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

时间:2019-05-15 08: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汉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篇: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世界的语言

1、世界语言种类繁多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语言。

根据目前所调查到的数据,有确切记录的语言在2000种以上。

其中有些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例如拉丁语、我国境内的西夏语、鲜卑语等。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俄语等。

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只有几千甚至数百人在使用,例如我国东北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2、语言的结构类形

从语言的内部结构特征上看,一般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以下四种:

词根语;

粘着语;

屈折语;

多式综合语

3、语言的谱系分类

根据不同语言中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相同或相似的程度,确定各种语言间“亲属”关系的语言分类的方法。

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九大语系,每系下分语族、语支,最后到具体的语言。

我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分属其中的五大语系。分别是:

汉藏语系:有30个民族(包括回族,不包括汉族),人口共约4860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约6643万)的73%。我国的民族大多数属于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有17个民族,人口共约1539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

南岛、南亚、印欧三语系(以及语系末定的):有8个民族,人口共约244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

二、汉藏语系和汉语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从语言的谱系分类上看,汉语属于:

汉藏语系——汉语语族——汉语语支——汉语。

2、在汉藏语系中共有四个语族,其余三个分别是:

侗泰语族;

苗瑶语族;

藏缅语族。

3、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主要特点:

1)有声调;

2)单音节词根占多数;

3)有量词;

4)使用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三、现代汉语的定义

现代汉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的定义中包括三层意义:

1、语音标准: 主要是音位系统,即音节的声韵系统。

例如不分尖团、没有入声、有四呼、区分N——L,前后鼻音、有四个声调等。

选择北京语音为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自元朝建都以来,数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是因为使用人数多,在全国流布范围广、影响大;

三是因为北京语音系统结构简明,规律严整,音节悦耳动听

2、词汇基础: 北方方言是我国最大的方言,使用人数最多,词汇最丰富。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方言也无法与之相比。

将北方方言确定为现代汉语的基础语言,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是北方广大地区历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

北方民族多为强势民族。

历代都城,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例如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北方地区的语言随“政府行为”的力量得以扩大和传播。

二是历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使用北方方言词汇写成的。

例如:孔孟之学、儒家经典甚至诸子百家。

北方话与“官方语言”在词汇系统上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三是因为北方方言使用的地域最广: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

长江流域的重庆、南京;

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都使用北方方言。

3、语法规范: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白话文是与文言文相对应的概念。

白话就是口头说的民族共同语。

古代白话是指古代口语化作品;例如唐代的传奇、宋代的市井文学、清代的笔记小说等。

现代白话就是普通话。

白话文是用白话写成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2)“著作”就是文章和文学作品。

著作多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的作品。

著作的作者一般应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

(3)“典范”的含义指经典和规范。

“现代白话文著作”数不胜数,可作为语法规范的作品应是经典性的著作。

即使是“名人名作”,如果不是经典或规范的,也不在此例。

这就排除了“以人划线”和简单化,例如,即使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语言大师,也有非典范的作品。

另一方面,“典范”的著作必然经得住推敲,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凡是经过多人反复推敲,社会权威机构发布的文章文件,都具有语法规范的价值。

例如:政府公文、教材、报刊重要文章、影视传媒中的严肃作品等等。

返回

四、“现代汉语”名称的理解与使用

“现代汉语”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1、狭义的用法指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是狭义的用法。

在我们说“学习现代汉语”的时候,是狭义的用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狭义的用法。

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第28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把汉语作为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里所说的“汉语”也现代汉语的狭义用法,即指“普通话”。

2、广义的用法统指普通话和方言。

在当我们说“研究现代汉语”或“现代汉语研究”时,则是广义的用法。

在与外语相对比时,有时也用广义的用法。

因为一般外国人分不清方言还是普通话,所以就用统称,即使是方言,也算汉语。

3、“现代汉语”有不同的称呼

在台湾称“国语”;mandarin

东南亚、新、马、泰称“华语”;

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满大人”的(英语译音词)。

五、现代汉语的特点

特点是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来的。比较的对象包括:

历时的比较,即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相比;

共时的比较,即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比较。

1、语音特点: 1)每一音节都有声调

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的标志。

外语的音节通常以元音为标志,两个元音就是两个音节。

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

2)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r,•没有复辅音。

英语等外语有浊辅音和复辅音;

古代汉语也曾存在过复辅音;

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

3)元音是汉语音节结构的核心

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

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

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4)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

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都有入声。

古代入声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并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有些方言仍然保留入声声调。

2、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语素以单音节为主)

现代汉语中的音节一般都有意义。

这些记录意义的音节就构成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和词。

2)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人大”,“华工”“华师”。“语聊”

3)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

词缀少,单音节语素大多能做词根,因此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法。microphone话筒(麦克风),cement水泥(西门汀)

3、语法特点

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使用相同的词却因语序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

“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

“我要学”和“要我学”;

“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和“查无实据、事出有因”;

“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

使用不同的介词,意思完全不同。

例如:

“把他打了”和“被他打了”。

2)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3)句法与词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词和短语以及句子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例如:

“地震”(主谓结构的词)与“经济改革”(主谓结构的短语)

“提高”(述补结构的词)与“看清楚”(述补结构的短语)

优点:为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基础;

缺点:存在词与短语划界不清的现象,特别是在双音结构中,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看清”

4)量词丰富,有语气词。

许多名词要求与特定的量词搭配。

量词是对名词的外部特征的一种分类标志。

大量使用临时量词。

4、语用特点

1)现代汉语具有意会性。

现代汉语的意义表达经常采用意会的方式。

表达求简、求明,求达意而已,并不一定求句子结构的完整。

因此,句子有许多省略的形式。

2)一些歧义短语需依靠语境消歧。

有些句子如果离开上下文语境会影响意义的理解,甚至出现歧义。

这些歧义只有依靠句子的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才能消除。

5、修辞特点

1)现代汉语采用汉字作为书写符号。

汉字特殊的构形方式,形成了字形离合,炼字等修辞特点。

例如讽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导致民不聊生的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谐音表示“缺衣少食”。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有人写出对联,上联是“琴瑟琵琶 八大王 王王在上”,下联是“魑魅魍魉 四小鬼 鬼鬼犯边”。

讽刺统治者只知道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鬼子”侵略作乱,国家危机四伏。

这副对联寓意深刻,用字巧妙,也是利用了汉字构性的特点。

2)汉语音节具有整齐的声韵结构,所以汉语的语音修辞特点十分明显。

双声、叠韵及双声叠韵及押韵、对偶等修辞格式。

许多顺口溜、民谣、小品、幽默也都有合辙押韵的修辞特点。

3)含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具有极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歇后语、成语典故、委婉语、禁忌语等。

6、信息处理特点

1)汉字属于“大字符集”。

汉字字种数量大、字形结构复杂、字体变化多样。

在字形技术和标准化方面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文字。

汉字出入计算机和被称为“瓶颈”问题。

2)存在词语切分问题。

书面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

因此中文信息智能化处理中需突破“词语切分”等关键问题。

3)存在“词性标注”问题。

汉语词典一般不标词类。

兼类和活用的词,离开具体的上下文语境难以确定词性。

中文信息处理自动标注词性成为关键课题。

4)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和规范。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和台湾在简繁汉字的使用和汉语词汇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大陆使用简化字,台湾使用繁体字。

常用词语存在许多差异。

外语借词方面存在的同源异形词。

同源异形科技术语的统一和规范成为信息处理标准化与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方言

一、现代汉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书面汉语的文体形式经历了从方言——近代白话——现代白话的一系列变革。

这一历史发展脉络因为有了汉字的记录,有浩如烟海的文献提供线索和依据。

距今大约5000多年前,中国版图上存在着以黄河流域中原文化为中心的华夏文明。

华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

现在说“炎黄子孙”中的炎黄,是传说中“开天辟地”时的“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比夏朝和商朝还早。

陕西现存“黄帝陵”,就是传说中黄帝的陵墓,是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源头的象征。

2、秦始皇“书同文字”政策意义深远。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实行的重大国策之一就是“书同文字”政策。

秦朝统治的时间不长,直到汉王朝的建立,终于形成了强大而稳定的大一统局面。

“汉族”、“汉字”、“汉语”构成的汉文化,取代了“华夏文化”。

汉字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是非常完善的文字体系了。但是中间经历了2000多年诸多朝代的变迁,最后冠以“汉”名,至今仍称之为“汉字”,足以说明汉王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中原文明与周边其他并存的文明之间,互相接触和渗透,配合和冲突,归化与流散。

其结果逐渐形成了汉藏语系不同语族、语支和语言的格局。

历史上对周边文化的称谓: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百越等。

中原文明包括汉语汉字文化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秦汉时代的书面语是“文言”。

距造字时代已经2000多年的秦汉,口语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

秦汉时代言文脱离的现象已经存在,这可以从《史记》、《汉书》中所记录的“口语”中看出一些端倪。

文言作品在言文脱离的情况下,对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言作品存在不同的倾向:

一是面向古人,保留古代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一是面向现实,接近当时人们的口语实践。

汉魏以后,逐渐出现一些接近当时口语的书面语。

例如唐传奇、语录、宋平话、元曲、明清小说等。

面向口语现实的书面作品,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汉语逐渐形成。

汉语史分期:

先秦称为古代汉语;

汉唐称为中古汉语;

宋元明清为近代汉语;

清末“五四”运动以后称为现代汉语。二、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1、有史以来就存在共同语与方言的不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所以实行“书同文字”政策。

汉代扬雄《方言》记录了当时方言分歧的情况。

有方言,必有共同语,因为操不同方言的人之间要进行交流和交际。

秦汉时的共同语叫“雅言”,即“夏言”,或叫“通语”。

2、共同语是在某一强势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所谓强势方言,多与政治、人口、经济、文化等实力有关。

政治的原因:

夏、商、周时代,我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陕西、甘肃、黄河流域。

秦汉至唐建都西安,所以当时的“雅言”、“通语”都是北方话。

宋代曾南迁金陵(今南京),所以也将“官方语言”带到南京。

汉语的共同语与方言在近代汉语中,就是官话与非官话的区别。

明代有了“官话”的名称。现在的南京话就属北方官话区。

辛亥革命后,共同语改称“国语”,至今港台仍用“国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普通话”。

200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为普及推广民族共同语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济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形成,知识分子和市民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这种“白话文学”作品的传播的同时,促进了“官话”、“共同语”的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不断扩大了应用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普通话的应用领域和普及程度。

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向中国。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就是明证。

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化的原因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在语文生活上提出了两个口号:

“白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在书面汉语中的统治地位;

“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北京语言的标准地位。

“国语运动”有两大宗旨:

一是“国语统一”;

二是“国语普及”。

“国语统一”的口号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推行注音字母,传习“国语话和国语文”;

二是添设闰名字母,调查方言,改良方言文学。

——《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1926.1.1黎锦熙)

“国语普及”的口号,也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提倡“国语字”,增加义务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效率,即提高民智;

二是给汉字和古文以相当的地位,解除普通教育和人才教育的困难,即以保存古文化。

三、汉语方言概况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

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发生社会的隔离和分化。

社会的隔离和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山川阻隔、交通不便、饥荒战乱、人口迁移,自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社会的分化,促使了方言的产生。

现代汉语有七大主要方言:

每个方言区还可分出次方言区,次方言区下还有不同的方言点。

下面分别介绍各主要方言的概况。

北方方言

吴方言

湘方言

赣方言

粤方言

闽方言

客家方言

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以北京话为代表。

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地域分布最广,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语音差异,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湖南、广西北部边缘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

地区。

2、吴方言

吴方言的使用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7.5%左右,以上海话为代表。

吴方言主要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五个次方言:

(1)太湖次方言,通行于常州、杭州、宁波等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方言;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方言;

(4)以金华话为代表的婺州方言和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方言。

3、湘方言

湘方言的使用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3%左右,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又称湖南话。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4、赣方言

赣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3.3%,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赣语或江西话,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

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加之地理上与江淮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它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的淡化。

5、粤方言

粤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3%,以广州话为代表,通行于珠江三角洲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习惯上又称“粤语”或“广东话”,当地人称之为“广府话”或“白话”。

东南亚、南北美洲等海外华侨和华裔中近90%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所以国外“唐人街”中老年华人流行的汉语,多为粤方言。

6、闽方言

闽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海南部分地区及台湾省汉人居住区,是内部分歧最大、最复杂的一大方言。闽南闽北之间不能通话。因此,也有人主张将闽南、闽北划分为两个大方言区。

闽方言分为5个次方言区: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南洋群岛中的华侨和华裔中多数来自闽方言区。

7、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4%。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通行于广东,福建、广西、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客家人居住区。

历史上自东晋开始为避战乱。中原汉人经过5次大规模的南迁。

“客居异乡”,虽然在其他方言的包围之中。仍保留内部语言的一致性。

在东南亚、新马泰、越南、菲律宾等客家华侨华裔中,仍使用客家方言作交际用语。

第三节 语言文字立法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1916年成立“国语研究会”。

把“言文一致”“统一国语”作为“政令”颁发全国,以政府行为推进了“国语运动”的开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领导人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1949年10月10日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出研究汉字改革、汉语统一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任务。

1955年10月,先后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以决议形式确定了以“普通话”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法定名称,并通过了普通话语音标准、词汇及语法规范等原则问题。

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1982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组织通过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

为适应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需要,国家技术监督局先后制定颁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等国家标准。

1992年4月25日,统一的中日韩汉字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以25比4的绝对多数通过,从此开始了中文信息国际标准化的新阶段。

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建立统一、明确、共同遵守的标准,以利于正确表达的和理解。

2、必要性

(1)语言的本质在于应用,生命力在于交际行为中沟通信息。语言的社会性。

(2)语言的发展是约定俗成的过程,规范化就是不断的约定俗成。

(3)我国人口众多、需要规范的现代汉语。

(4)多民族国家的官方语言和联合国工作语言,国际交往和外国人学汉语,需要一个标准和规范的汉语。

(5)信息处理、人机对话、信息档案、语音识别与合成等,都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处理对象、形式,便于计算系统的识别与处理。

(6)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也亟需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3、可能性

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是一个不断规范化的过程。

语言的性质和功能在于交际应用,使用者双方的最大要求是正确表达和正确理解。

交际的过程就是“约定俗成”的过程。

语言系统本身也能够主适应交际双方而做出调整或改变。

调整或改变的方向就是让更多的交际使用者认同和使用,一些用法的规范就在交际实践中渐渐形成了。

历史上政府行为干预语言文字应用的先例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汉语的规范化。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规范化。

“约定俗成”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任何语言现象,包括语音、词汇、表达方式等,都存在使用都多少的情况。

人们学习语言时常选择多数人使用的,因为学会了以后会有广泛的使用空间。

学习和使用的这种共同心理也使语言规范化成为现实。

4、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

1)语音规范的标准:

1924年国语统一会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系统为标准音。

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音节结构系统。

至于个别的轻声、儿化、异读等北京话特有的语音现象,不能作为规范的依据。

20年代曾经有人主张在北京音基础上加上其它一些方言特有的语音成分,•如“入声”或区分“尖团”等,形成一种“人为”合成的音位系统,并且称之为“国音”。

但是其结果因为“国音”没有一种现实的方言音系为基础而没有成功。

《汉语拼音方案》就是在北京语音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的。

当前的字典和词典一般都是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汉字和词语注音的。

因此,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语音标准的有效工具。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门设立普通话评审委员会,负责正音工作。

审音所依据的标准就是北京语音系统,或者叫“北京音系”。

有些方言的读音不符合北京语音系统的,就要加以规范。2)词汇规范的标准:

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适当吸收汉语方言和外来词语中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词汇。

主要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化的实际参考标准。

异体词(或叫异形词)也应当加以规范。

规范的标准主要根据实际应用的功能进行判断:

从必要性大小;

表现力强弱;

区别性多少。

词汇规范化的成果一般都吸收到《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本中。

因此,通常可以把《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词汇的规范,作为学习和使用的词汇标准。

3)语法规范的标准: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一规定十分明确,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4)文字规范的标准: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系统。

文字规范不仅包括汉字,还包括书面汉语中的一切非汉字符号。

关于汉字规范的标准主要是:

以简化字为规范字;

整理和淘汰异体字;

纠正错别字;

反对乱造滥用不规范简化字。

关于非汉字符号的规范主要有:

字母数字使用法;

标点符号使用法等。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语言文字立法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

全国56个民族共使用73种语言; 30个有文字的民族目前正在使用的文字有26种。

2)我国目前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例如:

●有些地区方言盛行,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没形成风气;

●社会上存在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

●有些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洋字号,乱造音译词;

●信息技术产品中存在语言文字混乱情况;

●不少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和说明中滥用外文;

3)语言文字立法有利于:

●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

●增强对社会成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指导性和约束力。

思考:学习《现代汉语》和学英语有何区别?会说普通话为什么还要学习《现代汉语》?

第二篇: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明确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领会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加强汉语学习的信念。

2.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汉语的定义;了解现代汉语特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掌握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任务,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

1.它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①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广狭两义.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则既包括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又包括方言.②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规定:通用语言就是普通话,通用文字就是规范汉字。

③两者关系:推广普通话不等于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消灭汉语方言,它们可以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长期使用。2.结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功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受时间空间限制。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经过琢磨、加工,更周密、严谨。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1.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共同语书面语1:先秦书面语(文言文)

共同语书面语2:白话文学——白话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普通话书面语

口语: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 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③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和国语运动(口语)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

(一)方言

1、方言是语言变体。

一种语言和其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存在于方言之中,方言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方言虽然是语言的变体,属于一定的语言,但是方言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演变为独立的语言。

2、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变体,是全民族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放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轮、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3、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①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②民族共同语并不等于基础方言。

③共同语以某一种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斥其它方言。④民族共同语确立后,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要受到限制方言的发展也要服从于民族共同语的发展。

(二)现代汉语方言介绍

现代汉语除了普通话这一全民族的共同语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像一切语言中的方言,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因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四个次方言。―次方言‖是指地域方言内次一级的方言。汉族有70%以上的人使用北方方言。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广西、四川、云南等自治区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人中,也通行北方方言。

2、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来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左右。

3、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4、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24%左右。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6、闽方言

以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成五个次方言: ①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

②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话的。③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闽江上游武夷山一带。④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通行于福建中部永安、三明、沙县。⑤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通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7、粤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印欧语系语言比较,现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辅音,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

2、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决不能没有韵母。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

3、有声调

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汉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有辨别词义的作用,而且声调的抑扬顿挫,使音节分明洪亮,加以双音词又有双声、叠韵、叠音等语音形式,使得现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音乐美。(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为基本形式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灵活,其造词方法可以是―词根+词根‖的,也可以是―词根+词缀‖或―词缀+词根‖―词缀+词根+词缀‖的,可以是模拟自然声音的,也可以是变化语音的(如轻声、儿化),对外来词语可以是音译的,也可以是意译或音义结合的,而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最为普遍(如―火山‖―电视‖等,其中―火‖―山‖―电‖―视‖分别都是词根)。

3、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上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了。首先是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如:目→眼睛、耳→耳朵、鼻→鼻子、谋→谋求。其次是一些多音节的短语又简缩成双音节词,有些多音节短语也逐渐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科学技术→科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多音节词的双音化,既显示了音节节奏整齐化的美,又符合语言实际要求经济的原则和汉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三)语法方面

1、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

在汉语中,同样的成分组合,语序有所不同往往会改变结构关系并改变意义。例如:工人--人工 汉语里,同样的组合成分中,用不用虚词或用不同的虚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我的妹妹--我和妹妹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由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来构成。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由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无论过去或现在,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在国内,目前,汉语不仅是汉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人民经常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对我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对人民的大团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在国际上,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差不多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说汉语的,汉语的传播已遍及五大洲。在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它对东南亚各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因而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不仅在许多国家中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汉语已经成为联合国法定的六种通用语言之一(另五种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在国际交往中,汉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树立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汉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汉语规范化首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其次,现代汉语规范化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要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词法方面有一个明文规定的、明确一致的标准。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二)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

(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三、推广普通话

1、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十二字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3、目标:努力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

4、普通话水平测试。

5、普通话宣传周:每年九月份的第二周。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任务

现代汉语课是高高职高专教育师范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几个部分是本课程教学的内容的主体: 语音;

二、文字;

三、词汇;

四、语法;

五、修辞

第二章 语音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具有辨证普通话语音的能力,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并积极推广普通话。教学重点: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变;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1.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音高的区别和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频率低;反之则高。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声音低;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高。老人声带松弛,声音低,小孩声带紧张,所以声音高。2.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钢琴击键用力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音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莲子——帘子)3.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时间持续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4.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例如单元音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因此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元音。形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发音体不同。钢琴和风琴的声音不同,是因为发音体不同。人的声音不同,是因为声带的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吉他拍打和指弹不同。b p的不同是发音方法不同造成的(不送气——送气)。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笛子和萧:明快/悠远。

对语音来说,音色最重要,音色的差别,形成不同的音素,这主要由―发音方法‖和―共鸣腔‖决定。

对汉语来说,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1.肺和气管

肺是动力站,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发出不同的语音。2.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勺状软骨组成,上通咽腔,下连气管。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的带状薄膜,是发音体。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口腔、鼻腔和咽腔

它们是共鸣腔。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上升是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软腭和小舌,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做鼻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1.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只要社会公认就行了。

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1.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如b、p、m。2.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如a、o、e。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一般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传统分析方法。

1.声母 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①零声母

②声母和辅音的区别 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2.韵母 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韵母与元音的区别: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3.声调 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

(一)汉字记音:

直音法:蛊音古;冶音也;苟音狗。

反切法:塑,桑故切(桑故反);鲁,郎古切。

(二)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

(三)拼音字母 1.汉语拼音方案

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正式起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

规定了二十六个字母及每个字母的学名。(2)声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读音和例子。(3)韵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三十六个韵母的写法、例子及一些用法。(4)声调符号

提供了普通话四个调类的名称、所用符号及标调方法。(5)隔音符号

提供了隔音符号的形式及其方法。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的识读汉字。(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

此外,汉语拼音方案也可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还可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 2.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是国际音标。它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将音素与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从而避免了混淆和两可的现象。

(2)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必要时采用拉丁字母的大写、倒写、草写、合体或添加符号等办法来加以补充,或采用希腊字母,从而增强了这套符号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我国的语言学者也都使用这套国际统一的记音符号,为了避免同汉语拼音字母或其他符号相混,使用国际音标时一般加[ ]标注。

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类:

(1)双唇音(b p 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间前音(z c 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4)舌尖中音(d t n 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 ch sh)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6)舌面音(j q 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前音‖。

(7)舌根音(g k 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后音‖。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1.阻碍的方式(1)塞音(b p d t g 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处,爆发成声。

(2)擦音(f h x sh r 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j q zh ch z c)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

(4)鼻音(m n ng)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震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

(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声带颤动的是浊音,也叫带音。不颤动的是清音,又叫不带音。浊音有m、n、r、l四个。(古称次浊音)其余都是轻音。3.看气流的强弱

呼出气流较强的为送气音,即p、t、k、c、ch、q六个;呼出气流较弱的为不送气音,即b、d、g、z、zh、j六个。

二、声母辩正

(一)分辨n和l 1.发音部位。2.偏旁类推字表。

(二)分辨zh ch sh和z c s 1.代表字类推表

2.音节配合特点:ua uai uang只拼zh ch sh.3.谐声推理:d t——zh ch sh j q x——z c s 貂 迢 d t 昭 招 沼 诏 超 邵 绍 昔 x 错 措 厝(三)分辨f和h hu——fu 1.代表字类推表.2.谐声b p—f g k——h 捕 b 辅 脯 甫 馥 fu 古 g 湖 胡 葫 糊 怙 瑚 蝴 猢 祜 醐 hu 骨 g 鹘 滑 猾 hu-(四)分辨承r和l 1.声旁类推

襄 嚷 瓤 攘 壤 让(讓)尧 饶 绕 荛 娆 桡 柔 糅 蹂 鞣 揉

2.音节推理 ui en只与r相拼.ui 瑞 蕊 锐 芮 蕤 枘 睿 蚋

en 人 任 忍 认 刃 仁 韧 妊 纫 壬 仞 荏 饪 轫 稔 衽 葚 比较下列各组声母的异同

g——k 异: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同:都是清塞音、舌根音。

f——h 异:前者为唇齿音,后者为舌根音。同:都是清擦音。zh——z 异:前者为舌尖后音,后者为舌尖前音。同:都是清塞音。b——p 异: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同:都是清塞音、双唇音。m——n 异:前者为双唇音,后者为舌尖音。同:都是浊音、鼻音。q——c 异:前者为舌面音,后者为舌尖前音。

同:都是清擦音。sh——r 异:前者为清音,后者为浊音。同:都是舌尖后擦音。

ch——p 异:前者为舌尖后塞擦音,后者为双唇塞音。同:都是清音、送气音。s——sh 异: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尖后音。同:都是清擦音。x——h 异:前者为舌面前音,后者为舌根音。同:都是清擦音。b——d 异:前者为双唇音,后者为舌尖音。同:都是清、不送气塞音。t——g 异:前者为送气舌尖音,后者为不送气舌根音。同:都是清塞音

第三节 韵母

普通话39个韵母,有的由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加辅音构成.按结构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按开头部分的元音分(传统―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一,韵母的发音

(一)单元音韵母

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简称单韵母。1.舌面元音单韵母 a o e i u [ε] [y]

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舌头的升降伸缩、唇形的平展圆敛以及口腔的开合都可以影响、造成不同的元音。

舌位:发音时舌头较高的部位叫―舌位‖。开口度:口腔开合的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元音: 第一、看舌位的高低。第二、看舌位的前后。第三、看唇形的圆展。

2.舌尖元音单韵母(特殊韵母):-i(资韵母),-i(支韵母)

(二)复元音韵母

(1)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共13个。

发音时甲元音快速滑向乙元音。二合元音9个

三合元音4个

韵头:出现在韵腹前,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由于它介于声母和韵母之间,所以曾叫介音或介母。由高元音i u [y]充当。

韵腹:韵母的主干。与韵头、韵尾比,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由10个单元音充当。

韵尾:在韵腹后面,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由i u(o)充当。普通话韵母结构表。

1.前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前。4个:ai ei ao ou

2.后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后。5个:ia ie ua uo [y]e 3.中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中。4个:iao iou uai uei

(三)带鼻音韵母

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在元音之后带有鼻辅音收尾的韵母叫鼻韵母.能够充当韵尾的鼻辅音有舌尖鼻辅音n(通常称作“前鼻音”)和舌根鼻辅音n(通常称作“后鼻音”).带–n韵尾的叫前鼻音韵母,带-nɡ韵尾的叫后鼻音韵母共16个。前鼻韵母:ɑn,in,ɑn,en,in,uen,ün 后鼻韵母:ɑnɡ,iɑnɡ,uɑnɡ,enɡ,inɡ,uenɡ

复韵母与鼻韵母都是由两个或三个音素复合而成的.在这些复合音韵母中,都有一个口腔开口度较大,发音较响亮的元音,成为这个韵母的主干元音,一般称它为“韵腹”.韵腹前边的元音称作韵头,韵腹后面的音素就是韵尾.二、押韵和韵辙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相同(放宽可以包括韵腹相近、而且韵尾相同的都算同一个韵。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合辙‖。押韵的例子如:

攻城不怕坚,ian 攻书莫畏难;an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ua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韵母辨证

(一)分辨前鼻音尾韵母和后鼻音尾韵母:en-eng in-ing

(二)分辨i和[y]

(三)分辨o和e

(四)避免韵头i或u的丢失

第四节 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1.作用: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与频率的高低,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声音的高低。声调中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3.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自左至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调值。

用五度标记法描写调值,可以有三种方法:(1)符号式,如普通话的阴平,可以用―┐ ‖来表示;(2)数字式,如普通话的阴平,也可以用―55‖来表示;(3)文字描写式,如普通话的阴平,还可以描写为―高平‖

4.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种语言中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汉藏系语言中调类最多的可达15个,最少的仅有2个。

二、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又称第一声。调值55,又叫高平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ˉ‖表示。

2、阳平,又称第二声。调值35,又叫中升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ˊ‖表示。

3、上声,又称第三声。调值214,又叫降升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ˇ‖表示。

4、去声,又称第四声,调值51,又叫全降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ˋ‖表示。不包括轻声和变调

三、标调法

(一)调值标调法 1.五度标记法 2.数字标记法

(二)调号标调法

(三)调类标调法

四、古今调类的比较 1.平分阴阳. 2.浊上归去。3.入派三声。

五、声调辨证

(一)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1.调类。梅县话 6个声调 2.调值。梅县话 阴平44

(二)古入声字的改读

古入声字有塞音韵尾:-b[p] –d[t] –g[k],今普通话无,说普通话时必须去掉塞音韵尾(包括喉塞音?

第五节 音节

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听觉上能自然分辨的语音单位,是语音的基本单位;从生理角度看,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的每

次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普通话音节,如果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它是音素按一定方式组合的结果;按我国传统的分析,它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 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发音器官肌肉紧张1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3.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词、合音词除外:我们)。4.声调不是音节的组成成分。5.普通话音节结构表。6.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二、拼音

(一)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拼音的三种方法(1)两拼法

两拼法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基本用两拼法。(2)三拼法

三拼法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韵头和韵头后的部分等三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3)声介合拼法

声介合拼法是先把声母和韵头先连续,作为一个部分,再同韵头后的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

(三)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

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按理总共可以产生858个音节,再加上四声,那将会有3432个音节。但实际上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个中缘由是,并非任何一个声母均可以与所有韵母拼合,这里面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而且也是有规律可寻的。有几点:

(1)普通话声母中只有n和l可以同四呼中任何一呼的韵母相拼。(2)撮口呼能相拼的声母最少,仅限于j、q、x和n、l。(3)普通话韵母ueng不与所有辅音声母相拼。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y、w的使用

(二)隔音符号的使用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按词连写,这样,一些零声母音节就有可能被误读,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拼音方案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手段。(1)齐齿呼、撮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前要用―y‖隔音,合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前要用―w‖隔音。

(2)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若连接在别的音节后面,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三)省写

(四)标调法

(1)声调符号要标在韵腹上。

(2)iu和ui这两个省写的韵母,标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可以这样理解:iu和ui是iou和uei分别是i+ou和u+ei,省略的是ou的o和ei的e,调号本应标在o和e上,由于这两个字母省去,所以标在u和i上。(3)轻声不标调。

(4)若在―i‖是标调,―i‖上的小点要省去。

(五)音节连写和大写

连写:按词,词内连写;词与词分写 大写:

(1)专有名词和专有短语的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如:

Cáo Yìqí Wáng Lì Běi jīng Dàxué(曹亦奇)(王力)(北京大学)

(2)标题中,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也可以所有的字母都大写。

第六节 音变

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即在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语流音变是一种普遍现象,各种语言都存在。普通话中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等。

一、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阳平)或21(半上)。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边35。上声在由上声改读来的轻声字前,有的变成35,有的变成21。

在上声前: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 又如:海里、海底、海港

在轻声前:(1)捧起 等等 讲讲(35)(2)嫂子 姐姐 毯子 奶奶(变21)三个上声相连,可只第1音节变21,第二音节变35;也可第一、第二音节都变35。

很勇敢 小老虎(21+35+214)展览馆管理组(35+35+214)

多个上声相连,可根据词语含义分组变调。快读时,除最后一音节外,其余音节都可以变为35。

2.在非上声前(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边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前面,变调情况相同。如:海狮、海豚、海象、海浪。

(二)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大会。

(三)―

一、不‖的变调

1.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读原调。一、二、三,十一 第一 不 偏不 你去不? 2.在去声前,一律变35。一样 一向 不怕 不够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都念去声。一般 一边 一年 不吃、不开 不同

4.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想一想 拖一拖 管一管 谈一谈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做不好 来不了

(四)―

七、八‖的变调

在去声前可变为35,也可以保持55。

(五)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音节往往读阴平55:长长儿的、好好儿的、大大儿的。

2.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多半念55调值:亮堂堂、明晃晃的、直挺挺的、黑洞洞的。也有念原调的:软绵绵、金灿灿。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清清楚楚。

二、轻声

语流中,一些字因为连读改变了原来的调值,念得又轻又短,这样的变调叫轻声.它不能单独念出来,一定是跟随在别的字后面.(一)轻读规律

普通话中四个声调的字都有可能读成轻声,有一些轻声字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1.名词的后缀“-子,-头”和表示群概念的“-们”读轻声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 3.语气词一般读轻声

如“吗,呢,吧,啦,呀,嘛,哇,啊”等,这些语气词一般情况下都读轻声,但语气词有时表示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感情,可以用加强音量或拉长音的方法来重读.4.名词,代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 墙上,地下,家里,这边,前面,上边儿 5.动词,形容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

出去,进来,起来,下去,丢下,带上,提起来,放下去,请进来,赶出去 6.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奶奶,爸爸,慢慢,看看,听听,说说 7.量词“个”,“些”常读轻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险些丢了性命.8.动词后的介词“在”,“到”一般读轻声

记在心上,坐在椅子上,住在北京 ,回到学校里,调到县城,寄到上海 9.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第二音节常读轻声

糊里糊涂,粗声粗气,虎头虎脑,别里别扭,劈里啪啦,稀里哗啦,叽里呱啦,丁零当啷,黑不溜秋。(二)轻声的调值 1.阴平后的轻声念半低

星星,窟窿,关系,差事,芝麻,玻璃,风气,规矩,张罗,冤枉,挑剔,折腾,舒服,生日。2.阳平后的轻声念中调

明白,便宜,得罪,名字,能耐,年月,麻烦,滑稽,学问,云彩,学生,裁缝,合同,眉毛,。3.上声后的轻声念半高调

尺寸,小心,整齐,点心,比方,打算,委屈,考虑,暖和,冷清,早晨,母亲,本事,眼睛,。4.去声后面的轻声念低调

相声,故事,在乎,道理,太阳,味道,漂亮,丈夫,认识,阔气,厚道,奉承,利索,力气,。(三)轻声的作用

轻声具有区别意义和词性的作用.下面各组词加点的是轻声.摆设:摆设的东西;徒有其表面而无实用价值的东西.摆设:把物品按照审美观点安放.大方:不计较,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地道:真正的;纯粹的;实在的.地道:地下坑道.反正:副词.反正:敌方的军队或人员投到己方.合计:盘算,商量.合计:合在一起计算;总共.是非:口舌,纠纷.是非:正确和错误.自在:安闲舒适.自在:自由;不受拘束.兄弟:指弟弟.兄弟:指哥哥和弟弟.(四)轻声的影响

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出现在轻声音节中时,由于读音弱,受前后音的影响,有时变成了相应的浊辅音.如:尾巴,我的,五个,看着,椅子,姐姐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而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二)儿化韵的发音(p109)

(1)音节末尾是a、o、e、u的,韵母直接卷舌。如:(瓜)→(瓜儿)(坡)→(坡儿)

(2)韵尾是 i、n(in、un除外),去掉韵尾后卷舌。如:(盖)→(盖儿)(轮)→(轮儿)

(3)韵母是in、un的,去掉韵尾后加[Er]。如:(心)→(心儿)(裙)→(裙儿)

(4)韵母是i、u的,直接加er[]。(鸡)→(鸡儿)(鱼)→(鱼儿)

(5)韵母是-i[]、-i[]的,韵母直接换作[]。如:(丝)→(丝儿)(事)→(事儿)(6)韵尾是ng的,去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如:(匡)→(匡儿)(凳)→(凳儿)

(7)韵母是ing的,去掉韵尾后加上鼻化的[iE]。如:(劲)→(颈儿)(铃)→(铃儿)

(三)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意义由原来的脑袋变成了头领、上司。眼(眼睛)—眼儿(小孔),由原来的眼睛之义变成了洞孔、窟窿之义。2.区别词性

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尖(形容词)——尖儿(名词)3.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试比较:

老头——老头儿 嘴唇——嘴唇儿 小鸡——小鸡儿 小孩——小孩儿

有些代词、副词、动词和重叠的形容词也有儿化现象。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u‖时,要读写作―哇‖。如: 他为什么哭哇?/你是嫌我土哇!

2、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n‖时,要读写作―哪‖。如: 快来看哪!/你不知她有多懒哪!

3、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ng‖时,要读作[nga],仍写作―啊‖。如: 还炼什么钢啊!/那时侯穷啊!

4、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1[1]时,要读作[za],仍写作―啊‖。如: 这才是人民的好儿子啊!/快写字啊!

5、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i[]时,要读作ra,仍写作―啊‖。如: 他是我的老师啊!/这哪是什么诗啊!

6、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a、o、e、[ε]、i、[y]时,要读写作―呀‖。如: 快点说呀!/应当活下去呀!

需要注意的是,―ao‖和―iao‖的尾音不是―o‖,而是―u‖,所以在这两个韵母后的―啊‖不能读写作―呀‖,而要读写作―哇‖。如: 好高哇!/快点跳哇!

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概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替换法‖),看它们是否能区别意义,凡属能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是同一个音位。

(二)音位的类型:

音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音素构成的,由于音素是从音色(音质)角度划分的,所以就叫音质音位,也叫音段音位;还有一类是由声调等构成的,声调是由音高构成的,同音色(音质)无关,所以叫非音质音位,也叫超音段音位。

音质音位也可分几种子类别:如由音长构成的,叫时位,英语及我国部分方言中有;由音强构成的,叫重位,印欧系语言中很丰富;由音高构成的,叫调位,普通话就存在4个调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因为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因为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也称作―超音段音位‖。

(三)音位变体

1、一个音位包含的一些不同的音,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这里的―变体‖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变体,如―变体邮票‖的―变体‖。这种变体是有所本的,有一个母体存在,是变体所从出的地方。而音位变体所指的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的音素,它们都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后者才是具体、实在的。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音位用一个典型变体代表,其符号要常见、好认、便于印刷,要加上/ /。

2、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在一定语音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做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提的是没有语音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的音位变体。

(四)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二、普通话音位

(一)普通话元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十个元音音位。十个元音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和每个音位变体所出现的条件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其中包括声母所使用的二十一个辅音和只在韵尾位置上出现的/ŋ /音位。每个辅音音位的音位变体及其所出现的条件。

(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普通话有四个调位,其中上声和去声两个调类又有其变体形式。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二、语调

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注意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等特点。

(一)停 顿

停顿就是句子内部或句与句之间说话时的间歇。一段话里面什么地方停顿、停顿是长是短,是由表达的需要来决定的。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一般要大于句子内部的停顿。在一句话里面,关系非常密切的词语间一般没有停顿,只在关系不很密切的词语间才可以有停顿。下面这个句子内可以有两个停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

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为几个段落。这样的段落叫做―节拍群‖。一句话里节拍群的多少可以有变化,说得快时节拍群就少些,说得慢些节拍群就多些。上面的句子在说得快些的时候,中间可以只有一个停顿,分成两个节拍群。例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

说得慢些的时候,中间可以有5个停顿,分成6个节拍群。例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

说话的时候,各节拍群所用的时间要相差不多,大体一致音节多的节拍群要说得快些,音节少的节拍群要说得慢些。这样就使各个节拍群有快有慢,听起来富于变化。

停顿的改变有时会引起结构和意义的改变。例如:―二加三/乘以五‖和―二加/三乘以五‖的层次不同,意义也不同。―/‖表示句内较大的停顿。前者的得数是二十五,后者的得数是十七。又如:―我没找着小李,/小高很着急‖和―我没找着小李小高,/很着急‖。前者着急的是小高,后者着急的是―我‖。

(二)重音

重音指的是语句里的某些音节根据表达的需要而读得较重的语音现象。人们说话时,句子里的音节有的要重读。这又分两种情况: 1语法重音

根据语法结构的要求,句子里有些成分要重读,这种重读叫语法重音。具体如下:

(1)一般句子的谓语常要读成语法重音。例如: 今天晴天。

北京的夏天常常刮风。

(2)定语和状语常常传达新的信息,常读成语法重音。下面是定语带有语法重音的例子:

你们的胜利也就是我们的胜利。

平凡的人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下面是状语带有语法重音的例子:

天气渐渐地缓和起来了。

我们不怕敌人的威胁和恐吓。

(3)动词的补语要读成语法重音。例如:

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

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强调重音

为了故意强调意思,而重读某些成分,这叫做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规律,要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谁在屋里看电视? 我在屋里看电视。

你在屋里干什么? 我在屋里看电视。

你在屋里看什么? 我在屋里看电视。

有时为了强调对比,有关的成分要读成强调重音。例如:

我问的是他,没有问你。

这件事我是不知道,不是故意不告诉你。

强调重音只起强调作用,不改变句子的意义。又如:她去看演出。(不是别人。重音在―她‖。)

她去看演出。(不是不去。重音在―去‖。)

她去看演出。(不是参加演出。重音在―看‖。)

她去看演出。(不是看球赛。重音在―演出‖。)

(三)语调 除了停顿和重音外,全句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是语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变化最能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普通话语调最基本的类型,就是降调和升调。我们先谈谈这两种基本形式。

降调就是句尾的声音降低的调子。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用降调。例如:

他刚从乡下回来。

别磨蹭了,你快说吧!

这片房子真漂亮!

升调就是句尾的声音升起来的调子。部分疑问句用升调,一般句子中暂停的地方也用升调。例如:

您找谁?

这个学生是北大的,不是清华的。

说话时的感情和语气可以有种种变化,这种变化常常使得句子的语调发生比较复杂的变化。例如:

今天天气很好。(一般的陈述,用降调)

今天天气很好?(一般的提问,用升调)

今天天气很好!(天气之好出乎意料之外,先升后降)

今天天气很好?(不太相信,升得快而高)

今天天气很好。(极端的肯定,降得快而低)

(四)句调

1、句调的种类 句调的种类

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句调。句调有四种形式,即升调、降调、平调、曲折调。(1)升调

调子由平升高,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难道我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反问)

怎么,她又回来了?(惊异)(2)降调

调子由平降低,一般用来表示肯定、请求等语气。

我一定要拿到学位。(肯定)

你赶快走吧!(请求)(3)平调

调子保持同样高度推进,一般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她渐渐地走进暮色里去了。(叙述)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4)曲折调

调子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一般表示含蓄、讽刺意味,表示言外之意、赞叹等,也常采用曲折调。

你的能耐可真不小。(讽刺)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赞叹)

2、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句调能对声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句末音节上,大体情形如下:

(1)句调上升时

甲、字调后部为上升,则使其升得更高一点。

阳平+升调:你去济南?

上声+升调:你姓李?

乙、字调是平的,则使字调后部上升。

阴平+升调:你喜欢小说?

丙、字调是降的,则变为降升。

去声+升调:你想去重庆?

(2)句调下降时

甲、字调后部为上升,则变为升降调。

阳平+降调:我去桂林。

上声+降调:你快走。

乙、字调是平的,则使字调变为平降调。

阴平+降调:我们今天去北京。

丙、字调是降的,则降得更低。

去声+降调:她姓杜。.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一、确立正音标准

确立正音标准,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语音并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话

语音,北京语音内部还存在一些需要规范的分歧现象。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①排除北京话的特殊土语成分;②轻声词、儿化词的读音规范;③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等。

二、推广标准音

第三章 文 字

教学目的:了解汉字的性质和汉字形体的演变。掌握分析现行汉字结构的方法,明确现行汉字的规范,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养成正确使用汉字的观念。教学重点: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形体;汉字的结构;汉字改革问题;汉字的整理;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一、文字的性质

1.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有声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声语言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于是人们创制了文字.有了文字,语言就可以留下痕迹.2.要素

文字作为视觉对象都有一定的固定的形状。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形,音,义三个要素.二、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正确地说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

有些汉字从结构上看不能分析,一般称为独体字.对于独体字来说,也存在语言的符号跟文字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历史悠久,曾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1.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王为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时任国子监祭酒。甲骨文的别称有殷墟文字、卜辞、契文、殷契等。甲骨共发掘出十万片,全部单字为4500个左右,已经释读出的约1000个,其余未释读出的多为地名、人名和族名等。

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居多,显然属于早期的汉字。但从拥有一定数量的形声字(20%)这点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瘦长且大小不一。甲骨文象形性强,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

由于制作困难并受甲骨材料的限制,甲骨文的篇幅大多短小。从文例看,一篇完整的甲骨文大致由前辞、贞(问)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甲骨文是政府的公文,甲骨文的语体是一种公文语体。简约性和程式化是甲骨文语言的重要特点。因此,绝不能将甲骨文的语言看成是殷商语言的全部。2.金文

先秦称铜为―金‖。金文即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为铜铅合金,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冶炼铸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属于帝王、贵族之家的奢侈物品。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青铜器早见于殷商,盛于周代,战国也不乏见。金文用模范铸就,自身有极强的工艺性。就字体而言,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渐趋方块形。较之甲骨文,金文象形性差,线条化明显,形声字多,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形体。

从内容看,金文多记述庆典及帝王赏赐之事,为歌功颂德、自我炫耀之作。金文的篇幅明显加大,不乏长篇巨制(多者字数可达500),如著名的盂鼎、毛公鼎。3.篆书

篆书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篆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如玺印文字、帛书、瓦当文、货币文);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此处取狭义。大篆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主。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已失传)而得名。大篆直接脱胎于金文,故尚有较浓的金文的痕迹,但笔画更趋均匀,字形更趋整齐。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统一六国后,作为―书同文‖的产物而采用的全国标准字体。传说小篆为秦相李斯所作。推行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问世一扫历代字体混杂的局面,使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庄大道。较之大篆,小篆字形更为匀称整齐、更为统一,更为简化和定型,异体字也大为减少。小篆正式通行时间不长,汉代即被隶书取代。但在历代印章制作中,小篆仍占据一席之地。4.隶书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此处的―隶‖不是指一般所谓的奴隶或徒隶,而是指政府中的下级吏员。秦隶又称古隶,始于秦代,是小篆的一种省变体,目的是宜于日常急用。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规范的正体,隶书是应急的俗体。秦隶因源自小篆,故保留了较多的篆书特征。与前代文字相比,秦隶在形体上实现了根本的转变,即基本摆脱了汉字象形的意味,可谓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汉隶又称今隶,由秦隶进一步演变而来,通行于两汉的大部分时期。汉隶使汉字结构更趋简化和定型,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

秦隶笔画敛束,无飞扬之势;汉隶字体扁平,笔画有波势。5.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由隶书省改而来:波势改为平直,扁平改为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6.草书和行书

广义的草书是指比正式字体来得潦草的字体。因此,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可以说,所有正式字体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存在相应的草体。通常所谓的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盛行于东汉章帝时而得名。章草的特点是:笔画带草意,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不相牵连,明显保留了汉隶的波势。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始于唐代。今草的特点是:笔画连接,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无章草的波势。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有的书写者甚至不识己书),如张旭、怀素的作品等。狂草没有实用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草书均有一定的章法,不可任意而为。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始于楷书之后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得二者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好写易认,方便实用。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二类,前者近于楷书,后者近于草书。行书是应用最广泛的手写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现行汉字的常规形体是楷书和行书,非常规形体则包括草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主要见于印章、对联、匾额及书法作品中。从形成手段看,现行汉字则有印刷体和手写体。1.楷书和行书

楷书在印刷品中占据主流,行书则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2.印刷体和手写体

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只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1)宋体(老宋体、古宋体)2)仿宋体(真宋体)3)楷体(大宋体)4)黑体(黑头字、方头字)。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大到初号,小到七号。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法作品。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则是构成汉字的预制件。1.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被称为―永‖字八法,现代则定为五种(横、竖、撇、点、折)。汉字的笔画多(平均10。75画),计算笔画向来是一大难题。笔画组合的三种方式:相离、相接、相交。2.偏旁与部首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现代不成字的偏旁在古代均为独立的字。从层次出发,偏旁还可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用部首给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氏首创540部,明代梅应祚的《字汇》归并为214部,后来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均加以沿用。《新华字典》调整为189部,新《辞海》则为250部,《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为200部。二 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原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注意一些特殊字的笔顺。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对汉字的构造方式,传统上有―六书‖之说。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为造字法,后两种为用字法。在此着重介绍造字法。

1.象形(独体)许慎:―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图画,但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

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

由于汉字形体的变迁,绝大部分的象形字已丧失象形的意味,只有极少数的字如―井、田、伞、雨、网‖等尚依稀可辨。2.指事(独体)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单纯指事字:上、下、八、丩。

由象形字加提示性符号而成的指事字:亦、本、末、刃、甘。由象形字变换形体的方向或位置而成:交、尸、县(悬)。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现代指事字:卡、乒、乓。3.会意(合体)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会意就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会意建立在人们的联想和推理的基础上。

《鸡肋编》卷上:―广南俚俗多撰字画,以父子为恩,大坐为稳,不長为矮,如此甚众。‖

异文会意:析、采、休、伐、杲、杳、寒、暴。同文会意:炎、焱;从、众;犇;淼。对文会意:北、非。4.形声(合体)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字义类属的形旁(义符)和表读音的声旁组成新字的方法即为形声。形声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极高的能产性,甲骨文仅20%的形声字,现代汉字则占90%以上。省形字:亭、考、屦、屐。

省声字:炊(吹)、窦(渎)、船(铅)、疫(役)、绳(蝇)。亦声字:功、娶、驷、裏。

右文说:胯、挎、跨、刳、垮、袴;苞、胞、饱、雹、龅、泡、疱。

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形内声、外声内形。

特殊位置的形声字:疆、旗、荆、颖、修。

声旁的作用(显示字音的信息)和局限性(25%的成功率)。形旁的作用(语言化石)和局限性(落伍于时代)。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汉字改革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化字,二是拼音化。

二、汉字的整理

(一)简化笔画(1)简化部件(2)同音或异音代替(3)草书楷化(4)换用简单的符号(5)保留特征或轮廓

(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二)精简字数

三、汉字的标准化

(一)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总量。《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发布了3500个常用字。

(二)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三)定音: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2)

(四)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义序法(一般不用)、音序法和形序法(笔画法和部首法)。

第五节 正确使用汉字

一、掌握规范字 1.掌握简化字

(1)注意类推简化的范围

(2)注意简化字的细微差别:冻(凍)——练(練)厌(厭)——压(壓)。(3)注意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的笔顺:长、马、鸟。(4)注意简化字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瞭、乾。杜绝使用社会上的不规范简化字。2.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

整理异体字的三个原则:从俗(哲——喆)、从简(栖——棲)、书写方便(群——羣)。3.区别新旧字形

新字形的几个特点:笔画省简、笔画连接、笔画延伸、调整部位、其他。

二、纠正错别字

基本原则:主观重视,以人为师,以字典为师。1.避免写错别字

注意字形:汆(cuan)——氽(tun)孤——狐——弧 肓——盲 忌 承

戊——戍——戎——戌——戉(1)注意字音:联系声旁

(2)注意字义:再接再厉(励)滥竽(烂芋)充数 如火如荼(茶)世外桃源(桃园)防止同化 2.避免读错字

(1)注意形声字的声旁,不被声旁左右(2)注意多音多义字

(3)注意一些字的特殊读法(4)注意多音同义字

第四章 词汇

教学目的:理解现代汉语词的构造和词汇发展的途径及其规范,掌握词义的特点和辨析词义的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并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语素、词的鉴别;词的构成;词义的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分。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构造

一、词汇

定义: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固定短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2)特定范围如: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例如―书‖: shu1,成本的著作。

2、音节表现: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天、地、河、土。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踌躇、荒唐、牢骚、参差、尼龙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俱乐部、巧克力、乌鲁木齐、奥林匹克。双音节语素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三音节和三音节语素大都是从外语借来的。

3、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来替代,可以为别的语素替代的是语素,例如―蜡烛‖中的―蜡‖、―烛‖。蜡——蜡烛 花烛 香烛 大烛 烛——蜡烛 蜡人 蜡纸 蜡染 再如―礼貌‖。

语素与表音成分有区别。

4、语素的分类:(1)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前者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如―吝‖、―崛‖、―胚‖、―懑‖等。以―吝‖为例,可以和―惜‖结合成―吝惜‖,可以和―悭‖结合成―悭吝‖;后者本身就能成为一个词,如―美‖、―好‖就是如此。再如―海‖、―说‖、―暖‖、―块‖等。它们也能作为语素同其他语素结合成另外一个词。以―海‖为例,可以和―洋‖结合成―海洋‖,可以和―沧‖结合成―沧海‖。

3、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二)词

1、定义: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1)独立运用: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2)剩余法。

2、词和语素的交叉情况:

词和语素有的有交叉的情况,即一个语素可能也是一个词。在鉴别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词还是语素的时候,不考虑别的,只考虑它是否能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

3、词与短语的区别: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可以扩展。词不能扩展。这种方法叫做扩展法。

4、字和词、语素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汉字来说,一个个方块形体就是一个字,它是书写和印刷的单位。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1)有的字有意义,又能独立运用,这样的字既是语素又是词。

(2)有的字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只能作为构词的成分,这样的字只是语素不是词。

(3)有的字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表示一个音节。

(三)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是词和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删、改换其中词语。自由短语是词和词的临时组合。

固定短语分为专名(专有名称)和熟语两大类。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四)略语

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1、简称:较复杂形式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

2、数词略语:三军、四有、四化。简称

长的词语、名称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常常加以简化。这种简便称呼就是简称。常见的方式有:

(1)减缩 从原词语或全称中截取关键性语素。例如:

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

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紧缩 从原词语或全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语素。例如:

高等教育——→高教

彩色电视机——→彩电

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3)标数概括 用数字概括标示几项具有共同特点的成份。例如: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 包修、包退、包换——→三包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四美

三、构词类型 第一、词的形式

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形式指词的声音,内容指词的意义。从词的形式说,现代汉语里的词可以有两种分类。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

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人、树、看、听、红、多、就、把、一、个‖等。多音词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双音节的如:―学校、环境、宏观、操作、法治、挑选‖等。三个音节的如:―高科技、主持人、集装箱、连锁店、方便面、含金量‖等。四个音节以上的如:―试管婴儿、多米诺骨牌‖等。在双音词中,有两种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这就是双声词和叠韵词,合称联绵词。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琉璃、仿佛、辗转、流连、伶俐、澎湃‖等。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或其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骆驼、霹雳、彷徨、咆哮、窈窕、灿烂‖等。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二、合成词的构造

(一)词根和词缀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型 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根据两个词根意义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

人民 朋友 功劳 语言 拼搏 污染 答复

爱好 商量 简单 清楚 孤单 刚才 自从

以上这些词,并列的词根意义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第二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反。例如:

老小 今昔 表里 奖惩 彼此 高下 迟早

买卖 动静 矛盾 春秋 来往 反正 横竖

以上这些词,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仍然保留着,组合成的词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义,如―表里‖、―迟早‖。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出现了变化,组合成的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动静‖、―反正‖。第三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关。例如:

口齿 血汗

心胸 江湖 河山 水土 形容

描写 印刷 负担 招待 零碎 辛酸 冷淡

第四类:这一类与前三类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是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但其中一个的意义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类词又称偏义词。例如: 国家 人物 窗户 质量 恩怨 忘记 好歹

(2)偏正型 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

文化 同学 视线 公园 地铁 奇迹 冷饮 热爱 前进 广播 回顾 遥控 中立 崭新 鲜红 美观 细心 深入 必然 火红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前一词根为主。补充型词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这一类较多。例如:

证实 纠正 震动 充满 放大 推广 降低 凑巧 充实 镇静 分明 失去 收回 奋起

第二类:前一词根表示物件,后一词根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对前一词根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我们也把它们归入这一类。例如:

车辆 人口 书本 信件 纸张 船只 花朵

(4)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

主席 将军 理事 立春 举重 结果 签名 下海 招生 挑战 冒险 出版 建议 超群 动人 进步 抽象 及时 照旧 因此

(5)陈述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陈述的情况。例如:

事变 花生 堤防 心得 沟通 体贴 神往 符合 年青 面熟 心慌 锋利 梗直 人为 2.重叠式

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

爸爸 哥哥 星星 饽饽 恰恰 仅仅 纷纷 滚滚 巍巍 炯炯 断断续续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原原本本

3.附加式 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 例如:

老——老乡 老师 老总 老虎 老倭瓜

阿——阿爸 阿哥 阿姨 阿毛 阿猫

小——小张 小伙子 小两口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

例如:

子——孩子 脑子 帽子 椅子 日子

儿——瓶儿 事儿 花儿 鸟儿 个儿 头——石头 苗头 看头 奔头 甜头

家——大家 作家 儒家 科学家 老人家

性——感性 弹性 重要性 积极性 创造性

化——美化 深化 强化 淡化 多样化 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 例如:

雄纠纠 亮晶晶 绿油油 病歪歪 慢腾腾

美滋滋 火辣辣 喜洋洋 气呼呼 差答答

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内部关系一般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逐层地构造起来的。分析这一类词时,必须一层一层地将结构关系弄清楚。如―高科技‖一词,由―高‖和―科技‖组成,为偏正型合成词。但是―科技‖是两个语素,为联合关系。所以―高科技‖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一)词义是什么

1、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的形式是语音。词汇学讲的词义通常是指词汇意义,即狭义的词义,广义的词义还包括词的语法意义,即词性,这将在下册第五章―语法‖部分讲解。举例来说,―改革‖它的内容有二:一是词汇意义,即―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二是语法意义,―改革‖的词性是动词兼名词。又如―体制‖,它的内容一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二是名词。

2、词是一种符号,它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事物,不管它是否事实,只要社会交际中需要,都可以用词来表示。从人类本身到宇宙万物,都可以用词来表示,这内容也就是词义。―神仙‖在现实世界里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在人们交际中能够用到这个词,这个词也就一直存在着,它的词汇意义是:―神话中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老的人物‖。(二)词义的概括性

1、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例如―改革‖便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字改革等各种各样的改革。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改革‖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笔‖这个词指的是各种的笔:毛笔、圆珠笔、钢笔、铅笔、蜡笔……形状不一,颜色各异,从这些各种各样的笔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那就是―写字画图时用来书写的工具‖

2、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例如―杜甫‖虽然指的只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却也是概括了不同时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晚年)的杜甫,虽然在各个时期他的外貌、习惯等可以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足以表明他是同一个杜甫,而这些共同的东西便是从不同时期概括得来的。

地名也是这样,―北京‖的词义也是对这个城市历史和现状的各种特征的概括。

(三)词义的模糊性

1、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2、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但是―中午‖的核心还是明确的,这核心部分乃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词义所要概括的主要对象。

3、模糊与精确是相对而言的。列车时刻表规定12点开的火车,实际开车时间在11点59分59秒或12点0分5秒,都可以认为正常,但比起火箭发射的时间,则火车开车的时间表也还是很模糊的,因为火车只精确到分,火箭发射必须精确到秒,而从天文钟的角度看,以秒计也还模糊的。

(四)词义的民族性

1、词义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例如汉语用―哥哥、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而英语只用brother表示哥哥或弟弟,用sister表示姐姐或妹妹。有了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上有变化,词义上也有变化。Car指汽车、电车以及车厢等,现代汉语的―卡‖则专指载重的大汽车,如―十轮卡‖(单用时还得成―卡车‖)。

2、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狗‖,虽然汉族与英吉利民族对这种家畜都是喜爱的,但用于指人时,褒贬就大不相同。汉语中的―癞皮狗、走狗、疯狗、叭儿狗、狗腿子、狼心狗肺、人模狗样‖都是有贬义的,而英语中的这类词语除一部分因受外来语影响而具有贬义外,大都没有贬义,甚至有褒义,例如doggish(激战)doggish(泼辣、华丽),而 to work like a dog是―拼命地工作‖的意思,a lucky dog则指―幸运儿‖。

二、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还可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

(一)理性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例如: 【花茶】用茉莉花等鲜花熏制的绿茶。

【桌子】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词典对词目所作的解释,主要是理性义。

(二)色彩义

词还有附属的色彩义,也可称做附属义。

1、感情色彩

(1)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褒义词‖。例如:成果

(2)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做―贬义词‖。例如:后果

(3)当然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例如:结果

注意:有一些词造成短语或句子之后,可以使整个语句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语句中的感情色彩)。例如―有水平、是地方、够朋友‖。2.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

(1)有的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今日 明日 父亲(2)有的具有口语色彩,例如:今儿明儿 爸爸

选择具有语体色彩的词,固然用使用的场合有关,也同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有关。3.形象色彩

(1)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一百只鹅、两条蛇‖。

(2)具有形象色彩的词不限于―形态‖方面,还可包括―动态、颜色、声音‖等。(3)词的形象色彩往往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有古代的例子。(4)色彩意义同词的来源有密切关系。古词往往带有书面语的庄重色彩,而方言词则常常带有地域色彩。

(5)此外,不同的阶层、行业、集团的习惯用语,都有自己的特殊色彩。

三、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1)深入领会词义的内涵特性,用起来才能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人们往往十分重视词语的锤炼,就是这个道理。

(2)领会词的理性义。不能准确地理解词义所指的范围,所受的限制,就会导致用词的失误。

(3)理解词的色彩义。色彩义错了也不行。例如《雷雨》中顾八奶奶称赞白露的一段话。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

(2)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国人‖只有一个义项(指本国的人),―把戏‖有两个义项(①魔术杂耍等技艺。②手段、诡计)。(3)词的义项多少,是从该词出现的语境观察出来的。

(4)各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

(二)义项的分类(地位)(1)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2)转义:从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

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源学上说的词的原始意义。(3)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a)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

(b)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c)词的比喻义同修辞上的比喻有区别。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a)术语(光年;海拔、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b)专有名词(北京大学、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也是单义的。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同音词

(1)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又如―公事——公式——工事——攻势‖、―淡——蛋——但‖等。(2)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

(1)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2)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3)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二)义素分析

(1)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例如―男人——女人‖同―男人——女人——小孩‖分析所得的义素便有了多少之分。―男人——忽然‖作为一组义素分析的对象便没有什么意义。

第三篇: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教学目的:

1、明确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2、领会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加强汉语学习的信念。教学重点:

1、了解现代汉语的定义;了解现代汉语特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2、2、掌握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任务,内容和方法。教学方法:讲解

练习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教时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

1、它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①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广狭两义.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则既包括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又包括方言.②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规定:通用语言就是普通话,通用文字就是规范汉字。③两者关系:推广普通话不等于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消灭汉语方言,它们可以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长期使用。

2.结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功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受时间空间限制。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经过琢磨、加工,更周密、严谨。(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1.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2.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共同语书面语1:先秦书面语(文言文)

共同语书面语2:白话文学——白话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普通话书面语

口语: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

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③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和国语运动(口语)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

2、(一)方言

1、方言是语言变体。

一种语言和其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存在于方言之中,方言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方言虽然是语言的变体,属于一定的语言,但是方言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演变为独立的语言。

2、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变体,是全民族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放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轮、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3、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①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②民族共同语并不等于基础方言。

③共同语以某一种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斥其它方言。④民族共同语确立后,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要受到限制方言的发展也要服从于民族共同语的发展。

(二)现代汉语方言介绍

现代汉语除了普通话这一全民族的共同语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像一切语言中的方言,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因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四个次方言。―次方言‖是指地域方言内次一级的方言。汉族有70%以上的人使用北方方言。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广西、四川、云南等自治区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人中,也通行北方方言。

2、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来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左右。

3、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4、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24%左右。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6、闽方言 以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成五个次方言: ①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

②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话的。

③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闽江上游武夷山一带。

④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通行于福建中部永安、三明、沙县。⑤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通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7、粤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印欧语系语言比较,现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辅音,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

2、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决不能没有韵母。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

3、有声调

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汉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有辨别词义的作用,而且声调的抑扬顿挫,使音节分明洪亮,加以双音词又有双声、叠韵、叠音等语音形式,使得现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音乐美。(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为基本形式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灵活,其造词方法可以是―词根+词根‖的,也可以是―词根+词缀‖或―词缀+词根‖―词缀+词根+词缀‖的,可以是模拟自然声音的,也可以是变化语音的(如轻声、儿化),对外来词语可以是音译的,也可以是意译或音义结合的,而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最为普遍(如―火山‖―电视‖等,其中―火‖―山‖―电‖―视‖分别都是词根)。

3、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上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了。首先是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如:目→眼睛、耳→耳朵、鼻→鼻子、谋→谋求。其次是一些多音节的短语又简缩成双音节词,有些多音节短语也逐渐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科学技术→科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多音节词的双音化,既显示了音节节奏整齐化的美,又符合语言实际要求经济的原则和汉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三)语法方面

1、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

在汉语中,同样的成分组合,语序有所不同往往会改变结构关系并改变意义。例如:工人--人工

汉语里,同样的组合成分中,用不用虚词或用不同的虚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我的妹妹--我和妹妹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由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来构成。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由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无论过去或现在,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在国内,目前,汉语不仅是汉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人民经常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对我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对人民的大团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在国际上,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差不多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说汉语的,汉语的传播已遍及五大洲。在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它对东南亚各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因而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不仅在许多国家中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汉语已经成为联合国法定的六种通用语言之一(另五种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在国际交往中,汉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树立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汉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汉语规范化首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其次,现代汉语规范化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要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词法方面有一个明文规定的、明确一致的标准。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二)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

(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三、推广普通话

1、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十二字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3、目标:努力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

4、普通话水平测试。

5、普通话宣传周:每年九月份的第二周。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任务

现代汉语课是高高职高专教育师范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几个部分是本课程教学的内容的主体: 语音;

二、文字;

三、词汇;

四、语法;

五、修辞

第二章 语音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具有辨证普通话语音的能力,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并积极推广普通话。

教学重点: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变; 教学方法:讲解

练习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教时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1.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音高的区别和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频率低;反之则高。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声音低;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高。老人声带松弛,声音低,小孩声带紧张,所以声音高。2.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钢琴击键用力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音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莲子——帘子)3.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时间持续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4.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例如单元音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因此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元音。形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发音体不同。钢琴和风琴的声音不同,是因为发音体不同。人的声音不同,是因为声带的不同。第二、发音方法不同。吉他拍打和指弹不同。b p的不同是发音方法不同造成的(不送气——送气)。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笛子和萧:明快/悠远。

对语音来说,音色最重要,音色的差别,形成不同的音素,这主要由―发音方法‖和―共鸣腔‖决定。

对汉语来说,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1.肺和气管

肺是动力站,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发出不同的语音。2.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勺状软骨组成,上通咽腔,下连气管。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的带状薄膜,是发音体。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3.口腔、鼻腔和咽腔

它们是共鸣腔。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上升是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软腭和小舌,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做鼻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1.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只要社会公认就行了。

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1.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如b、p、m。

2.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如a、o、e。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一般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传统分析方法。

1.声母 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①零声母

②声母和辅音的区别 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2.韵母 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韵母与元音的区别: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3.声调 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

(一)汉字记音:

直音法:蛊音古;冶音也;苟音狗。

反切法:塑,桑故切(桑故反);鲁,郎古切。

(二)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

(三)拼音字母 1.汉语拼音方案

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正式起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

规定了二十六个字母及每个字母的学名。(2)声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读音和例子。(3)韵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三十六个韵母的写法、例子及一些用法。(4)声调符号

提供了普通话四个调类的名称、所用符号及标调方法。(5)隔音符号

提供了隔音符号的形式及其方法。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的识读汉字。(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

此外,汉语拼音方案也可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还可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 2.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是国际音标。它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将音素与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从而避免了混淆和两可的现象。

(2)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必要时采用拉丁字母的大写、倒写、草写、合体或添加符号等办法来加以补充,或采用希腊字母,从而增强了这套符号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我国的语言学者也都使用这套国际统一的记音符号,为了避免同汉语拼音字母或其他符号相混,使用国际音标时一般加[ ]标注。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类:

(1)双唇音(b p 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间前音(z c 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4)舌尖中音(d t n 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 ch sh)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6)舌面音(j q 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前音‖。(7)舌根音(g k 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后音‖。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1.阻碍的方式

(1)塞音(b p d t g 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处,爆发成声。

(2)擦音(f h x sh r 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j q zh ch z c)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

(4)鼻音(m n ng)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震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

(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声带颤动的是浊音,也叫带音。不颤动的是清音,又叫不带音。浊音有m、n、r、l四个。(古称次浊音)其余都是轻音。3.看气流的强弱

呼出气流较强的为送气音,即p、t、k、c、ch、q六个;呼出气流较弱的为不送气音,即b、d、g、z、zh、j六个。

二、声母辩正

(一)分辨n和l 1.发音部位。2.偏旁类推字表。

(二)分辨zh ch sh和z c s 1.代表字类推表

2.音节配合特点:ua uai uang只拼zh ch sh.3.谐声推理:d t——zh ch sh j q x——z c s 貂 迢 d t 昭 招 沼 诏 超 邵 绍 昔 x 错 措 厝

(三)分辨f和h hu——fu 1.代表字类推表.2.谐声b p—f g k——h 捕 b 辅 脯 甫 馥 fu 古 g 湖 胡 葫 糊 怙 瑚 蝴 猢 祜 醐 hu 骨 g 鹘 滑 猾 hu-(四)分辨承r和l 1.声旁类推

襄 嚷 瓤 攘 壤 让(讓)尧 饶 绕 荛 娆 桡 柔 糅 蹂 鞣 揉 2.音节推理

ui en只与r相拼.ui 瑞 蕊 锐 芮 蕤 枘 睿 蚋 en 人 任 忍 认 刃 仁 韧 妊 纫 壬 仞 荏 饪 轫 稔 衽 葚 比较下列各组声母的异同

g——k 异: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同:都是清塞音、舌根音。f——h 异:前者为唇齿音,后者为舌根音。同:都是清擦音。

zh——z 异:前者为舌尖后音,后者为舌尖前音。同:都是清塞音。

b——p 异: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同:都是清塞音、双唇音。m——n 异:前者为双唇音,后者为舌尖音。同:都是浊音、鼻音。q——c 异:前者为舌面音,后者为舌尖前音。同:都是清擦音。sh——r 异:前者为清音,后者为浊音。同:都是舌尖后擦音。

ch——p 异:前者为舌尖后塞擦音,后者为双唇塞音。同:都是清音、送气音。s——sh 异: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尖后音。同:都是清擦音。x——h 异:前者为舌面前音,后者为舌根音。同:都是清擦音。

b——d 异:前者为双唇音,后者为舌尖音。同:都是清、不送气塞音。t——g 异:前者为送气舌尖音,后者为不送气舌根音。同:都是清塞音 第三节 韵母

普通话39个韵母,有的由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加辅音构成.按结构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按开头部分的元音分(传统―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一,韵母的发音

(一)单元音韵母

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简称单韵母。1.舌面元音单韵母 a o e i u [ε] [y] 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舌头的升降伸缩、唇形的平展圆敛以及口腔的开合都可以影响、造成不同元音。舌位:发音时舌头较高的部位叫―舌位‖。开口度:口腔开合的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元音: 第一、看舌位的高低。第二、看舌位的前后。第三、看唇形的圆展。

2.舌尖元音单韵母(特殊韵母):-i(资韵母),-i(支韵母)

(二)复元音韵母

(1)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共13个。

发音时甲元音快速滑向乙元音。二合元音9个 三合元音4个

韵头:出现在韵腹前,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由于它介于声母和韵母之间,所以曾叫介音或介母。由高元音i u [y]充当。

韵腹:韵母的主干。与韵头、韵尾比,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由10个单元音充当。

韵尾:在韵腹后面,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由i u(o)充当。普通话韵母结构表。

1.前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前。4个:ai ei ao ou 2.后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后。5个:ia ie ua uo [y]e 3.中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中。4个:iao iou uai uei

(三)带鼻音韵母

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在元音之后带有鼻辅音收尾的韵母叫鼻韵母.能够充当韵尾的鼻辅音有舌尖鼻辅音n(通常称作“前鼻音”)和舌根鼻辅音n(通常称作“后鼻音”).带–n韵尾的叫前鼻音韵母,带-nɡ韵尾的叫后鼻音韵母共16个。前鼻韵母:ɑn,in,ɑn,en,in,uen,ün 后鼻韵母:ɑnɡ,iɑnɡ,uɑnɡ,enɡ,inɡ,uenɡ

复韵母与鼻韵母都是由两个或三个音素复合而成的.在这些复合音韵母中,都有一个口腔开口度较大,发音较响亮的元音,成为这个韵母的主干元音,一般称它为“韵腹”.韵腹前边的元音称作韵头,韵腹后面的音素就是韵尾.二、押韵和韵辙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相同(放宽可以包括韵腹相近、而且韵尾相同的都算同一个韵。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合辙‖。押韵的例子如:

攻城不怕坚,ian 攻书莫畏难;an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ua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韵母辨证

(一)分辨前鼻音尾韵母和后鼻音尾韵母:en-eng in-ing

(二)分辨i和[y]

(三)分辨o和e

(四)避免韵头i或u的丢失

第四节 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1.作用: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与频率的高低,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声音的高低。声调中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3.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自左至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调值。用五度标记法描写调值,可以有三种方法:(1)符号式,如普通话的阴平,可以用―┐ ‖来表示;(2)数字式,如普通话的阴平,也可以用―55‖来表示;(3)文字描写式,如普通话的阴平,还可以描写为―高平‖

4.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种语言中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汉藏系语言中调类最多的可达15个,最少的仅有2个。

二、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又称第一声。调值55,又叫高平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ˉ‖表示。

2、阳平,又称第二声。调值35,又叫中升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ˊ‖表示。

3、上声,又称第三声。调值214,又叫降升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ˇ‖表示。

4、去声,又称第四声,调值51,又叫全降调,汉语拼音方案用―ˋ‖表示。不包括轻声和变调

三、标调法

(一)调值标调法

1.五度标记法

2.数字标记法

(二)调号标调法

(三)调类标调法

四、古今调类的比较

1.平分阴阳.2.浊上归去。3.入派三声。

五、声调辨证

(一)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1.调类。梅县话 6个声调 2.调值。梅县话 阴平44

(二)古入声字的改读

古入声字有塞音韵尾:-b[p] –d[t] –g[k],今普通话无,说普通话时必须去掉塞音韵尾(包括喉塞音? 第五节 音节

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听觉上能自然分辨的语音单位,是语音的基本单位;从生理角度看,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的每

次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普通话音节,如果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它是音素按一定方式组合的结果;按我国传统的分析,它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 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发音器官肌肉紧张1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3.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词、合音词除外:我们)。4.声调不是音节的组成成分。5.普通话音节结构表。6.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二、拼音

(一)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拼音的三种方法(1)两拼法

两拼法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我国目前中小学用两拼法。(2)三拼法

三拼法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韵头和韵头后的部分等三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3)声介合拼法

声介合拼法是先把声母和韵头先连续,作为一个部分,再同韵头后的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

(三)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

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按理总共可以产生858个音节,再加上四声,那将会有3432个音节。但实际上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个中缘由是,并非任何一个声母均可以与所有韵母拼合,这里面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而且也是有规律可寻的。有几点:

(1)普通话声母中只有n和l可以同四呼中任何一呼的韵母相拼。(2)撮口呼能相拼的声母最少,仅限于j、q、x和n、l。(3)普通话韵母ueng不与所有辅音声母相拼。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y、w的使用

(二)隔音符号的使用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按词连写,这样,一些零声母音节就有可能被误读,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拼音方案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手段。

(1)齐齿呼、撮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前要用―y‖隔音,合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前要用―w‖隔音。(2)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若连接在别的音节后面,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三)省写

(四)标调法

(1)声调符号要标在韵腹上。

(2)iu和ui这两个省写的韵母,标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可以这样理解:iu和ui是iou和uei分别是i+ou和u+ei,省略的是ou的o和ei的e,调号本应标在o和e上,由于这两个字母省去,所以标在u和i上。(3)轻声不标调。

(4)若在―i‖是标调,―i‖上的小点要省去。

(五)音节连写和大写

连写:按词,词内连写;词与词分写 大写:

(1)专有名词和专有短语的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如: Cáo Yìqí Wáng Lì Běi jīng Dàxué

(曹亦奇)(王力)(北京大学)

(2)标题中,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也可以所有的字母都大写。第六节 音变

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即在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语流音变是一种普遍现象,各种语言都存在。普通话中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等。

一、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阳平)或21(半上)。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边35。上声在由上声改读来的轻声字前,有的变成35,有的变成21。

在上声前: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 又如:海里、海底、海港

在轻声前:(1)捧起 等等 讲讲(35)(2)嫂子 姐姐 毯子 奶奶(变21)

三个上声相连,可只第1音节变21,第二音节变35;也可第一、第二音节都变35。很勇敢 小老虎(21+35+214)展览馆管理组(35+35+214)

多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含义分组变调。快读时,除最后一音节,其余音节都可以变为35。2.在非上声前(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边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前面,变调情况相同。如:海狮、海豚、海象、海浪。

(二)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大会。

(三)―

一、不‖的变调

1.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读原调。一、二、三,十一 第一 不 偏不 你去不? 2.在去声前,一律变35。一样 一向 不怕 不够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都念去声。一般 一边 一年 不吃、不开 不同 4.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想一想 拖一拖 管一管 谈一谈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做不好 来不了

(四)―

七、八‖的变调

在去声前可变为35,也可以保持55。

(五)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音节往往读阴平55:长长儿的、好好儿的、大大儿的。2.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多半念55调值:亮堂堂、明晃晃的、直挺挺的、黑洞洞的。也有念原调的:软绵绵、金灿灿。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清清楚楚。

二、轻声

语流中,一些字因为连读改变了原来的调值,念得又轻又短,这样的变调叫轻声.它不能单独念出来,一定是跟随在别的字后面.(一)轻读规律

普通话中四个声调的字都有可能读成轻声,有一些轻声字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1.名词的后缀“-子,-头”和表示群概念的“-们”读轻声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 3.语气词一般读轻声

如“吗,呢,吧,啦,呀,嘛,哇,啊”等,这些语气词一般情况下都读轻声,但语气词有时表示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感情,可以用加强音量或拉长音的方法来重读.4.名词,代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 墙上,地下,家里,这边,前面,上边儿 5.动词,形容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

出去,进来,起来,下去,丢下,带上,提起来,放下去,请进来,赶出去 6.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奶奶,爸爸,慢慢,看看,听听,说说 7.量词“个”,“些”常读轻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险些丢了性命.8.动词后的介词“在”,“到”一般读轻声

记在心上,坐在椅子上,住在北京 ,回到学校里,调到县城,寄到上海 9.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第二音节常读轻声

糊里糊涂,粗声粗气,虎头虎脑,别里别扭,劈里啪啦,稀里哗啦,叽里呱啦,丁零当啷,黑不溜秋。(二)轻声的调值

1.阴平后的轻声念半低

星星,窟窿,关系,差事,芝麻,玻璃,风气,规矩,张罗,冤枉,挑剔,折腾,舒服,生日。2.阳平后的轻声念中调

明白,便宜,得罪,名字,能耐,年月,麻烦,滑稽,学问,云彩,学生,裁缝,合同,眉毛,。3.上声后的轻声念半高调

尺寸,小心,整齐,点心,比方,打算,委屈,考虑,暖和,冷清,早晨,母亲,本事,眼睛,。4.去声后面的轻声念低调

相声,故事,在乎,道理,太阳,味道,漂亮,丈夫,认识,阔气,厚道,奉承,利索,力气,。(三)轻声的作用

轻声具有区别意义和词性的作用.下面各组词加点的是轻声.摆设:摆设的东西;徒有其表面而无实用价值的东西.摆设:把物品按照审美观点安放.大方:不计较,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地道:真正的;纯粹的;实在的.地道:地下坑道.反正:副词.反正:敌方的军队或人员投到己方.合计:盘算,商量.合计:合在一起计算;总共.是非:口舌,纠纷.是非:正确和错误.自在:安闲舒适.自在:自由;不受拘束.兄弟:指弟弟.兄弟:指哥哥和弟弟.(四)轻声的影响

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出现在轻声音节中时,由于读音弱,受前后音的影响,有时变成了相应的浊辅音.如:尾巴,我的,五个,看着,椅子,姐姐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而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二)儿化韵的发音(p109)

(1)音节末尾是a、o、e、u的,韵母直接卷舌。如:(瓜)→(瓜儿)(坡)→(坡儿)

2)韵尾是 i、n(in、un除外),去掉韵尾后卷舌。如:(盖)→(盖儿)(轮)→(轮儿)

(3)韵母是in、un的,去掉韵尾后加[Er]。如:(心)→(心儿)(裙)→(裙儿)(4)韵母是i、u的,直接加er[]。(鸡)→(鸡儿)(鱼)→(鱼儿)

(5)韵母是-i[]、-i[]的,韵母直接换作[]。如:(丝)→(丝儿)(事)→(事儿)

(6)韵尾是ng的,去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如:(匡)→(匡儿)(凳)→(凳儿)

(7)韵母是ing的,去掉韵尾后加上鼻化的[iE]。如:(劲)→(颈儿)(铃)→(铃儿)

(三)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意义由原来的脑袋变成了头领、上司。眼(眼睛)—眼儿(小孔),由原来的眼睛之义变成了洞孔、窟窿之义。2.区别词性

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尖(形容词)——尖儿(名词)3.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试比较:

老头——老头儿 嘴唇——嘴唇儿 小鸡——小鸡儿 小孩——小孩儿

有些代词、副词、动词和重叠的形容词也有儿化现象。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u‖时,要读写作―哇‖。如:他为什么哭哇?/你是嫌我土哇!

2、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n‖时,要读写作―哪‖。如:快来看哪!/你不知她有多懒哪!

3、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ng‖时,要读作[nga],仍写作―啊‖。如:还炼什么钢啊!/那时侯穷啊!

4、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1[1]时,要读作[za],仍写作―啊‖。如:这才是人民的好儿子啊!/快写字啊!

5、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i[]时,要读作ra,仍写作―啊‖。如:他是我的老师啊!/这哪是什么诗啊!

6、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a、o、e、[ε]、i、[y]时,要读写作―呀‖。如:快点说呀!/应当活下去呀!

需要注意的是,―ao‖和―iao‖的尾音不是―o‖,而是―u‖,所以在这两个韵母后的―啊‖不能读写作―呀‖,而要读写作―哇‖。如:好高哇!/快点跳哇!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概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替换法‖),看它们是否能区别意义,凡属能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是同一个音位。

(二)音位的类型:

音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音素构成的,由于音素是从音色(音质)角度划分的,所以就叫音质音位,也叫音段音位;还有一类是由声调等构成的,声调是由音高构成的,同音色(音质)无关,所以叫非音质音位,也叫超音段音位。

音质音位也可分几种子类别:如由音长构成的,叫时位,英语及我国部分方言中有;由音强构成的,叫重位,印欧系语言中很丰富;由音高构成的,叫调位,普通话就存在4个调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因为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因为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也称作―超音段音位‖。

(三)音位变体

1、一个音位包含的一些不同的音,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这里的―变体‖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变体,如―变体邮票‖的―变体‖。这种变体是有所本的,有一个母体存在,是变体所从出的地方。而音位变体所指的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的音素,它们都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后者才是具体、实在的。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音位用一个典型变体代表,其符号要常见、好认、便于印刷,要加上/ /。

2、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在一定语音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做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提的是没有语音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的音位变体。

(四)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二、普通话音位

(一)普通话元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十个元音音位。十个元音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和每个音位变体所出现的条件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其中包括声母所使用的二十一个辅音和只在韵尾位置上出现的/ŋ /音位。每个辅音音位的音位变体及其所出现的条件。

(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普通话有四个调位,其中上声和去声两个调类又有其变体形式。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二、语调

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注意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等特点。

(一)停 顿

停顿就是句子内部或句与句之间说话时的间歇。一段话里面什么地方停顿、停顿是长是短,是由表达的需要来决定的。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一般要大于句子内部的停顿。在一句话里面,关系非常密切的词语间一般没有停顿,只在关系不很密切的词语间才可以有停顿。下面这个句子内可以有两个停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

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为几个段落。这样的段落叫做―节拍群‖。一句话里节拍群的多少可以有变化,说得快时节拍群就少些,说得慢些节拍群就多些。上面的句子在说得快些的时候,中间可以只有一个停顿,分成两个节拍群。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

说得慢些的时候,中间可以有5个停顿,分成6个节拍群。例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

说话的时候,各节拍群所用的时间要相差不多,大体一致音节多的节拍群要说得快些,音节少的节拍群要说得慢些。这样就使各个节拍群有快有慢,听起来富于变化。

停顿的改变有时会引起结构和意义的改变。例如:―二加三/乘以五‖和―二加/三乘以五‖的层次不同,意义也不同。―/‖表示句内较大的停顿。前者的得数是二十五,后者的得数是十七。又如:―我没找着小李,/小高很着急‖和―我没找着小李小高,/很着急‖。前者着急的是小高,后者着急的是―我‖。

(二)重音

重音指的是语句里的某些音节根据表达的需要而读得较重的语音现象。人们说话时,句子里的音节有的要重读。这又分两种情况:

1语法重音

根据语法结构的要求,句子里有些成分要重读,这种重读叫语法重音。具体如下:

(1)一般句子的谓语常要读成语法重音。例如: 今天晴天。北京的夏天常常刮风。

(2)定语和状语常常传达新的信息,常读成语法重音。下面是定语带有语法重音的例子: 你们的胜利也就是我们的胜利。平凡的人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下面是状语带有语法重音的例子: 天气渐渐地缓和起来了。我们不怕敌人的威胁和恐吓。(3)动词的补语要读成语法重音。例如: 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 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强调重音

为了故意强调意思,而重读某些成分,这叫做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规律,要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谁在屋里看电视? 我在屋里看电视。你在屋里干什么? 我在屋里看电视。你在屋里看什么? 我在屋里看电视。

有时为了强调对比,有关的成分要读成强调重音。例如: 我问的是他,没有问你。这件事我是不知道,不是故意不告诉你。

强调重音只起强调作用,不改变句子的意义。又如:她去看演出。(不是别人。重音在―她‖。)

她去看演出。(不是不去。重音在―去‖。)

她去看演出。(不是参加演出。重音在―看‖。)

她去看演出。(不是看球赛。重音在―演出‖。)

(三)语调

除了停顿和重音外,全句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是语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变化最能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普通话语调最基本的类型,就是降调和升调。我们先谈谈这两种基本形式。

降调就是句尾的声音降低的调子。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用降调。例如: 他刚从乡下回来。别磨蹭了,你快说吧!这片房子真漂亮!

升调就是句尾的声音升起来的调子。部分疑问句用升调,一般句子中暂停的地方也用升调。例如: 您找谁? 这个学生是北大的,不是清华的。

说话时的感情和语气可以有种种变化,这种变化常常使得句子的语调发生比较复杂的变化。例如:

今天天气很好。(一般的陈述,用降调)

今天天气很好?(一般的提问,用升调)

今天天气很好!(天气之好出乎意料之外,先升后降)今天天气很好?(不太相信,升得快而高)

今天天气很好。(极端的肯定,降得快而低)

(四)句调

1、句调的种类 句调的种类

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句调。句调有四种形式,即升调、降调、平调、曲折调。(1)升调

调子由平升高,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难道我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反问)

怎么,她又回来了?(惊异)(2)降调

调子由平降低,一般用来表示肯定、请求等语气。

我一定要拿到学位。(肯定)你赶快走吧!(请求)(3)平调

调子保持同样高度推进,一般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她渐渐地走进暮色里去了。(叙述)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4)曲折调

调子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一般表示含蓄、讽刺意味,表示言外之意、赞叹等,也常采用曲折调。

你的能耐可真不小。(讽刺)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赞叹)

2、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句调能对声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句末音节上,大体情形如下:(1)句调上升时

甲、字调后部为上升,则使其升得更高一点。

阳平+升调:你去济南?

上声+升调:你姓李?

乙、字调是平的,则使字调后部上升。

阴平+升调:你喜欢小说?

丙、字调是降的,则变为降升。

去声+升调:你想去重庆?

(2)句调下降时

甲、字调后部为上升,则变为升降调。

阳平+降调:我去桂林。

上声+降调:你快走。

乙、字调是平的,则使字调变为平降调。

阴平+降调:我们今天去北京。

丙、字调是降的,则降得更低。

去声+降调:她姓杜。.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一、确立正音标准

确立正音标准,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语音并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话

语音,北京语音内部还存在一些需要规范的分歧现象。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①排除北京话的特殊土语成分;②轻声词、儿化词的读音规范;③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等。

二、推广标准音

第三章 文 字

教学目的:了解汉字的性质和汉字形体的演变。掌握分析现行汉字结构的方法,明确现行汉字的规范,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养成正确使用汉字的观念。

教学重点: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形体;汉字的结构;汉字改革问题;汉字的整理;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一、文字的性质

1.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有声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声语言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于是人们创制了文字.有了文字,语言就可以留下痕迹.2.要素

文字作为视觉对象都有一定的固定的形状。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形,音,义三个要素.二、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正确地说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

有些汉字从结构上看不能分析,一般称为独体字.对于独体字来说,也存在语言的符号跟文字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历史悠久,曾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1.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王为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时任国子监祭酒。

甲骨文的别称有殷墟文字、卜辞、契文、殷契等。甲骨共发掘出十万片,全部单字为4500个左右,已经释读出的约1000个,其余未释读出的多为地名、人名和族名等。

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居多,显然属于早期的汉字。但从拥有一定数量的形声字(20%)这点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瘦长且大小不一。甲骨文象形性强,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

由于制作困难并受甲骨材料的限制,甲骨文的篇幅大多短小。从文例看,一篇完整的甲骨文大致由前辞、贞(问)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甲骨文是政府的公文,甲骨文的语体是一种公文语体。简约性和程式化是甲骨文语言的重要特点。因此,绝不能将甲骨文的语言看成是殷商语言的全部。2.金文

先秦称铜为―金‖。金文即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为铜铅合金,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冶炼铸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属于帝王、贵族之家的奢侈物品。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青铜器早见于殷商,盛于周代,战国也不乏见。

金文用模范铸就,自身有极强的工艺性。就字体而言,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渐趋方块形。较之甲骨文,金文象形性差,线条化明显,形声字多,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形体。

从内容看,金文多记述庆典及帝王赏赐之事,为歌功颂德、自我炫耀之作。金文的篇幅明显加大,不乏长篇巨制(多者字数可达500),如著名的盂鼎、毛公鼎。3.篆书

篆书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篆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如玺印文字、帛书、瓦当文、货币文);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此处取狭义。大篆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主。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已失传)而得名。大篆直接脱胎于金文,故尚有较浓的金文的痕迹,但笔画更趋均匀,字形更趋整齐。

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统一六国后,作为―书同文‖的产物而采用的全国标准字体。传说小篆为秦相李斯所作。推行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问世一扫历代字体混杂的局面,使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庄大道。较之大篆,小篆字形更为匀称整齐、更为统一,更为简化和定型,异体字也大为减少。小篆正式通行时间不长,汉代即被隶书取代。但在历代印章制作中,小篆仍占据一席之地。4.隶书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此处的―隶‖不是指一般所谓的奴隶或徒隶,而是指政府中的下级吏员。秦隶又称古隶,始于秦代,是小篆的一种省变体,目的是宜于日常急用。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规范的正体,隶书是应急的俗体。秦隶因源自小篆,故保留了较多的篆书特征。与前代文字相比,秦隶在形体上实现了根本的转变,即基本摆脱了汉字象形的意味,可谓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隶又称今隶,由秦隶进一步演变而来,通行于两汉的大部分时期。汉隶使汉字结构更趋简化和定型,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

秦隶笔画敛束,无飞扬之势;汉隶字体扁平,笔画有波势。5.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由隶书省改而来:波势改为平直,扁平改为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6.草书和行书

广义的草书是指比正式字体来得潦草的字体。因此,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可以说,所有正式字体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存在相应的草体。

通常所谓的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盛行于东汉章帝时而得名。章草的特点是:笔画带草意,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不相牵连,明显保留了汉隶的波势。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始于唐代。今草的特点是:笔画连接,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无章草的波势。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有的书写者甚至不识己书),如张旭、怀素的作品等。狂草没有实用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草书均有一定的章法,不可任意而为。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始于楷书之后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得二者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好写易认,方便实用。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二类,前者近于楷书,后者近于草书。行书是应用最广泛的手写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现行汉字的常规形体是楷书和行书,非常规形体则包括草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主要见于印章、对联、匾额及书法作品中。从形成手段看,现行汉字则有印刷体和手写体。1.楷书和行书

楷书在印刷品中占据主流,行书则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2.印刷体和手写体

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只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1)宋体(老宋体、古宋体)2)仿宋体(真宋体)3)楷体(大宋体)4)黑体(黑头字、方头字)。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大到初号,小到七号。

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法作品。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则是构成汉字的预制件。1.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被称为―永‖字八法,现代则定为五种(横、竖、撇、点、折)。汉字的笔画多(平均10。75画),计算笔画向来是一大难题。

笔画组合的三种方式:相离、相接、相交。2.偏旁与部首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现代不成字的偏旁在古代均为独立的字。从层次出发,偏旁还可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用部首给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氏首创540部,明代梅应祚的《字汇》归并为214部,后来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均加以沿用。《新华字典》调整为189部,新《辞海》则为250部,《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为200部。二 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原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注意一些特殊字的笔顺。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对汉字的构造方式,传统上有―六书‖之说。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为造字法,后两种为用字法。在此着重介绍造字法。1.象形(独体)

许慎:―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图画,但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

由于汉字形体的变迁,绝大部分的象形字已丧失象形的意味,只有极少数的字如―井、田、伞、雨、网‖等尚依稀可辨。2.指事(独体)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单纯指事字:上、下、八、丩。

由象形字加提示性符号而成的指事字:亦、本、末、刃、甘。由象形字变换形体的方向或位置而成:交、尸、县(悬)。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现代指事字:卡、乒、乓。3.会意(合体)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会意就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会意建立在人们的联想和推理的基础上。

《鸡肋编》卷上:―广南俚俗多撰字画,以父子为恩,大坐为稳,不長为矮,如此甚众。‖ 异文会意:析、采、休、伐、杲、杳、寒、暴。同文会意:炎、焱;从、众;犇;淼。对文会意:北、非。4.形声(合体)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字义类属的形旁(义符)和表读音的声旁组成新字的方法即为形声。形声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极高的能产性,甲骨文仅20%的形声字,现代汉字则占90%以上。省形字:亭、考、屦、屐。

省声字:炊(吹)、窦(渎)、船(铅)、疫(役)、绳(蝇)。亦声字:功、娶、驷、裏。

右文说:胯、挎、跨、刳、垮、袴;苞、胞、饱、雹、龅、泡、疱。

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形内声、外声内形。特殊位置的形声字:疆、旗、荆、颖、修。

声旁的作用(显示字音的信息)和局限性(25%的成功率)。形旁的作用(语言化石)和局限性(落伍于时代)。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汉字改革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化字,二是拼音化。

二、汉字的整理

(一)简化笔画(1)简化部件

(2)同音或异音代替(3)草书楷化

(4)换用简单的符号(5)保留特征或轮廓

(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二)精简字数

三、汉字的标准化

(一)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总量。《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发布了3500个常用字。

(二)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三)定音: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2)

(四)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义序法(一般不用)、音序法和形序法(笔画法和部首法)

第五节 正确使用汉字

一、掌握规范字 1.掌握简化字

(1)注意类推简化的范围

(2)注意简化字的细微差别:冻(凍)——练(練)厌(厭)——压(壓)。(3)注意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的笔顺:长、马、鸟。(4)注意简化字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瞭、乾。杜绝使用社会上的不规范简化字。2.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 整理异体字的三个原则:从俗(哲——喆)、从简(栖——棲)、书写方便(群——羣)。3.区别新旧字形

新字形的几个特点:笔画省简、笔画连接、笔画延伸、调整部位、其他。

二、纠正错别字

基本原则:主观重视,以人为师,以字典为师。1.避免写错别字

注意字形:汆(cuan)——氽(tun)孤——狐——弧 肓——盲 忌 承

戊——戍——戎——戌——戉(1)注意字音:联系声旁

(2)注意字义:再接再厉(励)滥竽(烂芋)充数 如火如荼(茶)世外桃源(桃园)防止同化

2.避免读错字

(1)注意形声字的声旁,不被声旁左右(2)注意多音多义字

(3)注意一些字的特殊读法(4)注意多音同义字

第四章 词汇

教学目的:理解现代汉语词的构造和词汇发展的途径及其规范,掌握词义的特点和辨析词义的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并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语素、词的鉴别;词的构成;词义的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分。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构造

一、词汇

定义: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固定短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2)特定范围如: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例如―书‖: shu1,成本的著作。

2、音节表现: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天、地、河、土。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踌躇、荒唐、牢骚、参差、尼龙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俱乐部、巧克力、乌鲁木齐、奥林匹克。双音节语素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三音节和三音节语素大都是从外语借来的。

3、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来替代,可以为别的语素替代的是语素,例如―蜡烛‖中的―蜡‖、―烛‖。

蜡——蜡烛 花烛 香烛 大烛 烛——蜡烛 蜡人 蜡纸 蜡染 再如―礼貌‖。

语素与表音成分有区别。

4、语素的分类:(1)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前者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如―吝‖、―崛‖、―胚‖、―懑‖等。以―吝‖为例,可以和―惜‖结合成―吝惜‖,可以和―悭‖结合成―悭吝‖;后者本身就能成为一个词,如―美‖、―好‖就是如此。再如―海‖、―说‖、―暖‖、―块‖等。它们也能作为语素同其他语素结合成另外一个词。以―海‖为例,可以和―洋‖结合成―海洋‖,可以和―沧‖结合成―沧海‖。

3、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二)词

1、定义: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句中最小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1)独立运用: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2)剩余法。

2、词和语素的交叉情况:

词和语素有的有交叉的情况,即一个语素可能也是一个词。在鉴别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词还是语素的时候,不考虑别的,只考虑它是否能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

3、词与短语的区别: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可以扩展。词不能扩展。这种方法叫做扩展法。

4、字和词、语素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汉字来说,一个个方块形体就是一个字,它是书写和印刷的单位。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1)有的字有意义,又能独立运用,这样的字既是语素又是词。

(2)有的字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只能作为构词的成分,这样的字只是语素不是词。(3)有的字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表示一个音节。

(三)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是词和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删、改换其中词语。自由短语是词和词的临时组合。

固定短语分为专名(专有名称)和熟语两大类。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四)略语

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1、简称:较复杂形式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

2、数词略语:三军、四有、四化。简称

长的词语、名称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常常加以简化。这种简便称呼就是简称。常见的方式有:

(1)减缩 从原词语或全称中截取关键性语素。例如: 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 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紧缩 从原词语或全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语素。例如: 高等教育——→高教

彩色电视机——→彩电 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3)标数概括 用数字概括标示几项具有共同特点的成份。例如: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 包修、包退、包换—→三包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四美

三、构词类型 第一、词的形式 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形式指词的声音,内容指词的意义。从词的形式说,现代汉语里的词可以有两种分类。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

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人、树、看、听、红、多、就、把、一、个‖等。多音词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双音节的如:―学校、环境、宏观、操作、法治、挑选‖等。三个音节的如:―高科技、主持人、集装箱、连锁店、方便面、含金量‖等。四个音节以上的如:―试管婴儿、多米诺骨牌‖等。

在双音词中,有两种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这就是双声词和叠韵词,合称联绵词。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琉璃、仿佛、辗转、流连、伶俐、澎湃‖等。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或其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骆驼、霹雳、彷徨、咆哮、窈窕、灿烂‖等。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二、合成词的构造

(一)词根和词缀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型 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根据两个词根意义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

人民 朋友 功劳 语言 拼搏 污染 答复

爱好 商量 简单 清楚 孤单 刚才 自从

以上这些词,并列的词根意义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

第二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反。例如:

老小 今昔 表里 奖惩 彼此 高下 迟早

买卖 动静 矛盾 春秋 来往 反正 横竖

以上这些词,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仍然保留着,组合成的词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义,如―表里‖、―迟早‖。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出现了变化,组合成的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动静‖、―反正‖。

第三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关。例如: 口齿 血汗 心胸 江湖 河山 水土 形容

描写 印刷 负担 招待 零碎 辛酸 冷淡

第四类:这一类与前三类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是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但其中一个的意义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类词又称偏义词。例如:国家 人物 窗户 质量 恩怨 忘记 好歹(2)偏正型 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文化 同学 视线 公园 地铁 奇迹 冷饮 热爱 前进 广播 回顾 遥控 中立 崭新 鲜红 美观 细心 深入 必然 火红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前一词根为主。补充型词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这一类较多。例如:证实 纠正 震动 充满 放大 推广 降低 凑巧 充实 镇静 分明 失去 收回 奋起

第二类:前一词根表示物件,后一词根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对前一词根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我们也把它们归入这一类。

例如:车辆 人口 书本 信件 纸张 船只 花朵

(4)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例如:主席 将军 理事 立春 举重 结果 签名 下海 招生 挑战冒险 出版 建议 超群 动人 进步 抽象 及时 照旧 因此

(5)陈述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陈述的情况。

例如:事变 花生 堤防 心得 沟通 体贴 神往 符合 年青 面熟 心慌 锋利 梗直 人为 2.重叠式 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爸爸 哥哥 星星 饽饽 恰恰 仅仅 纷纷 滚滚 巍巍 炯炯 断断续续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原原本本

3.附加式 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 例如: 老——老乡 老师 老总 老虎 老倭瓜 阿——阿爸 阿哥 阿姨 阿毛 阿猫 小——小张 小伙子 小两口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

例如: 子——孩子 脑子 帽子 椅子 日子 儿——瓶儿 事儿 花儿 鸟儿 个儿

头——石头 苗头 看头 奔头 甜头

家——大家 作家 儒家 科学家 老人家 性——感性 弹性 重要性 积极性 创造性

化——美化 深化 强化 淡化 多样化

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 例如: 雄纠纠 亮晶晶 绿油油 病歪歪 慢腾腾 美滋滋 火辣辣 喜洋洋 气呼呼 差答答

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内部关系一般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逐层地构造起来的。分析这一类词时,必须一层一层地将结构关系弄清楚。如―高科技‖一词,由―高‖和―科技‖组成,为偏正型合成词。但是―科技‖是两个语素,为联合关系。所以―高科技‖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一)词义是什么

1、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的形式是语音。词汇学讲的词义通常是指词汇意义,即狭义的词义,广义的词义还包括词的语法意义,即词性,这将在下册第五章―语法‖部分讲解。举例来说,―改革‖它的内容有二:一是词汇意义,即―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二是语法意义,―改革‖的词性是动词兼名词。又如―体制‖,它的内容一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二是名词。

2、词是一种符号,它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事物,不管它是否事实,只要社会交际中需要,都可以用词来表示。从人类本身到宇宙万物,都可以用词来表示,这内容也就是词义。―神仙‖在现实世界里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在人们交际中能够用到这个词,这个词也就一直存在着,它的词汇意义是:―神话中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老的人物‖。

(二)词义的概括性

1、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例如―改革‖便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字改革等各种各样的改革。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改革‖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笔‖这个词指的是各种的笔:毛笔、圆珠笔、钢笔、铅笔、蜡笔……形状不一,颜色各异,从这些各种各样的笔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那就是―写字画图时用来书写的工具‖

2、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例如―杜甫‖虽然指的只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却也是概括了不同时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晚年)的杜甫,虽然在各个时期他的外貌、习惯等可以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足以表明他是同一个杜甫,而这些共同的东西便是从不同时期概括得来的。

地名也是这样,―北京‖的词义也是对这个城市历史和现状的各种特征的概括。

(三)词义的模糊性

1、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2、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但是―中午‖的核心还是明确的,这核心部分乃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词义所要概括的主要对象。

3、模糊与精确是相对而言的。列车时刻表规定12点开的火车,实际开车时间在11点59分59秒或12点0分5秒,都可以认为正常,但比起火箭发射的时间,则火车开车的时间表也还是很模糊的,因为火车只精确到分,火箭发射必须精确到秒,而从天文钟的角度看,以秒计也还模糊的。

(四)词义的民族性

1、词义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例如汉语用―哥哥、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而英语只用brother表示哥哥或弟弟,用sister表示姐姐或妹妹。有了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上有变化,词义上也有变化。Car指汽车、电车以及车厢等,现代汉语的―卡‖则专指载重的大汽车,如―十轮卡‖(单用时还得成―卡车‖)。

2、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狗‖,虽然汉族与英吉利民族对这种家畜都是喜爱的,但用于指人时,褒贬就大不相同。汉语中的―癞皮狗、走狗、疯狗、叭儿狗、狗腿子、狼心狗肺、人模狗样‖都是有贬义的,而英语中的这类词语除一部分因受外来语影响而具有贬义外,大都没有贬义,甚至有褒义,例如doggish(激战)doggish(泼辣、华丽),而 to work like a dog是―拼命地工作‖的意思,a lucky dog则指―幸运儿‖。

二、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还可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

(一)理性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例如:

【花茶】用茉莉花等鲜花熏制的绿茶。

【桌子】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

词典对词目所作的解释,主要是理性义。

(二)色彩义

词还有附属的色彩义,也可称做附属义。

1、感情色彩

(1)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褒义词‖。例如:成果

(2)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做―贬义词‖。例如:后果

(3)当然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例如:结果

注意:有一些词造成短语或句子之后,可以使整个语句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语句中的感情色彩)。例如―有水平、是地方、够朋友‖。

2.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

(1)有的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今日 明日 父亲

(2)有的具有口语色彩,例如:今儿明儿 爸爸

选择具有语体色彩的词,固然用使用的场合有关,也同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有关。

3.形象色彩

(1)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一百只鹅、两条蛇‖。

(2)具有形象色彩的词不限于―形态‖方面,还可包括―动态、颜色、声音‖等。

(3)词的形象色彩往往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有古代的例子。

(4)色彩意义同词的来源有密切关系。古词往往带有书面语的庄重色彩,而方言词则常常带有地域色彩。

(5)此外,不同的阶层、行业、集团的习惯用语,都有自己的特殊色彩。

三、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1)深入领会词义的内涵特性,用起来才能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人们往往十分重视词语的锤炼,就是这个道理。

(2)领会词的理性义。不能准确地理解词义所指的范围,所受的限制,就会导致用词的失误。

(3)理解词的色彩义。色彩义错了也不行。例如《雷雨》中顾八奶奶称赞白露的一段话。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

(2)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国人‖只有一个义项(指本国的人),―把戏‖有两个义项(①魔术杂耍等技艺。②手段、诡计)。

(3)词的义项多少,是从该词出现的语境观察出来的。

(4)各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

(二)义项的分类(地位)

(1)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

(2)转义:从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

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源学上说的词的原始意义。

(3)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a)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

(b)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

(c)词的比喻义同修辞上的比喻有区别。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a)术语(光年;海拔、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b)专有名词(北京大学、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也是单义的。

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同音词

(1)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又如―公事——公式——工事——攻势‖、―淡——蛋——但‖等。

(2)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

(1)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2)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

(3)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二)义素分析

(1)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例如―男人——女人‖同―男人——女人——小孩‖分析所得的义素便有了多少之分。―男人——忽然‖作为一组义素分析的对象便没有什么意义。

(2)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如―男人——女人‖。

(3)用―+‖ ―-‖号进行区分,义素本身标以[

],如―男性‖(含―雄性‖)写成―[+男性]‖,女性就是非男性,即―[-男性]‖;―成年‖为[+成年]‖,―幼年‖为 [-成年] ‖。

―±‖表示既可以―是‖,也可以是―非‖。

不适于二分的,也可多分,分别用数字或其他系列符号表示。

(三)义素分析的运用

(1)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2)义素分析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3)义素分析还可以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一、语义场

(一)语义场

(1)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2)共同义素表明各词义之间的联系,区别义素表示各词词义之间的区别。

处于不同语义场中的词的意义会有所不同,这是受同一语义场中其他词的词义制约的结果。

(二)语义场的层次

(1)语义场有不同的层次。

(2)上一层次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而下一层次又必然有自己一些特殊的义素。

(3)上位词必有下位词,下位词也可以有自己的下位词,对它的下位词来说它又成了上位词。

(4)语义场的各项,也可以没有共同的上位词。

(5)语义场同类属词虽然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

(三)语义场的种类

1.类属义场

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桌了——椅子——板凳‖同属家具类,―锅——碗——瓢——盆‖同属厨具类,―红——黄——蓝——白——黑‖同属颜色类,―纸——笔——墨——砚‖同属文具类。

(1)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

(2)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很多分类都只是根据人们的某种思想、习惯。

2.顺序义场

(1)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

(2)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

3.关系义场

(1)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

(2)方位、过程也可以作为关系,组成某些关系义场。

(3)行为动作过程也可以看作一种关系,从而形成关系义场。

(4)关系义场的成员只有两项。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一)同义义场

(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

(2)绝对同义词(等义词):意义都相同,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在词汇里比较少。

(3)相对同义词(近义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所说的同义词主要是指这类同义词。

(4)同义词主要从义项上看,只要有一个重要义项相同即可称为同义词。

(二)同义词的差别

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1)意义的轻重

(2)范围的大小

(3)集体与个体不同 也可以说是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4)搭配对象不同

2.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

(2)语体色彩不同

3.词性方面的差异

(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可能替换的总是显示出同义词中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的往往是差异所在。例如―安排——布置‖。

(四)同义词的作用

1.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

2.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3.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4.可以使语气委婉。

5.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6.两个同义词,拆散连用,交叉搭配,可以构成成语。这样的成语用起来能够加重语气,突出形象,增强表现力。

三、反义义场的反义词

(一)反义义场

1、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有的反义词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同一范畴中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看待,成为习惯上的相对反义词。

(1)构成反义的两个词必须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因此,反义词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2)反义词是就词与词的关系说的,不是就词与短语的关系说的。

(二)反义义场的类型

1、互补反义义场 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非B的第三者存在。

2、极性反义义场 两者中间容许有非A非B的第三者存在。

(1)反义义场两种类型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改变。

(2)多义词的每个意义都可能有反义词。

(3)有些词,孤立地看彼此意义没有明显的相反或相对的关系,可是当它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对举时就具有了反义关系。

(三)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反义义场中的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形成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如―厚——薄‖。

(四)反义词的作用

1.运用反义词,可以提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

2.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的作用。

3.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4.由于反义词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人们有时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个反义词。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1、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2、―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间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但是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

3、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

4、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例如―打‖,在―~铁‖这样的语境中只适用―锻造‖这一个义项,在―~格子‖中只适用―画‖这一个义项。在―~伞‖中,只适用―撑举‖这一个义项。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三)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四)语境表现出词选择性。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1.稳固性

基本词汇在千百年中为不同的社会服务,例如―

一、二、牛、马、家、门、山、水、上、下、左、右、斗、高、低‖等等。

2. 能产性

基本词,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什么构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姓、没有‖等等。

3. 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上述两个特点是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的。全民常用性是说它流行的地域广,使用频率高,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基本词汇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的特点是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渗透的。―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君‖、―神‖原来是基本词,现在则是一般词。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一)古语词

1、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例如―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铖‖等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呀现象时,才使用它们。有些历史词,在今天国际交往中还经常使用,例如―皇帝、亲王、大臣、公主、酋长、陛下、殿下、公爵、男爵‖等。

2、古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1)可使语言简洁匀称

(2)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3)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文言词虽然有这些特点,但文章里绝不能随便使用。用得太多,或用得不贴切,文章就会成为半文半白,不伦不类的东西,影响表达的效果。

(二)方言词(方源词)

普通话不断从各方言中吸取有用的成分来丰富自己,方言词都表达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普通话里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所以被吸收了进来。

有些词是表示方言地区的特有事物的。

(三)外来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外来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音译外来词

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

2. 音意兼译外来词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3.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4. 字母外来词

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例如:

5.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但不读日语读音而读汉字音。

三、行业语、隐语

(一)行业语

行业词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或者叫―专有词语‖。

行业词语受社会专业范围的限制,但不受地域的限制,同一行业的词语,不管山南海北,意义都是一样的。行业词语也是丰富普通话词汇的源泉之一。

(二)隐语

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隐语,一般是赋予现有普通词语以特殊的含义的办法构成的。

第七节 熟

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充实了词汇的宝库。熟语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通,极富于表现力。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一、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一)成语的特征

成语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2.结构的凝固性

成语的结构形成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二)成语的来源

成语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神话寓言

2.历史故事 3.诗文语句

4.口头俗语

―狼子野心、众志成城、千夫所指‖等,都来自古代俚语。―一干二净、三长两短、千万百计、指手画脚‖等,都来自后世口语。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意义改变了,例如―明目张胆‖,古代用它来形容不畏权势,敢说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

(三)成语的构造

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也有非―四字格‖的。

四字格的成语有下列几种最一般的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补充结构、主谓结构,此外还有连谓结构、兼语结构。

(四)成语的运用

1、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2、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成分。

二、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简明生动,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

惯用语与成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其间可以依据表达的需要插入定语和补语。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性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可分为两类:一是喻意,一是谐音。

喻意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有的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的字面上的意义。

有的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的转义。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新词的产生

新词大多是复合式的。主要为偏正型、联合型和动宾型。

附加式的新词也明显地增多了,产生了一批新的词缀或准词缀,由它们构成一系列的派生词。

(二)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有的逐渐在语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使用范围。

但有的旧词词义增多了,这是由于人们利用旧词指称新事物、新认识的缘故。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人际关系及体制的变化,一些一度退出人们日常交际过程的词语,又重新出现了。

(三)词义的演变

词义演变的途径,有下列几种:

1.词义的扩大 扩大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

2.词义的缩小 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

3.词义的转移 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

此外,还有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褒义转为贬义或贬义转为褒义,或转移为原义的反面,二、词汇的规范化

词汇规范化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词语的既有规范,一是对普通话从方言词、古语词或其他语言新吸取进来的成分进行规范。

词汇规范的另一重点便是对从其他语言或语言变体中吸收的词语进行规范。在这方面应该考虑掌握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一是必要性,就是说要考虑一个词在普通话词汇中有无存在的必要,在表达上是不是不可少的;

二是普遍性,即选择人们普遍使用的;

三是明确性,就是选用意义明确的,容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的。

第一、方言词的规范

在方言词的规范中,一定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产生于或常用于某些方言地区的词,由于它具有某种特殊表现力或特殊表现范围,已经或将会成为普通话中某同义词群中的有用的一员。

方言词用得好,既可以发挥它们独特的表达效果,又可以为丰富普通话词汇提供可以吸收的素材。但是要防止毫无必要地滥用方言词语,特别是那些流行地区狭窄、构词理据不明确、容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词语。

第二,外来词的规范

(1)不要滥用外来词。

(2)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采用通用工,淘汰其他形式。例如用―托拉斯‖不用―托拉思‖,用―雨果‖不用―嚣俄‖,用―高尔基‖不用―戈里基‖,用―尼龙‖不用―呢隆‖。

(3)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应尽量采用意译,因为意译更接受民族语言习惯,便于理解和记忆。如用―维生素‖不用―维他命‖,用―青霉素‖不用―盘尼西林‖,用―话筒‖不用―麦克风‖等等。

第三,古语词的规范 应该吸收那些有表现力或适应特殊场合需要的古语词,如―逝世、哀蛋、呼吁、秀才、状元‖之类,必须反对吸收那些丧失了生命力的词语。

第五章 语法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识别、纠正、语法错误,能正确分析语法现象,用词造句合乎规范。

教学重点: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过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跟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

1.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语法是抽象出来的公式。

2.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 1.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2.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

(三)民族性

1.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样也表现在语法上。2.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3.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

(一)语法单位 四级: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1)句类;(2)句型。

(二)句法成分

1.句法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2.汉语有八种一般句法成分。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两者之间有陈述关系

(2)动语和宾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3)定语和状语两种。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4)中心语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中补短语,整个短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所以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每个句子成分总是跟另一句子成分相依存,发生一定的语法关系。

例如: 全体 同学 都 做 完了 语法作业

第二节 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2.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3.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4.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发成分上。(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等等。(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包括虚词与什么实词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5.词的形态可分为两种:一指构形形态,例如重叠。

(二)指构词形态,例如加词缀。

6.词的意义,指的是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例如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

7.功能和形态分别是句法和词法形式,意义专指语法意义。

划分词类的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同。

8.汉语划分词类主要应依据语法功能。只有在判定某些词的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在划大类中的小类时,意义更显得重要。

功能、形态、意义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

9.汉语划分词类,语法功能是主要的依据,但使用时要分清主要、次要或者经常、非经常。

在同一词类中,各词的语法特征也有差异。例如名词。

10.在不同类之间也有共性,因此有归并成更大词类的可能。

11.在同一词类之内各词也有个性,这样有再分小类的可能。

12.照汉语的老传统,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

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

普通名词:朋友、同志、作家、学牛、牛、羊、飞机

专有名词:张衡、黄河、泰山、新疆

集合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匹

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

物质名词:水、油、肉、声音、风、阳光

(2)表示时间(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3)表示处所(处所名词)北京、中国、亚洲、里

(4)表示方位方位词 前、后、左、七、之上、以下、东边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

(2)名词前面—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词及其他少数词,例如―妈妈‖和―星星‖,是构词的语素重叠。

(4)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动作动词: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

(2)心理活动动词:爱、怕、很、喜欢、羡慕、希望、讨厌

(3)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4)判断动词:是 补充:等于

(5)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

2、动词的语法特点是:(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4)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的动词。单音动词的重叠是AA式,双音动词的重叠是ABAB式。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大方

(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

(3)定数量形容词:多、少、全、许多、好些

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是:(1)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其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例外。(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5)有小部分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四)区别词

1.区别词的定义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如:―慢性、彩色、上等、初级、大号、单瓣、万能、野生、人造、冒牌、杏黄‖等。

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住是成对儿或成组的。例如:―男:女,雄:雌,单:双.金:银,西式:中式,阴性:阳性,民用:军用,有限:无限,国营:私营,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

2、区别词的语法特点是:

(1)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做定语;多数能够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例如:西式服装。

(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例如:他要买微型的。

(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式的。

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男运动员‖能插入―的‖,算是有区别词的短语;―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算一个词,―女、男‖是语素,不是词。

(五)数词

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

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有时也用―百分之×百‖的格式。

B.分数,用―X成‖―×分之×‖等固定格式表示。

C.概数,有几种表示法: a.―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如―十来个人‖。

b.相邻两个基数连用,例如:―一两个、三四条、三五斤‖。

(2)序数词 表示次序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加―第‖或―初‖组成,例如:第一、第十、初一。

2、数词的语法特点是: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做句子成分。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某些古汉语说法及有严格限制的特殊用法例外。

(2)数量短语通常用做定语或补语、状语。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

(六)量词

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1)物量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专用量词

度量衡量词:尺、元、角

个体量词:个、位、枝、艘、辆、幅、座、句

集体量词:对、双

不定量词:些、点

B.借用量词

借自名词:头、口、后、杯、盒、桶

借自动词:挑(一挑水)、捆(—捆柴)

(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常做补语。

A.专用的 次、回、趟、顿、阵、番(说明:也是物量词)、迈、下、B.临时借用的

借自名词:笔(画一笔)、枪(开两枪)、刀(切三刀)

借自动词:摸(模了一摸)、看(看了一看)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单音量词大都可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七)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最、极、挺、顶

表尔范围:都、总、共、总共

表示处所: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时间和频率:已、已经、曾、曾经、表尔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准、表示情态、方式:大肆、肆意、特意、表示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

2.副词的语法特征:

(1)副词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做补语。做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2)副词大都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等可以单说。少数副词可以在对话中单说。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说的,有成对使用的。

第四篇: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 地位;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主要为: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在以 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 和普通话的不同。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江西农大的大学生,我的家 在××省××县××乡。”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然后由学生用 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 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 1.现代汉语的定义 标准音:北京语音;基础方言:北方方言;语法规范:典范、现代、白话文 著作 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 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2 语法规范要抓住“典范” “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现代”几个词语。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广义的还包括各地方言。现代汉语在台湾称“国 语”,东南亚大多叫“华语”。“现代汉语”课程的结构: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用共 六部分 2.现代汉语的历史 汉民族共同语:秦汉叫“雅言”“通语”,唐叫“白话”,明清叫“官话”,民 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 方言,其中客家方言以来源命名,其它以地域命名。每个方言下面分若干次方言 片。江西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官话(北方方言)和微语(有人主张另立一 种“微语”,实为北方方言)五种。赣语分南昌片、余干片、抚州片、吉安片和 宜春片。方言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差异,但也有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如“客人”、“母鸡”、“鼻子”、“我先走”、“给他一本书”等在各地说法可能不一样。【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看教材方言地图,估计自己家乡话的方言归属。4.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特点:(1)有声调;没有入声(2)没有复辅音;英语:spring 中的“spr”(3)元音占优势,元音是乐音,悦耳动听。词汇特点:(1)以单音节语素为主;(2)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以单音节 词为主);(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语法特点:(1)缺乏形态变化。英语“workers”,“er”表示名词后缀,“s” 表示复数,词根“work”。汉语有少数词缀,如“老师、老鼠、阿姨、阿锋”中 的“老、阿”是前缀,“桌子、盖子、石头、苦头”中的“子、头”是后缀。英 语有大量的词缀(构词形态)“uninimdisbitri”等前缀,“ernessfullytionor” 等后缀,以及词尾(表语法意义,构形形态)“sedesting”等。英语“is”还有 “waswere”等变化;(2)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语序:“我打他”中的“我” 是施事,“他打我”中的“我”是受事;“客人来了”中的“客人”是有定的,“来 客人了”中的“客人”是无定的。“我要学”和“要我学”,“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虚词: “我的叔叔”、“我和叔叔”中“的”是助词,表领属关系,“和”是连词,表并 列关系;(3)有量词和语气词;(4)句法与词法结构的一致性,都有五种关系:主谓、动宾、联合、偏正、补充。5.汉语在国际中的地位 汉民族共同语自古在国际上就享有较高的地位,唐代时有不少外国人到中国 来学习汉语,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进行学习。普通话是世界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地域最广的 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其它: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和媒体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 是)、BT(变态)、GG(哥哥)、JJWW(唧唧歪歪)、拍砖(批评)、稀饭(喜欢)、恐龙(长得难看)、雷人(震憾人心)、囧(jiǒnɡ,“无奈、郁闷”的形象化脸 庞,最牛古汉字)、门票销售ing(正在销售)、玉米(李宇春迷)、什锦八 宝饭(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交际发展的需求,也是网 络建设、信息处理的需求。语音和语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变化。现代汉语 规范的标准:语音、词汇、语法标准。【学生讨论1】:你知道哪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只能在网络上用吗?现代 汉语如何发展? 【学生讨论2】:有人说我会说普通话,还有必要学习“现代汉语”课程吗? 你是如何想的? 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1.使方言区的同学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学会说普通话 词汇和语法,争取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好,用好。2.掌握普通话理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来从事普通话教学或研究。学习方法:语音要多听多练,通过比较发现语言现象的异同,多思考为什么 能这么说,不能那么说。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记音符号; 2.掌握一些概念术语,使学生有初步的科研意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 语音单位

三、教学难点 音素。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拼音方案与英语的拼音方法不全相同,需特别 强调。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教师示范读,播放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辨听不同的音素。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下面哪种声音是语音? 1.打雷声;2.打喷嚏“啊嚏!”;3.冲锋号;4.男子在女子窗下学青蛙叫“呱呱”,女子出来与男子约会;5.Diàndýnɡ(电灯)先不讲结论,等课程学完之后再由学生回答,并讲理由。

(二)内容讲解 1.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载体,是人发出的表示意义的进行交际的 声音。语音的三个属性:(1)物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声波,有四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大音就高。男女、成年小孩的音高 不同和声带的形状有关,人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来改变音高。声调是音高的相对 变化。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振幅大音就强。轻声是读得很轻的音。英语通过重音的位置来改变词性或意义,如“′import(名词)”,“im′port 5(动词)”;“′increase(名词)”,“in′crease(动词);“′content(内 容,目录)”,“con′tent(满意)”。汉语“我今天不看电视”重音落在不同的词 上意思不同,如落在“我”上,则强调“我”不看电视,别人可以看;落在“今 天”上,则强调“今天”不看,明天可以看;等等。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和发音时持续时间有关。轻声音较短,上声音较长。音长可以区别意义:[bi:t](打击,beat)和[bit](一点儿,bit),粤语的“三” 和“心”, “街”和“鸡”就是通过音长来区分的,前者音长一些。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 器。共鸣:发音体的固有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发音体会产生共鸣而发 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就是音质不同,音质是区别意义的主要因素。(2)生理属性 发音动力:肺。呼气发音。发音体:声带。通过声带颤动发出元音或浊辅音,为乐音或带乐音成分。声 带不颤动发出清辅音。共鸣器:咽腔、口腔、鼻腔。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弱,经由共鸣腔共鸣之后,通过嘴发出的音就变强了。口腔的构造。主动发音器官(能活动):声带、唇、舌、软腭、小舌;被动 发音器官(不能活动):齿、齿龈、硬腭。舌最灵活。鼻音和口音的发音方法。(3)社会属性 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指语音必须和语义相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语音代 表不同的意义。英语叫“sun”,普通话叫“太阳”,有的方言叫“日头”。同一个 音如“[i]”有“衣、医、一、依”等不同意义。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用哪个音,不用哪个音,由全社会约定俗成。【学生思考】:“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在语音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物理性:音色不同;发音方法:送气与不送气;社会性:送气与不送 气有别义作用,自成体系。【学生思考】:回答导入新课时的问题。2.语音单位(1)音素:按音质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 音音素,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辅音时要受 到阻碍。其他区别有:气流强弱,紧张程度,声带颤动,音的响度等。辅音本音 由于发音很弱,常在其后加一元音,变读为呼读音,如b-bo。(2)音节:指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通常,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汉语中通常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 节,但“花儿”是两个汉字一个音节,“浬、瓩、兛”是一个汉字代表两个音节。汉语音节最多四个音素(庄:zhuünɡ),最少一个音素。(3)声母、韵母、声调:这是汉语语音分析所特有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 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叫零声母(如“昂”ɑnɡ)。声母都是辅音,但辅音并不一定是声母,nɡ不能作声母,n 还可作韵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边 的音素,包括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声调指音节的相对音高的 变化,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调类是调值的归类。汉语一个音节必须 有韵母和声调。6 3.记音符号 记音符号指记录语音的符号。传统的汉字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如:难,音南)、反切法(如:唐,徒郎切)、字母注音法(如“五四”时期的“注音字母: ㄅㄚ(ba)”、“威妥玛式方案:北京Peking、孔夫子 Confucius,主要用于拼 写中国人名、地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现在常用的记音符号主要有:(1)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正式颁行。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 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基本符号为26 个,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记录汉 语中的一个音位。(2)国际音标:1988 年公布,国际通行。按照“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 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设计,并可根据需要,用变形或增加符号进行扩充。国际 音标放在[]里。

(三)布置练习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现象,是语音四要素中的什么要素导致的? 2.用汉语拼音方案给下列汉字注音 轮回、冰球、骄傲、酝酿、一会儿 7 第二节 声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对应家乡方言准确认读普通话的声母。

二、教学重点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三、教学难点 声母的辨正。有些方言中可能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n、l、r 混读,f 和 h 混读,或将零声母字读成nɡ声母字,这些需要学生既会发音,又能掌握哪些字 读哪些声母。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母错误。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教学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问:普通话有多少个声母?这些声母都是辅音吗?是不是所有的 辅音都能作声母?

(二)内容讲解 普通话有21 个声母,22 个辅音。掌握这些声母的发音,必须从发音部位和 发音方法两方面学习。1.发音部位 双唇(上唇和下唇)b p m 唇齿(上齿和下唇)f 舌尖前(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z c s 舌尖中(舌尖抵住上齿龈)d t n l 舌尖后(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zh ch sh r 舌面(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j q x 舌根(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g k h 2.发音方法(1)、看阻碍的方式 8 塞音 b p d t g k 擦音 f h x sh r s 塞擦音 j q zh ch z c 鼻音 m n 边音 l(2)、看气流的强弱 送气 b d g j zh z 不送气 p t k q ch c(3)、声带是否颤动 浊音 m n l r(ng)清音 除 “m n l r” 外的其余声母 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时,播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反复发音,体会其中 的阻碍部位和发音过程,特别是zhchshzcsfhnlr几个声母需要强化朗读。3.声母辨正(1)区分n、l 和r:通过声旁类推,记少不记多,n 声母字比l 声母字少 得多。r 声母需反复发准。(2)区分zh、ch、sh 和z、c、s:多数方言没有翘舌音,需反复练习。规律: uɑuɑiuɑnɡ只与翘舌音相拼;en 与平舌音相拼的只有“怎、参、岑、涔、森”,其他大多都是翘舌音声母;通过声旁类推,例外:铡zhá、崇chïnɡ、差chü、chà、chüi、柴chái、察chá、豺chái、人参shýn、渗shân、疮chuüng、创、怆chuàng、瘦shîu(3)区分f 和h:江西人常把h 读成f,福建人常把f 读成h。(4)读准零声母字,不要带上nɡ声母:“我”不要读“ o”(5)全浊声母的改读:主要出现在吴方言和湘方言中。浊音清化时的规律:平声变送气音,仄声变不送气音,如“同”和“洞”古代同为全浊声母,但现在 “同”读送气,“洞”读不送气。辨正部分需学生强化练习。

(三)布置练习【学生思考】 外wài、衣yÿ、语yǔ中的“w”和“y”是声母吗? 提示:不是声母,是隔音字母,有加和改两种情况。另还有一个隔音符号’ 【学生练习】读准下列词语:哪能不来、南方来信、楼兰龙城、留恋女色、吃苦耐劳、拿泥捏鸟、劳累过度、红黄兰绿;实事求是、声势盛大、私自下山、再三思忖、历史事实、乘胜追击、曾经存在、三次猜测;大雪纷飞、风吹蜂房、花卉绘画、黄花芬芳、分发肥皂、分封诸侯、毁坏花圃、不会悔婚 9 第三节 韵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元音舌位图,注意发音时的唇形。2.正确区分各种韵母,注意韵头、前后鼻韵母。

二、教学重点 元音舌位图

三、教学难点 韵母辨正,特别是前后鼻音的认读。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韵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韵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 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要求学生认读下列字的声母:崔、吹、寺、痔、仍、能、棱、匪、悔、验、念、暗。

(二)内容讲解 1.单元音韵母(10 个)由一个元音充当的韵母。有三种: 舌面单元音韵母、舌尖单元音韵母、卷舌单元音韵母(1)舌面单元音韵母(共7个)舌面单元音的发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第一,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舌位低,开口度小舌位高); 第二,舌位的前 后; 第三,唇形的圆展(圆唇不圆唇)。舌面元音舌位图,注意八个基本元音,可按实际情况增讲部分元音。10(2)舌尖单元音韵母(2 个)发音时舌尖起作用的是舌尖元音。普通话中有两个舌尖元音,即-i(前)、-i(后),-i(前)只与z、c、s 相拼,-i(后)只与zh、ch、sh 相拼。注 意舌尖元音与韵母[i]的区别。(3)卷舌元音韵母(1 个)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舌元音。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与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音节。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如“儿童”“而且”“二斤”“耳朵”。作为儿化韵的“儿”字不是一个单独的 音节,只表示前一字中的某个元音的卷舌动作,并非独立的韵母。2.复元音韵母(13 个)由两个以上的元音组成的韵母是复元音韵母。(1)二合元音:前响ai、ei、ao、ou;后响ia、ie、ua、uo、ûe。(2)三合元音:中响iao[ ]、iou[ ]、uai[ ]、uei[ ]。注意:ao 实际读音为au,写成ao 是为了避免手写体与an 混淆;iou、uei 在 与声母相拼时,中间的o、e 省略;ia、uo、ûe 等与零声母相拼时会加或改“y、w”。3.带鼻音韵母(16 个)由元音加鼻辅音共同组成的韵母是带鼻音韵母,一般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一 个鼻辅音组成。前鼻音an[an]、ian[i ]、uan[u n]、ûan[y ]、en[ n]、in[in]、uen[u n]、û n[y ]; 后鼻音ang[ ]、iang[i ]、uang[ ]、eng[ ]、ing[i ]、ueng[ ]、ong[ ]、iong[y ] 注意:uen 与声母相拼时写成un。在讲解韵母时,播放磁带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朗读,注意学生的发音 失误。4.韵母的构造(1)韵头:韵头是指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普 通话中有i[i]、u[u]、û[y] 三个韵头。(2)韵腹:韵腹是指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如ua[uA] 中的a、ei[ei] 中的e、iou[iou] 中的o,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 11 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声调标在韵腹上面。(3)韵尾:韵尾指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g 两个辅音韵 尾和i、u 两个元音韵尾。如:ei[ ] 中的、iao[ ]中的u、an[ ]中的n、ing[ ]中的ng。5.韵母辨正(1)区分韵尾-n 与-ng:多数方言没有后鼻音,需反复练习。规律:d、t、n 一般不与en、in 相拼,只与后鼻音eng、ing 相拼,“您nín”例外。另外还可根 据声旁类推。注意eng 与b、p、m、f 相拼时,不要读成了ong,如有的方言把“风”读成 了“fōng”。(2)区分i 和û:多数方言没有û,如把“雨”读成“yǐ”。撮口呼音节有24 个,只能与“j、q、x、l”及零声母相拼。(3)避免韵头i、u 脱落:有的方言把“帅”读成“shài”。(4)发好卷舌韵母er:有的方言把er 发成[ ]或[ ],还要注意儿化韵 的读法。6.押韵 两个字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是否相同,就可认为这两个字押韵。不过古代音韵学认为还要声调相同才可称得上韵相同。古代诗歌大多押平声韵。

(三)布置练习【1】指出下列字的韵头、韵腹、韵尾情况:温、学、云、天、衣、悔。【2】读准下列词语:经常现象、江山永定、今生今世、条件齐全、硬性规定、前生因缘、统战宣传、倾听江声、衡量才能、经济、京剧、气象、去 向、激进、拘禁。第四节 声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调值和调类,学会规范地使用调类名称。2.能准确地读准各种调类。

二、教学重点 调值、调类、标调法

三、教学难点 声调辨正,古今调类比较。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最难点之一,方言区 人对声调的辨正有些忽视。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调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调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不少同学说“衣”是第一声,“移”是第二声,“椅”是第三声,“意”是第 四声。其实,比较规范的说法,应该说成“衣”是阴平,“移”是阳平,“椅”上 声,“意”是去声。今天,我们学了声调之后,希望同学们能使用比较规范的说 法。

(二)内容讲解 声调是指汉语中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它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以音 高作为主要特征,音长是次要的伴随性特征。声调可以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1.调值: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等变化形式。调值属 于音高的变化,调值的不同不取决于绝对音高,而取决于相对音高。13 2.调类: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将音高变化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形成调类。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调类,汉语方言中多的有10 个调类。普通话四个调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注意“上”字不读去声。方言中调类相同的字调值不一 定相同。3.标调法:采用五度标调法。调值:阴平55(高平调)、阳平35(高升调)、上声214(降升调)、去声51(全降调)。上声的音长要长一些。4.古今调类比较: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即: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具体变化结合教材表格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比 较难懂,过于专业化,不宜要求太高。5.声调辨正(1)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东 同 懂 动 洞 栋 督 毒 军 群 滚近棍 郡 骨 滑(2)去掉入声调:日、月、石、别、合格、剥削、逼迫、涉及、一切、绝 不、职业、鸭脖、佛法、薄膜(这些是古入声字)

(三)布置练习【学生朗读】阴阳上去 中国伟大 天才领袖 说学捧唱 天文景象 喝茶醒胃 吃鱼吐刺 坚持法制 非常喜爱 三条领带 14 第五节 音节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音节和音节的结构,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 律 2.掌握音节的拼读法和拼写规则

二、教学重点 音节的结构,音节拼写规则

三、教学难点 四呼,特别是“知识”为开口呼,学生常判断为齐齿呼。

四、教学方法 ] 运用列表方法分析汉语音节,结合方言对一些特殊的音节进行对比记忆。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是大学生”是五个字,也是五个音节。可是,你们想过没 有,为什么你听出了“我是大学生”是五个音节,而不是更多或更少?“阿姨” 是两个音节,“挨”却是一个音节?

(二)内容讲解 1.音节的定义 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人们到底是怎样感觉音节单位 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认为喉部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但这 种说法也让人把握不住。英语一般按元音数量来分音节,一个单词可以出现多个 音节,如Friday:Fri-day,Sunday:Sun-day,agree:a-gree。汉语里一般一个汉 字就是一个音节。2.音节的结构 15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一个音节最多包含四个音素,如“尖”(jiün),最少要有一个音素,如“啊”(ü)。(2)、每一个音节都有声调。(3)、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元音,例外是鼻辅音有时可以单独充当音节,如 “嗯”(ng 或n)、呣(m)。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三个元音,如“有”(yǒu)、怀(huái)。(4)、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也可以有一个或两个辅音,但没有相连的 辅音(复辅音,例外:实际读音:哼hng、噷hm)按照韵头的不同,可把韵母分成四类: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学生练习】点名,要学生说出自己姓名每个字的四呼情况,特别注意:“诗” 是开口呼,“学”是撮口呼。“诗”的韵母是舌尖元音,不是[i]。“学”的拼音 字母中省略了û上两点。3.普通话声韵调拼合规则 汉语声母22 个(加零声母),韵母39 个,声调4 个,按排列组合可以组成 3432 个音节。在实际语音中,我们只利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声韵调 都能自由组合。规律: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双唇音b、p、m 只能拼开口呼、齐齿呼,不能拼撮口呼,除u 以外,其他的合口呼都不能拼。(2)、唇齿音f 只能拼开口呼,不能拼齐齿呼、撮口呼,除u 以外,其他的合 口呼都不能拼。(3)、舌尖中音d、t 能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而不能拼撮口呼。n、l 能拼开、齐、合、撮四呼。(4)、舌面音j、q、x 只能拼齐齿呼、撮口呼,不能拼开口呼、合口呼。(5)、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根音g、k、h 只能拼开 口呼、合口呼,不能拼齐齿呼、撮口呼。4.音节拼读方法(1)、直呼法:见到一个音节不管字母多少,都不拼音而读出整个音节,如 zhuüng。(2)、两拼法:声母、韵母两拼,声母+韵母。如 “广”,g+uǎng→guǎng “变”,b+iàn→biàn(3)、三拼法:声母、介音、韵三拼,声母+介音+韵。如 “见”,j+i+àn→jiàn “桥”,q+i+áo→qiáo(4)、声介合拼法:声母和介音拼合在一起,然后再同韵相拼,(声母+介音)+韵。如 “船”,(ch+u)+án→chu+án→chuán “小”,(xi)+ǎo→xi+ǎo→xiǎo 5.音节拼写规则(1)y 与w 的使用(有“加”和“改”两种情况);(2)、隔音符号的用法 ;(3)、省写;(4)、标调法 ;(5)、音节连写:同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如 zhōngguï shì yÿgâ wþidà de guïjiü。中国 是 一个 伟大 的 国家。(6)、大写规则:A 专用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如 16 Nánjÿng Lǔxùn Zhōngguï Lìshǐ Bïwùguǎn 南京 鲁迅 中国 历史 博物馆 Zhōngguï Dàbǎiký Quánshū 《中国 大百科 全书》 B 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词开头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如 JIAQIANG LIFA CUJIN JINGJI Jiaqiang Lifa Cujin Jingji 加强 立法 促进 经济

(三)布置练习教材练习 第六节 音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的范围和条件。2.能对各种音变正确地发音,掌握轻声词和儿化词

二、教学重点 上声变调、一七八不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

三、教学难点 各种音变的范围和条件

四、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语感,辅以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知道音变的原因,从而巩固知识 点。使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学生跟读。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银”字破案:从前有一商人将50 两银子交由自己入住的客栈老 板保管,后来向老板索要时,老板夫妇一口否认曾保管过他的银子,于是商人将 老板告上衙门。县令想出一个办法,他将老板夫妇分开,对老板说:“我在你手 中写一个‘银’字,如果过段时间这个字没了,就说明银子是你吞了。”老板自 信“银”字不可能自己消失,一口答应。县令又单独对老板娘说:“你丈夫已经 承认私吞了银子,你还不赶快交待!”老板娘不信,于是县令将她带到老板隔壁 的房间,大声问老板:“银子在你手上吗?”老板以为问“银”字是否在手上,就大声回答“在!”老板娘一听,以为丈夫真的承认了,便交待了银子的藏身之 处。这一起老板私吞商人银子案顺利告破。轻声字还能帮助政府破案,语言真是 神奇!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 17 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音变”。我们的语言中还有哪 些音变呢?

(二)内容讲解 1.音变的类型(1)同化:面包miànbüo—miàmbüo,前一音节中的n 受后一音节中的b 影响,变成与b 发音部位相同的n。(2)异化:上声变调;(3)增音:好啊—好哇,一般儿大—一边儿大;(4)弱化:清辅音变浊辅音,前后高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等是弱化表现。如“哥哥”后一“哥”读成[ɡ ]。(5)脱落:豆腐—douf,我们—wom。2.变调 变调指在语流中所产生的声调变化现象。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1)上声变调:先看两组例子:友好——油好、李老师——黎老师。214→ 35:理解、水果、把手(轻声)、哪里(轻声,有人错读为nǎlí); 214→21: 喜欢、语言、伟大、姐姐(轻声)、马虎(轻声);三个上声字相连:很勇敢21+35+

214、展览馆35+35+35.上声字在语流中作为后字也常常读21,如:天上美景总是引 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注意:上声字的调值尽管有各种变化,但注音时一律标 本调。(2)去声变调:去声(51)+去声(51)→半去(53)+去声(51):上课、大会、变态。(3)“

一、不”变调:“

一、不”+去声(51)→阳平(35)+去声(51):一 定、一个、不去、不会;“

一、不”+非去声→去声(51)+非去声:一听、一人、一想、不说、不行、不准。(4)“

七、八”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可以变阳平,也可以读原调(阴平)。如:七岁、七块、七路、八岁、八块、八路。(5)形容词重叠的音变:单音形容词重叠,无论是何声调,后一音节读阴平,这时多伴有儿化。如:“高高儿的”、“长长儿的”、“好好儿的”、“大大儿的”; “ABB”式的形容词,后边的叠音后缀都读成阴平,如“黑漆漆、亮堂堂、直挺 挺、明晃晃”;“AABB”式重叠后的形容词,第二音节读轻声,后两个音节读阴平,如:“认认真真、清清楚楚、高高兴兴、舒舒服服”。3.轻声 所谓“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 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 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例如:妈妈、我们、椅子、看过。常用 轻声词: 量词“个”;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和语气词“吧、吗、了、啊”、构词用的虚语素(后缀)“子、头、们”等;用在名词、代词后面 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上、下、里、面、边”等;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 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叠音词、重叠式合成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的后一个音节。例如:姥姥、星 星、看看、了解了解等。如“这个”、“五个”; 18 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读轻声,方言区的同学要真正提高 普通话的水平,必须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轻声的作用: 区别结构:想起来(动宾)——想起来(动补);区别意义: 孙子(人名)——孙子(儿子的儿子);区别词性:地道(名词,地下通道)— —地道(形容词,真正,纯粹)4.儿化 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前面音节的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韵母带有卷舌色 彩的现象。儿化时后缀“儿”不能成音节,只代表一个卷舌动作。儿化音变的规律:参见教材。“大伙儿一块儿到花园儿帮忙儿,抓小鸡儿,剪树枝儿。”这句话基本上包括了所有音变规律。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头—头儿,信—信儿;区别词性:盖—盖儿,破烂 —破烂儿;表达细小、亲切或喜爱:小孩儿、脸盆儿、好玩儿。5.“啊”的音变 规律:鸡呀(ia)、好哇(ua)、看哪(na)、行啊(nga)、是啊(ra)、撕啊(za)

(三)布置练习【学生思考】分别指出各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提示:如“啊”的音变为增音 现象,儿化音变比较复杂,学生一一分析。【听说训练】将课文中列出的各种音变现象朗读一遍。第七节 语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2.能根据文章意义和情感把握节奏,正确地朗读文章。

二、教学重点 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

三、教学难点 根据语义和情感准确地朗读

四、教学方法 播放录音磁带,学生用心体会不同体裁的朗读方法,多读多练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杜慧敏.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_________西高校出版社,2007.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交际需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有时候,人们大脑里想出一句话,本来想 表达一种意思,但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由于没有准确的进行停顿,或者重音落的 位置不对,或者句调的升降不对,结果表达成了另一种意思,从而造成了误解。有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写“今天我表现很好,隔壁的叔叔亲了我妈妈,也 亲了我”,他爸爸一看,勃然大怒,妈妈也莫名其妙,后来他把这句话读成“隔 壁的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爸爸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学生在写作时 把逗号移错了位置。一个小小的停顿,差点造成家庭矛盾,难道作用不大吗?

(二)内容讲解 在具体地进行语言表达时,语音有快慢、高低、疾徐、停顿等变化,这些因 素贯穿于整个句子,我们称之为语调。语调主要包括: 1.停顿(1)区分性停顿:能使意义产生变化的停顿。如“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20 “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从前有个财主为富不仁,他请一个书生为他写春联,书生沉思片刻,写下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财主一看非常满意。谁知他贴出去之后,人们都把这副春联 读成“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把他气晕了。【学生练习】“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有多少种可能的停顿?(2)生理性停顿:由于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言又止等形成的停顿叫 生理性停顿。如: 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不 要„„为我„„耽误工作!”(3)逻辑停顿:为了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而使用的停顿叫逻辑停顿。一 般把停顿放在需要强调的词语后面。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般在 “雨”后面安排一个停顿,以起到强调的作用。有时停顿与意义或语法结构不同:如:“一衣带/水”实际读成“一衣/带水”,“出人头/地”实际读成“出人/头地”,“狐/假虎威”读成“狐假/虎威”。七言 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有时故意用错停顿,造成另 一种意义,如周恩来有一次与人谈判,对方不耐烦地说:“真是对牛弹琴!”周恩 来立刻说“对,牛弹琴!”。2.重音 在语句中念得比较重、音强比较强的音叫重音。句子重音有两种:(1)语法重音:在具体的语句中,某些语法成分经常读重音,这种重音叫 语法重音。汉语中一般主要动词、性状和程度状语、补语以及疑问和指示代 词都要读重音。(2)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强调句中某些词语而需要重读,这种重音叫逻 辑重音。如:她去看演出。(不是别人。重音在“她”。)她去看演出。(不是不去。重音在“去”。)她去看演出。(不是参加演出。重音在“看”。)她去看演出。(不是看球赛。重音在“演出”。)【学生练习】标出“我今天不看电视”的逻辑重音,并通过扩展明确不同的意义。3.句调 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句调。句调有四种形式:升调(表示疑问、反问、惊异)、降调(表示肯定、请求)、平调(严肃、冷淡、叙述)、曲折调(表 示含蓄、讽刺、赞叹)。

(三)布置练习【学生练习】朗读: 1.我望着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 在小声说话。2.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 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3.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4.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 意思。朗读时注意语速,一般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速为180-250 字/分钟。学生朗 读完后,播放磁带进行比较。__

第五篇: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第三节现代汉语词汇

词汇是一切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们看到中外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比如说汉语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是要求组词,英语是要求去默写它的单词。实际是看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一、词的意义

从词的意义的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

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项词义的词。

再根据词的指向范围和对象来分,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专有名词:鲁迅、北京、中国等 一般名词:人、自行车、椅子等 人称代词、数量词:她、一、二等。

——专有名词的指示对象是唯一的,而一般名词可以指示的对象范围很广,所揭示的也只是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是两者的区别。2.多义词:

(1)多义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词义以上的词。

一般来讲,一个语言发展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它所拥有的一些词的内涵,使用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多义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大多数词就是多义词。比如在我们书上80页,说到“脸”,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指人的头的前部,从前额到下巴这一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就慢慢发展了“情面、面子”这样一些意义出来了。(关于“打”,打仗、打架、打气、打水、打酱油、打官司)

要识别这些多义词的具体含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2)多义词各义项的联系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的产生,都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意义为核心来进行的。大体来讲是首先有基本意义,然后才产生转义。①本义:

a.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词最主要、最常见的意义。——我们一般学习某一种语言最容易掌握的,也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而且这个基本意义是不要特别的语境提示,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来的。例如,以书上80页,“火候”为例,它最基本的词义是: “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发展到最后才是用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或者是用来比喻“一个最关键的时刻”。b.本义与原义的辨析: “原义”:是指原初本义。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多义词的最本的意义,往往是它的原初意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能会偏离它最初的原初意义。以“兵”为例:

原义:兵器、武器。——通俗来讲就是古代的长矛、大刀。基本义:士兵

②转义:是指从本义发展而来的意义。

它们的形成方式有两种:通过本义的引申,以本义做比喻的方式形成。a.引申义: 由词的本义推广、扩大产生的词义。比如:“冷场”

本义指:戏曲演出时,因演员空缺,或者忘记台词造成的一种没有话说的尴尬局面。

到了现代以后,表演戏曲的场合少了,领导开会的场合增加了。因此“这种没话说的的尴尬局面”就引申为一种“开会时没人发言的沉默场面”。b.比喻义:

通过使用本义的某些形象特征来打比方而形成的意义。——一个词的本义本身往往指一些确切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也往往有它们自己的某些方面的特征和特点,因此,比喻义就是用本义的某些方面的特征和特点,去形象的描述另外的一些事物,在使自身形象生动的同时,也使另外这些事物也具有了形象生动的特点。

比如“包袱”:

本义指:用布包裹一团东西,压在自己背上。

——有些时候东西很重,是一个负担,压在身上很不舒服,妨碍人走路,这就是包裹的一个特点和特征。这一点与阻碍人向前发展的一些因素很有相似性。所以发展到后来就用来形容人的一些“思想和行动方面的负担”。(3)多义词与同音词

同音词: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从字的形体构成来看,可分为两类: a.书写形式相同的,叫同形同音词。

如:制服(名词:穿在身上的职业服装)——制服(动词:制服敌人)b.书写形式不同或部分不同的,叫异形同音词。

如:寓言(指某个故事所揭示出来的意义)——预言(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性言语)——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在于:多义词虽然有很多种意义,但是各个意义之间大致还是有一点相同或者类似的地方;但同音词,根据它的定义就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很少有联系的。

(二)同义词与反义词 1.同义词:

(1)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一组词。比如“可惜”与“惋惜”,都表示同情、遗憾的感情,基本意义相同,所以是同义词。——同义词,虽然表面看来,它们的意义大体是一致的,但是它们还是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使用的环境,所以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根据当时的上下文的语境来。而且对同义词的考察也大多是要你辨析它们之间的细小的差别。(2)同义词的类型

从构成的语素(构成词的最小的单位)来看,同义词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语素相同,顺序不同:

如:士兵(侧重于表示一群人)——兵士(多指单个的个体)②语素部分相同:

如:守卫(侧重于保卫)——守护(侧重于关心、照顾)③语素完全不同:

如:错误(使用范围广)——缺点(落实到具体的个体,多指人)(3)同义词的作用

①准确细腻地传情达意。②丰富构词手段 2.反义词(1)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对或者相反的词。

——要注意的是:在汉语中,虽然反义词的意义相反,但是词性是相同的,形容词一定要与形容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名词与名词相对。第二个,并不是每一个词都有反义词。(2)反义词类型

根据意义的对照,反义词可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①绝对反义词:在性质上完全相互排斥,没有中间的状态。否定了一方,必然肯定了另一方。比如:战争——和平;男——女。(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世界上有多少间厕所)②相对反义词:有中间状态,否定一方,并不一定否定另一方。

如:先进——落后。在这中间有一种,既不先进也不落后的中间状态存在。(3)多义词的反义关系

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由于意义的侧重点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反义词。如:86页的“淡”。①菜淡(说明盐不够)——咸

②味淡(说明味道比较清淡)——浓 ③颜色淡(说明颜色比较浅)——深

④淡季(说明商店里的买东西的人不够多,人气不够旺盛)——旺季(4)反义词作用

①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入展现事物特点。87页 ②构成概括性、鲜明生动的词、成语。

如:进退两难——进退,两字反映了人所处于的一种困难、尴尬、没有出路,没有解决方法的状态。

不相上下——反应了两人之间的差距不同。

二、熟语

熟语:指那些人们经常使用的、有固定搭配的词组。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

(一)成语

1.成语:是指人们长期沿用、具有书面色彩、多为四字格式的一种固定词组。2.特点

(1)结构上的定型性

成语结构上的定型性:是指——一,四个字的构成形式,顺序不能改变;二,其中的字不能用其他字代替。

成语的四个字的结构一般可分为二二两端,就是这个成语可以从中间分作两半。基本的结构关系有以下几种——89页 ①联合式

如:众叛亲离——众叛和亲离都是讲一件事,就是这些亲友都离开了某个人。②偏正式

如:世外桃源——主要讲的重点还是桃花源这个地方。③支配式: ④陈述式:

如:叶公好龙——只是讲述了叶公好龙,然后被真的龙吓到了这个故事。⑤补充式

如:退避三舍——古代“一舍”是三十里,把军队往后撤退多元呢,后面就是补充具体的里程,九十里。⑥连动式 如:打草惊蛇——首先有打草这个动作,然后蛇才会被惊吓到。后一个动作和前一个动作时相关联的。⑦兼语式

(2)表意上的整体性

a.是指大部分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组合,而是统一地整体表达。如:“凤毛麟角”,从字面义来解释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就是两个动物的身上的某个物件,而且相互间没有任何联系。

——但是,我们只有从整体来理解,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是很稀少,可遇而不可强求,古人把这两个东西放到一块,其实是想说明这两个东西的珍贵。因此这个时候才能得到“凤毛麟角”的实际含义,是用来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和食物”。b.表意的几种类型:90页

①形容义:以描写事物的情状来表情达意。②引申义:在原义的基础上推广、扩大而来。③比喻义:以打比方的方式表达意义。④直言义:成语意义与字面意义一致。

——前面三种意义与字面意义都有一定的区别。3.成语的掌握

(1)利用文化背景知识

通俗来讲,汉语中的成语,大部分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然后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这个故事的寓意。比如说一些熟悉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愚公移山。看完这个故事后,故事里面大致的含义,也就可以基本把握住。(2)利用成语间的同义、反义、近义的关系。比如意义相同、相近的成语: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说的都是,外表看起来很强大,实际很虚弱。阮囊羞涩/一贫如洗——说的都是非常穷困,穷得叮叮响。(3)借助固定格式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框架、格式,如:91页

天罗地网、天南地北、天经地义、天昏地暗——天X地X 4.正确使用成语

对于一个词汇的掌握,包括词义、字形、语音三方面,对成语的正确掌握也包括这方面。(1)词义方面——不望文生义

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实际意义,如:

把“不刊之论”理解为贬义的“不能刊登的文章”——实际含义是“一个字也不能懂的无懈可击的言论,是一个褒义词。(2)字形方面——不写错成语

这其实是关于一个错别字的问题,在实际的写的过程中多注意就行了。(3)语音方面——不读错成语 如:

深恶痛绝——“恶”应读“wù”而不是“è” 乳臭未干——“臭”应读“xiù”而不是“chòu”

(二)谚语

1.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社会规律,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从而形成的一种固定语句。

——谚语与成语都有深刻的寓意,但谚语更适合口头表达,成语则是书面语;谚语的的字数没有固定的限制,而成语基本是四个字的固定结构。2.谚语特点。

(1)鲜明的经验性

由定义,我们知道:谚语往往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谚语中必然要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还有文化心理等。

所以,谚语往往反映出一个特定地域里面,居民的各种相关的情况。通过谚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故事或事件,比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有生产经验:“谷雨前后,点瓜种豆”。等等。(2)特定的思想性

很多谚语往往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发人深思的哲理性。

比如长辈一说到要你珍惜时光,好好念书的时候,就会说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

——但是,由于谚语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谚语本身也免不了有它的局限和糟粕。比如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一句就完全否定了人本身的努力和奋斗,使人安于现状,其实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这一点,是我们在学习和接受谚语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所以说古人留下的东西,也不可以不加思考的全盘相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来看待。(3)通俗生动的艺术审美性

谚语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语言,口头表达具有灵活、生动、自然、表现力的特征。所以,谚语的语言也非常的形象生动,比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还有一些,比较幽默风趣,比如:“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这就是著名的“猫论”,邓小平曾在深圳说过。)

(三)惯用语

1.惯用语:是指在表意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定型性的习用词组。在形式上大多呈三音节,比如:96页 吃小灶——表示额外的照顾

背黑锅——别人干的坏事,最后追究到自己头上。2.惯用语特点

(1)其意义是大多是通过引申、比喻产生的,而不是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96页 比如:他学习得正起劲,不要给他泼冷水——实际的意义是说“不要打击他的学习的积极性”。(2)形式相对固定,但又较灵活多变。

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适当的改变它的字数。比如说:“敲竹杠——敲他的竹杠”。加进去“他的”,更有针对性,这样直接可以来到具体的场合来使用。(3)多带有贬义的情感色彩 比如上面讲的“敲竹杠”,以不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去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就带有贬义的色彩。

(4)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这一点的话是口头语言的共性,不深入讲解了。

(四)歇后语

1.歇后语:由“具体事物——说话解释语”前后两部分组成的俏皮话。这一点,才它的结构上很容易看出来。2.歇后语的类型:

(1)喻意型:前一部分用一个具体事物打比方,后一部分从字面或者字外对前一部分进行解释、说明。98页

比如: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2)谐音双关型:后一部分利用同音、近音的条件,构成表面和字外两层意思,并以字外的意思为主。

——这一点是充分利用了汉语的同音异义字,从而获得了两种意思。比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一方面这个歇后语本来是用来嘲讽当舅舅的把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方式都教给了外甥,所以它看似是在说做外甥的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其实是这个人的舅舅也好不到哪去,实际上指责的是当舅舅的这个人——它一般用于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舅舅这个不干好事,外甥也不干好事; 用了“旧”之后,说明,以前这个事儿是怎干的,现在继续这么干,没有一点改变,很古板,很僵硬。

(3)歇后语的作用

使表达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更有力的表达嘲弄讥讽的情感态度。第四节词语的运用方法

上一节,我们讲的是一些词的词义的问题。这一节,我们要讲如何去运用这些词,因为,看对一个词语的掌握的程度如何,是要以实际的运用情况,来作为最终的标准的。

一、辨析词语的意义

前面一章降到同义词的时候,说过:虽然同义词从表面看来,它们的意义大体是一致的,但是它们还是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相互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那么这些细微的差别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义项的侧重点、语意的轻重、适用的范围、特定的对象等。

(一)义项的侧重点不同

以珍惜、珍爱、珍视、珍重为例。99页

珍惜:一般是指对某个东西特别爱惜,长久的保存作为留念。珍惜的对象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物。

珍爱:表示特别喜爱的意思,主要针对于某个物品来说。珍视:是指从态度上对某段情感、某个东西非常看重。

珍重:主要针对于某个人的身体的健康状况、人生经历而言,有保重的意思。

(二)语意的轻重

同义词的各个词汇,在意义上的表达上份量有轻重。如:轻视/鄙视 “轻视”:只是表示一般程度的,对某个人的言语、行为、身份地位的不以为意。“鄙视”:带有强烈的看不起,不屑一顾的味道。

(三)适用的范围

主要指有些词的词义的范围比较广,而另外一些同义词的词义的使用对象和范围比较狭窄。比如:战争/战役

战争:持续的时间长,影响的地域比较大。

战役: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发生于比较小的区域内。

——战争往往包括很多场战役,一般而言,有一次战役就解决了战争问题的情况很少;战役又可以由很多次、发生在同一地点,小的战役组成。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指的是“战争”;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之战”中的“战”,指的是一场战役。

(四)特定的对象 有些同义词,它的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有固定的一种搭配。比如:摧残/摧毁 “摧残”:的对象只要针对生物体,一般多针对人的肢体、和心灵——如“摧残某人的心灵”。“摧毁”:一般多用于非生物体,包括建筑、文化典籍等等——如“导弹精确地摧毁了一座建筑物”。

二、区分词语的色彩

(一)情感色彩

同义词,就情感色彩来讲,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种。如:果断/武断 “果断”:是指在关键的时刻,正确地作出判断,从而引导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这肯定是一种赞赏,也就是褒义词。“武断”:是指对事情的发展没有大体的掌握,就草率地作出错误的决定,因此对事情的发展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对这种判断方式,我们肯定是执批评的态度,所以它是一个贬义词。

中性词:是几乎看不去它的情感色彩。比如:“名誉”,有好有坏,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看不出它的情感色彩。

比如,有些黑社会的电影,有些黑帮的老大就说“不能坏了道上的名誉”。其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他们所谓的“名誉”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二)语体色彩 所谓“语体色彩”,主要是讲这个词,使用的时候是用于口头表达,还是用于书面语,还是口语和书面语都可以使用。

一般而言,口语比较的通俗易懂,书面语则显得比较正规严谨。如:溜达/散步(举例)

(三)情景色彩 指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感染上特定的情感色彩,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情感色彩。可分为二种情况:

第一种:原本没有情感色彩,在特定语境中会产生情感色彩。其实是说某些中性词会变成有积极色彩的褒义词,或者消极色彩的贬义词。比如书上:103页——“忽”原本是没有情感色彩的,但由于连续使用,使闪电在那一瞬间,各种变化的情况都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因此,“忽”这个字,在这一段有积极的表现作用。第二种是原来情感色彩的改变。

又可分为:褒义词变贬义词,贬义词变褒义词。103页

鲁迅说,八国联军的罪行很“伟大”,很“文明”。其实说的是“反语”,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嘲讽的态度。他主要是告诉读者,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的行为,很可耻,很卑鄙。

因此“伟大”和“文明”两个词,在这个语境中就变成了贬义词了。

——在这种褒义色彩的词变为贬义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原本有褒义色彩的词,在使用的时候会带上引号,因此,我们以后看到这种带引号的词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贬义词变成褒义词:

比如说,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女朋友,在谈恋爱、约会回来以后。我们想和他幽默一下,我们就会说:哎——老大,今天又出去干什么“坏事”了?

这个“坏事”不是说干了真正的坏事。其实是说他谈恋爱的时候,一般喜欢私底下活动,不太想让其他人看到。因此,朋友之间使用,就含有一种幽默的成份在里面。

三、词语的音调

(一)音节的搭配

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是必不可少,为什么法国人现在反对讲英语,觉得他们的法语是最高贵的语言,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母语,音韵和谐优美。——因此音节的搭配主要是讲,怎样使词语听起来和谐优美。(1)音节匀称。

这里讲的是一个音节对称的问题。具体而言,是说在词语的搭配上,单音节词与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与双音节词、多音节词与多音节词互相搭配使用。比如:形容天空——“蔚蓝的天空”。

蔚蓝,是双音节词,天空也是双音节词,相互对称。但是“蔚蓝的天”或者“蓝的天空”,前后的词语没有对称,念起来就会感觉语音失衡,不对称了。

(2)多使用双音节和四音节的词语

汉语的词语的发展,大体来讲是有单音节词,慢慢趋向双音节词,和四音节词。a.双音节词,是现在最常见的。比如“我们”,“大家”,“新疆”等等。

而且有些原来是三音节的词,也慢慢变为了双音节词,比如:外国语——外语,龙井茶——龙井。而且约定俗成之后,大家都懂这些意义。b.四音节词。

最点典型的就是,汉语中大量成语的出现。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

(二)平仄相谐

这主要是讲一个音调的问题。

(三)押韵

押韵:在每句或者隔句的句末的音节上,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是整短话朗朗上口。一般来讲,押韵使用得最多的是古体诗,现代诗歌也比较讲究。

但现在,押韵使用得最多的就是,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比如说像方文山,给周杰伦写的歌词,他就非常讲究这个押韵。所有有人说周杰伦的成果有一半要归功方文山。(可适当打开酷狗音乐感受)龙拳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 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 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 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

蒙古高原南下的风写些什么内容 汉字到底懂不懂一样肤色和面孔 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峰 我向西引北风晒成一身古铜 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弟兄 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 人在古老河床蜕变中

四、词语的规范

对汉语词语进行规范,便于我们在统一的一个标准下,自由地进行交流。

(一)古语词的规范

古语词的规范要注意一下两种情况:

(1)与现代汉语相对应的古语词的使用。

根据表达的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意义,然后对译。比如:诞辰——生日; 盘桓——逗留、停留

——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古语的使用,尤其是用于书面语的时候,显得比较庄重,典雅。在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正式场合也会使用。比如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

用“诞辰”表示对伟人的敬仰。就不能说“毛泽东生日一百周年”。一说出来,人家就会觉得还是小学生的水平。

在韩国,有些有教养的人家,在正式的场合也会使用一些,汉语的古文辞,表示自己的文化修养。

(2)与现代汉语不对应的古语词的使用。

这一类型,在我们充分的了解这些古文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比如:逍遥——表示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那我们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别人也会懂。

(二)方言词的规范

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适当的吸收一些表现力很强的方言词汇,用来丰富它的内涵,加强表现力。

这些方言词汇,本身也以口头语居多,通行的范围比较小,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我们要慎重的用。尽量的用那些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方言词。

(三)外来词的规范

外来词:也叫借词,是指在从本民族以外的其他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1)两种引进方式:

a.音译式:直接用汉字中,与这个外来词发音大致相近的词去对译。比如:沙发(sofa),扑克(poke)等。

在汉语吸收英语词汇的早期,因为中国本身没有这些东西,没法用原有的词汇来对译,这种直接音译的词比较多

b.半音半译式:一部分是直接音译,另一部分是用汉字来对译。

最典型的:摩托车(motor动力)——当时中国没有引擎这个词汇,但是车子还是有的,所以用后面用一个“车”字,那么中国的老百姓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啥玩意,原来是个交通工具。

法兰绒——虽然老百姓不知道“法兰”是啥意思,但是看到这个“绒”,老百姓就知道这个东西,原来是种布料。(2)外来词的接受

只有符合汉字音、形、义的外来词,才能最终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历史上,西域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原本产生于西域的一些词,比如“葡萄、玻璃、菩萨”等词,它们传到中原地区,直接使用将近二千年了,已经被内地各个民族所接受和认同。所以,我们说它们符合汉语的要求,已经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四)新词的规范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新的词汇大量出现。但是一个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是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的。有些词现在风靡一时,但是往后过那么几年,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我们还能不能使用,还是问题。

比如说:超男、超女;快男、快女。

下载现代汉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汉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 语 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词性 教学目标:掌握在古文中出现频繁的或者活用的词性,帮助古文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

    现代汉语修辞教案

    现代汉语修辞教案 第一节 修辞和修辞学 一、什么叫修辞 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修辞的客观规律;二是指修辞活动,也就是在说话或写作时,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

    现代汉语 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 3 第一节......

    现代汉语 教案1-2(5篇)

    《古代汉语》教案 第一课时 通假字 知识讲解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现代汉语 试卷教案(五篇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1.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 A.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C.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法 1.B 2.普通话的舌面圆唇元音是 A.u、o B.i......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几种常用句式 (一)“把”字句(处置式) 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例如:我把水喝了。 四个特点: 1、 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

    现代汉语语法

    【 论文 主题词】 现代 汉语语法;比较;解读【论文摘要】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