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主阵地
班级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主阵地
清道学校 田贵生 我们先来来看两个镜头:
镜头一:星期一,班上好几个同学没穿校服,老师问原因,他们理气直壮地回答:“老师你昨天晚上没有发短信,这不能怪我。”
镜头二:老师走进教室发现讲台上乱七八糟,黑板也没有刷,问是谁的值日,连问了几遍,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也没人跑上来收拾。
„„
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当今小学生中,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家庭成员,不关心集体„„ 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除了依靠家长家庭、社会等力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校班级更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主阵地。教师在班级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去做这项工作。
一、在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以身作责,示范责任意识
班级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组织,而管理这一组织的人――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小觑。身教重于言传。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老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要书写规范、美观,我自己在课堂上的板书和作业本上的批语也力求规范。不但我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我还不断地在同学中间树立富有责任心的典型,如按时完成作业的,关心集体的,帮助同学的,热爱劳动的,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的,让孩子的身边充满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因为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分工明确,强化责任意识
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人人有担当,通过实际锻炼,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本学期中我与班干部一起讨论,全体同学通过,制定了班级公约,班级管理的形式和方法,使班级管理制度化,具体化。实行班级工作承包责任制。把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分到每个“责任人”头上。落实人人有担当,处处有责任。在做事中训练能力,在做事中培养责任感。如班级的清洁卫生工作,学期一开始我就制定了班级清洁轮次表,把公共地区、教室清洁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分工,谁扫地,扫哪一块地;谁拖地,拖哪一块地;谁擦玻璃,擦那一块玻璃。都分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样哪个做得好,哪个做得不好一瞧便知。学生互相监督,每周评比,评比出当周的各方面表现都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对表现不好的小组和个人提出批评与教育并提出努力方向,对于屡次表现不好的小组与个人,一定要耐心教育,分析原因,在适当的时候,利用班会让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教育与帮助他们,感召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尽心尽责,既能主动严格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能认真负责地做好某方面监督,班级的许多事情都不需我去提醒,学生会自觉地做好。这样,不仅锻炼和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而且激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增加班级责任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利用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班队活动,培养责任感。定期召开了班队活动进行责任心教育。如开展以责任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和大讨论。通过故事和讨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根据近期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在训练韵律操参加校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过程中,有同学反映有一部分学生不积极,其他学生练习时,他们在完成作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召开“我是班级的一员,我该做些什么”的班队活动课。课上许多同学都发自内心地说到身为班级成员应该为班级出力。我趁热打铁提出咱们班能不能成为“同心协力,积极训练,为班争光”的要求。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可以!”班会过后,他们互相督促,共同承担起了班级韵律操训练的任务。从此,班级韵律操训练的事情我已不再操心。通过类似的班队会,同学们都树立了“我是班级的一员,我该为班级做些什么”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让他们真正理解了“班级是我家,责任在大家”的含义。
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一天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内度过的。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的、有机的、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境界。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非常重视自己所任教的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结合与课堂教学,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的影响。我很少给学生讲大道理。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主要人物,在对待为人处事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非常令人敬佩,这些课文都是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好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五位壮士为了完成连队交给的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是高度的责任感的表现。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在责任感上拓展开来,可以讲名人负责任的故事,也可以针对班上的负责任和不服责任的现象进行讨论,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在语文学习中,只要我们教师能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人物的高尚品格和他们的人格魅力,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增强为人处事的责任感。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感,教师应该从教材实际出发,抓住关键情节,进行巧妙的渗透,做到文道结合水乳交融。这样才能既落实了知识的教育,又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德育教育。
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教育者持之以恒,将责任感的培养寓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使学生成为一个负责的人。
第二篇: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家庭、集体、祖国、社会负责的认识、情感、信念。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指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手段,促使小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祖国、社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信念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行为。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研究现状
从我们目前检索的材料看,在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方面,国内外的一些教育研究机构,仅把它当作心理学、教育学或思想品德的一个分支来研究的,提出问题多,解决问题少。2002年北京一所小学的少先队组织曾开展类似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目标、内容、方法都与本课题有很大差别,且至今未见研究成果的问世,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至少在本地区处前沿。
二、研究价值
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的“21世纪挑战与教育改革”的会议上指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能真正地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今天的小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他们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的积极的情感信念,没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积极行为,那么我们目前的一切教育只能算是对受教育者的谋生教育,是一种偏离教育方针的畸形教育。
我国当代小学生活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社会大环境中,尽情地享受着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生活环境优越,个人利益至上的意识强,缺乏承担责任的愿望、能力和勇气,这正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科学地确立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体系;
2、探索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3、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活动及效果的评价方式。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
1、小学生责任意识达成目标研究;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同,其责任意识的培养内容和目标也应不同,研究各年龄段或学段达成目标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2、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实行素质教育和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为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研究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过程中开展责任意识培养的切合点和意义,探究其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原理。
3、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1)学科教学中责任意识培养方法研究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说教,学校和教师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研究解决小学生意识培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拓展培养空间。
(2)小学生意识培养活动设计研究
按照“知——情——意——行”教育原理,研究活动教育法的形式、内容及开展方法。
4、“三结合”教育的一致性、连续性研究。
根据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原则,探讨“三结合”教育在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内容、方法。
5、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研究。
研究科学的评价方式,使之不但能促进小学生积极负责的意识形成,而且能促进学校和教师开展此项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水平,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为教材,以社会广泛提倡的社会公德和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为依据,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天兴亡为己任”为目标,激活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机制,理顺各方面的教育,突出主体性,坚持实践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层次递进、螺旋上升。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
1、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个性体验,在学生的“认知——行为——习惯”上把握导向,逐步化他律为自律。
2、开放性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激发负责意识的形成。
3、实践性原则。道德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颂扬真善美,体验个体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4、教育影响系统性、一致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把家庭、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家庭和社会中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09.10-2010.1)
1、查阅文献,组建研究小组。
2、学生状况分析(研究对象前测)。
3、培训课题研究教师。
4、制订培养目标。
研究阶段:(2010.9-2011.12)
1、修订课题《研究方案》,修订《培养目标》。
2、制订每学期的《研究计划》。
3、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
4、定期召开研究总结会、研讨会。
5、研究对象后测。总结阶段(2011.12-2012.4)
1、整理各种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形成各种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教育行动法为主,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阶段,采用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2、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活动教育法、课程渗透法、日常行为训练法、创设情境法、榜样激励法、名言激励法、故事情景训练法、社会实践法。
3、教育经验总结法、分析法。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小学生责任意识属于德育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它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也是促进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2、“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手段”,小而言之,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而言之,是培养合格接班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3、责任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它无论作为道德品质,还是行为习惯,都是可以通过外在手段加以建立和培养的。
4、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不是小学教育现有内容的节外生枝,而是素质教育的延伸,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一定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5、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应该有具体的目标、方法和标准,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有规律可循,通过研究,应该可以找到它的教育规律。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2010.1 子课题的研究报告 论文 2010.6 学生跟踪调查资料 2010.9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与分析 2010.6 相关活动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 2011.6 课题结题报告 论文 2011.6 研究论文汇编 2011.6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能力,课题主持人担任过县级课题主持工作,参与了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研究领域取得过丰硕的研究成果。
2、教学研究的硬件设施齐备,可以通过宽带联网,获取研究资料快捷。
3、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已占有了相当的研究资料。
4、教科研的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在经费、时间上有充分的保障,研究热情高。
第三篇:体育课堂是学生品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体育课堂是学生品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我认为体育课堂是学生品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品德培养于教学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你怎么理解“责任”、“责任意识”?
2、你认为责任意识在自主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责任教育包涵哪些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5、对于责任教育,您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交流?
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够参加初中群关于责任意识的讨论,今天的讨论题目很好,在我们的自主化实验中,我们八自教育就有一个重要内容——责任自知,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责任,责任对他们有什么意义,这个责任自知教育才能够进行下去。
我看了老师们今天的讨论,大家发言很不错,主题也很集中,尤其是“理想教室10条”,收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和赞赏。我觉得,这样的讨论就是对咱们极有收获的。
在老师们的讨论基础上,我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责任自知教育,必须明白责任教育的内涵。
责任教育,老师们大多说要从小开始,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要引用名言警句……我觉得这些都不错,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责任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内容?然后是怎么教育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尤其是第一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会失去教育的方向。
我认为,责任教育,首先要明白责任教育的内涵。责任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责任,首先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责任是一种担当的精神,是一种自律的品格,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天赋的使命,是一种道德的承载,是一种内心的忠诚,是一种纯粹的坚守,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完美追求,是一种无可推脱的义务。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几点:
1、培养孩子敢于担当的精神;
2、培养孩子自律的品格;
3、培养孩子凡事认真的态度;
4、培养孩子骨子里的使命感;
5、培养孩子公德意识;
6、培养孩子忠诚的性格;
7、培养孩子坚守的品质;
8、提倡做事情精益求精。
9、培养学生的义务感。这些都是责任教育的内容。
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是一样的,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够不备课,我们必须首先对教育的内容有深入的思考、琢磨和研究,明白所教内容的具体内涵,才能够给学生明白的教育。如果我们老师自己思考都不清楚,教育的内容都不明白,关是说什么方法,那样的教育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我对大家提第一个要求,深入理解责任教育的具体内涵,明白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东西,然后我们才能够去做好这个内容的教育。
一定要采取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方法。德育教育,要采取知识性理解教育和行动活动操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能够偏废。以前,我们老把德育当课程教育,一说德育,老师们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恹恹欲睡,采用灌输式教育,效果当然不好。可是,现在又完全相反,认为德育就是做,不是说,结果,很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又有什么需要。做了之后仍然不明白。让学生摸索,是我们的教育一个好办法,但是不能够老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啊,老师之所以需要,就是在关键的时候要给学生以点拨。所以,德育教育,责任自知教育,一定要采取知行合一的办法去做,一是明白事理,深化、细化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白事理。二是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在具体行动中明白责任的价值,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责任,明白责任更多的是一种义务。而且,这些最好是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去理解,这样效果才好。
说和做,两者不可偏废。
三、要有长期坚持的毅力和韧性。任何教育,不要只做一次就算了,教育是农业,不能够急功近利,如果幻想一个教育内容,只要进行一次就能够解决百病,那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要把他们贯穿到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去,要穿越孩子的整个生命,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现在提倡穿越,小说作家经常穿越,我觉得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提一个德育要穿越到学生的整个生命成长中去,实现德育的生命价值,这才是长远的德育教育观念。所以,我们的责任教育,要结合学生个人实际,穿越到他们的生命中去。
四、把握责任教育的度。推责和担责,这一直是孩子心灵的两个对立矛盾,始终存在,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同时,又要让孩子学会有限担责,不要让责任成为善良孩子的枷锁,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负担。责任塑造的是美好生活,但是,如果责任变成一种一辈子无法摆脱的负担,这样的责任教育也是失败的。有限担责,有限责任,应该是我们责任教育必须掌握的度。
过分夸大责任的重要性和义务性,过分夸大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对个体生命的不尊重。量力而行、尽力做好,这应该是我们责任教育必须把握的度。因此,我建议老师们,在责任教育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有限责任,学会有效担责。
我对老师们今天晚上的讨论,就谈我个人的四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教。发言不成熟,请大家批评。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你怎么理解“责任”、“责任意识”?
2、你认为责任意识在自主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责任教育包涵哪些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5、对于责任教育,您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交流?
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够参加初中群关于责任意识的讨论,今天的讨论题目很好,在我们的自主化实验中,我们八自教育就有一个重要内容——责任自
知,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责任,责任对他们有什么意义,这个责任自知教育才能够进行下去。
我看了老师们今天的讨论,大家发言很不错,主题也很集中,尤其是“理想教室10条”,收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和赞赏。我觉得,这样的讨论就是对咱们极有收获的。
在老师们的讨论基础上,我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责任自知教育,必须明白责任教育的内涵。
责任教育,老师们大多说要从小开始,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要引用名言警句……我觉得这些都不错,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责任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内容?然后是怎么教育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尤其是第一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会失去教育的方向。我认为,责任教育,首先要明白责任教育的内涵。责任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
认为,责任,首先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责任是一种担当的精神,是一种自律的品格,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天赋的使命,是一种道德的承载,是一种内心的忠诚,是一种纯粹的坚守,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完美追求,是一种无可推脱的义务。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几点:
1、培养孩子敢于担当的精神;
2、培养孩子自律的品格;
3、培养孩子凡事认真的态度;
4、培养孩子骨子里的使命感;
5、培养孩子公德意识;
6、培养孩子忠诚的性格;
7、培养孩子坚守的品质;
8、提倡做事情精益求精。
9、培养学生的义务感。这些都是责任教育的内容。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是一样的,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够不备课,我们必须首先对教育的内容有深入的思考、琢磨和研究,明白所教内容的具体内涵,才能够给学生明白的教育。如果我们老师自己思考都不清楚,教育的内容都不明白,关是说什么方法,那样的教育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我对大家提第一个要求,深入理解责任教育的具体内涵,明白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东西,然后我们才能够去做好这个内容的教育。
一定要采取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方法。德育教育,要采取知识性理解教育和行动活动操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能够偏废。以前,我们老把德育当课程教育,一说德育,老师们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恹恹欲睡,采用灌输式教育,效果当然不好。可是,现在又完全相反,认为德育就是做,不是说,结果,很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又有什么需要。做了之后仍然不明白。让学生摸索,是我们的教育一个好办法,但是不能够老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啊,老师之所以需要,就是在关键的时候要给学生以点拨。所以,德育教育,责任自知教育,一定要采取知行合一的办法去做,一是明白事理,深化、细化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白事理。二是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让
孩子在具体行动中明白责任的价值,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责任,明白责任更多的是一种义务。而且,这些最好是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去理解,这样效果才好。说和做,两者不可偏废。
三、要有长期坚持的毅力和韧性。任何教育,不要只做一次就算了,教育是农业,不能够急功近利,如果幻想一个教育内容,只要进行一次就能够解决百病,那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要把他们贯穿到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去,要穿越孩子的整个生命,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现在提倡穿越,小说作家经常穿越,我觉得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提一个德育要穿越到学生的整个生命成长中去,实现德育的生命价值,这才是长远的德育教育观念。所以,我们的责任教育,要结合学生个人实际,穿越到他们的生命中去。
四、把握责任教育的度。推责和担责,这一直是孩子心灵的两个对立矛盾,始终存在,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同时,又要让孩子学会有限担责,不要让责任成为善良孩子的枷锁,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负担。责任塑造的是美好生活,但是,如果责任变成一种一辈子无法摆脱的负担,这样的责任教育也是失败的。有限担责,有限责任,应该是我们责任教育必须掌握的度。过分夸大责任的重要性和义务性,过分夸大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对个体生命的不尊重。量力而行、尽力做好,这应该是我们责任教育必须把握的度。因此,我建议老师们,在责任教育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有限责任,学会有效担责。
我对老师们今天晚上的讨论,就谈我个人的四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教。发言不成熟,请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