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己开培训班教学一年的体验
自己开培训班教学一年的体验
大学学的是建筑,可毕业就走上了创业路,不是因为没工作,只是懵懂中想追逐理想中的自由。
最初被互联网淘金的冲动激发,搞网站,做网络营销,弄得身无分文,只好摆地摊,还一度靠酒店服务员的工作度过最难关。
偶然,在朋友的邀请下,加入他们的培训学校小试牛刀,才弄出了感觉,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行业,至少目前看来仍然如此。
我们的学校去年9月初正式开业,最初,只有二十来个学生。为了提高人气和服务质量,我们实行了作业辅导,也就是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过来进行辅导,解决当天的学习问题和作业问题。后来才发现,这样做的效率太低,所以就逐渐改成了“晚间课”,每次上课时间半个小时左右,保持连贯。这样成效高多了。
最开始时,由于我自己和我的合伙人都没什么教学经验,就从附近的师大就近请学生来兼职代课。可是发现选择合适的代课老师太困难了,不是工作能力有问题,就是工作状态不佳。
于是就自己试着代课,幸亏我大学时,对演讲很有兴趣,极力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并且做过很多销售工作和服务工作,以至于台上表现能力比较强,且比较容易把握学生心理。在适应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就几乎能够上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的所有年级的英语了,我知道他们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因为我以前自己学得还可以;我也知道如何跟他们交流和沟通,因为我的沟通能力还不错。所以,到寒假时,我承担了所有的英语课,强度很大,难度也挺高,但是再经过一个寒假的磨砺之后,我就已经完全适应了教师这份工作。
而到寒假之时,由于我们的尽心付出,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支持,我们的生源已经上升到80人次左右了。
今年伊始,我们就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完全去掉之前的作业辅导模式,而取代以“晚间课”,并且根据教学连贯的原则,对“晚间课”进行合理安排。而在课外的时间,我们坚持做好免费服务工作,即只要学生课外需要来学习,请教问题,我们随时免费安排老师进行辅导。同时,我们对于课堂上少数跟不上学习的同学,也在课外安排时间进行辅导,这使得很多在课堂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都比较愿意来我们这里学习。
在教学风格上,我们坚持以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避免压着学生学习;同时,我们还设置了特别的奖励方式,让学生在每次的学习中,都会有奖励收入,他们可以凭着奖励,来换奖品,这让很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远远超出预期,我们平均每月达到了近160人次,几乎比寒假又翻了一倍。不过,其中的接近四分之一来自于初三即将中考的学生。
不知道是另外发个帖子好还是直接这样写好,先这样试试吧,暂时说的是发展,后面才会说到管理方面以及我们曾经和目前面对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发展结果,如下就来说说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
去年我们刚开始办培训班时,我和合伙人只凑出了两万块钱,租下房子,买下家具和教学用具,就只剩下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而此时,我们的代课老师都是以25元/课时聘请的大学生,连发工资都是问题。幸好,我们的服务工作做得不错,人气很快就上来了,我们得以每个月都以月初的学费来结上月的工资,如此循环下来,每个月都是捉襟见肘的。直到寒假,招生超出预期,才彻底摆脱了资金的困难。当然,也只是日常开支的基本问题解决了而已。
和招生同样困难的事情,是招聘合适的老师,并让他做好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平均每学期初去师大招聘一次兼职老师。去年最初是招来做代课老师,从今年初开始,就基本上是做值班和辅导工作。
先说明一下,我们对于员工的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在我们的承诺上,绝不少给员工一分工资;如果我们能够承受,务必给员工该地区同行业最好的待遇。比如,今年上半年,我们从最初的师大学生中唯一留下来的人,我们给他开到了月薪1600——1800,作为兼职的学生,应该是相当高了;另外,我们聘请的辅导和值班人员,每周工作约13小时,兼职工资开到500——650/月。
在2009年下半年,新开时,最多聘请的代课老师,达到了6个,可后来发现他们不是工作能力不行,就是状态不佳。于是都逐一解聘了。到寒假时,就只留下了一个比较稳重、教学能力也不错的老师。10年年初时,我们又到师大进行了招聘。这一次,我们只要前台接待和课外辅导人员。因为我们自己已经足以代课,且经过上学期的聘用经历,我们对兼职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不够信任。
在师大招聘时,出乎我们预料的是,本来只招聘2人,确有六七十人参加面试。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我们最终选择出来的两个人,确实在后来的工作中表现非常出色。我们在招聘中,最看重的是踏实和勤恳,这可以通过他们的经历描述看出来;其次就是沟通和交流能力,这可以从表达和面试表现中看出。
我们聘用的两人中,一名姓黄,辅导英语,另一名姓杨,辅导理科。虽然最初她们不熟悉,但是由于比较用心,她们很快就适应了工作。最为难得的是,她们与我们之前聘用的人不同在于,她们常常主动去做很多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
杨是学计算机的,即将毕业。她是不够自信做走上讲台的老师的,但是辅导学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由于她比较追求稳定,所以不适合呆在我们这样创业初期的学校中。在上半学期的工作结束后,她就走了。只是在新学期(今年秋季),她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反正呆着,我们就把她请了回来,继续辅导和值班。考虑到她是毕业了的,我们特意把她的工资适度提高,并给她发了超过一半的房租补贴。目前她仍然在我们这里,虽然她可能结束了本学期就会离开,但是她仍然很努力,我们很欣赏她。
黄是目前为止我遇到的工作主动性最强的人。她在工作期间,从不迟到早退。辅导学生也一定要等到孩子学会才罢休。她这学期才大三,考虑正式的工作时间还早,所以她很愿意继续留在我们这里兼职。暑假把彭辞退之后,一度只剩下我和合伙人以及黄,于是黄就开始代了三四五年级的英语。本学期开学之后,她继续代三四五年级英语,而我得以脱身出来,偏向目前我们的重点理科方向。
问题
一、备案
在最初成立时,我就考虑要备案,才好规范工作。去工商局问了,说不归他们管,要到教育局。往教育局来回几趟,终于弄清:只要备案即可。
教育局职成科是专管名办教育的。在教育局工作的谢老师给了我一份民办教育需要的条件,我一看:面积几百平方,教学投入要求十万以上;生源数不少于100人;聘用有持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而且如果备案人不是本地户口,需要交五万押金到教育局。除了押金一事,其他的我倒是觉得应该可以糊弄过去,但是押金可没有啊。而且在初办时,我们怎么可能请到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呢?因此这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虽然谢老师告诉我:“现在要批民办学校,尤其是培训班很难的,你直接办就行了嘛,干嘛一定要备案呢?”我说怕出意外。她说:“来,我给你登记一下,就算你预报备过了。没事的。”
但是我的心里很不安,要发展壮大,不正规合法地经营怎么能行呢?因为没有备案,咱们的招牌不能挂出,也不能以单位名义给学生买保险,尤其关键的是,参加招牌会都是问题,且以后要保障员工的五险一金啥的,就更不用想了。
因此,当前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备案了。最近,很让我头疼的是:是放五万到教育局,还是先买个二手房把户口的事情解决? 眼看着到寒假之后,我们的发展以目前的师资是肯定不够了,需要从寒假就开始做好聘用教师的准备才行。
如今横在眼前的备案问题如何解决,还是一个未知之数。问题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培训是纯粹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是否有效,关系到学校的生存。而教育的成效,在学生家长来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提高来衡量。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是否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勤奋程度与学习方法。我们最开始开办的时候,还只有小学生,初中的低年级学生也是后来才来的。大家应该都知道,初中低年级和小学生是学习主动性最弱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少有主动学习意识,而且如果逼着他们学习,很容易导致他们反感,最终甚至厌学。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很难以扭转了。但是,很多培训学校不管学生是否逆反,为了出成绩,采用“不学会不能回家”的方式压迫学生学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了效果,可是长远来看,肯定会导致学生逆反,甚至极有可能把学生逼向厌学的边缘。
多数到培训学校补课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都是不怎么好的,相当一部分学习态度也很糟糕。我们在开办之初,由于没有知名度,很多上门来的学生家长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去过别的比较知名的学校,但是没有成效,甚至学生打死也不愿意再去那里。
针对该阶段的孩子心理,我们采用了“连贯教学+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连贯教学”就是让学生尽可能每天放学后都过来一次,而每次让学生每科学习半个小时(当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弱科来安排),从而保持教学连贯,弥补孩子不会主动学习的不足;“个别辅导”就是针对孩子的个别情况,在统一教学后,再进行个别辅导,因为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可能不同,使得在同样的时间内,他们学会的知识就不同。在教学之后,就特别针对弱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们设计了特殊的“币”,只要孩子学习有进步,表现良好,或者作业良好等等,就进行奖励。学生可以积累该“币”前来换奖品。此招及其有效,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的学生,都抢着想多挣得“币”。
可是,“连贯教学+个别辅导”的方式也是有不足的,也即效率低下,在这样的方式下,能够教授的学生比较有限。所以,在新学期进行课改之后,我们改成了“连贯性”教学,即专门针对孩子的弱科,把每个星期的三节课或者四节课,分散在三——四天去上,每次只上一节或者两节课。上学期的改革后来证明是比较成功的。“连贯性”教学就一直沿用至今,以后还将继续用下去。
其实,教学模式的设置再好,如果没有合适的老师来任教,都是毫无意义的。在我们这里,我们要求,除非学生及其捣蛋以致实在学不走,或者影响课堂和其他同学,不得批评,职责学生。要极力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做好良好的教学管理后,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很多学生愿意课外到我们这里开学习或者写作业。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有问题,愿意提问,我们都一定尽心帮他们解决。也正因为教学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我们如何突破教师的短缺以形成持续性的良性发展,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但是我相信,虽然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但是我们终将不断去解决它。问题
三、发展
我们开始办学时,仅仅签下了两年的房租协议。明年秋就到期了。而如今,我们的旁边来了另外一家电脑培训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是房东的弟弟,看到我们发展良好,他又明显想往我们这行发展的目的。因此,如果他想要租我们现在的房子,我们将很可能得不到续约。若得不到续约,我们将往哪里发展?虽然通过两年的积累,我们有了不少的稳定学生群体。而如果换个位置不好的地方的话,将会对发展造成制约;如果换很好的地段,又将会花费很大的经济代价,甚至可能需要借钱投入。
虽然续约是个问题,同样比较麻烦的事情是,我们目前所在的校区,只能容纳300多人次,这还是在理论计算的数字,实际容量可能最多280人次左右。照如今的发展速度,到明年暑假时,应该就满了。届时,我们如果能够续租该处的房子,那么面积不够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还待思考。
最近看了学而思与学大教育的上市神话,深深震动。
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高速成长的呢?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打算等学校存够20万元钱之后,我就退出教学,专心做管理。问题
四、如何完善教学系统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凭借经验,结合自己临时备课准备的资料进行授课。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资料准备和教学。而这样做的弊端是,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如果是新的老师前来教学,那么在授课资料的衔接上,可能会出现断层。目前因为是我们自己授课为主,所以,我们会比较尽心地进行教学准备,而如果,我们后面需要靠更多的聘用老师来教学的话,他们会这么尽心地进行备课吗?恐怕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如何完善资料,形成比较良好的教学系统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份比较完善的教学教案和练习册。但是,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仅凭一两个人,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不说,也比较容易有不完善的地方出现。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要等到各科的教师都再有增加时,才能协力完成了。那么,在此期间,如果有新聘用的老师,则教学的衔接和监督,是非常关键的。
由于备案艰难,而由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尽快成为一个正式的经营机构。最近经朋友了解到或许可以通过代理公司注册成为教育类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运作,也就不需要经过教育局备案了。今天找代理公司了解了一下,他们说确实是可以注册的,不过代理费用比较高,需要近7000元,如果加上后期的商标注册,则需要9000左右了。
但是只要能够成为正式机构,看来注册是有必要的了。只是比较关键的是,注册之后,公司的财务方面应该如何处理呢?届时应该要交税了,如果不小心变成漏税就麻烦了。具体情况如何,且待近几天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今天本来是休息的时间,可是由于我代的几个高一学生(数学)基础相当薄弱,我特意给他们加了免费辅导时间,让他们过来进行辅导。以前上课时,虽然知道他们的基础很差,可是也真没想到,差到连很多初中的基础知识都忘记了。要把他们教起来,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强烈。好在他们都还比较听话了,相信假以时日应该会有好转。
在网上了解了一下作为教育科技公司经营的范围,才发现教育科技公司只能做教育咨询业务,并不能进行培训业务。所以,即使注册了教育科技公司,仍然不能合理合法地进行培训,还需要进一步到教育局备案。而另外,看到关于税务方面的事情,我就有些头大了,如果注册教育科技公司,则税务必须立即跟上。如何做好这个事情,我暂时还心里没底,且再想想再说。
不过刚才在税法里面,看到一项颇让人不爽的规定: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是说,税法采用的是“两头卡”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只允许列支60%,是为了区分业务招待费中的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通过设计一个统一的比例,将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额限制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是用来防止有些企业为不调增40%的业务招待费,采用多找餐费发票甚至假发票冲账,造成业务招待费虚高的情况。
意思是:不管你有没有虚报业务招待费,反正我就先假设你是虚报了的,其中实际的业务招待费只有60%。
郁闷,这不是逼着企业要去虚构招待费嘛?对于市场竞争中的私营企业来说,这样做极易让企业产生不良之风!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且待以后度量了。
关于广告
近来有朋友提到:既然我们的招生范围已经打开,而单科平均招生显得不足,那么应该用更大力的广告宣传,来达到促进招生的目的。而最近在网上,也有网友问我关于宣传的事情。或许多数人仍然认为,宣传和招生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我看来,未必如此。
最初在河南时,我们采用的是地毯式传单宣传,再加上宣传人员面对面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推广,这样产生的成效在“招生”上,确实非常好。我们曾经在某个镇上,经过一个星期的强力宣传后,招聘到200名学生。
但是,强力宣传,往往要配合非常诱人的条件和服务,遗憾的是,这服务却往往是非常难以做到与宣传完全一样的。所以,在宣传中,往往给客户感觉非常好,而实际的工作出来的效果,却与其期望值产生较大的差距。这样的结果,导致客户再也不相信广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是公司的服务不到位,他应该享受到的服务质量被大大降低,这样,他就很难再继续消费。
在河南,我们同样遭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强力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招生效果,而后期的服务执行工作,却差距甚远。后来,我将之归结为:难以执行到位的强力营销对公司(学校)的发展必将带来负面影响。
这是我初次接触培训学校的时候的情况了,而那一次也是我第一次亲自执行操作如此大型的服务项目。后来回到南方,初开如今的培训学校时,我们为了迈出第一步,也同样采用了传单宣传的方式。而遗憾的是,由于地方人文差异,我们当地的人对于广告宣传很不关注,以至于我们在进行了半年宣传之后,最终决定放弃使用传单式宣传。我想以后除了在开新分校时,我都不会采用传单进行宣传的。总结:传单宣传覆盖面大,然而成效很低,仅适合初开的学校。
放弃传单式宣传之后,我们一直持续性地在周边地区挂大幅的墙上喷绘广告。挂广告一般每幅投入平均一百多元。但是如果没有人为损坏的话,一般可以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而最近总结我们近一年来挂出去的十几幅喷绘广告,才发现,这些广告给我们带来的宣传效果仍然是非常微小的——当然,这是只直接的生源,至于挂出去给人看到之后,产生的对新生学校的宣传印象,我认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总结:该广告方式,适合打学校形象的广告,应该长期持续投入,以逐渐改善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和了解;但是,该广告产生的短期成效很低。以上是我们目前尝试的两种广告宣传方式。我认为,这两种广告方式,以后者对我们的发展应该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影响,而前者,则影响微小。
那么,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最好的影响来自什么方式呢?——口碑,我认为如此。
作为一个客户要求非常高的服务型行业,我们何以立足?只有为我们的客户,即学生创造价值——让学生喜欢我们这里,并产生学习成效;让家长信任我们这里,并相信我们最终能够产生学习成效。
那么,怎样做才能产生良好的口碑效应呢?答案是:
聘用合适的工作人员,让至少80%的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满意;
收取适当的学费,与家长如实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建议,不要过分提高他们的期望值。
如果以上两项做到了,那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持续良性循环发展下去;而如果做不到,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埋怨工作之艰辛而成效之低微了!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关于广告的评价,觉得非常有道理:很多企业,就是死在广告上——不做广告等死,做了广告速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期待着广告带来的收益和利润,只看到了广告成功之后的短暂辉煌;却忽视了比广告更加重要的服务执行,如果做好了服务工作,则不做广告也不会等死,而做了广告更不会速死!
前几天又看到报道说,2011年央视广告标王又是几十上百亿云云,而其中有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参与吗?我没细看,好像没有,即使有,应该也远远少于咱们国内企业。难道人家没钱上央视广告吗?肯定不是。那为什么人家不需要去争这个“标王”,却比我们表面光鲜的“标王”挣更多钱呢?那是因为,他们把不挣“标王”省下来的巨额广告费全投入到最有实效的一线服务工作中,把他们的服务工作做得更好,从而赢取良好的客户口碑,达到更好的发展。关于管理
(一)在我的理解中,管理包含两个方面:找到合适的人,再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
由于目前我们学校还小,很多工作其实是自己来做的,所以,不涉及太多管理的工作。因此本文写出的,仅仅是自己的想法,以及少量的实践。
当我在学校做学生干部时,由于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在每一次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都体会到了管理之不易。但是,也从中有很多启发。
至今回想大学的班级,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所进行的各种集体活动:春游,秋游,烧烤,以及篮球比赛和运动会等,在此,仅说大四时的最后一次运动会吧。到大四时,不难想象,绝大多数人的激情都已经被平淡的大学生活磨掉了,这时要组织集体参加活动,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而作为团支书的我,想要极力弥补我们大学四年从来没有得到过运动会第一名的的遗憾。因此,在运动会报名伊始,我就计划在班上做一个动员演说,以达到良好的报名效果。在动员会之前,我特意准备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说动员稿。不想,会上情况非常糟糕,多数同学都毫不理会我的演说,且在底下聊天打闹等等。我的战斗天性被激发了,很火地猛拍桌子,等他们安静下来,才说:“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还记得你们刚上大学时的追求吗?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四年,你希望在很多年以后,回忆起你的大学班级和同学,心中一片空白吗?现在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活动,如果,我们不努力为这个班级做点什么,我们就枉为土木032班人!”顿了一下,我接着说:“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四年来,我们从来没有获得第一,这一次,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名!怎么做到呢?第一,如果有你擅长的项目,请抢先报上;如果没有你擅长的项目,那么先等着,等别人报过了,你看看哪个项目有缺,就报名上去,哪怕给我们挣两分的参与分也好啊!第二,如果你确实没有可报的项目了,那么,在近期运动会开始之前,请协助、鼓励和支持你身边报名的伙伴锻炼;运动会开始之后,你积极参与拉拉队以及后勤工作,为咱们的运动员服务。总之,如果有我们你能够做的事情,就努力去做吧,我们的目标是——集体第一名!”“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不擅长长跑,但是3000米的项目,留一个名额给我,我一定会挣到两分参与分的!最硬的骨头我已经啃下了一块,其他的,你们看着办吧!”最后,报名的结果是:只差两个项目就全满,而我们班,理所当然得了第一名!
在河南办培训学校时,在一个暑假期间,我们所开办的七个校区,除了有一个校区工作状况不佳外,其他的六个校区都取得了不俗的招生成绩。而当时,几乎80%的人员是新聘的兼职老师(这也和后来的失败有一定关系),我们并不可能直接进行管理,所以,靠激励和目标指引的方式,充分发动每个校区的工作人员之工作热情,进行良好的集体合作,是初期招生成功的关键。
类似的靠集体力量取胜的经历,在我任学生干部时,发生的还有,而因不团结而失败的经历,也不鲜见。因此,我体会到:一个集体要发挥强大的集体力量,必须要团结,要有良好的集体性。怎样才能促进集体的团结呢?我认为应该形成共同的集体目标,并通过更多的集体活动去促使集体中人成员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达到互相合作的目的。
问题在于,在学生时代,我们往往没有涉及人际利益的纷争,我们做事,也并非利益的驱动。如今,在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涉及利益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以扫清团队合作的障碍呢?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我的看法是:找到真正喜欢并适合该行业工作的人,并给他提供同比于该行业该地区比较优厚的待遇。那么,在工作中,这样的人往往会在工作中全心付出。设想,如果一个公司,一个学校里,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心甘情愿地全心付出,怎会有那么多工作冲突和利益纠纷呢?这对于提高员工的集体性就有很大的帮助了。
当然,要找到这样合适的人,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制度方面和工作氛围的塑造方面,也并非不是关键的,此类问题,留待以后继续探究。
第二篇:开培训班
开培训班
3月9日,全区2012年干部培训春季班暨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班开班。区委副书记刘玲,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升出席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及区行政学校共同举办,采取分班次、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分春季、秋季两个学期组织全年主体班次培训。其中,春季学期中的全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班分12期完成,培训结束后将统一组织公务员职业道德理论知识考试。刘玲作动员讲话,要求大家以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为要旨,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养成自学习惯,遵守学习纪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培训教育为载体,深入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牢牢把握活动思想和总体目标,落实重点任务,抓好考试考核;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引领,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把干部教育培训与开展“三争一创”活动、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结合起来,实现干部教育与工作推进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为全区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构筑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当天,学员们进行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集体宣誓,还聆听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省信访局原巡视员张云泉所作的题为《居安思危保稳定、敬业奉献为人民》报告。张云泉从“居安思危,将责任意识体现在为民办事的全过程;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有真本事;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向群众倾注一腔真感情;做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一定要有共产党人的高境界”等方面,讲述了自己近30年来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经历,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党课。
第三篇:《又是一年开学季》教学反思
转眼间,近两个月的悠闲自在的日子结束了。又是9月开学季,迎来孩子们重归校园的欢声笑语,也迎来了新生们朝气蓬勃的脸庞,我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学期。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迎来了新一届学生——一年级新生,今年一个班学生少,比较好管理,这也是我工作10多年来,最幸运的一次,心里乐开了花。通过一周的接触,孩子们的个性给了我很大的挑战,再用以前的教育方式好像一点作用不起,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看来要想管理好这些活宝们,我得与时俱进,继续学习成长。
10年前,刚刚工作遇到新课改,10年后,新教材改版又让我“幸运”的赶上了,有以往的先学习拼音再识字写字,到现在先识字写字再学拼音,看似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和压力,实际在写字方面反而增加了负担,给教学也带来了不便。面对新教材真是头大,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可能是在考验我接受挑战的能力吧。
从第一堂课开始,对孩子们讲授了行为习惯,包括怎样坐、怎样举手、怎样起立,都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做,多发现、多鼓励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慢慢地孩子们懂得了规矩,有了纪律意识,万里长征已经迈出第一步。
开学了,坐在课堂里的一年级新生们,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将在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陪伴中,开始学习的生涯。对于低年级的老师、尤其是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来说,管理工作比教学内容更加繁琐。我会用母亲和老师的双重角色,去爱护和教导学生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第四篇:又是一年开学时
又是一年开学时
傍晚接到同学的电话,电话中得知有个朋友也通过西部计划补录加入到了支教行列中,为他感到高兴,因为在自己的好友当中只有他最后选择了我们童年梦想的职业,选择了当老师,而且不是在繁华的都市,也没有可观的工资,他申请去了凤山,那有个全国志愿者的支教乡,他说自己是从农村来的,知道山里的孩子会有多么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有点可惜的是他没能分配到田阳,要是能来田阳该多好啊!以后家访就有个伴了。
朋友电话中问到自己这周末能不能回趟南宁,和他最后的一次新生用品批发生意合作时。想到本周末还要下村家访学生,犹豫了许久还是放弃了他的邀请,希望他能谅解吧。其实自己也真的很想回去,哪怕是回去再与你们聚聚,再好好的看看你们的样子。我是多么不舍得,可是,我又只能这样割舍。现在,我已经不再是学生了,处于转型期的我,心理压力很大,有点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工作,充满了挑战,怕自己承受不来。好多问题纠缠着,剪不断,理还乱。
又是一年开学时了,又将有一批学子满怀理想走进大学校园。依然清晰的记得两年前的那个九月,我们背这沉重的包裹,怀揣着各自的梦想相遇。而如今我们却天涯相隔。我们会工作、会赚钱、会为了生活、为了理想打拼。我们会渐渐的减少了联系,渐渐的模糊了彼此留在心中的形象,但是我们决不会忘了彼此,无论岁月变迁,我们的同学之情永不改变!只是不会再出现在那个两年前开学典礼的地方,曾经熟悉的教室也不再会留下我的足迹,一起生活了两年的朋友们,不再会拥抱大哭。就算明年领毕业证再回去的时候,也是物是人非,寝室墙上写着常回家看看的标语,可是,寝室住进了新人,钥匙交给了宿管阿姨,常回家看看只是一个美好的奢望罢了。对于刚刚逝去的这段日子,没有后悔,只是,遗憾!我已没有了太多的奢求。
一生不可忘却的记忆啊 又是一年开学时,祝福你们,时代的幸运儿:未来求学的路一帆风顺,加油!
第五篇:又到一年开学时
又到一年开学时
刘国胜(宁远)
暑假过去后,新学期又要开始了。自打担任了学校行政领导后,这个时候我的电话和到家里的客人就会多起来。来电来访的有亲戚、朋友、老同学、老同事,大多都是请我帮忙说情,让孩子进城插班读书。我本来就乐于助人,更何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成人之美,给人以读书的机会,应该是份内之责。因此,只要有来找我的,我一般都会应承下来,然后给相关学校的校长打电话,一番寒喧之后,切入主题,再说些请求关照的话。可能是因为在一中教过多年的高中毕业班,成绩还不错,在全县有些威信;也可能是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后,经常参加一些有关教育的调研活动,同学校校长多少有些交情;还可能是这些学校校长以前也曾找过我,或者是想到以后也有可能找我,只要我去讲的事,大都能办成。因为热情,而且能够办成事,所以每年都会有人来找我。时间一长,觉得确实有些烦燥,也想过到拒绝,但看过对方的焦急、诚恳、无奈的神情,又实在不忍心拒绝,原因是“三不”。一是于情不符。来找你的人都是以往交情比较深的,说不定前几天还在一起吃过饭、喝过酒,有的甚至以前还帮过你,一概拒绝帮忙,面子上是挂不住的,更何况你以前又不是没帮过人,都是好朋好友的,总不能厚此彼吧。
二是于理不合。要求进城读书的孩子,有的是因为父母进城打工、经商,要求从外地或农村转来县城就读的;有的是因为父母买了房在城里定居了的;还有的是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借居城里亲戚家的;还有的就是父母望子成龙,认为城里学校条件比农村好,质量比农村高,想法让孩子到城里来接受优质教育的。如此种种,反正道理都是充分的。三是于法不容。大多数孩子都是要求就读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是法律强制要每个公民接受的,是政府要设法保障的,现在人家都主动找上门来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又怎么能拒之门外呢?其实从内心上讲,讲一两个学生到学校去读书,不贪不腐、合理合法的好事,我还是想去帮人的。但近几年我发现,这点好事越来越难办了,我概括了有“三难”。一是校长难找。开学前一个星期,城区小学校长的电话便像事先约定好一样,齐刷刷的关机。不通过学校里的“内线”,你就是到了学校也找不到校长的人影,出面接待你的都是陪着笑脸,告诉你“校长有事外出了,这事只有他能作主”的其他领导。二是学校难进。你到A校吧,人家说你不属A校的招生范围,让你去B校;到B校吧,人家说我们的班额太大了,实在没办法再接纳了,让到C校看看;到了C校,人家更是干脆,今年一律不招插班生,让去找A校。三是手续难办。转学插班的要出示户口本、房产证或租房证、转学证、接收证,先跟接收学校说好同意
接收,然后到教育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不全的学校一律不得接收。如此“三难”,令不少家长谈转学色变,无奈之下,只得四处托关系、走“后门”。坊间流传的“学校校长关机子,各级领导批条子,学生家长转圈子”的段子,颇能反映我县城区小学“入学难”现状。
城区学校特别是小学入学为何如此之难? 2009年下期,我到教育局工作之后,利用工作之余,对城区学校入学难的问题进行了一次调研。我用3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县79所完小以上学校,并在每所完小看了一所以上的村片小学,走访了100多名校长和教师、500多名学生家长,召开了3次专题调研会议,得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写出了《城区学校入学难的问题及探讨》的调研报告,并在县政协会作了发言,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城区学校入学为什么这些难?一句话,城区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县城“扩容提质”等战略的实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城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人口已近16万。君不见县城里这花园、那小区,楼房是一幢一幢越来越高;这工厂、那公司,企业是一个一个越来越多;这酒楼、那超市,商铺是一家一家越来越阔。如此繁荣之城镇,像磁铁一样把农村的新生代吸了过来。而学校呢?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片地,房还
是那座房。要满足这些进城农民女子女读书的要求,只能是生挤硬塞,但挤塞也总有个限度。据统计,我县现有初中学校2所,95个班,在校学生6374人,平均班额67人;完全小学7所,198个班,在校学生13895人,平均班额为70人,其中一年级平均班额达85人,最大班额突破100人。而省定的标准班额是初中不超过55人、小学不超45人。如此大的班额,如何加强管理,如何提高质量,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这也难怪校长开学时要关机子了。我现在真的是佩服当时拍板新建莲花小学的决策者,如果不是新建这所学校,就是把城区的小学生都叠起来坐,怕也不能坐下来。
解决城区学校入学难的问题,是当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第一件大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有义务向政府建议如何将学校扩容提质、破解入学难的问题。在征求了几位同仁的意见后,我们提出了以下三条意见:一是挖潜扩容。充分利用现有城区学校的资源,实行扩建、改建,使之在短时间内扩大容量。我们提出了在五小旁边征地扩建,增加班级12个以上;取消实验小学的寄宿生,将学生宿舍改造成教室,并校内的空地上新建一栋教学楼;将教育局往城边整体搬迁,将现有的教育局交给一小使用,既改善了教育局机关的办公条件,又给一小提供了扩容的空间,可以新建一至两栋教学楼,扩招20个班;二中因为面积狭窄,办高中不能有大的发展,如将其搬出新建,将原址改办成3000人左右的
小学,却非常合适。二是整合扩容。将城区闲臵的原来的村小纳入政府统一管理,根据城区各小学实际,就近安排学校管理闲臵资源,创建附属小学,缓解学位压力。同时致力办好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几所完小,采用合作办学、对口帮扶的办法,每年互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对方的学校跟班教学或支教,不断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凝聚力和容纳度,缓冲城区学校压力。三是新建扩容。由政府进行整体规划,在开发新区,由开发商投资或政府投资配套建设学校。建议提出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订了《宁远县城区学校扩容规划》,提出了“一年见成效,三年保需要,五年达省标”的工作目标,计划到2015年全面解决城区学校入学难问题,使城区学校的平均班额全部降到省定标准以内。目前,这一规划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的效果:到2011年上学期,五小的扩建工程已经全部竣工,扩班12个;一小、实验小学新建的教学楼也已全面动工;与特殊教育学校合建的新完小也已选址定点,正在开展征地工作;教育局和二中的整体搬迁已通过论证,正在选址定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每到开学时,学生家长不再难,我们也不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