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5篇

时间:2019-05-15 08:1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5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F)

三、单选题。(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B)。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B)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0、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1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16.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19.(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5.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27.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8.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 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9.(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3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3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3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迁移)。3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发展学生能力)。

3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感知能力不成熟)。

3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3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7.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38.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39.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0.《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41.《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段习作目标要求中的“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是在(第二学段)提出的。

42.在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教学目标要求是(掌握)。43.《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以上)

4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45.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6.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

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5、《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7、《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8、1—4年级从(写话)、(写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B)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7、《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第二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第一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组 刘峰

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4、()是学习的主体。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二、选择。

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1)多认少写(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1)诵读和浏览(2)精读和略读(3)朗读和默读

5、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重要思想为指导。(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3)马克思主义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

3、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4、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5、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五、案例分析题。

1、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2、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答案部分

一、填空

1、(综合性)(实践性)

2、(工具性)(人文性)

3、(全体学生)(语文素养)

4、(学生)

5、(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二、选择

1,(1)2,(1)3,(2)4,(3)5,(2)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 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五.案例分析。

1.(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

(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

(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

在一起。

(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2.(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

(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

(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

(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第三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宇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

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二、选择题(10分)

1、(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

(2)道德素养

(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2),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

(2)语文材料

(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

(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3)倾听、表达和交流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2)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1)50

(2)60

(3)70

6、教材选文要具有(3),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1)人文性

(2)工具性

(3)典范性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1)。

(1)多认少写(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3)。

(1)诵读和浏览(2)精读

和略读

(3)朗读和默读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2)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

(3)写作技巧

10、“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2)写字要求。

(1)第二学段

(2)第三学段

(3)第四学段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4、实施建议部分中,有哪五条教学建议?

5、写出《课标》推荐的1——6年级的优秀诗歌篇目(含作者)4首。

四、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

9、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 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

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

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四、简答。(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测试卷二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

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

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

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

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

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

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2)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

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

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

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

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

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

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

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

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

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

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

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

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

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

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目标和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科目过多

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

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

方式和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25页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五、论述题(15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60或142页

一、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的性质

2、素质教育

二、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同志关于“教育要,___________”,和江泽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目标和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

三、选择题。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五、简答题。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六、论述题。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语文新课程答案

一、名词解释

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填空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

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第四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166

1、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2、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4、(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

(3)写作技巧

5、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6、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8、四、简答。(20分)

9、一、填空。10、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第五篇: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正确T 错误F 20分, 每小题2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2.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3、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4、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5.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教学应该以老师的教学为中心。()6.文化导入的目的是积累有关异国文化的知识和培养跨文化意识。()7.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为二级文化意识分级标准。()

8.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

9.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

10.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A.人文发展 B.科学发展 C.学生发展 D.教育发展

2、分级目标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A.趣味性 B.整体性 C.创造性 D.灵活性

3、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

A.学习B.参与C.操练 D.反馈

4、终结性评价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等方面。

A.文化意识 B.文化素养 C.语言规律 D.思维能力

5.下面哪项是属于语言技能一级标准。()

A.能认读所学词语 B.能听懂课堂活动简单提问 C.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D.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6.下面不属于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是()

A.兴趣 B.动机 C.习惯 D.自信 7.()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A.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B.健康向上的心态 C.坚强自信 D.与人合作 8.下面不属于英语学习策略内容的是()

A.认知策略 B.调控策略 C.交际策略 D.合作策略 9.调控策略是指()

A.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不步骤 B.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C.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为 D.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10.认知策略是指()

A.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不步骤 B.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C.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为 D.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11.交际策略是指()A.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不步骤 B.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C.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为 D.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12.资源策略是指()

A.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不步骤 B.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C.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为 D.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13.教材内容的编排要遵循_________的原则。()

A、由难到易 B、从简单到复杂 C、单一性

14.英语有不同的口音,分为_______和英国口音()

A.美国 B 法国 C 西班牙 15.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______ 来进行并提供大量的听音和实践机会。()

A 背诵 B 学唱 C 模仿

三、多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的()

A语言交流

B思维碰撞

C情感互动

D人际交往活动 2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以下哪两种的理解和认识?()

A 课程理念

B课程进度

c课程设计

D课程目标 3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

A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B课堂驾驭能力 C语言基本功 D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什么样的过程:()

A反思问题

B发现问题

C分析问题 D解决问题

5.教学活动应该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A认知能力B思维能力C审美情趣D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 打基础。

2、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_ _____、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

3、英语 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时间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

4.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____ _, 语言____,情感________,学习_______,文化___ __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5、和 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

五、简答题(10分,每小题5分)

1、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守哪些原则?

2、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六、论述题(20分,每小题10分)

1、请结合朗文教材中我们的教学实际操作来谈一谈我们该如何组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2、请结合《新课程标准》,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1-5 TTTTF

6-10 TFTTT

二、单选:1-5 CDBAD

6-10 CADAB

11-15 CDBAC

三、多选:1.ABCD

2.AD

3.ACD

4.BCD

5.ABCD

四、填空:1.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语言技能

3.课外

4、技能、知识、态度、策略、意识

5、合理开发、积极利用

五、简答题:

1、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守哪些原则? 答:1,依据本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按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

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

5,要确保试题的信用和有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2、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六、论述题:

1.请结合朗文教材中我们的教学实际操作来谈一谈我们该如何组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参考答案: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例如去年课内比教学中我们年段进行朗文教材3B chapter 3 camping的教学,为了让让学生将过去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活动设计围绕过去展开的活动一系列活动,整个课堂以露营为场景,拓展到春游等来开展对话和交际以及最后能达到初步写作的目的。为了让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交流和分享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活动形式与任务驱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用”中发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各种语言应用能力。从露营,春游的活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意愿。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并获得成功。我们要让各种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使活动内容充满童趣。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自己的策划和选择,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辅导,关注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提供知道和支持。在上次露营的模拟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达成迅速,学生掌握知识效果非常好。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多多设计和组织课外活动。

2.请结合《新课程标准》,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本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与能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等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下载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龙潭小学 黄振明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

    2014年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英语新课标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设为九个级别。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

    一、填空。(40分) 1、(语文素养)(多重)(奠基)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性)(阶段) 3、(游戏)(活动) 4、(朗读)(默读) 5、(互动) 6、(正确)(流利)(有感情)(语言)(语调)(感情) 7、(探究)(创新) 8、(思维) 二、判断。(2......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

    《小学语文新课标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2012-2013第二学期) 姓名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部分:前言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