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时间:2019-05-15 08: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第一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和磁卡)

时安排:1时

教学过程:

(新导入):

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特点):

①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

②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③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

④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⑤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证社会稳定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

①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核心。④实施情况: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覆盖面逐步扩大(看图表)。截至XX年6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业保险的参保人员分别达1067万、1009万和7920万。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依据一定的条在逐步地建立。

2、社会救济:

①含义:P12,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④实施情况:截至XX年底,有677个城市、1638个县城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发式扶贫。灾民救助。

3、社会福利:①含义:P12,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

4、社会优抚:①含义:P12,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形式。

、总体上看(画出知识结构图),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内容;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是辅助形式。其中,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社会优抚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

(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为什么?

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使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把我国社会保障的基点放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且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兼顾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障和生产的发展。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为什么?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的。因此,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

(四)我国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调整机构和岗位,有的企业还要实行兼并和破产,这就必然出现人员流动和失业。而只有对失业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给予适当的生活保障,才能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领取失业救济金和接受再就业培训是有期限的,劳动者要彻底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就必须通过就业来实现。

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议一议”:在择业过程中,有的人一再失去就业机会,只是由于就业观念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就业观念的偏差表现在哪些方面?

“想一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完全消除失业?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国有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在旧体制的影响下,形成了沉重的包袱(企业保障),这既不利于企业活力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3、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小结:

(请看结构图)

巩固练习:、我国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制度有:①劳动合同制度②个人利益保护制度③社会保障制度④公民自由出境制度

A①②

B①④

②④

D①③

2、XX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基本养老金发放属于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

后作业:、辨析: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约请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同志座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然后写一篇题为“我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小论文。

第二篇: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一.纵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体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弊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日益发挥作用,使企业和劳动者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物价不稳定等问题纷至沓来„„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显得非常必要。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全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潮的推进,社保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低保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表现在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等基本保障方式上,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扶持。

有关部门在这方面似乎已经做得几乎尽善尽美,很多相关的影响评价要素,如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各项社会保险缴费的收缴率等,常常都高达95%以上。然而站在市民的角度上看我国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由于制度与我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在得到了市民的分外关心的同时,也受到了我们褒贬不一的评价。

这就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给予人们的两种不完全一致的印象。这种不一致实际上可能表现出的是两种评价体系的差异。其一,政府有关部门是在一个既定的政策框架中来进行自我评估的,只要达到了这个政策框架中规定的目标,他们就完成了任务,因此,以《公报》的形式公诸于世的政绩本应是无可反驳的。其二,社会保障对象是以他们自身所得到的实惠来衡量政策的优劣的,一部分在政策视野之外没有或没有完全得到实惠的个人或社会群体自然不会给予相关的制度好的评价。这种差异也对我们有一个告诫:就社会保障制度而言,已经取得的成绩理应发扬光大,但改革之路尚且任重道远。

二.建议

社会保障作为由国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行为,可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的有效经济杠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配不公、贫富过分悬殊等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保障能够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平等竞争,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这都是它需要得到优化与重视的必要性,值得我们全方位斟酌。

A在保障服务方面的努力方向

1.养老制度

展望未来,老年人的生活区域可能走两个极端,集中在老城区,或者是在城乡集合部和卫星城的新兴小区,这些地方的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应得到特别关注。毋庸置疑,所有的设施都需要配备服务人员,不然,一切“工程”仍是形式主义的空架子。实际上,一个可行的对策是:“政府买岗位” 不一定就局限于“保洁、page1

保绿、保安”,政府大可以购买老年服务的岗位,何乐而不为呢?

2.医疗体系

现应改变现在以大医院为重点的医疗体系建设的思路,而应向重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转变。应该彻底改变坐等病人上门的“坐堂式”服务,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上门服务”作为主要方式。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还应该尽可能近居民延展。

3.失业保障

就国情和市情来看,失业并不是一个在短期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总会有一部分就业困难群体沉淀在社区中。所以,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的社区机制必不可少。这些机制既为社区中的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信息,也在他们没有找到工作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

B在“发展生计”方面的努力方向

随着城区的扩展,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们成为领取低保的市民,并且他们极有可能沦为城市贫民。对于这两类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更加开阔些。让所有的人都去劳动力市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并不是一个明智的社会决策,明知其不可为而非要人去为之,这越来越近似于政府的“推托之词”。只要我们把思路打开,以“发展生计”与“社会保障”两条腿来走路,肯定比只有社会保障一条腿的“单脚跳”效率要高。

以下是发展生计具体的建议:

1.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有关立法。完善有关的法规和政策,使社会保障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近而拥有法律的强大保障。

2.建立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只有提高各项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才能增强抵御和分散风险的保障能力。而做到政策统一、管理制度化;改革原有管理体制的部门分割、政出多门、的弊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的效率是刻不容缓的要求。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行的社会保障以侧重于救灾济贫为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区组织在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作用;社会保障资金由目前的企事业单位发,改革成社区化、社会化发放。

4.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使用的社会保障基金也将越来越多。推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有助于形成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筹资模式,并拓宽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保障干部队伍。加强对社会保障干部的业务培训、法制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以适应社会。

page2

三.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的确需要改弦易辙,因为目前社会保障仍然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最需要保障的社会弱势群体反而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全部的社会保障责任尽数由政府包揽,负担沉重,效率低下,导致社会保障难以发展;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日益困难,各项保障制度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性日益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可能使更多的社会群体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庇护,如流动人口、失地农民等等。

目前尚且不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前景作出具有确定性的描绘,更难以给出一个数量化的指标体系。但是,革新需要勇气和胆略,也需要充足的财力做后盾,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需要真正扩大到包括所有有需要的市民,不分户口、不分城乡、不分所有制、不分单位性质;所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都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基本保障,由政府操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政府都要保证兑现承诺;二是补充保障,按个人需求自由选择,以市场的方式运作,政府立法监管;社会保障基金应以个人按工资的一定份额缴纳,企业按利润大小交税,政府在基金出现困难时给予支助的方式筹集;并且政府要提供充分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以满足所有的人的基本需要,如此老百姓后顾之忧得到解除,满意度有很大提升。

page3

第三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教学教案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而设立的。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那么,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我国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提主要内容。讲授新课

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板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板书)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同学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它既包括聋哑伤残、鳏寡孤独的不幸者,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

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任何个人、单位和团体都不能韵扮演社会保障的角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是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建立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风,来消除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防止社会动荡。

每一个劳动者,在其一生中总会遇到如生、老、病、死、伤、失业等风险,承担这些风险,除了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赖社会保障制度。既然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那么它必然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板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社会保险(板书)

所谓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保险的对象是正在劳动或不能再劳动的劳动者,其资多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扣除或储存,劳动者享受保险的权利以他对社会所尽的义务为前提。社会保险属于政府举办的政策性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部分,我国至今仍在实行劳动保险,就属这种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板书)

所谓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孤老、孤儿、无赡养人又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某些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等。社会救济历来被看作是政府或社会团体帮助经济困难者解决生活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社会救济是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我国目前的社会救济包括两种:一是对长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的社会贫困成员的定期救助;二是对受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的临时救助。社会福利(板书)

所谓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所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换句话说,是指除工资、社会救济以外,社会(包括企业、市业单位)为其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举办的各种福利事业的总称。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第一,职工福利(如举办各种集体福利设施:食室、浴室、理发室、图书馆、俱乐部、托儿所等;建立各种补贴;取暖费、冷饮费、交通费等以及组织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等。)第二,社会福利(如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兴办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及市场建设、服务网点、社会服务等。)第三、特殊福利(如政府或团体为残疾人举办的福利工厂、孤儿院、养老院等。)

社会优抚(板书)

所谓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得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也包括对因公致残或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家庭给予的物质上的帮助或照顾。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方式。(为了巩固以上的学讲的内容,教师可板书下图,以便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楷体字内容进行阅读和讨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板书)

既要有得社会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板书)

为什么要有利于生产?因为,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社会保障制度所需资金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不得社会生产发展,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进行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为什么又要保障基本生活?因为,保障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生活,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直接的目的。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既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又要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关系。这就要从我国的国情、国力出发,使两者很好地兼顾起来。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板书)

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认识到:社会保障所需费用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如,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就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结合的方式。又如,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原则。在社会保障方面,劳动者既享有获得社会保障权利的一面,又有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义务的一面。劳动者应该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对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社会保险体现了这一原则。所有就业的劳动者都有义务把自己收的一部分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积累起来,等到需要时就可支用。对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者,社会有权力把他们排除在社会保险之外。当然,对那些没能力参加社会保险或生活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则可由国家出面给予必要的社会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板书)

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板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即要成为依靠市场而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法人。为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就要求企业能够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要求企业按照市场供求变化来决策资源配置;要求企业内部进行劳动、人事等方面的改革。而在改革中,出现企业关停并转以及企业富余人员进行安置与生活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失业保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失业保险制度是指,社会应保证有劳动能力而未能就业的人,在失业或待业期间有一定的收入,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们再就业。可见,失业保险以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板书)

政企分开,彻底改变“企业办社会”现象,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职工的养老、医疗、待业等绝大多数费用均由企业承担,这就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摆脱这一学生包袱,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职工保障的责任和义务不应该也不可能由企业来承担,企业的功能是组织生产经营。组织职工生产劳动,给他们支付相应报酬,是企业应当做的事情。但职工的生、老、病、死问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应由社会予以解决。否则的话,不仅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移位,也不利于企业开展公平竞争。因为,新老企业职工年龄结构不同,退休金、医疗费等负担也就十分悬殊,我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组织生产的功能严重窒息,这是企业长期以来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增加企业的活力,使新老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需要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作支撑。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板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现代化大生产和激烈的竞争打破了以往社会的宁静生活秩序,给人们带来的风险大大增加。社会保险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劳动者实行社会保障,就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消除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保证了现代社会能在剧烈竞争中变动中正常地、并且是有效率地运转和发展。

巩固新课

(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请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建立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四篇:我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以当代青年的视角为基准

1949到2010,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了世界的前三位,在一系列骄人的数字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是现在还很落后的方面,在不久的未来定会有所好转,中国会在往后发展得更好。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众多不足的领域内,社会保障的欠缺站在了很显著的位置上。各种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铺天盖地而来,其形式化远远超过了它实际发挥的作用。在城市还好,大部分人都有买保险的意识,而且他们也有这个能力负担。只不过有的人买得多,有的人买得少,这有点像贫富差距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境域就让人很是担忧了。人老了生活还得继续,由于积蓄的微薄、加上没有养老保险,还是时常可以看到六旬老人风里来雨里去地工作。有人责怪说是农民的观念太过陈旧,把养老的重心放全到儿女身上而不购买养老保险,到头来,儿女的绝情导出了这样一出悲剧。难到你们就没想过这样劳累也许并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子孙后代。有谁不想买保险呢?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买了这样或那样的保险,心里应该会很难受。在农村,除了老人不能有所保障,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仍然很低,几乎没有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广大流动性大的农民工被排斥在失业保险制度之外,在现行五大社会保障险种中,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和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保障需求最为迫切,而认为养老保险是“遥远的事情”。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对国家充满了信心(这种大话听上去,可能会有点虚伪,不过我的确这么坚持)。然后,我对那些只知道挑毛病,像愤青一样,满是不满的青年感到特别的不舒服。看着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一点点探索,一点点进步,我们应在心底为其默默加油的,感谢国家为这个社会所做的积极探索……下面是我认为我国在这上取得的成绩。

一、低保制度。国家在这个措施上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应保尽保,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平制订了一套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使享受低保的弱势群体不至于因物价上涨而无法生存。并且,政府还针对有劳动力的低保者提供就业援助,提供免费就职技能培训,对招收低保人员的单位,国家还设置了奖励制度。从这一政策可以看出国家的根本目标,照顾到了社会的边缘团体,尽管无法涉及到每一个有这种需要的人。

二、医保制度。自2001年起,国家制定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失业保险,退休职工有薪可拿,城镇大部分居民被纳入了保险行列。农村建立了以农村医疗保险为中心的医疗保险体系。考虑到农民工的流动性,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专门规定了农民合同工的失业保险问题,对工龄满一年以上,雇佣单位已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我认为这些体现了公平与正义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三、保险制度。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的逐步发展,保险理论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机制。拓展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空间。一是加强对保险业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服务。通过对保险制度的改善,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第五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李智事业11-1201105002807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未能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延缓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等,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关键字: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从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 1

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2006)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2007)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2001)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赞、欧阳亮辉(2004)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2004)认为,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2005)、赵友谊(2005)、贾平、张婷(2008)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2005)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2004)、姚诣路(2006)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1989)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1994)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1996)、高峰(1999)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1999)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2001)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并分析其利弊所在,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2004)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2008)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2004)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2005)对美

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2007)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建议。徐嘉辉、郭翔宇(2009)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2001)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2001)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2003)、李宏艳(2004)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2004)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2005)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2006)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2006)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1998)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2004)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2004)指出,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2005)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2005)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2006)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2006)、杨爱兵(2008)、薛菁(2008),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200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网中的文章除了上述6大问题以外,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如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等。除文章类文献外,我国学者还出版了相当一部分专著讨论社会保障问题。例如,张蕴岭(1993)主编的《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郑秉文(2004)等编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中的困难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丁开杰(2004)编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书,涵盖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老年保障改革、福利与就业几个方面的内容;陈佳贵、王延中(2004)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郑功成教授,编写了系列社会保障丛书,由他主编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政府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建立,杨宜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J].宏

观经济管理.[2]徐传谌,齐树天,邵祥林,刘士峰.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3]刘恒庆.改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几点建议[J].宏

观经济研究.[4]宋晓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学报.[5]石宏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J].宏观

经济管理.[6]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模式探讨[J].农

业经济.[7]景天魁.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J].思想战

线,

下载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

    浅谈我国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浅谈我国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内容摘要】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具有重要支撑地位和作用, 它是保障公务员基本权利、......

    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

    社会保障制度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保障制度》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受到广大国......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1、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三大挑战。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保障制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由国家和政府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组织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定义: 1、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

    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 张洁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