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音乐下册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7:3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五音乐下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五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篇:小五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装扮我们的校园

单元介绍,我们童年学习生活的快乐家园,我们遨游知识海洋的学习空间,我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与人共处的成长摇篮;校园,连接着我们的情感,记录着我们的生活,镶嵌着我们的足迹。校园里,有我们的欢笑和回忆,有我们的成功与遗憾,有我们的梦想和希翼。

清晨,旭日东升,校园沐浴在阳光中。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迈着轻快的步伐踏进校门,开始了愉快又紧张的学习生活。教室里,书声朗朗,歌声悦耳;操场上,有师生锻炼的矫健身影;墙壁上,有充满童心童趣的美术作品;走廊边,绿树成荫,小池、垂柳相映成趣。啊!校园,你是多么美丽,多么圣洁,多么值得我们去爱你、想你、装扮你!

本单元设计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穿出我们的风采》和《唱出心中的歌》三个课题,与第一学段的单元主题“校园里的发现”具有纵向关联。在此,通过讨论、策划、设计和表现,重塑我们的校园之美。在“装饰我们的教室”“设计我们的校服”和“唱出心中的歌”等艺术活动中,净化我们的心灵、扮靓我们的校园,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提高我们的校园生活质量。

课时建议:1-2课时 课题:唱出心中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校园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学唱《哦,十分钟》,能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校园歌曲,并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歌曲内容与情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空白磁带、简单道具等。学生准备:各种乐器或自制乐器、简单道具、磁带等。教学活动:班班有歌声

1、唱校歌或班歌。在班级文娱委员组织下,每天课前几分钟齐唱校歌或班歌。

2、老歌填新词。根据以前学过的歌的旋律,小组讨论填上新歌词并唱一唱。

3、学唱歌曲《哦,十分钟》,体会歌曲轻松、活泼的旋律特点,并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4、举办主题音乐会。活动二

1、道具:这几年学过的歌曲精选伴奏磁带、录音机、各种头饰。

2、游戏方法:任意播放一首歌曲的伴奏音乐,看谁能最快说出这首歌名,并戴好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唱起歌,并创编出舞蹈动作。

3让学生回忆并唱这几年所学过的歌曲,并与同伴一起进行即兴表演。活动三:好歌伴我成长

1、课前现复习以前学过的歌,听听前两年艺术档案夹里录制的歌,尝试创作自己作曲、作词的歌。

2、开展“我最喜欢的歌”歌曲对唱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歌竞赛。

3、创编音乐剧。确定主题,将曾经学过的歌串起来,配合简单道具或服饰进行表演。活动四:优美的课间音乐

1、仔细聆听教师准备的各种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2、与同学讨论,什么样的乐曲适合在课间播放。

3、回家收集音乐磁带,看是否适合在课间休息时听,也可以自己弹奏再录音。

4、将大家收集的乐曲整理成一盒磁带,作为课前音乐。课后教学反思:

1、本课结束时,学生基本能说出过去听、学、唱过的歌曲,并能记住歌词,音准、节奏感较好地、有感情地唱好几首歌,能准确地唱好合唱歌曲。

2、在你唱我伴奏中,充分了解学生,让业余学习乐器的同学为大家的歌曲进行伴奏。第二单元 方寸之间

单元介绍:天地日月,方寸乾坤。方寸者,天地也,浩瀚宇宙魅力无穷;方寸者,人心也,广阔心胸内涵无限。邮票、火花、藏书票,在这些方寸之间,蕴含着无尽精彩。在那里有历史、阳光、雨露、美感„„还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方寸之间展现大千历史,浓缩灿烂文化,因此,它们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在我国,邮票既是一种邮资凭证,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收藏品。小小邮票,记录着祖国发展的历史足迹,展示着壮丽的山河与多彩的风情,给人以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开多彩的画卷。火花是火柴盒及其贴画的雅称,其图案设计包罗万象,为我们平添了一个看社会、看世界的小小的窗口,使生活中又多了一些乐趣。藏书票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的蝴蝶”,等等。它是供读书、爱书、藏书者使用的一种标志,也是书籍的一种美化装饰。当你买到一本心爱的新书,在扉页上贴上一枚精美的小小藏书票,往往会使书本立即增光生辉,从而增添你读书的兴味和爱书的情趣。本单元设计了《邮票寄深情》《书票藏情趣》《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学生将学习剪纸、版画等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学习邮票、火花、藏书票以及有关的音乐作品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感受邮票、火花、藏书票的美感,探究其制作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表演、创作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与想像跳动在方寸之间,让学生学会在方寸之间言志,在方寸之间抒情。课时建议:1~2课时

课题:邮票寄深情 教学目标

1、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了解集邮知识。

2、欣赏、学唱《邮递马车》《绿色的书签》等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形象,体验歌词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感受歌曲《小火柴》欢快、跳跃的节奏及说唱结合的歌曲形式,体验小火柴生命虽短,但发光热做贡献的品质、教学准备:收集各种邮票,了解集邮知识,《邮递马车》《一枚邮票》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畅游邮票天地

1、学生收集各种邮票,欣赏和探讨有关邮票内涵,感受方寸之间所记录的历史足迹及多姿多彩的风情,了解邮票的收藏价值,体验收藏邮票的乐趣。

2、配乐朗诵诗歌《乡愁》,感受乡愁与邮票中的情感联系。活动二:歌声中的邮缘

1、欣赏歌曲《邮递马车》,听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结合手势进行学习和演唱。

2、慢速模唱歌曲旋律,以听唱法学唱歌曲。

3、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较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心情。

4、用打击乐器为此歌曲进行伴奏,并用动作表现赶马车的形象与情景。

活动二:欣赏小品《一枚邮票》

1、欣赏小品表演《一枚邮票》,感受和体验小品的语言内涵,角色形象及所传递的快乐。

2、等对小品的主题、事件、演员技能等进行审美评价,表达自己理解和审美观点。

3、分组汇报表演。

4、学唱歌曲《绿色的书签》,准确的把握歌曲速度、节奏语音准。活动三:歌中舞中看火花

1、欣赏和学唱歌曲《小火柴》,感受歌曲旋律欢快、跳跃的节奏,能清楚的歌唱。

2、感受和学习歌中说白与歌唱的衔接,并按照歌曲的力度变化处理自己歌声的强弱,并能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3、欣赏有关表现火花的舞蹈或自己设计舞蹈、形体动作表现火花。

4、了解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欣赏芭蕾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舞蹈带给人的足尖舞蹈的美感,理解舞蹈中用了那些动作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及表达情节、情感。教学反思,此文章来自免费教育文稿网[www.xiexiebang.com]在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欣赏它的音乐、舞舞蹈动作的美感同时,要挖掘及人物孤单的悲伤及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感情。第三单元 儿童剧场

单元介绍: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长着长鼻子的小男孩吗?还记得那些住在丛林里的小矮人吗?还记得有着神奇画笔的小马良吗?这些都是我们在艺术课曾经学过的,还记得我们在这些艺术课中做过哪些活动吗?剧本、舞台、角色、观众是构成戏剧的四要素。我们欣赏的戏曲,是那么的优美,当我们沉醉戏曲时,总不免有一种想去亲自表演的冲动。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玛丽亚,看看她是如何带领那 7 个活泼可爱的“小音符”在快乐中学习了音乐,也让我们体验一下,在传统的戏曲中,我们是否也能找到同样快乐的方式来学习艺术!戏剧是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包括了表演、音乐、美术、文学等各个方面,儿童剧场是艺术课系列单元的延续,通过这个平台向同学们介绍丰富的戏剧艺术,使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世界范畴的多元艺术门类有所了解和认识。

本单元设计了《音乐之声》和《三岔口》两个课题,分别涉及到现在比较时尚的音乐剧和传统京剧中的哑剧表演形式。通过对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学习,使学生在感受、体会、表演、思考等方面获得戏剧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增进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欣赏戏剧艺术的能力。课时建议:1-2课时 课题: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的内涵和角色形象,了解音乐剧的特征。

2、学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并创编动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音乐之声》插曲《雪绒花》,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感受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美感,能用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教学准备

1、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的VCD等。

2、自制的打击乐器和其他的乐器。

3、自制的表演道具、美术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哆来咪

1、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剧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

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引发对音乐的热爱,对老师喜爱。

3、欣赏歌曲《哆来咪》,根据歌曲表现的情节分8个角色和老师进行生动的游戏、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

4、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旋律的音高、节奏,设计人物动作,进行表演准备。培养学生乐句顺畅衔接能力。

5、根据音乐剧《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内容,分小组进行道具、舞台背景的设计,大家一起丰富音乐剧歌曲的表演活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6、学生进行音乐剧歌曲的表演,在欣赏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能力。活动二:我是小小牧羊人

1、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分析歌曲的情绪和角色,了解歌曲的结构,讨论这些歌曲于自己过去在艺术课上学习过的歌曲有那些方面相同和不同,寻找其中的差异。采用多种表现方式进行歌唱练习。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师以一段旋律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多段歌曲的演唱,在固定联系中进行歌词创编,丰富歌曲中的小动物形象。

3、学生制作小动物纸偶或手偶。通过夸张表现,突出动物特征。要求色彩鲜艳,造型据有个性。

4、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小音乐剧的编排。在编排中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旋律情绪,创编不同角色、动作,配合纸偶的道具表演,进行歌曲表演的排练。

5、表演《孤独的牧羊人》。欣赏《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音像片断。引导学生在观赏比较中发现音乐剧的表演要素。活动三:我爱雪莲花

1、师生回顾《音乐之声》的主要故事内容。谈一谈各自对该剧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音乐片断,为什么能够吸引自己。

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歌曲《雪绒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知道它是男主人公借咏唱雪绒花,抒发内心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学唱歌曲和参加歌舞表演的愿望。

3、学唱歌曲《雪绒花》。学生在演唱中尝试用原版英文唱,提高学生多种歌唱语音的表现力。

4、观赏植物雪绒花,并利用多种材料制作雪绒花。

5、表演《雪绒花》。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扮舞台或教室环境,以小合唱或别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如果将学生表演的活动用照相机或录像的方式拍摄下来,在学校范围内展出,那将是对学生很大的一种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课题二

三岔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欣赏传统京剧《三岔口》,感受和了解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对传统京剧艺术表演有初步的认识。

2、感受哑剧的基本表演特点,参照京剧《三岔口》中“矮子步”的表演,即兴模仿表演剧中人物动作和情节,体验其中的乐趣。

3、学习戏剧中表现生活的几个动作,体验虚拟表演形式的趣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意性的表演。教学准备

1、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对《三岔口》剧目的有关资料的收集。

2、京剧《三岔口》的录像带或VCD,京剧《三岔口》的画册和剧照。

3、京剧《拾玉镯》的VCD,京剧《三岔口》的画册和剧照。

4、自制的表演道具和美术材料及工具。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感受、体验哑剧表演方式

1、师生交流自己对京剧的认识,知道京剧是我国国粹。

2、共同欣赏京剧《三岔口》的演出片断,进一步了解剧情。

3、欣赏《三岔口》中的锣鼓经—四击头,并尝试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演奏。发现京剧中的另一种表演方式——哑剧。分小组对作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的特点。

4、了解哑剧所特有的表演形式,哑剧是一种不说话,借着身体的姿态表达思想、情绪或故事的戏剧动作。

5、模仿与表演。

活动二:表演“矮子步”

1、欣赏《三岔口》中“矮子步”表演的情节,分析戏剧塑造人物角色的方法与手段,了解为什么在这里设计了“矮子步”的动作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心理特点。

2、分小组模仿剧中“矮子步”的表演方式和姿态,进行表演练习。

3、大家对表演和角色的助理进行分析和评价。活动三:联系与拓展

1、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

2、模仿其中的表演形式,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表演活动。

3、欣赏京剧《拾玉镯》的另一个片断中开门的动作。

4、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中的表演形式,并尝试着进行表演。教学反思

对学生在表演活动中不同层次的表演给予全面关注,进行鼓励,特别关注那些表演比较扭捏、不够大胆的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能够对表演艺术产生兴趣。第四单元 树的礼赞

单元介绍,此文章来自免费教育文稿网[www.xiexiebang.com]遒劲的松柏、飘逸的垂柳、华美的银杏、挺拔的白杨„„那一棵棵姿态迥异、旁逸斜出的参天大树,散发着生机与活力,那一片片苍翠碧绿的树林,防沙、固堤,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无论你是近看还是远视不同的树,无论你是轻轻抚摸质感不同的树干,还是细细品味形状不一的树叶,都不能不让我们遐想联翩,情趣荡漾。有多少树,成为艺术作品中讴歌、赞美、表现的对象;有多少树,人们赋予它人的精神和品格。松树挺风傲雪,坚忍不屈;白杨树朴实无华,挺直向上;榕树独木成林,扎根于沃土撑起的却是一片蓝天„„从树的精神中,无不给我们以人生有益的启迪。树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树,树需要人们去栽培和关爱。“植树造林,造福人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爱护树木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本单元以“树”的形态美感和精神特征为人文主题,设计了《好大一棵树》《绿叶对根的情谊》两个课题,通过有关树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亲近树木,爱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感受有关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色彩、精神美感,能用歌唱、舞蹈、美术等艺术方法表现大自然中的树和自己心中的树,抒发自己对树的热爱和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愿望。课题: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观,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感受歌曲旋律音高的起伏、节奏的疏密特点,体验歌曲深远、思念、赞颂的情绪和以树寄托人们对亲人、家乡的眷恋深情。

3、能主动收集有关赞赏树的文学、歌曲、美术、摄影、戏剧等作品,探究用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有关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记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颗树》歌曲录音磁带和光碟。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触摸身边的树

1、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树,体会树的造型、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树木在一起所形成的深浅不

一、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与树近距离的接触中,引导学生围绕树的形态、色泽和肌理展开交流,结合文学作品体验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

2、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赞赏自己所见的树。

3、观察和想象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同树木的动态,直观对比、品味不同树木的型与寓意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4、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生活中的一颗老树进行树干的拓印练习,给作品起个名字。活动二:歌唱心中的树

1、赞美不同的树。

2、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感受旋律的优美以及歌词所代表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欣赏舞蹈《好大一棵树》,感受舞蹈的结构,表演的形式,舞蹈队形变化,运用演员的服装造型表现树的形象等美感要素。

4、创编舞蹈:好大一棵树。活动三:描绘我喜欢的树

1、欣赏教科书中或师生收集到的以树为题材的油画,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感受其美感。

2、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大树为题画一幅画,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表现。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设计创意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升华情感。

教学反思:本课能体验歌曲《好大一棵树》深沉、崇敬的情感,能体会舞蹈《好大一棵树》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意及演员运用服装表现大树的造型美等。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课题二

绿叶对根的情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绿叶对根的情意》旋律倾诉性的特点,体验歌曲深深的依恋情绪,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叶与根的相依相恋情怀,并由此升华到母子情、师生情、赤子之情。

2、能用文学、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并表现绿叶与根的情感和母子、师生情等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懂得以物代情,托物的艺术表现手段。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有关两峡情、母子情、师生情、海外游子思乡的VCD光盘或电视片等。

2、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录音带、伴奏带,《故乡的云》《七子之歌》《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录音带或CD。

3、各种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1、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2、欣赏和跟唱全曲。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绿叶与根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意。

4、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或学生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表现歌曲的角色形象和情感。

5、学生随歌曲伴奏一起演唱歌曲。活动二:绿叶与根的对话

1、创设情景,讨论要表演情节,准备戏剧表演所需的有关材料。

情景一:绿叶是孩子,树根是妈妈,妈妈用自己身心的爱抚育孩子成长,终于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要离开妈妈,此时此刻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话呢?

情景二:叶飘落,离开了根,他们天各一方,彼此思念,此时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进行戏剧表演。

3、教师引导学生除了想象表演绿叶与根的对话以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创设情景。

活动三:树的依恋

1、学生朗读表演歌谣。

2、绿叶与根,大树与小树,你想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由此展开联想,母子情、赤子情、大海与小鱼.......4、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四:美术制作

1、欣赏以树木材料为表现手段的手工作品,看一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料的天然形状与肌理的。

2、请学生根据自己对“绿叶与根的情意”的理解,拓展想象,创作一副装饰画送给对你厂长有过帮助的人。例如以树叶粘贴的方式来进行制作练习。

教学反思:对善于通过身体动作、语气、表情将树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的学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第五单元 翩翩起舞

单元介绍:舞蹈是“活的雕塑”,是“动的绘画”。舞蹈是生动的形体语言,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是心灵的咏叹,是人体律动的诗篇,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舞蹈来源于生活也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丰收时,人们翩翩起舞表达收获的喜悦;节日时,人们欢腾起舞释放内心的激情;胜利时,人们尽情舞蹈分享成功的欢乐。舞蹈运用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技巧动作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舞蹈为我们展示了大千世界,赏心悦目的舞蹈,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同时也能塑造人们活泼、开朗、高雅的气质。让我们的学生走进舞蹈,了解舞蹈,喜爱舞蹈,学习舞蹈,这是学生艺术生活不容忽视的追求。

本单元设计了《童趣舞韵》《舞苑奇葩》两个课题,旨在向学生开启舞蹈艺术之窗,引导学生徜徉于中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舞蹈艺术海洋中,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基本元素(节奏、造型、表情)、基本类型(生活舞蹈、艺术舞蹈两大类)和表现形式,满足学生的舞蹈审美需要,品味不同风格舞蹈的美感,体验舞蹈蕴涵的丝丝情感与舞蹈学习、创作的乐趣与艰辛,培养和发展学生用舞蹈动作抒发与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能力。课时建议,此文章来自免费教育文稿网[www.xiexiebang.com]6~8课时 课题:童趣舞韵

教学目标:

1.能大胆、大方、快乐的与同伴跳舞,体验用舞蹈的形式交流、交往、表达情绪情感的乐趣 2.欣赏舞蹈,感受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儿童舞蹈的节奏、舞步、肢体动作特点和情感。

3.根据节奏、情景即兴作身体动作和创编相应的舞蹈组合表现生活与大自然中的形象。

4、能通过记忆描绘舞蹈动作。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舞蹈欣赏《彩蝶飞舞》,感受舞蹈欢快的情绪和动作形象及队形变化的美感

三、引导学生想向大自然中蝴蝶飞舞的形象,并模仿,引导学生选配一段自己熟悉的音乐或会唱的歌曲来跳橡皮筋舞蹈。鼓励学生大胆、大方的参加舞蹈,体验用舞蹈形式交流、交往、表达情绪情感的乐趣。

四、根据记忆画下舞蹈动作,注意构图、人物的造型和动态变化

五、小评课题:舞苑奇葩

教学目标:喜欢欣赏舞蹈,初步体验和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与美感。能用自然、协调的身体姿态模仿所欣赏舞蹈的典型动作。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二、欣赏《花木兰》,讲花木兰的故事。

三、交流感受,应到学生交流讨论发表意见,表达自己对舞蹈的审美感受。这个舞蹈变现了一个什么形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聘疆场、班师凯旋及英姿飒爽、美丽形象

这个舞蹈给你留下那些印象? 这个舞蹈的音乐和动作有什么特点?

四、画一幅《木兰从军》的作品

五、小结

第六单元 广而告之

单元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广告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以其便捷的方式、畅通的渠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信息和种种方便。广告艺术,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广告艺术,视觉冲击力强,文字简洁明快,语言真切感人,音乐形象个性鲜明。公益性广,为社会奉献出许许多多人间真情,为千家万户送去关爱和温馨。今天,在我们的艺术学习中,学生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新全的视角来认识、了解广告这一别具一格的艺术门类。

本单元以广告艺术为载体,通过对学生身边广告艺术的欣赏,结合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尝试创作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广告艺术作品。本单元共设计三个课题:《爆炸的信息》《情系你、我、他》《让我告诉你》。三个课题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向学生展现了广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体会广告艺术的风采,感受广告制作的乐趣,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广告作品。课时建议:4~6课时 课题:爆炸的信息 教学目标:

1、收集身边的广告作品,划分广告作品的种类。比较不同广告作品的风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广告作出自己的评价

2、从优秀广告作品中获得启示,结合生活实际与同学合作重新创编有趣味、有意义、有美感的广告作品

3、利用大家熟悉的广告语的结构特点,中心天赐,创编广告用语,并尝试广告小品表演练习

教学过程:

一、欣赏优秀广告,感受广告的魅力,让学生说说广告对自己、对家人的影响

二、根据我们身边的广告图像资料和广告歌词,便一个小故事表演,通过表演活动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广告的价值

三、点评,四、辨别广告的真伪课题:情系你我他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社会公益广告,了解公益广告的特点、反映的内容、表现的方式和达成的目的

2、尝试设计工艺招贴广告,利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广告

3、了解电视公益广告

一、欣赏公益广告,认识公益广告

二、结合环境保护,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活动

设计两要素:实用、美观

设计步骤:1选择设计方向;2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3进行初步的创意与构思;4进行制作;4调整。

三、作品展示、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

四、小结课题:让我告诉你

教学目标:复习学过的广告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习用具或日常活动做一次广告宣传 教学准备:优秀的广告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们说说这段时间看到的印象深刻的广告

二、引导学生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广告进行分析,如:画面的构图、色彩、造型等

三、联系上面学到的,模仿自己喜欢的一个平面广告,进行招贴画创作表现活动

四、步骤:1构思;2构图、3上色4调整

五、展示

六、小结

第七单元 天竺国

单元介绍:“是谁把你带到我身边„„”一曲悠扬的异国曲调将我们带往一个神秘的国度,那就是被古人称为天竺的印度。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佛教发源地,创造了人类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印度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混合,与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体系。印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灿烂文明的积淀,使印度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倚天而立;佛教圣河——恒河蜿蜒流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优雅妩媚;莫卧儿王朝的阿拉伯古堡庄严壮观;还有那弥漫着浓烈民族特色的印度民间歌舞以及“电影王国”的称誉,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绚丽的拉格细密画卷。

本单元设置了《古老的恒河文化》和《优美的印度歌舞》两个课题,通过欣赏有关印度的图片、歌舞,学唱印度歌曲,表演印度舞蹈和表现印度风情的相关美术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印度歌舞、印度风情和印度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建议课时:4~6课时

课题:古老的恒河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及相关背景知识,欣赏印度音乐,感受印度民间音乐的特点,加深对一度歌曲的美感印象

2、了解印度人的风俗习惯,了解印度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与中国文化艺术之间的不同点。

3、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印度艺术的感受与了解、完成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了解印度风情,观看有关的影片、图片、音乐

1、欣赏青铜像《舞王湿婆》,感受湿婆以扭动的身躯与圆形的结合来形象生命活力与宇宙精神的和谐美感效应。体验作品构思的奇特与体态的夸张,带有超现实的神秘色彩的艺术美感。体味它装饰豪华繁缛,具有一种印度教独特的审美情趣,进一步了解印度宗教艺术的造型特点。舞姿被刻画得十分优美,轻抬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脚踏一个小人,表现出“时间征服者”的意味,那火焰的光环则象征着生成--保存--毁灭

二、结合对印度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天边的天竺》。

三、学生练习,展示,点评

四、小结课题,此文章来自免费教育文稿网[www.xiexiebang.com]优美的印度歌舞

教学目标:欣赏和学习简单的印度舞蹈,感受和体验印度舞蹈眼神和手势的含义,通过与中国宫廷舞的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了解印度绘画中的色彩和佛教人物画造型的特点,学习用绘画形式表现一度的佛教故事。

教学准备:印度舞蹈《欢快的脚铃》,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舞蹈《欢快的脚铃》,感受动作和姿态,观察服装颜色和款式,和中国舞蹈对比。

二、感受印度绘画中灵动而的色彩特点。在古印度,菩提树曾是最重要的创作题材。它象征着最著名的佛陀。菩提树的叶脉清晰,心型状,清新可人,加上具有宗教表征,从古至今博得许多人的喜爱,是一种极具装饰美感的自然素材;对比我国的佛教绘画更具装饰色彩。

三、讲佛经故事,欣赏经变画,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在画一次

四、学生练习,展示,点评

五、小结第八单元 艺术家的故事

单元介绍:艺术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情感的反映,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通常与他们的生活态度、所处环境、思维方式、研究领域等有关,所以,每一位艺术家都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艺术世界。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几位伟大的艺术家及其不朽的艺术作品,了解他们知识的广博;感受他们勤勉的精神、严谨的态度、跨领域探索的艺术造诣和执著的追求,体会这些艺术大师的博大精深。

本单元共设四个课题:《梦想飞翔的大画家》《中西合璧的探索者》《与命运抗争的强音》《用身心演绎的旋律》。四个课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四位不同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和不朽艺术成就。从世人敬仰的达·芬奇到一代宗师徐悲鸿,从勇于抗争命运的强者贝多芬到一生孤苦凄惨、坎坷悲凉的盲人艺术家阿炳。这一单元,向同学们展示了四位艺术大师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对人类文化、科学等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了解大师的生平,感受大师的精神,探索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不懈怠、勇于挑战自我、善于艺术实践的精神,鼓励学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课时建议:8~10课时 课题:梦想飞翔的大画家

教学目标:了解达芬奇的艺术足迹,探讨艺术和科学的相通性,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艺术成就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尝试对自己身边司空见惯的东西进行改进,绘出设计草图,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达芬奇的专题片和相关资料,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正在放映的电影《达芬奇密码》导入

二、介绍达芬奇的艺术生平

1、生平介绍及时代背景

2、代表作介绍《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讲解一些飞翔的原理

三、让我们当一回大画家;引导学生进行临摹和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四、学生练习,展示,点评

五、小结课题:中西合璧的探索者

教学目标:欣赏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了解徐悲鸿的艺术人生和对中国美术的贡献,感受和理解徐悲鸿把中国的水墨形式和西方的绘画准确造型较完美结合所做的探索,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中国美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内涵有初步体验。利用国画工具进行中西绘画结合的艺术创新尝试。教学过程:

一、导入,模拟徐悲鸿作品图片拍卖会,向学生介绍徐悲鸿,当时的时代背景,二、讲解徐悲鸿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壮士》《九方皋》《奔马》,介绍徐悲鸿在素描艺术表上主张的“宁方毋圆,宁拙毋巧,宁脏毋净”

三、水墨画小动物,欣赏观察徐悲鸿的水墨画作品,讲解技法特点,介绍他主张的“以西润中”的思想。

四、学生练习,交流和评价

五、小结课题:用身心演绎的旋律

教学目标:感受《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的演奏效果,了解其中的故事,体验乐曲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感受,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过程:

一、流浪的艺术家;特殊的名字--瞎子阿炳,了解旧社会艺人悲惨的社会地位,引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家华彦钧的关注,了解他的身世和生活年代,请学生们思考生活在这样的逆境中,真末成就了一位音乐家,音乐对于他的生活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

二、结合教科书的图片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学生感受旋律,体会情绪表现在情感交流中的作用,加深对乐曲进一步理解。

三、小结课题:《与命运抗争的强音》

教学目标:听赏贝多芬钢琴曲《孩子的梦》和欣赏人物雕塑作品,了解贝多芬生平,感受贝多芬的坚强、刚毅的人格与追求自由、博爱、平等的博大胸怀。学习歌曲《欢乐颂》,加强二部合唱的音准与和谐,体会乐曲博爱平等、人类大同激昂情绪。教学过程:

一、欣赏贝多芬的雕塑像,讲述贝多芬的故事

二、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让学生完整的感受乐曲波澜壮阔的情绪,了解他是第一个将合唱的形式写入交响乐的人,体验合唱在音乐中的震撼作用。

三、讲故事,《贝多芬与月光曲》

四、朗诵席勒的诗《欢乐颂》,介绍可国文学家、诗人席勒,为学生展示他鼓舞人心的诗篇《欢乐颂》,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感受乐曲的宏大的精神力量。知道乐曲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一部分,在创作上贝多芬开创了将合唱与乐器交融的里程碑。

四、师生交流,通过交流谈论乐曲的精神表现,想象人类大同的景象,激发学生用美术的形式表现人类团结友爱平等幸福的盛况

五、学生练习,作品展览

六、小结

第二篇:小五上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 | 第一单元

1、窃读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2、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语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你打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两遍。

2、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3、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 1、梳理内容:

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办法?窃读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紧密围绕课题展开叙述。)2、识读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3、范写观察:

饿、惧、柜、檐、酸、撑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4、生书写练字本上的汉字。

四、再读课文

1、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2、体会:

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

五、放声朗读全文

六、结束语

“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文中第四段)──很快乐,也很惧怕。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窃读 炒菜 锅勺 饥饿 惧怕 充足 屋檐 一碗 真酸 支撑 书柜 哎哟 踮起脚

二、学习课文

1、体会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 ⑴指名读描写林海音动作的句子。⑵标出描写林海音动作: 词语:跨、踮、钻、挤、找。

体会:顾客多,我看书的心情急切。

⑶板书:跨、踮、钻、挤、找

心情急切动作描写。⑷读出这种感受。

2、体悟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 ⑴指名读描写窃读心里活动的句子。

⑵为了能顺利的看书她是?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惧怕”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 ①光读不买的人不多,怕老板撵我走。②常此这样,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板书:独特感受心理描写 ⑶自由地有感情读4~7段。

⑷如果说窃读时的心里是惧怕的,那么窃读后的心里感受呢? ⑸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找出相关的语句或谈谈自己的看法。)

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食粮,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作者真正的领悟到这句话的意义,于是她(),于是作者“怕并快乐着”,乐大于苦,喜大于惧。3、出示读书名言: ⑴抓紧时间读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⑵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⑶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⑷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4、生创作“我的读书名言”。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过去,谈谈自己对待看阅读课外书持什么态度。2、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此时对待看课外书的感受。

四、课后习题

1、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制作一期走廊文化展板。2、制定“我和好书交朋友”的阅读打算方案。板书

窃读记

复杂:快乐惧怕(心理描写独特感受)急切:(动作描写:跨、踮、钻、挤、找)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季羡林(1911~2009),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山东临清人。1930年就读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济南任中学教员。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印度语言、文学及历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著有《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多部作品。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1999年8月21日,苗苗同学采访了著名作家季爷爷。让我们去听听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4.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各自有何见解?

2.学生思考,再与同桌交流。(主要有以下 方面: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诗文。)

3.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他们之间的交流亲切自然。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爷爷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爷爷: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他们的对话,使我们懂得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

4.本文是一篇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要像说话一样自然,不做作,争取做到亲切与自然。

5.同桌分角色对话交流,朗读课文。

6.在苗苗与季爷爷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学生自己先做准备,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7.重点引导“闲书”的问题:

(1)在苗苗对季爷爷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是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其实,我们已经从他们两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走过爱读书的童年和少年,我想说,“是阅读,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交流,如果自己说不出来,还可以谈谈自己搜集的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

(3)看来,“闲书”不闲,杜甫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四、品味题目,理解深化

1.再读课题,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

(1)与二人名字有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2.文章把季爷爷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其理由是什么?

(1)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季爷爷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从一株小苗长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五、学习访谈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1.访谈是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这则访谈录,你对访谈技巧有了一些什么新的认识?

(1)要有礼貌地请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要倾听对方的表述。

2.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再细读课文,加深对访谈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习题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素读

(一)引起阅读期待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填空游戏:长满()的大树。你会怎样填?(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2.可有一位老奶奶不像你们这样填,她写了一本小说叫《长满书的大树》。够奇特吧?(激发学生兴趣。)3.(出示尤安o艾肯的照片)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名字叫尤安o艾肯,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1974年获得了安徒生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被称为“小诺贝尔文学奖”。你们想知道她在获奖献辞中说了些什么吗?(引出课题)

4.请打开书,一起读读第3课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自由阅读文本

1.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大声阅读,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学生自读课文。)

2.大家真的把课文读通顺了吗?我们来检查检查。(教师出示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抽学生朗读。)

3.下面,我们来进行“头脑风暴”。请大家再自由阅读课文,在“收获卡片”上写下自己读懂了什么,在“问题卡片”上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我给大家10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又多又好。(学生边读边写)

(三)交流初读收获

1.刚才,我看了同学们写的卡片,密密麻麻,精彩纷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2.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就知道这么多,真不简单!请大家看着板书,用一句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摸清学生需要

1.“学贵有疑”。刚才,同学们在“问题卡”上写了不少问题。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能不能自己解决。解决了的,就用斜线画掉。实在解决不了的,待会儿,我们共同来研究。(四人小组讨论,相互释疑,教师巡回指导)

2.同学们自学能力真出乎我的意料!不少问题,都在小组内解决了。我发现有两个问题特别有意思,有价值。

学生质疑:为什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这句话为什么不用“?”而用“。”?

二、导读

(一)文本推理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在课文中找到“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个句子。读三遍,想一想:能用几个字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吗?(引导学生总结出常读常新)

2.作者是怎么推出书常读常新这个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学生默读)

3.能说说作者的推理过程吗?(学生沉默)这样吧,我们一起来读读。(引)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把它背诵下来。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引)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引)朋友和家都太熟了,怎么还能发现新东西呢?——(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引)因此——(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4.谁来用更简洁的话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书常读常新这个结论的?(引导学生总结)课件出示:书是朋友、家 是朋友、家再熟,都可以有新的发现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5.请大家看着板书,把作者的推理过程说一遍。

6.说得太好了,言简意赅!作者通过比喻推理让我们明白了常读常新这个道理。

(二)互文印证 书真是“常读常新”吗?不光尤安o艾肯有这样的体会,古今中外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来读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 轼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

(三)唤醒体验

1.同学们,你有常读常新的体会吗?谁来说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2.这都就叫常读常新!由此看来,同学们并不比作家、名人差,你们一样有常读常新的感受。我相信,有书为伴,有书为侣,你们的人生一定很辉煌!让我们再读读这精彩的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学生齐读)

三、研读

(一)巧设“支架” 1.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这句话为什么不用“?”而用“。”?这个问题的确提得非常好!我给同学们一些参考资料,先读读,看能不能读懂? 出示:

问号的三种用法:

1.用于疑问句末尾。疑问表示有问题提出来。一般会在句子末尾加上“吗”、“呢”等语气词,有时也不加。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2.用于设问句的末尾。设问是明知故问,以引起人们对问题的注意。设问要作回答,一般是自问自答。如,“难道我们就万事不如人吗?不是。”

3.用于反问句的末尾。反问又叫激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已包含在反问之中。如,“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不正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学生默读)

2.这里介绍了问号的三种基本用法。大家真的读懂了吗?请在我们的语文书中找出每种用法的例子来说说。

(二)自我探究

1.看来,同学们真读懂了问号的三种基本用法。下面分组讨论,“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话为什么不用“?”而用“。”?(小组讨论)2.说说你们讨论的意见?(学生汇报)

3.同学们真有学问,一下子就把这个难题攻克了!今后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先找找有关方面的知识来探究,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朗读深化

朗读课文,读好问号是关键。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1-6自然段,注意读好问句。(自由朗读)师抽学生朗读,并指导读出感情。

四、延读 1.这节课,我们重点阅读了课文的1-6自然段。弄清了“走遍天下书为侣”的道理。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次旅行的话,需要有好书为侣吗?请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沉思录》是温家宝总理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他说这本书“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学生齐读)

2.谁来说说读了这句话的想法?

3.是啊!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把“走遍天下书为侣”改为——(学生改题目)

4.的确如此,书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有好书陪伴的日子是充实的、美好的。同学们,课后给自己选一本枕边书吧。常常翻翻,好吗? 板书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带书出游

为什么带书出游 怎样读书

书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东西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一课我长大啦

单元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深情的演唱《别来接我》

2、听赏《幻想飞行》,并能跟随音乐演唱《我怎样长大》,并随乐唱一唱《小树长高了》

教学设想:

本课我设计以“我长大啦”为主题,将《别来接我》与《我怎样长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自己已经

长大,不要再依赖父母长辈,并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这两首歌曲.教学内容:别来接我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

随乐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 磁带 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开心吗?春节你们过得愉快吗?说来大家听听。过完了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

岁,长大了我们就更懂事了,你们听有个小朋友他有了新的变化哦

2、唱一唱《别来接我》

(1)听一听,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2)唱一唱歌谱,分组唱

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3)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如“ ”表示该音要唱得短促而有弹性一起唱一唱

3、学唱歌词

(1)讲解歌词大意

(2)轻声朗读歌词

(3)听老师范唱

(4)随琴模唱

(5)加歌词进行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真挚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吧

(2)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想象表演唱

(3)指导学生演唱

(4)小组讨论

(5)派代表上台来表演

(6)自己设计道具和动作

(7)请同学上台表演

(8)评价表扬

三、听赏《幻想飞行》

1、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长大了幻想在天空中飞行,你们听听,再想想,他是怎么飞的呢?

2、欣赏《幻想飞行》

四、课堂小结

教后感:

教学内容: 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随乐表演

教学重点:

学唱《我怎样长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大胆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准备:

电子琴 磁带 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别来接我》这首歌曲,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二、复习《别来接我》

(1)全班齐唱整首歌曲

(2)小朋友,你们听小树也长高了

(3)唱一唱《小树长高了》

(4)听一听,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小树是怎么长高的?

(5)唱一唱,分三组唱

(6)合起来唱一唱

三.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1:好听的旋律让我们回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虽然我们对过去充满了留恋,但心里还是想快快长大的。怎样才能长大呢?我们来听一听小树和蓝天的对话就知道了!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小树的成长需要什

么?

——聆听歌曲第一遍

2:谁能来说一说,小树的成长需要什么?(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如果学生想不起来,师再唱一遍:说明刚才大家听的还不够仔细,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听清楚了,怎

样才能长大?

3:非常正确,说明你听的很仔细很认真,掌声鼓励一下!(生一边说,师一边写在黑板上

4:谁能给这首歌取个名字呢?

1~ 恩,这个名字不错,有创意,2~“这样就会长大”。这个名字也不错,但是如果用一个反问的语气我想会更好!

3~ 这个名字不错,就这个吧!书中也给它去了个名字叫“我怎样长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我怎样长大》引出课题

5: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么样的?(反复记号)

6: 刚才你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给你点提示,你可以从情绪的变化来分。师范唱一段

第一段活泼,欢快的第二段抒情,悠扬的1非常好,你的词汇量非常的丰富

2你觉得是这样的情绪,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呢?

7:好,现在让我们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来唱一唱第一部分,小树在问蓝天,我们把问的语气给唱出来,龚

老师给你们一个前奏。——歌曲处理

纠正错误

8:蓝天怎么回答的呢?我请这边的同学把低声部的旋律来唱一下。(填歌词唱低声部)

解决问题::你们觉得他们唱的怎么样?哪里唱的好,哪里唱的不好

9:龚老师希望你们高声部能把他们唱的不足的地方改过来,唱的更好(填歌词唱高声部)

10:恩,还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但是是你们心里面唱,龚老师弹你们个声部的旋律,你们听各

自的旋律,心里面唱

11:我们合起来再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们肯定比刚才要好

12;歌曲这样就结束了吗?唱出了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迫切长大的心情。

低声部,你们的旋律是1—— 2——3—— 3—— 3—— 3—— 最后一个大是几拍,对了,四个小节每小节

三拍一共是12拍,我们可以用循环呼吸来唱

高声部的旋律是3—— 4——5—— 5—— 5—— 5——

四完整唱

1:我们跟音乐轻轻的来唱一唱,注意你们各自的旋律,一边唱一边把拍子打起来

2:带上你们的感情,我们跟着伴奏带唱

五拓展

1:小树是这样长大的,那我们怎样才能长大呢?谁能来说一说?

2:让我们伴着美好的音乐将自己的感受和心愿用一句话写在卡片上,挂在着课成长树上。愿每一位同学都

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的成长

教后感:

第二课春

教学内容:1.春晓(演唱)2.春风(演唱)

3.春(听赏)4.春天歌会(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够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之情。

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歌曲《春风》。

教学难点: 在二声部合唱中做到声音和谐。

教学用具:电子琴、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练声训练。

三、新课导入:

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儿含苞欲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飞行,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个别演唱后,师生随琴自由哼唱熟悉的歌曲。

四、上新课

1、初听《春》

师: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引导学生听

赏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像。)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

师:同学们能在音乐中捕捉各种春天的信息,想像力真是丰富。作者维瓦尔第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乐曲,在总谱扉页上题写了一首十四行诗,用以描述第一乐章的音乐内容,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3、展示诗歌。

4、结合课件介绍作者暖房小提琴曲《四季》。

安乐尼奥维也纳瓦尔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创作的小提琴曲《四季》旋律优美,曲

意清新,备家人们的青睐,《春》是《四季》中的第一首。

5、复听《春》(CAT)播放配有春天动画的乐曲《春》第一乐章。

讨论:乐风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

(引导学生体验小提琴音色。)学生进一步感受小提琴音色,知道作者是用颤音来模仿小鸟的叫声。

6、随乐哼唱。

A、跟琴模唱,提出声音要求。B、跟琴模唱,提出情绪要求,把握音准节奏。

五、表现歌曲。

1、听春风。写旋律让学生辩听:

2、提问:唱一唱,哪一句更像春风在奔跑?(引导学生体验切分节奏向前推进和感觉,想像春风奔跑的样

子。)

3、引导学生用“LU”轻声模唱,提出声音要求。

4、加歌词唱一唱。

5、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歌曲三、四乐句)

6、听范唱。

7、教唱歌

六、巩固新课

1、演一演。让学生一二组扮演春风,三、四组扮演小树、溪水和花儿,看谁用歌声表现得好!

2、指导学生分角色、带情绪随乐歌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演唱全曲。

5、分角色演唱

6、学生互评。

教师小结:学会了《春风》这首歌,希望同学们在春天里有一份新的收获。

教后感:

第三课《草原上》

教学内容:1.小黄鹂鸟(演唱与吹一吹)

2.森吉德玛(听赏)3.大雁湖(演唱与活动)

4.牧歌(听赏)5.小马跑来了(活动)

6.可爱的羊群(读谱唱歌)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2、能认真聆听〈森吉德玛〉和〈牧歌〉,随乐哼唱音乐主题,听辩出乐曲的不同速度,初步了解无

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3、能在读谱唱歌的活动中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羊群〉,并根据特定的画面,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

表现不同的意境。

教学重点: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

教学难点:认识八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两基训练。

三、上新课:

1、听赏〈牧歌〉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像一下你到了哪里?(播放

音乐〈牧歌〉)

师:从歌声中你感受到草原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形容音乐所呈现的草原景色)

2、读谱唱歌

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一下清晨的草原吧!

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U”来模唱。

3、识读乐谱。(略)

4、为音乐配画师:你觉得这时候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为这段音乐选择一幅合适的画面,并说明理

由。

5、欢腾的草原。

A、听一听

草原上有三匹,它们在比赛,请你们听一听它们的马蹄声,想一想,说说它们分别取得了第几名?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感觉来分析原因)。

B、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三匹马的节奏,请你从节奏谱上再找一找原因。

出示节奏:(略)

C、学一学 认一认这个音符(出示八分音符讲解图,教师讲解八分音符)。

D、拍一拍、跳一跳

请学生分别用手掌来模仿这三匹马的马蹄声,请注意区分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6、小结:你觉得草原是什么样子?,请你选择一幅适合这个场景的画画,并说明你的理由。

四、学唱歌曲(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可爱的羊群〉。)边唱歌边跳舞。

小结:你觉得我们所表现的声景与课件中哪能一幅画面最贴近?

教后感:

第四课 大海的摇篮

教学内容:1.海娃的歌(演唱)2.大海摇篮(听赏与跟唱)

3.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听赏)4.破译密码(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能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2、能认真听赏《大海摇篮》,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结合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安静地听赏《天方夜谭》第一乐章选段《大海和 巴特的船》,养成聆听的好习惯。

4、在音乐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钯,结合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清晨欢乐的海——学习歌曲《海娃的歌》。

1.听音乐,玩游戏,学习歌曲旋律。

(1)、音乐游戏——抓尾巴

师生在《海娃的歌》的旋律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教师将歌曲的每个乐句分别制作在形状为海洋动物的卡片上,但每个乐句都缺少终止音。《海娃的歌》音乐响起,这些卡片随音乐依次游动,学生听着音乐,边哼边选择正确的终止音填在卡片上,形成完整的乐句。

(2)、音乐游戏——浪花飞起来。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游戏。

游戏说明:先由教师模仿一朵大浪花,听着《海娃的歌》,根据歌曲分句作出身体变化,学生模仿一朵小浪花,跟着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这朵大浪花,进行即兴创造,其他学生跟着学。

(3)模唱旋律 师:你能学着海风轻轻地唱一唱吗?请用“LU”模唱。

老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声音来模唱。学生探索用不同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2、学习《海娃的歌》的歌词。

(1)、聆听范唱:播放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2)试唱歌词

师:你能度着唱一唱歌词吗?不会也没关系,将不会唱的乐句记下来,大家互相帮助。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词。

3、创编身势造型《海娃的歌》

(1)讨论造型方案。

教师启发学生在“清晨欢乐的海”情境中探索、尝试用人声模仿海浪、海风、吹海螺、海轮的鸣笛声等各种声响(可以选择放在前奏、尾声或是放在歌曲当中),配合音乐或歌声来表现歌曲,用身势造型参与表演《海娃的歌》。(播放歌曲)学生与他人合作,大胆尝试用人声表现情境。

(2)各组进行身势表现

各组学生随音乐进行身势造型,并对其他组的表现进行评价,选出有特色的“造型师”,进行表演准备。

(3)身势表演

学生边唱歌边进行身势造型的表演。

教师小结并加以鼓励。

结束。

教后感: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拉起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2、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二、教学重点:

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定有力。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四、教学预备:

录音带vcd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

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能够正确模仿。

(1)指名学生起来模仿节奏

(2)大家一起进行评议,并且一起来模仿节奏。

A: B:

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

1、出示节奏:

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教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巩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 师:刚才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教案《《手拉手》教案》。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几条旋律遍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学一学。

5、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活泼、欢快)

6、朗读歌词,说说歌曲的意思。

(1)出示歌词,分角色朗读歌词。(留意豆、妞、沟、手、走、头、球一些字的咬字)(2)分小组分角色读词。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读准附点歌词)

7、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8、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9、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

10、歌曲的处理。加进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延伸:

1、交流有关希看小学内容的收集资料。

2、说说你眼中的贫困地区的小伙伴。

3、想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事,给予什么帮助。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我希看我们的小朋友能和歌曲中的孩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大家手拉手一起向前进!

来吧,来踢球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2.“声音的模拟与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氛。

3.“练练你的听辨力”,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三、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

1、听、议:听教师或录音机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2、听唱学歌曲:歌曲《拉起手》其重难点在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可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这个节奏型。

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重难点在衬词

3、律动、表演: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二)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

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

2、欣赏图片: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分组表演,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3、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三)听辨练习

1、听辨节拍,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2、听辨节奏型: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3、听辨旋律线: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再随着录音哼唱曲子,判断是哪一条旋律线。

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的:

1、喜爱本单元所选的赞颂中华文明又富于民族特点的曲目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2、通过学唱《龙的传人》,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特点;通过学唱《我是中国人》,领略京剧西皮腔的韵味。

3、了解作曲家聂耳。

二、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感受歌曲

二、学唱歌曲

1、模唱

2、学唱歌谱

(1)复习常用音符、节奏。(2)复习音阶。(3)鼓励学生尝试。

3、再唱歌曲,表现华夏儿女对祖**亲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龙的传人》

二、学唱《我是中国人》,感受并表现京剧西皮唱腔。

三、欣赏教学

1、男声独唱:《乡音乡情》

2、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感受乐曲情绪的同时介绍聂耳生平及作品。

3、管弦乐曲:《红旗颂》。

黄河大合唱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PPT展示资料

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

三、介绍《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五、1、介绍轮唱:[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六、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七、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八、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什么是轮唱,还学会了《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歌曲。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从所学知识想开去,学会学习!以上就是小学音乐黄河与《黄河大合唱》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溜冰圆舞曲》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溜冰圆舞曲》,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1、学生优势: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学生可以用歌词帮助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式。

一、导入新课:

1.聆听音乐,你能否听出是几拍的?

2.介绍三拍子的舞曲特点。

由于舞蹈时需要由两人成对旋转,因此被称为“圆舞曲”,又称为“华尔兹”,华尔兹一般起源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所以有些圆舞曲也叫维也纳圆舞曲,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圆舞曲。

二、教学新课

(一)首先我们来聆听第一小圆舞曲

1.请思考音乐中有几段不同的旋律?

2.旋律的出现顺序是怎样的?

3.这两段主题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

1)欣赏主题A,并分析,展开想象

a.多用长音,连音,音乐宽广.多用长音,连音,音乐宽广舒展,旋律优美流畅,展现了溜冰场上舒展 的、愉快的心情。

b.跟钢琴哼唱主题A,划拍子,c.师生互动,学生表演舞蹈,其他同学哼唱

2)欣赏主题B,哪些地方体现了活泼的气氛?

a.跟着音乐哼唱

b.分析主题B

大量地使用了八分音符,旋律紧凑,第4、5小节运用了休止符号使音乐 更具有跳跃的感觉

3)完整聆听第一小圆舞曲,同时完成图形谱

(二)欣赏第二小圆舞曲,听听它的风格是否有变化?

比第一小圆舞曲更有激情,我们分段来体会一下,1、首先聆听主题A,它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强有力的节奏,旋律的走向(上行、下行、平行)?而且是那直上直下的旋 律线条,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体现了欢快的情绪。

2.想象画面,此时的表演家们在溜冰场上应该是怎样的动作?

表现了表演家们矫健的腾越动作,旋转,跳跃的姿态。

聆听主题第二小圆舞曲主题B,除了主旋律以外你们还听到了什么?(教 师用碰铃引导)

用快速的装饰银演奏来模拟舞蹈者旋转时腰间清脆的银铃声,将表演家们 那跳跃的溜冰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欣赏第三小圆舞曲

1.出示两个图形谱,根据图形想象音乐情绪

2.思考第三小圆舞曲的结构与第一小圆舞曲的结构有何不同?(学生回 答)

第三小圆舞曲跟第一小圆舞曲情绪相近,音乐又恢复了舒展、轻松的气氛 中,由小提琴奏出,结构由三部分变成了两部分。

第一小圆舞曲

A B A

第三小圆舞曲

A B

(四)完整聆听全曲

(五)介绍作曲家

三、课堂练习:

小组创作,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性的表演.如:试着弹一弹主旋律,为这段旋律编一段小故事,创编一段节奏,配一段歌词.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首经典的品,希望大家在进的生活中能主动学习音乐,深刻感悟音乐,体会音乐,真正的享受到音乐的美。

五、布置作业:

用人声打击乐伴奏(用拍手,踏脚)的节奏模仿溜冰,为主旋律伴奏.七色光之歌 第七课时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装饰音。

2、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歌曲艺术处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使学生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

3、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及歌曲所表现朝气蓬勃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四、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

二、发声练习

断音、连音练习

2/4 0 | 5 0 | 5 3 | 1 — ||

mi

mi

mi

ma

ma

ma

提示:这条练习常在开始时用,充分利用好m把声音送上去,腹肌动作有力而不僵,声带在气息的强有力支持下,迅速闭合好,唱连音时有一种在高位置上叹气的感觉,把声音甩上去,E调半音往上,再下行练到C调。

三、节奏练习

拍打节奏,区别下列节奏相同与不同之处

(1)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2)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四、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B段的视唱分部进行,加波音记号练习。

2、二声部练习,将这个部分的旋律加上下方三度音。

3、加上衬词“来”进行练习。

4、视唱B段旋律,先找出相同的乐句再分声部练习,尾声第一声部5——4七度大跳要唱准。

5、自学A段的旋律,要求划分乐句并找出相同乐句中的不同之处,以便区别 学唱歌词,突出切分音的节奏,突出强拍唱出歌曲的韵味。

6、歌曲艺术处理,让学生讨论在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选择最好的方案进行演唱。速度:快 力度:变化可以大些形成对比,A:中弱——中强,B:强——中弱——中强

演唱形式:A:领唱与齐唱,B:合唱

五、活动与练习

课后练习

5进行创作游戏,对话游戏先可以从模奏开始,然后根据第一句的素材进行变化重复,最后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创作,只要结束音在do上,答句所用的音乐材料与问句有相同的地方也可以。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七色光之歌》,大家想想白帆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这首歌曲实际上象征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讨论)

长城谣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地哼唱《长城谣》的旋律,通过学唱《长城谣》,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哼唱《长城谣》的旋律;能有感情地朗诵、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朗诵歌词、学唱歌谱,能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带问题欣赏歌曲《长城谣》

思考:同学们,今天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名的歌曲,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这首歌曲把你带到了哪个年代?

生答

2、视频欣赏《抗日战争》,背景音乐乐曲《长城谣》

师介绍:是呀!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人不得不背景离乡,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用音符记下了这一切。

三、师生换为,学唱歌曲。

1、初听乐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由作曲家刘雪庵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人民苦难的生活写下的曲子叫《长城谣》。让我们再次边听边思考:这首乐曲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情绪?

生欣赏乐曲《长城谣》,回答。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其实,这首器乐曲是由同名歌曲《长城谣》改编来的,让我们从歌词中了解一下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分析每个乐句的大意。

生:表现了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情感。

2、教师范唱(每一段我们该用怎样的声音、速度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3、师生换位学唱新歌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这首歌曲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导入:(老师鼓掌)唱得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这首《长城谣》在抗日初期风行全国,那时在我们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听着这歌声,全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团结起来一致抗击日寇,书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其实在那个抗日战争年代,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你们学唱过的、听到过的,电影里看到过的,谁能唱唱、说说?

生答:王二小„„

观看革命歌曲的视频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抗日歌曲---(视频《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叫„„,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由聂耳、冼星海在抗日时期创作的。这首乐曲曾经鼓舞了多少人民、战士英勇杀敌啊!新中国成立了以后,我们国家就把这首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歌曲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六、课堂小结

斗牛士之歌 第九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旋律特点。

2、初步尝试通过舞蹈动作创编身体节奏谱。

3、通过节奏乐,享受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生已有韵律《斗牛士之歌》的经验;音乐伴奏;各种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斗牛士之歌》。

要求:感受节奏,表现斗牛士的英姿。

二、创编身体动作节奏谱。

1、根据不同的韵律动作创编相应的身体动作:

“我们刚才表演的第一个动作的节奏是怎样的?如果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怎样做?”(如:跺脚、拍手)

“第二个动作的节奏跟第一个的一样不一样?一样的话还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节奏来表示?”(如:跺脚、拍腿)

“蹲下、起来的节奏是慢还是快?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如:拍头)

“接下来是一个节奏很快的间奏,我们表演的是什么动作?我们还可以用脚尖点地来表示吗?”

2、学生用身体动作完整的表现《斗牛士之歌》的节奏。

3、学生看教师指挥,分组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斗牛士之歌》。(教师用与学生相同的动作来指挥)

三、学生使用乐器为《斗牛士之歌》伴奏。

1、探索铃鼓的两种不同使用方法:

“这一组的小朋友脚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跺脚,一种是脚尖点地。现在你们使用的乐器是铃鼓,演奏时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的话,要怎样使用铃鼓来奏出相应的节奏呢?”(引导学生表现敲铃鼓和摇铃鼓的动作)

2、学生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一遍。

3、学生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第二遍。

4、请一名学生尝试当小指挥,全体演奏乐曲第三遍。

四、游戏:《魔法师斗牛》

玩法:学生在活动室中间的空地上边唱《农场里的牛》,边自由模仿牛的动作,教师则变成魔法师,当幼儿唱到牛的“哞哞”声时,魔法棒指到谁,谁就要保持固定姿势不能动,直至歌曲结束。

我的肯塔基故乡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了解美国,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二:

通过学唱《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熟悉美国民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感,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复习巩固“do、re、mi”三个音的音高及手号。

三:

听赏《牛车》,让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等节奏型。

四:

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分析教材内容:

《我的肯塔基故乡》是一首根据美国民歌的风格谱写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人民对自己家乡赞颂的喜悦心情。歌曲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歌颂美国国民,五洲四海人人称颂,歌曲充满美国民歌的风味,节奏平稳,带有摇荡性。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的肯塔基故乡》

1、听中设问。播放高胡及广东民间乐器演奏的《我的肯塔基故乡》旋律,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教师播放课件《我的肯塔基故乡》,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美国山村风情。

3、范唱。歌曲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范唱。因为这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范唱,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毕生都值得回味的印象。故教师应带着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为了把广东民歌风格唱好,教师可先学唱广东民歌《鸡公仔》。

4、听音乐、朗读歌词。播放《我的肯塔基故乡》音乐,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教师的范唱中感受歌颂孙中山的情感,并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唱唱比比。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注:教师的范唱一定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绪与广东民歌风格。)比比谁模仿得最好。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同学们模仿教师范唱的声音用录音机录制下来并播放给他们听。同学们在听中唱,唱中听,越唱越有味。

6、结合表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可以女生问,男生答;或同桌两个学生一问一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等。并让学生创编简易律动边唱边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落水天》

1、看中听。播放课件《落水天》,引导学生从广东民间风土人情中感受各国民歌风格、情调。

2、听中读。播放《落水天》旋律,教师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如:落水 天喽·|,再请同学听音乐朗读歌词。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感受这首广东民歌风味的特色节奏型×× ××·|。

3、听中画。播放《落水天》旋律,请同学用老师发给的白纸临摹书中《落水天》的情景画。然后展示同学们的画,谈谈画中的意境。学生通过绘画,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听中敲。启发学生听听用什么乐器表现雨滴比较合适?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用什么乐器表现比较合适?

5、听中唱。学生跟随录音范唱进行学唱,并学习用广东客家方言演唱,让学生从客家方言语调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

6、唱中动。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表演。如:让学生受拿芭蕉叶,分小组表演小短剧或舞蹈。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乐器制造刮风下雨时的声响场景。

7、感受音高。熟唱歌曲后,请同学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哪几个音编成的,并跟随老师听音乐打出“do、re、mi”的手号。手号要清楚,线条流畅富有情感。

三、听赏《广东狮子锣鼓》

课前准备:请学生自制狮子头面具、扇子、鞭炮、大头娃娃面具。

1、看看(与多媒体结合)。播放“锣、鼓、钹”节奏,引导学生看课件,熟读锣鼓经。念锣鼓经有多种形式:拍腿念锣鼓经、拍桌子念锣鼓经、拍腿击掌念锣鼓经等。

2、想想。请同学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同学表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动作,或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几个舞狮动作。

3、做做。全班同学进行现场布置来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可用桌子拼个小舞台,周围摆椅子,表演的同学稍作化妆。如:腰绑红绸,头带狮子头等。

4、玩玩(与表演结合)。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同学轮流表演。随着锣鼓声,踩着鼓点,模仿舞狮子。

唱支山歌给党听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西藏民歌有初步的认识,了解西藏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

二、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新疆的民歌,感受西藏民歌的风格。

三、初步了解西藏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西藏音乐,创编舞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西藏音乐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屏幕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

(二)视听感受、了解西藏民歌节奏特点

1、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走进西藏》,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法轮,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2、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3、听后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藏族歌曲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4、教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三)对比欣赏西藏民歌和蒙古民歌

1、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舞片断,蒙古民歌《草原夜色美》。

2、分组讨论西藏民歌、蒙古民歌以及新疆民歌的不同音乐特点。

西藏民歌:歌声嘹亮、高亢,乐器主要有藏京胡(形制与二胡相近,男子边奏边舞)、铁琴、神鼓等。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弹布尔、东不拉、独它尔等。

小结

音乐家——舒伯特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学生随着《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在教室律动。

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维也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CAI,教师随画面介绍。)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

1、导入

师:刚才我们了解到,舒伯特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一次,他看到家乡凯旋归来的军队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其中的一段。

1、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师:下面请大家完整地将整首乐曲听一遍,请你随着音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表现。

师: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这样的乐曲结构我们称它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2、总结

师:这首乐曲就是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乐曲描写的是士兵在行进中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凯旋而归的士兵的热闹场面。)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

师: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但他的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深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

2、学唱歌曲

A、体会歌词

B、朗读歌词

(课件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C、学生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师:大家知道吗?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

小放牛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2、学唱歌曲《小放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这首民歌所表现的生活气息,能唱出歌曲幽默风趣以及对歌对舞的特点。

2.培养学生能模仿《小放牛》的歌词,创编地方版的《小放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对唱歌曲表演形式,了解我国民歌的丰富多彩,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唱准切分节奏的以及一字多音,感受民间小戏的优美动人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视唱法、模仿法、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音乐声中有节奏的进入音乐教室

2、举行上课仪式: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随意提问,让学生回答,让学生身体感受到一问一答。

2、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可否用歌唱的形式来进行日常的问答,从而引入对唱歌曲。

3、教师举例说明我国有很多问题式的歌曲,如《河边对口曲》等。

三、欣赏歌曲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1、作品介绍: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这出戏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展现了一副富有情趣的农村生活画面,表现了农村少年美好的心灵世界,展现出农村生活场景和田园风韵。

2、欣赏歌曲《对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载歌载舞、富有情趣的农村生活画面。

3、通过欣赏给学生讲解对唱,以及对唱的形式。

对唱:两个或两组歌唱者的对答式演唱,形式较为活泼,对唱与重唱不同,所演唱的是单声部歌曲。根据人声的不同还可分为:女生对唱,男生对唱,男女生对唱等,也可以分两组对唱。对唱一般为两人如同谈话问答式的演唱,形式非常活泼有趣。

4、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对唱题材的歌曲?能给大家唱几句吗?

教师举例:《过河》、《藤儿长长牵着瓜》、《夏天的雷雨》、《什么结子高又高》等。

四、学唱歌曲《小放牛》

1、通过欣赏歌曲导入学唱歌曲:“同学们想学习一首关于对唱形式的歌曲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发生在赵州桥边的对唱歌曲《小放牛》。”通过赵州桥引出关于赵州桥的传说,通过故事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歌曲中的歌词意思。

2、作品介绍:《小放牛》是一首民间传统歌舞剧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歌中小姑娘向小牧童问路,可俏皮的牧童故意为难,并要小姑娘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才告诉她。于是俩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的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对歌来。这是一首四句体乐段构成的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节奏非常突出,使歌曲显得诙谐、活泼。旋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题素材展开,流畅、一气呵成,很容易记忆,成为流传很广的一首民歌。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课题一:《山谷回音真好听》

一、教学目标: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培养学生创造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2、难点是能用强、弱对比表现歌曲。

三、教具: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排成一列纵队,随着教师的琴声,进行开火车的律动。

师问:同学们,你们开着火车,想到哪里去啊?(学生自由谈)

师导:好了,同学们,不说了,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教师课件播放回音的音乐)

听后,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你们听的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

师:回音好听吗?(生答:好听)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听》。要怎么样才能唱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二)回音游戏:

1、把教室当做一个大山谷,对着山谷说话,一个同学说话,另一个同学做回音。

2、再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看有没有不同。

3、请同学评价哪个组的同学表演的好?

教师小结:是啊,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而且还是不只一次的重复。

4、老师当原声,学生当回音,一起来做回音游戏。

5、老师唱原声带有旋律的,学生做回音带旋律的。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演唱带回音一段的旋律。

2、分句教唱,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改进。

3、会唱后,找两位同学到前面为大家演唱。

(四)歌曲创编:

1、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听到回音呢?(同学自由畅谈)

2、分组讨论,让学生试着把自己刚刚想的这些编到歌曲里去,重新创编段新歌词,唱一唱。

3、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4、随音乐把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

课题二:《郊游》

一、教学目标:

1、感受ABA的乐曲,区别乐段间的不同性质。并选择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和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2、感受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并能用歌声用感情的演唱歌曲《郊游》。

3、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歌曲表达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用愉快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郊游》。

2、了解并感受ABA三段体结构音乐的特点,并能掌握其特点。

三、教具: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经历了一个严冬,小动物们、小草等我们的好朋友,都觉得烦闷了,随着第一场春雨的到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走进春天了,小草睡醒了,开始伸展身子,发芽了;小动物们睡醒了,开始露出他们的小爪子,活动筋骨,准备组织一次春天的郊游,去寻找春姑娘的“花裙子”,看(播放课件),他们在向我们挥手呢?!哦!原来是让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郊游活动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台湾儿歌《郊游》。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二)学唱新歌:

1、教师弹琴范唱歌曲《郊游》,学生仔细聆听。

2、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找出相同的乐曲部分。

3、教师引导学生划分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并介绍其特点。

4、教师弹琴,带领学生学唱新歌。

5、分组,教师和小组学生一起随琴演唱。

6、全体学生随教师琴声用愉快的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欣赏:

1、播放管弦乐合奏《出发》,学生体会音乐。

2、教师弹琴范唱乐曲的主题音乐。

3、学生谈对主题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个乐曲情绪的理解。

5、分组欣赏若干遍后,讨论全曲风格。课题三:《放牛放到小河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使学生亲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启发学生用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3、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体会地区民歌特点,体验民歌的感情处理,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并能用力度的强弱去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歌曲中衬词的演唱,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演唱。

2、唱好具有山歌风格的歌曲,并能用力度的强弱去表现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钢琴曲《牧童短笛》。

2、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音乐好听吗?(好听)它是一首描写牧童放牧归来,悠然自得地吹着长笛,踏着夕阳归来的情景,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山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歌《放牛放到小河边》。

(二)学唱歌曲:

1、播放范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赏制作好的动画:放牛娃放牛的场景。

2、引导学生跟着节奏读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仔细聆听,并体会歌曲歌词表达的意境。

4、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师边弹琴边用富有童趣的声音再次范唱歌曲。

5、教师教授歌曲,学生学唱。

6、学生演唱,教师弹琴指导。

7、全体学生一起掌握情感及民歌特点,进行完整演唱。

第二单元 进行曲

课题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教学目标:

1、用精神饱满地情绪演唱全曲。

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教学过程: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 1 35”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课题二:《小号手之歌》 教学内容:歌曲《小号手之歌》 欣赏《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标:

1、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习创编动作。

2、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重点:

感受小号手的音乐形象,创编动作。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氛围中,感受小游击队员勇敢坚强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一下吗?

2、师出示小号手图片:瞧,他是谁?

3、师:对了,他是一位小号手,他还有话要对小朋友说呢!

4、师播放录音片段,以小号手身份简要介绍共产儿童团。

5、师:原来他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儿童团团员。听,嘹亮的军号声吹响了。

6、师演唱歌曲中衬词片段两遍:老师是用哪两个字来模仿军号声的?

四、听赏《共产儿童团歌》:

1、师:小号手们的英勇形象在很多歌曲中都出现过,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的也是一首描写儿童团员的歌曲,歌名叫《共产儿童团歌》。

2、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的时候你想做什么动作尽管表现出来好了,听完后请你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和《小号手之歌》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3、师:共产儿童团员昂首阔步朝我们走来,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他们好吗?

课题三:《进行曲》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合奏《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2.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的童话色彩。

2.通过编队、创编动作 , 表现乐曲雄壮有力而又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

1.总结本单元歌曲及欣赏曲目 , 再次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用打击乐器为音乐片段伴奏 , 通过力度变化刻画军队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音乐形象。

教学用具: VCD 光盘。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阶段目标 : 激发兴趣、引人新课。教师操作 : 1.播放《胡桃夹子》中进行曲乐段(背景音乐 , 音量要小)。

2.讲故事 : 有一个叫玛利的小姑娘 , 在圣诞节前夕收到许多礼物。她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胡桃夹子娃娃。可是被几个淘气的男孩子弄坏了 , 她非常难过。晚上 , 玛利朦朦胧胧地进 入梦乡 , 她发现许多老鼠抢吃她的糖果和玩具。受了伤的胡桃夹子领着玩具兵与鼠王打仗。胡挑夹子支持不住了 , 小玛利向老鼠扔去一只大皮鞋 , 把鼠王砸死了。其他小老鼠也都吓得四散奔逃。随后,胡桃夹子变成一个漂亮英俊的王子,和小玛利成为了好朋友。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形象

过渡语 : 我们来欣赏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 请同学们感受这段音乐表现了故事中的哪一场面? 教师操作 : 播放《进行曲》。

学生活动 : 聆听音乐 , 感受乐曲形象。生 : 乐曲表现了玩具兵雄壮威武的行进场面。教师操作 : 准备道具(打击乐器、手偶)。学生活动 : 学生分成三组 : 学生活动 : 学生分成三组 : A.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B.用律动表现乐曲。C 通过木偶表现乐曲。

学生表演 : 分组表演创编成果。

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阶段目标 : 进一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教师操作 : 播放《土耳其进行曲》。学生活动 : 感受乐曲。师 : 乐曲是什么情绪的?请用语言来描述你所 “ 看 ” 到的画面。生 : 音乐情绪欢快、活泼 , 仿佛看到了士兵在行军。师 : 你们为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吧!学生讨论 : 行军、整齐的步伐、一起向前走…...教师操作 : 大家的感受很准确。我们来看看音乐宝盒里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 出示《土耳其进行曲》课题。介绍乐曲背景。这首乐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 , 当时 在德国住着许多土耳其人 , 贝多芬就是从他们那里得到灵感 , 按照他们的音乐风格 , 创作出这 首名曲。

四、分析乐曲

阶段目标 : 感受力度变化时音乐形象的变化 , 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段落。教师操作 : 播放全曲 , 请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 , 用不同动作表示不同段落。学生活动 : 听音乐 A 乐段(跺脚)、B 乐段(拍子)。学生讨论 : 乐曲的段落顺序为 ABABA 尾声。教师操作 : 播放 A 段的二十八小节音乐。

师 : 请用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下面我们分组来创编。

学生讨论 : 音乐前八小节的声音由弱到强 , 可设计队列由远到近踏步走来。身体做模仿端枪、背武器或演奏乐器的动作。

学生活动 : 表演创编动作。

教师操作 : 播放结尾部十六小节音乐。师 : 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 生 : 和开始正相反 , 由强到弱 , 表现军队由近到远地走了。

教师总结 : 乐曲开头和结尾 , 音乐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了军队由远到近及由近到远的行程。同学们精神饱满地随着音乐踏步走 , 表现也十分到位

五、用乐器伴奏

六、课堂小结。

师 : 今天音乐宝盒带给我们一首进行曲风格的乐曲 , 我们仿佛也成了一名士兵 , 行进在大路上 , 感受了进行曲的风格。课题四:《米老鼠进行曲》

教学目标 :

1、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快乐的性格

2、智育目标:

通过学习乐曲《米老鼠进行曲》歌词、歌谱演唱与弹奏进一步使学生掌握2/4拍的节奏

3、素质发展目标:

通过学习“乐曲音色与情景的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把握进行曲风格,欢快、自豪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利用音色与情景进行创造性的音乐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头带“米老鼠”头饰由教师执红旗带领,边放乐曲《米老鼠进行曲》音乐边走入教室入坐。

师:“米老鼠俱乐部的小成员们,你们好!今天是卡通节,我这个队长要和你们一起在俱乐部里狂欢一下!”

生:“哦……!”(欢呼)

把乐曲《米老鼠进行曲》运用在不论是进场曲、舞曲、俱乐部会歌、欢乐的聚会节目的音乐俱乐部的一系列“狂欢”活动中,使其贯穿始终。

(二)导入:

师:“首先,开幕式是看一段我们俱乐部大明星„米老鼠、唐老鸭‟大叔的光辉史!”(播放“米老鼠与唐老鸭”动画片)“他们是多么有趣,多么威风——名声显赫!”“来看看他们又在干什么?”(播放“米老鼠与唐老鸭”跳舞的动画片片段)

(三)、乐曲《米老鼠进行曲》教学:

1导入:唐老鸭跳出来:“嘎嘎……,大家好!”(由一位学生头带“唐老鸭”头饰扮演)“刚才你们跳得真好看。现在跟着唐老鸭大叔一起来唱一唱我们俱乐部的会歌,看看谁唱得好,就选他作为俱乐部的歌唱明星。”

2、出示乐谱:

音色:大号 《米老鼠进行曲》

3、视唱乐谱:

唐老鸭:“我们的会歌就是《米老鼠进行曲》,由我来指挥一起先唱一下歌谱,熟悉一下。”(学生指挥,全班齐唱。)

4、指出注意点:

(教师悄悄告诉唐老鸭)

唐老鸭:“嘎嘎嘎……刚才,我们的队长兼键盘手告诉我,你们有的地方没唱好。” 指出:

(1)附点四分音符唱1拍

(2)相同的两音用连线连起,两音合在一起唱一次,拍数是两音的总和。

唐老鸭:“嘎嘎……五个注意点要用对,唱一遍我唐老鸭觉得还不过瘾。我们在„D.S.‟处反复从„.$.‟开始至“Fine”处结束才唱过瘾。我们再来一次。”

5、歌词演唱:(米老鼠跳出)

米老鼠、唐老鸭:“我们一起来高唱歌词吧!”

6、乐曲弹奏: 米老鼠:“大家唱得非常好,为了让我们的会歌更优美,还需要加上„伴奏‟(即弹乐曲)才能让它更动听、才能使它家喻户晓!”

整个乐曲教学以学生来指挥,教师此时只是一位“键盘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打破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

(五)乐曲音色与情景的创编:

1、导入:

米老鼠、唐老鸭:“刚才我俩看出,你们这些俱乐部的小成员们都很有艺术才华,但是光有艺术才华还不够,还要具有创造性才华,才能当一名真正的明星。现在来比一比,看谁的创造力最丰富,就把我俩身上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明星奖章送给他(她)!”

2、分组活动要求:

米老鼠、唐老鸭:“各位小成员们找到几位自己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来运用电子琴和其他你四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所发出的声响加入乐曲《米老鼠进行曲》中来模仿我们两个在片子中的各种滑稽的表情、动作与情节等等。当然,这些滑稽的表情、动作与情节等等也要你们来学着做。这样,才能对比出是否模仿得象!”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

课题一: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一、学习在两个降号的调上弹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培养学生的演奏演唱能力。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全更心参与音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的思想教育工作。

教具:多媒体音乐视听教学系统,电子琴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两个降号的调上弹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难点:两个降号的调的识话及歌曲中的跨小节初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启动多媒体音乐视听系统,学生随音乐进课定、出席点名。

二、表演与欣赏(选择学生琴及独奏功能)

请班级里有电子琴特长的学生演奏电子琴曲《苗岭的早晨》(该曲目为九级曲目,如学生演奏有困难,可播放录音带。)

三、实践与感受(选择学生琴功能)。

请学生用电子琴模仿马蹄声及马的嘶鸣声,(可用效果普,也可用其他乐器音色模拟),引入综合训练

(一)练声曲的练习。

四、发声训练。(选择全班通话功能)要求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及清晰的喷率和吐字做好综合训练

(一)的发声练习。

五、新歌《劳动最光荣》教学

(l)教师讲述例、游钓鱼》的故事:一只小猫在钓鱼时不专心,老是三心二意做别的事情,后来在老猫妈妈的教育下,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终于约到了大鱼。教师边讲边用简笔画勾勒故事主要角色及情景。

(2)请学生用电子琴声响模拟故事中的角色及其活动情况。导人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学:电影厂叔叔阿姨们将小猫钓鱼的故事拍成美术片《小猫钓鱼》还为影片配上插曲《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得音乐作品奖。

2、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VCD,图象取材于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

3、重播歌曲《劳动最光荣》范唱,要求学生用电子琴打击乐组的掌声音色,随范唱音乐弹奏歌曲旋律节奏。

4、跟琴视唱歌曲旋律。

5、在电子琴上弹唱歌曲旋律(钢琴音色)。

6、为歌曲分乐句,分析曲式结构,并据此为旋律选择、交换音色:歌曲的前八小节是两个乐句的乐段,是全曲的主题。后面各个段落是主题的变化重复。全曲共变化重复了三遍,构成了民歌和民间地歌中常用的“分节变化重复曲式”。主题旋律选用一种音色,每一个变化重复旋律各选用一种音色。

7、学唱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眼琴声填唱歌词,要求清晰的咬字吐字。

课题二:《风车依呀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曲《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欣赏的过程中,促进“劳动最光容”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情绪,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用具:歌片、投影机。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7页,我们一起来唱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劳动最光荣》 生随录音范唱唱歌曲。

2、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那么你在劳动的时候是不是也喜欢唱歌吗?生答。

师:劳动是快乐的,那么边唱歌边劳动是不是更快乐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边唱歌边表演你劳动时的动作,让大家都看一看你都会做什么?

生边唱边表演劳动的各种动作。

三、新授课:

1、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干完了活,现在让我们坐好休息一下,来听一首歌曲: 生初听歌曲录音范唱。

2、师: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生答。师:哦,那么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姑娘生活在哪里呢?是不是城市?生答。

师:对,这是一个农村小朋友爱劳动的歌曲,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风车依呀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看着课本我来完整听一下歌曲。

生复听歌曲范唱。

3、师:今天我想让同学们来自学歌曲,我把歌曲连续播放三遍,请同学们用你自己的方式来学唱歌曲,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是哪一位同学学的最快!

4、(1)第一遍:我建议同学们先认真地听,用你音乐的小耳朵来仔细听,听范唱。(2)第二遍:在听的同时,不出声音在心里默唱歌曲,听范唱。

(3)第三遍: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小声来唱一唱歌曲。课题三: 1.欣赏《狩猎波尔卡》。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人《狩猎波尔卡)的欣赏(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的事物,将学生的听赏引导至“音乐能够表现人们生活、劳动中的情景”)。

2.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

3.组织讨论、引导思考。让同学们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性小结。

4.引导聆听,再次听赏。由于本曲中模仿猎枪的射击声很鲜明,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谊听赏。

5.随音乐作即兴律动或表演。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

6.引导听赏,导人(森林中的铁匠》欣赏。根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欣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里的情境(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境,留给学生自己在聆听时去想象)。教师还可提示:这首乐曲有五个段落,请大家听完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标题。然后作第一遍完整地听赏。

7.组织讨论,学生介绍自己为五个段落所设想的标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充分借用学生所起的与作者命名的标题一致或近似的标题,告诉学生作者自己所起的标题分别为:《夜晚》《早晨》《小溪》《早晨的祷告》《铁匠》。对学生命名与此相距甚远的也不予否定,而是从音乐自身出发,引导学生再次听赏。

课题四:《理发师》 教学目标

1、初学歌曲《理发师》,尝试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创编的能力。

3、使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理解劳动的愉快,树立“爱劳动”“劳动者光荣”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理发师》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表演 教师教具准备: 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1、游戏

师:我的音乐宝贝们,你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音乐课,为了表示我对大家的欢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盒,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在礼盒里抽出一张纸条,然后你要把纸条上写的内容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看,你做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好不好?

2、引入新课教学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爷爷,他也有一双巧巧手,我们来看看他用自己的双手在干什么?

三、学唱歌曲:

以“理发店的老爷爷”的故事引入听歌曲范唱。

1、运用不同的形式学唱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1)学生唱“咔嚓”和“沙沙”部分,其余歌词部分由老师演唱。(2)老师唱“咔嚓”和“沙沙”部分,其余歌词部分由学生演唱。师:哎呀,同学们学得可真快!唱得太好了。我们再接唱一遍好吗? 生:好!师:老师唱前一句,大家唱后一句。

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得真默契!大家唱得越来越有进步了,原来劳动是件快乐的事情,那你们觉得理发店里的老爷爷快不快乐?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唱呢?(高兴、美滋滋的)。

师:让我们带着美滋滋的心情把整首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5、师生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6、跟着琴声将歌曲连起来演唱两遍。

7、师生边唱歌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我们唱的这么好听,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好吗?

四、歌表演《理发师》

1、师生表演理发师。(师当理发师,生当顾客)师:你们喜欢我这个理发师吗? 生:喜欢。

师:喜欢什么地方?

生:唱歌时很美;理发漂亮;……

师:现在理发店里的人越来越多了,让我们大家快行动起来,一起帮帮老爷爷吧!

课题:.欣赏《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了解欲曲内容,熟悉这首壮族民族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2.能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

1.观看动作、激发兴趣。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教师可提示学生观看自己表演的几个动作,让学生分辨:如背着重物行走、推磨、推门)。

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歌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

下载小五音乐下册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五音乐下册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红土地的歌的(第一单元)第 1 课时总序第 1个教案教学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教学重点:学会......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童趣 第一课时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1课跳起来 第一课时 :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会敲击(X X X X|XXXX X......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本学期准备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我会采用......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红蜻蜓》教案 一、教材 1、教材分析: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北国之春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第二课时:唱歌《美丽的家乡》 第三课时:欣赏《驯鹿》《冬猎》;为音乐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