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研讨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看待张良的。
二、题解
(一)释题
(投影)
张良
宋•王安石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王安石的这首翻案之作,以叙述的笔调,概括了张良一生的重大经历,只在最后两句略加议论“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降灌疑”,指出张良被重视而贾谊受冷落的原因是贾谊“才能薄”,见解独特。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二)文体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三、基础阅读
(一)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
1.卒(cù)然临之
2.圯(yí)上老人
3.刀锯鼎镬(huî)
4.贲(bēn)育
5.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6.肉袒(tǎn)
7.彼其(jì)
8.不称(chèn)其志气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
(三)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自由提问,适当补充。
1.重点词语
⑴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
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⑷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怎么,哪里)
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隐约)
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
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
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
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
⑿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
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
2.一词多义
⑴过
①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
②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⑵见
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②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⑶其
①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
3.古今异义
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⑶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
⑷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
4.词类活用
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
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⑶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
⑷油然而不怪者
(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均为使动用法。惊:使„„受
惊。怒:使„„发怒。)
⑹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5.固定短语
⑴所以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
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①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②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⑵以为
①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②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6.重点语句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译: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到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形貌却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并不相称。
7.小结:
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
四、整体阅读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⑴寻人刺秦;⑵圯上受书;⑶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
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本【文言练习】
四、五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指定学生个人朗诵课文,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二)提问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检查课本练习完成的情况。
二、导语
《留侯论》,集中论述了张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是,苏轼的立论,是建立在破除陈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的众多学者,大都认为张良得益于圯上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而“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在文章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
三、比较阅读
(一)课文中包含着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我们可以阅读一下《史记•留侯世家》中的记载,通过比较、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比较苏轼《留侯论》的见解与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的不同之处,完成下面的表格。
司马迁的看法 苏东坡的意见
圯上老人是谁? 鬼物,谷城山下的黄石;预见张良“后十年兴”。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圯上老人的意图 为授书,“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且其意不在书。”“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张良成功的原因 有兵书 因“能忍”
张良的状貌与志气 貌柔不称其志气 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2.圯上老人对张良的启发,司马迁和苏轼强调的有哪些不同?
明确:司马迁《史记》着重在圯上老人赐给张良一本“读此,则为王者师”的《太公兵法》。苏轼认为“其意不在书”,其意在于:圯上老人看到张良“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深为痛惜,所以他“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张良深刻体会“忍”字的重要性。授书只不过是形式,《太公兵法》要在志远才高的豪杰之士的手中,才能发挥效力。
3.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
明确:文中以郑伯、勾践、高祖为例,说明“忍”的内容,一定要有度量,能“下人”,二是“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则“忍”除了“忍耐”的度量外,还要有智慧,是道德的修养,也是过人的才智。
4.思考小结
我们刚才讨论出来的不同点,在课文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散文,大概是东坡读《史记》的心得。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推翻旧案,另辟新意,这样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鉴赏阅读
(一)研习“对比衬托”的手法
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2.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
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3.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手法?
明确:⑴论大勇的能忍与小勇的不能忍,是对比,而且带有“反衬”的性质。
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句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正衬“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⑶引楚汉相争: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以待其弊”。以项籍之不能忍,衬高祖之能忍,这是反衬。
⑷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以及志气非凡,表明不能以貌取人,是反衬。
(二)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本文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明确: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
2.“千金之子,不能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
五、延伸阅读
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讨论:苏轼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
明确:忍,作为一种涵养,经常被曲解。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的态度,不可取。正因为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与其“忍到心头插刀”作无谓的牺牲,不如“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二)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第1-2题。
(投影)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评价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两首诗的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2.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②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③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④王诗好。杜诗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王诗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前者。
(三)写作练习:阅读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谈谈你的感受。(课后完成)
宋人理性精神昂扬,疑古之风甚盛,好为翻案文章,以后人眼光审视前朝历史,例如:欧阳修《纵囚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等。以疑古精神读疑古之作,当是一件趣事。
六、课堂小结
从苏轼、王安石,到钱文忠、王立群,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历史研究的一种独特的品性,他们大都是特殊事实的观察者和调查者,他们具有关于历史的敏锐的感受力,和作为一个学者的个人机智,他们当然也需要有个人的风格和偏好,但更需要在对历史的判断中体现出必要的道德责任和尊严意识。
不管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历史,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客观性,要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把读者引
向对事物和事件公正和准确的评判,让我们当代人可以窥见到历史上那种真实的生活和鲜活的历史戏剧性事件„„
七、课后作业
任选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阅读,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
附:板书设计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忍)
寻人刺秦——不忍
圯上受书——能忍
辅汉建功——用忍
张良貌如女子,其实隐忍非凡
一字立骨,层层深入
对比衬托,另辟新意
第二篇: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4.分析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教学方法:自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上说,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两千多年被冠以“暴君”称号,是一起最悠久的“冤案”,引起了学术文化界和读者们的广泛争议。无独有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新书中,认为“焚书坑儒”的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希望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看法,另立新说的。
二、检查自学,交流质疑,解决本文字词。1.小组交流、质疑,解决字词方面问题。2.大组交流、质疑,教师点拨。
三、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问
2)思考:作者认为留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质疑(字词句)
四、分析课文(读书思考并讨论)
1.文章写了留侯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板书)
(怒击秦帝
圯上受书
教导高祖)
(不忍
能忍
教忍)
追问:文章文章开头、结尾是否与“忍”有关?
开头:豪杰有过人之处,能忍
板书(豪杰过人——有忍)
结尾:分析司马迁的疑惑,是用子房的“状貌”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板书:(相貌析疑 ——衬忍)
全文可以说是用一个“忍”字贯穿全篇,这中写法古人叫做“一字立骨”法。(板书:一字立骨)2.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
①第三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
②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
③第四段写项羽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五段写高祖是从正反两方面面衬托张良能忍。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板书:对比衬托)
五、总结:
1..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而本文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1)张良成功的原因:前人认为是得到了兵书,作者认为是能“忍”;
(2)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3)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概括:
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六、课后作业:
苏轼认为“忍小忿而就大谋”,欲成大事必须要忍,古语也说“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招”;但也有人说 “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当作人杰,死即为鬼雄 ”,并不赞成忍。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附 板书 留侯论 苏轼
豪杰过人——有忍 一
怒击秦帝——不忍 字
圯上受书——能忍 立
教导高祖——用忍 骨
相貌析疑——衬忍(对比衬托)
第三篇:留侯论讲课稿[范文]
《留侯论》讲课稿
引言:1946年3月,军统特务头子戴笠飞机失事,陈立夫提议送一挽联,章士钊被推举执笔。章不吹不捧,不卑不亢,点石成金,力透纸背地写道: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功罪盖棺须论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
一、有效信息台
1、苏轼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翰林侍读等职。因卷入政治斗争旋涡,屡遭贬逐,长期在外地州郡供职,死谥文忠。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并称,北宋则是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儒、释、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2、题解: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留侯,指张良,字子房。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史有留侯世家。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刘邦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良辞不受,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后封为“留侯”。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
3、留侯传略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其事见《列仙传》)游耳。”乃学辟穀(施行“道引”这一养生术时,不食五谷,可以长生),道引轻身(使身体轻轻飞升。道家认为不食五谷,服药行气,可以飘然成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强”的异体字)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 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才好。‛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见到这位老人。天明时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
留侯跟随皇上进攻代国,在马邑城下出妙计,以及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他跟皇上平常随便谈论天下的事情很多,但由于不是关于国家存亡的大事,所以未予记载。留侯宣称道:‚我家世代为韩相,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统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张良于是学辟谷学术,行道引轻身之道。正值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便竭力让他进食,说:‚人生一世,时光有如白驹过隙一样迅速,何必自己苦行到这种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命进食。
张子房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在别后十三年他随高帝经过济北,果然见到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把它取回,奉若至宝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一起安葬了黄石。以后每逢扫墓以及冬夏节日祭祀张良的时候,也同时祭祀黄石。
思考一:张良“圯上受书”这一段有什么好处?
参考:这一段大量运用动作、对话描写,语言简洁传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尤其是老者约张良桥上相见那一节,反复三次,每一次描写都不相同,毫无重复罗嗦的感觉,文笔真正摇曳多姿,也可看出作者行文曲折,心思巧妙。老者的循循善诱,察言观色,张良的谦恭有礼,刚而能柔,在这一节中集中表现出来了。
4、史家独唱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貌取人:以外貌作为品评人才的标准。春秋时期鲁国人澹台灭明,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不愿收他为弟子,‚既已受业‛,发现他表现还挺不错,于是说了这话。见《大戴礼〃五帝德》,又见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留侯亦云。
(《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太史公说:学者大多说没有鬼神,然而又说有精怪。至于像留侯遇见老丈赠书的事,也够神奇的了。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时刻建功效力,难道可以说不是天意吗?皇上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了子房。‛我原以为此人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样子,等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却像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按照相貌来评判人,在对待子羽上就有所失。‛对于留侯也可以这样说。
解说:太史公的态度比较老实,解释不了的事就归结于天。张良得书,救刘邦脱困,前者或是传说,后者则非过人的智慧不可,所谓“进履宜假,运筹神算”也。张良貌如女子,为儒将,然而杀伐决断,刘邦多赖于他。所谓人不可貌相也。
思考: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为了说明什么?
参考:为了说明自己在没有看见张良的画图前,认为他之所以取得那么多的功业,是因为他长得“魁梧奇伟”,这是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宋〃陈焕《梅花》
陈诗的特点则用留侯喻梅花,表达诗人向往张良有大丈夫的胸怀,摒弃人间富贵,清高脱俗的情怀.留侯,指汉代名将张良,传说他既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 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不但写出梅花的味,而且引用汉代张良为例,揭示凡事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还应注重事物的实质,并非表里如一。
二、整体感知:
苏轼善为求异思维,喜作翻案文章,因此文章常常迭出新意。本文一反常论,一谓黄石公为有识之隐士而非鬼物,一谓授书意在折其锐气使之可忍。在此基础上,认为楚汉之争的成败在于能忍与不能忍,而黄石公培养了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品质,张良又以之佐刘邦成就大业。连翻旧案,言之成理。全篇以“忍”字为文眼,正说反说,纵横捭阖,气势夺人,颇能体现作者的论辩才能。
第一段
1、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通过“匹夫”和“大勇者”形成对比阐述“忍”与“勇”的关系。附:诸葛亮识人标准: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在但是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来试探、刺激、诱导,来观察其品性气质。)
2、“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这种方法是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是否勇敢。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亲自经历灾难,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勇就是忠诚、勇敢、刚强与坚贞等优秀品质,也是铮铮铁骨的血性男儿。一战时美军高级将领将麦克阿瑟将军一生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经常与死神捉迷藏。一次,德军的炮弹落在了他指挥所的近旁,他却镇定地对部下说:“放心,整个德国也还造不出一颗能打死麦克阿瑟的炮弹。”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也说“酒能乱性”,通过一起喝酒来观察其酒后的言论及真性情。人喝醉后,他大脑的意识部分被酒精麻醉了,所以他就会在无意识中把清醒时不肯暴露的秘密说出来。酒后的酒品就像赌桌上输钱后的表现一般真实。有这么一种说法,酒后喜欢唱歌的人:生活起居较具规律性,也是乐观进取之人,虽会酒醉,但心不会醉;喝醉酒就胡言乱语、信口开河的乱开承诺支票:是怯懦型,有消极的倾向,常见怀才不遇或不满现状;醉后会哭的人:个性消极,自卑感重,在日常生活上曾遭受严重的鄙视或有许多委屈,在平常即会常抱怨或发牢骚之人;醉后就睡的人:是属于理智型之人,平常不喝酒时颇懂得自我约束,言行也少踰矩;醉后爱笑之人:个性乐观、随和、不拘小节,也是颇具幽默感之人;酒后喜欢唠叨、争吵,甚至会动手打架之人:平常情绪不稳,是处在长期的时运不济,或屡遭挫折、不顺的际遇下,属于怀才不遇的典型,其目前之运势则是处在蹇滞阻塞难通的情况下;喜欢独自一人默默喝酒之人:落寞寡欢型之人,拙于交际与词令的表达,个性孤独,为人拘谨其人富理智,能明辨是非,心性上却是怯懦及消极;没有「粉味」就喝不痛快的人:是属于寂寞型的男人,平常少有可以倾谈的对象,也禁不起别人的批评,少能忍受被人忽视的感觉。喜欢续摊喝酒的人:喜欢嘻哈、虚荣、热闹之人,聪明且具才能,但好胜心强;喜欢交友及展示酒量或财富之人,不喜占人便宜,所以也会争取付帐的机会,以避免亏欠人或被戏谑为小气;喝酒喜欢划拳助兴之人:是孤独寂寞型的人,常会有情绪性的孤寂感,所以藉由划拳酒令等肢体语言排遣寂寞感,这样子的人也会藉由忙碌的工作来忘却烦恼与寂寥!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人性本有贪欲,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古以来,用金钱来考验人,使其面临财富,来有效观察其是否清正廉洁。杨震:汉代人,曾经推荐王密为邑令,王密晚上带着金子赠给他,说:“黑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信任是识人用人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件事,古时敌军来降,便命其去“取某某人首级前来”,就是要让其表忠心诚信。诸葛亮的“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说交代给他一件事情,让他去完成,通过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来观察其诚信和忠心。孙策收服太史慈之后,太史慈约定第二日正午前来投降,也正是要看孙策能否能够用人不疑。信用是用人者取得下属忠心拥戴的重要条件,也是用人者对其下属最基本的需求,期之以事观其信,然后用人不疑,这是成功的 3 用人者的共性。
第二段
1、主要写子房得忍。先写圯上老人授书,而又意不在书,在于教子房能忍,文笔曲折,富于研究变化。“且意不在书”承上启下。
一、总结上文;
二、引出下一层更高的议论
附:元代诗人陈孚的《博浪沙》:‚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第三段
1、写郑伯、越王忍而成事的史实,从正面衬托子房能忍。文笔弯曲之后而又归于正题。接着写子房用忍,表明能忍的历史作用。开头四句:用郑伯、勾践史实推出结论“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照应第一段“此不足为勇也”“忍小忿而就大谋”直接点出论点,使之具体化。面对这样有辱人格的事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呢?最后一句
第四、五段
1、第四段,写留侯用“忍”。(1)项羽与刘邦形成对比;
(2)分别从军事和政治意义上具体论证“忍”。
2、第五段,析史迁之疑,驳太史公之见。写不能以貌取人。末段虽说是又出一意,但与“忍”字能相关,并不离题。实际上,末段用子房的“状貌”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不仅不离题,也不仅仅是与题能相关,而是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对上文来说是锦上添花,也可以说是全文极尽曲折变化之后的“余波”。
小结
以上五段文字,连坠成文,结构严密,而文笔曲折,滔滔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正如王遵若所说:“此文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文家操纵之妙。”
本文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不成熟、不全面,甚至错误的地方,如把刘项成败的关键说成是“忍”;又说“忍”是留侯品德节操的主要甚至唯一特点,而这特点经老人一次指教即能形成等等,都带有片面性,这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三、文心聚焦
1、人物观察:苏轼认为张良是一个豪杰人物。他有极强的操守和节制力、忍耐力,能够在受屈辱时处变不惊,勇气十足。这是因为他有远大的抱负。张良的这种性格是在遇上黄石公后才建立起来的。
未经磨练之前的张良,行事鲁莽冲动,完全没有善用他的才略。当韩国灭亡,秦国正强盛的时候,它的锋芒是不可侵犯的,必须等到它的锋末时才有机可乘。可是子房却忍不住愤怒的心,用一个人的力量,求一时之快意而在博浪沙以大铁椎击杀秦始皇。使自己的生命陷入危险的境地。
子房虽有盖世的才能,却没耐性像伊尹、太公那样去策谋大计划,只做像荆轲、摄政等刺客的计策,希望能侥幸得逞而不死,这是桥上老人为他十分惋惜的。这时候的张良虽有报仇的志向,却是不能忍辱向人低头,只算有平常人的刚强,绝对没有郑伯为保护人民,赤着上身牵着羊去迎接楚庄王以及勾践为了复国,做吴国的奴仆三年的那种肚量和能耐。
那个桥上老人,认为张良的才能有余而度量不够,因此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深深地挫折他,使他能忍受小的怨恨而成就大的计谋。这时候,张良从老人的刁难中领悟到自己的缺点,所以被命令去做仆妾之事,居然能若无其事的去做,这种修养正是秦始皇所以不能使他惊惧,项籍所以不能使他忿怒的原因!这就是后来老人说的:“这年轻人可以教导。”
后来,张良以他坚毅的忍耐力、冷静的思考能力,辅助刘邦建立伟大的功业。当楚汉相争时,项羽只因为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却轻露锋芒;高祖能忍耐,保养他的全部实力以等待项羽的衰败,这是张良教他的!当韩信打败齐国想自立为齐王,高祖生气,表现在言语中和脸色上,显示高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当时全靠张良的劝解,才避免了一场内斗,拉拢了韩信,成就了 刘邦的大业。
苏轼也以张良柔弱的外貌来说明他是外柔内刚的人。
张良 宋·王安石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注: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1、焦点扫描:
苏东坡想象奇特,一反太史公的“天命观”,把张良圯上受书解释为隐者的有意教导。文章全从一“忍”字上立论,“浑浩流转,变化曲折”。张良联合刺客刺杀秦始皇,是“不忍忿忿之心”,不能忍也。后来屡被老人挫锋,才养成能忍之心,为后来的功业打下基础。千余年来,大家都以太史公的观点为是,而东坡别出机杼,新人耳目。太史公对张良相貌的评价颇为保留,而东坡则直称其状貌并不妨碍张良是一豪杰。
思考:苏轼对“圯上受书”这个故事做了怎样的演绎?
参考:老者是秦朝末年的隐者,看到天下大乱,想寻找一个能够拯救天下的人才。他看中了张良。张良有才,但是还没有度量。他为了报仇,效匹夫之勇去刺杀秦始皇,不能忍也。老者深为惋惜。他要造就张良,于是设计诱导张良,授给他兵书,使张良从一个刚急之人变成柔而能忍的盖世豪杰。
2、史海钩沉
司马光: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辩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加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注:汉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军中,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和讨伐陈豨时一样。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数第一,还能够再加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受到爱戴。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震撼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才非常高兴。
高祖征罢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屋数量极多。高祖回到京城,相国进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们谢罪吧。‛相国趁这个机会为民众请求说:‚长安一带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经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高祖大怒说:‚相国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财物,然后就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几天以后,一个姓王的卫尉侍奉高祖时,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弥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严酷?‛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了成绩归于主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地收受奸商钱财而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众讨好,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这确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当时相国留守关中,他只动一动脚,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祖听后不太高兴。当天,高祖派人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祖,赤脚步行谢罪。高祖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你则是个贤相。我所以把你用镣铐拘禁起来,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
解说:司马光比苏轼更进一步,直说神仙鬼怪为虚妄。以张良之明智,必然知道,然而还要从赤松子游,学神仙之道者,为人君难处也。人君往往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张良“功高震主”,必然引起刘邦、吕后的猜忌。况且“汉初三杰”,萧何下狱,韩信被诛,剩下自己,能否全身终老,真难预料,不如索性引退,还可保全性命。
思考:“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一句是褒是贬?
参考:是褒。此句并非是说张良明知神仙为虚妄,还跟赤松子学道之事为可笑,从后文可知,司马光赞赏张良放弃功名利禄,假托学道而明哲保身的做法,可知“其智可知”是说张良的见识十分高明深远,而非说他头脑简单。
魏禧——
留侯论
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以求报韩。’既击始皇博浪沙中,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郦生说汉立六国后,而子房沮之,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
魏子曰:“噫,是乌足知子房哉!人有力能为人报父仇者,其子父事之,而助之以灭其仇,岂得为非孝子哉?子房知韩不能以必兴也,则报韩之仇而已矣。天下之能报韩仇者,莫如汉,汉既灭秦,而羽杀韩王,是子房之仇,昔在秦而今又在楚也。六国立则汉不兴,汉不兴则楚不灭,楚不灭则六国终灭于楚。夫立六国,损于汉,无益于韩。不立六国,则汉可兴,楚可灭,而韩之仇以报。故子房之地决矣。”
“子房之说项梁立横阳君也,意固亦欲得韩之主而事之,然韩卒以夷灭。韩之为国与汉之为天下,子房辨之明矣。范增以沛公有天子气,劝羽急击之,非不忠于所事,而人或笑以为愚。且夫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也,天为民而立君,故能救生民于水火,则天以为子,而天下戴之以为父。子房欲遂其报韩之志,而得能定天下祸乱之君,故汉必不可以不辅。夫孟子,学孔子者也,孔子尊周,而孟子游说列国,惓惓于齐梁之君,教之以王。夫孟子岂不欲周之子孙王天下而朝诸侯?周卒不能;而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天生子房以为天下也,顾欲责子房以匹夫之谅、为范增之所为乎?亦已过矣!”(《续<古文观止>》)
解说:本文与太史公、苏轼的观点又不同,从“忠”字立论,而其实说的是天下大势。韩国为秦国所灭,张良要为韩国报仇,因此他去刺杀秦始皇,但是失败了,凭一人之力难以撼动强秦,因此他又依靠项羽;项羽杀了韩王,又转成韩的仇人,因此张良又要灭项羽的楚国。要杀项羽,就必须依靠项羽最强大的对手刘邦。张良事项羽,事刘邦,看似事二主,无忠贞之心,而其实他依靠二人都有一个目的:报韩国之恩,报韩国之仇。我们也看到,张良一个人是改变不了历史的,他必须根据天下大势,依靠某一个集团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思考:作者举孟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参考:孟子学孔子,但并不亦步亦趋,而是游说列国,跟张良为韩报仇而事二君相似,举这一事例更加充分地证明张良事二主乃是潮流所趋,非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
总论:同一个人,后人从他身上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这自然与后人的身世经历息息相关。司马迁看到天命,这是因为他的学术渊源是道家思想,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在支配着人类的一切。苏轼看到“忍”与“不忍”,这是因为他天纵奇才,然而却遭遇党争旋涡,政治上一直郁郁不得志,因此他才告诫自己要“忍”,不要像项羽那样锋芒,而要像张良、刘邦那样韬光养晦,“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然后有所作为。司马光看到张良的明哲保身,这是因为他在北宋中期王安石主持的变法中屡沉屡浮,尝尽“伴君如伴虎”的忧虑恐惧滋味,因此十分欣赏张良的做法;他主编《资治通鉴》,也是要给在上者处世治国提供借鉴,但是这段评论却流露出了他自己的深切感悟。魏禧看到张良的忠贞,这也所来有自。魏禧也和顾炎武一样,由明入清,然而念念不忘恢复明朝大业。他重气节,因此借称赞张良的“忠”来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对故国的忠贞不二,用心良苦。当然,要读出这些人的写作目的,必须了解他们的身世、思想,所谓“知人论世”也。否则是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四、只眼观物
东坡先生就是通过评价这样一个伟大豪杰,来说明立志高远的人是怎样“忍小忿而就大谋”的。文章开头那段话气势磅礴,极有启发意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世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高也”。用今天的话来说,有所大作为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是什么呢,对于突发事件并不惊怵,别人无端责怪甚至凌辱并不马上火冒三丈,拼死捍卫自己的尊严,东坡认为这样的人志向远大,认为不能因为小事情而打乱自己循序而进的人生历程。离开该文,用韩信“胯下之辱”或许更加直观明了。韩信在刘邦登台封将之前,简直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受人鄙夷,一个屠夫的儿子大概是看着衣冠楚楚,整天腰挎一把剑的韩信不爽,决定羞辱他。于是挑衅,要与他决斗,否则要韩信从他的裤裆中爬过。可以肯定的是,韩信完全有能力打败甚至用剑割破市井无赖的颈项,然后逃之夭夭。然而韩信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理会,直接传档而过。在常人看了,此人孬种一个,而韩信大概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刻骨铭心的耻辱,并以此激励自己。或者就是纯粹测试自己的忍耐力,《孙子兵法》里认为主将首先就要情绪稳定,这样才能不意气用事。
回过头来,东坡先生在那段气贯长虹的话之后,马上翻出了张良年轻时的传奇。在秦统一六国后,作为韩国贵族的张氏家族自然被赶尽杀绝,失去了既得利益,祖父两代为韩相的张良,在强大的心理落差下,当然要向秦始皇复仇,于是他收买了一个刺客,让其在秦皇巡游天下,路过博浪沙这个地方时,用一个重达100斤左右大锤子飞击秦皇车驾,然而结果是击 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接下来当然是张良成为全国一号通缉犯。东坡先生评论说,秦刚刚横扫六合,天下甫定,气势旺盛之时,这时去做这样的事情,是飞蛾扑火啊,汲汲于小忿,总之是缺乏头脑。
而接下来东坡先生就激赏逃难之中的张良在后来“拾履得书”那件事所表现的忍耐力和情商。话说张良一日来到一桥上,看到一个老人(即黄石公)故意脱下一只鞋扔下桥,然后对萍水相逢的张良说,“去,将我的鞋子拣来”,张良本来要打他,见其年老,不好发作,遂其愿。老人说了一句“孺子可教”,并相约5日后黎明在这桥上相会。(一般故事叙述中都漏掉了一环,即按逻辑来说,凭什么一个高干子弟一个老头说几天后来就来,在这之间肯定是老头向其展示了非凡的魅力,然后说年轻人大家这么有缘,你又这么谦恭,本人要传授兵法与你云云),事情发展是张良如约,但是被老人认为迟到了,于是相约5日后再会,而当张良在鸡叫之前赶去,结果老人却已在那里等待,于是又被数落了一通,在第三个5日后,张良半夜就赶去等候,结果先于老人,于是很满意,授予《太公兵法》。在此过程中,张良表现了超强的忍耐力。不论这个故事真假,东坡先生用这个故事说明了成大事者必须“忍小忿”。
而成就功业的张良,最终用坚忍的心,辅助刘邦获取天下,当韩信攻下齐国,并要求刘邦封他“假齐王”时,高祖勃然大怒,就要形于色时,被张良所制止,刘邦然后说“什么啊,开玩笑啊,封假齐王,要封就封真齐王”。如果这时刘邦翻脸,韩信自立为王,历史真的就要改写了。东坡先生评论说“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在“忍小忿而就大谋”上张良表现的更出色啊,没有他事情将会怎样啊。
走出历史,在现实中,这样的事例,这样的警句,值得我们时时体会,在脑海里不断提醒啊。
苏东坡先生别出心裁地评价了留侯,旨在劝人学会忍,可他自己却偏偏忍不了。王安石施行新政,苏子对于某些不利于民生之策,忍不住出头讽谏,落得个被贬黄州的下场。欧阳修废止新政,苏子为新政中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遭到废止而惋惜,又忍不住为新政鼓与呼,再次被贬岭南,终老蛮夷之地。
难道苏东坡先生不知道忍耐吗?《贾谊论》中,他认为贾谊不该去得罪权贵,以致政治主张无法实现,如能先忍个三五载,取得皇帝的信任,再得罪不迟。可他自己却不能忍一忍,等新政出现弊端,再讽谏不迟。而且那弊端的灾害只会落在老百姓头上,哪会落在身为政府官员的苏子身上。《留侯论》中说张良逞一时之气,行刺秦望,差点丧命,他自己却以天下人为先,在新政大势已去,保守派重新掌权的时候,“不识时务”地去为新政鼓吹。新政得势时讽谏新政,旧法掌权时鼓吹新政,完全不会“见风使舵”,最后只能是自讨苦吃,一贬再贬。
虽然苏东坡先生官场失意,却身受百姓爱戴,原因是他的不忍皆是为民不忍。新政旧法,只要是利于民的,他就拥戴,就推行;不利于民的,他就讽喻,就谏阻。只为民利却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的官僚,在当时真是少见。相比于那些“只为顶带花红衣,那管民间苦与泣”的官吏,在当时他真算得上不错的官僚。
五、圯上余韵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唐·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简析:这是李白经过下邳(在江苏睢宁)圯桥时写的一首怀古之作。诗饱含钦慕之情,颂扬张良的智勇豪侠,其中又暗寓着诗人的身世感慨。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诗起句“虎啸”二字,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其叱咤风云的业绩。但诗却用“未”字一笔撇开,只从张良发迹前写起。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立志报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皇”(《史记。留侯世家》)。“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人物。后两句写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
咏秦 宋·萧立之
燔经初意欲愚民,民果未愚国未墟。无奈有人愚不得,夜师黄石读兵书。
读秦记 清·陈恭尹
谤声易弥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六、艺海撷珠
1、苏轼善于从史料中翻新出奇,提出独特的见解。
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足以驳倒旧论。
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附:翻案诗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简析:诗人对项羽兵败刘邦而落得乌江自刎的可悲结局表示惋惜。他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未可预料,如果项羽不羞愤绝生,振作精神,重现当年“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回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够反败为胜,重夺天下。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王安石是对杜牧诗的翻案,从历史的真实出发来评判项羽,认为这个西楚霸王其刚愎自用的悲剧性格,决定了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狂澜既倒而势难挽回的败局。直到临死前,他还归咎于“时不利”,发出“天亡我也”的悲叹,并未找到自身失败的原因。尽管亭长向他提出“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建议,但人心丧失殆尽,即使他听了亭长的话也是很难重整旗鼓的。杜牧和王安石都是意在总结项羽胜败易势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彼此诗意各有所异,但王安石反其意写之,让读者按照自己的认识去接受并品赏其中合理的成分,更体现了一个政治家锐利的眼光和冷静客观的思考。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咏西施 唐·崔道荣
宰嚭亡吴国,西施蒙恶名。浣溪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2、艺术特色 ①立意新颖:张良一生,可评论之事很多,作者只从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入题,一扫陈见,翻出新意,重点环绕能忍不能忍一点,提出观点,评价张良一生。黄石公授书张良的故事,传为神话。苏轼却从人事上找原因。他认为张良的志远才高,非来自神仙传书,而是秦代有远见的隐者对他的指点。他指出,授书只不过是个形式,主要是老人认为子房才有余,而胸怀不够宽大,故以“倨傲鲜腆”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以砥砺其过人之节。
其立意之新显出作者不凡的文才,表现了政治家的独特见地,发人深思。许多古文家被此文超卓的立论所折服。
②卓越的艺术匠心/高超的表现技巧:作者构思巧妙。全文以“忍”字贯穿始终。一开头就论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凭空发论,使人注目,造成悬念。并提出“不能忍者”即“不足为勇”,而有大勇者则为能忍,揭示主旨,笼罩全局。然后引出下文,带出子房受书的传说。评论子房有“不忍忿忿之心”,于是才会有博浪沙击秦之举,此鲁莽之举为圯上老人深惜,故命以仆妾之役深折之,使之忍小忿就大谋。并以历史上郑伯、勾践之例说明凡能忍小忿的皆能成大事。以后子房 不仅自己能忍,为高祖辅弼,亦能教高祖忍之。文章的主体便以“忍”字一意反复,层层议论。结尾则在充分发挥题旨以后,笔锋一转,说明张良外形柔弱,正是能“忍”的“豪杰之士”的状貌,首尾照应。故吕祖谦在《古文关键》中赞叹其“格 制好”
③作者在一意反复中,多用交错手法,顺逆交错。“子房以盖世 之才”一段,从子房说到老人:“夫老人者”一段,又从老人说到子房。虚实交错。子房生平以忍为高是实;老人授书,教之以“忍”为虚。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的传说,一笔带过虚写,而以隐君子出而试之发议论为实写。刘项之争中高祖能忍是虚写,而子房以忍全之则是实写。反正交错。文章的前半部分皆说子房不能忍,而譬喻引古,皆是能忍者:后半部分则以项籍不能忍为例及高祖犹有刚强不忍之气与受书后的子房以忍教之相映。
④辨析周密: 先提出子房击秦之事作反面论证,说明子房原不能忍,只有匹夫之勇,未能成就大事。又以“千金之子”为喻论证,进一步说明子房为老人所深惜。接着援引“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勾践归臣妾于吴”的史实作正面论证,深化议论,说明要有“报人之志”必要涵养忍耐。然而又分析刘项之争的胜败之因,把刘之胜归功于子房以能忍“全之”并举立韩信为齐王这一事实为例证。最后把文笔宕开似脱实粘,以子房相貌为喻论证,说明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道理。文中议论迭出,然又附丽于形象,说理生动。作者在文中的摆脱俗套的见地、渊博的历史知识、开阔的思路谈古论今,腾挪变化,滔滔数千言,具有相当 的感染力。
附:《留侯论》译文
在古代称得上豪杰之士的人,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普通人遇到了难以忍受的事情时,就会拨出剑来,冲上去搏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对于意外事件的突然降临一点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被激怒,这就是因为他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张良在圯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这件事确实太怪诞不经了。那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意出来考验张良的呢?看那老人用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於授给张良兵书(而在於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朝正很强盛,秦国用刀、锯、鼎、镬等种种酷刑,来对付天下有才能的人。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的确势不可挡,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逞强,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呵!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像张良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去深谋远虑,却只想采用荆轲与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圮上那位老人为他感到深深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小子是可以教好的!‛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着羊去迎接他以表示臣服。楚庄王说:‚一国之君能这般屈己尊人,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于是他下令退兵言和。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上,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在那里整整三年没有流露出任何厌倦与不满。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勇猛。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耽心他的度量不够,所以才深深地挫伤他那年轻气盛的刚强暴躁的脾气,让他能够忍受那些微不足道的愤怒,而去实现他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圯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却傲慢地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说明张良已经成熟了,秦始皇已经不能惊扰他的谋略而使其盲动,项羽也无法使他激怒而去冒险了。
现在来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虽然所向无敌,但他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终归失败。刘邦却能够忍耐,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最后消灭项羽。这完全是张良给他谋划的结果。后来,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立刻从言语和面部表现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第四篇:《留侯论》文言文翻译
《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留侯论》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留侯论》翻译/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
第五篇:《留侯论》教学反思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留侯张良凭借“能忍”,帮助刘邦建功立业的故事。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然而圯上老人还让他做了另一件事,要求张良捡鞋,来试探张良的忍耐力,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长良得到这位圯上老人的帮助张良才从一位爱冲动的年轻人转变成一位深谋远虑的资深谋士。刘邦曾这样评价过张良:“夫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堂堂的汉高祖自认为不如张子房,足以看出他这位“初汉三杰”当之无愧。
然而最初的张良也是鲁莽的,面对秦始皇的暴政,张良“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还好在那间不容发之际,张良活了下来,才有了我们后来的留侯张良。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翻译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比如一半的学生对于这句话理解不到位“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其中“逞于一击之间”是此句的翻译难点,我们可以翻译成“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其中“盖”为发语词,“矣”为语气词。还有这句“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这句话中“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为难点,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义来进行翻译,可以译成“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经过课后练习,我还发现一小部分同学对于这句话理解较为吃力“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生平之素”指的是平时早有的交情,“仆妾之役”指的是圯上老人曾经命令子房捡鞋的事情,那么这句话可以翻译成“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学生除了对翻译理解不透彻以外,对合作探究也不是很明了。合作探究题为“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对于这种比较探讨的题目,老师应该耐心的引导,以小组讨论为基础,教师指导为铺助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我们不难得出答案“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