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趣味性
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趣味性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相对比较枯燥。教师要教好这门学科,就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游戏教学,会使小学数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游戏数学;趣味性;提高;策略
数学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上课比较枯燥,使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而如何才能提高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呢?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打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使课堂洋溢出无穷的魅力和趣味。
一、在小学数学中游戏教学法的作用
1.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充分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由于数学学习比较枯燥,因此对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对于这一因素,教师应充分考虑。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即与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相结合,又能使小学生保持恒久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对知识进行轻松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在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对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
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游戏法,能对小学生团结协作意识进行培养。游戏的完成需要几个人共同进行。同时,需要协调合作、密切配合。在教学中引入游戏,需要小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能对小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对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二、开展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策略
1.运用游戏,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喜欢各种游戏,而数学学习又相对枯燥,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无法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所以,将游戏教学引入到数学学习中,可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对人民币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引入这样的游戏内容,给出一件物品,并将其价格范围给出,让学生猜其价格,看谁能对物品的价格又快又准的猜出。而教师在猜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诸如此类的小游戏简单易行,不单单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帮助小学生对人民币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认识。
2.设计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
在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导入法,能使课堂充满趣味。但仅仅依靠别致巧妙的导入,还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教师还应在探究新知识的基础上,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妙趣横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整个一堂课中都能集中注意力。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堂上“文具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设计,让学生对顾客和售货员等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而同学们惟妙惟肖的表演,会使课堂气氛异常的活跃。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学生通过彼此间的配合,会使感知效果进一步提高,为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转化和上升夯实基础,进而使数学课堂由枯燥变动的妙趣横生。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奏是导入,而巩固和发展课堂趣味性则是课堂练习。若要将这种趣味性推向高潮,就需要教师对一些具有新奇刺激性的练习活动进行设计。例如,在教学“测量”一课时,为了加强巩固练习,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找一找,给每一名学生发一张小纸条,带有各种颜色,然学生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身长,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帮助小学生认识厘米的概念。为今后的关于测量的学习夯实基础。
3.通过小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团结能力和创新意识
游戏教学必须要众多的学生参与,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在对游戏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游戏的设计,不仅需要小组内部成员的彼此协作,还需要组和组之间的密切配合,还能才能很好的完成游戏的全部过程。通过组和组之间的竞争,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教学时,可分组开展游戏,将学生亲自动手拼剪的四边形,先转化为学习过的图形,再进行计算。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而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开展游戏教学,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关键。教师可通过开展游戏,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训练,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例如,通过小组方式,让学生进行拼图,完成拼图后在进行数字的求和,这样不但能加强小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其计算机能力,进而培养了创新意识。
4.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正是凭借其趣味性的优势,动静结合、寓教于乐,从无声到有声,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将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一种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中。利用生动而真实的画面,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进而使学习效果得到大幅提升。例如,在《图形的认识》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在《20以内的减法》,学生除了用小棒数一数,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小猫钓鱼、小鸟安家、小狗分骨头等优美的动画卡通片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20以内的数的计算,使练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提高数学的趣味性非常重要,但由此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设计出更多有益的数学游戏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晓磊.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4期
[2]谢在万.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和措施探究[J].教师2014年27期
[3]张新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J].吉林教育2014年28期
[4]曲西巴姆.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4年12期
[5]储冬生.为数学教育“打开一扇窗”[J].江苏教育2014年37期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以外还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吸引性、激励性的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数学探究的的参与者和主体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教学能让他们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轻松活动过程。
关键字:小学 数学 趣味 必要性 因素 方式 1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及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通过充满趣味的课堂,积极主动获得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小学生心理特点要求我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充满趣味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效率。2 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因素
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最主要因素是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的个人素质包括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教师的身体心理素质。教师只有在具备了以上各种素质,才能更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教学教学的趣味性。另外,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由浅到深,一环紧扣一环。所以,安排数学课程,应符合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因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分配课时和教学内容,才能正确的使用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3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方式。
提高小学趣味性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3.1 导入方式的多样性
要使数学课上起来有趣味,内容吸引学生。那么课题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于是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去发掘关于本堂教学的趣味元素。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考虑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有了一个好的、有趣的课题导入,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上。为新授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新授课的教授奠定基础。
3.2 创设情景,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课是抽象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抽象则是以具体为基础的。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就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为原型,把它变得通俗化、形象化。数学知识来源于数学实践,学习它的目的又是为实践服务,因此创设数学的学习情境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学习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创设情景有哪些方式呢? 3.2.1 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
在数学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但好奇心强,因此教师教学把游戏有机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相反会在玩中对学习产生极大地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就如中国小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时,就先让学生先进行拍球比赛。通过评出谁赢谁输来进行对平均数的学习。学生在游戏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和如何求平均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2.2 根据学生生活现实创设情景,激发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
学生的生活现实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学生经验系统中最亲切、最直接的部分。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关注生活的视角有着较大差异。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熟悉,而高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社会生活。因此,在低年级,教材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作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题材,如摘黄瓜、购物、浇花、踢球、借书等。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拓展学生观察生活的视野,适当增加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题材,如小区住户、奶牛场、水果商店等。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生活经验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等。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兼顾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题材。这样,在强调所选素材能够承载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保证了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性,避免了因选材不当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内容时,出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体育馆——鸟巢。,让孩子们从鸟巢的图片中,找出三角形。通过找三角形,从现实生活引入,借助“鸟巢”,让学生发出“为什么这一宏伟建筑会由无数三角形形成?”的质疑,从而引出要学的内容。这样,能是学生很快的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3.2.3创设学生喜欢的虚拟现实情景,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比较单薄,适合学生从事计算学习活动的背景材料并不丰富。而虚拟的童话世界、卡通形象(如喜洋洋、灰太狼、孙悟空等)是学生喜欢的,也是学生通过想象能够理解和体验的。因此,在人教版教材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创设了许多具有童话色彩的问题情境,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时呈现的小兔采蘑菇的场景。在教学“有关0的乘法”时呈现的小猫钓鱼的场景。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而且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计算方法、理解运算意义的活动中去。是学生轻轻松松就学到了数学知识。除了计算教学在其他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也可以自己创设一些合理的动物情景,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平均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情景“森林家园第一百届运动会”中的小白兔一家和小灰兔一家的“拔萝卜比赛”,让孩子们比较谁家输谁家赢,来引出平均数。让孩子们在有趣的童话世界里学习数学。利用探究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客观事物选择的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在新事物的刺激下,不断产生尝试、探究创新的愿望,并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专心致志地学习、探究。就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让学生从量、剪、折的自主探究中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让学生从自主探究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5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语言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不可否认,用生动、准确、严谨、简洁的语言去进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在一节数学应用题教学课上,有一题问从甲地走到乙地要用多少时间,一位学生误把“5小时”答成“5时间”,教师没有进行絮絮叨叨的说教,也没有板起脸孔指责批评学生,而是进行了如下诙谐、有趣的调节:好,问题问用多少时间?答用5时间;那如果问教室有多大?则答48大;小芳有多重?答42重;山坡上有几头牛?答8牛。在学生轰堂大笑中,教师再作讲解和订正,不但调节出情趣与气氛,而且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事实表明,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语言对学生最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当然,讲求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要注意到课堂是庄重严肃的育人场所,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化,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趣。7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给学生讲授新课就能给学生生动、逼真及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展示数学文化中数学所蕴涵着的美,这是常规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的魅力。例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观察动态三角形在改变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情况下,其内角和的数字。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空间想象力。这样把课堂以静化为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的视觉感受。传统教学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优势,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光线柔和的、颜色清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板面用作教学当中的黑板,或者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布置几束漂亮的小花,调剂课堂气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以外还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吸引性、激励性的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数学探究的的参与者和主体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教学能让他们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轻松活动过程。参考文献:
[1]华国栋等.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3] 纪晓村编.小学数学兴趣教学[M].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与山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1996 [4]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中、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6],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第一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7 [7]刘显国编,《激发学习兴趣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03
第三篇: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历史课堂中的趣味性
麻城三中
金 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教师主要不是教给学生一堆死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有趣的材料导入课堂
要充分挖掘历史的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在战胜困难的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解《1787宪法》的时候,我设置了一个“麦克总统梦”的系列故事,通过梦境将1787宪法的内体充分展现在故事中,并引导学生得出“权力三分、制约平衡”的结论。
二、动手实践,探索交流。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调查、阅读、猜测、验证、结论与交流等历史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抽象的历史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同时又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历史情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丰富的活动贯穿课堂
学习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历史趣味的问题,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体会历史对生活的指导,培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历史的魅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延缓了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一战二战的时候,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电影、纪录片播放,表格制作,历史小论文撰写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相关战争和战争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
五、享受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即以多历史生跳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讲解有关历史人物、典故、历史家的童年趣事。
学生一般喜欢听名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历史家的故事,像相关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政治家成长的事迹,科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历史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历史,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趣味性
如何提高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趣味性
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加上识字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所以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主要从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艺术、识字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谈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的方式。关键词:提高 识字教学
趣味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有认识并且会写一些字词后,才能正确的进行书面的阅读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状况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注意力很难集中或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呢?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1、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能够有效吸引儿童注意力,听故事也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为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用一个故事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用一场动物王国的比赛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2、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猜谜语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新课开始前,进行猜谜比赛能够快速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把他们拉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在教学《看电视》一课时,我就以猜谜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片段: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来考考你们。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学生猜谜语,教师顺理成章板书:看电视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新课开始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失物招领》时,可以首先创设一个情境:同学们,这里有很多铅笔、橡皮,请丢失物品的同学来认领。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失物”一词。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必要手段,是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会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设计出高质量、富有技巧性和趣味性的提问,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反之,如果教师提问不当,提问枯燥乏味,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让课堂陷入一片死寂。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就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1、提问要注重创新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切忌篇篇雷同,假如每一次的提问都是,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有几个自然段?你认识了那些生字?你都有哪些识字方法?长期这样的话,学生必会心生厌恶,从而对识字没有了兴趣。所以即使是类似的问题,也应该要转变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注重提问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哪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提问的价值,不要提无效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不要总问对不对、是不是、这个生字的读音是什么、它的偏旁是什么这样一些没哟普价值的问题。在提问之前,教师要注重提问的目的性,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应该要注重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与递进。比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可以首先以一场动物王国的比赛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以这场比赛的结果为课文的主问题,让学生边分析边识字,在识字过程中还设置一些问题,让问题层层推进,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感兴趣,识字的积极性也比较强。
三、采用多种方式识字
1、谜语识字
猜谜语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活动,识字的过程比较枯燥,以谜语的方式识字,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对生字的掌握,让学生不易忘记。如:
2、游戏识字
游戏是儿童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针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想要在课堂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游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
“寓教于乐”是游戏识字的特点,教师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趣味,才能激发他们识字的积极性,才能在课堂上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生字卡片、词语卡片,以开火车、邮递阿姨送信、放鞭炮等游戏来认读生字卡片,巩固识字。具体做法是以师生问答来完成游戏,如,师说:叮铃铃,邮递阿姨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来收?生答:我来收。如果学生答对就齐说“对对对,请收信”,答错了就齐说“错错错,送不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巩固识字,能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或者把生字卡片分成两个部分,一张声旁卡片,一张形旁卡片,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首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拿声旁卡片,另一组拿形旁卡片,老师说出一个字,持有这个字的同学就迅速站到讲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正确拼读。如一个学生手拿“虫”字,另一个学生手拿“胡”字,组合在一起就是形声字“蝴”,这种游戏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形声字。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识字大转盘”、“填字游戏”、“偏旁接龙”等游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3、利用简笔画识字
简笔画教学是一种比较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适当运用简笔画可以将对于低年级学生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在教学象形字一课时,要求学生能够认识日、月、火、禾等字,就可以利用简笔画教学,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日、月、火、禾苗,让学生根据图画识字,再画出其象形文字,通过注音让学生识记这几个字,通过实物图片和象形文字的对照,让学生更能理解字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汉字的识记。
4、归类识字
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学生对字音、字形相近的字容易混淆,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单纯的识字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字进行有效的归类,如同音字归类,偏旁归类以及形声字的归类,在一年级下册,学生会接触形声字,教师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形声字,搞清形旁与声旁。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形声字和同音字进行归类识字,比如在认识“请、清、晴、睛”等字时,让学生首先观察他们的声旁都是一样,形旁不同,可以让学生区分这几个字的形旁,并试着让学生组词,言字旁与说话有关,请可以组成词语“请客”,三点水与水有关,清可以组成“清水”,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晴可以组成“晴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效掌握了形声字,而且分类识字的方法,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增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注重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连贯性
教师在设计一堂课之前首先应该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注重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教学设计的趣味性。特别是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应引导学生边分析朗读课文,边随文识字,如果是单纯的集体识字,就比较枯燥,学生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就利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把这一课的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感知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在教学每一堂课时,还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及时总结一堂课的内容,学生学习了一节课比较疲劳,注意力易分散,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一节课所学生字,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识字的积极性,还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识字教学的过程比较枯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汉字。参考文献:《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下册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
一、趣味性
皮亚杰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在英语课上,教师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以歌激趣
歌曲能以其欢快的曲调和明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用于课前热身,可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用于课中,可以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疲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于组织教学,改变以往的老师宣布上课(class begins),学生起立(stand up)的语文式英语组织教学模式拉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平时可选择由师生共唱“Good morning to you”或“Hello,how are you?”等英语歌曲,这样可以消除学生上课前的紧张感,并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2.以游戏激趣
游戏能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许多游戏都有戏剧性,角色性,这正好满足学生爱说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出合适的游戏。如: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教师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多做,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3.以竞赛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竞赛是激励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竞赛的开展,可以在男生与女生、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让学生跟老师比赛,并配有抢答的形式,使竞赛更有竞争性。学生在一次次的比赛中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合作,为了目标的实现而欢呼雀跃,同学间的友情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加深厚,从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经意间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然而竞赛与奖励是并存的,没有奖励的竞赛是激不起学生兴趣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奖励形式,可以是精神的奖励,如:授予最棒小队、最佳英语星、英语小博士等光荣称号。将英语课堂教学竞赛化,学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生活性
我 国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1.角色扮演生活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例如,在教学 “Happy New Year”这一课时,教师可在元旦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并渗透有关元旦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2.作业再现生活
《新课标》把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实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可以设计以下的几种类型:
(1)实践型作业:如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我们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等等。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课外英语而高兴。
(2)创造型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或教师帮助学生配对,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对话或排演短剧,组织同学们互相合作,学生会表演出一个比一个更好的剧本。另外,还经常让学生编辑一些英语小报,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精心策划、各显神通,培养了创新思维的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