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通胀教案(五篇)

时间:2019-05-15 08:0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学通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学通胀教案》。

第一篇:金融学通胀教案

第18次课 4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明白通货膨胀或紧缩是在货币政策失当、货币失衡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概念、成因、治理措施,并能与其他有关宏观经济运行的课程联系起来思考问题。

本次课教学重点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本次课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胀与通缩的定义与分歧

一、通货膨胀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通常人们将物价上涨指数看作通货膨胀率。有以下三种: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

优点:在于资料容易搜集,能及时地反映影响社会公众生活费用的物价趋势。缺点:在于范围较窄,不能够反映各种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2、批发物价指数

优点:是能灵敏地反映生产者生产成本的变化状况,缺点:是没有将各种劳务包括之内,且对一般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够直接。

3、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优点:是其包括的范围广,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缺点:是编制该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布二次,因而不能及时反映物价的变动趋势。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论

(二)成本推动论

(三)供求混合推动论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四、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1.有益论: 2.有害论 3中性论:

一般观点: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是在开始阶段的极短时间内,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只有危害,而没有促进作用。

(二)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学派):通胀与失业有替代关系。

(三)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人再分配的影响

在充分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并不明显。

在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期:能及时调整其收入而避免损失;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政府受益:政府债券实际利息的负担降低,累进所得税增加。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二是提高利率。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来抑制通货膨胀。

(二)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收入政策指通过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控制一般物价的上涨幅度。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减轻通胀的分配效应)

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让工资、利息、证券收益以及其他收益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

第二节 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通货紧缩分类

三、通货紧缩成因

1、纯货币的通货紧缩理论:货币数量的减少

2、金融结构性通货紧缩理论:对借贷的管理太松

3、非货币金融的通货紧缩理论(1)生产能力过剩(2)实质需求不足(3)技术进步

四、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导致经济衰退。物价的持续下跌,实际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居民和企业的这些行为都会减缓经济的增长,甚至可能形成经济衰退。容易引起银行业发生危机等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

(一)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教学组织

课堂PPT幻灯展示,分组讨论。作业布置

1.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治理。

2.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本次课推荐案例

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势分析 2.“罗斯福新政” 本次课推荐参考文献

1.胡伟、潘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近期应对和远期选择,武汉金融,2010年01期 2.邹璇:要素空间优化、宏观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南方经济,2010年02期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讲解通货膨胀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注意理论的比重不宜过大,前面已授的相关知识注意不要重复。

第二篇:国际金融学教案

国际金融学教案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C+I+G=Y+Sp+T

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即 I=S

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等式构成、国民收入的含义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对此逐项进行分析。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等式可表示为:

Y=C+I+G+X-M

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贸易账户余额(或净出口),记为TB

TB=X-M

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 ,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

当存在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时,进行国民收入统计势必遇到一个问题,即计算一国国民收入时应该以一国领土为标准,还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用GDP表示)与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用GNP表示)。

前者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后者则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

如果用NFP代表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则GNP=GDP+NFP

净要素收入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当存在着一国向另一国无偿捐献的现金或其他实际资源时,这一单方面转移也应包括在其中。

国民收入中因为经济开放而自外国获得的部分由贸易账户余额与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两者之和构成,我们将这两者之和称为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用CA表示)

CA=TB+NFP

三、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

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

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经常账户反映最为直接的是进出口的情况,也就是:

CA=X-M,当NFP=0时,(下同)

经常账户常常体现出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2.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

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构成国内居民的总支出,我们常称之为“国内吸 收”(domestic absorption),以A表示,即:A=C+I+G

经常账户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即:CA=Y-A

经常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

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

4、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帐户

国际收支账户是衡量经济开放性的主要工具。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第二,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

它不是以收支为基础的,而是以交易为基础。它包括四类:

(1)交换,即一交易者(经济体)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定的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

值相等的回报。

(2)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3)移居,这是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对于一经济体来说,它的居民单位主要是由两大类机构单位组成:

① 家庭和组成家庭的个人;

② 法定的实体和社会团体,如公司和准公司,非营利机构和该经济体中的政府。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国际收支账户是指将国际收支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我们可以运用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将整个国际收支划分为反映商品、服务进出口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流动的账户——我们已称之为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和反映资产所有权流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使同一行为在不同账户被记录两次,从而较为完整与科学地反映出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1. 账户设置

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两大类: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① 货物(goods)。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

② 服务(services)。服务是经常账户的第二个大项目,它包括运输、旅游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其他项目(如通讯、金融和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③ 收入(Income)。收入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两大类交易:a.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职工报酬:b.投资收入项下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

④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经常转移包括排除下面三项的所有权转移:a.固 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b.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

产转移;c.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账户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项目。

①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

②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

③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这是一个剩余项目,它包括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或储备资产(见下)未包括的金融交易。

④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储备资产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它可以分为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包括货币、存款和有价证券)和其他债权。

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

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等原因,会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时就需要人为设立一个抵消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

2. 记账规则

国际收支账户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根据复式记账的惯例,不论是对于实际资源还是金融资产,借方表示该经济体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

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1)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2)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 减少的金融项目。

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1)表明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2)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 增加的金融项目。

3. 记账实例

[例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这一出口行为导致该企业在海外银行存款的相应增加。

如果不考虑账户的具体内容,可简单记为:

借:资本流出

100万美元

贷:商品出口

100万美元

[例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这笔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账户中扣除。借:服务

30万美元

贷:在外国银行的存款

30万美元

[例3]外商以价值1 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

借:商品

000万美元

贷:外国对甲国的直接投资000万美元

[例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库存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商品

60万美元 [例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

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借:商品

50万美元

官方储备

25万美元

对外长期投资

75万美元

贷:海外投资利润收入

150万美元 [例6]甲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 借: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在外国银行的存款

40万美元

表1-1 六笔交易构成的国际收支账户

三、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所谓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提法是针对按不同的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上出现的余额而言的。下面我们将介绍各账户余额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贸易账户余额

贸易账户余额在传统上经常作为整个国际收支的代表,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贸易收支的数字尤其是商品贸易收支的数字易于通过海关的途

径及时收集,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出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贸易账户余额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2. 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的关系。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的大小上。

图1-2为国际收支账户构成示意图。

图1-3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

3.资本与金融账户

由于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CA+KA=0 提示:

第一,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不是没有制约的。

第二,资本与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所决定而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

服务,这一账户中的资本流动存在着独立的运动规律。

第三,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存在的融资关系中,债务收入因素对经常账户也会产生影响。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不同项目为经常账户提供的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不同的项目与经常账户一起构成的局部余额进行分别分析。这些局部余额中,现在运用得最多的是综合账户余额或总差额(overall balance)。综合账户余额是指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意义在于可以衡量

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持有所造成的压力。

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错误与遗漏一般是由于统计技术原因造成的,有时也有人为因素,它的数额过大会影响到国际收支分析的准确性。

图1-4 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示意图

本节小结:

第一,国际收支账户是衡量经济开放性的主要工具,它系统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的以货币记录的交往情况,这种交往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该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第二,国际收支账户在总体上总是平衡的,而这一账户的不同内部结构则反映出一国不同类别的对外

交往状况。

第三,当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与政府追求的状态存在较大差异时,就会对国内经济造成种种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对原有的国际收支进行调整,面临着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的问题。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foreign exchange)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具体地说,一种外币资产成为外汇有三个条件:

第一,自由兑换性

第二,普遍接受性

第三,可偿性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一种人造货币,它的含义我们将在后面介绍。)欧元;(5)

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的种类

自由外汇指无需经货币发行国批准,可以随时动用、自由兑换或用于对第三者支付的外汇。

1、美元

United States Dollar——US$

2、欧元

EURO——E

3、日元

Japanese

Yen——J¥

4、英镑

Pound

Stdeling——£

5、瑞士法郎 Swiss Franc——SF

6、港币

Hong

Kong Dollar——HK$

有限自由外汇

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者支付的外汇。

三、外汇的功能

国际计价和结算手段 国际支付手段 国际储备手段 国际干预手段 第二节:汇率

一、汇率概述

所谓汇率(exchange rate),就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二、汇率标价方法

汇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称为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另一种标价方式是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称为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将一国货 币 币值 的 提 高 称 为 升 值(appreciation),一 国 货 币 币

值 的 降 低 可 称 为贬 值(depreciation)。

三、汇率种类

(1)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和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2)单一汇率(single exchange rate)与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3)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和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汇率是指某

种加权平均汇率。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

第三节: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增长水平差异

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是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对汇率影响的重要性和多重性。

二、国际收支状况

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

三、通货膨胀水平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因素。物价变动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分析物价变动的经济指标和分析方法。

四、利率差异

利率是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利率影响汇率的创导机制。

五、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并非仅是一个短期因素 要看大国干预还是小国干预 主要看干预的有效性

重大的汇率干预通常由相关国家协调好共同干预

六、政治影响

七、心理预期

心理预期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因为所有的外汇交易最终要由人来操作。人要受心理预期影响(对汇率下一步走势的判断)

心理趋同态势的形成与影响 消息和谣言对市场的影响

八、投机因素

市场内部投机因素变化对汇率有重要影响。主要研究市场短期供求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原理与案例

第四节:汇率风险及其管理

一、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由于汇率变动给交易各方带来的意外损失或收益。

国际企业的全部活动中人们习惯把由于汇率波动给经营活动过程带来的风险称作交易风险;把经营活动的结果遇到的风险称作会计风险;把预期经营收益的风险称作经营风险。

二、汇率风险的管理

交易风险的管理 会计风险的管理 经营风险的管理

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与创新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的前身是欧洲美元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是由客观条件及这一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与这一市场自身的优势也是分不开的。

美国实际贷款利率

利率

欧洲美元市场实际贷款利率

欧洲美元市场实际存款利率

美国实际存款利率

欧洲美元市场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后,原有的欧洲美元市场便演变为欧洲货币市场。“欧洲”不再是

一个表示地理位置的概念,“欧洲货币”,就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货币,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银行以及市场,就可称为欧洲银行及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按其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一体型,即有本国居民参加交易的在岸业务与非居民间进行交易的离岸交易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第二种是分离型,即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分开。第三种是走账型或簿记型,即这类市场没有或几乎没有实际的离岸业务交易,而只是起着其他金融市场资金交易的记账和划账作用,目的是逃避税收和管制。

2、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

第一,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化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统一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

第二,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第三,有自己独特的利率结构。

第四,由于一般从事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它所受管制较少。

二、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发生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以及非居民之间进行国际金融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资金在国际间进行流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一国原有的国内金融市场进行,这种交易者一方为市场所在地居民的国际金融市场可以称为外国金融市场或在岸金融市场(onshore financial market),它实际上是一国原有的金融市场的对外延伸。资金的另一种国际流动方式则是利用与各国国内金融市场相独立的市场进行。交易的货币一般不是市场所在国发行的,在利率、业务惯例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交易中使用的货币一般不是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货币,交易的双方一般都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非居民之间进行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可称为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从货币的角度来定义,又可以将之称为欧洲货币市场(European currency market),即在某种货币的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业务的市场。

图2-1 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市场的关系

三、国际金融市场分类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前者主要涉及中长期(期限在一年以上)跨国资本流动;后者则主要是指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跨国资金流动。

1. 国际货币市场 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主要包括银行对外国企业的信贷和银行同业拆放市场。短期证券市场是进行短期信用票据交易的市场。贴现市场是指经营贴现业务的短期资金市场。

2. 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包括欧洲债券市场与外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foreign bond)是指外国借款人在某国发行的、以该国货币表示面值的债券,“扬基债券”;“武士债券” ;“猛犬债券”。

国际股票市场则是指由国际辛迪加承销,在发行公司所在国家以外进行股票销售及交易的市场。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简称ADR),是指主要面向美国投资者发行并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国家基金(country fund)是共同基金的一种形式,即投资者投资于境内或境外的共同基金,再由这些基

金投资于某一国或者某几国的证券市场。国际股权基准股票(world equity benchmark shares,简称WEBS)是1996年出现的新型国际投资工具,它是一种指数型的投资基金,反映某个国家的股票指数情况。

四、国际金融中心

1. 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

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就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便捷的国际融资服务、最有效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最活跃的国际金融交易的城市。

2. 国际金融中心的类型

首先,根据业务特点,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分为国际资本的净输出地、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离岸金融中心三类。其次,根据功能国际金融中心可分为功能型(functional center)国际金融中心和名义型(paper center)金融中心。

第二节: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由现代化通信网络将各地外汇市场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全球化市场,使各地外汇市场汇率保持一致的主要因素是套汇活动的存在。套汇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其一是两角套汇,即利用某一汇率在不同市场上的公开的差异获利。套汇的另一种类型是三角套汇,即利用某一汇率与通过套算后得出的相应汇率之间的差异中获利。

外汇市场是个极其庞大的市场,而且发展极为迅速。

一、外汇市场的构成

外汇交易的主体 外汇交易的客体 外汇交易的中介 外汇交易的种类

二、外汇交易

外汇交易(外汇买卖)是指以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行为,也是以外币表示的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的买卖活动。

1、即期外汇交易

即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清算交割的外汇交易 即期外汇交易的作用:满足某种经济需要;保值;投机。保值与投机的案例分析

2、远期外汇交易

为什么会有远期外汇交易呢?

远期外汇交易:是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约定的未来某个时间按合约规定的条件办理交割的一种预约性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 一是为了避免风险。

二是为了投机以赚取利润。

远期汇率的报价有两种:一种是与即期汇率报价方式相同,直接将各种不同交割期限的外汇的买入价与卖出价表示出来,另一种报价方法就是利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这种关系,用只报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存在的差价的方式表示远期汇率。远期差价有升水和贴水两种,升水(at premium)表示外汇在远期升值,贴水(discount)表示外汇在远期贬值。“左低右高往上加,左高右低往下减” ,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最常用的,因此可称为基本汇率(basic rate)。其他国家之间的汇率,需要通过基本汇率进行计算,由此得出的汇率就是套算汇率(cross rate)。

一种情况是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相同时,应将竖号左右的相应数字交叉相除;另一种情况是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不同时,应将竖号左右的相应数字同边相乘。

3、掉期外汇交易

掉期外汇交易:是指将货币相同、金额相同但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交易结合起来进行。

掉期交易的目的--軋平交易者持有的各种货币因到期日不同所形成的资金缺口,也因此成为调度资金的工具。

掉期交易与一般套期保值的区别:

(1)掉期交易改变的不是交易者手中持有的外汇金额,而是改变交易者所持货币的期限;(2)掉期交易中的买入和卖出必须同时进行;(3)掉期交易大部分针对同一对手进行。掉期外汇交易的应用案例

4、套汇交易

套汇:是指套汇者同一时间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汇市场某些货币汇率上的差异而进行投机的外汇买卖。

套汇交易特点:用电汇方式进行;套汇者主要是跨国银行或跨国公司;交易金额大;投机性强

直接套汇直接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汇率的差异,将资金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通过贱买贵卖来赚取汇率差价的外汇交易。

间接套汇:套汇者利用两个以上外汇市场上某些货币汇率的差异,同时在不同市场之间调度资金,通过贱买贵卖来赚取汇率差价的外汇交易。

套汇的案例分析

5、套利交易

套利(时间套汇)是指交易者利用不同金融市场存在的利差与汇差之间的差异,通过外汇交易在不同市场之间调度资金,以赚取其利差或汇差的一种套汇交易。

利息套汇(抛补套利)是指交易者利用两种货币利率和汇率的差异,在利差大于汇差时,通过即期以低利率的货币购买高利率的货币,同时卖出高利率货币的远期进行套期保值,以赚取利息差额的套汇交易。

汇水套汇是指交易者利用两种货币利率和汇率的差异,在汇差大于利差时,通过即期以高利率的货币购买低利率的货币,同时卖出低利率货币的远期进行套期保值,以赚取汇率差额的套汇交易。

套汇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一、金融期货交易

金融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买卖某种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交割日期等)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种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贵金属期货(如黄金期货等)期货交易功能: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

期货交易的特点:有无标准化合约、交易场所的不同;期货竞价机制的特殊性:合约履约方式的处理:违约风险的分析:结算方式的不同等。

金融期货的应用

套期保值与期货投机的案例分析

二、金融期权交易

金融期权交易又称选择权交易,是指期权购买者向期权出售者购入在将来某个时间按指定的价格和金额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选择权利的契约交易

期权买方的权利——执行或放弃合约的选择权 期权买方的代价——不退还的期权费 期权合约要素

期权种类: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黄金期权等

金融期权交易的保值和投机案例分析

三、金融互换交易

金融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定支付款项的金融交易。

金融互换的投机、保值、调节资金头寸和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多种用途分析

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各方互相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期限、等值资产或债务的货币及利率的一种预约式金融交易。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各方互相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期限、等值资产或债务的货币及利率的一种预约式金融交易。

金融互换中的保值与投机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简单商品市场平衡

我们首先抽象掉货币因素,讨论商品市场平衡时确定的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 这一分析有如下假定:

1、在某一固定价格水平上,厂商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产品,所以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2、不考虑货币因素。

3、不考虑资金流动及服务的进出口、经常转移,因此国际收支完全反映为商品的进出口。

4、一国只生产一种可贸易商品,这一商品部分供本国消费,部分供出口。

一、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1.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

用实际变量表示的贸易余额:T=TN/P=M-(eP/P)M=M-qM q(=eP/P)表示扣除了价格水平因素后用本国商品直接表示的所进口的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q是我们分析的核心变量。本国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决定的。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即:M=M(q,Y)

可得本国贸易余额函数为:T=M(q,Y)-qM(q,Y)

=T(q,Y,Y)

=T-mY

0<m<1

表示本国的贸易余额是由实际汇率、外国国民收入与本国国民收入这三个变量决定的。在第三行中,则简单地将贸易余额分为两部分:与本国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贸易余额以及随本国国民收入增加而改变的部分贸易余额mY,这里m指一国边际进口倾向。

本国贸易余额就可以表示为本国国民收入的函数,如图3-1所示

图4-1

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2.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国内吸收表示为国民收入的线性函数,即:

A=G+I+C=A+aY,A=G+I+C

上式中,国内吸收被分为两部分: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吸收A,以及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国内吸收aY。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为“窖藏”(hoarding),用H表示,即:

H=Y-A

将H公式代入A公式,可得窖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式:

H=Y-A

=Y-(A+aY)

=-A+(1-a)Y

=-A+sY

s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我们用图3-2表示窖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图4-2

窖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3.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

简单商品市场平衡条件为:国民收入等于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即: Y=YD=A+T Y-A=T

H=-A+sY=T-mY=T

Y0=〔1/(s+m)〕(A+T)=α(A+T),α=1/(s+m)第一,当国民收入处于Y0时,仅仅意味着在商品市场上的平衡。第二,α为开放经济的凯恩斯收入乘数。

图 4-3 简单商品市场的平衡条件

二、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

1.贬值与贸易余额

T=M(q,Y)-qM(q,Y)

为确定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必须同时考虑进出口数量与相对价格这两者变动的效果。将商品数量变动与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的变量是价格弹性。因此出口的需求弹性就是价格(汇率)变动率与出口需求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它可表示为:

η=ΔM*/M‟/Δq/q=ΔM‟/Δq·q/M·*

进口的需求弹性是价格(汇率)变动率与进口需求变动率之间。

η=ΔM*/M/Δq/q=ΔM/Δq·q/M

当本国国民收入不变时,贬值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进出口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η‟+ η>1

图4-4

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2.考虑国民收入变动因素后的贬值效应分析

在考虑收入的变动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影响,前一部分主要分析的;其二是自主性贸易余额变动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与收入有关的贸易余额——主要是进口——的调整。可见,在考虑国民收入的变动因素后,贬值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是:在贬值可以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即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还要求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超过国内吸收的增加幅度。

图4-5 考虑收入变动时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3.考虑自主性吸收因素的贬值效应分析

贬值对自主性吸收的影响非常复杂。介绍这其中的一种影响:劳尔森—梅茨勒效应(Lausen-Metzler effects),贬值可能会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这一效应就是我们所称的劳尔森—梅茨勒效应。

图4-6

考虑吸收恶化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在分析中,必须将对贸易余额的直接影响以及对收入与吸收的影响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分析贬值的经济效应。这一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对国际收支理论中两种方法的综合。在国际收支理论发展中,最早出现的是由马歇尔(A.Marshall)、勒纳(A.Lerner)以及罗宾逊(J.Robinson)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倡导的“弹性分析法”,这一分析法只考虑T=X-M这一方程,勒纳条件,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这一结论。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由亚历山大(Alexander)等人倡导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主要研究的是T=Y-A这一方程,得出了要相对于吸收提高收入才能改善贸易余额的结论。

4.贬值效应的时滞问题

即使满足前文分析的贬值所能改善贸易余额的前提条件,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余额。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余额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呈字母J形。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图4-7

J曲线效应

三、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

图 4-8 开放经济间的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

一、开放经济下的IS、LM、CA曲线

1.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IS曲线是考虑货币因素后,反映商品市场平衡的曲线。

Y=α(A-bi+T),α=(1/1-a+m)

图 4-9 开放经济的IS曲线

第一,这一曲线的斜率为负。

第二,在推导这一曲线的过程,我们假定政府支出及自主性贸易余额不变。

第三,与封闭条件相比,这一曲线的最大区别在于:由于贸易余额的存在,斜率及初始位置都发生了变化。2.开放经济下的LM曲线

LM曲线是反映货币市场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组合情况的曲线。

Ms/P=LD(i,Y)=kY-hi

k>0,h>0 Y=(1/k)(hi+M0/P)

图 4-10 开放经济的LM曲线

第一,这一曲线的斜率为正。

第二,我们是在名义货币供给及物价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推导出这一曲线的。

第三,这一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的最大区别在于:如果开放经济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则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通过外汇储备渠道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动。3.开放经济下的CA曲线

CA是反映经常账户收支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的曲线。

对于经常账户收支,有:T=T-mY=0 

即:Y=1/m·T 

图4-11

开放经济的CA曲线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1.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

图 4-12 封闭条件下的经济平衡 2.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第一,收入机制。

图4-13

不考虑国际资金流动时,图3-14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自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平衡

动调整的收入机制

收入机制的基本原理 :

第二,货币—价格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 :

图4-15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调整的货币—价格机制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1.浮动汇率制下经济的平衡条件

CA曲线、IS曲线、LM曲线相交于一点时,开放经济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2.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图4-16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自动调整的货币—价格机制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价格机制的调整过程还可以描述如下:

开放经济由单至多市场平衡的条件及自动调整过程,这可归结为:

第一,当经济处于开放状态时,这一经济的开放性在使经济发展获得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使维持经济稳定的努力更加困难了。

第二,从本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依靠经济的自发调节解决上述两个任务之间的矛盾,同时实现这两个任务

是不可能的。

第三,在本章分析过程中,我们基本上假定不存在价格调整,这意味着我们的分析集中于经济的总需求方面,没有考虑总供给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短期分析。

第五章:国际资金流动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宏观机制

一、概述

国际资金流动就持有金融工具的期限是否超过一年来分,可分为中长期资金流动与短期资金流动。

一般来说,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个金融市场上的收益率与风险状况。

二、资金流动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流量观点 1.流量理论中的BP曲线

K=K(I , I „)

BP=CA+K=CA(q,Y)+K(i)=0

受资金流动性不同的影响,BP曲线的形状有三种:

(1)资金完全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2)资金不完全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斜率为正的曲线。(3)资金完全不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垂直线。

3.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资金完全流动时的宏观经济平衡与上一章中仅存在经常账户时的情况区别在于:

第一,此时经济平衡的利率水平必然与世界市场利率水平相同。

第二,此时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主要是对资金流动进行调整的利率机制。利率机制对开放经济的自动:

(2)当资金不完全流动时,这一平衡状态如图 4-3

图 4-3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此时开放经济平衡状况的特点在于:

第一,经济平衡时的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存在差异。

第二,此时的自动平衡机制体现为利率机制与原有机制之间的结合。

图4-4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宏观经济平衡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利率水平必然与世界市场利率水平相等。第二,此时的自动平衡机制主要体现为利率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利率机制对开放经济的自动调节过程

在资金不完全流动时, 这一平衡状态

图4-5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第一,经济平衡时的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存在差异。

第二,此时的自动平衡机制体现为利率机制与货币—价格机制的结合。

资金流动深刻地改变了原有平衡的性质,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

1,在国际资金流动的条件下,开放性给经济带来的双重影响表现得格外显著。

2,由于资金项目的交易已占国际间经济交易的绝大部分,因此资金流动对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平衡发挥了极为重要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

3,我们在分析中没有具体考察国际收支的结构,只要求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总体上平衡就可以了。

三、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1.货币论的假定前提

第一,价格在短期内也可以灵活调整,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

第二,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第三,商品的价格及利率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

2.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Ms=

Md =pf(y,i)Ms=m(D+R)R=Md-D

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调整过程。

3.货币分析法对贬值的分析

Md=ep ‟ f(y,i)

贬值引起贬值国国内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货币贬值若要改善国际收支,则在贬值时,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不能增加。

4.对货币分析法的评价

货币分析法唤醒了被长期遗忘的货币因素在开放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货币分析法本身是一个非常简洁精巧的分析工具。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微观机理

一、国际资金流动的形成动因:国际资产组合管理

1.资产组合投资的基本原理

资产组合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的投资愿望主要是追求高的预期收益,但他们一般都希望能承担尽可能小的风险。

第二,资产组合的收益是其中各项金融资产收益的加权;但是资产组合的风险除了和其中各项金融资产自身的风险(即方差)相关外,还取决于这些金融资产风险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即协方差)。

第三,最佳资产组合的确定取决于有效的资产组合边界以及市场的无风险利率等因素。对某一种资产的需求与该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正相关,与该资产的风险负相关。

2.进行国际资产组合投资的动因

从微观角度来说,就是这一跨国的金融投资活动能够较之国内的金融投资活动更为有效地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

从资产组合理论角度看,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跨越国界的原因在于:

第一,为了降低风险。

第二,为了增加收益。

二、最优国际资产组合投资的选取 两国间的最优国际资产组合投资选取问题

做出这一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其他国家与本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的相关性,这一协方差越小,则两国间资产组合的风险降低效果越明显。2.全球最优资产组合选取问题

图4-7

全球最优资产组合选取情况

三、小结

第一,相对于单一资产,资产组合能够更有效地分散风险,资产组合中不同金融工具之间收益情况越不相关,降低风险的效果越好。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国际资金流动的形成,就体现为投资者为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而在国际间选取全球最优资产组合。

第三,以上的分析结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实际上国际资金流动还受很多其 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现实中,各国投资者一般都倾向于持有较多的本国资产,这被称为本国偏差。

第三节:国际资金流动

第四节 国际资金流动

一、国际资金流动问题概述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可以依据资本流动与实际生产、交换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与实际生产、交换发生直接联系的资本流动,一种类型则是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性资本的国际流动。两者的区别首先,从进行资本流动的主体看,前者以跨国公司为主,后者以跨国金融机构为主。其次,从资本流动的形式看,前者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实物形式,也可以用货币资本形式,甚至还可以用专有技术、商标的方式进行投资;后者仅限于货币金融形式。从资本流动成因看,前者的成因较为复杂,往往牵涉到对企业专有技术、商标的维护,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情况,被投资国的资源禀赋情况等;后者主要是由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投资活动的收益与风险情况所影响的。从资本流动的特点看,前者直接介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享有永久性权益,一般比较稳定,往往伴随着技术、管理的转移;而后者仅反映了一种资金融通关系,与实际生产不发生直接联系,始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活动。我们称之为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而与实物经济越来越相脱离的、以货币金融形态存在于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体现出如下特点:

1.国际资金流动规模巨大,不再依赖于实物经济基础

2.国际资金流动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横向流动上看,国际资金流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情况历经了反复。从纵向流动看,国际资金流动呈现出由以银行贷款这一方式为主向以证券方式、衍生工具方式为主过渡的趋势。

图2-5国际资金流动概况(不包括外汇市场交易。单位:10亿美元)

近年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纵向结构具体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从银行贷款方式与证券方式这两种国际资金流动方式比较看,近年来后者逐步超过了前者。

第二,从国际资金流动的传统方式与衍生工具方式的比较看,衍生工具交易产生的国际资金流动数量已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第三,从衍生工具交易的内部组成看,场外交易市场衍生工具交易的增长更为迅猛,基本上在国际衍生工具交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体

图2-6

新兴市场互助基金概况(单位:10亿美元)

对冲基金(hedge fund)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它主要活动于离岸金融市场,从而可以回避绝大部分管制与约束。第二,它在市场交易中负债比率非常高。第三,它大量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

二、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

第一,国际范围内与实际生产相脱离的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

第二,各国对国际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

图2-7

新兴市场的资本管制和资本流动

造成资金不再局限于在一国范围内运转,而是在国际间这一广阔的空间内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生产的社会化与全球化及纸币和电子货币的产生,但具体来看,这些原因还包括:

第一,收益率差异。

第二,风险差异。

第三,国际资金流动具有自发增加倾向。

三、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的初步分析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往往可通过特定机制对一国乃至于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放大效应”。首先,国际间资金流动可以借助衍生工具发挥影响。其次,国际上流动的各种资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一定数量的资金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充其实力。再次,国际资金流动中存在着“羊群效应”(bandwagon effect)。

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影响,最直接体现在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作用上。这一影响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分析:

第一,国际资金流动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首先,考察同一金融资产在本国与离岸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差异。

其次,考察各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与态势。

图示:

主要工业国家的短期利率、长期利率对比(%)

第二,国际资金流动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加剧

图示: 美元与日元之间的即期汇率走势

第四节:国际货币危机

一、国际货币危机的涵义

国际货币危机是指在国际间爆发的由于货币汇率发生激烈波动所引起的危机。

狭义——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汇率制度失去信心时,通过外汇市场的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

广义——是指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15-20%)

二、货币危机类型(按发生的原因区分):

1、由政府扩张性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引起的国际资金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2、在经济基础比较健康时,主要由心理预期作用带来的国际投机资金冲击所引起的货币危机

3、蔓延性货币危机

三、危害

大量资金外流——扰乱金融市场、干扰生产经营活动、破坏经济次序等。强制调整汇率高估或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

四、货币危机的案例 1、1992-1993年发生的英镑危机

对欧洲货币体系联合浮动机制进行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 2、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比索危机

1982年债务危机;1987年取消固定汇率;1989年实行爬行盯住制;1991年实行汇率目标区;1994年经济陷于停滞,比索贬值预期出现,资金外逃,外汇储备流失,央行被迫加息。政府被迫宣布比索贬值。投机资金开始冲击,市场极度恐慌,资金大量外流,银行受到挤兑,经济出现危机,比索反复贬值。3、1997-1998年发生的东亚货币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铢在投机资金的冲击下被迫宣布对美元贬值20%,泰国陷入货币危机。之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的货币对美元在投机冲击下亦纷纷贬值。10月,韩国也卷入货币危机,韩元也大幅贬值。货币危机席卷东亚各国。

第五节:国际金融危机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金融危机是基于资产价格下跌而大量抛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它是由于信用基础破坏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或某个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混乱和动荡。

根据IMF的分类,金融危机可分为: 货币危机

银行业危机—银行不能如期偿还债务,陷于倒闭,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救助,以避免大规模违约现象的发生。这时一家或少数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引起银行系统的危机。

外债危机—一国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还所欠外债。

二、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自07年春季,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银行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NEW.NYSE)宣布,无力偿还所有债务为标志,爆发了以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为导火索严重的信贷危机,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市场交易困难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几个月内,危机从房地产业迅速辐射到金融业,乃至消费品市场。所波及的区域也从美国传导到欧洲,乃至新兴国家。

美国次贷危机的性质与特点 性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 特点:

1、危机爆发于世界金融的核心地带—华尔街

2、危机迅速扩散到全球金融市场

3、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

4、各国加强了对危机的联合干预

5、持续时间长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

四、美国次贷危机原因

1、高负债经济基础之上的居民超前消费

2、银行系统的非理性信贷扩张

3、衍生品市场的疯狂交易

4、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的贪婪

5、金融监管当局的失误

6、美国政府对危机处理不力

五、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1、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

2、暂时蛰伏的流动性过剩和滞胀威胁

3、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

4、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

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第六章:汇率理论

第一节;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制度的演变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第二节:购买力评价理论

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研究角度: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如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可贸易商品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一价定律。

Pi = e×Pi﹡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评价的分析与检验。购买力平价的评价 第三节:利率平价理论

利息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s Parity Theory):最早由凯恩斯提出,他将远期汇率的决定同利率差异联系起来,使得以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转向该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利息平价利率。现代利息平价理论认为,利息平价原理是通过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套利活动来实现的,即通过利率与汇率的不断调整而实现的。在每一个市场上,都存在一种均衡的远期汇率,它是同利息平价相一致的汇率。当远期汇率同利息平价相偏离时,最终的结果是远期汇率必将回复到均衡水平。远期汇率的均衡值并非等于即期汇率值,当二者存在差异时,表现为远期汇率的升水或贴水。只有当两国利率变化相一致时,远期汇率才等于即期汇率。第四节:国际收支理论

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为:BP=f(Y,Y‘,P,P’,i,I‘,e,Eef)=0

如果将除汇率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给定的外生变量,则:

e=g(Y,Y’,P,P‘,i,I’,Eef)

BP=f(Y,Y‘,P,P’,i,I‘,e,Eef)=0

如果将除汇率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给定的外生变量,则: e=g(Y,Y’,P,P‘,i,I’,Eef)

第一,国民收入的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将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进口的上升,这导致对外汇需求的增加,本币贬值。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本国出口的上升。

第二,价格水平的变动。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经常账户恶化,从而本币贬值(此时实际汇率恢复原状)。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本国经常账户改善,本币升值。

第三,利率的变动。本国利率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外国利率的提高将造成本币贬值。

第四,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资本将会流出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带来本币即期的贬值。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则本币在即期就将升值。

第五节:资产市场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对汇率的变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汇率变动呈现出与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相接近的特点(价格波动频繁,波幅大,受心理预期影响大等)。这促使人们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来分析汇率决定问题,由此产生了汇率决定的资产价格学说。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取代了汇率的国际收支流量分析,成为汇率理论的主流。

对汇率的资产市场分析法意味着在分析方法上的两点不同。首先,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其次,在当期汇率的决定中,预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假定有:第一,外汇市场是有效的,也就是市场当前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第二,分析对象是一高度开放的小国(以下假定其为本国),本国无法影响到国际市场上的利率,同时外国居民不持有本国资产,本国居民不持有外国货币。第三,资金是完全流动的,也就是套补的利率平价(CIP)始终成立。

第三篇:国际金融学教案

国际金融学教案

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在封闭经济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这三个目标概括了能使经济处于合理运行状态的主要条件。

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改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了,国际收支成为宏观调控所关注的变量之一;第二,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在封闭条件下的主要目标与国际收支这一新的目标之间的冲突成为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际收支进入宏观调控目标的菜单之后,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就可以分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部分。原有的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等反映经济内部运行情况的政策目标可以归入内部均衡目标之中。

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的均衡,它是个含有价值判断的概念,反映了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那么外部均衡的定义可以简单表述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账户余额。

二、外部均衡的标准

1.经济理性

假定一国可以按世界利率无限制地借款或贷款,那么存在着收益率高于这一利率的投资机会而国内储蓄又不能满足时,符合理性的行为就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以使本国投资大于国内储蓄,该国出现经常账户赤字。这可参见图8-1。

图示:

储蓄、投资和经常账户

确定一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基础是其国内的储蓄、投资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各国储蓄(也就是消费)与投资之间存在的差异分别是由各国不同的时间偏好与资本生产率决定的。

(1)时间偏好的差异。

图示:时间偏好差异与经常账户

CA1 + CA2+…+Car = 0

因此,在利用国外的资金弥补本国储蓄不足时,必须考虑到今后能否实现相应的经常账户盈余来偿还债务,否则一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就是不可维持的。

有助于判断可维持性的两个方法是:

第一,分析资金流入的具体情况。

第二,分析债务比率指标。

三、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

我们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这一措施可能会同时造成开放经济另一均衡问题的改善,也有可能对另一均衡问题造成干扰或破坏。一般地,我们将前者称为内外均衡的一致,后者称为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当然,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的性质及表现形式都与固定汇率制下有很多不同。为区别起见,我们将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而将一般情况下的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努力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干扰或破坏这一现象称为广义的内外均衡冲突。 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第一,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

第二,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第三,与基本经济因素无关的国际资金的投机性冲击。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可对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作一小结:

第一,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第二,内外均衡冲突的产生是与某种特定的调控方式直接相对应的。

第三,内外均衡冲突问题说明:在开放经济下,单纯运用调节社会总需求

这一封闭经济的政策工具是不足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开放经济的调控需要有新的政

策工具,需要对政策工具有新的运用方

式。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与调控原理

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1.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工具

(1)需求增减型政策。需求增减型政策主要是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总需求的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能对外部均衡还有特定的作用机制。(2)需求转换型政策。需求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与直接管制政

策。

2.调节社会总供给的工具

3.提供融资的工具

二、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1.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是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1969年),他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

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得到最佳调控目标。“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

三、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运用简介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图中用横轴表示),以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图中以竖轴表示),来论述其搭配方法的。在蒙代尔的分析中,外部均衡被视为总差额的衡。

图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2.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

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按斯旺的见解:

图示:

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图中,横轴表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总水平。竖轴表示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单位外币折合的本币数上升,表示本币贬值。假定外部均衡就是经常账户平衡。

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的政策运用与效果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短期内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在西方的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一个开放的小型国家,对国际资金流动采取了流量分析。它的分析前提有:

第一,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第二,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

第三,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一、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

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

图示: 封闭条件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

2、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1)货币政策分析

图示:固定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示: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也无法对经济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此时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2)财政政策分析

图示: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金可完全流动时,财政扩张不能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较大幅度(与封闭条件下相比)的提高。

3、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我们对财政、货币政策研究的分析方法同固定汇率制下相比有很大不同。

第一,经济的主要调整机制不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调

整,而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汇率调整。

第二,我们假定本国货币贬值能改善经常账户收支,增加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这就是说,本国货币贬值能使BP曲线与IS曲线右移。

(1)货币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值,对利率无影响。

图9-5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2)财政政策分析

图示: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应用:三元悖论

如果将资金的完全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作为三个独立的目标,那么经济当局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必然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稳定的汇率制度、资金的完全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就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政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而只能在选择其中两个的同时放弃另外一个,这便被称为“三元悖论”,上述表述这个关系的三角形便被称为“克鲁格曼三角”。

第二节:汇率政策

一、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解析(1)引起出口成本结构变化(2)降低进口原材料成本(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4)远期预测

2、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3、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4、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产业 出口导向型产业

二、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水平主要有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的汇率制度(管理浮动制)

其他汇率制度

爬行盯住制—是指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目标区—是指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如中心汇率上下10%)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在法律中规定本币与某一外币保持固定汇率,并且对本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三、政府对汇率的干预

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对美元汇率干预案例 第三节:直接管制政策

一、直接管制—政府用行政手段对对外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 管制的目的 管制的要素

管制对象

管制实施者

管制方式

管制范围 管制效果

二、货币自由兑换问题

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的实施本币与其他外币的兑换 国际收支帐户中的货币兑换

货币兑换的条件

兑换中的问题—资本外逃获资本内流的案例

第四节: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种资产须具备三个特征,成为国际储备。二个特征是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力。三个特征是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自有储备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份额)

特别提款权

借入储备

备用信贷

互惠信贷协议

本国商业银行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五节:其他政策

一、供给政策

实施供给政策的理论依据:国际收支的结构分析法 供给政策的主要内容

开放经济政策搭配中的供给政策运用

二、科技政策

三、产业政策等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包括:

有法律约束力的关于货币国际关系的规章和制度

具有传统约束力的各国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某些规则和做法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一些全球或地区性的多边官方金融机构

二、确定货币体系的标准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本位币)

作为国际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主要货币是什么 作为主要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货币是什么,与本位货币的关系是什么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的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与各国货币的相互关系。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定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调节机制内容:汇率机制、对逆差国的融资机制、对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束机制)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一、国际金本位制简介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黄金不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而且可以自由输出入,一国的金币同另一国的金币或代表金币流通的其他金属(比如银)铸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在金币流通的国家内,金币还可以自由铸造。

二、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外部均衡目标处于首要位置,它体现为维持汇率的稳定。

2.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

3.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表现形式

调节机制而实现。这一自动调节机制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最早指出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物价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下的。

这些前提主要包括:

第一,政府严格按金本位制的要求实施货币政策,保持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当国际收支因素带来黄金储备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时,不得采取冲销措施。

第二,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第三,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图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发性。第二,对称性。

第三,稳定性。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也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这体现在:

第一,它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

第二,当商品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时,这一机制常常会破坏内部均衡。

第三,总的来说,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有其物质基础,那就是世界黄金产量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需要。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间政策协调。

第二,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双挂钩”示意图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目标凸显出了其重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建立时也宣布促进 各国经济的稳定。并且又限制国际资金的流动,因此外部均衡就直接体现为实现经常账户平衡,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决定它们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是不同的,从而最终导致各国外部均衡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

一是以政策调节为主。

二是在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存在不对称性,这首先体现在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的内外 均衡实现机制。

3.从内外均衡问题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是完全不同的。美国的外部均衡目标体现为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这要求美国控制美元向境外输出;而其他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体现为尽可能地积累美元储备,这就要求美元大量向境外输出。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就是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的过程。美元危机是理解这一过程的中心线索。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简介

1976年1月于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签署了一个协议,称为《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汇率安排多样化。

第二,黄金非货币化。

第三,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第四,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

第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黄金非货币化。

第二,储备货币多样化。

第三,汇率制度多样化。

二、牙买加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牙买加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

第一,在政府通过政策牙买加体系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搭配实现内外均衡的同时,经济自发调节机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在内外均衡的关系上,内部均衡居于首要位置。

第三,在实现内外均衡过程中,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地位有所下降。

三、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情况

首先,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间的经济交往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其次,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加强。再次,牙买加体系经受了多次各种因素带来的冲击,始终显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当然,牙买加体系本身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导致它在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四节:次贷危机冲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剧烈冲击下,如何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反危机的国际协调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问题的协调结果将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和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与金融的运行带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事实证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是发生美国次贷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各种原因中,缺少全球范围内对国际收支长期失衡时的有效调节机制,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帐户庞大逆差;美元作为主导性国际货币的无节制过量发行,是导致金融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因;美元汇率在单独浮动时的过度波动和其它由美国主导的 12 金融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是转嫁美国经济困难并使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的主要途径;这些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既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运行积累了深刻的内在矛盾,也成为引发次贷危机并使危机向全球化发展的深层次因素。这些论证表明,用一国货币作为

面对由次贷危机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剧烈冲击,世界各国痛定思痛,追根索源,对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强烈共识。由20国峰会来讨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问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次重要机遇,GDP占全球GDP85% 的20国集团比原先的七国集团会议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从华盛顿会议和伦敦会议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加强对危机的联合干预力度;将SDR 扩大到7500亿美元;今后将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加强对全球金融的监管等。然而,对于美元这一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国际货币应承担什么样的国际责任,应当对稳定世界经济和金融次序发挥其应尽的作用等问题却没有形成必要的共识,这使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道路仍然可能崎岖而漫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能否找到一种替代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超主权货币,如果不能,那就要考虑如何在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内部进行改革,找到一种能够约束美元,防止美元过度发行和币值过度波动的办法。在目前无法找到可以替代美元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情况下,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继续扩大SDR 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并且按照国际经济和金融的新的变化,重新合理分配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SDR 的份额,提高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同时,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解决国际金融体系的真正难点在于,美国仍然保持国际金融体系领导权的情况下,美元是否能接受其他国家的必要约束?美元自身能否有效约束?起码是有所自律。更深层次的因素则是美国是否能转变现有的高负债、高消费、高进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自身过度失衡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有所调整,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能被各方普遍接受的经济平衡机制,避免重复依靠增发美元来摆脱经济困境的老路。

第四篇:货币通胀周小川讲话

周小川出席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9-25 7:52 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9月24日电(记者蒋旭峰 阳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24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和政策挑战、基金组织改革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和易纲副行长出席了会议。

周小川在发言中指出,上次会议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经济运行下行风险加大,迫切需要加强全球合作。主要发达国家应尽快出台明晰可信的中期调整战略,提振市场信心,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继续调整结构,增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基金组织应抓住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有关各方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周小川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过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贸易平衡趋于改善,预计全年经常项目顺差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将进一步明显下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较强,但短期内也面临物价上涨较快、资本流入较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在谈到基金组织改革时,周小川强调,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入,国际社会对基金组织的作用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基金组织应从寻找此次危机爆发的根源出发,调整监督框架和监督重点。同时,基金组织应继续改善份额和治理结构,尽快推动2010年份额改革一揽子方案的生效,切实保障长期资金的来源,以满足成员国应对危机的需要。此外,基金组织应继续深入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多元化,并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控的方向完善。

此前,周小川行长和易纲副行长在华盛顿还分别出席了IMF和世界银行2011年年会、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晚餐会及二十国集团财政及央行副手会议。

第五篇:金融学

金融学

一、专业名称:金融学(专业代码:020104)

二、学制:四年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能够在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分融企业从事实际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金融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专业培养要求;

通过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金融理沦知识,了解金融行业实际业务,具备基本的业务工作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应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及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金融业务的内容及国内外金融法规、政策和运行规则;

3、掌握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枪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6、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和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金融业务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则政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期货交易、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公司财务、中央银行学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毕业实习;

2、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银行业务实验、证券交易实验、期货交易实验

七、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八、适应范围

能够在金融企、工商企业等实际部门从事金融经营与管理工作,能够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金融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下载金融学通胀教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学通胀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学

    金融体制改革 姓名:邱荣学号:5400109363班级:经济学091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 此我国应该着手整顿金融市场,建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金融学

    金融学(本科类)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教你进行投资的学问研究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的工作及管理方式,了解货币、证券的由来及其功能和交易方式都属于金融学的学习范......

    金融学

    第十一章 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一、 选择题 1、投资银行的业务不包括() A.证券承销 B.证券交易C.代理国库 D.资产管理2、我国经营投资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是(B)11-263 A.存款......

    金融学

    金融学 第1题:短期证券经纪人可以从转期经营中荻取收益,所谓“转期”是指( ABCD), 第2题:证券交易所是一个有组织的买卖证券的公开市场,其基本特点表现在( 经纪制、自身不持有......

    金融学

    金 融 前 沿 课 程 论 文 农村金融建设 浅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指导教师学院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经济管理学院 2013年6月 专业名称金融学 论文答辩日期......

    金融学

    南昌航空大学—金融学(选修)结课论文中国是否会成为第五只猪继日本遭过美国经济攻击之后,时至今日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恢复。放眼当今社会,中国会遭此毒手吗?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

    通胀情况下普通百姓如何理财

    通胀情况下普通百姓如何理财 2010-12-13 09:58:57|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近段时间以来,油、盐、米、肉等各种物价都在飞涨中,在这种形式下,如何让自己手中的钱变得值钱,让自己......

    通胀时代的维稳5篇

    通胀时代的维稳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47期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29日 财新传媒杂志订阅 虽然物价管制措施暂时可以平复大众的通胀恐惧,但如果无法达到既定目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