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新《纲要》中,我国第一次明确地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我园一直将幼儿早期阅读作为幼儿园的办学特色,也充分肯定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
早期阅读活动,主要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主,在幼儿享受阅读的过程中自然积累对汉字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阅读服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兴趣带幼儿走进阅读,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阅读,实现“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阅读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让他们积极参与阅读呢?
(一)追求教学艺术,吸引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让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
1.在教学中用百种语言表现阅读内容。
老师用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等吸引幼儿,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阅读活动后,也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赋予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小班幼儿受年龄限制,往往会看,能懂,但却不会表达,也没有信心去表达他们有能力表达的内容。所以,针对小班幼儿特点,我们以人类特有的语言符号,结合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其他表达方式,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百种语言”来表达表现,提高幼儿的兴趣。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活动。
该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在动态、立体的信息传递中,充分调动起幼儿的视觉、听觉和感觉。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幼儿身临其境、感同深受。老师引导孩子发现,很多好听好玩的故事还能在书中找到,他们会萌发去书中寻找乐趣的念头。幼儿兴趣大增,爱上阅读。
3.在教学中设计丰富的延伸活动支持阅读。
在本学期的阅读活动中,我班开展了丰富的延伸部分来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幼儿在延伸活动中获得语言经验,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思维能力等等。比如:在阅读《今天穿什么》后,我们开展了图书制作活动,请幼儿设计四季穿的衣服,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在阅读《为什么我不能》后,班里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表达的能力和自信,等等。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1.投放适合小班年龄的书籍。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主要通过看图和触摸等进行阅读。老师在投放阅读材料上应根据幼儿特点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而且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一些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一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阅读内容,一些内容简单有趣且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一些边看边操作的幼儿幼儿用书等,对幼儿无疑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同时,在摆放图书过程中,我们也尽量涵盖每一发展水平的幼儿,以保持不同水平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在语言区提供相应的图书,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幼儿愿意一遍一遍地反复阅读。
2.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区环境温馨舒畅,墙面面贴上“我会轻轻”等由幼儿自己看书时的照片制作的图片,让幼儿自觉的形成安静阅读的氛围。阅读图书过程中,鼓励幼儿轻轻交流,将自己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当幼儿想换书时,在“哪儿拿的放哪儿”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大胆选择自己想看的书,同时也引导幼儿之间个别的交换。我们还组织幼儿去看哥哥姐姐阅读,通过观察和自我体验,初步形成正确阅读的概念。
(三)结合多种途径,提升阅读兴趣。
1.利用区域为幼儿提供阅读平台。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了“语言角”、“表演台”等活动区域,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我门把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头饰、图片等投放进区域,他们对学过的内容都熟悉了,很愿意玩一玩、说一说。还鼓励他们将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里,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
2.家园合作,带动幼儿阅读。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希望幼儿能在家看一些书,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读物和指导阅读。我们鼓励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指导幼儿阅读图书,鼓励幼儿在听书的过程中跟读。我们充分利用园所优势,向家长推荐儿童读物,建议家长来阅览室借阅读本,引导孩子共同读书,讲故事,朗诵儿歌等等。让家长充当合作者与幼儿共同阅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此外,鼓励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在那里孩子不仅可以看到更多的书,还能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为阅读活动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阅读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阅读不仅体现在教学中,还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处。利用固定材料外的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变化、动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幼儿日常生活与阅读教育相结合,通过不断感知内化,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
镜头一:午睡前,小朋友安静地躺在小床上听老师讲故事。镜头二:饭后散步中,老师正在结合秋天跟小朋友回忆儿歌《秋妈妈与果娃娃》。镜头三:在幼儿听过一定的故事以后,向老师点故事:老师,讲《小兔乖乖》的故事,讲《三只小猪》,讲《布丁鼠》……
通过一个学期的阅读实践,我班幼儿的独立性增强了,不再有原先的无所适从和缠着让老师讲故事了。他们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大胆、自信,愿意自己看书,还能在其他幼儿面前说一说。由于阅读成了他们感兴趣的事,阅读能力上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能创造性地仿编,部分幼儿开始探索与别人讲的不一样……
我想,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引领幼儿尽早进入奇妙的阅读世界,感受阅读的独特魅力!
第二篇:小班幼儿剪纸兴趣的培养
小班幼儿剪纸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幼儿前进的动力,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小班幼儿脱稿自主创意剪纸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下是我们在活动中所总结的两三个策略供大家分享:
策略一:在游戏中体验征服工具的快乐
对于刚刚升入小班的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手部力量有限,小肌肉的发展不是很灵活,使用剪刀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是引导鼓励幼儿敢于拿剪刀,并用一些模拟动物的口吻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小鸭张张嘴,小猫喵喵叫,使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熟练使用剪刀,让幼儿觉得使用小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幼儿在最初使用剪刀时,总是用各种办法来拿住小剪刀,他们的方法各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对幼儿的方法进行否定,而是鼓励幼儿能够拿住剪刀已经很能干了。这样幼儿愿意和老师一起参加剪纸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在幼儿的体验下。教师再对一些持剪刀不正确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自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小剪刀和小手的对话》“一天,小剪刀和小手相遇了,它们商量要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它们说来说去,决定了让大拇哥自己住小剪刀的一个家,让食指和中指住小剪刀的另一个家,各自的家决定后,大拇指说:我的力气大,我就做上面的工作吧。于是,大拇哥就总是在上面工作,而食指和中指呢就总是在下面工作。它们一起合作得很愉快,完成了许多任务。”使幼儿知道在剪纸时手持剪刀的方法和剪刀运用时的方向,通过这个故事使幼儿知道如何在活动中正确的使用剪刀,自己也乐于参加剪纸活动。
策略二:尊重幼儿的随意剪特点。
小班幼儿的美术创作是由涂鸦开始的,剪纸也是如此。当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去剪纸时,对于幼儿的自身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自主创意剪纸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特点,及时发现幼儿的发展轨迹,积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当我们发现幼儿连剪带撕时,我们可以说:“你的小手真有劲,你可以用你的小剪刀代替你的小手把它剪下来吗?如果这样你就更棒了。”使幼儿的兴趣点在不受到影响的同时对幼儿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并及时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连续剪,当这些技能幼儿都掌握以后,我们可以给幼儿提出一些命题式的要求,例如:剪窗帘、饼干等,一是为了巩固幼儿熟练使用剪刀的技能,二是使幼儿从随意剪向有目地的剪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对剪刀的控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准备。
策略三:引导幼儿将作品与万物形象建立联系,激发幼儿继续创作的欲望。当幼儿的基本技能具备以后,幼儿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但是幼儿的创作过程是盲目的,毫无目地的,这是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发现,及时地去给予指导和充分的肯定。当幼儿能够剪细条时,我们可以说:“你剪的真像面条,一会儿我们可以请大家吃面条。”当幼儿剪成大块纸时我们可以说:“你剪那么多大石头做什么呀,是帮小猪盖房子吗?”当幼儿剪碎纸时,我们可以说:“你给谁做的米饭呀?”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很能干,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情感方面也有一些渗透,激发幼儿愿意主动的去帮助,并从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另外,当幼儿在活动中,高兴地举着自己的作品向我们讲述时,他们的成功感由然而升,这时的我们应该及时的给予鼓励、表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展示,使幼
儿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多种手段丰富幼儿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帮助幼儿建立作品与物的形象联系。
兴趣是幼儿前进的照明灯,有了兴趣这位无声的老师,才能使幼儿对剪纸活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才能激发他在的学习中动力。在小班进行创意剪纸,要把如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第三篇:对幼儿园小班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初探
本文系转载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索、认识的内动力;习惯是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有助与幼儿能顺利、愉快地参与活动。音乐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有助与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积极情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顺利地参与活动,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达美、创造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
培养对幼儿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其次并在活动中激发其兴趣,使之保持,并进一步再激发,即要引趣、激趣、增趣,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兴趣。
一、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当一些孩子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在搭积木时从随意地敲——不断重复敲击倾听敲击的声音时;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时,我就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而好奇心恰恰是兴趣的一个起点。
二、引趣
我将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好奇心,用客观事物的新异性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对音乐产生兴趣。我以幼儿爱唱、爱跳、爱表现、好创造的天性来引趣。
(1)让幼儿多接触音乐: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并将音乐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在来园时我会播放轻柔悦耳的名曲、童谣迎接幼儿,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主动的参与活动中。
在进餐时,我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幼儿边听边跟着节奏吃。音乐如同给孩子的食谱中增加了维生素一样有助于身心健康,边吃边听音乐创造了愉快的情绪,增加了食欲。
午睡时我播放柔和、恬静、的摇篮曲,让幼儿自然而然的入睡,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在区域活动的“小舞台”里,我把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面上做背景,收集了配有音乐的儿歌、欢快的歌谣、乐曲,并制作了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彩带、头饰、花环、手铃等)来满足孩子表演时的需要。孩子们可根据不同的音乐旋律选择不同的道具去表演。如当律动“秋叶”的旋律一响,幼儿就去拿彩色的树叶道具,歌舞“小猪睡觉”幼儿就纷纷去带头饰“小猪”,而节奏欢快的迪高音乐一响,他们就去带上花环拿上彩带跟着旋律扭动起来,走起了台步,那情景还真象一位位模特在演出呢。他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兴趣盎然,部分幼儿已形成较强的表现欲。
与各学科配合的音乐活动: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利用艺术的形式进行教育最易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选择了一些和各学科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的游戏活动。在学习儿歌或故事时,我选择配有音响效果为背景的,既增强了幼儿语言的表现力,同时音乐促进幼儿大脑半求的活动,提高了记忆效果。如语言节奏“大苹果”、“小花猫”等。
三、激趣:幼儿的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往往是短暂的,如何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和增强呢?
直观激趣:在音乐活动中,我适时的出示直观形象的不同教具,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动作、体态、眼神,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幼儿的兴奋点。例如:歌舞《小猪睡觉》,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先讲了一个故事请幼儿猜猜,“草地上来了一个可爱小动物,它长着大大的耳朵,胖胖身体,还有一条小尾巴。它吃饱了就靠在大树旁睡觉了,呼噜呼噜可真舒服。这是谁呢?”我一边讲一边夸张地做动作,幼儿一猜就猜出是小猪。然后,我请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猪的动作,幼儿在模仿中很好地感受了音乐,掌握了节奏,使难唱的“咕噜噜噜噜,咕噜噜噜噜”这一句顺利地地让幼儿自然而然掌握了。
表演激趣:以形式多样、动静交替的方法让孩子在表演中体验,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良好的情绪体验能调动幼儿积极参与表演,积累表演的经验,使幼儿学习的兴趣得以保持。
表扬激趣:幼儿好胜、好强的,当音乐活动中幼儿自创出一个动作时我会及时翘起大拇指以示鼓励;当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会跳了。”我会投以一个赞许的眼光给以肯定;当孩子们互相帮助时我会在班中加以表扬,这种强化方式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活动往往起到事半公倍的效果。
创造激趣:幼儿在含有创造成分的活动中会显出更加高涨的参与和热情。例如:歌舞活动——“办家家”让幼儿尝试创编语言节奏——炒菜。这是重现生活中的经验。他们有玩“娃娃家”的生活经验,在认识许多蔬菜和水果后仿编,幼儿显得心应手,创编热情高涨。
四、增趣:使幼儿在乐中学,学得乐,必须使幼儿不断的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巧妙设计和出示教具,教具突出主题,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例如:歌曲——“两只老虎”。我绘制了两只形象滑稽可爱的老虎,而老虎的不同的身体部位都是可灵活组装的。当出现没有尾巴、没有耳朵的老虎时,幼儿就可通过教具的直观提示直接创编出歌词。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注意音乐活动目标的适度、可行,把握好难易度,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培养进取精神,使兴趣较长久地保持。
根据音乐活动的需要,教师应以不断变换自己的行为和角色来唤醒幼儿的兴趣,保持兴趣的稳定,提高幼儿的兴趣。
尤其是小班幼儿,根据其年龄特点的需要,运用角色和用不同的角色口吻进行指导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作品;而在学习过程中与幼儿一起唱、跳,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幼儿学会后进行创造时,我则是一个欣赏者,以欣赏的眼光去鼓励、激发孩子。
根据班中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所设计的活动也能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我从音乐游戏入手。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自然的活动方式。如男孩喜欢玩小汽车,我就设计了游戏“开小车”、为了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我设计了游戏“木头人”、在感受音速的变化时,我设计了游戏“转椅”、在听辨不同音区的变化时,我设计了游戏“高人和矮人”、“爷爷-爸爸-小弟弟”等。幼儿在游戏中动而乐,乐而动。每一次游戏都让幼儿有得意犹未尽的体验,期待下一次 活动的开始。
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方法、形式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愉快地参与活动,增加幼儿的兴趣。
在活动中,除了用游戏法、情景表演法,我还尝试了用多媒体法进行活动。例如:歌曲《蜜蜂做工》即用了多媒体教学,有鲜艳画面的演示和做背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兴趣更高了。
为了能整齐和谐地演唱,幼儿必须学会边唱边听同伴的歌声。因此我采用当场录制歌声,然后回放给孩子听。听到录音机里的歌声,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他们不仅在演唱时注意了自己的声音,而且对歌曲的演唱更有兴趣了。
根据活动需要尝试多种座位法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音乐游戏时多采用马蹄型座位;玩打击乐时多采用六排座位,以教师能更好指导,幼儿能更清楚看清楚。(在眯宝贝探索栏可以找到大量的儿歌音乐)
为了使下一次的活动能比前一次更有提高。我进行个案观察记录、研究。例如:游戏爷爷、爸爸、小弟弟走路(一、二)的案例分析;个别幼儿——陈浦彬的研究等。这些对我能较好的开展音乐活动都有较大的帮助。
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以其形象性、情感性陶冶着幼儿,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愈来愈浓厚了。
第四篇:浅谈小班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实践证实,幼儿可以在早期阅读中建立起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这不仅有利于幼儿获得较高的阅读水平,而且对于他们进入学校进行书面语言的学习有很好的作用。早期阅读教育不仅对幼儿的学习、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幼儿的自我调适能力、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也有也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家长和幼儿之间及环境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幼儿在集体环境中进行阅读,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探索的活动,从而促使阅读活动进行到底,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小班就必须把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放在首位.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引起幼儿主动探索和观察,在这种主动求知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情绪愉快,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从家庭来到了幼儿园,开始了他们最早的集体生活,我们教师首先是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论大书还是小书,都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让孩子摸得到书,和书建立亲密的感情。
我们在班级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区域,设置了阅读区,投放了幼儿便于
取放的图书架、还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根据年龄特点的幼儿阅读材料,另外还提供一些舒适的软垫、铺有美丽桌布的书桌和靠背椅子等等,为幼儿塑造了一个温馨的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在这个区域里,我们还提供了亲子阅读的环境,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同时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径。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和幼儿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最终过度到儿童自己阅读。因此,我们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幼儿早期阅读的亲子阅读环境。对于小班孩子,我们选择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艳、文字少、一页单幅的图书。同时还要求装订牢固,纸质较厚的图书,这样便于孩子反复翻阅。让幼儿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图书阅读、及交流对象来开展阅读活动。在幼儿阅读的时候我们教师还留心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从阅读区中会选择一些图书读给幼儿听,在老师的有意识的影响下提高幼儿对这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有意识的让幼儿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画面构成的,画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张一张仔细翻看,以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初步让幼儿学会读懂图书内容:如会看画面,学会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大致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实现预期。有时在讲述过程中设置悬念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想象,自由发挥,通
过讲述,帮助幼儿反思,请幼儿想想说说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以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第五篇: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合理的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思维以及创造思维。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进而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开发。本文主要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兴趣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现状 幼儿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7-01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进而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美术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为趣味性、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1]。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其目的还在于幼儿内在创造意识的培养与激发。在实践各种美术教育活动的同时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情趣,拓展幼儿的眼界,达到传递美、分享美及追求美的教育目的。幼儿绘画兴趣的激发应充分体现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特点,启发幼儿从自我创新角度完成独具自身特色的绘画作品。创意绘画是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所缺少的,也是亟待挖掘的重要部分。幼儿绘画潜能只有在得到正确引导和激发的作用下才能真正将生活中的美体现到绘画作品当中。
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家长还可以选择各种独具特色的美术培训班。然而,从美术教育培训班的开展现状来看,无论是美术教学内容设计还是课程安排都遵循着相似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就势必会导致幼儿的美术作品千篇一律,幼儿在美术课程学习仅仅是依附着教师,教师教什么幼儿就跟在后面画什么,如此复制出来的美术作品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绘画效果都大相径庭,幼儿的作品大致雷同,毫无创新可言。长此以往,幼儿的绘画思维被严重限制,同时枯燥乏味的绘画过程还严重影响到幼儿的绘画心态,甚至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美术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应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却使得幼儿成为了美术教育的附属品,这样的美术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兴趣与教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同步实施,基于兴趣培养目的的幼儿美术教学才是具备生命活力的幼儿教育课程。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
1.美术教育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并能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
课程的选择应该能够促使幼儿获得一定的成功。对幼儿的成长来讲,阶段性是一个明显的特征。不同的年龄特征暗示幼儿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是有差异的,比如幼儿在上小班的时候,喜欢的是玩具,使动物,是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但是这个阶段相应的,因为没有完善的肌肉,就缺乏操作能力和技巧。在对美术活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其特点,选择小朋友们喜欢的玩具、实物或者动物进行相关的设计,让教与学在娱乐中轻松进展。
2.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通过引进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玩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的最爱,所以如果能够将游戏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教学目的应该更容易实现,也更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热情。借助游戏进行教学,老师要能够情节化、探索化处理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后,在一个轻松、自然、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教师还可以开展童趣性较强的语言指导活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要用适当的语言,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指导,跟幼儿进行交流,使得幼儿在乐意的同时,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技能,感受到美术的美和快乐。比如,可以引进“擦”的方法练习幼儿的涂色功底,比如可以对幼儿们说,“我们一起来给小鱼洗洗澡好不好?右擦擦、左擦擦、上擦擦、下擦擦、慢慢擦,慢慢变,小鱼越来越漂亮了!”;教师可以运用拼画和添画的形式让幼儿产生兴趣小班幼儿对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还叫不上来,但他们却喜欢用它们拼拼摆摆。我就用彩色卡纸、吹塑纸剪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拼画,他们用灵巧的小手拼出了小动物、小花、房子、小船、汽车等各种图案。接着又让幼儿将拼好的图案用浆糊粘贴在纸上,然后再让幼儿添画。有的幼儿在正方形的图案上添画了两条短线就成了电视机;有的幼儿在圆形下面添画了一条长线就成了美丽的气球,添画两条线又成了小人……,丰富多彩的画面激励幼儿们逐渐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科学设置美术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美术活动要能够满足幼儿的爱好。好奇心是所有幼儿的共性,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都充满了疑问,这些兴趣和疑问的恰当引导和激发,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有利的。作为老师,进行课程选择和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要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有针对性地设计,让幼儿在充满兴趣的同时,一步一步地探索相关的知识,对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对艺术产生向往,同时让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4.美术活动形式组织多样化
多采用愉悦、有趣的可持续激发幼儿美术活动激情的方式。譬如,在全开纸上、报纸上、长卷纸上、地上、墙上作画,并将其贯穿在集体合作、集体分组、自由结合、活动区及教育环境创设等活动形式中,使幼儿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中对美的内容、形式、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2],感受形式美的不同形态,在不同层次上发展、提高个体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初步的审美能力,为幼儿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的迁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5.对幼儿的美术作品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
幼儿时期正处于心灵的成长和成熟期,所以在很大程度方面,心灵还是相当的脆弱的,在某种单一的负面的因素的刺激下,很可能就永远的丧失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所以,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要能够积极的保守这颗幼小的心灵,积极的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予以认真地指导,避免强迫,进而提升兴趣和能力。举一个简单的教学案例,比如在我们班,初学画的时候,幼儿乱涂乱抹,不知道从何处下笔,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就不能够进行疾言厉色的批评指责,而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从幼儿本身的特性出发,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幼儿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要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和方式,对幼儿进行美术指导,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提升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杜艳.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v.28;No.9302:121-124.[2]王昆,郑竞翔.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4,No.2370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