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律动杯子乐 说课稿(范文模版)
大班律动---杯子乐 说课稿
说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活动区非常喜欢律动的表演,总是不停的模仿,有一天有个小朋友,拿着乐器进行演奏,孩子们也非常的喜欢,但是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学习模式是:合作化的共同学习,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及有律动又有乐器而且还有合作演奏,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求。说教学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 第一个目标是能力目标,也是我的活动重点。
2、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交换杯子的表演:这个是我的教学活动的难点,孩子们在了解律动的节奏基础上,能够合作交换杯子,这一点比较的难。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这个是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在学到了本领的同时幼儿能够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其实这也是学习应该带给孩子的最终目标,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强硬的学习使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乐趣。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游戏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说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首先是律动引入、然后是学习动作,三是尝试合作,最后是循环交换动作。下面就详细的说下本次活动的引导语:
一、律动引入活动:幼儿在感知音乐的同时知道了本次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教师的引导语直接达到目标,你们听出是什么节奏了吗?你们听出来了啊,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教师幼儿边听边拍手。请小朋友用我们的身体和这个音乐玩游戏。用我们身体的肩膀,手臂,腰部和音乐玩游戏。
二、学习合作动作:
刚才我们都做什么动作?谁来说一说。我们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起做律动哦,我们听音乐来试一试。请幼儿示范:你们两个刚才是用什么动作玩的?请你们给小朋友展示下。
三、出示教具杯子
这是什么?杯子,今天我们要用杯子来做游戏了。杯子怎么拿,怎么放才能更稳呢?谁来说说一说,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我们要敲杯子呢?在最后的部分敲杯子。教师引导:我们先拍肩膀再拍腿然后在拿杯子,我们一起听音乐试一试哦。
和对面朋友交换杯子:在音乐的最后部分,把你的杯子和你的好朋友交换,看看谁能做到呢。我们先练习一下,试一试。
幼儿听音尝试和同伴一起交换杯子,我们在桌子上试一试,听音乐做动作。
和旁边的朋友交换杯子;先看老师和和好朋友怎么交换的呢? 我们试一试学一学,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说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轻松自然,幼儿每次做好一个动作后,屏幕上的蒜就会变少,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有一种闯关的感觉,增加了活动趣味性,幼儿在和同伴的配合当中体会了合作的乐趣,更能够体现大班幼儿合作化的共同学习的特点,这样也更能够提升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编辑:苹果
第二篇:大班律动 杯子乐教案
活动名称:大班律动-杯子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
2、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交换杯子的表演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简单的学过相关的律动 经验准备:杯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引入活动
1、你们听出是什么节奏了吗?
2、你们听出来了啊,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教师幼儿边听边拍手。
3、请小朋友用我们的身体和这个音乐玩游戏。用我们身体的肩膀,手臂,腰部和音乐玩游戏。
4、放音乐幼儿跟随律动。
二、学习合作动作:
1、刚才我们都做什么动作?谁来说一说。
2、我们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起做律动哦,我们听音乐来试一试。
3、请幼儿示范:你们两个刚才是用什么动作玩的?请你们给小朋友展示下。
三、出示教具杯子
1、这是什么?杯子,今天我们要用杯子来做游戏了。杯子怎么拿,怎么放才能更稳呢?谁来说说一说,2、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我们要敲杯子呢?在最后的部分敲杯子。
3、教师引导:我们先拍肩膀再拍腿然后在拿杯子,我们一起听音乐试一试哦。
4、和对面朋友交换杯子:在音乐的最后部分,把你的杯子和你的好朋友交换,看看谁能做到呢。
5、我们先练习一下,试一试。
6、幼儿听音尝试和同伴一起交换杯子,7、我们在桌子上试一试,听音乐做动作。
8、和旁边的朋友交换杯子;先看老师和和好朋友怎么交换的呢?
9、我们试一试学一学,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看谁能够做到。
四、展示成果。
第三篇:大班律动活动
大班律动活动《摘葡萄》说课稿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那么怎样创造性地开展舞蹈教学,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喜欢舞蹈呢?我作为一个热忠于舞蹈的幼儿老师来说,就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总结,产生出更多贴近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理论;符合当前发展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模式,使我们幼儿园的舞蹈教学更加的色彩绚丽。下面,我就律动《摘葡萄》这节课向大家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摘葡萄》是省编幼儿园大班教材(上学期)主题二——“中秋节”中的一节律动活动。律动活动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是运用有规律可循的肢体语言,艺术化的再现生活,是幼儿易于掌握和乐于参与的一种艺术表现活动。幼儿通过“律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初步了解“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增强幼儿对社会的亲和能力,提高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本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学习过律动《摘葡萄》,对于“采摘”动作:“翻腕”、“踏点步”、“踮步”、“进退步”并不陌生,并且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舞蹈动作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较为强烈的展示自我、追求成功的愿望。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认为:综合音乐活动《摘葡萄》,满足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的释放和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二)活动目标:
确定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目标的原则是:“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纲要》同时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据此,我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律动活动的兴趣,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2、能力目标: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创编能力和审美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摘葡萄》这段律动是一段新疆舞;知道新疆是葡萄的盛产地以及葡萄的用途种类。
(三)教学活动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律动《摘葡萄》。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将成人的摘葡萄动作和过程转化成舞蹈语言。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指导幼儿通过多渠道了解关于葡萄的知识,适量的品尝不同品种的葡萄和老师开展葡萄园小小解说员的游戏,能用较为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2、提供有关葡萄的多媒体课件。
3、提供各种葡萄的图片、实物以及酿制的葡萄酒。
4、活动前布置好环境。
选择以上形象直观教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营造一种真实、亲切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 1 教而教,而是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启发联想法、讲述师范法、表演展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课程整合法。让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动静结合,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始终为幼儿创设温馨的心理环境。
四、学习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导入课题。
怎样让幼儿了解关于葡萄的知识,达到教学的知识目标?在这里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法,为幼儿提供了关于葡萄知识的录象。在观看录象之前,我先向幼儿提出要求:“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关于葡萄的录象,请小朋友看一看葡萄都有哪些品种,它们生长在哪里,果农们是怎样摘下葡萄的以及果农们采摘后的心情如何?”
设计此环节的依据是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法”,让幼儿了解回答有关葡萄的知识,例如新疆是葡萄的盛产地;葡萄可以分为有奶葡萄、红葡萄、紫葡萄、白葡萄还有小的无子葡萄;葡萄可以酿制葡萄酒,烘干制成葡萄干。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幼儿不断渴求新知识、新本领的欲望。
(二)展开课题,引导幼儿创编律动。
1、运用提问法,展开课题。
观看完录象,请小朋友入座,依次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一步: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幼儿能完整的说出:“看到了果农们正拿着筐子在摘葡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到摘葡萄需要什么工具?怎样摘葡萄?并鼓励幼儿模仿成人的动作。
第二步:请幼儿讨论摘葡萄的动作 这里教师采用运用启发联想法。创设符合生活常理的情景,把劳动过程转化为层层递进的问题。教师启发幼儿说:“如果你是果农,让你去摘葡萄,你会怎样摘?“幼儿讨论示范,教师再次提出“如果有高一点的葡萄你会怎么办?”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手要伸直,可将脚踮起,还可发挥想象做拨开挡住的树叶摘葡萄。
2、利用欣赏法,巩固学过的基本步伐。“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了葡萄园的果农们为了庆祝他们的大丰收,都用舞蹈的形式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下面就请小朋友欣赏一段新疆阿姨跳的新疆舞,小朋友在欣赏的时候要看一下,阿姨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学过的基本步伐。”幼儿带着问题欣赏。幼儿对学过的基本步伐记忆犹新并很快复习和掌握了基本步伐“翻腕、踮步、踏点步和进退步”。
3、教师提出将基本步伐编入《摘葡萄》的舞蹈当中。请幼儿欣赏歌曲,让幼儿感受歌词的内容。
教师利用“情绪渲染法”给幼儿讲解歌词,(歌词内容),请幼儿打节奏拍手拍肩再欣赏一遍歌曲。
4、教师放音乐,幼儿自由创编,逐步引导幼儿完整表演律动《摘葡萄》。“现在小朋友就是小小舞蹈家了,让我们随音乐来自己编动作,一会儿,我要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把你认为最漂亮的动作表演给大家,并说一说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如果小朋友都认为你的动作好看,你就把这个动作教给大家。”
接下来,幼儿随音乐自由发挥创编动作,教师通过鼓励法,让幼儿有机会展示与众不同的动作。尽情地把美好的情感释放出来。教师则以观众的身份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亮点,记在心里。
这一环节是此次教学活动的重点。设计以上环节的依据是我知道幼儿艺术活动是在他们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 2 需要,对表达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5、教师示范,激发幼儿的美感。在获得全体孩子们的认可后,教师将所有动作进行合乎清理的串联进行示范,将舞蹈美化、升华。在示范前给幼儿提出要求:要注意老师的表情和眼神。
6、教师利用表演展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录象机和大屏幕消纳感结合的方式,将幼儿表演欲望和创作状态都处于最佳期,鼓励幼儿争当小明星,反复练习,不断提高。
(三)结束部分:教师出示新疆帽,激发幼儿的兴趣,自由展示,自然结束。
教师出示新疆帽,将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表演《摘葡萄》。这样做的依据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另外在高潮中结束活动,会给幼儿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利于幼儿在活动后继续练习,不断创新。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j.5ykj.com/HTML/10005.htm 3
第四篇:杯子的设计说课稿
杯子的设计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九册第14课《杯子的设计》一课,下面,我着重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启发学生从使用角度出发,用设计的思想进行杯子的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杯子的历史,认识古代杯子的造型特点及其功能、材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发现设计的艺术美感。
2、过程与方法:
欣赏现代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它们的材质和各部分的用途,运用了解的知识与方法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并感受设计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身边事物的敏锐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的设计要素,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设计方法,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现代五种不同材质的杯子(有金属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一次性纸杯、有磁荼杯、磁化杯)。
2.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每个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五、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针对该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探索及应用,提高欣赏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兴趣、体验感受生活中的设计。在对生活中最熟悉物品的选择、触摸中,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展开探索性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欣赏古今的精美设计,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激发创造精神。在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及自信。
六、说教学过程
(一)感知认 A、导入
这节美术课是一节设计课。在黑板上先出示“设计”二个字。设计什么呢?答案就在老师的动作中,师演示喝水的动作。生:杯子。
师:对了,杯子。接着再出示“13杯子的
各种各样的杯子都离不开设计师的设计,想不想看一看古代的杯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想。好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古代杯子,去一饱眼福。B、授课过程(欣赏探究)
1、了解古代的杯子。(打开课件,展示古代杯子图片。
师:我们来看——象牙雕夔鋬(PAN)杯(商)、玉云形杯(唐)。学生回答。(首先是材质不同,造型更细腻,色彩丰富。)
师:早期的杯子只是作为一种生活器物而设计,后来杯子不仅具有喝水、饮酒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古代的杯子,简单了解杯子的历史。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具有先明的设计意识。2.了解现代的杯子。(出示现代杯子。)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意识越来越强。现在的杯子种类繁多、功能奇特、造型生动。看看现代的杯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保温杯、磁化杯、„„同学们到前面摸一摸,说一说杯子的不同之处。除了实用以外,也因为它的特殊意义成了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一杯子代表“一辈子”的情意。
师:现在我想考考你:杯子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手中拿一个有盖的杯子。谁知道杯盖的作用是什么啊?
【设计意图】:由杯子的种类转到杯子的特殊含义,渗透人文教育。从而知道杯盖的作用 以及杯子的组成部分。
师:你知道杯子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一个闯关游戏,能不能过关就要看你们的了。准备好了吗?好。
生:咖啡杯、荼杯、磁化杯、水杯师:恭喜你顺利过关,别高兴太早,还有一关呢? 出示:折叠杯、自动搅拌杯、榨橙汁杯子。
师:我叫你们别高兴太早,先大胆猜一猜吧。猜错没关系。生:一次次地猜错。
师:需不需我助你们一臂之力。生:不需要。
师:那好。我就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谁来猜? 生:学生试探性地说那个杯能折叠。师:恭喜你。回答正确。下面我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吧。出示连线图。最后学生顺利过关。师:还有更生动的杯子呢? 展示特殊杯子。
师:足球型杯子、娃娃型杯子、动物型杯子等。【设计意图】:了解有特殊功能的杯子,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设计意识。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的需要和喜好,这些杯子都实行了最人性化的设计。杯子设计是给人用的,这说明设计要以人为本。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设计一个杯子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学生说自己的设计思路。生:我想设计喜羊羊杯子。你是不是很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呀? 生:是。
师:我也很喜欢看这部动画片 生:我想设计一个鸟型的杯子。师:我相信你一定能画得更好。师:我期待你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结合书中学生的作品来总结一下画好一张完整的设计图都包括哪几方面? 学生看书来总结:造型、名称、尺寸、说明、色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书中学生作品中去分析杯子的设计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想象,总结规纳、培养设计能力。
4、提出作业要求(为自己或身边的人设计一个美观、新颖、有个性的杯子)师:先打扰一下。什么叫有个性的杯子? 生:是不能和别人一样的杯子。
师:好样的。开始设计吧。一会儿我们有一个小小的展示会呢?加油!【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交流构思后,教师的指导是本节课难点的过渡。交流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让他们体验到设计的喜悦与乐趣。D、“杯子小小展示会”展示作品
师:五年一班杯子设计展示会现在开始。首先我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下面有请设计者到前面来说一下你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吗? 生:
【设计意图】:整个展评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价的手段。学生享受到创作后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在评价交流中使自己的设计能力得到提升。E、拓展
电脑展示其他设计物品。师:除了杯子,生活中衣食住行无不与设计有关。同学们课后多去发现古今更多的设计艺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设计意图】:拓展的作用是把学生的思维由设计杯子这个小的方面,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说板书设计 13 杯子的设计 尺寸 说明
杯子的设计图 色彩
郝棉乐
第五篇:大班律动包饺子
大班律动《包饺子》
执教者 孙 霞
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韵律表演,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2、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探索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搓皮、包馅、下锅等情节,富有创造性地表现热闹、喜庆的音乐氛围。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既开心又有序的游戏情绪。教学重点:
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能随音乐进行韵律表演。教学难点:
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创编表演。教学流程:
郊游请客-- >揉面团-- >搓铰皮-- >包饺子 -- >煮饺子-- >分享快乐 教学准备:
图片《包饺子》,音乐《喜洋洋》和《去郊游》 教学过程:
一、郊游律动入场,引起孩子的游戏兴趣
1、教师随着《去郊游》的音乐带孩子做律动进活动室。引导孩子们向听课的老师们问好,“今天老师请客,请你们吃饺子好吗?”“可是老师一个人太忙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引导幼儿讨论包饺子的做法和煮饺子的步骤。
教师播放幻灯给幼儿观看,幼儿回忆包饺子的方法和煮饺子的步骤。
二、介绍乐曲《喜洋洋》,边欣赏边干活揉面团
1、教师:“包饺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来为它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吧!(幼儿完整欣赏)提示孩子们边揉面团边欣赏乐曲。
2、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段?
3、教师介绍: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是山西的民歌,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适合在热闹开心的时候播放,所以大家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喜洋洋》。
三、听音乐,创编动作
1、搓饺皮
(1)教师:在乐曲声中我们的面团揉好了,现在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大面团,我要搓成一张饺子皮,先搓什么呢?先来搓脚吧。(师示范搓:把双腿团起来,搓得皮子光又光。边搓边慢慢伸直,皮子变长了。)
(2)接下来还可以搓哪里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纷纷在肚子上、小腿、胳膊、脸、大腿等地方搓起来。幼儿在身体各部位练习搓饺子皮。注意节奏:一二搓搓。
(3)刚才呀,小朋友搓得都很卖力,那么我们知道饺子的皮怎样呀?(又光又圆)
(4)跟着乐曲A段练习,教师引导孩子在不同的部位搓。
(5)“饺子皮太厚了,我们再来搓一次吧。”再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
2、包饺子
(1)饺子皮搓好了,接下来该干什么了?(包饺子),包饺子的第一步是什么?(放馅),那我们现在开始放馅,请小朋友想想你的身体上什么地方可以放馅?根据幼儿回答练习放馅的动作。注意节奏:一勺两勺捏、捏、捏!提醒孩子要把饺子包得紧紧的。不要着急,音乐会配合你们包饺子的。
(2)跟着B段乐曲幼儿练习,分别包头、包脚、包手„„
(3)老师这里有一大盆馅,请小朋友舀一点,把它包起来。听音乐再次练习包饺子。
3、下饺子
(1)包了这么多的饺子,该煮饺子了,想想看饺子刚下到锅里是怎么样?(沉的)然后呢?(再冒汽泡,随后浮起来。)
请你用动作来表示一下。(请幼儿想象动作,饺子刚开始下锅的时候,水开了以后的动作,特别要让幼儿想象饺子在翻滚时的动作。)
(2)看老师这只饺子是怎样下的?教师随音乐走到中间,下锅、冒气泡、翻滚等。
(3)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下饺子吧。
(4)接下来,老师要请你包一个与别人不同的饺子,你准备包什么形状的饺子?(幼儿自由回答)
(5)那好,等一下下饺子的时候,音乐结束,请你做一个动作,老师想知道你的饺子什么样。听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下饺子。
4、完整欣赏音乐,做动作。
(1)今天来的客人老师多不多?我们包的饺子可能不够,怎么办?好,我们再来包一些饺子吧。(2)和老师一起完整做律动,搓,包,煮,老师在音乐变化时稍用语言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四、分享快乐
1、教师捞饺子,请客人老师品尝饺子,分享快乐。
2、今天我们包饺子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去食堂里包饺子吧!提醒孩子礼貌教育,和客人老师再见!幼儿在《喜洋洋》音乐声中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