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8: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代史纲要—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代史纲要—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

第一篇:近代史纲要—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

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

【关键词】:海瑞、海瑞故居

海瑞篇

一、家世出生

海瑞(1515~1587)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回族。海南省琼山县人。生于府城塘村(今琼山县府城镇朱吉里),海南人民亲切地尊称海瑞为“海公”。海瑞的祖先原籍福建,南宋时有个名叫海俅的人,从福建迁移到了广州,海俅的重孙海逊子在明朝开国之初是广州卫指挥(正四品武官名)。海逊子的儿子海答儿于1383年(洪武十六年)从军来到海南岛,就在琼山县落了户籍。海答儿的儿子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侄海澄、海澜、海翰、海鹏、海迈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其他还有三人中过举人。唯独海瑞的父亲海翰无所作为。

海翰娶妻谢氏,谢氏于1514年(正德九年)生下海瑞。海瑞出生4年后,父亲海翰便死去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田,勉强维持生活。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二、海瑞的政治生涯

1.中举教学,传道授业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对海南黎患不绝的现状,提出开通十字道路,设县所城池,中峙参将府兵备道的见解,以《治黎策》考取举人。三十二年(1553年)任福建南平县儒学教谕,主张师道尊严,作《教约》、《规士文》等以严肃校规。三十三年(1554年)闰三月,海南承宣布政使司(等于现代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中国古代的正式教师)。

2.初入官场,廉政现功绩

三十七年(1558年)春任浙江淳安知县,制定“兴革条例”36条,裁革冗费、冗役,力矫时弊。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将总督胡宪宗之子路过淳安时沿途勒索的千余两银钱全部没收入国库。不久又抵制宰相严嵩的干儿子、盐政都御史鄢懋卿搜刮民财之举。四十一年(1562年)升任浙江嘉兴府通判,受鄢懋卿党羽弹劾,被朝廷取消任命。同年十二月调任江西兴国知县。任上考察地理民情,制定《兴国八议》,提出改革方案和治理措施,严惩违法活动。

3.冒死觐见,上书入狱

四十三年(1564年)十月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目睹嘉靖皇帝一心寻求长生不老术,不理朝政,四十五年(1566年)买了棺木,诀别妻子,冒死上《治安疏》。开宗便说:“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力陈时政之弊,说“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道)„„以求长生”,“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劝嘉靖皇帝力戒斋醮,洗数十年之积误。嘉靖阅后大怒,把他打入死牢。

4.大赦出狱,再创佳话

四十六年(1567)十二月嘉靖皇帝病死,被赦复官,不久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升为尚宝司丞,四月升大理寺右寺丞。旋升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三年六月转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10府。期间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抑制豪强,扶助贫弱,平反冤假错案。其下属官吏中有劣迹者惧其威严,多数自行免职离开。又实行“一条鞭法”,以工代赈,疏浚吴淞江、白茆河,恢复两岸熟田40余万亩,救活饥民13万。后遭豪绅巨宦罗织罪名攻击,上《告养病疏》恳乞致仕。家居16年,在整理文稿的同时为乡民做好事,其中帮助官隆图青草村(今谭文镇)开渠引水灌溉农田一事传为佳话。

5.倍受排挤,难被重用

1570年(隆庆三年)冬季,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明穆宗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于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

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

6.老病去世,后世缅怀

万历十三年(1585年)被重新起用,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十四年二月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十五年十月四日卒于任上。整理遗物时箱内仅存俸银10多两和旧袍数件。噩耗传出,南京百姓奔走相告,痛哭流涕,如丧考妣。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奉旨归葬琼州,同乡许子伟护柩归里。丧船出行时,长江两岸站满了穿丧服的人群,祭奠拜哭的人百里不绝。葬于府城西北滨涯村。被祀为琼州府乡贤。著有《元祐党人碑考》、《淳安政事稿》、《备忘集》、《续备忘集》、《兴革条例》、《兴国八议》和《庆元伪学党籍》等;其中《元祐党人碑考》(1卷)和《备忘集》(10卷)被选入《四库全书》。其书法甚佳,尤以行书苍劲有风骨而倍受称道。一生刚正不阿,廉政恤民,被称为“南包公”、“海青天”。后人编有《海刚峰集》、《海瑞集》等。

海瑞故居篇

一、故居地理位置

海瑞故居在明代府城北门外海宅塘村,今属府城镇红城湖畔的朱桔里。朱桔里属府城郡西厢城外,西邻金花村,东靠北胜街,明清时期是个十分兴旺的人居地。当时朱桔里村外北面的坡地是菜地,东西两侧是树林,今天红城湖所在地是一片百亩良田,村四周有很多水塘,原海瑞故居的房屋前也有个池塘。

海瑞一生在故居生活时间较长。39岁前,除赴京应试外,不离乡土。嘉靖三十二年(1553)40岁至隆庆四年(1570)57岁,共18年在外任职。隆庆五年至万历十二年(1584)71岁,致仁仕归田15年。万历十三年在南京任职,至万历十五年74岁逝世。海瑞前后共计在故里生活53年。

二、故居修建历程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琼州知府佟湘年对一代忠臣的身后遭际感到悲愤,他寻访了海瑞故居的遗址,便以官价赎回,刻石立界标明四至,明令今后不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占用。又在遗址中间创建海公祠和丘公祠,购买祭田,请二公后人管理祠堂。

康熙四十二年(1703),都察院右佥御史彭鹏巡按至琼,对海瑞祠的规制不满,特命雷琼道副使黄国材、琼州知府贾棠在海瑞故址上扩建祠宇,同时创建苏公祠和丘公祠,使三祠鼎立外绕以垣,统称为三贤祠。海瑞故居遗址上的三贤祠是海南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纪念建筑群体。

乾隆三十四年(1769)秋,广东承宣布政使秦其立碑树于海公祠中,碑上刻海公故址四至范围,严禁任何人侵占动用。这块海公故里碑保存至今,碑高1.7米,宽0.53米,厚0.13米,碑文正楷阴刻,小字大部分模糊不清。“明海忠介公故里”七字,字大16厘米见方。

清末民初,三贤祠已经崩败,后人无力复修。民国9年(1920)八月,交通部长赵蕃,陆军中将、督办海疆防务、陕西省长李根源,连名刻立海瑞故里碑及丘浚故里碑各一块,树于海瑞故居遗址上。碑文正楷阴刻,字大5-16厘米不等,该碑现残缺,存放于府城朱桔里红城湖畔的海公阁内。

解放后,海瑞故址成为菜地。1978年,当地百姓自动集资在原址上兴建海公庙一间,系常见的土木小屋,供奉海公木塑像及海南名贤、本地人林杰(府、县志均有传)的木制神位,并找回上述二碑竖于庙檐之下。

复建的海瑞故居坐北向南,西向红城湖,背靠朱桔里大街。占地1363平方米。以海瑞故居的原貌为依据,参照明代海南建筑风格加以设计,海瑞故里后人承建,琼山县政府、府城镇政府拨款和各界人士捐资兴建。

重建的海瑞故居由前厅、正堂、后屋、书斋、花厅、书童间、杂用间、厨房等单体建筑组成,于海瑞诞辰480周年之际落成,对外开放。1998年列为琼山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已成为后人敬仰先贤的凭吊场所,为成一处继承传统文化、廉政勤政为民的教育基地。

第二篇:近代史纲要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观后感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二班

学号:110302219

姓名:赵艺子

很幸运我在五一假期来到了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当初在书本中学

到的那段荆棘的岁月只觉得悲愤,而当我真正的身临其境之时那满腔的爱国热情

被那一历历的遗迹一遍一遍的洗礼。这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它始建于1958年10月,在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纪念馆坐落在辽宁省

丹东市北部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

望。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构成。纪念塔高53米,正面为

邓小平题写的塔名,背面刻有记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光辉业绩的塔文。陈列馆通过

700余幅照片、1000多件文物以及图表、沙盘、绘画、模型、雕塑等,全面、真

实、客观地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伟大史实。全景画馆陈列着长

132米、高18米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人们在旋转看台上观看,犹如

身临其境,深为志愿军指战员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所感佩。在室外场地上还陈列

有各种兵器、坦克、飞机等。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

兵朝鲜,在仁川登陆,并将战火引向中国边境,轰炸安东(今丹东市)等地。应

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发兵朝鲜,与朝鲜人民

军共同战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三年艰苦战斗,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

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鸭绿江畔,参观了位

于丹东市锦江山西麓,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 “抗美援朝纪念塔”。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时,首先进入眼

帘的是高耸的纪念碑,庄严、肃穆。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

烈牺牲的英雄们,心中不禁肃严起敬。高大的纪念塔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的各

式武器展现面前,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进入庄严肃穆陈列馆的大厅,厅的正

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

令。按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令,瞻仰者仿佛亲历象当年了志愿军的英勇

壮举。沿着旋转的楼梯,仿佛有隆隆枪炮声伴你步入当年硝烟弭漫的朝鲜战场,此时的我思绪万千,五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战争的硝烟已散去,但留下是捍卫正

义,是不畏强暴的中华民族永恒的意志和精神。进入丹东市区的不远的地方,就

看到了抗美援朝纪念塔。经导游的介绍,抗美援朝纪念塔高53米,寓意为抗美

援朝战争于1953年取得伟大胜利。塔体为正方形空锥体,正面镶着邓小平同志

于1991年9月20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高2.2米鎏金大字。背面裙围

上镌刻有记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功绩和对抗美援朝战争评价的塔文。纪念

塔整体造型严肃、壮观,气势雄伟。

顺着台阶向东走,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了自1950年10月至

1953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美国

侵略者的英雄业绩,歌颂了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其中抗美援朝运动馆主要反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

美援朝运动;中朝人民友谊馆反映中朝两党、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英雄模范烈士馆记载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们的光辉业绩,缅怀英勇牺牲的烈

士。在这里,可以看到邱少云、黄继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也可以仿佛置身于上

甘岭的那场惊天动地的经典战役。特别是在全景画馆内看到《清川江畔围歼战》

图时,如身临其境般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深感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丰富生动的陈列内容,独特新颖的艺术设计,赏心悦目的文物精品,优美高雅的参观环境,让人留连忘返,回味无穷。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凝炼的民族精神却代代传承。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大志愿军指战员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后辈人更是一种激励,激励着我们去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

通过对整个纪念馆的参观,我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情感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升华、意志上的磨炼,决心以此次参观活动为契机,鼓足干劲,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为我国贡献全部力量!

展馆里6个展厅共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1,000余件,辅以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电动图表、影视设备等现代化陈列设施,利用全封闭玻璃通柜式展台,以及自然光、灯光结合的采光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将其陆军的三分之

一、空军的五分之

一、海军近半数的兵力投入到朝鲜战场,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的现代化武器,然而却遭到失败。志愿军毙伤俘敌71万余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达830亿美元。志愿军伤亡、失踪36万余人,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为62亿元人民币。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中方以弱胜强,取得胜利原因一是正义之战,二是精神武器。回想历史的天空,正视眼前壮烈的场面,只有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才是制胜的法宝。志愿军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我军的光荣传统,与朝鲜人民军一道,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我军指战员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我军打出了军威、国威,这是自元朝以后,中国对外最强硬的一次用兵,可以说是立国之战,中国军人、国人由受凌辱到铮铮铁骨,扬眉吐气,彻底结束了百年受尽外强欺辱的历史。以致于美国在以后的金门炮战、越南战争中一直持审慎态度。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也有利于下一步国家建设。这种精神的铸就,体现了我军不畏艰险英勇善战,战胜一切的决心,更彰显了我军光荣的优良传统。国家的利益,民族的精神离不开牺牲和代价,想到此,既感自豪,又感悲壮:邱少云、杨根思、黄继光、杨连第、罗胜教、无数的我军英雄长眠于长白山脚下绵延的崇山峻岭,那冲锋的号角是一个民族觉醒后发出的怒吼,我军战士用生命在诠释军人的信念,用生命在缔造共和国的辉煌。战争的硝烟终纠散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想想国家过去的种种困难。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士,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来为社会做贡献呢?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登上进馆台阶,首先看到的是抗美援朝纪念塔,塔体为方形中空式,灰白色花岗岩贴面。纪念塔的正面镶嵌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汉白玉塔花,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塔的背面是颂扬中国人民志愿军丰功伟绩的塔文。塔体两侧分别刻有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和平万岁纪念章。塔内有十一层扶梯,可直达塔顶了望口,俯瞰中朝界河鸭绿江及其两岸的秀美风光。纪念塔塔高53米,寓意19

53年朝鲜战争停战实现,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纪念塔前的进馆大台阶宽10.25米,寓意10月25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台阶中部为牌楼,象征志愿军胜利凯旋。由牌楼到塔基设有五层缓步大台阶,象征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五次战役。整个进山台阶共用1014块条石,寓意志愿军从过江到停战共奋战了1014个日日夜夜。陈列馆是一座三层建筑,平面呈品字型。陈列馆由序厅、抗美援朝战争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志愿军英雄模范馆、空军专题馆和尾厅组成。整个陈列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题,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体现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精选的600余幅珍贵的抗美援朝历史照片,1000多件文物,综合运用版面、景观、沙盘、模型、复原陈列等先进的展示手段,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展示形式,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历史。序厅中央有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司令员握手的铸铜雕像,反映的是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决策时,彭德怀临危受命的情节。体现出毛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伟大战略家气魄;反映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英雄胆识。抗美援朝战争馆中陈列着1950年10月1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内阁首相金日成和朝鲜外相朴宪永,致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亲笔信,是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从这封信中透视着中朝两国人民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在陈列馆里,我们认真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解,仔细看着一件件珍贵的照片和实物,无不令我们感动和震憾:在《上甘岭战役》电动沙盘前,看到志愿军打赢了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最为艰苦和残酷的上甘岭战役;在《奇袭白虎团》大型景箱前,看到战斗英雄杨育才带领侦察班,直捣南朝鲜精锐部队“白虎团”团部,并缴获“优胜虎头旗”的实物;看到黄继光以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孔,掩护反击部队夺回阵地的铜铸雕像;看到邱少云严守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烧身30多分钟,为了全局胜利而英勇献身的感人画面;看到被朝鲜人民誉为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将落入冰窟的朝鲜儿童崔莹抢救出来,自己光荣牺牲的动人画像。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他们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作战,不畏牺牲,创造了辉煌战绩,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走进《清川江畔围歼战》全景画馆。里面是高16米,周长132.6米的圆周形全景画,并配以特殊灯光、立体音响,使人身临其境,无比震憾。清川江畔围歼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世界上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所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志愿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使“联合国军”发动的总攻势变成总退却,而志愿军越战越强,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走出陈列馆与全景画馆,来到室外大型兵器陈列场。这里陈列着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使用的米格—15歼击机,卡秋沙火箭炮,1115号英雄机车,以及各种大炮、坦克等重型兵器。馆区广场右侧,是一座庄严的黑色大理石碑廊,上面镌刻的是魏巍同志手书的著名朝鲜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今天,我们要深切缅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激励我们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近代史纲要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割港 赔款2100万银元 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领事裁判权范围,明确规定关税协定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实际上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一方面因平均分配土地根本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而进步,一方面因绝对平均和取消交易而沦为空想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驻京 十口通商 势力进入内陆

1859年 洪仁玕呈《资政新篇》,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经济上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上设新闻破陈规,办学校建医院,外交上主张平等交往自由通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1860年 火烧圆明园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准许华工出国,割地九龙司库页岛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一方面沉重打击清王朝加速其衰亡,冲击儒家经典正统,打击外国侵略势力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而意义深远,一方面因局限提不出完整正确的正确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服自身腐败与保持团结,也不能正确对待儒学和科学发动群众,正确区分侵略者和人民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潜力巨大但不能担负自身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办企业,建海军,办新学堂,派留学生。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并争取部分经济利益,也培养了通晓洋务的人才,一方面也使新技术和新器物不再被排斥而冲击传统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但因其封建思想指导新技术、企图依靠外国富强和腐朽的管理而失败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中法新约》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签定 赔款2亿加赎辽费守备威海卫费 外国在中国办厂割台湾

1898年 戊戌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 背景:在维新派宣传改良社会制度中,与守旧派进行了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学西学的辩论,随即胜利并开始变法。变法主要内容有:政治上,简行政裁冗员,取消旗人供养特权;经济上,扶持农工交通业,办邮政,修铁路,编预算;军事上,练新兵,习洋操;文化上,办大中小学堂,废八股,行策论,奖新著,励报刊,译外文,开留学。失败原因有三:不能也不敢否定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制度,而以圣贤之名托古改制为其一,惧怕人民群众的力量,无力对付封建势力的反扑为其二;对帝国主义抱有美好幻想为其三,其失败充分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行不通。其意义在于:维新派的活动贯穿着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了民族觉醒;其政治改良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局限,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思想启蒙上传播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平等,同时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1900年 清政府与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侵华失败帝国主义瓜分破产,次年《辛丑条约》(对惩办不力者,一经革职永不叙用,帝国主义有权留兵驻守,并赔款4.5亿两白银)签定,反侵略战争因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失败,但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民族意识觉醒

资本主义帝国侵略特征:军事上侵略屠杀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劫财富 政治上控制外交内政扶植收买代理人 镇压人民反抗 经济上控制通商口岸剥夺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操控经济命脉 文化上借传教士侵略和制造舆论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1月,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初步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纲领 至1907年革命与改良辩论三个要不要,即要不要革命推翻清政权,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土地国有,完成革命准备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破产,满清统治失去人心;民族资产阶级壮大,青年知识分子成为骨干力量。内容 :1912年(民国元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 二月清帝退位 三月参议院颁布临时约法规定;民国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设立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体制,国民一律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八月 刺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科学 其局限是:宣传的资本主义共和国一直行不通,提出的改造国民性不符合封建思想下的社会革命,其领导人缺乏批判精锐批判力原因: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尖锐的战争形式表现了出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被先驱者疑虑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8年 护法运动失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辛亥革命失败并结束。失败原因:根本上,资本主义建国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具体的,没有明确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党。意义:打倒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使帝国主义再也无法维持在中国的稳定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开始深入人心;打倒了皇帝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民族觉醒,激发了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匣门;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发生积极变化;不仅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也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教训在原因上找。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进一步成长,新文国十月革命传播,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广泛而深入的群众性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明确党纲为以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用专政消灭阶级,废除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提出最高纲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参加国共合作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了明确奋斗目标,采取了新的群众路线的办法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阐释三民主义为:中华民族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反帝民族独立,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原则的民生主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征讨广东陈炯明,次年北伐吴佩孚孙传芳,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起义1926年中山舰事件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严重动摇,反革命力量强大,中共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8月7日 八七会议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转折 9月9日 湘赣边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10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

山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科学阐述土地革命(土地私有税后个有,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消灭地主阶级,人均分配土地。简言之,打土豪分田地)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12月东北易帜 1930年 毛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1年第一个土地革命纲领路线 九一八事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左的错误结束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毛反对本本主义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瓦窑堡会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2月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2月12日 西安事变,十年内战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日本的残暴殖民:从大屠杀到三光政策,从731部队到慰安妇,从掠夺矿产到经济统制,从思想战到奴化教育。

1937年 2月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五项主张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变8月洛川会议 改编红军为八路军9月 陕甘宁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凇沪会战平型关大捷 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2月 南京大屠杀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原因:客观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上国民党战略方针错误,即策略上片面抗战,战术上单纯阵地防御战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9年7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制定了发展工农小资等进步势力,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军阀等中间势力,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顽固派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百团大战

1941年 5月毛陕甘宁施政纲领 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包括中共党员、非党左派、中间派三三制,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组交息,发展生产精兵简政,开展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10月皖南事变

1942年2月 整风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深入贯彻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

1945年 中共七大 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民族觉醒下的民族抗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经验:民族团结是战胜困难和实现目标的奋斗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抗战得以坚持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意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避免了被殖民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团结意识,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5月4日,中共改减租减息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6—9月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指出,全国土地革命胜利后,存在两大基本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当在全国范围胜利后务必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糖衣炮弹袭击,进京赶考考个好成绩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6月 毛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坚持依靠工人和农民联盟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颁布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实行民主集中制,民族平等区域自治。经济上各得其所分工合作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新中国外交原则是本国本国独立自由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原因: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完善与进步 1949年 开国大典在京举行 新中国成立,意义:

1、帝国主义压迫奴役的时代结束,中国以新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

2、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压榨,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3、军阀战乱匪患得以消除,为建设提供了基本环境

4、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政治基础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执政党,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从争取经济独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政治独立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小米加步枪到国防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科技事业得到发展;3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环境得到改善;4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控制经济政治命脉,以剥削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障碍

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独立与解放 改变落后实现国民富强的历史任务 两个中国之命运 :资产阶级民主和共产主义民主的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处境:外国资本绝对优势地位,官僚资本权力垄断地位,封建地主所有制关系束缚,军阀官僚掠夺

特点:占总体国民经济比重小(力量弱),商业金融比重大工业资本小(地位不高),是缺乏重工业为基础的轻纺食品工业(缺乏独立性),规模市场技术先天不足(害怕工人革命),兼经营土地利润(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景。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论十大关系:1956年2月到4月,毛泽东等先后听取了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听取汇报基础上,毛泽东逐步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总结经济建设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内容。《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面对的困难:1保卫并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4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措施:

1、1949年到1952年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继续推行土地改革和婚姻改革,剿清匪患,2建国头三年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取得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4开展整风整党运动,1951年进行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1952年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1953年 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原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腾飞基础,对个体农业的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备条件,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导方针:1先合作化后工业化2充分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3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发展一批巩固一批4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合作社评价标准5把社会改造与技术改造相结合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

1955年 农业合作化高潮 7月一五计划通过决议:初步建设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基础,相应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保证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

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毛提出 第二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4月-5月论十大关系,指出其基本方针为: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我国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月中共八大制定二五计划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上要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2月毛泽东提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解决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解决4月整风运动:反官僚反宗派反主观主义6月反右斗争开始扩大化11月拉开大跃进序幕

1958年 5月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得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实际上偏快而忽略了省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9月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11月初步纠左1959年 7月以左纠左 三面红旗三年严重困难 1961年 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62年 七千人大会恢复和发扬了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认识,推动了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56-1966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75邓小平整顿1976年 粉碎四人帮 十年文革结束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纲要

观《长征》有感 姓名:谢媛专业:财会2班学号:20102986 摘要: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 3万人。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后,红军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中红军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关键字:长征艰苦奋斗胜利

历史课带领我观看了电影《长征》。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现在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结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

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长征精神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一代最要学习的,而且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安逸和享乐的生活,会腐蚀我们的心灵,失去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艰苦奋斗,不忘人民群众,不忘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党的青春本色”。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艰苦奋斗就是要刻苦学习、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

第五篇:近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受压迫严重,斗争性强;大部分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二、中国资产阶级的特征:软弱性,妥协性,斗争性,革命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名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掠夺财富)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名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高山族人民的斗争,中法战争期间香港工人和商人的罢工斗争,刘永福黑旗军的斗争,义和团运动;台湾刘铭传击退法舰队,冯子才镇南关大捷,关天培,邓世昌等)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英西藏,法广西,日台湾,俄新疆;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2.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四洲志》编译和惟愿《海国图志》反映中国独立自强的爱国思想;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严复《天演论》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1年1月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经济方面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文化方面建立新闻馆破除陋习,兴办学校”;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专权,内部矛盾激化,信天不信人思想)

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意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根基,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提出科学的制度纲领;拜上帝会的负面影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筹设海防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抛弃了“华夷之辩”,提倡自强御侮;促进了中国的国防和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前提: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心的民族危机。行动方式: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标志;冲击了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政治的发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具有先锋桥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守旧势力的反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发动群众。

5.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革命的旗帜

6.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目的是为了延续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学习日本立宪:皇位永固,外患减轻,内乱可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留洋青年知识分子为中坚力量)7.三民主义学说:

①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回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②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难以发动群众)

8.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弱点:未考虑到帝国主义会干涉;局限于知识分子而没有深入到广大群众)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封建帝制的覆灭:武装起义(19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与保路风潮;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2.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元旦南京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辨析: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全国性的革命政党领导;有完备的革命纲领;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颁布了约法)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结束了统治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签订不平等条约;接受“二十一条”复辟帝制;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文化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1918年5月21日护发战争失败)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客观上讲,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本身的弱点和错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是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组成的封建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袁世凯死后,形成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2.新文化运动

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陈独秀上海创办《新青年》,鲁迅、李大钊、胡适主要撰稿人)

②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和科学(用自然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老研究社会)。

③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第一次深入到文化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反思。

④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运动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的圈子,没有深入到群众;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采取极端形式主义的方法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内部分裂,影响了深入发展。

3.十月革命的启示:a、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解放之路

b、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十月革命的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与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革命方法的指示。

4.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5.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6.五四运动的意义:a、以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和新旧民主主义的分界点(从时代特点来看,五四运动发生于一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干部上)做了准备)

c、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等);部分中国同盟会的成员(董必武等)

2.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a、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的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b、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c、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共产党早起组织的活动: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b、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工作;

c、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世纪组织工作

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年7月23日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工作计划为“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给灾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代表着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a、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反帝反封建和统一中国”

b、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三)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解释:a、在民族主义中突出反帝,对外实行独立;

b、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c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实际上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四)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1924年国共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为革命准备军事力量的骨干;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大革命的高潮;1926年7月北伐战争使北洋军阀迅速崩溃。

(五)中共在大革命中的贡献:a、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这是由中共提出的)b、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中共是群众的组织者)c、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是革命战争(叶挺“铁军”)

(六)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7月15日汪精卫叛变。

(七)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上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汪蒋集团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买办阶级拉拢到反革命营垒里;从主观上讲。是由于中共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农民群众、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武装力量领导权。

(八)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领到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共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对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928年宁(蒋)汉(汪)合流,继续北伐,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党建立全国范围内形式上的统治、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变成了由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1928年至1929年中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繁荣。

2.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的方式: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来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的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来控制人民;厉行文化专制主义控制舆论和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

3.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在白色恐怖中许多共产党人牺牲;

4.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彻底清算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枪杆子里出政权”

意义:使中共在政治上大大迈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5.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共产党人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9月秋收起义(毛泽东),12月11日广州起义(叶挺、张太雷、叶剑英)。

屠杀政策下的反抗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依靠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7.毛泽东在理论上阐述武装斗争的思想:1928年10月和11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1930年5月《反对资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8.反围剿的战争与土地革命:1930年10月起反围剿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发展与土地革命分不开。(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第一部土地法,1929年4月第二个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在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指引下根据地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左翼文化运动

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三次左倾错误:a、1927年11月到次年4月的瞿秋白“左”倾盲动错误(创造总暴动的局面);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举行总暴动攻打中心城市);c、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的打击排斥中间势力)

2.左倾错误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红军不得不退出南方战略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3.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黔北遵义a、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国革命和中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红军长征的胜利: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于1936年在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长征精神: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风险,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它是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端正思想路线,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军国主义国家,一战后为扩张势力,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1927年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大陆政策:政府中国得先征服东北,政府世界得先征服中国)

①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铁路,反诬中国驻军,当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② 华北事变:蒋介石在7月发表“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中共进行“围剿”,而国联和英美的姑息纵容,使日本入侵华北,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成为日本自由进入的“真空地带”。之后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二市的“防共自制运动”,制造傀儡政权。

③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炮轰宛平城,侵华战争全面开始。最初“速战速决”后改为“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扶植傀儡政权,发展汉奸组织,对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进行“扫荡”。至1945年8月15日彻底失败告终。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① 建立伪满洲国,策动反动政权(汪精卫伪政府)

②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包括: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c、强制进行奴化教育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① 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冯玉祥,吉鸿昌,蔡廷锴,李济深等。

②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抗日游行:“反对华北自制”;“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了“反将抗日”,提出“逼蒋抗日”。

③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④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① 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客观上,敌我力量悬殊;主观上,a、片面抗战的路线,不敢发动和武装人民群众,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c、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② 战略相持阶段到正面战场:1939年1月国民党决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四、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① 全面抗战的路线: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② 持久战的方针:毛泽东《论持久战》系统的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a、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b、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③ 敌后战场的开品和发展: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一二〇师雁门关大捷;一二九师夜袭阳明堡机场。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的人民军队担负的敌后战场。

④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a、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b、在战略相持阶段,游击战争是成为敌后战场的主要作战方式

⑤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反战进步实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⑥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a、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南泥湾开荒);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⑦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a、毛泽东首先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c、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大工业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⑧ 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⑨ 整风运动是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解放运动。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① 抗日战争的意义:a、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组织上和精神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d、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a、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③ 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a、全国人民大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c、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与直接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d、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e、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才能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a、确立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b、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第三条道路:中间路线,即不走国民党的道路,也不走共产党的路线

3、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① 政治上,独裁专制,残酷的特务统治;

② 经济上,把抗战接收变劫收,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苛捐杂税多,抓定拉夫; ③ 军事上,不顾全国人民和平的期待,冒然发动内战(倒行逆施,兵败如山倒)

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共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①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③ 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5、1949年9月21日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它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下载近代史纲要—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代史纲要—我家乡的“海青天”—海瑞[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我认为我对中国的近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们这个年代没有了战火,但是也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包括广大中国......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学号***719 姓名 刘利 年级专业 17级软件工程 班级三班 自幼时便知中华近代有一段伤感的、痛苦的、饱含血泪与屈辱的被侵略史;及长观史书、明......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现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综述:1、1840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逐渐沦为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主要矛盾:1)、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最主要)2)、......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 20——20学年第二学期院系:姓名:学号:年级 :专业:班级:《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读后感著作名称:《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著作的作者:关捷 出版社:社会科学......

    近代史纲要演讲稿

    西南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近代史纲要》演讲 课题《文化大革命》本组成员:李叶俊 何佑刚 袁润华 苏虹宇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里,当我们谈起文化大革命之时,作为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部分:论述题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3) 2.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同上) 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

    近代史纲要_读书笔记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 2008130540.梁晋力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算起,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却千头万绪,吩咐繁杂. 蒋廷黻用他自己称之为“简略的初步报告”的一部只有五......

    近代史纲要时间轴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1年,三元里抗英。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主要涉及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不是现在的香港全境),准许中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