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
一、填空。(40分)
1、(语文素养)(多重)(奠基)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性)(阶段)
3、(游戏)(活动)
4、(朗读)(默读)
5、(互动)
6、(正确)(流利)(有感情)(语言)(语调)(感情)
7、(探究)(创新)
8、(思维)
二、判断。(20分)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20分)
1、(√)
1、(①)
2、(√)
2、(①)
3、(×)
3、(③)
4、(√)
4、(②)
5、(√)
5、(②)
6、(√)
6、(③)
7、(×)
7、(①)
8、(√)
8、(①)
9、(×)
9、(①)
10、(×)
10、(②)
四、简述题。(20分)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二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第一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组 刘峰
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4、()是学习的主体。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二、选择。
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1)多认少写(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1)诵读和浏览(2)精读和略读(3)朗读和默读
5、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重要思想为指导。(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3)马克思主义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
3、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4、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5、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五、案例分析题。
1、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2、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答案部分
一、填空
1、(综合性)(实践性)
2、(工具性)(人文性)
3、(全体学生)(语文素养)
4、(学生)
5、(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二、选择
1,(1)2,(1)3,(2)4,(3)5,(2)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 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五.案例分析。
1.(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
(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
(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
在一起。
(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2.(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
(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
(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
(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第三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宇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
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二、选择题(10分)
1、(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
(2)道德素养
(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2),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
(2)语文材料
(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
(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3)倾听、表达和交流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2)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1)50
(2)60
(3)70
6、教材选文要具有(3),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1)人文性
(2)工具性
(3)典范性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1)。
(1)多认少写(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3)。
(1)诵读和浏览(2)精读
和略读
(3)朗读和默读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2)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
(3)写作技巧
10、“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2)写字要求。
(1)第二学段
(2)第三学段
(3)第四学段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4、实施建议部分中,有哪五条教学建议?
5、写出《课标》推荐的1——6年级的优秀诗歌篇目(含作者)4首。
四、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
9、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 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
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
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四、简答。(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测试卷二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
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
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
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
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
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
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2)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
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
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
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
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
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
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
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
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
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
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
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
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
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
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目标和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科目过多
和
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
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
方式和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25页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五、论述题(15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60或142页
一、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的性质
2、素质教育
二、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同志关于“教育要,___________”,和江泽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目标和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
三、选择题。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五、简答题。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六、论述题。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语文新课程答案
一、名词解释
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填空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
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第四篇: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166
1、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2、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4、(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
(3)写作技巧
5、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6、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8、四、简答。(20分)
9、一、填空。10、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里士村小学袁景楼
一、填空(34分)
1、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紧密结合。
3、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4、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5、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6、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和()()、()。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7、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会写作。
8、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可以是();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9、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和()()、()。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二、选择题(1分)
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3)倾听、表达和交流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2)第二学段(3)第三学段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
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3、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70篇(段)。
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第三学段写字要求。
5、教材选文要具有工具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6、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精读和略读。
四、简答题(18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3、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五、问答题(15)
1、实施建议部分中,有哪五条教学建议?
2、写出《课标》推荐的1——6年级的优秀诗歌篇目(含作者)4首。
六、课堂教学设计(20分)
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课(第一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