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用书》使用培训资料
研读《教师教学用书》 增色“多彩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参考书是为了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编写的,它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目的是为教师备课时提供一些方便。
《教师教学用书》的特点:
1、具有权威性,要认真学习,仔细阅读。
教师教学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种教参、教案等资料鱼目混珠。为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应试资料的干扰,真正把教师教学用书摆在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位,向时,要对教师教学用书认真学习,仔细阅读。
2、具有实用性,要正确借鉴,合理运用。
现行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具有根强的实用性,大有“包办”备课与教学之意。但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所以我们要正确借鉴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建议,合理运用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资料。
3、具有知识性,要全面掌握,不断提高。
《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能够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涵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等。作为语文教师,正确使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有助于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所教教材的内容、本年级的阶段目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使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活动。在讲解使用《教师教学用书》之前,我先带领大家一块研读一下刚刚发行的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语文学科到底是什么,要干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有所了解之后,再来一起谈一谈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幻灯片2-10)
那么到底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幻灯片11)
一、全册书备课前,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前言部分
《教师教学用书》前言一般分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几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教材的编写要求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
我们语文教师在备整本书之前,必须对这几部分内容
二、单元备课前,解读《教师教学用书》每单元前的简析 通读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便更好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结合教材,对每单元的主题、每课的主要内容、课文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课文的编排目的都进行了介绍,解读好单元简析,就是对本单元的所有课文的脉络有认识和把握,在教学时就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学生所需掌握学习的目标了清晰地重点分散在每一课知识点进行纵向的
三、课时备课时,精读《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课的所有内容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教材每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举例、相关链接等内容都做了很详细的诠释,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时备课时,必须明确本课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目标有什么要求、重点要教什么、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时的难点在哪里,结合目标、重难点,到底怎样设计教学,这就是解决为什么而教,要交给学生什么,用什么方法教,如何确定学生学会了几个问题。
作为语文老师,千万不能为了教一课而教,要为了学生终身学习语文而教。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借助《教师教学用书》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根据学习需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相关链接、课文阅读等),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重视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复习检测前,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重温《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课的知识点
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每次期末考试前,都会带领学生将本册书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复习巩固,为学生理清脉络,让学生清楚自己本期学了什么,每课重点在哪里,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师教学用书》,带领学生将《教师教学用书中》强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保证学生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性。结合我区检测方向,以2008-2009学年二年级上册评价试卷为例,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提醒大家注意《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以下几方面知识点:
基础知识方面:试卷的第二大题我会看拼音写词语中,有“旗帜”“祖国”两个词,是《9 欢庆》一课的内容,在《教师教学用书中》p53页写字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祖”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这就是考察学生对会写的字掌握是否准确。再如第三大题我会照样子写出字形相近的字,再组词。这是对学生识字方法的考察,在《教师教学用书中》p13页中有明确说明,“有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方法识字(娃、洼),“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阅读方面:试卷第八大题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为故事背诵,这些要求在《教师教学用书中》P16、P1 33页的学习目标中有明确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两首使都是唐诗中的极品。也许孩子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确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这两句诗需要学生能够理解背诵,在低年级古诗教学时就要顺应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古诗意思老师一般不主动讲解,生字词要稍加解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作简要回答,也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释疑或了解古诗大意,切忌逐字逐句讲解。
写话与口语交际:试卷第九大大题是我会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在《语文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对写话和口语交际是这样描述的: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见幻灯片12)《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也有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前我们能够吃透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根据课标要求进行口语交际及写话教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敢于表达,会写简单的人物对话,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应当承认,教师教学用书在某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细读现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我们也会发现教学用书中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学习目标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结合课标进行细化解读,按照细化解读的要求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以三年级《灰雀》一课为例,我们一起解读细化制定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13)
1、借助汉语拼音和已有的识字经验,会认5个生字;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笔顺特点,用硬笔正确、规范、整洁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默读、轻声读、略读等方式读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语气变化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读文,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抄写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我们知道,农民锄地离不开锄头,工人做工离不开工具,同样,我们做教师的上课也离不开教学用书。可见,教师用书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教师教学参考书》只是以多数学校和多数教师的实际需要为目的而设计的,很难照顾到不同层次学校和不同水平教师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还应该从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出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参考书只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向导”,而不应该成为束缚教师手脚的“紧箍咒”。如果有人期望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人认可的标准答案,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多彩教育”的核心是“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用好手中的教学用书,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打造符合四生理念的多彩课堂,使多彩教育之花在二七绚丽绽放。
第二篇: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推荐)
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
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真是手忙脚乱,对于教学更是摸不着边,完全不知道怎么上课,于是总是在网上、在教案书里淘现成的教案,可是似乎也收效甚微!因为每一课时的教案都好长,根本记不住,有时候自己上课都觉得毫无章法、没有线索,真是可怜了之前的那些学生!
2013年秋季学期,随着教科书一起来了《教师教学用书》,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以为不过又是一本教参,还是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教案来得方便,于是我继续着痛苦的但又自认为必要的记教案之旅!
后来,我无意中翻开了这本书,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一本教参,却又不仅仅是教参,且绝不是让人越变越懒还理不出线索的教案书!开始时,上课前,我还是主要翻看教案书,查看教案,但在看完教案之后会再来翻翻这本书,后来觉得教师用书似乎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于是先查阅教师用书,再看教案书,上课时,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脉络要清晰了许多,也轻松了一些,不过,当时我还没意识到是这本书的功劳,但我似乎离不开这本书了!
转眼到了2014年春季学期,又是一年领新书之时,这回在书堆里我主动寻起了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来!之后我又循着头一个学期的步骤,继续使用这这本书和教案书,只是有渐渐抛弃教案书的趋势!
到了去年,我突然发现,我竟不需要时时离不开的教案书了,反倒是上课之前一定会好好研读《教师教学用书》。首先拿到新教材,即翻阅本册的《说明》,以熟悉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等,尤其是《说明》里会出示本册的教学目标,对于经常懒于翻阅新课标原文的我们简直是如雪中送炭,知道了教什么,我们才好思考怎么教啊!然后,每一单元的单元分析,让我们对一单元的内容都有个整体的了解,以免我们割裂单元的内容,做更好地整合教学,让我们更明晰教什么。接着,进入具体的一课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给每一篇课文编写了“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精读课文有,经常是片段)、“相关链接”。每次我都会从教材解读看起,了解课文背景、内容、表达特点,以及把握重点词句;再查看教学目标,进一步明晰本课教什么;教学建议就是给我们一个怎么教的建议,虽然这个部分不长,但每次看的时候,我花的时间是最多的,边看边圈画,再看的时候就把建议逐条简写在语文书上,加上自己对授课的感受和设计,那
么我的每课时的教学简案就出来了,且因为我写了一遍,上课时脉络就会很清晰,几乎不会有自己都觉得很混乱的感觉。至于教学案例和相关链接,我通常只是了解一下就过。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先告诉了我们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教,因此当我们明确了每课时教什么了的时候,我们的教学脉络自然清晰了!
我就这样用这本书两年了,去年才突然发现,我好像摆脱了对教案书的依赖,对于课文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以前是不看教案,根本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现在查看课文后,也会有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即使不查阅教案,也大概晓得教什么了,这也是一个收获吧?
第三篇:教师岗位聘用书
教师岗位聘用书
甲方(企业):青海航源工贸技工学校
乙方(职工):
根据工作需要,青海航源工贸技工学校依据《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书》,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聘用书。
一、聘用岗位及期限
青海航源工贸技工学校聘用员工张富贵为机械教师,期限 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
二、劳动报酬
岗位薪点工资:月工资为3000元,奖励工资(奖金)、工龄工资、其他工资(特殊津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执行学校《薪酬管理标准》。
三、工作内容
执行学校《 教师 岗位工作标准》(由部门负责提供并签收)。
四、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违反岗位聘用书的约定,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时,都应追究责任。对校方,由国家行政或仲裁机关依法进行行政制裁或经济处罚;对受聘职工,由校方依据管理标准或制度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2.聘用期内,除因工作需要组织调动离开本校外,受聘职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而要求解除岗位聘用书时,须按相关专项协议约定交纳违约金和赔偿金。
五、劳动争议处理
岗位聘用书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由学校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
六、本聘用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学校代表(签章):
受聘职工(签章):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第四篇:防范侵害 教师用书
第九课 保护自我
(一)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
○ 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
○ 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
○ 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知识目标
○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
○知道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相关法规。
○了解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虽然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这些保护有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增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犯罪分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具备防范犯罪的意识和能力。青少年只有学会了自护,才能在犯罪侵害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临危不惧,运用有效的防卫手段,敢于和善于与犯罪作斗争。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万花筒,既绚丽多彩,又不时滋生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青少年只有掌握了自护武器,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分清是非,识别善恶,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成为合格的公民。
本课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可能受到的侵害,在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护方法。本课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从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入手,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是对中学生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2.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的“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本课内容结构和教学建议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由引言和“身边的侵害与保护”、“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以一个同龄人依靠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使自己免受侵害的事例,向学生说明,中学生需要而且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本框由“种种侵害”和“身边的保护”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种种侵害”。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介绍了青少年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事故,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侵害;进一步分析了对青少年的伤害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伤害,而且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伤害,最严重的是对生命的剥夺;指出虽然学生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第二目“身边的保护”。教材以杜鹃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受教育权,避免了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的事例,说明为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都负有一定的保护的责任,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分析了青少年自我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成长中的、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当青少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保护有时不及时、不到位,因此青少年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同时,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本框最后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名言,进一步明确社会的各方面关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根据生活中青少年受到侵害的现实情况的分析,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侵害有三种重要原因:一是警惕性差,没有对陌生人和非常规现象的戒备,缺乏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二是遇到侵害行为时,慌张而不冷静,缺乏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三是遭受不法侵害后,因为怕受打击报复等而不敢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据此,本框教材设计了“提高警惕”、“用智慧保护自己”和“用法律保护自己”三目内容。
第一目“提高警惕”。通过李明出借身份证和网上聊天的事例,说明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通过小佟乘坐不相识异性的摩托车的事例,说明女生要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目“用智慧保护自己”。教材在材料的选择上,力求联系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身份证、上网问题、野外郊游迷路、被坏人跟踪、被劫钱劫物等,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供了女生的自我保护方法和与不法分子作斗争时的策略:有制服能力时,要勇敢地作斗争;没有能力制服时,要采取一些脱身的方法;特殊情况下要进行后果比较,保住最大利益等。这一方面体现了教材设计上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第三目“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材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国内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的审理过程,让学生通过此例明白法律会给未成年人一个公正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二)教学提纲
课题:保护自我框题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1.种种侵害
○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几方面的侵害
○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
2.身边的保护
○各方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
○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框题二: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提高警惕
○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女生要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
2.用智慧保护自己
○ 面对不法侵害,迅速准确判断是关键
○采用机智灵活的方法保护自己
3.用法律保护自己
○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教学建议
1.依据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
本课共计四至五课时。其中用两课时,分析说明中学生身边存在的侵害和采取的各类保护措施;用两课时,以情景模拟、参与体验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有效防止侵害、避免危险的方法;用一课时,开展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
2.注重案例教学,加强实践活动
(1)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很紧密,对学生顺利度过中学时代,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可以用材料收集的方法,帮助学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实例;也可以介绍青少年自我保护的科普读物、宣传网站等;还可以让学生上课前分组收集“我们身边可能存在的侵害”的材料。在分析这些事例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各种侵害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从而敲响保护安全的警钟。
(2)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活动方式,分析典型事例,模拟自护情景,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必要的方法,以增强保护自己的信心。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补充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增强说服力。
(3)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可适当组织一些课外的延伸活动,如问卷调查活动,使《初中生自我防护手册》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组织参观、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自护的现状,如参观青少年自护营,参加“星光自护行动”、“青少年维权活动”等;在全校或社区内,组织一次青少年自护宣传活动,可用事例、漫画、名言等各种方式组织宣传材料,开展如“自护小窍门”、“戴上识别镜”等寓教于乐的、参与性的、体验性的活动,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关于教学评价
(1)本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应体现在: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本课评价的重点应在于此。
(2)对于自护意识的评价可采用问卷测试的方法,通过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判断和选择;同时还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前后的对比来评判。对于自护能力的评价,可采用行为训练、情景模拟的方法。在评价时要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3)本课学习评价可采用“档案袋”的方法,让学生以小制作、小创造、小作品的方式汇报本课的学习情况,如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作品应便于携带,上面印制有匪警、火警电话和青少年法律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医院、消防队等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等。
(四)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引言部分──角色扮演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观察和了解侵犯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帮助青少年树立信心:只要有高度的警惕和掌握一定的自护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保护好自己。
操作建议
(1)课前请学生分组准备引言部分的情景模拟故事。
(2)课上分组分角色展示故事,注意不同的侵害手段和自我保护方法的展现。
(3)分析导入新课时,一方面指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可能会受到侵害,另一方面要借助同龄人的实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注意事项
(1)此活动为导入新课,不需要对内容作过多分析。
(2)要从树立自护意识的角度来导入,对社会的复杂性不要过多渲染。
种种侵害──问题探究与资料展现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受到侵害的状况与来源;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类、展现有关青少年受到侵害的种种事例,较全面地了解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受到侵害的表现,在增长经验的同时,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操作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就教材中列出的青少年受侵害的四种常见的来源,即意外伤害、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探究各类侵害的表现、采取的手段、给青少年带来的伤害等问题。尤其要指出对青少年的伤害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伤害,而且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伤害,最严重的是剥夺生命。
(2)分组、分类介绍学生收集的各种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实例,从中归纳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种种表现,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3)在总结时要对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侵害作辩证的分析:一方面,家长、老师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出于爱护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作为孩子,要主动地与父母、老师交流思想,避免因相互不理解而造成的伤害。同时,对于老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于家长的不正确想法和做法,要敢于拒绝,甚至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
(1)对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侵害要注意全面、辩证地分析,给学生正面的引导。
(2)在分组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作好分类,避免重复。
身边的保护──帮杜娟出主意讨论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当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是会提供保护的,让学生有安全感。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特殊、紧急、复杂的情况下,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有不及时、不到位的可能,所以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操作建议
(1)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杜鹃的事例,设计讨论提纲,如受到侵害的来源,她应该采取的自护行动,类似的青少年受保护的例子等。
(2)分组介绍讨论结果,还可以延伸有关家庭教育的讨论,如讨论“孩子是我的,我想让她上学就让她上,不想让她上就可以不让”等观点。
(3)在澄清是非观点的基础上,明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注意事项
(1)“身边的保护”是一个教学重点。一方面要说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积极保护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分析,在各方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保护的情况下,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的原因。
(2)在对事例的分析中要注意尺度,不要让学生产生不安全感。
提高警惕──关于身份证的讨论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李明毫无戒备地借给别人身份证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身份证是我国公民代表其合法身份的唯一证件,与公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保护身份证就是保护自己的重要表现,从而提高自己的自护意识。
操作建议
(1)根据教材的事例,讨论身份证的作用、李明的行为后果等。
(2)分析李明受损失的原因。
(3)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防范意识是保护自我的前提。注意事项
(1)鉴于学生还没有自己的身份证,可请学生在课前作个家庭调查,了解家长对身份证重要性的认识。这样,可使课上的讨论更活跃、更有针对性。
(2)教师可收集一些生活中必须用身份证才能进行的活动,如存款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身份证的重要性。
提高警惕──网络友情的调查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介绍网上交友的过程和方法,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互相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操作建议
(1)设计“网上交友状况”的调查,要突出网上聊天时如何保护自己真实信息的方法。
(2)提供网上交友上当受骗、网络犯罪的事例,给学生以警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但它只是用数字和代码构成的虚拟世界,因此保守自己的真实信息也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面。
注意事项
(1)网络教育重在发挥学生的同伴教育的力量,学生更相信自己身边的实例。
(2)在班级同学的共同参与下,集思广益制订一份“网上交友规则”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提高警惕──女生自护反思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事例,让学生明确对于女生来说,高度的自护意识是保护自己免受侵害的最坚强的屏障。
操作建议
(1)阅读分析教材中小佟的事例,以给故事续尾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我保护意识是保护自己免受侵害的前提。
(2)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教材所提要求作对比,看看自己的自护意识如何,进一步明确保护自己的关键是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注意事项
(1)活动中注重正面引导与教育,可以请女生介绍自己的自护小方法,互相启发。
(2)由于此活动涉及女性的自护问题,在讨论时可以男女分组讨论,也可在课后给女生布置一个特殊作业,设计一个“女生自护专栏”,张贴于教室中,供大家共享。
用智慧保护自己──阅读讨论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教材中小吴和小任对待不法侵害所采取的不同行动,以及对行为结果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面对不法侵害,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并勇敢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是非常可贵的,但关键在于用智慧、用方法制服侵犯者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操作建议
(1)根据教材的介绍,分析小吴、小任与不法侵害作斗争的事例。
(2)分析两种自我保护行动为什么会有重大的结果差别。讨论:小吴采取了什么方法不仅保护了“小”自我免受侵犯,而且保护了同龄人这个“大”自我的合法权益?小任保护自我的行动对吗?
注意事项
(1)分析中可与珍爱生命的内容结合,就中学生如何避免和应对小任出现的险情,适时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
(2)活动总结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效的方法。
用智慧保护自己──读图与辨析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教材中列出的青少年可能遇到的不法侵害,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应对意外自然险情和人为伤害时,学会保持冷静,策略地对待不同的险境。应付各类险境,要依靠自己的智慧,有效保护自己,把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操作建议
(1)在讨论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青少年受到的不法侵害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意外的自然险情,二是不法分子的侵害。指导学生对待不同的伤害要依靠智慧,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
(2)分组读图,即野外郊游迷路、上学途中遇高压电线、放学被大龄青年抢劫钱物、下晚自习被坏人跟踪,以故事方式呈现途中情节。
(3)对不同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自护方法,注意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遇到意外险情关键在于沉着冷静,及时求助;与不法分子的侵害,关键在于作出力量对比、周边环境状况的分析。如有制服能力,要勇敢地作斗争;如没有能力制服,要采取一些脱身的方法;在特殊情况下要进行后果比较,保住最大利益,因为成功地保护自己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效的方法。
注意事项
(1)分析不同情境的不同特点,发挥集体的作用,尽可能地出主意、想办法,提供多种可行的自护方法。
(2)总结交流中不仅给学生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方法,而且要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实际对策,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用法律保护自己──案例分析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国内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让法律给未成年人一个公正的结果,表现了依靠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害羞、怕打击报复等心理,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操作建议
(1)案例介绍与分析,体验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成功感。
(2)收集身边类似的法律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故事,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
注意事项
(1)在体验同龄人依法维权成功的过程中明确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
(2)总结中可渗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
(五)本课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1.为什么要加强对青少年自护意识的培养?
一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二是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虽然制订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护规则,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这些保护有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必要教给他们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自护能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作用?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增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临危不惧,运用有效的防卫手段,敢于和善于与犯罪作斗争。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青少年只有掌握了自护武器,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分清是非,识别善恶,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成为合格的公民。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编写的,供使用该册教科书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教师使用。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1.教材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2.教材要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注意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
3.教材的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5.教材要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要留有余地,增加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发展、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教材内容及其编排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书后的生字表
(一),列出了全册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了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编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三)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如,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与扩展,词句练习),重视练习语文基本功(如,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也重视课内外结合,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后练习、语文园地,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非常亲切、自然。在有些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灵活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引导实践。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后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汉字。又如“语文园地四”,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还引导学生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启发学生了解多音字的特点。
在语文园地里还设有“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励学生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
3.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各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准备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的口语交际,话题是“未来的桥”。在此之前的《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习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分头设计未来的桥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得到很多启示,还可以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对未来的桥的设想。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另外,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在阅读方面,教科书的最后编排了五篇选读课文,供学生选读。
另外,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与发展。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都是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在每组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哪些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1.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安排的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等。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要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2.阅读教学。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等。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3.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总之,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指导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基本依据,仅供教师教学时参考。教师要结合当时、当地、本人、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进程。
本书按照教科书的编排体例,在每组前面编排一个总的提示,说明每组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对教师理解每组教材和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有所帮助。
每课一般包括“教材简说”、“学习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举例”四部分,有的还编排了“资料袋”。
“教材简说”部分,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书中尽量少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而是用感受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对教材进行解读,以拓宽教师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让教师生发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学习目标”部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也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
“教学建议”部分,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突出教学设计中最重要、设计难度最大的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其中,有理解教材的建议,有教学思路的建议,有教学准备的建议,有教学步骤的建议,还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学建议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同时注意符合实际,兼顾城乡,体现弹性。
“教学设计举例”是教学设计的案例,有完整的教案,有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有教学片段设计。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多样化,有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建议”里的思路,有的则与“教学建议”的思路不尽相同。为了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一个基本的凭借,尽量在每一组和每一类教材中,提供一个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案例。
语文园地部分,把教材简说和教学建议合并,分栏目提出较为具体的教学建议或教学设计。
“资料袋”主要是提供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参考资料,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其中有的可以用于教学过程,有的则只供教师阅读,不必告诉给学生。教科书后所附的五篇选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风吹》一课,可以在教学第一组“多彩的春天”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用来训练朗读能力;可以用作朗读检测的材料;也可以用作朗读比赛、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