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文阅读训练(旭丽教案)
[古诗文阅读训练(旭丽教案)]
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古诗文阅读训练(旭丽教案)。
焦竑,字弱侯,江宁人。为诸生,有盛名。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疑于罗汝芳。举嘉靖四十三年乡试,下第还。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读书崇正书院,以竑为之长。及定向里居,复往从之。万历十七年,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益讨习国朝典章。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竑专领其事,竑逊谢,乃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翰林教小内侍书者,众视为具文①,竑独曰:“此曹他日在帝左右,安得忽之?”取古奄人善恶,时与论说。
皇长子出阁②,竑为讲官。故事,讲官进讲罕有问者,竑讲毕,徐曰:“博学审问,功用维均,敷陈或未尽,惟殿下赐明问。”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一日,竑复进曰:“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皇长子复称善,亦竟无所问。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适讲舜典,竑举“稽于众,舍己从人”为问,皇长子曰:“稽者,考也。考集众思,然后舍己之短,从人之长。”时方十三龄,答问无滞,竑亦竭诚启迪。尝讲次,群鸟飞鸣,皇长子仰视,竑辍讲肃立,皇长子敛容听,乃复讲如初。竑尝采古储君事之可为法戒者,拟为《养正图说》进之,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竑既负重名,性复疏直,时事有不可,辄形之言论,政府亦恶之。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竑被劾,谪福宁州同知。岁馀大计③,复鑴秩④,竑遂不出。
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万历四十八年卒,年八十。(选自《明史·焦竑》)
【注释】①具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②出阁:皇子出就封国。③大计: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④鑴秩:降职或降级。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读书崇正书院
遴:挑选。
b.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
官:做官。
c.乃先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
率:一律。
d.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
难:疑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竑为之长
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
b.
乃撰经籍志
皇长子敛容听,乃复讲如初
c. 时与论说
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
d. 复往从之
竑尝采古储君事之可为法戒者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焦竑“性复疏直”的一组是(3分)
①益讨习国朝典章
②欲竑专领其事,竑逊谢 ③取古奄人善恶,时与论说
④皇长子仰视,竑辍讲肃立 ⑤竑被劾,谪福宁州同知 ⑥复鑴秩,竑遂不出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焦竑作生员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在学业上他师从耿定向和罗汝芳、李贽等人,并且贯之始终。
b.焦竑任职翰林期间,众人对教小内侍读书一事敷衍,只有他考虑长远,做事认真,悉心引导。
c.焦竑担任太子讲官之后,并不囿于旧例照本宣科,而是大力启发,使之从容辩驳,对答如流。
d.焦竑为人粗疏率直,主持乡试之时,将应试举子的文章多批为险怪荒诞之语,因而落职罢官。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2分)
②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4分)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35分,5~8题,每小题3分)
5.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教案《古诗文阅读训练(旭丽教案)》。d(动词,诘难,问难)
6.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c(a.动词,任命
/介词,凭借。b.副词,只是/副词,才。c.介词,和,跟。d.代词,代定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7.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c(c(“疏直”当为迂阔率直之意,应据此判断。①说的是焦竑潜心研习,注意关键词“益”。②说的是焦竑为人谦逊,注意关键词“逊”。⑤说的是焦竑因“性复疏直”而得罪人,最终被找借口弹劾,是结果而非表现。)
8.考查对相关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
b(a.师从“李贽”不合文意,参考文段首尾两段即可知。c.不是“太子”,是“皇长子”,且文中并无交代皇长子“从容辩驳”之句。d.“险诞语”并非焦竑对“举子曹蕃等九人”之文的评语,而是说这九个人的文章多奸邪虚妄之辞,作为主考官,焦竑自是责无旁贷。)
9.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1)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
[4分。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
(2)①古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询问为耻,希望殿下能把(这些人)当成学习效法的榜样。
[2分。“以为”、“法”各1分。注意“以为”的省略句式以及“法”的词类活用。“不耻下问”作为一句成语,没有将“耻”翻译成意动用法也不扣分。]
②同僚郭正域等人嫉妒焦竑没有让他们知道,把焦竑(撰写《养正图说》)看成是沽名钓誉之举,竑就停止了撰写。
[4分。“恶”、“相”、“贾”等词的落实,各1分,“同官郭正域辈”大意1分。]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焦竑,字弱侯,江宁人,做生员时就有很大的名气。跟随督学御史耿定向学习,又向罗汝芳质疑请教。参加嘉靖四十三年乡试,落榜而归。耿定向挑选郡中十四知名人士到崇正书院读书,任命竑做他们的头。等到耿定向辞官返乡居住,竑又跟随他回到乡里。万历十七年,竑才凭借殿试第一名的身份做翰林修撰的官,入翰林后,更加潜心研究本朝的典章制度。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撰写国史,想让竑一人负责这个事情,竑谦逊地拒绝了,只是撰写了经籍志,其余的内容一律没写。翰林负责宫中小内侍的读书教育,大家都认为这徒具形式,走走过程而已,竑却说:“这些人有朝一日要在皇帝身边做事,怎么能够忽视这件事呢?”竑选取古时阉人善恶之事,时常向他们阐述解说。
皇长子出就封国,竑担任讲官。旧例,讲官为帝王讲述诗书文史时很少有提问的,竑授课结吏,慢慢地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臣虽作详尽的陈述,但或许还有遗漏的地方,希望殿下多加提问。”皇长子说好,但是却没有质疑发问。一天,竑又进言道:“殿下您的话不轻易说出来,怕不是忌讳自己会说错吧?解答可能会有错误,提问又有什么错误呢?古时人不耻下问,希望殿下能以这些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皇长子又说好吧,但最终也没有问什么。竑于是就与同僚商议如何想办法去启发引导,恰逢讲到舜的事,竑就举“稽于众,舍已从人”来问,皇长子答曰:“稽,就是考证考查的意思。考查收集众人的想法意见,这之后放弃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听取他人意见,发挥他们擅长的东西。”当时皇长子只有十三岁,回答问题流利顺畅,竑也是竭尽全力去启发引导。一次讲课的时候,一群鸟叽叽喳喳的飞过,皇长子不觉抬头看,竑就停止讲课,一脸严肃,神色庄重地站在那里,皇长子脸色郑重严肃起来,才又像先前那样继续讲课。竑曾经收集了古时王位继承者的能够作为楷式(典范)和鉴戒(可以对照引为教训)的事,打算写一本书,叫《养正图书》,进献给皇长子学习,同僚郭正域等人嫉妒焦竑没有让他们知道,把焦竑(撰写《养正图说》)看成是沽名钓誉之举,竑就停止了撰写。竑名望很大,性情又迂阔率直,如果一些时事认为不可,就会说出来,宰相府也很讨厌他。二十五主持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的文章多奸佞虚妄之语,竑因此被弹劾,被贬官为福宁州(今福建霞浦县)同知。岁末政绩考核,职务又降了一级,竑于是就不再出仕为官。
竑博览群书,自经史子集到野史杂说,没有不深通广晓的,写文章典雅正规,雅致完美,才能出众,堪为名家。他的集子名叫“澹园”,是竑自已这么称呼的。讲学也以汝芳为宗师,认为定向兄弟及李贽的文章好,时人多以禅学来讥讽他。竑万历四十八年去世,享年八十。
第二篇:古诗文训练
古诗文训练
1、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诗句:(),()。
2、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军旅行进中思乡情深难以入眠的有《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泊船瓜洲》隔岸相望长叹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担忧自己没有将思乡之情完全表达出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走又开封。)。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4、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
5、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川》)描绘了一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画。
6、“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名),你知道的词牌名有(清平乐)(水调歌头)(西江月)。
7、有时候,我们队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8、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赞美小草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美春雨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春天到了,小红看到柳枝新长出的芽儿,就像一条条绿色的线带,他禁不住吟出了一句唐诗,你知道他吟的是哪一句吗?请写出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赞美春风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古代战争使许多人一去不回,所以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来感慨战争的残酷。
14、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船上顺长江而下,我们会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遥望洞庭湖的风光,我们会想起(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置身西湖岸边,我们会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江南的美景,我们会想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6、同样是送别,有的人把酒相送,对朋友的离去充满伤感,于是王维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人却劝朋友不用难过,前面的路途还会有新朋友,于是高适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的人离别时看到朋友渐渐远去,心中怅然若失,于是李白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的人却认为纵然离别,友谊却不会改变,于是王勃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有的人与亲人朋友离别多年,却认为即使远隔千里,只要大家都平安,能共享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幸福,于是苏轼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童年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学过许多童趣盎然的诗句,请你写出这样的两句古诗: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19、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0、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3句相关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22、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3、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4、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5、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6、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3、泥融飞 燕子,沙暖睡鸳鸯。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7、古诗数字园:(填数字)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第三篇:高中古诗文阅读训练
高2013级诗文阅读训练
(二)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试题。
塔上的树(易云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老态龙钟的体现)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xiū]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亦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这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 ①(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 ②(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③(挂、沾、滴)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 1
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凑用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下。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下在是因为塔内堆各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依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
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南哥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
3、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4、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并请为第六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
(6分)
5、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6分)
6、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你出新的题目。(4分)
【语丝】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
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然而,“有人尽心绽放,布施美丽与清香;有人半开半合,在智慧的黎明时分,似梦似醒;有人浑然未觉,不知开启内在的绝世之美,忍心让生命成为早夭的白莲”。禅家对人生阐释得可谓入木三分。
第四篇: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彭湃中学高二年级语文训练题
——古诗文阅读一
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___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1)首联和颔联写了秋莲哪些特征?请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2分)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
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
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
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
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
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
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
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①内外艰:父母丧事。②诛求:强制征收。③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④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脱有衅,吾当坐衅:祸患 .
B.事闻,朝廷嘉之嘉:赞许 .
C.勒其还趋直沽勒:命令 .
D.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脱:脱离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②悉去之,抚以恩意..
B.①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②完所漕而还..
C.①比待命,民且死②子孙贫且行乞..
D.①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分)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②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③脱有衅,吾当坐④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
⑤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⑥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A.①⑤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⑥
()(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C.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除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5)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克 敬 曰 匹 夫 妄 献 米 徼 名 爵 以 荣 一 身 今 身 死 家 破 又 已夺 其 爵 不 可 使 一 郡 之 人 均 受 其 害 国 用 宁 乏 此 耶 具 论 免 之
(6)翻译。(6分)
①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3分)
②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3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彭湃中学高二年级语文训练题
——古诗文阅读一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4)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
(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8)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1)茎干高耸,香气清淡,荷叶枯萎,荷花凋谢。(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即给3分。意思对即可。)
(2)莲花虽由盛转衰,但精气犹存;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虽已衰老,但也不能放纵逍遥。表达了诗人不甘消沉,仍然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分析2分,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3.(1)答案:D脱:如果。
(2)答案:C(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拿、用;B.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C.① 副词:将②副词:将;D.①介词:在②介词:被)
(3)答案:A(②写征讨日本陷于其国的士兵向王克敬申诉;③表现王克敬的敢作敢当;④表现王都中的为政爱民。)
(4)答案:B(“王克敬为他辩护”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没有因果关系。)
(5)答案: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6)①译文: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回归祖国却不接纳他的呢!
②(王克敬)将这些情况向上详细呈报,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感激他。(①“德”1分,大意2分。②大意主要落实在“具”“闻”“夺”三字上,每错一个扣1分。“具”也可译成“全部”,“夺”也可译成“改变”。)
【参考译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出仕以后,多次升迁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检校。调任奉议大夫、顺州知州,因遇父母丧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互相贸易。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心理不可揣测,必然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如同防备强大的敌人一样。王克敬到任,全部撤走军队,用恩惠抚安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喧哗闹事。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此时跟从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有人担心这样会成为祸端,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回归祖国却不接纳他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鄱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鄱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监察御史,不久调任左司都事。
泰定初年,外任绍兴路总管,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不堪,王克敬于是进言请求减少盐额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违背货运协定的人照例没收他们的货物,商人以风水无常为由进行辩解,有关部门不听从。王克敬说:“某货出某国,所在地有远有近,货物有轻有重,他们冒着重重险阻,出入于万死之中,放弃近路走远路,放弃重货运轻货,难道符合人情吗?”将这些情况向上详细呈报,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们感激他。被提拔为江西道廉访司副使,改任两浙盐运司使,首先减少绍兴百姓食盐税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为湖南道廉访使,调任海道都漕运万户。这一年,正当天历之变,从海路运粮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没有完成运输任务,又将粮食运回南方,行省想治督运官员的罪,命令他们又运回直沽。王克敬说:“如果他们常年这样往返,确实应该治罪。现在他们历经万死,完好地将漕运的粮食运回南方,难道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吗!”于是他让他们统计运送的石数,附带装在次年漕运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听从了他的建议。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奉命出使到淮安,从马上摔下来,在吴中养伤。
元统初年,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求取消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他的建议。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运万石大米献给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孙穷得将要行乞,有关部门仍然每年征收,不够就混杂在松江田赋之中,让百姓负责交纳。王克敬说:“匹夫乱献大米,求取名爵来求得一人的荣耀,如今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经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让全郡的人都受他的损害,国家的用度难道就少这一万石粮食吗?”详论此事,免除其所献粮额。
第五篇:古诗文阅读:拔高训练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宋?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蓬。
【注】拳:指白鹭睡眠时一脚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传神,请找出来,分析其妙处。(4分)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4分)《西川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清?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著名学者诗人,反对官宦权贵。清兵南下时,他参加反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朝廷的招纳,流亡中国北方,自称“逐客”。
1、“肝胆”、“阅”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有人说,顾炎武诗有杜甫之风格,请分析。(4分)《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生平不详,为小官,看破红尘,归隐)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履,秧肥数倾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床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1、这首元曲几层含义?分层的理由是什么?(4分)
2、分析这首元曲中的修辞手法?试作赏析。(4分)《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说说其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慨?(4分)
2、第七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拈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倒数二、三句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小孤山》 元?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立场,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解1:小孤山是南宋的军事要地)
(注解2:作者是南宋末人,抗击元兵,被俘押到燕京,后绝食而死。)
1、小孤山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2、分析这个“孤”字。(4分)
《初入淮沙四绝句?其三》
宋?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金朝派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使者归,来到金宋交界的淮河,以诗抒怀。
1、请从虚实角度分析此诗。(5分)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林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分析“遍”字的效果。(2分)
2、后四句的情与景是怎样的?(3分)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 第四讲 古诗文阅读:拔高训练_文库下载http:// 军度陇西。遶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榆溪,指边塞;陇西,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结尾的“别路”是什么意思?(3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写在“天寒、地暗”的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达了戍边的士卒什么样的情感?(4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南宋?张孝祥①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1、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西川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清?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了秋天,催人衰老,使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你我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伤怀只能借助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经无家可言了。
2、“肝胆”、“阅”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3、有人说,顾炎武诗有杜甫之风格,请分析。(4分)《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1、“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4分)《终南山》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注】胜事:指山中的美景。
1、三四句各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分析。(4分)
2、以下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说作者中年后厌倦尘世,晚年干脆就归隐终南山边了。B、三四句说作者经常独游,“每”是常常,“胜事”是指山中的美景。
C、六七句说游山之乐趣:沿着溪水走到水的尽头,坐下来看云彩从山岩见生起。D、最后两句说,偶尔遇见山间的“林叟”,与之快乐交谈,竟不舍得让他回家。《橘诗》 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1、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枝头。
1、词中的“弄”和“锁”表达了清明前后不同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夏十二是李白的好友)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5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4分)
《古风三十九》
唐·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徂辉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丛;鸳鸾:传说中的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炼食不食。
1、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 第四讲 古诗文阅读:拔高训练_文库下载http:// 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各表达了什么情感?(1分)《雨》 陈与义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祝融:这里指夏季;四壁:指家徒四壁,贫穷;衮衮:指众多身处高位却碌碌无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诗的三四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2、有人说这首诗写“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么?请说明理由。(6分)
《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1、诗歌中与题目最相吻合的一个字是?(1分)
2、结合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意境一样的是()(2分)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1、简要叙述秋社时村民的活动。(2分)
2、“日夕佳”化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是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1、诗题为《闻笛》,抒写了诗人听见笛声的感受,请问诗人的感受有哪些?请分析?(4分)
2、诗开头说江空月寒露华白,和白居易的唯见江中秋月白,都是写景,手法有何不同?(4分)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千村寥落。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
盂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乌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些乐趣。(4分)《月上瓜州·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唯有鱼竿明月上瓜州。
【注】南徐就是现在江苏的镇江,多景楼在镇江的北固山上,镇江是南宋与金的交界处。
1、结合全词,说说作者的“愁”有几个方面?(3分)
2、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2分)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为悼亡之作,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
1、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1、第四讲 古诗文阅读:拔高训练_文库下载http:// 这首诗描写了蝴蝶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5分)
《咏怀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还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1、诗的三四五六句表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整体上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情感?请分析。(A.《华清宫》
四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B.《过华清宫》 君主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5分)
1、两部作品使用了相同的手法,但又不完全相同,请分析。(4分)《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青山万里一孤舟”,这是什么艺术手法?请分析。(3分)《倦夜》 唐?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什么手法写画眉鸟的?(3分)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认为呢?(3分)
2、说说这首词的艺术手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