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思潮(重二)

时间:2019-05-15 08:4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思潮(重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思潮(重二)》。

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思潮(重二)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

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

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

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

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创刊时间:1915年 主编姓名:陈独秀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关系: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

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

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

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

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

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

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3、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胜利,各种新旧报刊相继采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也终于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九、《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1、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2、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

3、推崇白话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的重视

历史作用:胡适的“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 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 作为向群众宣传的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的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

十、《尝试集》(胡适)——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十一、了解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的主要内容:

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的现实

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

3、《谈新诗》:主张“诗体的大解放”

十二、《终身大事》(胡适)——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

十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2、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

内容:反对“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 形式: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

3、还从政治革命、伦理道德革命角度论述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必然性。

历史意义:对推进文学革命发生重大影响,陈独秀是当之无愧的文学革命的主将和急先锋。

十四、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十五、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提出新文学是“人的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从理论上反对违反人性的那种表现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的旧文学,把它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要求新文学在思想内容上从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中解放出来,表现人性。

2、“人的文学”的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胡适:A“活的文学”:文字工具的革新 B“人的文学”:文学内容的革新

十六、周作人《平民文学》的主要内容:

1、提出“普遍”和“真挚”的原则,强调应以普遍的真挚的文体,写普遍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2、应着眼于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主张。

十七、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1、针对文学革命中改良主义的倾向,提出“光是用白话写的文学,算不得新文学”;

2、主张“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

写实的文学”,他提出既要批判新文学中“科举的旧毒”,也要注意反对新文学中“商贾的新毒”;

3、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和“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

十八、1918年5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十九、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

1、现实主义是文学主潮,文学革命倡导者的基本倾向是主张“为人生”的写实文学;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一股强大的文学思潮,代表人物:郭沫若;

3、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介绍。

二十、林纾(琴南)——五四时期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

《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大本营北京大学“覆孔孟,铲伦常”,“尽

废古书,行用土话为文字。

《荆生》:假托伟丈夫荆生以武力痛击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人),暗示北洋政府头子出来当荆生。二

十一、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蔡元培——《致林君琴南函》批驳林纾,蔡元培

申述了“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二十二、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及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 介绍外国文学。

成就:

1、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 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

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3、文学革命提出了小说,戏剧的地位,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 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 地位。

4、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破旧立新,在创作上显示了实绩。

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彻底反对旧文学的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

2、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

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3、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的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的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的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

十三、文学革命的某些偏颇:(五四时期)——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

§

2、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1921——1927)

一、文学研究会:——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成立时间:1921年1月 成立地点:北京

主要成员: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郑振铎、朱自清、冰心、许地山、王统照、庐隐、老舍等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

二、简评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的提倡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1、文学研究会是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在其《宣言》中,提出三点: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第三点中说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进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2、强调真精神与写实主义,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实地观察”、“客观描写”。

3、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三、创造社

成立时间:1921年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

四、简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1、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2、属于富有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3、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造社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的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倡革命文学。

五、新月社: 成立时间:1923年

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胡适、陈西滢、梁实秋等

主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

新月诗派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

新月派小说家:沈从文、凌叔华等

六、简评新月派关于新格律诗的提倡对新诗发展的作用:

对提高新诗艺术性和新诗形式的探索,有积极意义。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纠正新诗发展的这种偏向和提高新诗艺术性是有积极作用的,是对新诗形式的有意义探索。

七、语丝社: 成立时间:1924年

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冯文炳(废名)、孙伏园等

主要刊物:《语丝》周刊

八、简评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

1、《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的散文作品

2、《语丝》撰稿人虽多,但固定的投稿者只五六人,又以鲁迅、周作人为最多。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都是现代散文大家,他们拓展了散文的文体,既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又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及”的基本特色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繁荣了新文学的散文创作,对现代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九、以下社团的主要特点:

1、未名社: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成员:鲁迅、韦素园、台静农)

2、莽原社:与《语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成员:鲁迅、高长虹)

3、浅草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

4、沉钟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

5、弥洒社:强调艺术无目的论和灵感作用(胡山源)

6、狂飚社:“虚无的反抗”(高长虹)

7、湖畔诗社:“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十、辛亥革命前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留日学生组成)

1、改编《黑奴吁天录》

十一、新剧(文明戏)从繁荣到衰落的原因:

1、新剧商品化,内容庸俗低劣,迎合小市民趣味

2、演出的都是幕表戏,即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没有完整的剧本,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这使话剧艺术和演技很难提高。

十二、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提出了“爱美的”口号(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十三、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二阶段:

1、民众戏剧社

2、上海戏剧协社

3、南国社

十四、南国社:

1、主要成员:田汉

2、这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十五、上海戏剧协社:

主要成员:欧阳予倩、洪深

十六、新文学社团的涌现,锻炼了大批新文学作者,促进了新文学创作的发展,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及其他各种流派自由创造、百花竞艳的局面。

十七、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

1、“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

十八、1921——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

2、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3、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4、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十九、1921——1927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

2、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3、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

4、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

二十、1921——1927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诗派。

2、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也常吸收现代主义因素于创作中,或运用现代主义方法创作一些作品。

3、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也有一定数量。

二十一、李金发:《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朦胧”、“含蓄”。

二十二、穆木天:《谈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诗是要暗示的”象征诗最本质的特征。二

十三、1923—1924年间,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文学倡导,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二

十四、简评初期革命文学倡导的主要主张及其意义与偏颇:

主张:

1、提倡革命的文学。

2、为创作革命文学,强调作家要有革命的实际生活和革命的思想感情,要 求革命文学家要从事革命实际活动,到劳动群众中去。意义:有助于新文学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及劳动群众的联系。

偏颇:

1、对非革命“工具”的文学简单否定,尤其是共产党人作家蒋光慈对叶绍钧、冰心、俞平伯的作品以“市侩”的评价粗暴否定。

2、对文学的艺术特征重视不够。

二十五、在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思想上的差异和分歧:

1、“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2、“整理国故”之争(胡适)鲁迅、茅盾、郭沫若撰文批评

3、胡适为首的现代评论派

在女师大**中,非难学生运动,鲁迅及《语丝》展开论战

二十六、鸳鸯蝴蝶派:——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

1、主要活动时间: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

2、代表作家: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

3、主要刊物:《礼拜六》——故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

4、代表作:《玉犁魂》(徐枕亚)

5、主流:言情小说

6、坏的支流:黑幕小说

7、文学研究会对鸳鸯蝴蝶派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进行批判、抨击 二

十七、简评鸳鸯蝴蝶派:

——20世纪前半期中国近现代一个颇有社会影响的文学流派。其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

戏”、“消遣”的工具。以小说创作为主,主流是言情小说,其内容多为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在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流派的小说在形式和技巧方面起 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迎合市民趣味,一些作家以营利为目的,大 量制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这些都是坏的支流。

二十八、封建复古主义思潮:

学衡派:

1、成员:吴宓、梅光迪、胡先啸

2、刊物:《学衡》

甲寅派:

1、主要人物:章士钊

2、刊物:《甲寅》

§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27——1937)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1、国民党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2、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

3、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 创造社:主要人物: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犁)

太阳社:主要人物:蒋光慈、钱杏?

三、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两方: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

四、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

主要观点:

1、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2、文学是宣传的武器

3、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要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错误:

1、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

2、夸大文学的作用

3、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

五、鲁迅关于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意义: 主要观点:

1、批评他们夸大文艺的作用,不相信文艺有旋乾转坤的力量

2、肯定文艺的宣传作用,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3、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批评那些脑子里存着许多旧的残滓的自封的无产

阶级革命文学家

意义:鲁迅的这些观点,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是对革命文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特别是强调革命

文学要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强调“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对革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性质:革命文学家内部的论争

收获:

1、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纠正了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理论错误,使他们对鲁迅、茅盾的态度有所改变

2、形成翻译介绍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热潮,使革命文学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了论争双方的思想

3、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七、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成立时间:1930年

2、地点:上海

3、性质:站在无产阶级的战线上,攻破一切反动的保守的因素,而发展被压迫的进步的要素,援助

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4、主要刊物:《北斗》、《萌芽》等

5、解散的时间:1936年

八、中国现代的戏剧运动,这时期也从“爱美的”戏剧向左翼戏剧运动发展

九、1930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立

十、中国诗歌会:

1、成立时间:1932年,或30年代初期

2、性质:自觉与无产阶级革命取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3、主要成员:穆木天、蒲风等

4、会刊:《新诗歌》

十一、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

1、“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2、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

3、应该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

4、联合战线目的都在工农大众

意义:左联纲领性的指导文献,是鲁迅对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十二、左联的成就和贡献:

1、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剧联、中国诗歌会使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

2、密切了文艺与革命的联系,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

3、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4、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5、进行了三次规模很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6、对革命文学初期创作中的错误倾向,特别是“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进行了批评、清算,贡献了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精神。

7、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十三、左联的错误及缺失:

1、政治上的左倾错误

2、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倾向

3、组织上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

十四、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

左翼作家:洪灵菲、潘谟华、应修人

十五、两个口号的论争:

1、“国防文学”的口号

2、“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两个口号的论争的背景: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了,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十六、鲁迅在论争中的主要意见:

1、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下统一起来的主张

2、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的口号下联合起来

3、我们仍可以互相批判,革命文学的领导责任要“更加重”,“更放大”

十七、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性质: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收获: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的广泛团结,为过渡到下一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的思想条件。

§

4、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1927——1937)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其主流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主导的。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著,得到较多的翻译介绍,一些观点被反复引用,但是,由于国际国内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的影响,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的机械论和庸俗社会学的理论错误。

1、就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而言:A、左联宣称革命文学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都是符合列宁的思想的

B、左联把文学事业和党的其他事业刻板地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文学 的革命的“工具”作用,忽视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文学的艺术特征,只是为政治斗争服务,产生了消极影响

2、就文学与群众的关系而言:A、左联文学要“替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

B、但是,片面反对白话文,主张用俗话,在靠拢群众的同时又使得文学降低了自己的艺术格调,对文学发展不利。这时期,马克思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对左翼文学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诗歌会主张和大众化诗歌创作:

1、内容方面:“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主张,提出要着重描写大众生活:一方面是大众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屠杀;另一方面是大众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抗和斗争,在这矛盾中

创造新的伟大的世纪。

2、形式方面:“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主张采用大众化的旧形式,采用歌谣等形式,强调“要使人听得懂,最好能够歌唱”。

3、这是自觉地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采取同一步调,自觉地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4、中国诗歌会成员众多,创作丰饶,对文学大众化作了有益尝试。他们的大众化主要是通俗化,不是的是表现方法单一,诗歌明白如话,一览无余,诗味不足。

三、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各流派:

1、京派

2、论语派

3、新月派

4、“自由人”

5、“第三种人”

共同特征:

1、革命文学以文学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革命的工具、武器;

2、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则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文艺和政治保持距离,或强调文学脱离政治的自由。

四、京派

1、主要成员:周作人、废名(冯文炳)、沈从文、萧乾、朱光潜等

2、主要刊物:《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季刊》等

3、基本特征:关注人生,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

4、基本文学倾向: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承袭和发展。

五、论语派:

1、主要人物:林语堂

2、主刊《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3、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

六、后期新月派的主张:“健康”“尊严”

七、梁实秋的文学观点:“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

八、左联和新月派及梁实秋的思想论争: ——左联和新月派的论争,是新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学思想第一次重大的论争。

九、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了思想论争:

1、“自由人”——胡秋原; “第三种人”——苏汶

2、张闻天,以哥特笔名发表《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批评了左联领导对“第三种人”、“第三种文学”的否认;批评了文艺只是“政治的留声机”的理论

十、1927——1937年新文了的文学思潮特点:

总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这两大文潮的并存和论争。

1、现实主义文学仍占主潮地位,更加发展壮大

2、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比起前一时期来是大大减弱了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

4、产生了心理分析派小说和新感觉派小说

十一、现代派诗(或称现代诗派)

主要成员:戴望舒、徐迟、路易士、卞之琳 主要特点:

1、纯然的现代的诗

2、大多是没有韵的,句子也不很不整齐,但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

3、以象征主义为主

十二、心理分析派小说 代表作家:施蛰存

主要特点:

1、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

2、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成分

十三、新感觉派小说(也称海派小说)代表作家:穆时英

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1、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

2、主观感觉印象与小说形式技巧花样翻新

3、潜意识、隐意识

4、思想上:一部分颓废、悲观乃至绝望、色情的倾向

十四、“民族主义文学”

1、性质: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

2、主要成员:潘公展、王平陵、黄震遐等

3、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

4、代表作:《陇海线上》(黄震遐)

5、文学主张及其反动性: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出版《前锋月刊》,借民族主义来抹煞阶级斗争。所谓民族意识,是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

5、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1937——1945)

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1、成立时间:1938年

2、成立地点:武汉

3、性质: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艺术家。

4、会刊:《抗战文艺》

5、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二、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厅)

1、主持:郭沫若

2、成立时间:1939年

3、成立地点:武汉

4、抗日文艺宣传活运蓬勃开展

三、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口的涌现,是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重要特点。这些作品以抗战的内容和通俗多样的形式,起到了宣传群众的作用。由于这一时期作家对抗战现实的认识不够深入,因而抗战文学也有着热情多于理智、内容空泛和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四、武汉失守后,郭沫若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

五、“孤岛文学”(上海)

1、含义: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2、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鲁迅风”的争论,出版《鲁迅风》

3、戏剧:于伶反映现实的戏剧《长夜行》,阿英的南民史剧《碧血花》等

六、抗战文学思潮的两个重要特点:

1、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

A、“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

B、民族形式的论争

2、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

七、民族形式的论争

1、起因:毛泽东提出的两个观点:“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2、主要观点:

向林冰:强调民间开式对新文艺的否定 葛一虹:肯定新文艺,对旧形式全盘否定 郭沫若: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

茅盾:吸收过去优秀传统,学习外国古典文艺和新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的典范,继续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深入于今日的民族现实,提炼熔铸其新鲜活泼的质素

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

八、“七月诗派”

1、胡风主编:《七月》刊物

2、特色: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艾青、田间为首,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冀访、邹荻帆等一批青

年诗人,形成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八、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胡风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十分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

九、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吁、无名氏

十、“九叶诗派”——现代主义诗歌流派

1、形成时间:40年代的国统区

2、主要成员: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等九人

3、主要特点:A、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

B、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较好结合

十一、陈铨、林同济等的战国策派对时代的错误看法:

虽然也主张和宣传“抗战”,但他们却错误地称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抹煞了德日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正义性的根本区别。

十二、错误地提倡“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十三、战国策派代表作:陈铨《野玫瑰》主要内容:把国民党间牒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十四、当是文学主流和梁实秋的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梁实秋: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表示不同意见,难免有文学“与抗战无关”之嫌,在文学与关系到民族生存的抗战的关系问题上,是不无偏颇之处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使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并且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

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在当时,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文学的真正“复苏”来说,是以1978年8 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 1979年1 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辞,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

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198 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8 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地恢复了活力.第三阶段:90年代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新文学的传统在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90年代的文学具有的“无名”特征: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其次是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其三,由于时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作实验得以实现.个人立场的文学叙事,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写作方式,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女性作家应运而生.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期与思潮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

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

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

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

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

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

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

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

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

1-10.BBCBABACCD 11-15.CABAC 16-20 BCBAB 21-32 CBCABCBDBADB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分期(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第一段1949-1966『十七年文学』延安文艺方针影响文学创作政治性目的强,五四传统与之对抗。第二段1966-1976『文革文学』阴谋文化渗透 具有“极端政治化”的特征 第三段1976-1989『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 人道主义 知青文学 朦胧诗)等个人文学话语初步确立 第四段90年至今 市场经济背景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 主旋律,消费型,纯文学三分天下)二。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1,1951年关于《武训传》的讨论。2,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的讨论,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6双百方针的提出→1957年文艺界的反右斗争→1960年文艺政策的调整→1962年‘左倾’思潮点燃了文革文学的“导火线”三:十七年文学的成就「小说创作尤写革命历史题材多,长篇如《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等,短篇趋多样化。茹志鹃、峻青、王愿坚、马烽、王蒙等人的创作成就突出,诗歌—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及具有民歌味的爱情诗等方面主要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李季、闻捷等。散文创作—在本时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杨朔、秦牧、刘白羽等散文家已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戏剧创作也较繁荣。老舍的《龙须沟》、《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曹禺等的《胆剑篇》等均有独特贡献。贺敬之

抒情短章: 特点:多重大题材与主题的书写,宏大抒情模式,其诗具有高昂的格调,奔放的激情,磅礴的气势和壮阔的意境,如《南泥湾》,《雷锋之歌》。《回延安》赏析:真实抒发革命赤子对延安的感谢与赞美之情。从内容层次上分5层:1层:直抒胸臆,着重刻画刚踏上延安时的激动心情。2层:回忆在延安的成长经历。3层:延安亲人欢聚的动人场面。4层:参观延安,写延安城秀丽的风光5层:别延安,与在延安相结合 艺术特色:1.立意高构思精巧。2.抒情节奏快慢适中3.成功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长篇政治抒情:多取材于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气势粗犷豪放,洋溢着火热的政治激情,具有极强的宣传鼓动性,多采用楼梯式和交错式。《放声歌唱.》1956年歌颂党的的伟大与英明,艺术特色:1.从现实追溯历史,2.抒情方式迂回曲折3.歌颂祖国不仅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抽象为具体《雷锋之歌》1963.3艺术特色:抒情方式独特,政论、形象与激情相结合,通过“我”来感受雷锋的英雄主义精神。郭小川

创作阶段:1.准备阶段《平原老人》2.爆发阶段:《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3.成熟阶段:《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昆仑行》诗歌内容: 2抒情诗的新尝试A政治抒情诗.《甘蔗林—青纱帐》—继续革命,永葆青春。《团泊洼的秋天》—政治思考,思想觉醒。B.祖国人民的赞歌《厦门风姿》《秋歌》1.叙事诗a.讴歌纯真的革命爱情b.表现生活的复杂性。闻捷

《天山牧歌》内容:1.主要写新疆的美丽富饶以及神奇的自然风光,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历史变迁,英雄人物等。2.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将爱情与劳动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操相结合,如《果子沟山谣》《吐鲁番情歌》《葡萄熟了》《舞会结束以后》。

李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严阵

」→→→→→→→→

二。文**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四,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向

第一节现代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确认了现代文学的新方向

一、《讲话》发表的现实背景

40年代初期延安文学家源自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实践中重现,引发了文艺整风。

丁玲《三八节有感》、《我们需要杂文》、《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

艾青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王实味《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

二、1942年5月,座谈会召开,讲话发表。

三、《讲话》的主要内容:文艺为群众,如何为的问题。

1、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工农兵服务

2、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学政治化

3、文艺批评的标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批判了“人性论”和“暴露文学”。

四、《讲话》的地位与作用。

奠定了中国革命文艺的理论基础,确立了革命文艺的性质、任务与方向。

1、立场与态度。立场和态度问题,实际就是世界观问题。革命文艺要求作家放弃个人的立场,也就是放弃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潮中形成的那种以个体自由为本位的认知方式。由此也就表明革命文艺与五四的启蒙文学传统存在的深刻差异。

2、方向与性质。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也就是世界观立场转变问题的具体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革命文艺的方向就是为工农兵的方向。毛泽东在这里提出文艺界的宗派问题。这些基于自由主义理念或个人主义形成的宗派团体,其实也就是一些自由组合的文学社团,这是扎根在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小集体,他们无疑具有着维护个体的自由价值的顽强倾向,这是一些坚固的资产阶级“现代性”小堡垒。它们是革命文

艺建立统一规范与统一领导的障碍。

3、普及与提高。为工农兵服务重在普及,这包含了二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体地位被改换了,他不再是教育民众的高高在上的历史的先知先觉者,而只是写作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作品;其二,普及本身是为革命文艺的性质的决定的,革命文艺就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但这里的“团结、教育”决定不是知识分子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的表达,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无产阶级的名义底下进行的文艺传播活动与精神/审美动员运动。

毛泽东的《讲话》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的精神指南,为革命文艺确立了方向和任务,规定了革命文艺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为作家艺术家规定了文艺来源于生活的创作途径,明确了创作方法和艺术标准。从此,中国的革命文艺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方向,它既反映着革命的伟大进程与愿望,也创造着革命文艺自身的宏大而艰苦的历史。

五、《讲话》文艺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

1、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影响

2、由无产阶级世界观取代启蒙主义世界观的必然性,革命文艺形成的文艺理论基础体系。

3、苏区文艺实践的影响。

4、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现代文学新方向的强化

现代文学新方向的强化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学批判运动得以实现的。

一、四十年代批判王实味、丁玲与延安整风

王实味(1906—1947)河南潢川人,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胡风是他的同班同学),1926年入党。作家,翻译家,被捕前,为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特别研究员。在“抢救”运动中毛泽东亲自给他定性为“托派、反革命奸细”,抓捕入狱。1947年撤离延安时,在山西兴县,他未经审判被秘密砍头,尸体被推进一口枯井中。

二、驱逐沈从文

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发表《斥反动文艺》,沈从文惨遭批判,从此封笔,告别文坛,转入

文物考古领域从事研究工作。

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关于武训,导演孙瑜编导电影《武训传》

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由此开始了建国后没完没了的“文艺战线”上的批判运动。

四、《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在批判电影武训传之后,紧接着毛泽东又亲自发动了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李希凡、蓝翎显然是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现实主义的理论来阐述《红楼梦》,从而批判了俞平伯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李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念解释《红楼梦》,这正是建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所急需的观念立场和思想方法。毛泽东在两个青年人的身上敏锐地看到清除资产阶级思想残余,建立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迫切性和可能性。当然,更直接的原因在于,毛泽东从李蓝揭示的问题看到胡适的阴影依然在社会主义时代潜移默化。

五、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毛泽东亲自定性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涉及2100人,92人被捕判刑

1954年7月,胡风给党中央写了一封关于文艺问题意见书,怎么也没有想到却把自己和众多亲友送上了政治断头台。

六、1957年反右派整肃文艺界

丁(玲)陈(企霞)反革命集团

七、批判小说《刘志丹》

60年代初,刘景范(刘志丹的胞第)之妻李建彤与何家栋根据刘志丹的事迹写了小说《刘志丹》,并未出版。

康生知道这一情况后,断定小说是为高岗翻案的,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条子,就凭毛泽东的一句话:“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十六人被捕,李建彤等七人被迫害致死,另一作者何家栋被打瞎一只眼。

八、评《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957年反右运动后,毛泽东感到群众再也不敢推心置腹地讲心里话,他想通过明史专家吴晗打开万马齐喑的局面。

1948年,吴晗写完《朱元璋传》就呈送毛泽东审阅,他们之间早有交往。毛泽东通过胡乔木转达他的意见,希望吴晗写关于海瑞敢于讲真活,敢于给皇帝提意见的作品,宣扬海瑞精神,广开言路。吴晗奉命先后写了《论海瑞》,《海瑞骂皇帝》,《海瑞罢官》等作品。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说︰“《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

1966年4月,毛泽东为了摧毁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发动了万炮齐轰“三家村”的战役。邓拓、吴晗、廖沫沙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罪的帽子,罢官撤职,关押,隔离审查。

邓拓于1966年5月16日“文革”中第一个自杀而死。(这天《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檄文《5•16通知》)

不久之后是吴唅和他夫人袁震及他们小女儿的全家自尽。

再后是作家老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自杀。

继之是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1966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永富堂含冤自杀(?)而死。他的罪名是“篡改毛主席著作”,在整理毛泽东谈话纪要时,删去了毛泽东关于“海瑞罢官要害”部分。

第三节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当代文学审美特征的确立

一、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

其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

二、当代文学审美取向

1、思想内容上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启蒙主义的“爱”,在革命文艺中转化阶级仇恨,革命文艺的情感本质就是“恨”。宣泄革命暴力的快感。

2、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工农兵形象为主体,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了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特征。

3、艺术形式上追求民族化和大众化。

4、创作方法上首先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其次是强调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文革期间还出现过“三突出”创作原则。

5、文学创作上还表现出理想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格调。

三、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负面影响的一些思考

1、阶级斗争扩大化。

2、毛泽东底层情结的弊病。由化大众到大众化过程中的反精英、反文化后果

3、强调歌颂导致的虚空、伪饰伤害了文学的魅力。

4、重集体、轻个体,否定个性,从根本上伤害了文学发展。

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思潮(重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思潮(重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习题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当中,现当代文学考试比例及分数都不是很高,故不要在此花费大量时间,此部分试题作为了解,扩充知识,不要死记硬背。1、1915年9 月陈独秀......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

    10—11学年第二学期 新闻学专业10 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注:选择题和填空题为测试样题,结合讲授情况系统复习;简答论述部分需要结合作品展开。一、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哪......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中国新文学大系》 2.《新文学运动史料》(1—5卷)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4.《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目

    鲁迅阿Q正传伤逝 祝福 拿来主义 狂人日记 冰心 周作人 乌篷船 故乡的野菜 朱自清 背影 荷塘月色 春 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给亡妇 记念刘和珍君 庐隐海滨故人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

    现代女性的爱情观 在中国,自古就有男尊女卑的观点。但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这么认为,她们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尤其是在爱情方面。不少的文人都有作品阐释了男女平等的爱情。舒婷就......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作业1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43年产生了两位重要作家,一是沦陷区的张爱玲,一是解放区的(赵树理)。 2.在《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三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理论倡导。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一) 了解、识记部分(选择) 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起点:1949年以来,三个时期(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至今) 2.“青山保林”指的作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