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育,德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育——德育的主阵地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只有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要抓好课堂德育,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德育主阵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首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有人谈到创新,就会很快和那些天才联系起来,似乎与己无关,对一般学生更是望尘莫及的事。其实这是对创新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天才与平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有的人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而有的人却受到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二、高尚的师德是德育教育的灵魂,平等轻松的课堂是德育教育的基地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
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以及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刻意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不能用命令式的语言训导学生,不要迫使学生违心地按教师的旨意学习和生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局面,使学生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不是任何政治或德育的标签能达到的一种状态。我国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并未有达到生活般自然浑成。只有生活化的德育,才有生命力。
三、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爱国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
第二篇:抓住课堂主阵地
抓住课堂主阵地,生成教学新资源
温晖明
(浙江长兴县夹浦镇中学
313110)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要求我们以全新的理念来审视课堂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课堂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生成教学新资源,从而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本文对教学新资源的生成将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并分析教学新资源的性质,以及生成教学新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新课程 课堂教学 生成 教学资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全国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或校内的或校外的,或真实性的或情境性的语文课程资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但决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我们不能把语文教材(课本)看成是语文课程,更不能把教材看成是规定性的法典,而应该从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背景中去看待和理解语文教材。”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并且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力争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一、抓住主阵地,生成新资源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应该是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真实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这种课程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对经验世界的建构,而这个建构的过程正是以师生各自所具有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和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抓住课堂这个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整个课堂,生成教学新资源。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可以说,好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大胆地创设情境,调动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真切的、审美的情感体验,走进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生命的骄傲》,学生顿时被文中主人公小帅颖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住了。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偌大的一个教室静悄悄的,笔者发现有的同学在抹眼泪,有的同学眼睛红红的,看来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一情境的创设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了恰当的铺垫。紧接着,笔者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或赞扬小帅颖的坚强不屈;或表达对公共汽车司机的愤怒;或歌颂人世间的真爱;或谈论生命的价值„„,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后,笔者立即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发言讨论,自己确定一个观点,拟好题目,写一篇读后感。不一会儿,一篇篇精彩的文章送到了笔者的手中:《摆渡生命》、《爱的赞歌》、《不朽的精神》、《司机,你的良心何在?》等,在现场的作文讲评课中,笔者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优秀习作,这成为了笔者课堂教学的新资源。于漪认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尤其容易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2、激发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兴奋点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精神亢奋的集中点。在心理学上,它一般属于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意志努力的注意)的范畴,它的重要源泉是人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得好,获得最高的效率,一定要对该事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所以有人说,兴趣是工作成功的钥匙。”学习同样需要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惟有对学习有兴趣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好学不倦。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并巧妙地加以点拨引导,使课堂生动活泼,师生逐渐进入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教学佳境。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指导学生分析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发现学生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非常感兴趣,当讲到她污蔑闰土偷“我”家的碗碟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碗碟是她自己埋的,她却诬陷闰土。这时有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既然杨二嫂是一个贪小便宜的小市民,那么她为什么不把碗碟占为己有,而把碗碟埋藏起来以邀功请赏去换一个破“狗气杀”呢?这样不是不合算吗?精明的她对于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会不知道呢?班上的同学听到这一意见后议论纷纷,觉得这位同学讲得有道理,当时笔者先是一愣,紧接着便表扬了他,并把“碗碟是谁埋的?”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请学生去讨论探究,讨论一直持续到下课,但始终没有得出一个有理有据的结论。随后笔者请教同事和老教师并查询资料,终于发现了山东省刘运志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独到见解(见于《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9期第28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写文章的目的——“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利用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 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处于求知过程中的学生,能否大胆地质疑就成了判断其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标准之一。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从觉察发现问题开始的,在发现问题之后,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努力激发每个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远比传授学生知识要重要的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光要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把问的大部分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完刘绍棠的《暮春》后,笔者请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插叙,那么插叙和顺叙有何区别呢?”当我讲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时,另外一位学生又问道:“老师,这篇文章如果按照顺叙该怎么写?”这时我把“球”踢回给学生,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我巡回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我便适时提问:“如果采用倒叙的手法,这篇文章又该怎样写呢?”学生通过问题进行的合作探究,掌握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4、注重对话,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对话双方不是施予与承受,而是相互施予、彼此影响的。这个对话的过程其实是师生间在经验共享中互相造就的过程,是双方从各自的前理解出发所达到的一种视界融合,视界融合的结果是双方认知结构的改组与重建,是新知识是产生与创造。一次,笔者在教学《木兰诗》的时候,请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地概括。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都能把木兰“孝”(孝顺)、“忠”(忠诚)、“智”(机智)、“勇”(英勇)的性格概括出来。当时,笔者的教学设计是想通过木兰形象的理解来体会木兰一千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且经久不衰的原因。可是,当我在进行总结木兰的孝顺品质时,突然在学生中间冒出这样一个声音:“老师,你孝顺你的父母吗?”此时的我并没有批评学生这种看似不礼貌的行为,而是反问了学生一句:“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父母亲吗?”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爱!”这时,我说道:“我也和大家一样,同样深爱着自己的父母,虽然现在我在外地工作,但我时常会打电话给我的父母,问候他们一声,并向他们谈谈我的工作、生活情况。”紧接着,我便和同学们聊起了我的父母,讲他们是怎样含辛茹苦地劳动赚钱供我读高中上大学的。其间,我还穿插了几个小故事,其中一个是“握住母亲的脚”的故事,大概内容是讲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某个公司求职应聘,当时,该公司的负责人问他曾经有没有抱过自己母亲的脚,这位大学生如实说没有。后来,这位负责人请他回去抱抱自己母亲的脚,再前来应聘。另外两个是有关动物界的感人故事:《藏羚羊跪拜》、《母亲的雕像》,当我讲完故事后,发现学生都被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深深地震撼了。这时,我插了一句话:“同学们,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关心爱护我们的,虽然没有故事的主人公那么崇高伟大,却也经常能出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使我们产生莫名的感动,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并说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这个话匣子一打开,立即有许多学生发言,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有的讲母亲深夜为自己盖被子,有的讲父亲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背自己去医院看病,有的讲父亲每天都接送自己上学,且从不间断„„。后来,我深情地说道:“同学们,我们都是父母亲的骨肉,父母亲的一生是辛勤操劳的一生,同时,也是崇高而伟大的一生,我想现在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请多体贴一下自己的父母亲,替父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父母只能陪伴我们走过人生旅途的部分,却不能相伴我们走过人生旅途的全部!”最后,课堂在满文军《懂你》(课堂上我突发奇想,请一位学生去办公室拿录音机和磁带)这首优美的歌曲中达到高潮!通过师生的这次对话、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浓厚的人文素养,并朝着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方向发展。
5、强调过程,倡导学生的实践性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在语文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观察、发现、体验和积累,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针对现行课程的“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新课程提出了“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个人的学习经验为中心,以活动教学为中心。其中的以活动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达到实践出真知的目的。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这样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富有哲理的标语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实现知识的内外化转变。有一次,笔者在课堂上请全体学生朗读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佳作《醉翁亭记》,有些学生对“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极力称赞,他们认为这几句写出了醉翁亭早晨、傍晚以及一年四季的不同优美景色,于是笔者立即打破原来的教学方案,请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立即分小组进行讨论,备稿纸、描绘、调颜料、着色,既分工又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一堂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半个多小时后,一张张生动形象优美可爱的图画展现在笔者的眼前,此时的我对同学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实际创作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钦佩不已。通过“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化了语文知识。
二、教学新资源的性质
1、创新性:教学新资源是在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生成的,是对原课程资源的加工、处理、组合和创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2、独特性:教学新资源通过对原课程资源的探究,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知识信息,具有一定的特色,它充分体现了师生的独特教学。
3、灵活性:这种教学资源是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互动交流中生发出来的,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一种“随意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4、洞察性:教学新资源通过对原课程资源加工处理,从而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信息,并进一步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新天地。
三、生成的原则
生成教学新资源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堂不再全部由教师主宰,而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堂学习的一切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想,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究,去实践。
2、民主性原则:魏书生说:“民主像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在一个具有民主平等、互爱、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乐园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越轨”,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赞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行为,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做法,使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此时的教师和学生就变成了教材的开发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而不是教材的奴隶。
3、主动性原则: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习的载体,载体要通过主体来实现教学目的。学习效果的高低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假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浓、热情高、欲望强,那么他们不但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去思考、分析和讨论,而且还能提出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究,整个课堂就会十分活跃。
4、体验性原则: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使课堂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做到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促使语文生活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强烈的碰撞,从而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
5、动态性原则:《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课堂在探究实践中实行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个体与群体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使整个课堂充满蓬勃的朝气和生命力。
6、合作性原则: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在学生与学生合作、老师与学生合作、同桌之间合作、小组之间合作、师生与资料信息的合作中达成教学目标。
7、探究性原则:在课堂上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8、发展性原则:新课程观指出,语文课堂要树立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中,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丰富生命的涵养,提升人生的境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新课程已经由专制走向了民主,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了师生开发,师生是新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新课程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实践操作者,又是课程的创造开发者。课程就发生在学校中、课堂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新课程观,课堂中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师生创造和开发新课程的过程,也就是课程资源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新课程意义不断建构和提升的过程。总之,在课堂上,师生是课程资源最重要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构成和生成者,师生正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在不断释义、不断创造、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使课程存在并得到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杭州: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程翔·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王军·新课程观要求语文走向开放式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
7、杨华当·灵活多变地创设作文情境·语文教学之友,2003,(11)。
8、袁惠萍·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
9、陆有锦·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语文教学之友,2003,(11)。
10、金中·体验的、实践的与交互的·中学语文,2004,(2)。
11、郑远祥、唐世贵·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
12、王华良·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语文教学之友,2003,(8)。
第三篇: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落实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八庙乡中心小学
关于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
落实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实施方案
2009-9-8
一、活动宗旨: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着眼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仁爱”教育活动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当代小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自私、怕苦、讲吃穿等现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校将开展以“关爱、知礼、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仁爱”教育。
二、内容及措施:
1.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抓全体: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坚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升育人理念,在认真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并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教育应以育人为本,培养未成年人的优良品质,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找重点: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理解“仁爱”教育的深刻含义,领会活动宗旨,通过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的形式进行展示。抓培训:教到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有效的管理方法”,从班级基础建设,班风班纪,培养小干部等方面作了详实的培训,并结合未成年人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专题辅导,同时根据实际教育效果改进了管理措施。2.学科渗透,组织论谈。
为了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在备课中体现思想渗透,在上课中适时渗透,结合新课标新理念,在学习知识同时,树立新形象。本学期初,通过两节引路课,组织教师论谈。其一主讲教师谈教学设计,重点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如何巧妙的布设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启智的同时进行明理。其二全体教师观摩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观看效果。其三教师论谈,谈理念、谈方法、谈效果,达到互相交流、学习、补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进而解决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相互孤立,学科渗透不利的问题,发挥了课堂教学“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3.大力宣传,创设氛围。
通过广播、班报、橱窗等形式,宣传关爱他人,知礼诚信的内涵,使学生明确如何做优秀的人。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仁爱”教育启动、签字仪式。4.开展活动,务求实效。
开展主题教育。以“关爱”为主要内容,召开一节班会,办一期手抄报,评爱心中队,爱心明星。以“知礼”为主要内容举办演讲会,搜集名人名言,评知礼班级,评礼仪明星。以“诚信”为主要内容,召开辩论会,开展诚信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5.开展“十个一”活动:
(1)每日一句问候语:您好!
(2)每日做一件勤俭节约的事 :节约一张纸或一分钱,班级有帐簿记载。
(3)每周做一件让父母长辈高兴的事 :每日洗脚、洗袜子。有反馈照片,家长赠言。
(4)每周做一件维护身边环境的事 :开展“环保趣事”征文,全员维护环境照片。
(5)每月主动做一次家务 :照片及家长反馈。
(6)每月和家长沟通一次 :写一篇日记。
(7)每学期读一本好书 :进行阅读积累展示。
(8)每学期养成一个好习惯 :好习惯展示,有照片。
(9)每学期为学校、家乡献一计 :每人写一份 建议书。
(10)每年给父母长辈主动送一件生日礼物 :“我为长辈过生日”照片或录象展示。6.积极宣传。针对家长、学生在学习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定时向家长、学生沟通、交流通。
7.期末召开“挑战自我”展示会。班级评出最佳成果奖。教师评出最佳爱心奖。学生评出“仁爱”明星。家长评出“热心关爱”奖。
三、时间安排:
1.三月-四月初:宣传发动阶段。2.四月中旬-六月末:活动实施。3.素材积累。
4.七月份:评比表彰。5.八月份:完善实践。6.九月份:假期展示,7. 阶段研讨总结。8.十月份:深化成果 9.十一月份:总结经验。10.十二月份:成果展示
四、组织保障:
组 长:龙斌
副组长:罗宇飞 蒋秀珍 组 员:秦加志 杨莉 各班班主任
五、几点要求:
1.全校师生要重视此项活动,全员参与,认真开展活动。
2.各班要有本班活动计划、记录及资料。
3.结合学校养成教育。
4.把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5.学期末,每班上交一份经验材料,具体内容要详实,要有具体数据、文本资料、录像。学校将召开经验交流和展示会。
第四篇: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又颇感困惑的概念,因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其实,我们考察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目标达成性和时间规定性两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而在一定的课时内,学习的内容越多,学生的收获越大,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可见,课堂教学效率是关于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概念。诚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又有科学性因素。不过,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及矛盾双方地位不平衡性”的原理我们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
为什么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呢?这是由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首先,它是一种涉及师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其次,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主体性;第三,它是一种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突出了它的指向性;第四,它对教师的组织形式没加任何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且能够收到切实成效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突出了它的多样性。因此,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它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才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倾向,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就具体的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程度,即学科知识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在设计学习方案时才能准确地定位,才能使我们所设计的学习方案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失望的情绪;而期望值过低,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动力。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了解学生的期望值,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经常不断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特点、讲授方法、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人格品质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弥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进而使自己的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既然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具体方法有:
测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测试是了解学生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一般在起始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为了提高对学生了解的准确度,每次测试最好能按测试的知识点或能力点对每一个测试对象进行分析,形成学生的成绩档案。观察。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观察学生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如:读书、思考、讨论、听讲、笔记、作业等情况,还要观察学生在课余的行为举止,并且要练就通过学生的外显表现判断学生内在需求的能力。
谈心。教师要想真正了解你的学生,就必须和你的学生做朋友,做“铁哥们”式的朋友,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你。特别是在课余时间,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与学生在一起谈生活习惯,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自己最近读的好书,谈自己对某些电视剧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与他们做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善于捕捉反映他们心理变化或需求的信息。
问卷。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时因时间、情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地与学生接触反而不利于了解真实的情况,而问卷的方法却能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把想要了解的内容分别列出若干子项,编织成问卷,发放给学生作答,并作详细的分析,最好能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
走访。因学生的生活是立体的,我们除了要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等情况外,还要了解学生在家庭或社会上的有关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时常走访学生的家长或亲友,走访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相关人员,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并认真做好走访的记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校外活动的台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柯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因此,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展开,教师不仅仅是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要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要看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让我们目不暇接,各种报刊杂志刊登的教学设计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同的学校,相同年纪的学生不一样;同一所学校,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学生也不一样;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要让学生通过智力活动获得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我们没有理由把别人的教案直接搬进自己的课堂,我们没有理由把别人的经验直接完全移植带自己的教学中。我们要移植别人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理念,利用自己的长处,面对学生的实际,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
总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学生,要高度尊重学生,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从了解学生开始。当关注学生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时,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五篇: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推荐)
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学科,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是所有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时代呼唤新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课下,必须开动脑筋、讲求德育教育的艺术性。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春雨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上教师不应因学生的违纪而大动肝火,而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教师希望学生做什么、如何做,或是不希望学生做什么,都应根据需要给学生一个“信号”,使之能迅速觉查,心领会神,并按老师的意图行事。例如,当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时,教师不必大发雷霆,公开停课批评学生,而是边讲边走到该生身旁,或悄悄给他使个眼色,或暗暗指指他的书本,或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随机应变地设计一个问题要求该生解答……这种委婉地暗示法,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教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又如,一次政治课上,我发现有个男生伏在课桌下看武侠小说,我既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收他的书,也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委婉地说:“政治课每周才两节,多宝贵,挪做他用,多可惜呀!”不一会,他就自觉地抬起头认真听课了。这种巧妙地暗示批评法,不仅使学生觉得有面子,而且对老师心存感激,对学生的成长也很有裨益。
二、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接受德育教育
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找到自信,相信我能行。众所周知,成功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塑造成功人格为核心,把增强自信心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体验成功感觉作为中级目标,坚定成功信念塑造成功人格为最终标志。作为成功学的载体,德育课教学以往多采用“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它往往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显得肤浅和苍白无力,造成了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德育课的状态。实际上学生不喜欢的只是脱离他们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刻板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在实质上就是要把德育课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中去。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智育因素、情感因素,灵活运用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句格言、一段电视录象、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诱导,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我能行”,达到增强自信心、开启心智、陶冶情操的最佳境界。
三、让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接受不同的德育教育
因材施教效果好。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年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应努力寻找“优化”的突破口。初一年级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抓住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思想和身边的典型“小事”,通过小组体验、感悟、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优良品质。初二年级推广“案例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法律意识,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落实在行动中。初三年级结合实际生活中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热点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我在讲授初一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第一项目“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时,我提前布置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按照组长的要求先行搜集有关的材料,准备课堂上辩论“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活动开始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组学生唇枪舌战,古今中外挫而不折的伟人和在挫折面前胆怯、畏惧的懦夫,令人无不对学生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所叹服。通过论辩,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强者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最后由两个组的组长各说一句有关的名言以强调本组的观点,主持人用罗威尔的名言结束辩论。我还根据新编教材的内容特点,在讲授每一项目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教材中的许多名言警句。如: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等,因初一学生的知识不是很丰富,对有些名言警句的本意不一定理解的透彻,这就需要教师讲解清楚。这些富有哲理而优美的词句,我采取了教师讲解、学生朗读并课后抄录,深入体会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让学生在关注时政新闻的乐趣中接受德育教育
关心时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心时政,发表评说,可以增强爱国热情。近几年,关于“时政”教学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一、每节课五分钟新闻发布,指导学生学习新闻、评析新闻。
二、利用活动课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如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针对这一鼓舞人心的大事,我组织学生讨论:我国的航天技术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么做? 为了证明自己知识面广,学生在课后积极搜集资料,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做笔记、写感悟,生活充实。有时活动课上,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常常会发生争论和“争吵”,气氛热烈。经常有同学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探讨主题,整个课堂出现多次讨论高潮。最后,老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肯定、纠正、补充、升华。这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了基础知识,丰富了时政知识;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路;培养了提出问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的爱国情感,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心理品格。
五、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诸如探索发现、情境激发、自由讨论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探究知识、展示才能的空间,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应用知识,使其心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教学形式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最好契机,我在教学中创设了“情景剧场”、“热点评说”、“学生论坛”、“模拟法庭”、等形式各异、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创设“情景剧场”这种开放性教学形式,巧妙地设计模拟实验教学情景,把一个个鲜活的材料改编成动人的故事,开展情景表演,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立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使之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实践的活动的能力。通过“模拟法庭”这种开放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前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征集案例,积累材料,再由师生共同进行筛选,选取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最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典型案例送少年模拟法庭审理。在收集、筛选、确定送审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许多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事例,这给缺乏法律意识的学生带来一种精神震撼。在模拟审判过程中,他们亲身体会到法律的公正无私,法制的神圣严明,违法必受法律的制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学法,在体验中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规范了自己的道德行为。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中,通过自我教育得到的收获,远远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空洞、枯燥的说教。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符合认知水平的开放性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问题的空间,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更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新理念,善于运用多种手段,丰富和深化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