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又颇感困惑的概念,因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其实,我们考察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目标达成性和时间规定性两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而在一定的课时内,学习的内容越多,学生的收获越大,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可见,课堂教学效率是关于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概念。诚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又有科学性因素。不过,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及矛盾双方地位不平衡性”的原理我们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
为什么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呢?这是由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首先,它是一种涉及师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其次,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主体性;第三,它是一种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突出了它的指向性;第四,它对教师的组织形式没加任何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且能够收到切实成效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突出了它的多样性。因此,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它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才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倾向,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就具体的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程度,即学科知识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在设计学习方案时才能准确地定位,才能使我们所设计的学习方案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失望的情绪;而期望值过低,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动力。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了解学生的期望值,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经常不断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特点、讲授方法、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人格品质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弥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进而使自己的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既然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具体方法有:
测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测试是了解学生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一般在起始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为了提高对学生了解的准确度,每次测试最好能按测试的知识点或能力点对每一个测试对象进行分析,形成学生的成绩档案。观察。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观察学生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如:读书、思考、讨论、听讲、笔记、作业等情况,还要观察学生在课余的行为举止,并且要练就通过学生的外显表现判断学生内在需求的能力。
谈心。教师要想真正了解你的学生,就必须和你的学生做朋友,做“铁哥们”式的朋友,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你。特别是在课余时间,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与学生在一起谈生活习惯,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自己最近读的好书,谈自己对某些电视剧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与他们做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善于捕捉反映他们心理变化或需求的信息。
问卷。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时因时间、情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地与学生接触反而不利于了解真实的情况,而问卷的方法却能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把想要了解的内容分别列出若干子项,编织成问卷,发放给学生作答,并作详细的分析,最好能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
走访。因学生的生活是立体的,我们除了要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等情况外,还要了解学生在家庭或社会上的有关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时常走访学生的家长或亲友,走访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相关人员,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并认真做好走访的记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校外活动的台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柯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因此,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展开,教师不仅仅是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要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要看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让我们目不暇接,各种报刊杂志刊登的教学设计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同的学校,相同年纪的学生不一样;同一所学校,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学生也不一样;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要让学生通过智力活动获得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我们没有理由把别人的教案直接搬进自己的课堂,我们没有理由把别人的经验直接完全移植带自己的教学中。我们要移植别人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理念,利用自己的长处,面对学生的实际,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
总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学生,要高度尊重学生,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从了解学生开始。当关注学生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时,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二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办学思路:
学校以“两条腿走路,双引擎发展”为办学宗旨;以“蒲英教育”为学校总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五美教育”(即:美表、美言、美行、美心、美德)为德育工作核心,以“微课程教育”为德育的常规教育方法;以“双星评比”(个人行为星、集体荣誉星)为德育日常管理方法。在教学工作中,打造“367”愉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367”愉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蒲英教育的教学常态模式,也是“蒲英教育”的核心,是带动蒲英教育的中心引擎。其中导学案为“367”高效课堂的“起”,“星级评比”是高效课堂的“收”,学生的“动”为高效课堂的“核心”。在艺术教育上,“蒲英教育”注重蒲河东北民间艺术的研究与开发;注重蒲河东北满族民俗文化的整理与传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其中,皮影、编艺、五谷画、书法、面塑、泥塑、软陶都已经形成规模,民族音乐和绘画教育也正在筹划进行之中。学校以强管理、重技能、扬特色、塑形象为工作重点,促进可持续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认认真真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做法
(一)“蒲英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蒲英教育”是蒲河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日常养成教育为基础,弘扬传统文化,深化科学德育,积极完善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1、在各种活动中完成蒲英教育
学校各班轮流升旗,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 担当升旗手的荣耀与责任,既锻炼了学生的才干,又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爱国之情;利用优秀班级评比,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真正做到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接受蒲英教育的思想。
2、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礼仪文化赋予了我们典雅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自信恢宏的气度。学校德育工作在寻找、唤醒、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科目,是未成年人思想伦理道德形成的基础。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时,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突出尊师、敬老、友爱、感恩、责任的主题,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营造德育教育氛围
通过橱窗、板报、墙报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感悟德育教育内容,陶冶心灵。
5、办好家长学校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强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力度,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校在家长学校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6、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情感、个性、意志等方面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促使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具备更加完美的人格,以迎接明天更加严峻的挑战,避免了过激行为的发生。
7、“五美”教育活动
“五美”教育活动是蒲河学校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上的一个创新举措,针对每一个方面都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保证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美表: 学生: 不长,不脏,不戴,不妆。
班级: 整洁、有序、清馨、特色。
(2)美言: 文明、流畅、正言、赞美。(3)美行: 守纪、规范、勤奋、竞争。(4)美心: 阳光、关心、爱心、感恩。(5)美德: 品优、真诚、自信、责任。
8、“双星评比”活动
“双星评比”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具体办法是,学生的个人行为直接影响班级的荣誉,只有个人行为星达到一定标准,才有机会得到班级的集体星,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动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二)“蒲英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苦练内功
加强“教科研”、“校本教材”、“校本培训”的课程化管理和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苦练内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并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教师赴外地优秀学校听课学习。
2、“36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教。”学校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加强常规管理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明确提出了继续深化学校的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愉悦性的“367”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及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学意识。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两段式(1——3年级为一个层次;4——9年级为一个层次)分段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三案:即: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是教学的基础。
“6”—六字:即:自学、展示、反馈。是课堂的主线。“7“—七步骤: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概况总结、达标测评、布置预习。是以教师的“导”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蒲英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1、成立“蒲河东北风情少年宫”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粹的兴趣,培养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秉承“以人为本,深挖潜能,发展特长,弘扬文化”的理念,本着“钟灵毓秀名流出,古风长存薪火传”的精神,成立“蒲河东北风情少年宫”。少年宫由四部分组成:
(1)“蒲河东北风情艺术教育中心”
艺术教育中心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氏皮影”为龙头,增添了书法、蛋雕、豆画、五谷画、植物标本画、编艺、面塑、泥塑等民间艺术项目,有四名专任教师授课,编写了校本教材,并且将课程编入教学课表,有教学进度,利用美术课和社会综合实践课传授民间艺术知识,学生参与率达到80%,现师生作品共有一千余件。沈阳市文联现已经确定学校为“民间艺术实践基地”并已经与学校达成协议,与学校共同研发“蒲苇”品牌艺术品,将它推向市场。
(2)成立“蒲河学校师生文体中心”
文体中心由皮影会馆和师生活动室两部分构成,150平方米的皮影会馆将定期上演皮影、京剧等戏曲曲目(区文联指派京剧等戏曲类老师负责给学校师生授课);150平方米的师生健身室已经筹建完毕,这里将成为师生健身休闲的场所。
(3)打造200米“蒲河学校生态长廊”,现已经建成500平方米左右的农耕园,由相应的班级进行管理,让学生亲身体验耕种的乐趣,学习管理经验,体会成就感,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达到通过教科书所达不到的教育目的,走在生态长廊的路上,鸟语花香,景色宜人,花的香、绿的草、挺拔的树木、整齐的菜畦,都让人们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景象。
(4)成立“蒲河学校网络中心”有专门的校园网站,专门的维护人员,在网上可以进行发表教育科研作品、精品教案展示、课堂反思随笔、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艺术爱好者可以发表艺术作品,给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可以进行艺术品买卖交易。
三、基本经验和主要成绩
“蒲英教育”在已经开展了接近两个学期,也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行,而且非常适合当今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学校先后荣获了“沈阳市花园式学校、沈阳市传统项目学校、沈阳市幼儿教育先进学校、沈阳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沈阳市综合治理先进学校、沈阳市中小学经典阅读基地、辽宁省优秀家长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辽宁省教育厅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校”等诸多荣誉。
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社会对学校的关注越来越多,以前的学生家长把自己孩子转到其他的学校读书,看到学校的变化之后,学生的回流多了,转入的学生多了,这都是“蒲英教育”教育模式的成功的体现。
教学上,在区教学质量监测中,五年级在全区二十所学校中名列第四名,二年级在全区八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中名列第二名,九年级在全区十二所学校中名列第六名,九年级的赵明宇同学更是以649分的成绩名列全区第三名。在四至八年级全国数学竞赛沈北赛区预选赛上学校入围八人,其中八年级的郎增耀更是获得全区第一名,并且代表在复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德育上,通过开展“五美教育”、“双星评比”等德育管理,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形成,讲文明礼貌的多了,讲卫生的多了,爱护环境的多了,遵守纪律的多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正在一天天发生着悄然变化。
艺术上,“蒲河东北风情少年宫”成立以来,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艺术团体的高度重视,沈阳市德育处来学校采集德育教育资料;沈北新区政协主席佟树良,副区长顾英、教育局长于东溟来学校艺术中心进行调研,对艺术中心的规模和形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佟树良主席留下珍贵的墨宝“惠风和畅”,盛赞学校的民间艺术;团区委书记王翔亲自为艺术中心挂牌成立“沈北新区青少年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基地”;“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氏皮影传承基地”落户艺术中心;学校与辽宁省实验学校合作办学成功;俄罗斯莫斯科市学校的友人先后几次来参观学校的艺术中心;中国艺都网的摄影师来艺术中心进行采风;聘请了辽宁省文联会员、沈阳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面人汤”第四代传人董辉为校外辅导员;沈阳电视台、沈北新区电视台、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了艺术中心的活动情况。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上级领导的关爱和帮助分不开的,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的工作劲头与日俱增,想做事,能做事的人越来越多。
四、突出特色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五美”教育,“双星”评比和“微课程”教育。
(二)学校教学工作的课程化管理和“367”高效课堂模式。
(三)学校民族民俗的艺术教育中的“中国梦”、“满族风”、“蒲河情”的三大校园文化板块;综合实践教育中的皮影、编艺、五谷画、书法、面塑、泥塑、棋类等课堂实践和学生能力的展示。
第三篇:抓住课堂主阵地
抓住课堂主阵地,生成教学新资源
温晖明
(浙江长兴县夹浦镇中学
313110)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要求我们以全新的理念来审视课堂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课堂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生成教学新资源,从而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本文对教学新资源的生成将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并分析教学新资源的性质,以及生成教学新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新课程 课堂教学 生成 教学资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全国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或校内的或校外的,或真实性的或情境性的语文课程资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但决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我们不能把语文教材(课本)看成是语文课程,更不能把教材看成是规定性的法典,而应该从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背景中去看待和理解语文教材。”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并且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力争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一、抓住主阵地,生成新资源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应该是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真实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这种课程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对经验世界的建构,而这个建构的过程正是以师生各自所具有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和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抓住课堂这个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整个课堂,生成教学新资源。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可以说,好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大胆地创设情境,调动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真切的、审美的情感体验,走进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生命的骄傲》,学生顿时被文中主人公小帅颖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住了。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偌大的一个教室静悄悄的,笔者发现有的同学在抹眼泪,有的同学眼睛红红的,看来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一情境的创设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了恰当的铺垫。紧接着,笔者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或赞扬小帅颖的坚强不屈;或表达对公共汽车司机的愤怒;或歌颂人世间的真爱;或谈论生命的价值„„,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后,笔者立即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发言讨论,自己确定一个观点,拟好题目,写一篇读后感。不一会儿,一篇篇精彩的文章送到了笔者的手中:《摆渡生命》、《爱的赞歌》、《不朽的精神》、《司机,你的良心何在?》等,在现场的作文讲评课中,笔者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优秀习作,这成为了笔者课堂教学的新资源。于漪认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尤其容易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2、激发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兴奋点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精神亢奋的集中点。在心理学上,它一般属于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意志努力的注意)的范畴,它的重要源泉是人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得好,获得最高的效率,一定要对该事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所以有人说,兴趣是工作成功的钥匙。”学习同样需要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惟有对学习有兴趣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好学不倦。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并巧妙地加以点拨引导,使课堂生动活泼,师生逐渐进入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教学佳境。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指导学生分析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发现学生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非常感兴趣,当讲到她污蔑闰土偷“我”家的碗碟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碗碟是她自己埋的,她却诬陷闰土。这时有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既然杨二嫂是一个贪小便宜的小市民,那么她为什么不把碗碟占为己有,而把碗碟埋藏起来以邀功请赏去换一个破“狗气杀”呢?这样不是不合算吗?精明的她对于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会不知道呢?班上的同学听到这一意见后议论纷纷,觉得这位同学讲得有道理,当时笔者先是一愣,紧接着便表扬了他,并把“碗碟是谁埋的?”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请学生去讨论探究,讨论一直持续到下课,但始终没有得出一个有理有据的结论。随后笔者请教同事和老教师并查询资料,终于发现了山东省刘运志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独到见解(见于《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9期第28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写文章的目的——“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利用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 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处于求知过程中的学生,能否大胆地质疑就成了判断其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标准之一。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从觉察发现问题开始的,在发现问题之后,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努力激发每个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远比传授学生知识要重要的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光要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把问的大部分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完刘绍棠的《暮春》后,笔者请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插叙,那么插叙和顺叙有何区别呢?”当我讲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时,另外一位学生又问道:“老师,这篇文章如果按照顺叙该怎么写?”这时我把“球”踢回给学生,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我巡回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我便适时提问:“如果采用倒叙的手法,这篇文章又该怎样写呢?”学生通过问题进行的合作探究,掌握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4、注重对话,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对话双方不是施予与承受,而是相互施予、彼此影响的。这个对话的过程其实是师生间在经验共享中互相造就的过程,是双方从各自的前理解出发所达到的一种视界融合,视界融合的结果是双方认知结构的改组与重建,是新知识是产生与创造。一次,笔者在教学《木兰诗》的时候,请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地概括。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都能把木兰“孝”(孝顺)、“忠”(忠诚)、“智”(机智)、“勇”(英勇)的性格概括出来。当时,笔者的教学设计是想通过木兰形象的理解来体会木兰一千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且经久不衰的原因。可是,当我在进行总结木兰的孝顺品质时,突然在学生中间冒出这样一个声音:“老师,你孝顺你的父母吗?”此时的我并没有批评学生这种看似不礼貌的行为,而是反问了学生一句:“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父母亲吗?”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爱!”这时,我说道:“我也和大家一样,同样深爱着自己的父母,虽然现在我在外地工作,但我时常会打电话给我的父母,问候他们一声,并向他们谈谈我的工作、生活情况。”紧接着,我便和同学们聊起了我的父母,讲他们是怎样含辛茹苦地劳动赚钱供我读高中上大学的。其间,我还穿插了几个小故事,其中一个是“握住母亲的脚”的故事,大概内容是讲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某个公司求职应聘,当时,该公司的负责人问他曾经有没有抱过自己母亲的脚,这位大学生如实说没有。后来,这位负责人请他回去抱抱自己母亲的脚,再前来应聘。另外两个是有关动物界的感人故事:《藏羚羊跪拜》、《母亲的雕像》,当我讲完故事后,发现学生都被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深深地震撼了。这时,我插了一句话:“同学们,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关心爱护我们的,虽然没有故事的主人公那么崇高伟大,却也经常能出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使我们产生莫名的感动,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并说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这个话匣子一打开,立即有许多学生发言,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有的讲母亲深夜为自己盖被子,有的讲父亲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背自己去医院看病,有的讲父亲每天都接送自己上学,且从不间断„„。后来,我深情地说道:“同学们,我们都是父母亲的骨肉,父母亲的一生是辛勤操劳的一生,同时,也是崇高而伟大的一生,我想现在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请多体贴一下自己的父母亲,替父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父母只能陪伴我们走过人生旅途的部分,却不能相伴我们走过人生旅途的全部!”最后,课堂在满文军《懂你》(课堂上我突发奇想,请一位学生去办公室拿录音机和磁带)这首优美的歌曲中达到高潮!通过师生的这次对话、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浓厚的人文素养,并朝着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方向发展。
5、强调过程,倡导学生的实践性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在语文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观察、发现、体验和积累,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针对现行课程的“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新课程提出了“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个人的学习经验为中心,以活动教学为中心。其中的以活动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达到实践出真知的目的。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这样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富有哲理的标语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实现知识的内外化转变。有一次,笔者在课堂上请全体学生朗读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佳作《醉翁亭记》,有些学生对“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极力称赞,他们认为这几句写出了醉翁亭早晨、傍晚以及一年四季的不同优美景色,于是笔者立即打破原来的教学方案,请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立即分小组进行讨论,备稿纸、描绘、调颜料、着色,既分工又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一堂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半个多小时后,一张张生动形象优美可爱的图画展现在笔者的眼前,此时的我对同学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实际创作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钦佩不已。通过“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化了语文知识。
二、教学新资源的性质
1、创新性:教学新资源是在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生成的,是对原课程资源的加工、处理、组合和创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2、独特性:教学新资源通过对原课程资源的探究,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知识信息,具有一定的特色,它充分体现了师生的独特教学。
3、灵活性:这种教学资源是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互动交流中生发出来的,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一种“随意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4、洞察性:教学新资源通过对原课程资源加工处理,从而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信息,并进一步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新天地。
三、生成的原则
生成教学新资源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堂不再全部由教师主宰,而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堂学习的一切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想,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究,去实践。
2、民主性原则:魏书生说:“民主像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在一个具有民主平等、互爱、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乐园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越轨”,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赞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行为,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做法,使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此时的教师和学生就变成了教材的开发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而不是教材的奴隶。
3、主动性原则: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习的载体,载体要通过主体来实现教学目的。学习效果的高低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假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浓、热情高、欲望强,那么他们不但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去思考、分析和讨论,而且还能提出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究,整个课堂就会十分活跃。
4、体验性原则: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使课堂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做到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促使语文生活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强烈的碰撞,从而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
5、动态性原则:《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课堂在探究实践中实行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个体与群体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使整个课堂充满蓬勃的朝气和生命力。
6、合作性原则: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在学生与学生合作、老师与学生合作、同桌之间合作、小组之间合作、师生与资料信息的合作中达成教学目标。
7、探究性原则:在课堂上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8、发展性原则:新课程观指出,语文课堂要树立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中,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丰富生命的涵养,提升人生的境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新课程已经由专制走向了民主,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了师生开发,师生是新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新课程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实践操作者,又是课程的创造开发者。课程就发生在学校中、课堂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新课程观,课堂中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师生创造和开发新课程的过程,也就是课程资源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新课程意义不断建构和提升的过程。总之,在课堂上,师生是课程资源最重要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构成和生成者,师生正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在不断释义、不断创造、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使课程存在并得到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杭州: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程翔·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王军·新课程观要求语文走向开放式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
7、杨华当·灵活多变地创设作文情境·语文教学之友,2003,(11)。
8、袁惠萍·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
9、陆有锦·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语文教学之友,2003,(11)。
10、金中·体验的、实践的与交互的·中学语文,2004,(2)。
11、郑远祥、唐世贵·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
12、王华良·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语文教学之友,2003,(8)。
第四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语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已从孤立、封闭的教学手段逐步变为综合、开放的教学手段。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一是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要注意对教材内容与知识的整体理解与掌握,不能将优美的语言文字搞得支离破碎;三是注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形象美,赏析课文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2.基础性原则。儿童从“呱呱”落地起,语言就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入学前,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基础。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儿童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展性原则。儿童一旦独立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便会逐渐将课文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使儿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的引导是至关紧要的。现行的“举一反三”、“导引发现”、“推演尝试”、“生疑求异”、“虚拟设置”等教学方法,对发展儿童思维、促进儿童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4.层次性原则。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提高每一个儿童的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受教育者因先天的影响而形成了个性差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多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儿童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是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构建的教学模式上都体现了“启发式”这一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教学模式探索者的共识,反映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1.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组运动着的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去掉教的“包办”,学的“放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与学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儿童的语文素质为教学目标,围绕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法和指导学法。教法设计要体现一个“诱”字,学法指导要体现一个“主”字。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五导式”教学模式)。
(1)教法——“诱导”。导标——导引——导拨——导练——导形。导标,定向、导出学习目标;导引,启发、引导、激趣;导拨,辅导、点拨;导练,指导听、说、读、写训练;导能,激励、培养、形成能力。
(2)学法——“自主”。读——析——议——评——读。读,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识字、释词;析,细读课文,分析理解课文结构;议,精读课文重点段落,重点语句,议其意(词义、句意、段意),理解全文;评,评价听、说、读、写能力,自我评价,完善学习,促进知识深化;读,熟读课文,知识内化,促进知识迁移。
(3)能力——“形成”。感知——理解——推理——深化——迁移。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科学的教法与科学的学法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即能力=教法×学法。
三、小学语文主体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因为主体性是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所具有的根本特征,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办事不灵活,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语文主体性教学。那什么是主体性教学呢所谓主体性教学,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为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为主要目的,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调动、发掘、激发学生个性需要与参与乐趣。那么语文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将如何具体实施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就是为了知识学习作准备,同时养成一种习惯。
1、激疑求知
教学新课时,教师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通过潜心阅读课文去思考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其可贵之处在于探理求源,继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只要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仔细揣摩文章的内涵。
2、激趣求知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抓住文章趣处,进行巧妙点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激情求知
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同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他们感同身受,带着愉悦的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12册第1课《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调,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国度,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淳朴的人民,富饶美丽的土地,我们可以观赏景色秀丽的祖国山河,可以倾听万马奔腾的前进号角。祖国啊,你如此伟大,请允许我们唱出心中的歌——我们爱你啊,中国!”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进而与文章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合作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学习既能照顾个别差异,发挥个体特长,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又不能体现团结、互相协作的精神。小组合作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在自己质疑的同时,小组共同解疑,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1.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后台担起了导演和策化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学习,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学习的分工,这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形成了主动参与与互帮互助的局面。在教学时,教师把学习的任务一布置,各小组长就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讨论,然后各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介绍得最生动,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这样的合作,就把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遇到障碍时,同小组的伙伴都焦急万分,生怕他的掉队会影响了本小组的竞争。于是,大家纷纷不厌其烦地耐心相帮。当看到伙伴进步,同小组人都会露出开心的笑脸。
2.汇报质疑,求异解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促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抓住他们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的情境,适当地激疑,使学生在“疑”中生奇,在“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己心中有了疑问,就可以马上进入紧张主动的学习状态,在阅读中感悟理解,寻求答案。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回顾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归纳学习内容,梳理思维流程,提炼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使之成为自己的能力。再发展延伸,发散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反馈练习,巩固发展
我们原先都是通过“封闭模仿式”进行大量的强化复制练习来解决问题,导致解决问题时学生总要去寻找相似的经历。如果你总是按以前的思路去思考,得到的也是以往的学习方法。我们要进行主体性的训练,就要运用“开放实践式”。适度开放题型加上学生探究实践式的解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由于题型的非常规性,有利于学习探索技巧而不仅仅是事实技巧;其次、由于其所包含的事件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是有趣的,是所有学生参与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水平的解答,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智力的欢乐和学科的美感;第三、重要的还在于题目答案本身的多样性,而在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主体的认识结构的重建,收集信息并加以处理,寻找恰当的解题模式,追求文化及方法的迁移等。
2.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完学习的内容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总结文章内容,使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更应该注重课内外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的聪慧与灵感在课余天地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教学人教版第四册《村居》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诗句、记叙、绘画、口述等形式描绘春天的景色,学生不仅能学会一些描述方法,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以便对大自然产生爱慕之情。
四、“随文识字、自主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一)构建“随文识字、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与文本“对话”是阅读课上学生个体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头戏。综观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教师的讲书活动取代了学生的阅读活动。为此,要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就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再看《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为本,寓识于读,使识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此我们构建了“随文识字、自主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它能给学生自己思维、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认知、发展的机会,给学生搭建了展现个性、能力及成果的平台。
(二)“随文识字、自主阅读”具体内容。
1.激情导课,揭示课题。
激情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时间一般要求控制在开始上课的2分钟左右完成。在操作内容上要做到两点:一是组织教学,激发情感,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二是引出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围绕课题自行设问,依据教师提出的读的要求、目标,进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和初步探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动迈向最近发展区。形式主要采用自由轻声读,保证全员参与,力争全体学生都有自读自悟的时间。
3.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随课文识字。根据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依据《课标》中“寓识于读--寓识于境--描仿入体”的教学步骤。具体地说,就是初读课文,在读书中识字,巩固字音;熟读阶段,巩固字音,理解字义,描仿入体;精读阶段,继续巩固字音,学习运用词语,默写字词。单就“描仿入体”可细分为三步:一看,看清字形(结构、笔顺),熟记关键;二写,先描线,再仿影,最后临写;三对照,对照范字,找出不足,再练提高
4.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切己体察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
5.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学生在细读之后,可能留下了语言文字背后不好理解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并精当地点拨、讲解,使学生能体验到文中渗透的思想情感,感悟到文中语言、句子的生动之处,从精读活动中感悟到文本的内涵。
6.美读课文,品味积累。
学生通过前面的读书活动,深受文中内容的感染。对相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当然就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美读,大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对读书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吸引力,当然就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很乐意去品读、熟读,自然达到积累的目标。
以上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识字,自己阅读为主,教师只在揭示学法、解难答疑上发挥作用。这个模式体现了形式上的生动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在操作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基础;培养质疑品质是关键;更新教学手段是有力保证;及时反馈鼓励是有力措施。
再补充一点就是“课堂可充分、科学地利用电化教学”
目前我校已经有了多媒体教室,我们充分科学地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如上《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可以找了一碟关于《赏桂林山与水》的光盘,然后叫学生到电化教室去上课,播放《赏桂林山与水》的片子,屏幕上出现的简直就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桂林形态万千的山和清澈见底的水全在学生眼前出现,再加上优美、舒畅的音乐和讲解员富有感情、热情洋溢的讲解,学生全都被吸引到桂林如诗如画的奇山秀水中去了。几分钟的放映过后,学生发出了桂林山和水真美、真漂亮、真神奇的感叹。本来很多学生都没见过桂林山水,而要上这一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神奇和美丽,通过电化教学,让学生未见过的、需要想象的景物直观化了、亲临化了,再来学习课文内容,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课堂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
课堂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语用字习惯,具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自从湖里区教育局提出“先学后教”“导学案”模式教学以来,我校大力践行“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注重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语言文字教育主渠道,并渗透到各学科,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课程化。
我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以导学案为基础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言文字运用》(选修)中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包括: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共四节内容。我在教学时用到以下方法来打造“高中语言文字规范”导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