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时间:2019-05-13 17:4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第一篇: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

作者:黄明瑞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7日 14版)

【职教探索】

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际,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思政教学改革和思政资源整合等,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在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解决思政教育主体问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从根本上说要打造一支“争当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思政骨干教师队伍。

加强理论学习。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健全常态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充分利用双周理论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政联席会等组织广大教职员工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与当前形势、思想状况、工作实际相结合,使理论学习成为任务、成为需要、成为习惯,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强化主体意识。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思政课教师是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一线战斗员,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加强教师培养。深入推行教学导师制,实施“一对一”的结对培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青年教师、校内兼职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结对培养,骨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等方面全面指导,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同时,注重业务学习培训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发展。

加强教学改革,解决思政教育抓手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积极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科研、进学科、进意识形态阵地,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学校紧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根本抓手,把改革创新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取得重大成效。

加强理论研究。继续发扬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等的学习、研究、阐释、宣传等各项工作。尤其以学校人文社部为龙头,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努力做到论证充分、以理服人,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目前,学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区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部门项目8项。

深化教学改革。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设置专题教学和学习导师等,推进项目化实践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思想理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举办系列专题报告,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壮族嘹歌传承基地”“密洛陀文化研究基地”等,让广大师生接受民族艺术精粹的熏陶,树立家国情怀,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程实效性的显性作用。

优化服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较高的重要社会群体。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优化教育教学服务理念,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推进思政课网络课程进校园、探索以面授与网络“双轨并行”的课程运行机制,推行微信教学管理平台、“人文导师制”工作制,开展“人文南职”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和生产日益丰富的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加强资源整合,解决思政教育阵地问题

通过创新开展“人文南职”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人文素质教学团队三支教学团队的作用,探索学校、企业、社会、政府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开放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开放教育。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及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周”活动平台聚焦区域民族文化,形成区域民族文化论坛、民俗风情体验、“美丽中国多彩民族”图片展、“民族魂 中国梦”民族文化电影节等教学实践。通过举办“非遗学坊”,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等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推动非遗进校园,开拓广大师生的文化视野和学术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多层次宽领域深度合作,整合智力、人才,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持续开发和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多彩广西民族文化》,建设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旅游越南语视听说》系列课程,大力推动人文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逐步实现基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共同育人背景下的优质课程的自主开发模式。

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科学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由“单一教育”向“全面育人”转变,优化学科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分类施教、强化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黄明瑞,作者系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第二篇: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

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回顾老君庙初中主持工作近一年来走过的路程,真是百感交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困难与顺境交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君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强化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计划,以管理好学校为责任田,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阵地,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一年;是老君庙初中不断发展壮大,迈上新的征途,现就学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智慧引领团队,和谐赢得发展

1.转变思想:针对赵局长对老君庙初中教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自以为是”的评价,痛定思痛,我们加强学习。学习赵局长一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外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新形势下教育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2.树立形象:以“服务”为根本,逐步树立学校班子新形象。调整部分领导班子的分工,使其人尽其才;落实“承包责任制”,班子主要成员坚持上课、听课;继续年级主任负责制,抓好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班子成员与一个后进学生建立“一帮一”结对子帮教关系。对年级组、后进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3.深入一线:班子成员都坚持上课、听课、评课,我本人每学期都听课在60节以上,评课在30节以上。作为校长,我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都放在抓教育教学管理上,经常和老师们探讨课堂教学和教改教研,自己也做到坚持学习理论和参加继续教育,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对教学工作深入了解,崇尚实干,工作效率较高。

4.激发热情:实行全员全岗聘任制。学校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聘任本班教师,落聘者调整其教学岗位、或下小学支教,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激发全员工作热情。

5.修章立制:预谋强兵,制度先行,坚持用制度管理,而不是用人管理。针对绩效、考绩、职称等多项规章制度,学校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修订,真正做到了奖优罚劣,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开展。

二、坚守课改阵地,构建高效课堂

1.把脉课堂:受教师思想状况的影响,我校的课改工作始终处于低谷,表现在:一是常态课教师疲于应付;二是缺乏优秀者起示范引领作用。

2.强力推进:成立推进汝南模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构建汝南模式工作计划,加强课堂模式监管;把课改与评优评先晋级职称等挂勾,让积极践行课改者得到奖励。

3.活动引领:我们带领骨干教师到东官庄一中、和孝初中、常兴一中、常兴二中等学校学习,感受他们先进的课改理念和管理;组织全体一线教师参加由清华园学校主办的暑期高效课堂建设培训讲座,促使教师对课改理念和方法的再学习;和清华园学校、韩庄初中等八所初中结成课改联盟,定期派教师到校交流、学习;邀请县一中王红、双语刘玲等名师到我校传经送宝;扎实开展“五课一赛”活动,评选自己的课改能手,起示范引领作用。

4.关注成长: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方案,建立老君庙初中青年教师成长库,签定师徒结对协议,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三、形成育人特色,促进全面提升

1.精准定位:学校树立“科学化、人文化、民主化、专业化”的管理思想,科学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详实的拟定学校工作计划,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坚持教学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管理思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声有色,业绩突出。后勤保障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等有序开展,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2.特色平台: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发展多样化的特色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健康均衡全面的发展需要。把感恩励志教育、元旦节文艺演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3.阅读教学: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让阅读教学有时间保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让阅读教学有内容保证;创办校报《小荷报》,让阅读教学的优秀成果有展示阵地。

一年来,我们学校安全零事故,食品卫生严格要求无差错。在工作中我们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静静反思所走过的路,我觉得仍有许多遗憾和不甘,:不甘心为何学校尚未能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活动的氛围;不甘心于我校教师工作作风转变的不明显;不甘心于学生养成教育的不理想;不甘心于我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建设的步履蹒跚;这一系列的工作软胁,让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虽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办法,但我们在努力改变,我相信:只要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终有花开争艳时。

第三篇:坚守思想政治课主阵地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坚守思想政治课主阵地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榆中县第九中学-----李锦江

社会在不断发展,历史在永远前行,青少年永远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国家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表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全民性的伟大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中占比例很大的群体,思想政治课又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所以学校在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学校应如何坚守思想政治课主阵地,更好的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呢?

一、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就要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言行,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品行素质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错,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社会上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观念,他们把这种思想带进了学校,带进了课堂,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还有的老师道德缺失,干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着要孝敬父母,可是生活中却在虐待自己的老人,这一切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一支思想道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探索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这一德育性质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初一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初二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初三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使学生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初中三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都贯穿着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的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德育性质,依托三个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入手,探索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比如我们清苑县在抗日战争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地道战,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冉庄的地道遗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民自尊心和自豪感;再如我们可以结合“神州五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让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总之,我们要特别重视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选取鲜活的有价值的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结合中学生思想道德实际,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约有4亿未成年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虽然说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文化渗透;国内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腐蚀着他们的心灵。可以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这一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征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我们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要时刻认识到这一重任,不断探索适应未成年人特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从总体上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第四篇:夯实文化之基 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夯实文化之基

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当代青年意识形态现状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内在稳定的价值体系,是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时代特征日益显露,现代科技手段和大从传媒的交互作用下,多种价值观强烈冲击和影响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在不少青年中存在着游离、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

根据一份对几所在校青年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被调查的青年学生60%选择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对“个人成长关系与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否密切”的问题上,选择不确定(24%)和不密切共占43%。13%的青年学生不人为“自己应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在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同上中,仅25%的大学生认为”,传统道德是经济文化的需要”,20%的青年学生认为“传统道德应不予干涉,任由时代将其灭亡。”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代青年存在意识形态游离,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现象。

二、夯实青年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的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的开展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对深层次文化根源的挖掘。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为青年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精神洗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青年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价值指引。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是产生文化差异的重要根源;意识形态的冲突,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冲突;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借助文化的滋养来壮大自己,才能站在国家高度对青年进行教育,同时揭露西方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背后暗藏的意识形态企图。所以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根基有重要意义。

三、煤勘集团青年如何加强意识形态之基

(一)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底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给各项工作探究文化根源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对革命文化的深切感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践行。青年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并发掘其当代价值。青年应该加强革命文化学习,青年要通过革命文化来了解革命进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开辟伟大事业的艰辛,真切地感悟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践行。

作为煤勘人,文化自信也包括企业文化的自信。企业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具有内显以及外显两方面的特质。所谓“内显”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总目标的指导,包括企业员工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以及工作态度,这是一种观念形态上的文化,企业精神风貌正是由这部分内容汇集而成的。而‘外显’

则主要是指的企业内部的文化设施、文娱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向作用,主要是指把员工日常的工作方向引领到正常的目标之上。其次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中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能够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从而避免在生产中出现不可控的风险。再次是凝聚作用,借由共同的价值观将全体员工的追求凝聚在一个点上,增加集体团结意识,从而提高自身员工以及管理队伍的抗风险能力。然后是融合作用,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之下,集体内的员工会在不经意间融入到集体之中。最后是辐射作用,其实企业文化更像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浓缩,企业文化不仅仅对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有帮助,很多时候企业文化都能够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新一代的煤勘人,在学习各种文化的同时,要学习企业的优秀文化,单位的发展历程,就是优良的企业文化,从“地质三光荣”到如今煤勘集团的“一体两翼”政策,五大发展战略,无一不是文化的凝结,只有不断的深入学习,深入理解,深入思考,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意识形态主流。

(二)及时对非主流文化进行修剪

青年意识形态文化之基牢固,离不开对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文化进行修剪。夯实青年意识形态的文化之基,就必须警惕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侵蚀,为夯实文化之基营造清朗的环境。

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普及,青年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力,西方敌对势力必将借助网络空间对青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奶嘴战略”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奶嘴战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业,鼓励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肥皂剧和偶像剧,现代流行的什么小鲜肉,娘炮类的东西,大量报道明星丑闻、娱乐八卦,播放真人秀和综艺节目,通过消遣性娱乐及充满感官刺激的形式,堆满人们生活,让人没有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青年筑牢网络大堤,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使其成为青年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要抵制网络传播的媚俗化,把握网络活动内容上的底线,对网络上传播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最具代表性的有美、日、韩的影视作品,大都宣扬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要吸收其先进的东西,抵制其思想掠夺、精神侵蚀。

第五篇: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是意识形态方面、范畴、范围内的精神层次的概念,属上层建筑,重点在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它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中文名: 意识形态领域 核心内容: 价值观

围: 意识形态方面、范畴 属: 上层建筑

目录

    1 概念内涵 2 当前问题 3 解决方法 4 精神需求

概念内涵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画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当前问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整个意识形态工作。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防”,坚持在主动进攻中坚守阵地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知识信息无国界急速流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特点,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便捷,更显“短兵相接”,目前,我国80%的网上信息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量的0.05%。这说明,我国在网上对世界的影响还十分微弱。二是国内“四个多样化”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心态普遍显得烦躁不安,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大范围、远距离、长时间的人员流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断层”、“盲区”增多;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择业标准发生裂变,一些人的敬业精神开始淡化,甚至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气,形成怒气,导致泄气。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主动出击中坚守阵地,在增强马克思主义“攻击”能力的同时增强“防御”能力。“防”是为了“攻”,“攻”是更好地“防”,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是绝不能搞“国际接轨”的。我们一定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控制力和导向力。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思想专制”,而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否定思想的多样性存在,而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至上,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2、通过推进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切实组织实施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加强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能经世致用的研究成果,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使我们的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并内化为处世、行世、立世的实际行动。

3、通过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在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上,一是要“守住”,二是要“占领”。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宣传阵地建设,形成以党报党刊为重点,包括新闻出版、社科理论、社会文化等在内的、覆盖城乡各个层面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网络。要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二、科学引导思想观念的“统与放”,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引导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紧迫任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一个内在协调、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解放思想是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统一思想是必然结果和主要归宿。解放思想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是为了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武装思想的任务,一定要准确把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的“统”与“放”,正确引导人们思想观念向前发展,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解决方法

要破除“紧箍咒”。“紧箍咒”怎么破,我看要“三破”。一是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紧箍咒”,克服过时的理论观点、传统的思想观念这个解放思想的最大阻力。二是要破除规定做法上的“紧箍咒”,进一步改变政策不公与政策歧视等问题。三是要破除体制机制上的“紧箍咒”,进一步解决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分布过广、垄断经营,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把思想解放贯穿于改革的各个环节和发展的全过程。

要把好“方向盘”。转换脑筋但不随心所欲,打破常规但不逾越规矩。思想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解放思想不能搞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能搞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也不能搞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一句话,就是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还要统一思想。思想大统一,就会实现大团结;有了大团结,就能成就大事业。怎样统一思想?我认为既不能在保守中统一,也不能在迷茫中统一,更不能在错误中统一,而必须在开放中统一,在清醒中统一,在真理中统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回答解决好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方面,要着眼于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回答有碍于思想统一的重大理论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正确看待党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回答有碍于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重大实际问题,正确回答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正确回答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要找准“坐标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关键是要明确把思想从哪里解放出来,解放到哪里去;用什么来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什么地方去。这里,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都有一个以什么作“坐标系”的问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坐标系”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既要把好“向”防止误入歧途,又要把好“度”避免过犹不及。真正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统一行动。要防止“两边倒”,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反“左”、反右,防止以“左”反右、以右反“左”。要防止“一阵风”,不能把解放思想庸俗化,不能把统一思想简单化。要防止“走极端”,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全盘否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意识形态“统”与“放”上走两个极端,必然导致不是统死了,就是放乱了。苏共党亡政息在这方面的教训就很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三、准确把握先进文化建设的“破与立”,坚持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前进的号角。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立字当头、破在其中的方针,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要弘扬主流文化,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源头。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弘扬主流文化就是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力倡导和弘扬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优秀品格的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要创新本土文化。我们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本土的区域的中华的文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世界文化交流如何扩大,我们的文化都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创新本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开拓、创造和更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滤、选择。

要借鉴外来文化。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离不开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得到发展,决不能离开世界?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夜郎自大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生吞活剥的全盘西化。“以我为主”,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以民族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意识形态不能与国际接轨,接轨就必然“出鬼”。“为我所用”就是引进外来文化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我们的宣传文化工作者,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去了解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尽快实现我们的“文化自觉”。

精神需求 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应当对马克思的一段话非常熟悉: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群众对理论的需求程度,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我理解,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理论能不能为群众所接受,要看群众需不需要这种理论;其二,群众需不需要理论,要看这种理论科学不科学;其三,只要群众需要并自觉接受理论,理论武装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精神变物质。理论工作是如此,意识形态的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每做一件事,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注重科学性,都要符合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重温马克思的教诲,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从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干部群众的精神需求,把满足和提升群众的精神需求摆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第一,以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信号。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群众。我们的工作要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我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对群众的精神需求了然于胸,尽量使宣传工作与群众的需求“正相关”,做到“正中下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释群众之所疑、办群众之所需,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在“大众化”的前提下“化大众”,做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唯有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拥有群众基础,才能枝繁叶茂、根深果丰。

第二,以挖掘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选择。我们经常讲宣传思想工作要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怎样才能主动?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研究和开发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我们把这作为第一选择,事先掌握了群众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要来做工作,那么,我们就真正掌握了主动权。正如促进物质生产要启动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一样,促进精神生产也必须启动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当前,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大有潜力可挖。有关经济学专家预言,中国13亿人口潜在的精神消费能力约在5500亿元以上,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既对宣传工作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又为宣传工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首先选择抓住挖掘群众精神需求而作为,抓紧研究群众精神需求的走向,把握其内在规律,在承担好历史使命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力争事业产业双丰收。

第三,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目标。群众的呼声是群众需求的集中体现,也代表着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宣传工作的生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于群众的需求,只要是正常的、合理的,都应该尽量地去满足,一时满足不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地加以满足。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方面,要努力做到三点:一要坚持“三贴近”。群众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市场的最终评判者。文化工作者、文化单位创造生产的产品要转变成群众的消费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这个转变是不容易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堪称“惊险的一跃”,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要面向群众,符合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不能进入和占领市场。二要讲究辩证法。既要满足多数人的精神需求,又要关注少数人的精神需求;既要重视高层需求,又要维护普通需求;既要满足正面的、积极的需求,又要引导负面的、消极的需求。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杜绝片面性。三要注重个性化。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群众的精神需求往往呈现出个性化、差异性、参与性、多样化等特征。宣传思想工作要尊重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满足不同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以引导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责任。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其重要职责就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以革命的人生观、以奉献的价值观引导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得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简单,人们进行价值抉择的自主性越来越大,价值抉择的结果也越来越复杂。对干部群众正面的、积极的、合理的精神需求,我们固然要努力满足,但对那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精神需求,也要理直气壮地引导,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加以矫正,自觉坚持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两手抓”。

五、严格区分文化产业的“管与办”,坚持在科学管理中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纠缠于宣传文化究竟姓“事”还是姓“产”的争论,也无须去论证文化产业要不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加速发展、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事由谁来管、业由谁来办、钱从哪里来等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1、实现文化产业的调控方式由管办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变。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打破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的格局,把文化事业和产业区分开来,政府自觉地转换角色,转变职能,重新定位,从竞争性的领域退出来,主要管事业;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培植一批能在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把那些可以进入市场的产业放手交给企业去办,实现管办分离。这对政府是一种解脱,对企业是一种机遇,对文化产业是一种支持。西方在总结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时,认为政府“最大的供给就是不供给”,也就是说政府要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干预企业。我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政府由直接办文化产业转向间接管文化产业,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就无所作为,更不说明政府可以推卸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今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手段,促使各类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制定法规政策,规范文化企业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三是为文化企业提供必要和及时的服务,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特别要保护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四是通过经济杠杆导向文化产业的布局和结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五是通过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增强行业的自律。只要发挥好了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文化产业必将发展得更健康、更顺利。

2、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由散兵游勇向做大做强转变。现在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紧随其后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不管你自觉不自觉,只要你把自己排斥在全球化和世界之外,那么,世界也会无情地、残酷地把你排斥在外。因此,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视野要更加开阔,尽可能地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实现经营规模的做大做强。在当前世界,文化产业领域的控制权、话语权被众多实力雄厚的文化跨国公司所垄断。集团化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向,人们把文化产业的世界性竞争性形象地称为“巨人之战”。所谓巨人,实质上就是垄断性集团。为什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必然导致集团化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集团经过多次的兼并和重组,综合了资金、技术、人力、经营和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完全可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适应“入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的文化企业要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如果还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还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还是互相拆台、恶性竞争,还是彼此分割、不成气候,恐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了。发展文化产业,市县一级考虑到还刚刚起步,可以从实际出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而省级文化产业就应有远大的胸怀,应具世界的眼光,埋头苦干,背水一战,来一个“第二次创业”,抢占制高点,尽快做大做强。

3、实现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化产业相对于物质生产而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产,对所需资源也有较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不能走盲目扩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之路,而要在生产规模不变,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集约型经营,关键要抓住两条:首先,要依靠科技,加快科技文化创新,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来推动全省文化产业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要大胆地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产业技术设备和制作方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科技含量。要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地打击各种形式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其次要调整结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往往能引起文化产业质的变化。要按照合理原则、优先原则、竞争原则适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结构的调整促进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4、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只能是企业而不能是政府。美国的硅谷就是政府只给政策,依赖社会资本兴办起来的,其结果是硅谷越办越红火,享誉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社会化、市场化,要多渠道、多体制、多层次地办文化,形成国有、集体、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兴办文化产业的格局。各级政府在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文化产业时,要始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构建引导有效的投资机制,让投资者消除心理压力,感到投资安全可靠,有利可图。要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建立起民营、外资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来发展我省文化产业,使我们的文化产业领域呈现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生动局面。

下载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阵地心得体会

    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心得体会 学校是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摇篮,更是一个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窗口。学校学生来自千家万户,维系和辐射整个社会,是文明风气......

    意识形态领域整改措施

    对照检查整改措施 本人按照镇党委的安排和部署,积极主动参加党委组织的学习,认真学习了有关必读篇目、做好学习笔记。通过认真努力学习,本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有了清......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 >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参透与反参透斗争的心得体会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

    抓住课堂主阵地

    抓住课堂主阵地,生成教学新资源 温晖明 (浙江长兴县夹浦镇中学 313110)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要求我们以全新的理念来审视课堂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课......

    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责任书

    富蕴县第一初级中学意识形态领域 反分裂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当前形势下我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和民族团结......

    2019年度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通报材料

    2019年度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通报2019年是加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事业的关键之年,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L单位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工作,坚决抵制宗教思想和分裂思想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侵蚀和渗透,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党的农村阵地和教育阵地,确保农村社......

    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问卷调查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问卷调查 1.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 (A)不信仰 (B)没体会信不信仰 (C)有点信仰(D)信仰 2.您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态度? (A)不怎么关心,什么制度都无所谓 (B) 坚信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