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节人教版(合集)

时间:2019-05-15 07:5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节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节人教版》。

第一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节人教版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2.1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2.2 教学难点:

会根据情境排除干扰条件,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2.3 考点分析:

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由学生自己收集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 1 页 共 1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专家建议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并能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2)培养学生根据身边的事情(事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用数学地思维”解决数学的问题。

(3)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由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用具

主题图、课件、图片。教学过程

6.1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计算练习。

2.看图列式计算。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6.2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春天到了,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第 2 页 共 2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例1: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2.现在来了9人,3.我们队踢进了4个,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16-9

16-4

16-9-4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2.摆一摆。利用信息条,进行重组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2)16-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3)16-9-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第 3 页 共 3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3.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四)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

教师:根据图,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条件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3.回顾反思,强化步骤(1)验证结果

第 4 页 共 4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二、例2:

我们接着看一下其他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呢? 课件出示捉迷藏图

1.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仔细观察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们能说一说题意吗?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1)有13个同学玩捉迷藏,第 5 页 共 5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这里有6人。(3)其中有5名女同学,(4)藏起来几人?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2)画一画,摆一摆。找出有关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藏起来几人”,与人数有关,与有5名女同学没有关系。

师生小结:“其中有5名女同学。”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应该排除。3.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解决问题,列式计算。13-6=7(人)4.验证结果

藏起来7人正确吗?因为6+7=13,所以13-6=7是正确的答案。

三、例3: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出示丢手绢图 1.理解图意,找出信息

仔细观察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们能说一说题意吗?

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1)有8个女同学,第 6 页 共 6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有6个男同学。

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丢手绢? 2.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8+6=14(人)

师:这个道和前面两题相比,简单一点,因为没有干扰信息。3.练一练。

6.3巩固应用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2.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

此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3.练习五的其它练习题

【设计意图:选择2道习题都是教材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思考,脱离直观画图或操作,具体到抽象,掌握这类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4课堂总结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6.5板书设计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1: 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第 7 页 共 7 页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2: 藏起来几人? 13-6=7(人)

例3: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丢手绢? 8+6=14(人)

第 8 页 共 8 页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1)分组探究(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果子后面是算式)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4.出示: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四、练习:

练习一第4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

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2.填未知数。

9+()=11 9+()=15 9+()= 12 9+()= 16 9+()=13 9+()=17 9+()=14 9+()=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根据意思列出算式。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2)教学14-9=5,方法同上。课间活动。

3.教学例3。方法同例2。4.教学例4。学生试着完成题目。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9+()=13 9+()=16 9+()=15 13-()=9 16-9=()15-9=()9+()=18 9+()=14 9+()=17 18-9=()14-()=9 17-()=9(2)12-9=()11-9=()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2.完成第3题。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课堂作业设计: 11-9-2= 19-9-5= 18-9-7= 17-9-6= 14-9-3= 15-9-4= 教学反思: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P8~P26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展开。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画图等方式,探索、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2、能比较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内容:P8—P10 教材分析: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有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基础,其他方法容易理解,这里重点教学“想加算减”和“破十法”。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13 9+(4)=13 ……

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三: 9 加(4)等于13.六、教学反思

在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学具操作,通过学具操作进行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组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P11、P12 教材分析:

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们有了十几减9 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练习巩固。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一第1题。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答案。

3、做练习一第3题。

说一说题意,独立完成。请两位学生分别交流每组答案。

4、做练习一的第4题。

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5、做练习一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6、做练习一的第6题。

先说说图意,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答案。

7、做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做练习一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9、做练习一的第9题。

10、思考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

五、板书设计

练习一

9+4= 13-9= 9+5= 14-9=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各种练习的形式进行巩固十几减9的算法,提高计算的速度以及正确率。

第三课时 十几减8、7、6 教学内容:P13~P14 教材分析: 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8、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

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学情分析:由于有前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因此学生会很自然地采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7。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6。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二、互动新授。

1、教师出示例2图。

师:昨天我们在游乐场买了许多美丽的气球。今天我们再到游乐场买些风车。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观察汇报:有12个风车,被小朋友买走了8个,还剩几个? 师:根据这张图,怎样列算式才能求出还剩几个风车? 学生汇报列式:12-8=。

2、探究“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1)师:“12-8”你想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算法。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

①12分成10和2,先算10-8=2,再算2+2=4.②8和4相加得12,所以12-8=4。

3、练一练

(1)完成P13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评讲。(2)完成P15第2题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次写出得数。

4、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师:游乐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的小玩具还有好看的风景观赏,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旁边观察到了什么了呢?(P14例3图)生: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呢? 师:怎样列式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 生:13-

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5、练一练

完成P14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上下两题的关系。

2、完成P13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完成P14做一做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P14做一做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再组织学生观察所填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观察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十几减8、7、6”)师:计算十几减8、7、6,你有什么好办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十几减8、7、6的算法,算法基本一样,所以学生可以模仿学习探索出十几减8、7、十几减8、7、6 12-8= 13-7= 13-6= 6的方法。

第四课时 十几减9、8、7、6、教学内容:P15~P16 教材分析:

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或“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8、7、6。

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7、6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使得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自如,并且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8、7、6的题目,初步学会看图理解题意,能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

教学过程:

一、解学互动。

1、P15 第1题

以游戏形式进行,让学生快速根据卡片上的算式找到自己的座位。

2、P15 第3题

组织学生先说出得数,再在数学本子上写出算式。

3、P15第5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

4、口算比赛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比赛。(P15第4题和P16第9题)

5、P16第6题 学生独立连线完成。

二、解决问题。

1、P16第7题

(1)出示表格,提问:仔细看表格,你看懂了什么?(2)提问:怎样求还剩几辆车?(3)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P16第8题

(1)提出要求:提问,仔细看图,在小组内说图意。(2)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P16第10题(1)求“右边有几只”

提问:怎样求“右边有几只”该怎样列式?(2)求灰鸭子有几只?

提问:怎样求“灰鸭子有几只”?说说你是怎们想的。(3)小结:从总数里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出另一部分。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提高学生十几减几的计算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十几减9、8、7、6练习课 还剩几根:12-6=6(根)求右边:15-7=8(只)

第五课时 十几减5、4、3、2、教学内容:P17 教材分析:

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5、4、3、2。

难点:进一步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7、6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学习的,有了前面的基础,计算十几减5、4、3、2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那么困难了。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计算十几减5、4、3、2。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同学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2-7 13-6 15-9 14-8 11-9 13-7 12-9 17-8 18-9 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任抽两题请学生说他是怎样计算的。

二、互动新授

1、出示P17例4 教师:先观察,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点明上面算式的减数都是5、4、3、2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十几减5、4、3、2的算法(板书课题)。

2、探究算法。

教师提问:关于十几减5、4、3、2,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学生个别发言,说自己所采用的方法。

3、完成例4 由学生自己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例4中的题目。

4、练一练。完成P17做一做(1)由学生独立计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列上下两组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思考题(课件出示题目)(1)教师讲解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讨论,试着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在填写算式。(3)组织学生汇报,板书算式。

2、游戏。

教师:每个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十几减几的算式卡片,找出得数相同的卡片。小组活动。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学生个别汇报。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学生有了十几减9、8、7、6相比,今天学十几减5、4、3、2时,大部分学生能利用知识迁移法解决新知。因此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渐渐熟悉,掌握解决这类题型的方法也尤为重要。

第六课时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P18、P19 教材分析:

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法或“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几。

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仍有不熟悉的地方,所以利用本节课进行巩固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初步学会看图理解题意,能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教学过程:

一、教学互动。

1、P18第1题

请学生观察图,并理解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2、P18第2题

组织学生先说出得数,再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3、P18第3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4、口算比赛(P18第4题,P19第7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比赛。

5、P19第6题 请学生独立连线。

二、解决问题

1、P18第4题

(1)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并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2)教师:怎样求还有几只?(3)让学生独立列式。

2、P19第9题

(1)提出要求:提问,仔细看图,在小组内说图意。

(2)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怎样列式计算?(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P19第8题

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再由学生自己完成。

4、P19第10题

(1)让学生说说“差是5”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3)组织汇报连线的结果。

三、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十几减几的算法。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我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倡“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12-5= 13-9= 12-6= 13-4= 14-7= 11-2= 第七课时 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P20 教材分析: 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5的教学是让学生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正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在这道例题中出现了一个多余条件。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这时候我会理性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无用的,在找到了解题需要的条件后,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足球场上可真热闹,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课

1、教学P20例5 教师提问: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汇报:已知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要解决的问题是:还有几人没来。教师提问:怎样解答“还有几人没来”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从总数里去掉已经来的9人,就能求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课件展示学具示意图;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汇报:用减法计算16-9=7(人)教师:有一队踢进4个球这个条件有用吗? 学生思考,汇报:这是个多余的条件。

教师:为什么说这个条件是多余的?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没有来的7人加上已经来了的9人一共是16人,解答是正确的。

2、练一练

完成P20的做一做。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下列三个步骤,在小组内完成学习,教师巡视指导。(1)读题,你从题中读懂了什么?(2)根据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母鸡有几只,要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母鸡有几只?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三、巩固练习

1、P22第2题(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根据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另一组有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2、P22第4题(解题引导思路同上)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交流,个别汇报。

教师小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多余的条件。大家要学会判断,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排除多余的已知条件在进行解答。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容易干扰学生解题,因而我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已知条件中,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开展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以促进他们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其

解决问题

(一)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多余条件 16-9=7(人)创新思维能力。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P21 教材分析:

重点: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的的数量关系。

难点:让学生弄清楚较大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比较小数多的部分组成的。

学情分析:由于低年级学生直观、感性认识事物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操作,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五个圆形,提出要求:请大家在圆形的下面摆一摆。(1)摆正方形和圆形同样多。(2)摆三角形比圆形多3个。

二、新授课

1、情境引入

教师放课件录音:加油!加油!

教师:是什么事情那么热闹呢?(出示例6图)原来是同学们正在玩套圈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教师: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已知条件: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交流、提问题,教师板书。

2、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1)解决“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你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小华和小雪套中的个数,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升动手操作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用课件演示:

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把小华套中的个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即从小华套中的个数里去掉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剩下的就是小华比小雪多的。用减法来计算:12-7=5(个)。(2)解决P21做一做中“兔比羊多几只?” 教师出示题目。

教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学具代替兔和羊,动手摆一摆、比一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把兔的只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羊同样多的9只,另一部分是比羊多出来的部分。要求兔比羊多几只,即从兔的只数中去掉和羊同样多的9只,剩下就是兔比羊多出来的只数。用减法来计算15-9=6(只)。(3)解决“羊比兔少几只?”

教师提出问题:“羊比兔少几只?”这个问题,你们要怎样解决?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画图或者摆学具来解决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求羊比兔少几只,也是把兔的只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羊同样多的9只,另一部分是比羊多出来的部分,也就是羊比兔少的部分,同样用减法来计算:15-9=6(只)。

3、练一练 完成P23第5题。

(1)教师先指名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谁多?多的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2)教师提问:要求谁比谁多多少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个别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方法。

2、完成P23第9题

(1)教师出示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已知条件?

(2)组织学生说一说:如何解决“小灰比小白多几个”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比较好?

(3)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教师:谈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学生个别汇报。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二)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12-7=5(个)兔比羊多几只? 15-9=6(只)兔比羊少几只? 15-9=6(只)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用有趣的套圈比赛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看图并自主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师生展开探讨解决“两数相差”的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P24 教材分析:

重点: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难点: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于算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通过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的整理,引导学生法线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并要求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二、互动新授

1、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卡片。

教师: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动手试一试,并把归类好的算式整理成一张表格。

2、组织学生汇报:你是怎样进行分类整理的?

小结:大家的方法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把这些算式整理成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请看(投影出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探究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教师出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

(1)横着看,分别读出每一行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竖着看,想一想,每一列的规律又是什么?

(3)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还可以斜着看,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一个比一个多1,所以差不变。

三、巩固练习

完成P25—P26第1、2、3、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自己给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卡分类,整理成一张表,并从中找出排列的规律,这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同桌交流或者小组交流的行驶中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良好的精神体验。

第十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内容:P25、P26 教材分析: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们有了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解决问题仍然不够熟练,所以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解决问题,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1)指名个别口答。

(2)任选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整理复习

1、出示P24第二题。

(1)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2)要求“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需要什么条件?(3)列式解答。

2、出示P25第四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再独立列式。

3、出示P25第五题

(1)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2)要求“小月折了几只”需要什么条件?(3)列式解答。

4、出示P26第六题

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说图意,在列式。

5、出示P26第八题(1)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个别汇报。

三、课堂总结

1、你在这个单元学会了哪些知识?

2、说一说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四、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构建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原先学过的内容进行了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加深了其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其创新意识。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蔡家原小学 赵仕杰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听了李有德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 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应该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引导学生进行找“找规律速算”练习。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苏武乡中沟教学点 张爱琴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现在,我根据自己教“20以内退位减法”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 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我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我又出示14-

6、12-7这两道题,学生也顺利地计算出来了。既然十几减9的方法掌握了,以后的减8、7、6等题,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是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我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上课前学生做了一个练习,练习中有八组题。第一组题是11-

9、12-9……18-9;第二组题是11-

8、12-8……17-8;第三组题是11-

7、12-7……16-7……以此类推。上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这八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第一组题,学生发现的主要规律有: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减数都是9,差一个比一个多1;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计算时,第二步都做10-9=1,第三步都用1去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为了强化第二条规律,我让学生把这组题中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及差都用红笔描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 1”这一规律。接着我追问:“这个1哪儿来的?”这样就使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律了。

下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节人教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节人教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