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03:3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第一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一词有两重涵义,一是指份内应作的事,即义务;一是指因没有作好份内的事,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同样,责任意识也有两重涵义:

第一重涵义体现在对义务的理解上: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义务是和权利相对应的,如果说权利体现着国家对人们合法行为的赞许,那么,义务则体现着与行为自由相统一的社会责任,体现着社会对个人、国家对公民提出的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要求。

现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独生子女较多,这种环境的不利的一面表现在:在物质上情感上他们得到多而给予少;师长们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要求多而其他方面的要求少;社会对他们道德的教育多而法律的教育少„„使他们法律上的责任意识较弱。因此,进入大学后,我们必须加强义务意识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义务的多种意义:义务是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义务是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义务是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

第二重涵义体现对不利后果的理解上: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与道义责任或其他社会责任相比,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一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二是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即其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当然,国家强制力只是在必要时,即责任人不能主动履行其法律责任时才会出现。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特别是刑事责任,是国家对犯罪人适用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对犯罪人具有身体的、精神的、财产的最强烈的、剥夺性痛苦,如刑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自由刑和死刑(生命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的财产刑和剥夺政治权利。对此,可以让学生们用他们聪明的头脑分析利与弊,从而减少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主观恶性比较小,多为一时冲动,临时起意而为;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犯罪情节绝大多数为轻伤,最高是“轻伤偏重”。而女大学生主要是涉嫌盗窃罪,多为贪图小利,不计后果而为;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也有一些图财的高智能犯罪:如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利用自己从网上下载的木马黑客软件,在网上搜索到一个IP端,取得计算机信息,非法侵入该系统,盗取了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不仅自己使用,还在网上销售,给该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上述内容清楚说明,一时之气、一念之差,将自己一生毁于一旦。这个账还需要大学生来算吗?

当然,更有一些恶性案件,后果愈为惨痛: 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等。简言之,应当让大学生明白:责任重于泰山,凡事宜三思而后行。

第二篇: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成长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目前尽管还未承担某种重要职务,但是将来会在不同的岗位承担相应的职务,承担着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如“精忠报国”体现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意识;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了一位女儿对父母、对家的责任。

根据《汉语大词典》,“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份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在这三方面都应加强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将来能承担社会某一方面、某一岗位的责任意识。尽管目前在校大学生以学为主,但是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大学生将来在国家建设中主力军的作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责任观念。

二、培养大学生坚持做好份内应做之事的责任意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把学业搞好,才能谈得上未来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否则不但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必须指导大学生集中精力学好理论知识,并紧密地与实践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为。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生活自理意识培养。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深受父母溺爱,力所能及的事也由父母包办,造成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应加强学生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明白凡事依赖父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使他们自觉增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培养大学生勇于承担过失的责任意识。大学生做错事时,往往缺乏承担过失的勇气,这是责任意识不强的体现。因此,应耐心地教育他们,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会不犯错误。只要做事,就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犯一点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勇于承担责任与改正错误,不要遇到荣誉就争,批评就躲。

第三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之中的重要环节,但依现实情况看,这一部分的教育亟待加强,因为责任意识的弱化和缺失,已经发展到令人担忧的程度。个体本位和金钱万能等观念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之中的重要环节,但依现实情况看,这一部分的教育亟待加强,因为责任意识的弱化和缺失,已经发展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1.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

责任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与生俱来的,无论任何人,都应对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目前尽管还未承担某种重要职务,但是将来会在不同的岗位承担相应的职务,承担着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面临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已呈现出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1.1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

作为一名辅导员,在所接触的学生中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往往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但协作观念和奉献精神不足,总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据一所高校作过抽样调查显示,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如此观念发展下去,势必会给将来的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1.2公德和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知识、做人与做事是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然而,一些大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因此出现了考试作弊、向老师要分数、“枪手”特别有市场等现象;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还有的在公共场所与异性过分亲热,做出一些不检点行为;“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1.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当责任与利益发生冲突时,更多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目前,毕业生选择单位时,一看票子(薪金)、二看位子(地理位置)、三看牌子(单位知名度),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高校就业率普遍不高,就是二者错位的最具体表现。

2.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2.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个体本位和金钱万能等观念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传统道德分化,导致了道德共识危机;黄赌毒等现象的蔓延,污染了社会生活环境;错误的舆论引导,造成大学生消费观、认识观的改变。有些大学生觉得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不吻合,他们对现实的不满不是为了完善社会,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利益难以充分实现而否定这一社会,但对于自己在净化、改善社会风气方面的责任,却不愿意承担。

2.2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学生的道德面貌,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重视不足。我国学校教育习惯以政治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盲目地要学生背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这种“乌托邦”式的苛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状态。

2.3家庭教育的疏离是造成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

对于亲情的重视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的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和教育牺牲一切。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责任心往往呈现出“超重”的趋势,儿子女则出现了责任“失重”的状况,他们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习惯了接受,却不懂得付出。当前很多大学生责任感状况不尽如人意,与家庭没有对他们从小进行责任

感教育不无关系。

2.4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矛盾是形成其责任意识缺失的关键

因素。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十字路口,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逐渐明显。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主要体现:第一、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反差。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又注重现实,讲求实惠和实际。第二、校园内外的反差。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低水准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也在蔓延,教育的成果往往被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抵消。第三、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当前部分大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他们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淡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

3.增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

3.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意识的建立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意识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意识的强大动力;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

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3.2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3.3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示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论

文参考网。

3.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逐步培养其发展中的责任意识。

3.5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论文参

考网。

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作为对社会、对祖国的未来发展将发挥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回避对责任的担当。只有将责任作为个体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只有立足于责任意识,我国当代的大学生才可能健康快速的成长,从而担当起历史使命。论文参考网。作为高校更应该将此项事业抓好,不断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四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 要】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培养这些高素质的建设者的同时,需要他们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能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责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有着极为优良的传统。一百多年以前,我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以学生为先导而发起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数大学生投笔从戎,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代大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勇于实践,表现出了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当时那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变化。新中国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不怕困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至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拥有了和平的建设环境。然而,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裕的同时,人们精神世界的生活相对匮乏,不良风气和习俗也逐渐蔓延开来,潜在的危害依然存在。这仍需要人们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13年04月在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刘云山同志提到,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国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短期目标以及时间表,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而这其中,高等技术的专门技术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富裕,有不少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自我,丧失社会责任感。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但随着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受到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

(1)理想信念的丧失。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不少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没有坚强而长远的理想目标,目光短浅,极容易限于片面追求名利,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2)价值取向的偏差。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自觉将个人的价值取向服从于社会利益,并处理好与他人的利益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逐步凸现出来。在当代社会,多元化经济出现表现出了极广泛的利益诉求,市场经济的成功也刺激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渴望。在这种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对“我”之外的事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3)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淡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从目前我国教育模式和文化环境来看,大学生生活主要局限在学校。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在做人处事方面表现德比较欠缺。然而,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一些大学生表现浮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考试作弊,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不顾及他人甚至自己亲人的感受;缺乏社会公德心,不爱护公物,节能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网络道德失范,人际关系淡薄,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为一己私利不惜触犯法律,甚至危害他人生命。不少应该在中小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里依然存在,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通常要补以前的课。

(4)社会主人翁意识的缺乏。在理想追求上,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具体、实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样子,在思想行为上,没有真正把自己命运与社会、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过分纠结于个人得失。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来看待,是非观念淡薄,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以上情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积极做好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正能量。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下面我主要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求学生洁身自爱,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讲究情操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从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始。如何提高自身的形象?这需要从爱心培养开始,有爱心才能有责任感。要从热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会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只有先孝敬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孩子,才可能将这样的感情升华开去,尊敬所有的长辈,爱护所有的晚辈,直至爱你周围的所有人。这种爱心要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培养,再推广之,才能爱我们的社会、国家。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其自身形象绝不会差。此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生活,远离低级趣味。

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才不会因眼前的困难和障碍患得患失而踌躇不前。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虽历尽千难万险仍矢志不渝,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强大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虽然,当今大学生不能像革命先辈们那样具备那样宏伟的志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实环境,从较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坚定的信念去努力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吓倒,也不至于为一时的利益而犯错。有不少学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目标,终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在失恋之后,或者自暴自弃,或者迁怒他人进行报复。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他们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志向。因此,要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自己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仍然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然而,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很多老师也发现,近几年招收的研究生,其理论基础也有明显下滑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师资力量的匮乏,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等等。无论如何,对这一现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高度的热情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的建设者。

总的来说,我国仍处在发展建设之中,尽管我们有着和平的建设环境,但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落后就会挨打,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责任编辑:杨玉洁]

第五篇:浅谈大学生责任意识

浅谈大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就如行人肩上的行李,也许很沉重,但不能丢掉,因为它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生活要延续,责任也得跟着向前走,它会伴随着我们走完整个人生,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责任,生如夏花般的灿烂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和追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学校园这一方神圣的精神净土也被物欲感染了。当今一些大学生的素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早已经不再被当作光荣和使命背在肩上。诚信和自立的严重缺失,激情和追求的退化,承受挫折能力的下降,承担责任和使命勇气的消减……这些现象似乎不让人觉得意外和吃惊,可是这些真的不重要吗?

如果说战争年代的莘莘学子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为革命四处呼喊,为美好明天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是一种责任,那么,在和平年代,大学生依旧有和平年代的责任和使命: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父母期望的回报,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奉献,对时代发展进步的付出………

大学不是享受的天堂,而是知识的殿堂,是丰盈充实自我的地方,那些只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的。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证明的渴望去踏上一条追求的路就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的负责;面对人生一些大的挫折时,要努力的克制和认真的调整,而不是选择堕落和轻生,这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对关爱自己的人的负责;拿破论曾说过“活着,总要为社会留下点什么。”,做为当代大学生,为社会做点能力之内的事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被培养了那么多年,这是对社会的负责。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送给当代大学生的话里说“每一个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应该带有这么一种眼光:第一,应该有可能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第二,带着改变自己的愿望。”从这些话里,我们看到仍然是责任两个字。

大学生是希望的象征,是最具有高文化水平的一群青年才俊,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责任就是一面旗帜,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责任被淡漠的今天,请时刻让自己怀着一颗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吧,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今天的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实现,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强调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其一,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溺爱的氛围中,绝大多数忽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其二,现在的大学生,其成长过程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一方面由于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利益意识的强化和责任意识的弱化就是一个突出表现。所以,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非无的放矢。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大学生树立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素质的工作,而人的素质就其现实性来说,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抓住责任意识这一人的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着力加以培养,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因而更容易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其实,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包含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容。比如组织同学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树立共同理想,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以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等等。问题在于,如果仅限于一般地学习,甚至仅仅作为知识来学习,那当然也能够产生效果,但这种效果肯定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着力点,那情形就可能大不一样了,我们组织学习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我们讲课的时候,更具现实性,我们针对不同学生做具体的思想引导时,更有可操作性。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当然不仅仅是学习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重要的是日常的行为养成,即使大学生一事当前,不是先替自己打算,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而是先考虑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是否有利,并逐渐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一致起来;一定条件下,甚至能使前者服从后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实践。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仅仅在校园中进行,而必须在更加广阔的社会当中进行。要让大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实践,尽可能多地参与改革开放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这种社会责任,从而逐渐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人来说,大学阶段是崇拜英雄的阶段。适应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为大学生树立典型,树立让他们从内心佩服的榜样。就拿这次汶川抗震救灾来说,大学生们为什么普遍感到深受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抗震救灾踊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了他们,感动了他们,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的人民是那样可爱,我们的军队是那样可爱,我们的老师是那样可爱,我们的党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典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是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吗?

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或沉溺于网络游戏,或早熟早恋,或追求时尚,有的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意志脆弱,等等,甚至“近些年自杀现象更有向大学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群蔓延的趋势”。这些都是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有如下特点。

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构成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调节器,是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意识的内在动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差异,其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刚经历了高考成功的喜悦,入校时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是真正进入大学学习后,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而大学高年级学生,一直处于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随后到来的人才市场职业选择常常使他们长期建立的“高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变得摇摇欲坠。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认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和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现象较为突出。虽然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到了应该是自立的、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但校园相对单纯的学习生活又使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时间上向后延续。同时在社会价值追求日渐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中间存在着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认为理想太大、太空,只有眼前的物质实惠是现实的、具体的,因而不愿树立为国家和社会读书的远大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目标实现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的不良现象,对于开始的课程和学习计划,以“对我有没有用处”作为选修和学习标准,过于强调自身利益的实现,表现出了社会责任淡化的倾向。

下载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完善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机制建设,是推进大学生......

    大学生如何培养厉行节约的习惯和责任意识_-资料

    文章标题:厉行节约——重要的是去做 厉行节约、带头节约,建设节约型机关实谓“为老者折枝”,重要的是“为”,是行动,是去做。 有些事情,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譬如“挟泰山以超北海......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教案 南充市李渡中学 李敏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的原因。 2、通过学习,让家长知道孩子缺乏......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孩子生活草率、做事不认真、学习马虎、......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精选)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关于责任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我查了教科书,比较严谨的阐述是,真正的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 你怎么理解“责任”、“责任意识”? 2、 你认为责任意识在自主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3、 你认为责......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家庭、集体、祖国、社会负责的认识、情感、信念。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1、 你怎么理解“责任”、“责任意识”?2、 你认为责任意识在自主管理中有什么作用?3、 你认为责任教育包涵哪些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4、 请结合实际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