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语文试题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课程目标按照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年级、()年级、()年级、()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阶段目标从‚()‛、‚()‛、‚()‛(1-2年级为‚()‛,3-6年级为‚()‛)、‚()‛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
4、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养成良好的(),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
7、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学生()。
8、()、()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9、口语交际是()与()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应努力选择()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10、阅读教学是()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11、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和()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
地割裂开来。
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的腔调。
1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
15、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调和()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6、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1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18、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鼓励学生()选择阅读材料。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
19、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做到天天练。
20、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格有:()、()、()、()、()、()、()、反复。
2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2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2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24.()、()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25.语文学习应注重()的相互联系,注重()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6.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2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8.课程目标根据()、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29.阶段目标是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
30.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3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
32.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和(),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3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和()。
3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转变为(),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35.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和()的重要途径。
36.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师的()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37.语文教育要(),(),面向未来.38.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体现了新()()宽的特点。39.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40.写记实作文,一定要(),(),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
二、单选题(把正确的大写字母选项填在括号中)
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2、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5、‚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哪个学段提出的写字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E、以上四个学段都有
6、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A、40万 B、100万 C、145万 D、400万 7、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A、100 B、200 C、300 D、400 8、2011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有()个。A、1600 B、800 C、1000、D、350
9、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观点是:()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0、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应该侧重于()的教学。A、字、词 B、句 C段、D、篇
11、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②要多认少写。③学习独立识字。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哪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
①第一学段 ②第二学段 ③第三学段 ④第四学段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①观察能力 ②思考能力 ③表达能力 ④创造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15、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下列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是()
①报刊 ②电视 ③自然风光 ④日常生活话题 ⑤网络 A、①②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 D、①②⑤
16、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观点是:()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7、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8、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锻炼。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19.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识字的要求改为()
A、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B、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C、累积认识常用汉字28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D、累积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其中1500个左右会写。2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1.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3、()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4、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25、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三、判断题
1.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3.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4、2011版课标界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5、‚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是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
6、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是2011版课标中第二学段才开始的要求。()
7、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8、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9、阅读教学中,必要的语文知识可以脱离文本进行系统的讲授与操练。
()
10、合作学习就是通过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16、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17.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18.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19.语文教师不需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为那是编者的事情。
()
20.‚语文素养‛应是综合的、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21.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3.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
24.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必遵循汉字、汉语的规律。()25.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交流是基础。()26.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旨在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评价的功能。()27.新课改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28.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29.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3、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4、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5、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6、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7.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8.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9.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0.怎样正确处理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11.怎样打好基础,开发潜能,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五、论述题
1、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2、《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3、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4、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5、‚‘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第二篇: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 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D.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16.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使我们的传统美德。②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第三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2011范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
、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其中会写 800 个。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1600 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 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2、第一学段:
(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_启发式_、_讨论式_教学。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 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五、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 3 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6、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4 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7、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8、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
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9、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0、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 5 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仅供参考)
1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温岭市小学第二教研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30%
1、语文课程应()和培育学生热爱()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养成良好的(),还应通过()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
3、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写作,发展()能力。
4、阅读是()获取(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的重要
途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的阅读,但是要防止()和()。
5、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是()、()。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课标还明确要求:第一、二、三学段都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在教师指导
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识字的评价指出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第三、第 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
6、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拓展学生学习和(),支持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四篇:重庆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新课标
重庆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新课标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说明:只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不做带“*” 号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42分)
1.请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品味精彩文章,抒写智慧人生。
请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2—4题。
重庆火锅在吃法上独树一帜。昔日的老火锅馆内,特制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夹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放与气吞山河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吃重庆火锅的乐趣和豪放气派,只有生临其境,亲口品尝才能体会。随着岁月的推移,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四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昔日(xī)特制(tè)桌凳(zhuò)
B、盛夏(shèng)熏烤(xǖn)
虎视眈眈(dān)C、饮食(shí)
民族(zú)乐趣(lè)
D、品尝(sháng)随着(zhe)风靡(mǐ)
3、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两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居高临下 汗流夹背 赤膊上阵
勇武豪放 生临其境 名扬四方
4、结合文段体会下面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解释这两个词或者用它们各写一句话。(2分)
独树一帜: 气吞山河:
*
5、我们家乡重庆有许多风景名胜和地方特产,请你选一个用一句话来介绍。注意突出其特征,语言力求简洁优美。(句式和修辞不作要求)(3分)示例:“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三峡像一轴展不尽的山水画卷。涪陵榨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
*
6、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习作《最美的手》的开头一段,文中加横线的四个句子都有语病,请你将它们改正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那天晚上,①我趴在被窝儿里津津乐道地看着电视里转播的模特大赛。②大赛的颁奖环节,竟颁发了一个“美手奖”。③看着屏幕上那双被放大了的纤纤玉手,我不禁想,要是自己也有屏幕上那样一双漂亮的手该多好啊!可是,长在农村,④现在即使在上学,不用干多少农活,但成绩不佳的我终究有一天会将这双手磨成又粗又糙的“农村手”。我突然想到母亲那双粗黑的手,特别是在冬天,那冻裂的血口子狰狞得吓人。
①
②
③
④
*
7、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3分)
*
8、在新闻中,开头常有一段用来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话,我们称之为“导语”。下面这则新闻缺少“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后边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出这则新闻的“导语”。(3分)长寿湖飞来黑天鹅
(本报4月28日讯)。
昨日,在长寿湖安顺岛湖边钓鱼的徐光军突然发现湖里多了4只全身羽毛纯黑发亮的水禽。经辨认该水禽为黑天鹅。
黑天鹅是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水禽,为什么会在长寿湖现身?对此,长寿湖风景区管委会有关人士称,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去年长寿湖取缔养殖网栏,实行生态养殖后,长寿湖水质明显改善,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
9、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出号召:“争做文明市民,塑造重庆新形象,迎接„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的召开。”假如你是一个记者,将在下面三类人中选择一类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你将怎样提问?(3分)小学生、商场营业员、政府工作人员
*
10、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的第十周年,学校准备组织开展
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7分)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2分)
(2)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3分)
①
②
③
(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2分)
11、古诗文积累。(10分,1—6小题每题1分,7、8两小题各2分)(1)子曰:“默而识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2)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8)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
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12—16题。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陶后鲜有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1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16、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7—22题。(20分)梅 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7、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分)
18、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4分)
19、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20、品读文章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21、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22、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23—27题。(18分)(注:此选文后面的题全部为带*题)常 常 爱 惜 毕淑敏
①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②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③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④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
一种情感……
⑤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⑥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⑦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⑧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⑨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⑩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⑾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⑿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选自《毕淑敏精品散文集》)*
23、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3分)
*
24、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5分)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为什么用“薄而透明”来修饰“温情”?(3分)
*
25、仔细阅读第⑧、⑨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3分)
*
26、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4分)
*
27、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3分)
四、作文(55分)
28、以下两题选作一题。(1)题目:那是一首歌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
(2)读下面的故事,根据你的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一个年轻的记者到非洲某地去采访,途中要穿过一片沙漠。一位非洲老人知道他要
穿越这片沙漠后,说自己也要过那边去。年轻人想,即使再慢也要陪伴老人一起走。走过了沙漠,老人说:“小伙子,你们整日四处奔波,生活得太辛苦了!相比起来,我们的日子就要悠闲、平静得多啰!前面的路好走了,我就不再送你了。” 说完,老人又向来时的沙漠走去。老人的话让这位年轻人既吃惊,又感动。吃惊的是,老人过得这样艰难,却同情他!感动的是,老人竟是在送他!
作文要求: ○1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重庆市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2、C
3、汗流浃背
身临其境
4、解释词义或写话均可。解释: 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颖,自成一家。气吞山河,形容气势宏大。(意合即可)如写话,词语运用要得当,表意要正确。*
5、写出家乡的名胜或特产,能突出其特征,语言表述通顺。
*
6、○1“津津乐道”应改为“津津有味”或“目不转睛”等词;○2改为“当大赛进行到颁奖环节时”或“大赛进行到颁奖环节”; ○3后一个“屏幕上”重复,删掉; ○4“即使”运用不当,应改为“虽然”。
*
7、广告语与公司名称巧妙结合;揭示了保险的作用;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修辞答到一点即可),增强了表达效果。
*
8、因为生态养殖改善水质,连日来,4只黑天鹅飞临长寿湖安顺岛湖边。*
9、称呼得当;内容紧扣市府“号召”,语意表述清楚。
例:小朋友,你知道“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吗?你以怎样的行动来迎接这次会议的召开呢?
“亚太市长峰会”将在我市召开,请问营业员同志,你们作为窗口行业,怎样来塑造重庆新形象?
为迎接“亚太市长峰会”的召开,请问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你们准备做些什么? *
10、(1)活动名要紧扣读书,体现读书活动的目的、作用等内容,语言要精炼。例:书香满校园、与书为伴。
(2)建议要能在读书活动中实施。例:○1举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3请作家作一场“走进名著”的报告会;○4在全校(或各班)举办“读书交流会”(或演讲会);○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
(3)例: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孙悟空,不畏艰险,有叛逆精神,法力无边。哈利•波特,天真活泼,智慧神奇。
11、(1)学而不厌(2)留取丹心照汗青(3)沉舟侧畔千帆过(4)忽如一夜春风来(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表达送别情感的课内外的古诗词句均可。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文言文阅读
12、(1)洗涤;(2)立、树立或竖立;(3)少。
13、(1)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2)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
了。
14、B *
15、D *
16、同意与否均可,理由要能支撑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
(一)17、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18、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19、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
*20、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
21、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22、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
(二)*
23、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
24、(1)敬畏、珍爱、担心。意合即可。
(2)把无形的温情形象化;薄,表明“爱惜”这种情感易被伤害;透明,揭示了这种情感的纯洁。
*
25、由喜欢而吝啬;俭省资源,珍爱时光,制造机会重享愉悦,细水长流咀嚼快乐四点任答一点均可。
*
26、有了保护,爱惜才能真正实现。没有爱惜,保护就成了强权、协迫。
*
27、所谈内容应是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惜而没有爱惜的事例的认识或感悟;语言表述通顺。
四、作文略。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里士村小学袁景楼
一、填空(34分)
1、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紧密结合。
3、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4、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5、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6、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和()()、()。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7、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会写作。
8、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可以是();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9、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和()()、()。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二、选择题(1分)
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3)倾听、表达和交流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2)第二学段(3)第三学段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
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3、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70篇(段)。
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第三学段写字要求。
5、教材选文要具有工具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6、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精读和略读。
四、简答题(18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3、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五、问答题(15)
1、实施建议部分中,有哪五条教学建议?
2、写出《课标》推荐的1——6年级的优秀诗歌篇目(含作者)4首。
六、课堂教学设计(20分)
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课(第一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