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

时间:2019-05-15 08:3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

第一篇: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

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次教育科研活动周,原来是校内公开课,随着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教学开放周,我承担了这一次的开课任务。【案例实施】

一、选课

作为年青教师,本来想选择简单一点的内容上,后来同组的教师说这样的研讨价值不大,因此,把开课的内容定为大家都没有上过的《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中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设计这节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番研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写完教案,我就把我的意图与我的师傅交流了一番,都觉得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师傅建议我先试教一次。

二、第一次试教 教学片断: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 ”与“求当 为何值时,的值为 ”是同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1)以下两个问题是不是同一个问题?

①解不等式:

②当x为何值时,函数 的值大于 ? 生1:是同一个问题。

师:你如何利用图象来说明②?

生2:先画出函数y=2x-4的图象,观察图象得到的,由函数y=2x-4,当y>0时,就得到不等式2x-4>0,反映到图象上,y>0就是在x轴上方的部分的点。

师:根据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你能求出哪些不等式解集?并直接写出相应不等式的解集?

生3: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x>-2.生4: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x<-2,方法与生3的一样。师:还有其他的不等式吗?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还有哪些? 生5:我知道了,我找到的不等式是,它的解集是。生6:我也知道了,我找到的不等式可以是,它的解集是。师:出示例1:如右图,利用 的图象,生:(略)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练习,我们知道,对于一般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与一次函数的求值,利用图象分析数量关系等问题关系很密切,具体见如下框图: 从数的角度看:

从形的角度看:

师:出示例2:用不同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生5:利用解不等式的方法。(略)

生6:原不等式可化为3x-6<0,画出直线y=3x-6,可以看出,当x<2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2。生7:将这个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

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与直线 y=2x+10,可以看出,它们交点的横 坐标为2,当x<2时,直线y=5x+4 上的点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

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2。

„„

三、第一次点评

课上完后,虽然学生积极配合,表现较好,但自己觉得上得很“累”,特别是引导学生的过程有点“累”,而且觉得教学中自己的话太多,好像整节课中就老师从头讲到尾。和一起听课的师傅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她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认识剖析教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用运动的观点动态地分析,用一次函数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统一起来认识,是教学时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从教学实际来看,没有突破难点。因此,可适当减少练习的题量,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讨论、探究。

2、出示例2后,用不同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常规的不等式直接解起来更简便,让学生用图象来解,学生不愿多此一举,这样教师便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此,能否把“用函数的观点统领方程、不等式”作为重点,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到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的同类量的大小变化,加深对三者关系的认识。

四、第一次反思

听了师傅的意见后,我连夜修改了教案,并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要吃透教材。在教师上一节课之前,应该充分地钻研教材,分析清楚每一部分的意图,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教师如果这都弄不清楚,教起来肯定非常的肤浅。这节课的第一次尝试,我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没有对它的内涵、深度进行挖掘,一堂课下来,虽然很顺利,但感觉对知识的传授只浮在上面。

五、第二次试教

教学片断1:根据下面的一次函数图象,你们能找出哪些不等式?并直接写出相应不等式的解集。生1: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

x>-2.师:这个解集你是怎样确定的呢?

生1:我是观察图象得到的,由函数y=3x+6,当y>0时就得到不等式3x+6>0,反映到图象上,y>0就是在x轴上方的部分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范围是x>-2。

师:非常好,抓住了函数值y在变化的过程中大于0,利用数形结合来确定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其他同学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2: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x<-2,方法与生1的一样。生3: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6,它的解集是x>0,我是由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0,6)点知道的。当x=0时,y=6,那么就可以得到不等式3x+6>6,此时对应的图象部分的点的横坐标都在y轴的右侧,也就是x>0。

师:你观察得很好,看来你在这个函数变化过程中,观察到了当y=6时,得到方程3x+6=6,而当y>6时,得到不等式3x+6>6,从而将函数、不等式、方程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统一了。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和生3一样也得到了不等式是3x+6>6,但我确定解集的方法与他的不同。

师:哦?那你是怎么确定的呢?

生4:因为不等式3x+6>6可变形为3x>0,所以我 将直线y=3x+6向下平移6个单位,就得到直 线y=3x,如图所示,这样在x轴上方的部分 的横坐标的范围是x>0。

师:对于他的做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可以交流一下。

生5:老师,我认为生4的做法是对的,生4把3x+6>6 变形为3x>0,这样做的目 的是更容易在图形上观察。

师:是啊,生4非常聪明,他通过平移把不易观察的范围转化为大家已知的轴上方的部分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这种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师:那么刚才这几位同学又是怎样从函数得到不等式的呢?

生6:因为函数y是变化的,所以可以先写出一个关于y的不等式,比如y>0,y<0,y>6,然后再把y换成3x+6,就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了。

生7:老师,我有问题,为什么从这个函数图象中我得不到无数个不等式呢? 师:对于他的疑惑,谁来解答?

生8:肯定有无数个,只不过这个函数图象中所给出的现成的点的坐标太少了,不

容易看出。

师:你总结得很好,因为函数是变化的,所以由这个函数图象应该也能得到无数

个不等式的。

教学片断2:用不同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生9:利用解不等式的方法。(略)

生10:原不等式可化为3x-6<0,画出直线y=3x-6,可以看出,当x<2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2。生11:将这个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

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与直线 y=2x+10,可以看出,它们交点的横坐 标为2,当x<2时,直线y=5x+4上的 点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2。师:大家比较生

10、生11的方法,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生12:虽然方法不同,但思考起来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是把直线看

成函数,利用画函数图象来解题。师:好,找到他们的共性。

生13:我觉得生10的方法是先要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再看成函数,好处是只需要画一条直线;生11直接将不等式变成函数,但却要画两条直线,有点麻烦。

师:多好啊,有比较才会有提高,这就是收获。

生14:从中我还知道了不等式的问题也可以转化成函数问题来解决。师:你们说得非常全面。我们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六、第二次点评

第二次试教是正式上公开课,从教研组课后的评课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本节课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注重抓住教学重点,突出数学本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2、在具体的过程设计中,既突出本质讲解,又对y取定某范围的值时相应x值的确定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辅之以必要的补充练习,使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能增加更多的形象储备和直观理解,同时注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图象法解方程不等式的必要性。

七、第二次反思

我觉得,每上一次课,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提高。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改理念,并且知道了在课堂中怎样去实施这些课改理念,怎样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痛苦、迷惘、顿悟、欣慰、收获的过程。我享受这样的过程。

【案例反思】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磨练,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磨课。俗话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这一次的教研活动周,使我对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谓“磨课”,即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而主讲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展开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才能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与精髓从容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高屋建瓴,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洞察了然,对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自如。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在公开课前,一般的执教者总会请名师给予选课、备课和上课上的专业指导,这种向名师的求教,其实就是 “磨课”的一种形式,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是许多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

在上公开课时,同伴的互助是不可少的,这也是群策群力、团结合作、集中众人教学智慧,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作为执教者,在写出教案后,经其他同伴观摩后再度修改完善,或是其他人再来执教,彼此找出优点和不足反复斟酌,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上完公开课后,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第二篇:在磨课中感悟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的重要性。但是,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越来越多的教师也为了这个“完美”,使公开课变成“无懈可击”的表演。然而真正的好课的确需要“精雕细刻”、“千锤百炼”,期望教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地“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此次参与磨课,我感触良深,收获颇多。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当然,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磨课,而这次集体磨课的形式也较为特别,由于一个研修组的成员不在同一学校,我们不方便集中在一起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集体磨课只能在网络上进行。首先,由出课的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到网上;接着,研修组的各位老师对执教老师原始的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集体磨课,参加磨课的每位老师都能认真积极地思考教学设计的缺失,向执教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修改建议。再接下来,执教老师根据反馈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进行第一次试教,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大家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方面挖掘课堂的亮点,另一方面亮出听课教师的观点和招数,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就在这近乎苛刻的三次磨课、三次修改教案和两次课堂实践中过程中,虽然我不是执教者,但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我同样积极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并吸收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经历了凤凰涅槃的升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深刻地体会到网络研修的无穷力量魅力。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运用所学理论,在小学英语课堂实现先学后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况且,我们现在还是在尝试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后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坚信——只要付出与坚持,成功就会离我们更近!

第三篇: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中收获在赛课中成长 —— “课内比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张居武

近年来,追求课堂高效的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被恩施市教育局确定为高效课堂试验学校的小渡船中学,迅速投入到课改浪潮中,探索出了“学、教、练”高效课堂流程在全校推广。本学期以来,学校积极响应省、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让“学、教、练”模式的高效课堂研究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作为“全员赛课”中的一员,经历了自选课例、个人主备、组内磨课、试讲、再磨课、再讲、反思、评课的全过程……我终于体验到了破茧成蝶的惊喜。

课前研讨——十指抱拳力千钧

开学初,学校制定出了各学科组赛课的日程安排表,我参加赛课的时间是9月26日。我担任的是八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赛课日程表我积极投入到导学案的设计中去。我紧紧围绕着导学案要充分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指导科学化”的原则开始了个人主备。经过几天思考,经过几番修改,导学案编写出来了。9月12日下午,我们八年级语文组的全体教师针对我主备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导学案进行了课前研课。同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给了我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导学目标要具体,叙述要一目了然;导学过程的编写要重学法指导;检测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等等,经过研课使我的导学案的思路更加清晰,活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组内磨课——反复切磋求成形

9月17日上午,我们组的全体老师齐聚八四班教室,问诊我的第一次试讲(《记承天寺夜游》)。课堂上,我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讲不清,说不准,浪费时间多,放不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的小组合作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小组展示时,一出现学生吞吞吐吐,思路不清时,我就急于强行介入,一节课下来,教师活动的时间远远超过学生活动的时间。

课后,我们组的老师们再次聚在一起开始了磨课。同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有的建议先分任务,然后再开展小组的交流,可节约时间;有的建议将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分解难度;有的建议交流一定要充分,全班大展示可有选择性地进行……听了同事们真诚的建议,我的教学思路开阔多了,这为我下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许多参考的依据。但同时也把我带入了一个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觉得这些建议都特别好,因而全盘吸取、不忍舍弃,以为这样就可以使我的课更完美、更精彩。结果在第二天的试讲中,面对导学预设的一连串问题,“学”这一环节却又占用了过多的时间,眼看剩下的预设内容完不成,我只好又来越俎代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再次走了过场,根本无法很好的落实。面对再一次的失败,我开始灰心丧气:这哪里是磨课呀,简直是磨人嘛!

下午,教研组成员再次坐到一起,坦诚相待,出谋划策。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同事们各抒已见。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致认为,讲台一定要让给学生,黑板一定要腾给学生,话语权一定要还给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一味追求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内容,而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动起来,思维是否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激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讨论结束后,同事们鼓励我再来试一次,并反复叮嘱一定要严格遵循“学、教、练”的流程。

有了这三次磨课,我终于对语文课堂中的“学、教、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我在整合同事们的意见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形成了我最后确定的导学流程,就是将原来那个比较细化、复杂的导学案大胆的简化成了三大版块:有味地朗读——有味的分析——有味的欣赏。

全校展示——蚕蛹破茧终化蝶

9月26日,我开始在八五班面向全校上展示课。上课后,第一组八位同学对作者苏轼和当时的写作背景互相补充,说的说,写的写,配合得非常默契,只花了短短的三分钟时间;第二组同学采用了小组齐读、个别读、重点句子领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每读完一段,还安排了评价环节,针对同学们不同的见解,小组解释得头头是道;第三组到第五组的展示汇报,通过 “对学”和“群学”,对所涉及的问题基本能融会贯通,所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展示起来也显得有理有据,让大家心服口服。最后轮到了第六组和第七、八组同学针对文中关键字词进行赏析时,大家各抒已见。一节课下来,讲台成了他们的地盘,黑板成了他们的舞台,我在教室一角静静地倾听,仔细的观察,在他们展示的精彩处给予真诚的鼓励,在他们迷惑处给他们适时、恰当地点拨……

课后,参与听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维的互动,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悬着的心落地了,心中有了丝丝的惬意。

我知道,这份成功中有我个人的付出,更有同事们的帮助,不论怎样,这都是一种幸福。这种经历了“磨”的阵痛后的幸福,就像蚕蛹化蝶一样的美丽。通过参与这次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课内比教学”,比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学能力,更是教研组团队的智慧,它还是我们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成长 在合作中进步

“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积极落实磨课活动,努力提高“大综合”学科教师业务水平,我教研组积极开展以“磨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一个学期下来,两次磨课活动使我们感觉收获颇丰,甚至有些收获是在预料之外的。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立足学科实际,制定磨课计划。

我们教研组共28名教师,目前包括了语数之外的所有七个小学学科。开展之初,我充分考虑了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别,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从磨课目标、磨课重点、磨课内容、磨课时间、磨课形式、磨课的听课分工等方面考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

二、磨课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集思广益,精心备课。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备课不是一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齐心行动,共同备课。我们的执教老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先独立构思教案,再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学科组共同讨论敲定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第二阶段:教学设计的交流完善。

交流完善教学设计同样是为上课做准备,目的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感受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沟通,达成共识。执教老师按照说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

第三阶段:上课、听课、评课。

1、上课。教师按照备好的教案进行第一次上课。

2、听课。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听课时要有目的性,并且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

3、评课。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艰苦的反复修正的一个过程。在评课时,大家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让听课的教师感触颇多,更加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这些方面,对大家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4、反思。通过坐下来相互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在这节课上及时的发现了问题,无论大小,围绕这个问题我们会找寻出解决的思路与办法。于是,每次磨课后,我们教研组的任课老师都会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以便于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及时处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磨课收获

1、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在一起磨课,人人皆能展示自己的个人教学见解,教师之间看得也就更准,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因此在一起总能找到共同语言,讨论或交流起来气氛尤为热烈。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一到议课这一环节,教师们往往是交流的比较热烈,仿佛是有说不完的话。办公室里、茶余饭后,磨课成了老师们的话题。

2、促进了教师成长。

磨课让任课教师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如何沉稳、有序、巧妙地把握好课堂,把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展示在同行们面前,这无形给了教师压力。然而这又是充分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因此,每位教师都精心选课、备课,在磨课的整个过程当中显得认真、仔细、小心、专注。

3、磨课磨出教师的创新精神。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积极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第二次磨课,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4、磨课使得研究、培训和教学实践有机整合。

有的课题本身就是磨课过程中发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英语组的老师本学期结合点读笔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磨课教研,磨课和日常教学就紧密地围绕着课题进行。在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为科研课题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和宝贵的经验。另外,教师设计的一则教学方案,制作的课件,撰写的教学心得等直接成为教师的研究成果。

四、根据本届磨课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教研组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应思考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及时整理分析磨课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比较筛选后,为新一轮磨课作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2.加强过程性资料成果的总结,使其成为文本型成果。3.研究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磨课的具体方案。

4.尝试进行一些典型现象、方法、言论和课堂教学主题性优秀片段的音像资料制作。

第五篇: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过程中,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在磨课活动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磨课称之为“啄玉”——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通过这次磨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总之,磨课让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让我们相互指正不足、取长补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

下载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当然,好课多磨。通过参加“认识方向”一节课的磨课,通过和研修组老师们一起评课议课,自己的收......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研修组以《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题对“如何提高双自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我们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理......

    在磨课中创新 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创新 在反思中成长 经过这一阶段的磨课学习,我感觉颇有收获。不但对备课、上课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且明显感觉到磨课的过程,就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桂林市龙隐小学三年级 张莉 为了积极提高学科教师业务水平,我校语文教研组积极在学校中开展以“共磨一节课”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在三年级组近半学期......

    在磨课中历练__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 陈蔚 为了积极落实远程研修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在学校中开展以“磨课”为载体的研究活动。 要磨出......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英语磨课心得(李夏霞) 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磨课活动。 作为英语组中的一名成员,也积极参与磨课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这期间,我感触颇深,收......

    在反思疑问中磨课,在磨课经验中成长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在磨课经验中成长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张君霞(323000)近日我上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流程是:从认识......

    在磨课中历练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成长平原师范附属小学王金英2012年11月23日 16:56浏览:37评论:2 指导教师 肖凡于12-11-24 23:42推荐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