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教学案例反思
南岗中心学校 黄广华
新学期开学以来,时间飞逝,眨眼过了将近两个月,在教学方面,我认为自己的各种能力有所提升,同时感受非常深:
一、团队合作,助我成长
我得到过教研组的许多帮助,他们都对本节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对我的帮助很大。
二、教材处理,关注课标
本次课选的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材3.3《中心对称》,本节课属于概念课,内容较多,如何上好本节课需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标,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
课标明确指出本节课的要求: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因此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和应用。处理1:观看魔术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通过魔术表演,启发学生广泛地联想,让学生知道,中心对称概念实际上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中心对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处理2:体现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由特殊到一般认识过程
(1)□ABCD中,能说出A的对称点吗?(2)对称点A,C与对称中心O有什么关系吗?
(3)B的对称点呢?BO=DO?B,O,D也在同一条直线上吗?(4)下面老师给你一个点E。你能找到它的对称点吗?(学生上黑板板演,如F)
(5)你能说说为什么点F就是对称点吗?
(6)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总结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吗?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由特殊到一般,学生通过找特殊点的对称点,找到对称点和对称中心的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然后再探索一般的对称点(如E和F)是否有这些性质。
处理3:把例题作为中心对称性质的应用来考虑
应用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求证:OE=OF(请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证明)证: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O是对称中心
EF经过点O,分别交AB、CD于E、F。∴点E、F是关于点O的对称点。∴OE=OF。
师:思考:根据这个性质,你还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应用2:对称图形的作图:作三角形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
应用3:中心对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旋转的物体必须具有稳定性,而中心对称的设计恰恰满足了旋转物体的这一需求。因而在工农业生产制作转动工具时,都不可避免地考虑应用中心对称的设计,小的如日常生活中单车、闹钟内的齿轮,电风扇的扇叶;大的如推动飞机、轮船的轮桨,风车等等。
感受3:规范教师语言,培养学生数学语言
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必定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
A
E O
D
B
C
F
教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如何能做到教师语言的规范,我想还得从课堂做起,本节课,我认真设计课堂中要讲的每一句话,每句话都认真的斟酌,我认为本次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堂语言有了明显著的进步。
感受4:人是需要激情的,尤其是老师,老师的激情必定会影响课堂的效率
本次上课,我通过认真准备,仔细钻研教材,认真试教,虚心请教,做到准备充分。因为准备充分,所以本次上课充满自信,激情也比较高。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语言:(1)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从平时课堂中培养,特别是启发式语言,对待课堂生成的问题我们要继续追问如本节课的引课中当学生发现旋转的是方块9的时候,教师应马上追问:你是怎么转的?绕着什么转的?旋转前后什么一样?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学生得出中心对称的几个特征。(2)衔接语言要加强,课堂的衔接语言关系着一节课的课堂结构,而本节课中从中心对称图形到中心对称的衔接是不够的,衔接的不够导致本节课缺乏联系。2.作图规范
学生作图课标要求较高,因此本节课最好能让学生上黑板板演或让教师板演,不能仅仅通过课件演示达到教学目的。3.课堂结构完整
本节课没有进行作业布置,这是不允许的,今后课堂一定要完整。
2014.03 3
第二篇: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努力将教材的编写意图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机地结合,整堂课是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猜测、想像、探索、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感知对称图形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上课伊始,利用童话故事巧妙地引出学生熟悉的对称图形:蜻蜓图、蝴蝶图、树叶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它们三者之间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对称图形的概念。这些图案不仅渗透了对称美,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这些图形的共同属性对称。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对对称图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对称。在探索新知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蜻蜓图、蝴蝶图、树叶图的特征,加以大胆地猜测,发现这些图形的左边右边的形状、大小、图案、颜色都是一样的,并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发现这些图形的左边、右边可以完全重合,反复地操作体会,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从而引出对称图形的概念。因为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对称图形是粗略的,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对称图形,由粗略感知上升到较为精致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使学生对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出示教师课前剪好的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激发学生剪对称图形的欲望。由此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剪一个最漂亮的对称图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步骤后:折---画----剪,让学生自由活动:剪对称图形,在创作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
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成功之处:
纵观这节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结合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图案、图片的对称美,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美德熏陶,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给他们分类,即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来认识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从而探索、发现出图形中的轴对称特征,然后让学生体验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本节课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对称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1、对能否列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能否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都能给与恰当的评价。
2、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不足之处:
1、练习的层次性。在设计教案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在练习中体现层次性,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满意的解决。
1、导入自然贴近学生生活,但有些平淡。在处理本节课的重点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3、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不够,希望以后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一些。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建立在“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图形旋转——中心对称,主要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难点是中心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为了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鉴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通过了大量课件,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复习轴对称的概念与旋转的定义、性质。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①请观察左图(课件)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②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观察△AOB的变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2、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63页探究,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学生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AOB与△A′B′C′全等。
3、应用新知
(1)讲授64页例1。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画出图形后,能否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学生不同的作图方法。
(2)课后练习。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熟练画出两个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并会简单应用中心对称的性质。
4、归纳小结
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总结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收获。
本课由问题引入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得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这一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尽量使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性质和画法,效果较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1、从旋转定义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先让学生弄清旋转角等于180°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引出中心对称的定义。
关于中心对称的定义,学生要体会到以下三层意思:
(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3)也就是说,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可以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进行对比:
轴对称中心对称区别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均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联系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3、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心对称是旋转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心对称的性质与旋转的性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旋转角是固定的180°。第一个性质很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
(1)对称中心在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上;
(2)对称中心到两个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4、例1是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此内容易于理解,可让学生自己摸索得出画法,教师稍做归纳即可。
5、中心对称的性质是中心对称应用的核心,是作图的基础。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4
应该说《中心对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我设计的预期效果差不多。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师生的研究学习互动的氛围比较活跃。
1、设计流程:图片欣赏-----中心对称图形-----应用-------图片欣赏------成中心对称----性质与判定----应用-----练习与反馈----小结。
2、主要用意:通过观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欣赏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中,中心对称的美,从实际图片的设计着手引入新课,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在观察中思考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识别。在例题的选择时注意加强中心对称的应用。在问题预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加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按教材课本的要求,我让同学们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识别图形,进而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对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义和价值,并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系。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然后再理解图形,进一步识别图形,从而把概念教学融入其中。教学时根据新授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应变并解决问题。以教学案为裁体,协调好课本教材、教学案和,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注重从整体的眼光中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相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个名词说成中心点时,我及时板书加以强调。在板书设计中注重书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内容,如“整体、组合、分割、转化”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了潜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到的问题方面,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估计,课上解决,课后反思。
3、不足之处: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学生画一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点时应在分析后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
二、我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研究氛围并不够。
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导学方面问题解决:体现新知识中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可以将导学内容得以掌握,并能独立自学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
(二)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例题分析体现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并进行变式训练。
(三)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问题解决:课堂练习的反馈与反思,作业问题的反馈与反思;学生态度与积极性的培养。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5
一、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出示一个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整个图形,在猜图游戏中最后出现半个花瓶,激发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提供方法。
二、开展有序、有效的活动。
1、首先在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中加深体验。
“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当学生有不同的剪法时,可引导学生比一比:谁的剪法好?说说怎样剪,剪出来的图形才能对称?这样,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很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这一活动的开展,以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为前提,将观察、思考、操作有机的结合,充分感知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
2、观察对称现象,感知对称图形。
观察图片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当学生交流了“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时,教师追问:“你怎样证明它们两边都一样呢?”这时引导学生把图形对折后,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重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图形的一半。这一活动的开展,是把学生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用对折的方法亲手验证。这一观察——讨论——动手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在充分的练习中巩固。
给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名称以后,我没有更多的去强调定义。而是出示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数字、字母、平面图形等让学生去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等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去构建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有一个更准确、更深刻的了解。
三、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本节课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对称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6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节学科整合课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活动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初步感性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我认为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发现、创新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索、发现,才能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始时,利用学生熟悉笑脸引入,从一张扭曲的笑脸让学生感到好笑,接着通过问题“如何把笑脸变得漂亮?”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上课件配合演示,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打下了基础。
2、让学生的亲感亲历,在感知中总结学习。
在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创作对称图形,感知它们的共同特点。经过和老师的共同探讨后,亲手剪出各种对称图形,进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给几何图形找对称轴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在教学中的运用,最后设计提高发展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3、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主动参与。本节课按“初步感知对称——亲身体验对称——寻找欣赏对称——辨析拓展对称”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感悟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这一环节出示的太早,学生对称图形才有了一些了解,还不是太清楚的时候,就放手让学生去剪有点太早,这之前应该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认识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但我在这节课中出现的图形对称的情况比较单一,都是左右对称为主,缺少上下对称的物体,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
3、在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对称轴时,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怎样通过有限次的操作来发现规律,有待于教师更好地引导。
4、我在各个环节中所提的问题顺序比较随意,主次不明显,没有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个别语言组织得不够严密。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7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心对称图形》教学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
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8
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开课伊始,我便拿了剪子和彩纸,告诉学生们:“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些礼物,只有细心观察,发现秘密的孩子才能得到礼物。”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后,我快速地开始剪纸,不一会见出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孩子们很兴奋,我让孩子们说说老师这怎样剪出来的,因为孩子们观察细致,所以说得准确。由此便引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相继,我又剪了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这样一节好的教学内容,我当然不会让学生错过动手操作的机会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它们撕或剪出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然后我又让孩子们找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这一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9
我们本周的教学主题是《克隆专家》,科学活动《有趣的对称》就是这个主题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发现、了解对称轴的重要作用;感受、寻找生活中对称的事物。
在教学设计时,我选择了通过观察京剧脸谱,发现图案的秘密:左右对称。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加深了对称轴这一知识的理解。在这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找图案中的秘密时,有的孩子只能找到其中一个比较有特征的图案,找不到其中蕴藏的秘密——左右对称,在我的再三启发和引导下,终于王思涵小朋友第一个找到了这个秘密——脸谱的左边和右边的花纹是一样的。在她的回答后,我引导幼儿一起来观察,脸谱的左边和右边是否真的是一模一样的,经过孩子们的一起观察下,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随后,我问孩子们: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这样的情况我们叫它什么,你们知道吗?好多小朋友都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但是邱邱小朋友举起手说:“这叫对称!”真棒!我及时给予了邱邱小朋友一个肯定的大拇指奖励给他。这样一来孩子们都懂得了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的图案,这样的情况叫做对称。但是光让孩子们知道这样叫对称还不够,应该还要让孩子们知道要找到是不是对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先要找到一条对称轴,因为找到了对称轴才能判别是不是左右两边对称。因此,我又引导幼儿怎样判别对称的方法:将图片对折后,引导幼儿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中间折的这一条线就是对称轴。
有了京剧脸谱找对称的'铺垫,孩子们在老师出示的圣诞树、五角星、蝴蝶、螃蟹、雨伞、水壶、汽车、脚印等图形中找对称就非常的容易了,因此这个教学过程非常的顺利。但是在随后的作业时却产生了问题,我利用幼儿用书《数学》第40页《彩色蝴蝶》进行作业的练习。请小朋友在蝴蝶的身上找一找,把找到的数学题目计算出答案,然后再找找哪些答案是一样的,在一样的答案上涂上相同的颜色。由于数学题目上没有印上等于号,而且孩子们在以前的计算练习时都有在题目的后面印好了等于号,所以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直接写答案,一个数字写下去,这样一来计算题的完整性错了,这也是我的一个疏忽,以后一定要在孩子们作业前把要求说清楚。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0
成功之处:
(1)本节课,我通过复习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画图,使学生顺利的找到了要学的新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顺利得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理解的很准确。
(2)通过欣赏图片,比如奥迪、现代等车标,精美的地毯、风车、电风扇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判断扑克牌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探究活动中,师生的相互沟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思维的火花。
(4)通过4道小练习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不足之处:
(1)拓展延伸没有进行,因为时间把握得不很理想。
(2)创设情境方面做得还不足,应在这方面继续加强,更加重视创设情境的作用。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已有的对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重点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画法。
成功之处:
1、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出示小松树图形,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然后数一数每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最后通过连线对应点,学生会发现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非常容易发现其中的秘密,学得也自然轻松,感兴趣。
2、依据性质,学习画法。在例2的教学中,先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画轴对称图形呢?也就是另一半呢?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即先定点——定出每条线段的端点;再画对应点——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最后连点——依次连接每个对应点。在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中紧紧联系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原则。教师只是对概念的引入加以指导以及对整个教学流程加以控制,其余都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操作、联想;讨论、口述,这样将有利于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耳闻、目睹,各种器官并用,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不足之处: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时,不按照画法去做,而是照葫芦画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画,虽然有的同学能画对,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画法。再教设计:强化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明白不仅仅画对就可以,还要知道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样才能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2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两个问题:
(一)公开课上我“戴着镣铐跳舞”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敢象平时那样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任意发挥,生怕因“不小心”临时发挥,无法完成课堂程序。比如,这节课上,有一个“9棵树栽10行,每行3棵的栽法”,
如果从这个题目引开来,同样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的变化,但是,进行这个内容就必然会影响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就忍着割舍掉去进行安排好的内容。虽然上课之前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自己的上课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已经安排好,课堂上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公开课中的“假活跃”与“真沉闷”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的一点反思,和大家共同交流。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3
应该说《中心对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我设计的预期效果差不多。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师生的研究学习互动的氛围比较活跃。听课教师给这节课下了比较高的评价。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用得比较到位。这给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对课改充满信心。我的这节公开课在设计时注重了把我们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和师生共用教学案进行了渗透和整合。而我们的数学课题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生成的预设与解决》。
1、设计流程:图片欣赏-----中心对称图形-----应用-------图片欣赏------成中心对称----性质与判定----应用-----练习与反馈----小结。
2、主要用意:通过观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欣赏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中,中心对称的美,从实际图片的设计着手引入新课,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在观察中思考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识别。在例题的选择时注意加强中心对称的应用。在问题预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加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在这节课上想让课题的研究要有一定的体现。把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问题设置,在该课中得以融入,并有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按教材课本的要求,我让同学们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识别图形,进而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对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义和价值,并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系。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然后再理解图形,进一步识别图形,从而把概念教学融入其中。教学时根据新授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应变并解决问题。我上课时以教学案为裁体,协调好课本教材、教学案和课件,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注重从整体的眼光中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相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个名词说成中心点时,我及时板书加以强调。在板书设计中注重书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内容,如“整体、组合、分割、转化”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了潜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到的问题方面,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估计,课上解决,课后反思。
3、不足之处:一、在分割长方形时可以进行变式教学,应问:同学们,如果是平行四边形呢?菱形呢?正方形呢?等等;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学生画一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点时应在分析后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三、我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研究氛围并不够。四、课题中有关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预设不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会因为学和教的问题而影响质量和效果。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现行的数学教学案为主要内容,以数学组研究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生成为契机,通过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错误,少走弯路,轻负高质,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为此我们八年级数学组,在润州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开展了小课题的研究,这将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教师往研究型发展和提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发展目标。
所以结合课题研究思路:教学案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情相结合而对学生教学问题生成的预设与解决。指出重要观点:因问题而教,因问题而学,以变化而变化。
从而突出数学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㈠导学方面问题解决:体现新知识中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可以将导学内容得以掌握,并能独立自学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
㈡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例题分析体现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并进行变式训练。
㈢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问题解决:课堂练习的反馈与反思,作业问题的反馈与反思;学生态度与积极性的培养。
总之,我们将以小课题为指导,以教学案为抓手,在反思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突出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4
昨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一课,纵观这一节数学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感受如下四点:
(一)、目标定位准确,目标意识强。
这节课有三个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能设计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在由认定目标,实施目标等环节始终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效果较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我用学生都很熟悉的扑克牌做一个小魔术,来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初步领会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为学生在紧跟其后的学习中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做好了铺垫。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也为本节课的学习留下了悬念,埋下伏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后可以解密小魔术。
(三)、巧妙引导,自主探究,尽展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
俗话说“耳中听到终觉浅,觉之此事要躬亲”。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而是安排学生观察图形的的特点,找一找他们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并组织交流观察到的图形的特点,再配上形象具体的媒体演示,从而自然地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经过“观察一思考一探究一概括”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四)、多层练习,内化知识。
在练习中,我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习,通过看一看、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习,学生不但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且还会画不同的中心对称图形。设置一些开放型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中心对称图案,并互相交流,目的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我也感觉到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对学生积极的调动有时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对于后进生的关注还是感觉不够,对于媒体的使用还是不能得心应手。
课堂教学的效益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成功的课堂更是学生的期盼,我会站稳课堂,站靓课堂,上出课堂教学的风采来!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5
讲过[轴对称]这节课,我有了新的熟悉,以下是我的几点收获:
第一、要明白课一开始复习对称轴是为了什么,也就是要明白你的每一节课上每一处的教学设计的意图。我想,在这里复习对称轴是为了唤起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生活经验,同时为本节课进一步熟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做铺垫吧!
第二、在我让孩子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说的都是生活中的物体,这时老师可以指出我们今天钻研的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比如他们说黑板,课桌时,我可以适当的加以纠正“黑板,课桌的面是轴对称图形”!
第三、开始让学生指出图形的对称轴时,不能只让她们简单地用手比划一下,而是应该让他们在书上画一画,语言上的叙述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规范严谨。比如说:中间那条线是对称轴,应该是“上下两条线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第四、在处理本节课的重点“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时”,老师一定要放手,主动权给孩子,重点要让学生说,,然后他们才会画。先让学生找一对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从图中发明两条虚线相交之处有直角符号,直角符号表示两条虚线垂直,这样才会清晰地发明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是垂直的关系。接着再数一数点A和其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知道点A与其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这两个特征要给孩子时间去操作去发明去尝试,尝试才有发明,发明才有创新!耐下心来,总有学生会发明的!
然后再找其他对称点,去验证这两个特征,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没有经过具体的操作,学生是发明不了的。经过几次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熟悉。
第五、在发明对称轴两边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之后,还要指出特殊的一类点:对称轴上的点,他们的对称点在哪?使学生明白点沿着对称轴折过去之后跟谁重合对称点就是谁,从而他们才明白这一类点的对称点就是它本身,也在对称轴上。
第六、要给学生强调画图的时候要用铅笔和直尺,而我在课堂上只强调了画图要用直尺,这一点以后一定改正。
第七、在讲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最后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类画图题的方法步骤:
1 “找”,找出图形上的端点或者说要害点。
2 “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
3 “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小学阶段的画图,还是要给学生规范方法步骤的。
我课堂上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假如有学生提出质疑,要及时肯定赞扬,激励他的思量过程,思维习惯,久而久之,数学课堂上该有的思量味儿才会越来越浓!
第三篇: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0篇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中心对称是旋转变换的特殊形式,所以已经学过的轴对称变换和旋转的概念及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扫清了学习障碍,本节课的知识也为即将研究的中心对称图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以及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等概念;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应用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发现中心对称性质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体验猜想、类比等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准确理解概念及性质,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旋转的基础上,从旋转变换引入中心对称的,学生在学习旋转的过程中,已经充分体验了观察、测量、旋转画图等活动,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性质的过程,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和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导学生观察、探索、抽象、分析中心对称的概念,揭示刻画中心对称的性质。
(三)学习方法: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辅助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来配合教学,就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数学直觉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探究问题,形成概念
第一步:为了使学生关注到概念的实际背景,首先利用多媒体演示2组图片的运动过程,并提出如下问题,力图在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
问题1:观察下面的2组图形,看一看各组中2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怎样将一个图形旋转得到另一个图形?
很自然的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引入本节课题:中心对称。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步:教师再次展示一组图片,演示旋转的过程,进一步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接下来从具体图案中抽象出两个三角形,提问:
问题2:
(1)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2)线段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 △OCD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把以下三点逐一击破:
1、两个图形;
2、(选定)一个点;
3、两个图形,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二)探索研究,归纳性质
第一步:为了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探索发现中心对称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63页探究: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然后利用画好的学具,分别连接对应点AA’、BB’、CC’。提问:
(1)点O在线段AA’上吗?如果在,在什么位置?
(2)△ABC与△A’B’C’有什么关系?
(3)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第二步:为了更好的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下来让学生对比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提出问题: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图表。老师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并让小组选代表进行说明。对于没有归纳完整的,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对于完成较好的小组,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三)问题探索,解释应用
为加深学生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设计了如下例题:求作已知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学生大都能作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然后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线段的中心对称线段的作图,并写出作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规范作图步骤。待学生完成作图后,进一步提问:
1、一个点绕对称中心旋转180o,得到的是一个平角,这表示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的?
3、怎样作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呢?
问题提出后,适当等待,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如何作△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这道题是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进行作图,使学生能熟练画出两个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观念。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2
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心对称知识时一方面要用这一知识作类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轴对称概念对中心对称概念的干扰,在教学中本课在揭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加强了和轴对称图形的辨析,并在练习中掌握它们的区别,让学生在类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同样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两个概念又充满了辨证关系,当把某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这个图形的组成部分看作两个图形,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所以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概念是相对而言的。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培养,同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正确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确这是中心对称图形,接着将图形标上字母,并把两个三角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把这个图形看作两个三角形,动画演示让其中一个三角形绕一点旋转180度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揭示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概念,这样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了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概念之间的区别
像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来演绎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还的比较好的。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3
应该说《中心对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我设计的预期效果差不多。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师生的研究学习互动的氛围比较活跃。听课教师给这节课下了比较高的评价。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用得比较到位。这给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对课改充满信心。我的这节公开课在设计时注重了把我们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和师生共用教学案进行了渗透和整合。而我们的数学课题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生成的预设与解决》。
1、设计流程:图片欣赏-----中心对称图形-----应用-------图片欣赏------成中心对称----性质与判定----应用-----练习与反馈----小结。
2、主要用意:通过观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欣赏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中,中心对称的美,从实际图片的设计着手引入新课,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在观察中思考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识别。在例题的选择时注意加强中心对称的应用。在问题预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加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在这节课上想让课题的研究要有一定的体现。把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问题设置,在该课中得以融入,并有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按教材课本的要求,我让同学们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识别图形,进而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对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义和价值,并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系。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然后再理解图形,进一步识别图形,从而把概念教学融入其中。教学时根据新授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应变并解决问题。我上课时以教学案为裁体,协调好课本教材、教学案和课件,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注重从整体的眼光中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相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个名词说成中心点时,我及时板书加以强调。在板书设计中注重书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内容,如“整体、组合、分割、转化”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了潜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到的问题方面,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估计,课上解决,课后反思。
3、不足之处:一、在分割长方形时可以进行变式教学,应问:同学们,如果是平行四边形呢?菱形呢?正方形呢?等等;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学生画一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点时应在分析后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三、我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研究氛围并不够。四、课题中有关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预设不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会因为学和教的问题而影响质量和效果。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现行的数学教学案为主要内容,以数学组研究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生成为契机,通过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错误,少走弯路,轻负高质,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为此我们八年级数学组,在润州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开展了小课题的研究,这将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教师往研究型发展和提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发展目标。
所以结合课题研究思路:教学案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情相结合而对学生教学问题生成的预设与解决。指出重要观点:因问题而教,因问题而学,以变化而变化。
从而突出数学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㈠导学方面问题解决:体现新知识中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可以将导学内容得以掌握,并能独立自学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
㈡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例题分析体现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并进行变式训练。
㈢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问题解决:课堂练习的反馈与反思,作业问题的反馈与反思;学生态度与积极性的培养。
总之,我们将以小课题为指导,以教学案为抓手,在反思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突出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4
昨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一课,纵观这一节数学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感受如下四点:
(一)、目标定位准确,目标意识强。
这节课有三个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能设计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在由认定目标,实施目标等环节始终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效果较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我用学生都很熟悉的扑克牌做一个小魔术,来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初步领会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为学生在紧跟其后的学习中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做好了铺垫。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也为本节课的学习留下了悬念,埋下伏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后可以解密小魔术。
(三)、巧妙引导,自主探究,尽展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
俗话说“耳中听到终觉浅,觉之此事要躬亲”。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而是安排学生观察图形的的特点,找一找他们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并组织交流观察到的图形的特点,再配上形象具体的媒体演示,从而自然地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经过“观察一思考一探究一概括”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四)、多层练习,内化知识。
在练习中,我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习,通过看一看、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习,学生不但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且还会画不同的中心对称图形。设置一些开放型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中心对称图案,并互相交流,目的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我也感觉到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对学生积极的调动有时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对于后进生的关注还是感觉不够,对于媒体的使用还是不能得心应手。
课堂教学的效益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成功的课堂更是学生的期盼,我会站稳课堂,站靓课堂,上出课堂教学的风采来!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建立在“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图形旋转——中心对称,主要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难点是中心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为了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鉴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通过了大量课件,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复习轴对称的概念与旋转的定义、性质。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①请观察左图(课件)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②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观察△AOB的变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2、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63页探究,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学生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AOB与△A′B′C′全等。
3、应用新知
(1)讲授64页例1。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画出图形后,能否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学生不同的作图方法。
(2)课后练习。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熟练画出两个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并会简单应用中心对称的性质。
4、归纳小结
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总结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收获。
本课由问题引入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得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这一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尽量使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性质和画法,效果较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1、从旋转定义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先让学生弄清旋转角等于180°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引出中心对称的定义。
关于中心对称的定义,学生要体会到以下三层意思:
(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3)也就是说,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可以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进行对比:
轴对称中心对称区别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均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联系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3、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心对称是旋转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心对称的性质与旋转的性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旋转角是固定的180°。第一个性质很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
(1)对称中心在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上;
(2)对称中心到两个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4、例1是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此内容易于理解,可让学生自己摸索得出画法,教师稍做归纳即可。
5、中心对称的性质是中心对称应用的核心,是作图的基础。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6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两个问题:
(一)公开课上我“戴着镣铐跳舞”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敢象平时那样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任意发挥,生怕因“不小心”临时发挥,无法完成课堂程序。比如,这节课上,有一个“9棵树栽10行,每行3棵的栽法”,
如果从这个题目引开来,同样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的变化,但是,进行这个内容就必然会影响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就忍着割舍掉去进行安排好的内容。虽然上课之前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自己的上课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已经安排好,课堂上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公开课中的“假活跃”与“真沉闷”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的一点反思,和大家共同交流。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7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心对称图形》教学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
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8
成功之处:
(1)本节课,我通过复习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画图,使学生顺利的找到了要学的新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顺利得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理解的很准确。
(2)通过欣赏图片,比如奥迪、现代等车标,精美的地毯、风车、电风扇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判断扑克牌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探究活动中,师生的相互沟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思维的火花。
(4)通过4道小练习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不足之处:
(1)拓展延伸没有进行,因为时间把握得不很理想。
(2)创设情境方面做得还不足,应在这方面继续加强,更加重视创设情境的作用。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9
在教学中以出示旋转对称图形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复习旋转对称图形的知识上导出新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新的概念的掌握。
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心对称知识时一方面要用这一知识作类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轴对称概念对中心对称概念的干扰,在教学中本课在揭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加强了和轴对称图形的辨析,并在练习中掌握它们的区别,让学生在类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本课重点,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魔术,准备四张扑克牌,三张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牌,一张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牌,老师背过身,让学生任意转一张牌,老师都能猜出,让学生想为什么,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个本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也会这个本领了。对于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急于知道,但仅利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又无法解决,从而形成认知的'冲突,这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开始学习。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结束时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同学们明白了课前魔术表演的奥秘,也其乐融融地投入了游戏中,让他们体味到了数学的趣味和神奇。
本课在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特征的导出由学生自主探索而得,在演示给学生两个三角形关于点成中心对称,让学生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中心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连线测量发现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发现了规律,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在课尾安排了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知道中心对称图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充满了对称美,也让学生知道自己也能设计这些图形,再次让学生体味数学的魅力——图形美,在课后作业中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并设计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0
本课是明确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教学,我非常重视本节开头的教学内容,采用做游戏摆扑克的方法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分析探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怀的认识。从实例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会感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单调乏味,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初二学生对一些“动”图形很感兴趣,为此本节采用了动画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使学生易于发现、总结。教学时以启发和小组讨论交流为主,进行谈话式的`引导,并注意利用变式练习题,准备开放性的习题配合,归纳小结注意点,以期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中心对称的有关知识。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学生启发、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说出来;相互补充,学会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师是朋友、是合作者;讲解则是学生探索结果的概括,对学生的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在调动学生积极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发现问题却不能主动提出来。教学中的学困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待于提高。
第四篇:中心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芭蕉九年制学校王升波
昨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一课,纵观这一节数学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感受如下四点:
(一)、目标定位准确,目标意识强。
这节课的目标是掌握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两个概念,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经历有旋转的过程感受选装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我用学生都很熟悉的扑克牌做一个小魔术,来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初步领会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为学生在紧跟其后的学习中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做好了铺垫。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也为本节课的学习留下了悬念,埋下伏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后可以解密小魔术。
(三)、巧妙引导,自主探究,尽展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
识,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
俗话说 “耳中听到终觉浅,觉之此事要躬亲”。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而是安排学生观察图形的的特点,找一找他们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并组织交流观察到的图形的特点,再配上形象具体的媒体演示,从而自然地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经过“观察一思考一探究一概括”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四)、多层练习,内化知识。
在练习中,我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习,通过看一看、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习,学生不但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且还会画不同的中心对称图形。设置一些开放型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中心对称图案,并互相交流,目的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我也感觉到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对学生积极的调动有时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对于后进生的关注还是感觉不够,对于媒体的使用还是不能得心应手。
课堂教学的效益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成功的课堂更是学生的期盼,我会站稳课堂,站靓课堂,上出课堂教学的风采来!
第五篇: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透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明白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好处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有了前应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决定小数的位数,在决定小数的位数后选取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用心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状况也是很好的,
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是否好些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样喜欢被动的理解呢。看来计算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大脑。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2
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心对称知识时一方面要用这一知识作类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轴对称概念对中心对称概念的干扰,在教学中本课在揭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加强了和轴对称图形的辨析,并在练习中掌握它们的区别,让学生在类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同样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两个概念又充满了辨证关系,当把某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这个图形的组成部分看作两个图形,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所以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概念是相对而言的。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培养,同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正确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确这是中心对称图形,接着将图形标上字母,并把两个三角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把这个图形看作两个三角形,动画演示让其中一个三角形绕一点旋转180度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揭示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概念,这样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了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概念之间的区别
像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来演绎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还的比较好的。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3
昨天晚上在网上看了一些前辈有关这课的反思,收获很多。课题为分与合,还是值得回味的。很多时候教师只注重了分的过程,忽略了合,而合的过程就是下一节加法的基础。由于班上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这节课我是以零基础来给学生上的。从学生的上课状态、作业情况来看,比前几节课要好一些,看来备课的第一步还是要备自己的学生。
这一节课看似简单,其实还是很有层次性的,而且对后面的学习加减法、退位、进位都有影响。比如进位加法,凑十法,就是把两个数合成事,退位减法就是退一当十,然后把十分成两个数,减去要减的那个数。
这节课没有使用课件,直接用小磁铁在黑板上演示,效果不错。小磁铁简单又熟悉,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老师的问题上。而动手分的过程,比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学生分教师配合板书,学生也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用语言说是这样,但在数学里为了更加简洁,我们用这样的形式表示5的分成。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5的分成式。
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能够更多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4
教了十几年数学,我觉得自己对教材和学生都掌握得很好,但今年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很快,一只只小手接连不断的举起来了。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9+7+9+7=32(厘米)!”
“9+7+9+7=32(厘米)!”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9+9+7+7(厘米)!”一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到学生自己归纳不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我急了,只好硬往公式上引导:我说:“长方形两条长,那么9+9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9×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7×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也可以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三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全班只有一半左右学生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还有一半学生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完后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摘取数学皇冠的明珠呢!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5
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人是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2)圆柱被削下去多多少,还剩下多少?(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6
《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顾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方程是表达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开课伊始我结合与学生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出示了一组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这些题的出现即能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开课很实际,很干脆,也很有用。
二、实践操作,建立方程模型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四、教学中的不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利用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对列方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2、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虽然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含有未知数的数量关系表示时,存在困难。
3、我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
五、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想首先是在课下的备课环节,重点的知识应重点去备,一定要详实,具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到讲出一种,备出十种。备学生有时比备教材更为重要,稍微与学生脱节的备课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不小的影响。课上表述任务要求一定要具体,每一个形容,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会完成到不同的层次上,要清晰,易理解,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完成。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7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两个问题:
(一)公开课上我“戴着镣铐跳舞”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敢象平时那样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任意发挥,生怕因“不小心”临时发挥,无法完成课堂程序。比如,这节课上,有一个“9棵树栽10行,每行3棵的栽法”,
如果从这个题目引开来,同样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的变化,但是,进行这个内容就必然会影响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就忍着割舍掉去进行安排好的内容。虽然上课之前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自己的上课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已经安排好,课堂上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公开课中的“假活跃”与“真沉闷”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的一点反思,和大家共同交流。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8
应该说《中心对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我设计的预期效果差不多。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师生的研究学习互动的氛围比较活跃。
1、设计流程:图片欣赏-----中心对称图形-----应用-------图片欣赏------成中心对称----性质与判定----应用-----练习与反馈----小结。
2、主要用意:通过观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欣赏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中,中心对称的美,从实际图片的设计着手引入新课,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在观察中思考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识别。在例题的选择时注意加强中心对称的应用。在问题预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加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按教材课本的要求,我让同学们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识别图形,进而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对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义和价值,并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系。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然后再理解图形,进一步识别图形,从而把概念教学融入其中。教学时根据新授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应变并解决问题。以教学案为裁体,协调好课本教材、教学案和课件,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注重从整体的眼光中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相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个名词说成中心点时,我及时板书加以强调。在板书设计中注重书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内容,如“整体、组合、分割、转化”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了潜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到的问题方面,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估计,课上解决,课后反思。
3、不足之处: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学生画一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点时应在分析后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三、我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研究氛围并不够。
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导学方面问题解决:体现新知识中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可以将导学内容得以掌握,并能独立自学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
(二)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例题分析体现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并进行变式训练。
(三)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问题解决:课堂练习的反馈与反思,作业问题的反馈与反思;学生态度与积极性的培养。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9
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 “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0
一、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1
在教学中以出示旋转对称图形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复习旋转对称图形的知识上导出新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新的概念的掌握。
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心对称知识时一方面要用这一知识作类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轴对称概念对中心对称概念的干扰,在教学中本课在揭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加强了和轴对称图形的辨析,并在练习中掌握它们的区别,让学生在类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本课重点,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魔术,准备四张扑克牌,三张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牌,一张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牌,老师背过身,让学生任意转一张牌,老师都能猜出,让学生想为什么,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个本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也会这个本领了。对于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急于知道,但仅利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又无法解决,从而形成认知的冲突,这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开始学习。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结束时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同学们明白了课前魔术表演的奥秘,也其乐融融地投入了游戏中,让他们体味到了数学的趣味和神奇。
本课在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特征的导出由学生自主探索而得,在演示给学生两个三角形关于点成中心对称,让学生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中心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连线测量发现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发现了规律,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在课尾安排了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知道中心对称图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充满了对称美,也让学生知道自己也能设计这些图形,再次让学生体味数学的魅力——图形美,在课后作业中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并设计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2
“0×5=?”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5个方框,每个盘子里有3个圆圈,问学生一共有几个圆圈?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圆圈,剩两个圆圈,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圆圈?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方框中一个圆圈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计算3×5=,2×5=,1×5=,0×5=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5表示0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0相加。0个5相加是0,5个0相加也得0,所以0×5=0”。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5个方框都是空的,一个圆圈都没有,当然0×5=0”。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他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个小小的教学情节,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情境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真的是很大的。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它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所学知识。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
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还亲自经历了计算的过程,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
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这让我非常自则,不过整体还是很成功的。
整节课环环相扣,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的开心,特别是开始的情境教学,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情境的引入,要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从身边的实际例子中去探索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3
这节课围绕课标体现趣,新,活三个特色。
趣:1以趣激情,突破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利用听音乐,配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以游戏形势结束,寓教于乐。
练习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学完10的组成后,在找朋友与拍手组10的游戏中巩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
新: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这种“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为每人准备了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再用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图案。这样既巩固学生对10的序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提供了人人动手研究的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之中,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由于学习材料的充足,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也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教师都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
活:1激活内容,调动学生。
课前我比较深入的钻研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围绕重点,又围绕难点来进行。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研究汇报内容,灵活地驾驭课堂,既能将问题“放”出,又能逐步地“收”回,从而将有关于10的知识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
3、评价灵活,鼓励学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注意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例如,你们是了不起的设计师,你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团结力量大让我们共同寻找答案等。采用趣味性的评价方式,注意听讲的奖励金耳朵,积极发言的奖励金花筒,团结互助的奖励合作花。这样的评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设计上的一些理念,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缺少追问。
在课程开始阶段,学生在回答图上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时。有一个学生很
快说出图上有10只鸽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很快给予了肯定,但我没有追问下去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这么快就数出结果。其实这里也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利契机,如果我让这个孩子到前面数一数不仅能让学生巩固10的数法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数物体个数的方法。由此我想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有主持人的机智,面对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学会追问。
二.没有打破思维定势
在练习设计时,如果能强调一题多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直尺回答比( )大,( )比( )小,如果不仅仅让学生说10和9的大小关系,更多的关注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这样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短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力求做到:丰富学生玩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做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用数学的经历。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4
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再加上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我在导入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复习圆柱的特征后,这样引入课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我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圆锥,通过让学生看、摸、剪、说、辩等小组活动来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看:看圆锥的形状;摸:摸一摸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剪:剪开看看侧面和底是什么形状;说:说一说圆锥的特征;辩:辩一辩圆柱和圆锥的相同与不同。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再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结合旧知自主参与圆锥特点的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造了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动手实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提出问题。把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对圆锥“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具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与“说一说”“辩一辩”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在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这一次教学尝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学生感到很陌生的圆锥体,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抽象出圆锥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也让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就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5
数学课堂中,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让学生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对学生理解不正确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据学生错误所在,通过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认识除法,学生表达不完整时,我应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学生思考,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理念才能得到发展。
从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除法》,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出发实际问题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平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用学具分一分或者画一画,理解除法的意义。同时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知道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该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