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早恋教育的教案
莫让情感之船过早靠岸
————青春期早恋教育活动课教案
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含义及其“利”与弊,引导学生把爱慕化为纯洁的友谊,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并能利用“异性效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2、教学重点、难点:早恋的危害以及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早恋问题。
3、教学形式和方法:讲述、讨论、案例、诗歌欣赏等活动式相结合。
4、教学时间:1课时
二.
教学过程 导入:
.测一测:我变了吗?
1、经常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容貌。
2、开始注意自己的服饰。
3、活动场所,有异性在场时,心情特别好。
4、很在意异性同学对你的评价。
5、关注某位异性同学的学习、活动。
7、总想不经意地看某位同学。
8、喜欢听异性同学之间的谈论、嬉闹。
9、总想找机会与异性同学接近。
10、单独与异性相处时,既感到愉快,又感到紧张。
(教师总结:以上都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特点
师: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谁能告诉我到底什么事青春期?(引起学生思考)
生: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一般是从13岁到19岁。在这一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生理上:(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1、身高突增;
2、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来月经等。
心理上:(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1、有了独立意识,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
2、有时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怀;
3、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4、进入青春期后,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疏远到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师: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很有可能导致早恋)二早恋:
师:同学们经常听到早恋这个词,那早恋在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的呢?(引导学生归纳)
定义:
通常意义上是指发生在生活、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同时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很多的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里的恋爱行为,如中小学生的恋爱就是属早恋。
但早恋正如徐志摩《偶然》诗中所描写的一样,转瞬间会消灭了踪影,请欣赏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欣赏完诗歌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总结)
师:那你是否将会陷入早恋的泥潭?或者已经陷入早恋的泥潭了呢?
生:分组讨论 危害
师:如果陷入早恋,那会有什么危害呢? 生:集体讨论 师小结:
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走上犯罪道路的开端。
家庭纠纷的祸根。早恋往往不能取得双方家庭的同意,即使成功也难获得家庭和睦。
师: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些图片,同学们看了过后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想?(展示PPT)生:中学生不宜早恋 如何处理早恋
师:那同学们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恋爱?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展示ppt,让学生出谋划策)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小结)
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
师:同学们都处理的很好。那同学们认为男女同学应该如何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呢?
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各组派一名同学讲讨论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公布。
师:给出自己的观点(摘自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班级论坛-宜春市初中语文班)三:尾声
诗歌欣赏《妙龄时光》给出寄语
爱需要学习、爱需要能力、不是所有人都会的。
与其匆匆步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莫让情感之船过早靠岸!
第二篇:早恋教育案例
早恋教育案例
李某,男,18岁,住校。父亲做生意,母亲也在街上卖馍,家庭条件不错。高一上半学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课,甚至有夜不归宿的现象,据观察,以及同学反映,李某晚上、周末不回家,经常和女生在一起,上街、上网,变得特别爱打扮。
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我及时向学生了解知道他在初中时就与女生交往甚密,有早恋现象。
首先 我也来个感情投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从关心李某的生活入手,有时间就走进他给他说个题、和他说句话;真诚赞美他的优点和长处,让他发挥其写字特长,并让他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班上的书写工作。而且只要学校有任务,我就分给他,让他能够坐下来,静下心来;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参加班上的舞蹈队,班上的篮球队。在学校举行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文艺比赛中获得级上的二等奖好名次。篮球比赛中尽管末拿上名次,按他的话说我们已尽力了。这些都大大激发了他热爱集体、珍惜自己荣誉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同时也增进师生情感,其次和他有共同语言后再和他交流早恋的危害:早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要为对方分散许多精力,随着异性之乐而乐、随着异性之忧而忧。由于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不时闹些别扭,使得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很难集中精力去抓学习,甚至会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最终成绩下滑,从而使人生前途渺茫,浪费青春大好时光;再者早恋与成人的恋爱不同,缺乏对经济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及未来的种种考虑,所以成功率低得可怜。最后只能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最后再让学生反思“你认为自己能吸引对方的是什么?”,“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你有继续交往的心理冲动吗?”若有就会把把友情变为爱情,就会将这个想法向对方提出,对方不答应,就得思前想后考虑如何拒绝才能使你死心,而又不伤害你的自尊。而你又不死心,这样是不是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同时让他考虑自己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力去承担这份爱。这样做能对得起谁?
但对他最好的办法是我搞了策反,把和他交往的女生找回来谈心,并共同制定帮助他改正错误办法,“让女生说我就是和你玩玩而已”。李某很爱面子当听到这句话时对他教育最大,他都在我面前哭了,随后我乘热打铁说“人生需要精心设计,该现在努力的不要留给未来,该将来完成的不要提前到现在。人生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否则本末倒置,遗患无穷。
总之、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我们老师要积极主动的疏导,而不能用粗暴的办法强行制止。尤其要给他们保密,不可宣扬。要以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去帮助学生,让他们感觉到你不仅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可以值得信赖、可以倾诉的朋友,牢固的建立起师生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早恋现象透视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早恋现象透视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 思考:
1、什么是友谊?
2、什么是爱情?
3、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第四篇:早恋危害教案
莫让情感航船过早靠岸 ——早恋的危害 课程设计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解放。性文明冲击着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性文化。从目前青少年的早恋情况看,最多的是中学生。尽管学校,家长都提倡男女学生应大方的集体交往,但仍有部分男女学生从对异性的好感转入恋爱阶段静而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荒废了学业。本节课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最后了解因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和改正。了解早恋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所产生的危害。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设计理念:
人的情绪伴随着成长的过程,小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的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还非常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因此,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同样事件的认知评价的不同,会造成不同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使学生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观察并能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了解调控情绪对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和控制情绪。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情绪,做快乐成长的孩子。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会观察并能说出同伴在进步或成功、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通过观察、分析,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教学难点:
学会调控自己不良情绪的各种方法并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活动 : 情绪表演
准备一些写有情绪词的卡片。让参与活动的同学抽取卡片并且表演对应的情绪。
思考:(1)你在活动中有何感受?(2)你觉得自己的情绪表达与大家给你的反馈一致吗?
(二)什么是情绪?什么是健康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反应。它与情感的内涵不完全相同。情绪是一种比较短暂的激动状态,它与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或对事物内部的认识相联系,往往埋藏在心灵深处,显得比较深沉、稳定和持久,这种反应不轻易显露在外部。
2.所谓健康的情绪是指人在情绪方面积极良好的适应状态。3.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快乐
愤怒
悲哀
恐惧。
4.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坏影响:材料:徐力杀母事件
(三)活动:调节情绪,我有高招
1、说出你进入初中以来最烦恼的一件事。
2、根据你学到的知识为同学们解决烦恼。
(四)控制和保持健康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A.对比法: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骄傲自满,也不自暴自弃。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专长的体育项目,在你想取笑同伴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他有没有比你强的地方;同时,当你被取笑时,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增强自信心,而不是反击对方。应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文明的、礼貌的、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
B.自我暗示法:当我们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可以不断地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等,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
C.转移法:如果你很激动,恼怒、悲愤,想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可以采用游戏、打球、下棋、慢跑等方式转移情绪,从而达到调控情绪的效果。
D.合理宣泄法:如有不良情绪,可跑到旷野、海边、山上大声喊叫,或者进行狂奔等剧烈运动,以发泄情绪。
E.深呼吸法: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消除紧张,使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材料一;
(五)归纳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调节,及时地加以排解,否则就会对身体和生活不利。另外,在情绪表达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
(六)练习
一、初一(2)班班长将主持一次演讲会,他为此心事重重,坐卧不安。因为他老思忖:“天啦!我到时可能会把要讲的内容忘记。我的口才又不行,我的思路会中断,我会给自己丢脸。”作为班长的好友,你认为他调控不良情绪可以运用的有效方法有()
A.改变注意焦点 B.升华 C.自我暗示 D.树立远大志向
二、对于“触景生情”、“触目惊心”的人,调节不良情绪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A.心理换位 B.改变环境 C.改变注意焦点 D.拓展兴趣爱好
教学难点:早恋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引导法。教学过程
(一)、青春期的特点
含义;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一般是从10岁到20岁。在这一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 2.第二性征出现等。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有了独立意识,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
2.有时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又不愿和家长老师、诉说; 3.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
4.喜欢交朋友,对异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小结:
中学生和异性交往,是适应社会、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比不可少的方式,对于完善自身、取长补短是有益的。但是,如果这种交往过密,出现了早恋,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各抒己见----中学生谈恋爱算早恋吗?为什么?
(三)、早恋的特点和危害
1.早恋往往难以持久,缺少能兑现承诺,大多是没有结果的;
2.早恋多半是不理智、不成熟的选择,容易造成过度狂热和痴迷,从而影响学业;
3.早恋在遇到波折---感情转移、争吵、分离等情况时,易于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离家出走、患忧郁症等;
4.早恋发于青春期性躁动期,自我约束力较弱,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稀里糊涂地发生并非自愿的性关系。
(四)、如何避免早恋
1.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
2.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
3.要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不上不健康的网站,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板书
(一)、青春期生理、心理的一 些变化。
(二)、什么是早恋。
(三)、早恋的特点和危害。
(四)、如何避免早恋。
第五篇:早恋班会教案
关于早恋的班会课
襄阳市十八中 刘敏
班会的目的: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平常的事,面对早恋的同学,家长担心、班主任苦口婆心,但常是收效甚微。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感,是很多班主任烦心的问题。故召开 “从被爱打扰说开去”的主题班会。希望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提高他们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走出早恋的阴影。
一.老师引言: 各位同学大家好!
听说大家都很想念我,希望我来为你们上一节课,我感觉很感动,这是一种被爱的幸福体验,这种体验能够让我忘记伤痛和辛劳,把其他的事情都放下来为你们打造一节精彩的课程。
二.小游戏活动:
利用教室后面的空地,两个同学表演一下拥抱,也可以抱起来转两圈。然后大家感受一下,通过拥抱同学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体会到爱的距离是如此近,有没有体会到爱一个人是如此容易?
那么,同学们之间还有没有更深一层的交往呢?这种交往对你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著名作家吴一舟写的《被爱打扰的日子》是如何写出了被爱打扰的孩子们的生活吧。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从被爱打扰的日子说开来》
1.同学们齐读引言,然后了解故事大概,对自己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讨论。
2.对比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陷入了早恋的误区,还是只是对同学有些好感,对优秀的同学有些佩服,然后明确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
3.介绍早恋的特点和目前社会上的看法,降低孩子们恐惧的心理。
4.从政策、心理、社会几个角度分析出早恋的危害,提醒同学们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想要早恋的假想。
5.教给孩子们方法,如何去摆脱这种困境,如何从早恋中安全过渡到正常的同学朋友友谊的交往中。
6.寄语未来,集体宣告,掌握爱的方法,学习爱的能力。四.穿插学生的讨论交流和发言。
每一小条中就停下来等待学生的反映,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于恋爱往往是一种蒙胧的向往,没有认真地去考虑恋爱所带来的后果。加之他们的逆反心理很强,如果一味禁止,很可能适得其反。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孩子们分析自己和问题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五.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是否已经对自己应该如何去做有了想法呢?(此处主要是要激发几个被同学们喧闹出来的已经进入到早恋状态的孩子们起来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帮助他们顺利走出早恋**。
六.后记。
1.孩子们对此有强烈的好奇心,课件刚播放出来,大家都开始沸腾,有笑的,有不好意思低头的,有想要说话的,有开始吵闹着有哪几对孩子已经进入了早恋状态的,平时他们不敢说的这会儿都说出来了。
2.几个陷入其中的孩子受到了教育,他们表示出了自己的决心,学会了用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其他孩子学会了帮助朋友走出误区和控制自己不进入雷区的方法,学习就有收获。通过学习大家在毅力和意志力上都有了提高,理智成熟战胜了不成熟的情感。
4.正常交往的男女生关系被同学们认可,不会再有人无聊地起哄,引起当事人心理的不愉快,而且大部分同学也学会了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这些方法在书本上是没有的,不进行这样的班会课的讨论,学生会因为好奇而上网学到一些并不好的知识,使自己成长的路更难走。
5.班会的目的基本上达到,而且通过学习孩子们更能相信老师,有心里话愿意和老师说,拉近了师生关系,从而能让老师更好地帮助同学成长。
6.通过班会老师也得到新的认识,很多事情都是在孩子们之间流行了很久,只有老师和家长不清楚,所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状态需要得到大家的关注,要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最后考试的成绩。
通过这次班会大家都有收益,这样的班会应该形成一个班级成长中的常态课程,作为孩子成长中必须的一个道路的引导,希望更多的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更潜心的研究,自己根据班级情况重新设计出更好的研究方向。
20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