就要想法把别人压到末位去。这实在是一种挑动群众斗群众的好办法,结果就是台湾柏杨说的中国人所擅长的“窝里斗”。我们有些领导或理论家认为,似乎只要是合作或合奏,这些人就一定是南郭先生,他们只要听独奏。须知现代的科学技术是大科学的时代,单枪匹马是很难得到有份量的成果的。人类基因测序、蛋白质合成、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等等成果都是许多人合作的结果,有时是若干所学校同行共同攻关的成果。片面地夸大竞争,无视和有意无意地贬低合作的重要性,过分地夸大其中的某个个人的作用而贬低集体合作,恰好是近代科学的敌人。
大至不同的单位,小至不同的部门,因为指标的状况不同,评审的结果千差万别。有人运气好的如同坐火箭,有人则辛苦地如同老黄牛。同样的水平,有人已贵为教授,有人则仍屈居讲师。同是教授,水平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职称评定,有何公平可言?有何公信可言?指标来源于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来源于权力。“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阿克顿勋爵的至理名言如此神奇地适用于这个本该纯净圣洁的学术领域。指标的背后是止不住的暗箱操作,是赤裸裸的腐败。一个本来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评定的职称,评寒了多少教师的心。经济学家张维迎言,砍掉一部分行政审批,就会减少部分腐败和寻租,中国经济会向前迈进一大步。这道理同样适用于职称评定,取消行政审批式的指标制,就会解放一大批人才。
世界各国中“教授”(professor)一词的本意是职业的意思,即以教学为职业的意思。显然,如果不能给大学生或研究生上课,就不能认为是合格的教授。现今国外的其他大学,都规定教授每四年可以有一年不上课,其余学期都必须上课。不管你是多么有名的教授,是院士、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一律得平等地讲课,如果课讲不动了,便应当退休,即使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也不例外。然而我国的情况是,自上个世际八十年代以来,教师队伍发生了奇特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从来没有摸过粉笔头和从来没有做过学术研究的人大量涌现为教授,学校里有大量不教课教授,这在学校里树立了一个无形的标准,只要当了官,在学术上也就达到了最高水平,其结果是把学术职称政治化了,政治地位就等于学术水平。这种措施的恶劣影响并不在于,在教授队伍中增加了一部分不从事教学的教授。严重的是,树立了教授可以不教课先例。既然教授可以不教学,这种榜样一出,就使得本来是做教学工作的教授也不教学了。一部分学有专长的教授,被安上了各种代表、委员和什么长的名号,也被迫脱离教学第一线。他们整天忙于政务和评价别人的水平,而自己却陷于会海之中难于自拔,脱离了教学第一线,学而优则仕。学校天生有许多与教学无直接关系的杂事,在西方和49年以前的我国大学,是实行两套人马,一套是教学人员,另一套是职员。与教学科研直接有关的事职员不能过问,只是教学人员的事,职员的任务是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条件。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学校里任何人都可以管住教员,学校的任何处室都可以对教员下达各种指令,教员实在是学校里最无能的人了。
学术的行政化已在高校产生了严重不良的恶性循环。评职称需要有科研成果,科研成果需要有科研立项,而科研能否立项则看该立项是否有领导挂帅。于是乎每年的科研立项竞争演变成了各级领导官阶的大比拼。在这官本位的社会里,当个领导真是好,有了权力,便有了一切,即使科研成果,也会不费吹灰之力,有人主动送上门来。而无职无权的一介书生们,想要弄个什么科研,则必须借助领导权威,扯上大旗作虎皮,否则是连门都没有的。天知道,这样的科研,除了鼓励拉帮结派、投机钻营,又有几分有价值的科研呢?这样的科研,不仅无益于科研,而且浪费了时间、机会和宝贵的科研经费,败坏了严肃科学的科研风气,挫伤了科研工作者的进取心,实在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专家委员会的尴尬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专家委员会的地位和角色是举足轻重的。他们依仗专家的素养和权威,决定着一个个被评审者的命运和前途。然而,这些由各行各业的们组成的精英团体,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盲人集团。由于专业分工的细化,大多数的专家对专业领域外的知识是茫然无知的。很难想像,一大批社科专家,能听得懂数学老师在讲什么,一大批工科专家怎么会清楚法学的前沿发展方向。在指标的限制下,往往是一名数学老师和一名法学老师在竞争同一个名额,大多数的外行专家们,他们凭什么分得清孰优孰劣。然而职责所在,专家们不得不盲人摸大像般地,凭借一点模糊的感观印象,投下庄严神圣的一票。当事人的权益,就这样被这些貌似权威、公正的专家,神不知鬼不觉地牺牲掉了。在单调冗长而又竞争激烈的评审会议上,可怜的专家们经常烦闷得打磕睡,不知不觉中,他们为这不合理的评审制度背上了一顶大黑锅。
职称是对一个人学术业务能力的评价。学术业务能力如何,一般而言,只有同行才能听得出来。然而同行们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一年中有无数次的大小会议,却难得见同行们坐下来讨论学术问题,更何况,在现行的评审体制下,同行是冤家,意见也难保客观公允。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业被认为是时代留下的一只不错的铁饭碗,改革的呼声,从南到北,风起云涌。然而任何不触及教育的行政化、学术的行政化以及职称评定的种种弊端的改革,注定只能是一场伪改革,徒劳无功,破坏人才的健康成长,增大高校的混乱局面。
社会化评审制度的可行性职称评定纵然有以上种种弊端,但还是万万不能取消,否则无职无权的教师们便又少了一条路。随着教育的日益开放化,考虑和国际接轨的职称评定的社会化评审制度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职称评定制度,一般是通过学会、协会采用社会同行专家评价的办法解决。只要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没有指标的限制。同我国的单位内部评审制度相区别,这一制度称之为社会化评审制度。同传统的职称评定办法相比,社会化评审制度有以下优点:首先,评审委员的社会化、专家化,消除了单位评审办法中存在的利益、人情因素,业务水平成了评审委员们决定是否授予被评审人职称的惟一标准。这就使同一领域的人在评审职称时站在了同一平台上,同一职称水平不一的现象将大为减少,职称也将成为代表一个人真正业务水准的杠杆。其次,社会化评定的职称,也必定被社会所承认,而不像单位评定的职称往往只是在本单位才被认可。这将大大挤掉职称中的水分,提高职称的含金量,使之成为一个人通向市场的通行证,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位内部的“身份”象征。再次,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人们不可能换一个地方评一次职称,社会化评定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文本。这种办法,不但节约了资源、化解了矛盾,还将奠定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人才市场的基础。
长期以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大多数国外同行并不承认我国的职称。社会化评审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制度,有利于改变这一尴尬处境,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不久前,为探索职称评定的社会化机制,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了职称评定认证中心,建立了专家库,制定了试行办法。每一次评审中,中心都要从专家库中挑选5至15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屈居副研究员职位十年之久的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建华,成为我国第一位经过社会化评定获得研究员职称的科技人员。
刘建华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的曙光,但愿社会化评审制度能早日普及开来,使得职称评定不再成为莘莘学人们的伤心往事。
第三篇:教育教学工作写实性评价
教育教学工作写实性评价
思想道德;
该同志忠诚党得教育事业,遵守党纪国法,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明礼诚信,为人师表。团结同志,热爱学生,服从领导分配,勇挑重担,爱是完成教学任务,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敬业奉献,楷为人师。
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成中,该同志能根据新课标改革实施纲要,深钻大纲,依据教材。制定新的教学计划,[课件]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更新了理念,明确了教师的真正角色,有高超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认真辅导美味差生,校内外都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成绩不断上升。
教学成绩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高同志所任年级学科成绩一直处于上升地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不断提高,在中心校组织的综合测试与评估中第一学期荣获全中心校以年级总成绩第一名,第二学期又再次荣获一年级总成绩第一名 的优秀成绩,被乡政府,中心销售与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深受广大家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在本教研中担任的角色
该同志担任一年级少先队辅导员,数学教研组组长,知道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有方,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做好笔记,并写下新得体会,把学到的技能技巧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写实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回眸过去的两年,在紧张而充实的生活中度过,在这两年的工作中,使我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工作的艰辛,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工程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慢慢的融入到了工作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我的努力工作下,从一个懵懂小伙成为了值得领导信任的有责任心的工程技术员。
2012年的4月份我来到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LXS-11标梁场工区项目部实习,兰新双线梁场承建段主要以路基无砟轨道为主,由于兰新第二双线是西北第一条客运专线,施工测量尤为重要,刚到这实习,很多知识都没有接触过,对放线测量一窍不通,通过我的努力学习和工程部技术员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边坡放样和基本坐标计算,经过大量的施工测量放样,我熟练地掌握了测量的基本知识,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后期的施工中,领导让我接管了全段第二层级配碎石施工,全段级配碎石长15公里,已完成6公里,剩余直线段1公里、曲线段8公里,由于曲线段超高在级配碎石面完成,既要完成路面抗压强度又要实现路面超高,加大了施工难度,对水准测量要求较高,我们严格按照测量要求,直线段采用两侧纵向10米各打一桩,曲线段采用两侧纵向5米各打一桩,桩间连接钢绞线,通过钢绞线标高控制路基面标高,每纵向10米横断面处取5个点进行测量,达到路基面设计标高后,继续向前推进施工,对有疑惑的断面多次测量,力求测量结果无错误,经过多次摸索,成功的完成了二层级配碎石的施工,为后续支承层的浇筑提供了保障。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底,通过半年的学习,让我掌握了更多的测量施工技术,按期完成了领导交付的施工任务,得到了领导、同事的好评。项目进入了人冬休阶段,我留在项目部值班,在值班期间,每天去工地视察,防止轨枕扣件等物品丢失,为来年开工做好物资保障。
2013年悄然而至,工程进入了重要阶段,无砟轨道混凝土浇筑,由于工期较紧张,对施工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担任了无砟轨道第一工作面的现场技术主管,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有压力的工作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对技术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合格的技术主管不是只会测量放线那么简单的。身为技术主管,首先要有过硬的测量功底,其次要熟练的掌握后续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处理,能认真的完成每月的工程量计价,做好每天的施工工作笔记和施工台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作业的循环性,我认为必须要做的以下两点:
(1)提前做好轨面标高的测量和轨道中心线、边线的放样,精确的测量放样对后期的精调、模板架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测量放样中不得有半点马虎。(2)及时下放技术交底书,对不理解的工序耐心讲解,必须做到交底到个人,使每个工人都能熟练地掌握施工方法,对现场施工工序逐项检查,从钢筋加工绑扎、接地钢筋焊接、模板架立、框架的铺设,确保每道工序符合设计要求,对有问题的工序,现场及时整改,为夜间混凝土的浇筑打好基础。
第五篇:学校写实性材料
教学成绩及效果的学校证明
刘军国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工作中,潜心研究教学,先后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市,县级的课程培训,并主动承担学校的二级培训任务,带出了一批思想观念新。业务能力强的青年老师,为学校的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做出了积级的贡献。担任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从未出现错误,他所代的物理学科,在同年级同科考试中,每次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受到了全体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也一致称赞他为一个难得的好老师。而且,他还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他所撰写的论文也多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石门口中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