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部分应该就是电学了,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多年教学经验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努力解决学生的困难,本文主要谈谈初中物理电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本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在复习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总结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知道电学有什么仪器、公式、物理量、定律,对电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例如:电学主要有三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符号、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七个电学物理量: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定义、表示字母、单位);两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一种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两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三种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这样建立电学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实验进行教学
在电学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实验进行教学,而不是利用电学知识去讲解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电学产生兴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学习,实现愿意学,自愿学。如脱毛衣时静电现象,学习电流时用发光二极管演示电流有方向,学习电阻时电路没有接入电阻和接入之后灯泡亮度的变化等。另外,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效果。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连线使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探究变阻器改变音量等。让不同的小组展示自己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大胆展示的平台,激发学习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图形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解题的关键,应该引起广大物理授课工作者的重视。在进行题目设计的过程中,许多已知的条件主要隐藏于图形中,需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去发现和间接性求得,由此可见,加强对物理电学图形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画电路图的基础。因此在引领学生进行识图学习的时候,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本功,促进后期的学习。并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根据已知情况学会画图,在提问中注意涉及知识的全面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中,老师自身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决定教学成效的好坏以及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由此可见,适当的教学方法是保证物理电学教学取得成功地关键。基于物理电学知识的特性,必须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的思路逐渐趋于明朗。例如:学生进行局部短路判定时,学生对电阻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引入形象的比喻,进而加深学生的了解,将灯泡比作前门,而将电阻导线比作后门,借此来加深学生的了解,使学生的思维阻力有效减少。同时关于隐藏性条件的获取,老师可以加强学生的画图和识图练习,促进学生对隐藏性已知条件的挖掘。
四、在电学解题中注重解题技巧
在电学题目中,思维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解题技巧。例如:比例能够作为设置的问题,也可以作为题目的条件。对于该比例来说,很多学生往往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仅仅背诵过结论如“串联电路中电功率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正比”等,但并没有对该规律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实际含义产生理解,并因此成为实际解题中的一个阻碍。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电路中的比例关系进行总结时,则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认识到,电路问题中的比例关系都是来自于公式获得的,在对比例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对该比例中的主体产生认识,其次要认清主体间具有何种的等量关系。以“串联电路中电功率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正比”为例,串联的两个电阻是我们设定比例的主体,而该两个电阻等量关系则通过他们的电流相等,通过U=IR以及P=I2R则能够对两个电阻中的电流进行消去,并能够获得其电阻之比。对于电学题目而言,在讲授时教师都以该种方式对比例关系进行总结,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比例关系进行建立。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张桥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电学学习方法
哈尔滨天材教育
初中物理电学学习方法
分析这几年的物理中考试题,电学占整个试题的30%左右,而电学对初中生来说是最难的,这不仅对正在学的初二学生是这样,甚至还影响到即将升入初二的初一学生。作为老师,我们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传送学习方法。下面就初中物理电学浅谈一些方法和技巧仅供参考。
一、理解性记忆公式、定律。
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是理科,只要会做就行,但不知会做的前提是记忆公式、定律。当学生刚刚接触电学觉得简单,一旦到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及综合运用时,对公式、定律就不知如何运用。当然,首先是公式、定律的记忆。怎样把公式、定律长时间记住?就是理解记忆。比如,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怎样理解欧姆定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流,一定有电压,电压影响电流,所以是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阻碍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所以是电阻影响电流,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而学生错误的记忆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阻跟电流成反比。这就是不理解定律造成的。
二、掌握解题一般步骤。
电学综合题中,当学生看到比较复杂的电路图不知从何算起,针对这种情况,这里给出一些解题步骤:
第一,简化电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把电 流表看作一根导线,电压表看作断路即电压表不在电路中。
初中生学好物理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许多初中学生常常会对物理成绩感到烦恼,其实只要掌握了学习初中物理的方法,其实只要能掌握其中学习技巧,就会事半功倍。1.学习物理,要从基本概念做起
仔细读书,多问为什么,培养自学能力。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应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要边读边记。
2.多做习题,化技能为技巧
要想巩固已学知识,挖掘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发挥思维的变通能力,就需要多做些习题。其好处有四:①能见识不同的命题类型,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式,增强迅速改变思考角度与方向的能力。②能培养仔细审题,排除不利因素干扰,寻找隐蔽条件的好习惯。③能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层次性及深刻性。④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3.学会精炼,把书读薄
章节后的复习,是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浓缩过程。要锻炼自己会把知识归纳汇总,把章节内容概括为有层次的几条。
①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
天材教育一对一 哈尔滨天材教育
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速度,它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wtbx]v=s/t。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s/t。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一个百米运动员他在通过一半路程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跑完整个100米花的时间是12.5秒,问该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v=100/12.5=8m/s。再说一下基本方法,研究初中物理问题有时也要注意选取“对象”,例如,在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要明确欧姆定律用到整个电路即整体上,还是用到某个电阻即单独的某一个电阻上。
②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做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特别是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不画电路图是很难弄清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③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天材教育一对一
第三篇: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1
电流: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 I1R1=I2R2
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U=U1=U2
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
◆如果n个阻值都为 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0/n 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即:P总=P1+P2+…Pn 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即:P总=P1+P2+…P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2
◆电流(A): 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
◆电压(V): U=IR(电压不随电流变。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有关)
◆电能(J):W=UIt , W=P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W=I2Rt, W=U2t/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KW.h也是电能的单位俗称度。1KW.h=3.6×106 J
◆电热(J):Q=I2Rt(普适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电路),Q=W。所以在纯电阻电路中算电热可通过算电能来实现。注意:接有电动机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在这样的电路中计算只能用普适公式。
◆电功率(W):P=UI, P=W/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P=I2R, 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记住!!!非纯电阻只能用:W=UIt , W=Pt Q=I2Rt P=UI, P=W/t 欧姆定律不成立
3、根据灯泡额定电压(U额)和额定功率(P额)能进行的计算:(☆☆☆☆)3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额=P额/U额
灯的电阻:R=U额2/P额
如果已知灯两端的实际电压是U实,则灯的实际功率是:
P实=U实2/R,如果U实/U额=a/b 那么P实=(a/b)2P额
串联电路的电阻有分压的作用且分压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U1/U2=R1/R2 电能,电功率,电热在串联电路中的分配也是一样的。
并联电路的电阻有分流的作用且分流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I1/I2=R2/R1 电能,电功率,电热在并联电路中的分配也是一样的。
4、生活中的用电:(☆☆☆)4
家庭电路的连接:入户线首先要接的是电能表,然后是总开关再是保险,这三者顺序不能错。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和电灯串联,且开关要接在火线上,接螺旋套灯座时,应将螺旋套接在零线上。三孔插座要按“左零右火上接地”的接法去接。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间,插座间,用电器和插座间都是并联的。
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不可用过粗的保险丝,也不可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的特点是:电阻大,熔点低。家庭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这样当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把用电部分接入电路的同时,也把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触电。
区别零火线要用试电笔。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但切不可接触笔前端金属体。火线可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这时有电流流过人体,但电流太小对人体无害。
5、安全用电知识:(☆☆☆)5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压是380V。
只有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且有电流流过人体,人才会触电。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触电急救:首先切断电源或用一根绝缘棒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在切断电源后,才能泼水抢救。
如果家庭电路出现了烧保险的现象,就表明了家庭电路的总电流过大了。其原因有二:一是短路;二是家庭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了。
6、电能知识要点:(☆☆☆)6
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它是以KW.h为单位的。表盘上:“220V”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10A,额定最大电流是20A。“50 Hz”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3000r/KW.h是指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就转3000r。读电能表的示数时,我们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它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等于这段时间结束时读数-这段时间开始时读数。
根据“3000r/KW.h”字样能进行的计算:
如果告诉我们转数为n那我们可以计算消耗的电能:W=1 KW.h/3000r(1转消耗的电能)乘以n 如果再告诉我们时间为t我们可以计算这段时间的电功率:P=W/t(要注意单位是否配套:此时W取KW.h为单位;t取h为单位计算较方便)
7、电功率知识要点:(☆☆☆☆)
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W=Pt我们可以知道不能说电 7
功率大,消耗的电能就多,还与时间有关系)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有关系的。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功率。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唯一的,不变的。如果告诉你此时用电器正在正常工作,那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就等于其额定电压,其实际功率就等于其额定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就越亮。
生活中的用电器,电功率达到1000W的有:电炉,电热水器,微波炉,空调。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在测额定功率时,一定要让电压表测小灯的电压且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让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流且示数为其额定电流,这样用公式P=UI计算出的才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实验时,如果出现灯不亮,电流表没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的现象,则电路故障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断路了。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有关。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电功率。因此在此实验中,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是个定值,所以灯的电阻最后可通过求平均值来确定。在此实验中每次算的电阻值可能会不一样,导致电阻改变的是灯丝的温度,不是电流,电压。而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也就是:电阻与温度有关。
8、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8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就和谁并联
电流要正接线进,负接线出 选对量程
电流表:测谁的电流就和谁串联 电流要正接线进,负接线出选对量程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1、看所选的量程
2、依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
3、数小格。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接线 调谁的电流就和谁串联
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调流、调压;保护电路。注意:它不能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移动滑片,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进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9、电与磁的复习要点:(☆☆☆)9
一、磁现象:磁体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因此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悬吊的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因此说磁体有指南北的性质。(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磁体还有吸铁的性质: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
二、磁场: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实现的。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在它里面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假想的,因此磁感线要用虚线画
2、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
3、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箭头方向都和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一致与该点磁场方向也一致
4、磁感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但都是闭合的,既不会相交也不会中断,是立体分布的
5、磁感线的疏密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地磁场: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相反但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注意:地球的外部磁感线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的。
三、电生磁: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的应用(奥斯特实验的应用):电磁铁以及以电磁铁为主要结构的元件或器械。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听筒(相当于扬声器)、电磁起重机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当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螺线管的N、S极对调。
螺线管的磁极可以通过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指向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安培定则来确定。(用右手
四指弯向和电流方向一样)
四、电磁铁:插有铁芯的螺线管。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有铁芯后磁性增强的原理工作。电磁铁的优点:
1、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2、磁性强弱可以控制
3、N、S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控制。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跟电流大小,有无铁芯,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比没铁芯磁性强。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继电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的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其主要结构有: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当低压控制电路接通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高压工作电路接通。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电磁铁失去磁性,簧片将衔铁拉回,切断高压工作电路。
(在叙述电磁继电器工作过程时首先要说低压电路的工作与否,然后一定要说清电磁铁有无磁性,对衔铁的作用,引起高压电路的工作与否。)
扬声器:扬声器通交流电时才会发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纸盆振动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此实验的显著器材是电源(要给导线通电)。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二者变其一则力的方向变,二者皆变则力的方向不变。
电动机:依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原理制成。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在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转动下去。(否则线圈将会转回平衡位置)
七、磁生电:
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实验最显著的器材是:电流表(用来检测是否有电流产生)。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2、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斜切也行)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变其一感应电流方向变,二者皆变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发电机:
1、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交流电: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10、信息的传递复习要点(☆☆☆)10
一、电话:
由听筒(听筒中有电磁铁)和话筒组成。自己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串联的。电话是靠电流传递信息的。需要电话交换机转接。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就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关闭冰箱或电视时,收音机会“咔咔”响,就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受而形成的。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x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电磁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是:波速=波长x频率。注意单位:波长:m 波速:m/s 频率:Hz 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样的即波速是个定值,因此电磁波频率越大,波长越短。用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各种光也是电磁波。
微波炉是靠微波(电磁波)工作的。炉门有金属网是因为金属能反射微波,可防止过量的微波泄漏。(过量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
电磁波的应用领域有:微波炉、医学上的X射线透视、紫外线消毒、无线电通信、雷达飞机的电磁波导航等。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会相互干扰,因此有些地方禁用手机。
三、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递的。要靠基地台转接。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通信的四种方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卫星通信:实现全球通信,只需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分布3颗同步卫星。光纤通信:利用激光在一条特殊的管道里经多次反射进行传播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特点:容量大,不受电磁波干扰,通信质量好,保密性好。
第四篇: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思致超越 知行合一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即:
I1I22=RR1 I1R1=I2R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U=U1=U2
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即: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 ◆如果n个阻值都为 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0/n
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W1W22=RR1
U1U2R1=R21R总111=R++RR12nW1W2R1=R
2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即:P总=P1+P2+„Pn
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
◆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即:P总=P1+P2+„Pn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P1P22=RR1P1P2=R12R
2、公式:(☆☆☆☆☆)
◆电流(A):
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
Page 1 of 6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
思致超越 知行合一
◆电压(V):
U=IR(电压不随电流变。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有关)
◆电能(J):W=UIt , W=P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W=I2Rt, W=U2t/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KW.h也是电能的单位俗称度。1KW.h=3.6×106
J ◆电热(J):Q=I2Rt(普适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电路),Q=W。所以在纯电阻电路中算电热可通过算电能来实现。注意:接有电动机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在这样的电路中计算只能用普适公式。
◆电功率(W):P=UI, P=W/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P=I2R, 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3、根据灯泡额定电压(U额)和额定功率(P额)能进行的计算:(☆☆☆☆)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额=P额/U额
灯的电阻:R=U额2/P额
如果已知灯两端的实际电压是U实,则灯的实际功率是:
P实=U实2/R,如果U实/U额=a/b
那么P实=(a/b)2P额
串联电路的电阻有分压的作用且分压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U1/U2=R1/R
2电能,电功率,电热在串联电路中的分配也是一样的。
并联电路的电阻有分流的作用且分流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I1/I2=R2/R
1电能,电功率,电热在并联电路中的分配也是一样的。
4、生活中的用电:(☆☆☆)
家庭电路的连接:入户线首先要接的是电能表,然后是总开关再是保险,这三者顺序不能错。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和电灯串联,且开关要接在火线上,接螺旋套灯座时,应将螺旋套接在零线上。三孔插座要按“左零右火上接地”的接法去接。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间,插座间,用电器和插座间都是并联的。
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不可用过粗的保险丝,也不可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的特点是:电阻大,熔点低。家庭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这样当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把用电部分接入电路的同时,也把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触电。
区别零火线要用试电笔。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但切不可接触笔前端金属体。火线可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这时有电流流过人体,但电流太小对人体无害。
5、安全用电知识:(☆☆☆)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压是380V。
只有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且有电流流过人体,人才会触电。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触电急救:首先切断电源或用一根绝缘棒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在切断电源后,才能泼水抢救。
如果家庭电路出现了烧保险的现象,就表明了家庭电路的总电流过大了。其原因有二:一是短路;二是家庭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了。
6、电能知识要点:(☆☆☆)
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它是以KW.h为单位的。表盘上:“220V”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10A,额定最大电流是20A。“50 Hz”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Page 2 of 6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
思致超越 知行合一
3000r/KW.h是指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就转3000r。读电能表的示数时,我们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它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等于这段时间结束时读数-这段时间开始时读数。
根据“3000r/KW.h”字样能进行的计算:
如果告诉我们转数为n那我们可以计算消耗的电能:W=1 KW.h/3000r(1转消耗的电能)乘以n 如果再告诉我们时间为t我们可以计算这段时间的电功率:P=W/t(要注意单位是否配套:此时W取KW.h为单位;t取h为单位计算较方便)
7、电功率知识要点:(☆☆☆☆)
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W=Pt我们可以知道不能说电功率大,消耗的电能就多,还与时间有关系)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有关系的。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功率。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唯一的,不变的。
如果告诉你此时用电器正在正常工作,那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就等于其额定电压,其实际功率就等于其额定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就越亮。
生活中的用电器,电功率达到1000W的有:电炉,电热水器,微波炉,空调。
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在测额定功率时,一定要让电压表测小灯的电压且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让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流且示数为其额定电流,这样用公式P=UI计算出的才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实验时,如果出现灯不亮,电流表没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的现象,则电路故障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断路了。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有关。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电功率。因此在此实验中,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是个定值,所以灯的电阻最后可通过求平均值来确定。在此实验中每次算的电阻值可能会不一样,导致电阻改变的是灯丝的温度,不是电流,电压。而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也就是:电阻与温度有关。
8、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
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就和谁并联
电流要正接线进,负接线出
选对量程
电流表:测谁的电流就和谁串联
电流要正接线进,负接线出
选对量程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1、看所选的量程
2、依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
3、数小格。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接线
调谁的电流就和谁串联
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调流、调压;保护电路。注意:它不能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移动滑片,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进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9、电与磁的复习要点:(☆☆☆)
一、磁现象:磁体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因此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悬吊的小 Page 3 of 6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
思致超越 知行合一
磁针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因此说磁体有指南北的性质。(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磁体还有吸铁的性质: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
二、磁场: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实现的。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在它里面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假想的,因此磁感线要用虚线画
2、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
3、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箭头方向都和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一致与该点磁场方向也一致
4、磁感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但都是闭合的,既不会相交也不会中断,是立体分布的5、磁感线的疏密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地磁场: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相反但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注意:地球的外部磁感线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的。
三、电生磁: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的应用(奥斯特实验的应用):电磁铁以及以电磁铁为主要结构的元件或器械。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听筒(相当于扬声器)、电磁起重机等。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当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螺线管的N、S极对调。
螺线管的磁极可以通过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指向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安培定则来确定。(用右手
四指弯向和电流方向一样)
四、电磁铁:插有铁芯的螺线管。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有铁芯后磁性增强的原理工作。
电磁铁的优点:
1、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2、磁性强弱可以控制
3、N、S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控制。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跟电流大小,有无铁芯,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比没铁芯磁性强。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继电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的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其主要结构有: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当低压控制电路接通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高压工作电路接通。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电磁铁失去磁性,簧片将衔铁拉回,切断高压工作电路。
(在叙述电磁继电器工作过程时首先要说低压电路的工作与否,然后一定要说清电磁铁有无磁性,对衔铁的作用,引起高压电路的工作与否。)
扬声器:扬声器通交流电时才会发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纸盆振动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此实验的显著器材是电源(要给导线通电)。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二者变其一则力的方向变,二者皆变则力的方向不变。
电动机:依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原理制成。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在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转动下去。(否则线圈将会转回平衡位置)
Page 4 of 6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
思致超越 知行合一
七、磁生电:
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实验最显著的器材是:电流表(用来检测是否有电流产生)。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2、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斜切也行)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变其一感应电流方向变,二者皆变感应电流方向不变。发电机:
1、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交流电: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10、信息的传递复习要点(☆☆☆)
一、电话:由听筒(听筒中有电磁铁)和话筒组成。自己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串联的。电话是靠电流传递信息的。需要电话交换机转接。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就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关闭冰箱或电视时,收音机会“咔咔”响,就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受而形成的。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x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电磁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是:波速=波长x频率。注意单位:波长:m
波速:m/s
频率:Hz 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样的即波速是个定值,因此电磁波频率越大,波长越短。用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各种光也是电磁波。
微波炉是靠微波(电磁波)工作的。炉门有金属网是因为金属能反射微波,可防止过量的微波泄漏。(过量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
电磁波的应用领域有:微波炉、医学上的X射线透视、紫外线消毒、无线电通信、雷达飞机的电磁波导航等。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会相互干扰,因此有些地方禁用手机。
三、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递的。要靠基地台转接。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通信的四种方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卫星通信:实现全球通信,只需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分布3颗同步卫星。光纤通信:利用激光在一条特殊的管道里经多次反射进行传播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特点:容量大,不受电磁波干扰,通信质量好,保密性好。
例题:
1、图5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照明灯L与电动机M串联 B.关上冰箱门时,S1自动闭合,使得照明灯L熄灭 C.开关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L与电动机M并联
D.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2自动断开,电动机M停止工作
2、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和灯丝的电阻均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 图
P向右移动 Page 5 of 6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
思致超越 知行合一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灯L变亮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灯L变暗
3、将两个定值电阻并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消耗的功率为P1,R2消耗的功率为2P1.把这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电源两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升高 B.R2消耗的功率为
3U的21P1.29P1 4C.通过R2的电流变大 D.两个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
4、图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2A。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 R0的阻值分别为
5、某电热毯只有一个挡位,使用不方便。小明想用一电阻丝作发热体与其串联,将它改造成有两个挡位的电热毯。已知原电热毯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测定它的额定功率,小明把它与一个标有“220V 25W”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图22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176V。(电源电压恒为220V,不考虑温度对电阻阻值的影响)求:(1)原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多大?
(2)为了使改造后的电热毯(如图23所示)在低温挡位时的总发热功率为原电热毯额定功率的五分之三,小明需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丝?(保留一位小数)
(3)改造后的电热毯,在低温挡位时工作10min,R0消耗多少电能?
Page 6 of 6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
第五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
1、电路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组成。
2、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3、电路的几种状态:
4、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5、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二、电流、电压、电阻
1、电流:单位时间内(1s)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计算公式:
2、测电流大小的仪表是电流表、电路图符号:
3、电流表的使用:(1)根据情况选择量程合适的电流表,而后观察它的量程,单位及最小分度值;(2)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3)“+”“-”接线柱接法要正确。即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4)被测电流不能超过 量程、选择量程时用试触法;(5)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 直接接到两源两极上;
4、电压:是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如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节蓄电池电压为2V。
5、电压的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6、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是v,常用的 有2个量程:0~3V和0~15V,三个接线柱。
7、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中;(2)“+”“-”接线柱接法要正确,即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流出电压表;(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选择量程用试触法;(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间。这样是测电源电压。
8、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电阻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与电路两端电压和电流开关它常受温度的影响。
9、变阻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的方法来改变电阻的符号是可分为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两种,滑动变阻器虽不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但却能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电阻箱能表示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地改变电阻大小。
三、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表达式为:根据欧姆定律:I=U/R得出的结论
电阻一定的时候,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压一定的时候,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2、欧姆定律得出:即测出导体两端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可计算电阻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四、电功、电功率:
1、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单位是焦耳(J)。
2、电功的大小: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和通电时间三者的乘积。表达式为W=UIt。
3、电功的测量: ①用电能表可直接测出; ②根据W=UIt,可选用、和秒表间接测出。
4、电功率(P):电流在1秒钟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表
达式: 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兆瓦(Mw);
电功率的测量:
①可选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
②根据P=UI,可选用电压表及电流表进行测量。
五、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也就是用电器上标着的电压值。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就是用电器上标着的功率值。
3、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各种电压下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都叫实际功率。
六、焦耳(q)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写成公式:Q=I2Rt 电热器: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是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
主要组成部件: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七、生活用电
1、电路组成:低压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及各支路开关控制的用电器。
2、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两根进户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火线与地间有200v电压。
3、辨别火线、零线用测电笔。使用时笔尖与电线接触。手接触笔尾金属体,如果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火线。
4、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使用的电器总功率过大;
2、有电器或线路短路;
3、线路或电器有接地的地方;
5、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高压带电物体;2.不接近高压带电物体; 3.不用湿手触碰开关; 4.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5.使用试电笔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杆; 6.功率大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线; 7.不能用身体连通火线和地线; 8.不能用身体连通火线和零线; 9.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过高,否则引起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 10.有人触电时不能用身体拉他,应立刻关掉总开关,然后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线分开。
6、正确选择保险丝:
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电学公式
1、推出 Q=It
2、得出 U=IR
3、W=UIt 结合欧姆定律及电流的定义式得出
4、得出 W=Pt
5、P=UI 结合欧姆定律可得出 P=I2R
6、Q=I2Rt
7、Q=W=Pt(适用电热器或纯电阻电路)电路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I=I1=I2=I3 I=I1+I2+I3 电压 U=U1+U2+U3 U=U1=U2=U3 电阻 R=R1+R2+R3 电功 W=W1+W2+W3 W=W1+W2+W3 电功率 P=P1+P2+P3 P=P1+P2+P3 电 热 Q=Q1+Q2+Q3 Q=Q1+Q2+Q3
比值关系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