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班级评价活动中
在班级评价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评价就是学生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班级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评价的原则应该是多元化,公平,公正和具有激励性。
一、评级活动的多元化应体现在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时效性。班主任可以运用以下评价手段:
1.教师评价。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2.同伴互评。为使学生在对同伴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培养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的态度,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因此,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等方面。设计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对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是独立寻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
无论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都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重要原则,要以促进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
二、要合理利用激励性评价,做到面向全体,公平公正。
针对中学生心理品质没有最终形成,可塑性大、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首先,对学生抱以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成长起很大作用,由于教师的期待和激励而产生的影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将此效应应用到班级管理上就是要求班主任对整个班级,对全班同学持积极肯定的期望。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班主任要在教育工作中切实关心每一个人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符合其实际,经过他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朝班主任所期望的那样去努力,从而取得进步。当学生进步时,班主任要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利用学生对新目标的高期望值不断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真诚期待,合理要求,是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其次,多鼓励、少批评。中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认同,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批评和指责,他们可能会失去信心,教师多用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他们就能产生信心。“假如一个人的学习从来不受到老师的肯定、关注、表扬,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失去学习的动力就不奇怪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努力发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及时、适度的表扬,使之变成走向成功的起点。
再次,运用成功激励。即以学生工作、学习中的成绩来激发其进取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取成功和产生成就感,是人的普遍需要。班主任可以运用这种心理,在班级中建立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内心对成功的欲望,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以激发其自信心、上进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和学习。班主任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有适宜难度和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充分享受奋斗——成功的欢乐。
第二篇:浅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评价幼儿
浅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评价幼儿
肃州区西峰乡张良沟幼儿园——许小红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工作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理念、目的以及方法和技术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如何评价每个幼儿,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教育活动中,应当注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在《认识纸品中》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活动小结,评价所有参与的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讲的真好,通过活动我们对纸的用途,生活中有哪些是纸制品以及纸制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中大家都能大胆发言,希望小朋友下次继续努力。”这种评价是一种静态评价,给幼儿的感觉是空洞,冷漠。只是对幼儿的表现,幼儿活动结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下一个的希望,缺少对幼儿活动细节的评价,导致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印象不深刻,只是对知识进行了掌握,没有培养幼儿动手,思维,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将幼儿的评价作出适当的调整,不仅对幼儿的 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还应该使评价很自然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使之成为动态评价,通过评价给于幼儿支持和帮助。例:在问到“纸制品给我们带来那些好处”时,第一天来园的某某某说:“纸制品可以起到环保作用。”教师的评价:“某某某第一天上幼儿园就能大胆发言,并说了一个非常好的词“环保”,我们来给他(她)鼓鼓掌吧。”某某某听了以后很自豪的坐下了。
二、教育活动中学会利用幼儿的强项
每个幼儿与众不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时,教师要很好的运用幼儿的自身优点,发展提升幼儿的强项,弥补改进幼儿的弱项。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一次为基础,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活动,以深挖幼儿的潜能,而且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的强项。不论强项是相对同伴还是相对自己,老师都要予以关注和强化。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展现自己强项的机会,充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儿童的组织和合作能力。
教师在幼儿之间起到“全面架桥的作用,”使幼儿的强项能成为其弱项的基础,也可以使幼儿将优势领域的特点转移到弱势的基础,使幼儿在强势领域中能直接地引用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多方面的发展。老师还要继续对小朋友说:“希望回家以后多学习,领会其中的秘密,多向父母,老师问几个为什么,在其他方面也要做到和你做动作或唱歌一样就行了。”这样幼儿便注意对其他方面的关注,使幼儿整体能力提高非常有利的。
三、在教育活动中,应当进行总结评价,避免单一评价
在上音乐课过程中,老师对小朋友经常说:“某某小朋友跳得真好。”“某某小朋友歌唱的真棒”等表扬性语言,忽视了负面评价和其他的评价。其实负面评价对幼儿自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一个人只想听好话,只想得到表扬,对别人的批评不能接受,这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应当注意对幼儿进行负面评价时,要把握好时机并注意方式方法,以及在批评后及时予以帮助,战胜困难,建立自信心,如: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都在努力地学习跳绳,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某某某,骄傲地对一些不会跳绳都正在努力练习的孩子们说:“你们真笨,学习这么久还不会跳”对这样骄傲的态度,我给予了批评教育,对他说:“你的这句话会让那些还没有学会跳绳的同伴感到自己真的很笨,肯定学不会跳绳,你应该向他们道歉。”当某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接着鼓励他:“既然你跳得好,就去帮助那些不会跳绳的孩子吧”某某某很高兴的答应了。
四、在 教育活动中,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评价。
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实际上是通过横向比较采伐觉的,所以,横向比较在特定条件下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但是,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时,不能使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评价幼儿,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质变,园内园外的多种活动及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去评价幼儿,例如:在一次认识时间的活动中,某某小朋友认得很快,一会儿就达到了教育目标,而其他有的小朋友还是不会,于是,老师说:“老师同样叫小朋友认时间,某某某小朋友都学会了,你们怎么就不会呢?”小朋友都面向相视,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同时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应该个别幼儿个别对待,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使幼儿的个性及时体现,能力及时发展。
总之,对幼儿的评价要教师重视学习新的教育评价理论,把握好教育评价的规则,灵活应用,吧评价的重点放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和幼儿所付出的努力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才能逐步完善因人施教的方略,真正实现较高的个性化。
第三篇:活动表现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应用
活动表现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应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理念。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方法的新型的评价方法,它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融评价与学习为一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是落实“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有效方法。
一、活动表现评价的作用与特点
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求学生实际完成某种任务或一系列的任务,如编故事、演讲、做实验、操作仪器、辩论、调查、实验设计、制作概念图等,从中表现出他们在理解与技能上的成就。也就是从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强调将理解与技能应用于真实世界情景中的真实问题。其根本特点是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测量出学生的行为表现。
以往的教学评价是给学生排位次,贴标签;活动表现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因此,活动表现评价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成为测评的重点,过程与结果并重,凸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以质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在评定中既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活动表现评价方式因为提供了最大的表现舞台,使每一个同学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由此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学生欣赏自己的成果,并因此增强自信心。它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通过课内外的活动表现记录,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内课外的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纳入到评价的视野之中。当学生认识到纸笔测验的分数不再说明一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可以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质量。
传统的纸笔测验侧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进行评价。但对学生在探究能力、实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则更需要通过学生的活动表现来做出评价。与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活动表现评价至少可有下述三个优点:涉及较高水平的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可促使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让学生表现出创造、设计或做某些事情的能力。
二、活动表现评价的实施原则与方法
斯塔佛比姆(D.L.Stuffebeam)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教育评价的标准必须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注重过程与实践的评价形式,它的价值取向应与新课程的理念相一致,实现从双基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科学素养取向的转变。在活动表现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明确目的,讲究方法,注重实践,确保评价的有效实施。
1方向性原则。朝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是选拔、诊断、教学、管理、还是促进、发展;被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个体还是群体;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什么方面的发展;评价的项目是单项还是综合;是追求惟一标准的绝对评价还是重视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是认知性评价还是对科学素养的评价,„„这些都是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评价的目标应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评价的标准偏离正确的方向时,评价活动不仅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干扰、破坏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性原则。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对评价的定义是:“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从本质上看,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其评价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结论,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评价活动中没有强烈的教育意识,不能体现教育性原则,评价活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变成形式主义、走过场。
3客观性原则。评价主体必须尽可能客观地了解评价对象,在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评价对象做出客观的判断。评价过程中,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的各个方面,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从全局的观点来评价局部问题,评价的结果就会更加客观、公正,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交流功能,使被评价学生的信心倍增,奋发向上。
4主体性原则。这是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对被评价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出判断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包括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理性评价和实证评价等。以质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主要以描述性方式呈现。
三、活动表现评价的应用与实施
活动表现评价的应用体现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有学生的活动,就有活动表现的存在,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辅导、实验和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阶段性总结等。对这些活动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交流、小结,老师评价,建立评价档案袋等形式,达到评价的诊断、发展与激励功能。
1课堂活动表现评价。课堂活动表现包括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设计、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合作精神、总结交流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整体活动表现记录评价表,每堂课让学生谈谈收获,及时反馈,先让学生自己确定,应该选取课堂的哪些方面作为评价项目,并让学生自己确定评价标准。比如,积极发言,想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静心听取别人意见等等。就大家公认的有助于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方面,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写一个评语;学习小组通过集体评价给每位组员一个评定;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给每位学生一个评定。当然,也可以量化成分数,乘以一定的权重,得出总体评价值。该项评价包括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和评价、来自教师的观察和评价这样三个方面。在相互对比、评价中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少一些知识传递,多一些激励思考,放弃一些想当然的控制方式,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选择和决策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暴露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活动表现评价将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养,从而发挥出最佳的评价效果。练习辅导评价。课后学习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学习笔记的形式,记录学习内容、自己的认识等,如知识性内容学习中学生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和资源;课后感、实验报告、单元知识总结、学习状况分析;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认识的改变等。以小组为基本单位,采用分组互评作业的形式,经常组织组员互相交流讨论学习状况、交流学习笔记,进行自我评价并评价他人的学习笔记;小组长定期检查,修正内容及评价结果;教师定期抽查,做出评价。作业!小测验可由学生写评语(包括优点和错误原因分析),并修正自己每次做错的题目、错误的原因分析,教师抽样重点反馈,并实施整体和个人定性评价。实验和实践评价。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些为解决内心的疑问而开展的实验或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学生完成方案后,老师审查评定。然后让学生按照可行的方案,去开展实验或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评价,或对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写出记录报告根据记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基础上,给学生恰当的反馈,予以激励和促进。这样的评价,由于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关注的不完全是能得多少分,而是能否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解决自己的疑问。
4探究性学习评价。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因此,活动表现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准备实验探究方案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验探究活动表现评价中,学生互相评价探究方案的优劣,提出意见和建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能力体现一目了然。探究性学习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条件、有机会展示自己多方面的才能。这种自由发挥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对不同处境和需要的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促进了个体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利于把评价变成一种学生愿意参与、积极参与、充满乐趣、有潜力就可以发挥、有能力就可以创造有个性就可以张扬的一种教学活动。
四、活动表现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设想 评价工作面广量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对学生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或方案,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勇气;对其中不完善、不成熟的部分要积极引导其质疑,帮助其解决;对其中合理、有新意的部分,要及时反馈表扬,并引导其探索。因而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考核过程中的工作量大,需要教师集体合作进行评价设计,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由他评向自评!互评的转变。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培训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活动过程评价,教师要面对很多学生,这可能带来主观随意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全面性。因此要注重活动记录的真实性,活动记录中应该有学生的原始记录,以供确认,结合课堂的真实观察,及时评价。因势利导,不拘泥于形式。在确定学生的活动表现时,以学生各方面的相对值为基准展开评价,对学生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在相互对比、评价中发展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不强调把各种表现都变成量化的成绩、对学生施加过重的压力。注重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开展学习和评价,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平时的发言、探究性的小论文、小发明、小创作等。平时的评价中效度是主要的,信度是次要的。
3“写实”与“写意”结合,注重实效。活动表现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积极体验中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对学生评价的弹性越来越大,因而这种评价不能简单地形式化为一种肤浅的表现。如:“回答得真好”、“回答得不错”,这样的评价太过笼统,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大。如果能抓住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思维策略、语言表达、合作意识、解题技巧等方面的特点加以评价,采用写真性、写实性的描述和评语,加以恰当的褒扬,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鼓舞,学生就能够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有时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点微笑就能起到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这些“缄默语言”常常镶嵌于活动之中,是不可言传的,但同时也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作为评价的一个积极因素,在活动表现评价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第四篇:班级评价
班级评价
交通工程系11级工造一班
我们是交通工程系11级工程造价一班的全体学生,秉着求学尚德,求实创新的教训,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汲取知识的力量,展现自己的风采。在新的学期里我们11级工造一班全体同学成绩优异,思想也上进,积极与党组织靠拢,生活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亲如一家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有信心有理由相信我们班级是最优秀的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作为武汉交通学校学生的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在大学校园走过的时间里我们11级工造一班做为一个团结向上的 班级组织.一支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争取当优秀的班集体
我们班,向来以出勤率高,迟到少,听课认真而著称。在班级出勤率中,我们班有可喜成绩。在课堂上很少看见打瞌睡后不认真听讲的 同学。英语和力学虽然比较难懂.但我们从来没有怕过。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 原则.从新学期开始我们班同学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没有谁规定几点起床早读但很多同学仍然早起,.捧着英语书朗朗有声同时还要坚持出早操坚持锻炼。尤其是晚自习,同学们都安安静静的上自习,大家都各自较劲学习.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班的同学是 各自为战的 比是一个方面而帮是另外一反面,临近考试时.同学们都会不约而至的选在一个地方一起自习,不懂的就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这就是我们班比学赶超的学风.班风是核心,是班级发展的根基;班风是旗帜,是一面指引方向、激励向前的旗帜;班风是灵魂,是对教育班集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跟随着集体的脚步,严格按照校规进行管理,共同营造纯正的班级风气和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思想政治方面,在班委的组织下,我班积极开展班级
党团建设工作。参加院校内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学习中重视实践重视互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定期受到党的纯正氛围的影响,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我班已有若干名入党积极分子,并且积极参加党校学习,班级的同学逐步的朝着党的方向发展,这大大的调动了我们班各项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在制度与班风建设上,我班同学在导员肖老师和班委的带领下,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严格遵守了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校规校纪,全面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始终使班级保持向上的发展态势。
我们班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进取、活泼、聪明
是我们班级的最大特点,“至向高远,博学善思、学有特长、素质全面”是班级的宗旨
我们优秀的学习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有据可查的。我们班不只是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团体,一个学风浓郁的班集体,更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在爱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思想上共同进步,迄今为止,班级多人被评为优秀团员并推荐入党.而入党积极分子更是不胜枚举,搬上大部分同学也上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平时.团体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刚入学的军训生活增进了 同学之间的认识与了解.之后的团组织生活又让大家的友谊更进一步,班上同学也更团结一致.其中敬老爱幼的活动让我们领悟到了荆楚的思想精髓,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唤醒了沉睡在我们心中良好得到的情感-——良心,也使我们形成了积极上进的精神品质.有优秀的成绩做铺垫,有良好的学风做基础.有向上的思想做后盾。我们班级是优秀的。
一个优秀团体一定有他坚定不移的理念作为指南,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奋斗.我们班一改理念作为自不断进取的源泉。从一开始组建班集体这个理念就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奋斗永远没有终点所以我们一直努力我们深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要靠自己把握梦想要靠实践来实现
第五篇: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
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增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
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适应过程,就是习惯的形成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常规的训练。在学生主体性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当扮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作出明确的要求,使之努力有方向。比如对“读”的训练的要求可定位于:
学会利用工具书,抓“提示”看“注释”,勾画批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创造性问题,完成课后练习。
这个要求作为一种常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但习惯有好有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还需教师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师必须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学自动系统的形成。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调动其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而内在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机具有核心意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要创设各种条件,提供良好的外部诱因;另一方面要采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外部诱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部诱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只有扮演好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善于激趣、导学,教师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走向,让学生主体地位真正树立起来。怎样激趣、导学呢?可以以下二方面入手。
1、以教学内容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赞可夫说,动员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会使他们感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一种精神满足。我就常常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细读深思,举一反三,用那些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
2、改进教读,吸引学生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语文的复习课较为枯燥,我便以赞可夫的观点为指导,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的讲法,代之以小组的形式竞争梳理知识点,不仅效率高,而且课上的生动,学生兴趣高,获得了生动发展的机会。
3、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前提。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解决“孀妻”一词的含义时,没有让学生死记释义,而是联系课文内容,看出一个问题:“遗男参加山的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巧设此悬念,学生在一种追求的心理下读课文,最终对“孀妻”一词的含义映象极深。由此可见,教师独具匠心的质疑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可以说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最佳结合就体现在“设疑”和“解疑”上。
三、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未来的文盲将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且不会学习的人。”聪明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而不应只看重学生学到的即定知识。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自学,善于发现探索的能力,应当教会学生学习,应当成为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解决教“学”的问题,并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假设、或联系,这些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就是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2、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教师不必事无巨细,一一传授,完全经验教给学生一个公式,一种方法让他自己掌握。例如:学习文学常识时,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的时代、地域、代表作、地位、本人情况五方面去掌握,在以后遇到每课涉及是文学常识时,学生都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自学了。
3、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训就应当是教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的活动。只有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才能完成由“教”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古诗文中“互文见义”的现象使得学生在解释时往往有所疏漏,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探求这种现象的解释规律,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四、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放在了第一位,充分说明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我在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说的话就是要求他们有好的品质。良好的品质是顺利开展学习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真正称得上一个好学生。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活动中多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意识,不放过每一件小事带来的教育机会。常常有同学会对我说这样的话:老师,某某真讨厌,不积极参加值日;某某同学爱说话我不愿意和它同桌等等这样批判同学的言语。我便会利用晨会或者班会教育他们:静坐常思己过,多去发现同学们身上的优点。为此我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说出其他同学的优点。不仅和谐了同学关系,也促使表现不好的同学改正不足,不断进步。我也常教育学生要关心理解他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事物。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的唠叨,老师的严厉。我还注意教育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的得失,人生的成败。总之,我认为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便是“引路者”。
五、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一个班级有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后便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智”排在了第二位。所以教师角色的第二个重要方面便是指引学习活动。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正确对待优生,中游生和后进生。争取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我告诉同学们学习要有目标,一个人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实现每个小目标基础上的。我要求每个同学都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且最重要的是定好自己的小目标,不要好高骛远。我还在班级设立了对手赛,一帮一等学习活动,指导学习方法促进他们的学习。
六、教师应该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教师还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育不是培养读死书的人,要重视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七、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级的事让学生自已做,班主任只是一个引导者、促迸者、协调者。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发挥聪明才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制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在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促使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总之,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