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第一单元 亲情树下我成长教案
1、家庭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引导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论家庭模式如何演变,家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难点:体会得到自己家中的美德以及要建设美好家庭的责任感、自豪感。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感悟家庭模式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感知家庭的重要性。初步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3.了解并汲取传统家庭美德,初步体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以及家与国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模式既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家庭又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学有关材料,了解家庭模式的历史演变。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生谈话,从生活场景了解现代最常见的家庭模式,营造学生对“家”的认同。
2.转折设问,揭示课题。我国过去的家庭模式是怎样的?我们今天要打开家庭的万花筒,去探究一下中国历史上家庭模式的变迁。
二、通过时空之旅,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1.课件展示家庭形式的演变
人类最早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最后演变成一夫一妻制家庭,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宗族大家庭
联合大家庭——家庭模式的典范(走进红楼梦了解封建社会联合大家庭的组成)现代家庭模式(照片:祖父母父母与子女,父母与兄弟姐妹,一家三口)2.结论:家庭模式在演变与发展;家庭模式变迁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三、了解现代家庭类型,感知家庭的重要性。初步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1.从《家有儿女》电视剧中感知现代家庭的多种类型; 2.感悟“家庭稳定才有国家社会稳定”的道理。
四、了解并汲取传统家庭美德,初步体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以及家与国的关系。
1.了解郑义门和传统家庭美德
2.简介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涌现的典型家庭对社会的意义和贡献 激发情感,升华主题——MTV《国家》
3.小结: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我们不仅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且还是我们大家庭——国家的公民。让我们和家人一起共同承担着各种责任,让我们和家人一起努力,共同建设我们幸福的家。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五、布置课外作业:给我的家庭撰写颁奖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写家谱了解家庭的结构,进一步增进家人间的亲情。2.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家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家庭亲情树。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出示家庭亲情树图片。2.导入学习制作家谱。
二、学习
1.出示“江南第一家”的家谱图。
师:这是“江南第一家”的家谱,从这张家谱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出示孔子家谱图。
3.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如何制作家谱,要注意什么问题等。
4.制作家谱:你能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制作三代以上的简单的家谱吗? 5.小组开展活动,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互相合作。6.家谱展示会。
三、拓展
根据学生制作的家谱,选取一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分析家谱,并引入到独生子女政策上。
1.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2.辩论会。
让学生辩论“独生子女好还是非独生子女好”。3.课堂小结。
欣赏音乐并结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父母――我特殊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3.反省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4.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5.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难点: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建立民主的新型家庭关系。2.反思自己与父母发生的小摩擦,懂得相互理解的重要。3.学会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母,学会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难点:愿意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使家庭变得更温馨,更富有亲情,懂得珍爱家庭。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和父母的信。学生:准备给父母写信的信纸和信封。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庭关系的变化 1.了解传统的家庭关系。
出示教材插图1,让学生猜猜这是干什么?点明中国的传统家庭关系。2.体会家庭关系的进步。3.从问卷中学生展现的愿望揭题。
二、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
1.罗列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常见情况,唤起回忆。
2.听《谷物和珍珠》的故事,讨论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从中获得启发。3.反思为什么与父母会发生冲突。
小结:因为父母与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人,生活经历不同,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方面就会存在差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代沟”。
三、学会沟通
1.体验与父母沟通的活动。
事例1:我特别喜欢玩电脑,可是父母都认为玩电脑不好,绝对禁止。获得方法:沟通 各退一步 说清楚
2.通过沟通,你终于与父母达成了共识,玩电脑不影响学习,短时间娱乐。可是:一个周末的傍晚,当你完成了作业正在玩电脑游戏时,你的父亲一脸疲倦地回家来,这时你就„„ 说说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获得方法:体谅父母
师小结:原本到了玩游戏的时间就可以玩游戏了,都盼了一个星期了。可是却遇到了这种特殊的情况,请看:
3.晚上,妈妈悄悄地告诉你,今天爸爸在单位因为一时疏忽搞砸了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被领导狠狠地批了一顿。这件事也许还会影响到爸爸的升职。此时,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获得方法:了解父母
4.做一个自我测试,检测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见教材第9页)
5.出示学生在问卷中反映出的一些解决与父母冲突所采用的方法,讨论哪些方法可取。6.小试牛刀:
(1)我很想有个玩伴。有时候,同学来找我玩,爸爸就是反对,还总说我贪玩、不顾学习。我没有兄弟姐妹,又失去了很多朋友,我很伤心。讨论:怎么把小伙伴请进家?
(2)我爸妈好烦的。每天早上都要说同样的“吃完早饭记得喝牛奶”、“路上要小心哦”、“好好学习,别贪玩,晚上早点回来”。每天晚上都要求我反复练习曲子,还催我“早点睡,早点睡”。我都会背了。我又不是小孩子,我记得的,而且我都能做到的,他们干吗还要天天提? 讨论:怎么去听这些话就不烦了?
四、与父母成为朋友
1.出示父母们写来的真情告白。让学生说说感受。
2.诗歌朗诵《父母的能与不能》,读懂父母更深的爱,更多的难。3.给父母写封信
五、课堂总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父母一起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2.掌握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具体技巧。3.通过交流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点子卡”(卡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写信与你们的父母交流想法,尝试沟通。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与父母成功沟通的例子。2.学生交流与父母成功沟通的事例。
二、学习
1.想想“金点子”。
(1)师:与父母产生摩擦时,你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金点子”与小组同学说一说。请小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把它们写到“点子卡”上。学生小组交流。
(2)学生把“点子卡”贴在黑板上的卡纸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金点子”。(3)小结:有了这些“金点子”,我们也许就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我们与父母会成为知心朋友。2.出出“好主意”。
师:有几名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们与父母之间似乎产生了代沟,让我们当一当“知心姐姐”,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1)(教师播放录音:“我的烦恼”)全班交流。
(2)(教师播放情境剧:“我想有个玩伴”),先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再全班交流。
(3)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3页最后一个事例,学生独立填写“我的主意”,全班交流。(4)小结: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父母应该理解我们,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用信任在亲子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一座充满爱和快乐的桥。3.说说我们的爱。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位妈妈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播放录音:“妈妈的心声”。)学生交流感想。
三、拓展
1.师:父母有时候不善于表达,其实他们有很多话想对说。
2.小结:同学们,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件无价之宝时刻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她像丁冬泉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像温暖的阳光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这就是父母的爱。这爱中有关心、有帮助,有鼓励,也有批评。让我们去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苦心,并与他们沟通,让我们与父母成为我们特殊的朋友吧。
3、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明家庭的评议流程及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要求和努力方向。
2、懂得创建文明家庭活动的积极意义。
3、感受全家人在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学重点:
重点:懂得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对国民道德建设的贡献。
难点: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把对文明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自觉的文明行为。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明家庭的条件与评议流程,懂得创建文明家庭活动的积极意义。2.感受全家人在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的快乐。3.初步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习惯。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录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学生:
1.收集各种文明家庭的资料与文明家庭的故事。2.自己家创文明家庭的特色(可选取照片配合说明)。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回家,你们梦想中的家是怎么样的?
二、学习
1.联系生活,忆文明家庭。
师:我们关注自己的家,社会也很关注我们的家。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课件:“文明家庭”牌。)
师:通常在哪里可以见到这些“文明家庭”的牌子? 2.讨论不同时期文明家庭评选要求。
(1)板书:文明家庭。师:文明家庭有什么评选要求?这些评选要求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已经非常注重家庭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了。文明家庭以前被称为“五好家庭”,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播放录音“五好文明家庭的由来”。)
从学生原有对家庭的认识导入学习。(3)师:我们在一些小区的住户门前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文明家庭的牌子。(教师出示课件:“五好文明家庭”和“特色文明家庭”。)谁来说一说“特色文明家庭”?
师:2006年,杭州市提出了“特色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这使文明家庭的评选更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出示课件:“特色文明家庭”。)2007年,杭州市又进行了“和谐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教师出示课件:“和谐文明家庭”。)(4)师: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对文明家庭的评选条件不尽相同。为什么? 全班交流。小结:现在的评选要求更注重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的要求。3.文明家庭评选过程。
师:文明家庭到底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呢?教师出示“评选流程”。
师:许多社区专门布置了宣传栏,表彰被评选出的文明家庭的光荣事迹,有些地区还进行文明家庭故事的演讲。(教师出示课件:“文明家庭故事演讲”。)杭州望江街道不仅张榜公布,还把“五好文明家庭”的喜报送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家乡。(教师出示课件:“文明家庭光荣榜”。)4.交流文明家庭的故事。
(1)师:我们身边有许多的文明家庭,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文明家庭的故事,走访了一些文明家庭,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2)师:我们来看一看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杨利伟一家的故事。(教师出示课件:“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杨利伟一家”。)
(3)师:如今,落户在中国的一些“洋居民”也被评上了文明家庭。(教师出示课件:“洋居民”当选“文明家庭”),展示北仑5户“洋居民”当选“文明家庭”。
师:“洋居民”被评委文明家庭的故事其实早就不稀奇了,诺扬?罗拿先生是上海长宁区文明巡访团团员,家住古北新区西郊花园,他家多年被评为“五好居民”和“文明家庭”。
(4)师:我们班也有许多同学的家被评为文明家庭。(教师播放录像:“家庭特色介绍”。)
师:每个文明家庭都有各自的亮点,你家的文明特色是什么?学生配合照片自由发言。教师随机板书:文明、科学、健康的家庭生活。
总结: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有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我是文明家庭的一分子,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拓展 1.评一评。
师:让我们动手给自己的家庭评一评。(学生课后与父母一起完成教科书第17页“自勉篇”。)2.想一想。
师:对于改正家里的不良生活习惯,你有什么建议?
3.师:请对家中的学习情况做个小统计。(学生课后完成教科书第19页“图书室”。)
4.总结:打造“生活品质之城”需从我做起、从我们的家庭做起。我们的家是文明城市的一分子,我是文明家庭的一分子。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要求和努力方向。2.懂得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积极意义。3.感受全家人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快乐。课前准备
学生:对家庭学习情况的调查总结。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现在很多家庭都拥有很多书。(课件展示家庭藏书照片。)
2.学生交流“家庭学习情况统计”状况,教师做出评价。
二、学习1.介绍好书。
师:书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文明家庭建设必须重视学习。你看过哪些好书?你能介绍给大家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也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好书。教师点击好图书。2.开展“学习进我家”的活动。
师:我们来为自己的家庭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建议从四方面入手:
⑴ 订阅报刊杂志以及购买图书量; ⑵ 学习时间安排; ⑶ 家庭学习交流安排;
⑷ 定期收看“开心辞典”“动物世界”等竞赛以及专题介绍节目。3.学生交流制订的计划。
三、拓展
1.针对家庭中存在的其他的陋习,自发开展“文明家庭”的活动,根据自查结果设计一项或数项可开展的活动。例如,“健康进我家”“节电进我家”“节俭进我家”“护绿进我家”“禁毒进我家”。(教师出示课件:开展“文明家庭”活动。)
2.总结:愿我们携手努力,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第二篇:感恩树下我成长
感恩树下我成长
感恩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是对庄重严厉的爸爸的感恩,或是对温柔忍让的妈妈的感恩,又或是对无私奉献尽心尽力的老师的感恩。在这些伟大的感恩下我必将更好的成长。
记得一个炎热的暑假,太阳很毒,晒得让人出油。大队辅导员让我们去跳皮筋舞,我从来没跳过皮筋,所以不会跳,老师就到学校里来一点一点细心地教我们,那一天我鼓起足够的勇气,心里砰砰直跳一直在不停地说:“说,不说,说,不说„„”之后我加了加劲还当随便一句说:“老师,您坐一会吧!”但其实我的大脑早已开始发热了,脸也红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位如同我第二位母亲的人,居然连一句话都不好意思说。老师笑着说:“不用了!”但心里非常开心。因为我热所以把衣服叠好放到石墙边上,我还在跳舞看到老师坐在那里就知道她累了,但还在看我们跳舞。回去以后老师赞美了我,这是飞一般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感恩或许是我在关怀中的感恩感动了老师,老师才会夸奖我。这份感恩我不会忘记,因为它是代表我在感恩中成长的第一步。我会用对有关我的人的感恩来浇灌我这棵小树来慢慢成长。从关怀中体现出了感恩。
有一天,我放眼望去看到楼下的一排小树,最中间的三棵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那是我妈妈给我浇灌的感恩。我应该多谢谢她。我硬拉着妈妈走到了楼下,看到那三棵“家庭树”都干枯了,就上前去给它们浇了一些水,三棵树得到了滋润。之后我就和妈妈一起去玩逛街去了,无论走的每一段路我都感觉不到一丝热气,我就快乐的蹦蹦跳跳,那时我还小最受不了炎热。一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新奇好玩的东西,可我却没有听到妈妈说一句话,这让我很不理解。终于我拉着妈妈回到了家里,经过三棵树时发现水很快就干了。到了里屋妈妈就倒在了床上,脸非常红不但喝了许多水还用冰布凉了好一会儿,听爸爸说妈妈中暑了,这时我明白了我一路上的凉快不是别的凉快而是妈妈替我挡住了阳光,而我竟然不知还快乐地跑回了家里,我发现了我不该再淘气了我应该成长成为父母的好孩子,多感恩他们。我长大了!
爸爸,我还记得爸爸,那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雪呼呼地直下。我不一会跑到那里,不一会跑到这里,不一会看看电视,不一会做做游戏很不安定。父母都已经被我闹烦了。突然,从屋顶响起了锤声,把我和母亲吓坏了,我生气地去摇四根柱子的其中之一,谁知道那四根柱子热得像火炉,摸上去我才发现我摸得不是柱子,而是暖气管,把我烫得一下子放开了手还叫了一声,妈妈过来一看我的手已烫坏了,他们很着急到处找烫伤药膏,仔细一找才发现没有药膏了,爸爸马上下楼骑上自行车去各药店为我买烫伤药膏,顶着风雪,冒着摔倒的风险。妈妈在家为我散热,还不时的安慰我。爸爸回来以后已经全身是雪,还不忘小心翼翼地帮我搽上药膏。这份感动我也是不会忘记的。
还记得我提到的那三棵“家庭树”吗?它们真得很像我们一家人,两棵大树时刻保护、照顾小树,有雷就让它打在自己身上,有太阳热毒就把自己的水都给小树,有雨就尽量不让它洒落在小树上,有雪就给它挡住,不让它冻着,小树也会慢慢知道感恩的,它会在两棵大树的保护下长大,之后他就会懂得报答。那小树一定会像我一样越长越高大,越长越壮。到最后它和我就会让父母不受到风吹雨打。它们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也不知小树对父母感恩了多少次,但是我知道它已经长大了。爸爸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给我买药膏跑来跑去,为我解难题思来想去的样子,妈妈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为我遮住太阳为我洗衣做饭的每一个情景。老师我更不会忘记您不辞辛苦,坚持管理我们的艰辛,所以我要像那棵感恩树一样,多报答你们,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来报答你们。这就是感恩,我在这份感恩下健康成长。
当我走在那三棵树下,默声考虑,我应走过任性的青春期在父母老师的陪伴下,在感恩的照耀下成长。
第三篇:第一单元亲情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亲情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要有人物外貌描写和具体的写事内容。
2.理解目标:通过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描述人物外貌,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3.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在不同角度观察人物的外貌,通过这次写作训练,让学生用语言会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可以通过一件小事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重点难点 :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例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铺垫
1.教师板书:“亲人”指学生读。教师质疑:读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2.教师导语过渡: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和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我们的亲人陪伴在我们身旁,给我安慰,给我们信心。当我们快乐时他们和我们一起高兴,当我们沮丧时,亲人是我们依靠的港湾。但在我们生活中却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但却在大灾大难面前像亲人一样帮助我们,有同学、也有邻居。今天我们能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自己的亲人好吗?
二、学标展示
1.要有人物外貌描写和具体的写事内容。通过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描述人物外貌,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笔下生花”的小档案填写,进一步了解家庭情况,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三、探究新知
1.文本展示:出示课件,学生明确写作要求。2.自学导航:你最想写谁?想写他的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我很感动,会说他们很无私,很有爱心,亲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3.教师导语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刻刻暖人心 4.揭题: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的------(亲人)5.互动探究:想一想,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都有哪些令人高兴的事。6.汇报交流: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班内交流。要求在说话的时候把意思表达清楚,用词要准确,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7.精讲释疑:
(1)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2)写人的记叙文要选择熟悉的人仔细观察,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3)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8.归纳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第二学期了。我们要学会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已经会写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四、读例文。(课件出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写内容,拓展思路
2.本次习作除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教学过程:
一、完成笔下生花:(出示课件)
1.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列出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记一记自己了解的情况。2.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
二、从上面两个任务中选一项切实可行的认真完成。
三、把完成任务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在日记上。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自主写作。教师巡视时,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五、起草初稿,修改习作。1.自主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六、批改习作,准备讲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评本次习作情况。
2.鉴赏优秀习作,学会写人的记叙文。教学过程:
一、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二、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三、学生自评: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四、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五、鉴赏优秀习作。
1.出示一篇本班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鉴赏。2.例如:
妈妈今年三十二了,一米六五的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细细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笑起来,眉毛弯弯的,一排排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美丽极了。妈妈特别爱吃辣。吃饭时,我们都被小尖椒耗儿鱼辣哭了,妈妈都还在大口大口地吃着小尖椒耗儿鱼,嘴里还不停地说:“舒服,真爽,今天太过瘾了!”妈妈的歌声很好听。每当哪里响起了超酷的流行歌曲,动听的民族歌曲,她都会不由自主地放出那悦耳的歌声。
第四篇:第一单元 亲情
第三单元
可爱的小生灵 《小虾》第一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10个生字,会写字29个生字,2.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语,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3.积累词句,古诗词,学习查记典,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观察小虾的顺序和方法。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小虾的喜爱之情的。教学难点:
1.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的同时,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理解每件礼物的真正含义,仿照课文写一段话。教学用具:课件。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预习
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或生字卡)
二、明确目标,整体感知 1.展示目标(课件出示)2.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三、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查字典自行解决字词。
3.合作探究。同桌互助,合作扫除字词障碍,再把课文读流畅。4.交流点拨。
四、拓展延伸,达标测评
1.拓展延伸。读了课文你明白了点什么?
2.达标测评。课件出示:小虾很有趣。用“先、然后、接着,又,直到,”说一说,注意顺序。
五、评价学情,总结全课 1.评价总结。
2.推荐阅读与作业布置。
(1)阅读篇目:邵燕祥《小童话》,舒兰《虫和鸟》。(2)识记生字词语,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课文,了解了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对我们的关爱和期盼,亲人到底有什么期盼?继续学习课文。
二、检查导入。1.听写生字词语。
2.点名读文,比一比,赛一赛。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体验。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五、品读课文,体会发现。1.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小节,思考:爷爷为什么要送“我”一粒种子?-----想让“我”亲手种,观察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2)点拨:礼物虽不贵重,教会了我感受自然的奥秘,爷爷用心良苦。
(3)指导朗读。2.自学第2、3、4节诗。
(1)从每节诗中感受礼物的真正含义。(2)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学习成果。
(1)分别指名读2、3、4小节,并说说每份礼物的含义及“我”从中体会到的含义。
----第2小节,奶奶送我的小鸡,使我懂得了生命。因为小鸡成长的过程中就像我们人类一样要吃、睡、高兴、生气等,这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伟大。
----第三小节,妈妈送我的手表,使我懂得了时间。因为我用时间去追求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我要珍惜时间。
----第四小节,爸爸送我的《少儿百科全书》,使我懂得了世界的博大和精彩,因为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板书:生命 时间 精彩的世界)
4.学习第5小节。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
小结: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凝聚着亲人对我深深的爱。
六、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托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回忆收到过的礼物,想想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
3.让我们仿照课文1—4自然段作诗。
4.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自由作诗。
6.评选班级“小诗人”。
七、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4.仿写《礼物》。板书设计:
礼物
关爱和期盼----春雨绵绵{爷爷
背诵“小能手” 奶奶
班级“小诗人” 爸爸 妈妈
教后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作上标记。2.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4.小组汇报结果。
三、学习生字,扫清学习障碍。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检查生字。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奶奶最喜欢冬冬每个星期六早晨按响的门铃。3.思考为什么奶奶最喜欢冬冬每个星期六早晨按响的门铃?
五、布置作业。1.识记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说一说冬冬为奶奶都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感悟亲人间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拓展练习。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冷、糖”两个字。
先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然后在黑板上写字,注意老师怎么写的。说以说这两个字的结构、读音、字形、识记方法。重点指导笔顺。2.学生自己练写。3.生字组词,造句。
五、作业布置。
小练笔:《我帮奶奶做家务》 板书设计: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奶奶 喜欢 门铃(冬冬)教后心得:
《平分生命》第一课时总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依为命、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2.读懂课文,体会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结合日积月累中的D4。
4.重点指导朗读,特别是再读男孩的话时,体会他说话话时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如情入境的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亲情的伟大。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题目质疑,导入课文。
板书“评分”,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平分”?世界上那些事物可以平分?再板书“生命”,让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画初步认识的字词。.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可读课文,也可读词语,随机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和积累好词语。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男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重点抓住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体会男孩 心情以及体会亲情的伟大。(随机指导朗读)
3.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干首都出来,学 生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语。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2.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1.交流: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面对死亡如此勇敢?
2.你和亲人之间发生过类似感人的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男孩输血前后的变化,读出男孩的 勇敢,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读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认为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3.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语气。
三、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生字,找出易错字和难字。2.师重点指导“瞬、降、颤”的写法。3.学生抄写字词。
四 布置作业。拓展阅读《平分生命》读后感 五 板书设计:
平分生命
小男孩 妹妹
亲情伟大
教后心得:
语文天地一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 字母,抄一抄词语以及读一读,比一比等练习。
教学重点: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教学过程:
一、看谁是火眼金睛
1.读一读这组词语,写下面加点的字,说说自己的应该注意什么。2.小组讨论,说说记住它们的好办法。3.全班交流。
二、复习拼音的大小写字母。
1.出示小写字母,在纸上写出大写字母。2.出示大写字母的音节,小组内拼读比赛。3.在组长的组织下,拼读、书写。4.组内评出“拼音能手”
三、抄一抄。(这一题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完成。)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活动。3.齐读。
四、读一读
1.学生自读词语。2.交流描写春天的词语。
3.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记在《采蜜集》或积累本上。
五、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句子1,学生自己品读,并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出示句子2,学生自己品读,也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说一说自己的不同体会。(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色彩,了解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的形式。)
第二课时
总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读一读背一背、开卷有益以及金钥匙、自检等部分的
练习。教学重难点:完成读一读 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3.评一评。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6.试着背一背。
二、初显身手
1.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看明白这几个题目的要求,并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讨论活动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开展活动,并完成手抄报及自己喜欢的汇报形式。
3.确定活动时间范围和纪律。
三、开卷有益。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春雨都有哪些作用? 2.展开自己的想象,续编“雨还在哪儿歌唱?”
四、金钥匙、自检。
课后准备“文房四宝”在语文活动课上练习书法。(师指导)自检: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课时 总第 9 课时
妈妈的葡萄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2.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
2.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3.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 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三、拓展与延伸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
2.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 四 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想像狐狸妈妈被猎人赶时的情景。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
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六、作业:学生之间交流父母长辈的基本信息,建立家庭小档案。
第五篇:幸福树下我成长诗歌
我有一个家,
家里有我、爸爸和妈妈,手牵手、心连心,从来不吵架;
我有一个家,充满欢笑、甜蜜和融洽,你帮我、我爱你,共同守护它。
把我举过肩的是爸爸,是他带我去玩耍,有你在,刮风下雨都不怕;
抱我在怀里的是妈妈,有你在,总有说不完的话。
一家人儿在一起,岁月开满幸福的花,一家人儿在一起,有爱就是幸福的家!
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爸爸和妈妈,你们上班辛苦啦,我爱我的家,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我要快快地长大,将你们好好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