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绿色蝈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蝈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2、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
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
2、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猜谜:(课件展示)
谜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谜二: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2、作家简介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位,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亦被誉为“昆虫诗人”。著作《昆虫记》。
2、《昆虫记》简介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它们为了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
《昆虫记》第一册于1879年问世。1910年,当《昆虫记》第十册问世时,法布尔已经86岁了。
(二)整体感知,认识蝈蝈
1、对照幻灯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课件)
篝(gōu)火 静谧(mì)
螽(zhōng)斯 莴(wō)苣(jù)大颚(è)喙(huì)嗉囊(sù náng)窸(xī)窣(sū)吮(shǔn)吸 喧嚣(xiāo)喑(yīn)哑(yǎ)
2、速读课文,感知以下内容:
找找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蝈蝈的哪些方面?其中重点介绍的是哪方面的习性?在文中划出要点词句。
示例:外形:嫩绿、漂亮 叫声:微弱、柔和 食性:杂食
居住:和睦
叫声、食性、居住是蝈蝈的习性,其中重点介绍的是蝈蝈的食性。作者是怎样发现蝈蝈的这些特点的呢?(实验和观察)只有观察,实践,研究,才能写出这样的长篇巨著。
(三)语言赏析
1.老师用大屏幕给出摘自辞海的对蝈蝈的介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与课文相比,更喜欢读哪一个?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2、让学生找出这篇文章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四)探究品味
1、找出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方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 归纳总结:(写法角度)
(1)生动传神的语言。对蝈蝈充满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2)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自然亲切,可读性强。(3)通过比较来写蝈蝈,突出蝈蝈的特征。
(五)课堂小结
大自然妙趣横生,法布尔只是给我们展示了冰山一角而已。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一份对自然的热爱,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用这样的心态走进生活,你会发现,你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六)拓展延伸
模仿法布尔描写蝈蝈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昆虫或其它小动物。
(七)布置作业
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做读书笔记。绿色蝈蝈 附板书设计:
蝈蝈——蝉(叫声)
对比 蝈蝈——鹰(捕食)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 “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第二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同时也认识到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得看历史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中青铜器示意图的观赏,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了解我国的青铜文明。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夏、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培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难点:
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是夏、商、西周的兴亡。夏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禹传位给儿子启,禅让制从此变成了世袭制,夏朝经历了470年,最后一个暴君夏桀终于被商汤取代。商汤成了商朝的建立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盘庚迁都到了殷,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商朝最后的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实行分封制。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导致了国人暴动,数十年后,西周灭亡。三个朝代都已经灰飞烟灭,历代的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也都已经变成过眼烟云。只有那个时期留下的实实在在的青铜器,让我们今天能窥见它曾经的辉煌。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节。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的司母戊鼎的插图。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因鼎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据研究,是一代商王为其名戊的母后所做的祭器。这件方鼎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0.06米,重832.84公斤。器形庄重,花纹瑰丽,是迄今所见商周青铜器中最重最大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那同学们想一想,商朝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我们为什么把夏商周时代叫做青铜时代?我们这一课所讲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又是指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讲授新课:
师:先请同学们阅读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下面一段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有哪些?其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各有什么特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
(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师:我国出现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候? 学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师: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学生:夏朝的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的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的品种更加丰富。
(2)青铜器的用途
师:青铜器的发展这么快,那它们有什么用途呢?其实刚刚我们也已经提到了一些,现在我们来归纳,它的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用于生产(农具),一是用于生活(酒器,乐器,铜镜,食器)。一是用于祭祀。用于祭祀的青铜器叫礼器。礼器只归贵族专用,是他们身份地位的标志,死后大部分就随葬到墓穴里。司母戊鼎就是在安阳武官村一处墓穴里出土的,而且是作为礼器铸成的。鼎是政权、财富、贵族的代言物,司母戊鼎不仅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且集中体现了商后期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青铜文化中罕见的珍宝。
(3)青铜制作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范围广(“三星堆”文化)
师:那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 学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师: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课本上哪件青铜器的制作可以表现出生产规模大?哪里可以体现出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哪件青铜器表现出工艺精美?
学生:铸造司母戊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就可见青铜器铸造业的规模有多大了。除了礼器司母戊鼎,还有酒器四羊方尊,可烧炭火的青铜器,有青铜器编钟,青铜面具等等,品种繁多。四羊方尊的工艺就十分精美。(课本第27页:商朝铜器工艺精湛,细致,有的浮雕于器物表面,有的缠绕于器身。)
师:还是除了上面的三个特点,青铜器制造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大家学过夏商西周的历史,知道这几个王朝都是在黄河流域一带。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成
都平原是在长江流域一带。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说明我国的青铜器生产具有分布地区广泛的特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三星堆的这种青铜文化是非常独特的,其中最令人惊叹不已和感兴趣的是大型立人雕像、面具、头像和神树。大型立人像(课本插图)形体高大,浓眉大眼,直鼻阔口,方颅大耳,头戴花冠,身著左衽长袍,袍上饰有龙纹等图案。一种意见,认为这尊立人像是正在持物致祭的群巫之长,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早期蜀国的一代蜀王。三星堆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世界之最,比如三星堆是(1)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2)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被称为铜像之王。(3)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4)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5)世界上最早的金杖。这么多的世界之最,理所当然得要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教师过渡:而手工业得以发展和繁荣,则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粮食问题解决了,人们才能抽出精力来开发,从事其他行业,也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这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手工业发达的基础的原因。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请同学们看课本27页黑体字倒数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农作物的品种有什么?农业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农业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品种、技术、工具 2.畜牧业:品种、方式 3.商业:
学生:从农作物品种来看,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都已经有了。从生产技术来看,选种、施肥和治虫害的技术也有了初步掌握。从生产工具来看,西周已经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师:回答得很好。这是农业方面的发展。在畜牧业发明,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在商业方面,商朝的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师: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过渡: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商朝戴枷的奴隶俑”。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第三个内容:奴隶的悲惨生活。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师:这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俑。男俑的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佣的双手则枷在胸前。这两个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奴隶处境的悲惨。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时随心随意地虐待他们。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或者买卖。在西周的一件青铜器上,就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说明奴隶的地位是多么地下。商朝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压迫的另一个表现是: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作祭品,称为“人祭”“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称为“人殉”。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商王大墓,墓的里里外外,人殉及追祭时的人祭,总共约三百人。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学生:讨论。
师: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1)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总的来说,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2)这当然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教师总结: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而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他们分布在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等各个行业进行劳动,同时青铜文明的灿烂又是以奴隶生活的悲惨作为代价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可怜同情奴隶的同时,对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教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教案 新
人教版。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课时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悟生动的笔法描写观察到的场景。
2、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3、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教具准备:毛笔抄写两则谜语的白纸、蝈蝈有关的演示课件
三、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1、谜面: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猜四种昆虫。
2、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为了表达我对同学们的诚心,我想给同学们带来点什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喜欢小动物吗? 瞧!昆虫们的小日子过得多么舒服啊!我们想不想和它们交个朋友?好,我们现在就去见一位法国朋友。见了外国朋友可要“讲文明,树新风”呀。你看,我们喊它什么?绿色什么?多亲切啊,见面就喊哥哥。
教师点明课题并板书。——绿色蝈蝈(法布尔)
3、作者介绍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出生于一户农家,因家庭所迫,少年就外出谋生。他从小对小生物很感兴趣,常到野外带回植物和虫类进行研究。他还买了一小块地,命名为“荒石园”,开始专心观察、研究昆虫。1879年,他整理二十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问世,后经过三 十年直到86岁时全部完成。
4、作品介绍
法布尔的《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余万字。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他关于昆虫的研究受到达尔文的推崇,赞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二、课时内容: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基本信息,明确学习目标
1、筛选信息,总揽全篇。
谈话:同学们把绿色“哥哥”叫得如此亲热,你们了解他吗?老师考考你们,请用“读过全文,我知道了绿色蝈蝈……”说出它的某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其分辨不同的方面,并在黑板上板书(声、形、斗、食、居)。
2、启发达成学习目标。
手捧这篇热情洋溢的随笔,你觉得那个地方最有趣味,最值得回味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表扬学生对文章的主动评判和学习的愿望。
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就选择最集中、最具体的片断,来学习精彩的描写,感受观察者浓浓的情意吧。
三、课内探究:
直奔重点,赏读片断。
以下根据学生喜爱程度,主次可作调整。
1、“争斗”部分
(1)请同学们打开第5自然段,合作学习此段。要求:
A画出描写最生动形象和最富有感情的句子;B旁批出你喜爱它的原因或它的巧妙之处; C进入角色,向同学们大声读出你的喜爱之情;D以前后位四人为一小组,研读成果由一人记录并作发言。
(2)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段,看看能否读出那种紧张的战斗气氛和观察者的钦佩之情。其他同学听他读的如何。
(3)在“评人读,我要读”的环节中学习语言、修辞,领悟感情。指定某学习小组中一名学生朗读后,问大家他读的效果如何。其他组同学展示最喜爱的一两句话的朗读和理解。参考:——拟人手法运用,平添情趣,亲切形象。
——动词连串使用,突出了蝈蝈这个进攻者的锐不可当之势和被进攻者的懦弱。
——神情活灵活现。如“纵身追捕”等。
——观察者细致,沉醉昆虫世界,折射出人性的关怀。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吗?(学习方法,写作技巧,个人体验)
2、“争鸣”部分
如何表现出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请默读课文自学。交流:
(1)比喻法变陌生为熟悉。“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2)大量使用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准确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虫鸣世界。(3)段尾深情的慨叹,亦庄亦谐,令人动情.。
3、“争食”“争水”……
法布尔的《昆虫记》有无穷的乐趣,愿大家常到那里游览。
4、口述小动物 :
动物世界如此美妙,怎不令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畅谈自己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吧!要求: 2 选择最有趣味的细节,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共享。一分钟准备。
学生发言,教师夸赞有所体验的同学,调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
5、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做比较
蝈蝈——蝉(叫声)蝈蝈——螽斯(吃肉)蝈蝈——鹰(捕食)
蝈蝈——螳螂(食性)
还有打比方、摹状貌
四、课堂小结:
(1)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2)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看《昆虫记》,因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让自己充满爱心。不热爱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厌烦了人事,对虫子也可能心怀好感,通过对它们的认识来唤回热情。其实,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3)写作手法:
⑴文艺笔调。本文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⑵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⑶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介绍动物方法:
介绍动物特征:从外形特征、叫声、食物习性等方面入手。如何抓住特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怎样介绍特征:对比(突出特征)、拟人(生动形象)
五、布置作业 :
1、请针对板书中的五个方面,分别从文中找出或自己编出绿色蝈蝈的美称来。
2、请同学们再猜一个谜语: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
附:板书设计: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
形: 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
居:和睦共居
——()
昆虫之争
争斗
争鸣
争食、争水……
拟人比喻生动形象、比较突出特点、情感真诚(人性美,尊重关怀生命)
教学后记:
第四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现代文阅读四(无答案)
课外现代文阅读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来。
③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炎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阴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驱赶季节的低迷,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1. 文中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
2.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
3.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本文不止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八课《绿色蝈蝈》教案 新人教版
第十八课 绿色蝈蝈
【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法】
《绿色蝈蝈》一课主要学习任务是探讨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这种小昆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依靠学生通过速读课文来抓住重点,再辅以学生平时喂养蝈蝈的亲身经历。另外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也是本文学习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可采用学生独立研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法。【教材分析】
《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蝈蝈这种很普通、常见的小昆虫,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篇课文,教师布置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蝈蝈形、色、声、食等特性,并回忆自己喂养蝈蝈的经历,把自己的经验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德育目标〗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谜二:“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三:“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学生猜谜后课件展示动物的画面)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二、资料助读
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
(提示: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昆虫记》共20卷,谈到的虫子有100多种,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做这件事耗费了他的一生,但这些可能是一般人一辈子也无法亲眼目睹的虫子生活细节。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章
1、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篝(gōu)火
喧嚣(xiāo)
狩(shòu)猎
篡(cuàn)夺 窸(xī)窣(sū)
气氛(fēn)
吮(shǔn)吸
静谧(mì)喑(yīn)哑(yǎ)螽(zhōng)斯
莴(wō)苣(jù)颚(è)
喙(huì)
嗉(sù)2、速读课文,感知以下内容:
⑴ 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
(外表、叫声、习性)⑵ 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⑶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3、交流讨论,编写谜语:
教师再次用课件展示蝈蝈图片,学生4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四、品析语言,体悟情感
主问题:鲁迅称法布尔为“讲昆虫故事的楷模”,“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你能从文中看出这样的特点吗?(独立研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交流研讨重点: 1、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
夜间捕蝉的蝈蝈──夜间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2、用拟人手法倾注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⑴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⑵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⑶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⑷ 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⑸ 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抓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者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3、通过比较来写蝈蝈:
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五、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看,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六、小结
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看《昆虫记》,因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让自己充满爱心。不热爱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厌烦了人事,对虫子也可能心怀好感,通过对它们的认识来唤回热情。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文章。
2、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分成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层次分明;引导学生反馈时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独特感受,课堂气氛灵活生动。在教学设计层面,我努力设趣导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与活动,如“编写蝈蝈谜语”环节,师生互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了教学中的小高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并有自己的收获。45分钟充实而有趣的教学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在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教师也收获颇多──“道,发于知,成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