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名师找差距
我与名师找差距
王英荣
今天我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讲座,才发现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观弦歌而知雅意”,自己多少还是沾了点名师的光彩,毕竟还是有一些触动的,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对付着听吧。
首先,名师都“乐读不疲”。
人哪一位“名师”的成功之路不是与“书香”相伴?孙双金老师从师范图书馆借读中外名著,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从而为自己的教师生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他曾经对自己的这段经历做了如下的评述“人的成长需要靠几十年的积累。我个人比较赞同厚积薄发。如果你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即使你这几年加快发展了,你的后劲也不足,有的恐怕是昙花一现。这个基淀不仅是思想、文化的积淀,还是实践的积累。”看一看孙双金老师,想想自己总以工作忙为借口一年到头很难看一本教科书以外的其它书籍,我不禁觉得汗颜。“读书不应该只是生活的准备,而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本身。”做一个“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教师,将成为我以后不悔的追求!
其次,名师都“百折不回”。
名师们的成长经历在向我们演奏着一曲曲奋斗之歌。孙双金、李吉林、邱学华、于永正等一位位名师独特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虽然他们的起点不同,境遇不同,悲喜不同,付出不同,人生不同 „„但是他们的人生信仰是相同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相同的。李吉林老师从年轻时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格。她从《新体育》杂志看到洗冷水澡的好处和方法之后,就马上实施。“记得那年冬天寒流来了,气温降到零10摄氏度,为了战胜自我,我照样去打
冷水,洗完澡,盆上的水都结冰了。一场大雪后,我又用小桶捧上一桶雪,任冰雪在身上融化,那真是冷到骨头里去了,比什么缸里的水都冷,但是咬咬牙,就过去了。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人的肉体能战胜寒冷;人的意志更可以让自己走出困境。即使是零下10 摄氏度的寒冬,也坚持洗。”从洗冷水澡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她有着坚毅、持久、果断的意志品质。当然,名师们的成功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有过失败,有过彷徨,有过苦闷,也曾经“不知路在何方”,但他们执著于自己的追求,“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功!最后,名师都“以教为乐”。
法国作家雨果曾写道:比陆地还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我们可以感受到名师的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他们深爱着自己的职业。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不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成绩的提高来源于自信,学生的自信来源于教师的关爱。正因为捧着一颗爱心献给学生,才会与学生的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灿烂的火花。
总之,今后我将以名师为榜样,充实自己的教学,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我与名师的差距
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哪里
很多老师,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自己学历也不低,工作也挺认真,为什么与名师相比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是啊,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当你读一读名师的成长历程,看一看名师的课堂,听一听名师的报告,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这里——
一、差在文化积淀上。
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以前我们常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流淌不息的泉水”,否则就无法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求知欲,无法驾驭开放的课堂。全国名师窦桂梅、孙双金、李永正、薛法根、支玉恒、魏书生、李镇西等每一位成名的老师,无一不是爱读书的人,善积累的人。他们长年累月与书为伴,业余时间基本都泡在书海里了,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乐趣。什么古今中外的名著,韵文十足的诗词,天南地北的名人,都在他们的涉猎之内。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础,可以说,这些名师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再看看我们自己,工作之时,茶余饭后,读过多少专业书?看过多少文学书?我们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哪有时间读书啊?鲁迅不是说过吗,时间像海绵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只要你想读书,就会见缝插针,只有你去读了,才能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所以要善于读书学习,不断汲取营养,用智慧支撑起自己的灵性,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因为有思想才有高度和深度,才能使一个人走得更远。
读什么样的书呢?一是要读专业方面的书,像吴菲的《不跪着教书》、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周勇的《跟着孔子学教书》、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郭道胜的《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于永正的《教海漫记》、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上二年级啦》等等,还有窦桂梅的、朱永新的、魏书生的、王嵩舟的、支玉恒的、丁磁矿的,以及我们山东青岛苏静的、淄博常丽华的、潍坊韩兴娥的、高密王香兰的,都值得一读;还有一些名家的报告:任小艾的、高金英的、俞敏洪的、李振村的、崔红乐的、余世维的等等都很值得一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全国教育界的名家你不但要知道其人其事,而且要多读读他们的书,多看看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录像、专场报告等等,只要打上他们的名字和相关材料的名字,在百度上一搜就能搜到。高密读书协会也推荐过一些大夏书系中的系列丛书,几乎本本是精品,确实值得一读。另外,学校图书室也有不少非常好的专业书籍,这些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非常适合我们阅读。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的确如此,这些名家的书读的多了,他们的思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们的思想中来,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仅仅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是不够的,还要读一些文学之类的书,现在的书实在太多了,读哪些好呢?不管是肖复兴之类的作家,还是教育界的名家,他们的观点是要读就读经典。下面引用窦桂梅的一段话跟大家交流读经典的问题。她在《成长,需要我们回到“学习的常识”》一文中说:虽说“一部论语打天下”的说法多少有点夸张,但至少可以说明:经典,可以打下精神的底子,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影响一生的人生走向。像《红楼梦》《约翰·克里斯多夫》《哈姆雷特》《呐喊》《红字》《复活》《平凡的世界》《红与黑》《简爱》《呼啸山庄》等。教师在“不厌百回读”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与升华。韩非子的“深智一物,众隐皆变”即是这个道理。同理,经典之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无法绕开的必读之书。当然,我并非排斥时文阅读,它们也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辉,但我们必须要有经典垫底,才能有效地汲取其精、气、神。另外,各年级段都有读书书目及拓展的相关知识,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谚语、俗语、名言、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名著等等,每个学期读哪些书、拓展哪些知识老师们心里都要基本有数。我们最好能跟着学生一起读,甚至要赶在学生读之前读。这次我去参加经典诵读研讨会,有幸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有好书推荐课、阅读迁移课、对比阅读课、读书汇报课、阅读指导课等等,如果老师不参与读书或者不提前读书,这些课就无法上。如果读书没有选择,没有指导,没有汇报,学生的读书热情和读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里没有积淀写不出好文章,老师肚里没积淀就上不了好课。曾经当过小学老师的肖复兴,对现在的小学教育提出批评:“很多老师以为,自己怎么样也比个几岁的孩子知道得多,就不肯多学习,有的老师甚至只是当自己是个孩子王。”“作文也好,其他知识的学习也好,学做人做事也好,如果老师缺少读书,缺少学习,想教好孩子是很难的。”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想拉近与名师的差距,让我们从读书开始吧。
二、差在认真执着上。
让我们来看看名师是怎样备课的吧。
时常有徒弟向贾志敏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备出一节好课?贾老师总是反问:课文你背下来了吗?“备课,首先要能把课文熟读成诵”——这是贾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啊,如果老师对课文不熟悉,又怎么能全神贯注于对学生的引导呢?贾老师教了五十多年语文,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凡是教过的课文,均能张口就背,朗朗成诵,令人叹服!
窦桂梅老师备《丑小鸭》一课,不但研读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还研读了几个版本的《安徒生传》,并进而研究了童话文体的特点,与本校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讨论了10次,写下了12万字的备课札记„„一节课这样备下来,窦老师已经成了安徒生研究专家。我有幸在东营听过她讲的这节课,听过她的报告,亲眼目睹过她研究《丑小鸭》时的备课礼记,当时确实吃惊不小。
于永正老师执教公开课,不管课文教过多少遍,临上课前的晚上,他都一
定要手捧教材,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五遍方止,然后凝神静思,细细体悟。于老师备课,还有一个从不妥协的“规则”:对课文中的任何枝节问题,只要存有哪怕丁点儿疑惑,也要彻查。《全神贯注》中说:罗丹每次修改作品总要盖上一层湿布。为弄明白这样一个枝节问题,于老师专程跑到文化馆请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鲁迅送给侄女两本书《表》和《小约翰》,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也是一个不起眼的枝节问题,于老师专程跑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查资料,终于弄清楚是鲁迅翻译的,由此证明鲁迅关心的不止是侄女一个人,翻译这两本书是为了更多的青少年成长。
王崧舟老师备《长相思》,一开始细细读之,并无感觉,于是,跳出词外,他研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长相思》的评鉴文字,写下了1万多字的评鉴笔记;他又一步步走入了作者纳兰性德的世界——他的生平,他的性格,他的爱情,他的人生细节„„一段时间,他甚至精神恍惚,仿佛与纳兰性德相伴而行,同喜同悲。就这样,一首词的细读,王老师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最后,他又将1万多字的评鉴浓缩为1493字的感悟。正是有了这样的文本细读功夫,在2005年《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讨大会上,王老师的《长相思》一炮打响,引起巨大轰动。
由此可见,课堂的精彩更多的是来自课外的功夫。王崧舟老师借大哲学家尼采的“精神三变”说来解读自己细读《长相思》的精神历程: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意味着唯我独尊,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征着“完美的开始”,婴儿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
名师精彩教学艺术的源头就在这里:谁要是完成了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婴儿的转变,那么谁的课堂就进入了自由的王国和艺术的境界。
读到这里,我们再反思一下自己的备课吧。课文且不说背熟,想想上课前读过几遍?读熟了吗?重点、难点、疑点把握准确了吗?字斟句酌了吗?文中牵扯到的枝节查阅资料了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为什么公开课的质量比常态课要高?为什么公开课一般都深得学生的喜爱,留下的印象深刻,学到的知识全面?就是因为我们在讲课前下了大气力准备的缘故嘛。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水平不够高,不是我们能力不行,是因为我们没舍得下功夫啊!
三、差在善于思考上。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孙双金的教学反思就是建立在他对课堂教学实践关照的基础上,用一种自我内省的形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以此来促进自己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孙双金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针对自己的教学感受已经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稿,现已编集成书,即《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语文“情智教育”理念。这一“情智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他长期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结果。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写“教后记”,他在备课本上为自己开辟的一块园地。一堂课下来有时很兴奋,就赶紧记下兴奋点(即成功点);有时也有遗憾,就赶紧记下这遗憾。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所以他说,反思吧,记下来吧,这样,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
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在参与第一批专家论著的编写时,竟然找出几麻袋的教育手记,可以说,没有不断的反思,就没有现在的任小艾。
我们身边的谭海霞、小小飞雁、李爱霞、周升芳、管目荣、林新香等老师都是善于反思的老师,她们边教学、边思考、边总结。不要小瞧一篇篇小文章,这可是是她们思考的结果,技艺的升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文章,才会有不断的进步。相信这些老师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教育的专家或教学的行家!
再来看看自己,针对平日工作,我们思考过多少?针对所教学科做过多少反思?写过多少文章?不要找借口说自己文采不好,上海以作文教学著名的老师管建刚起初就是一个最愁写作的人,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但成为全国著名的作文专家,而且写了好多教育教学专著全国发行,销量很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你肯反思,最终你也会走向成功的!
四、差在持之以恒上。
读读名师的成长历程,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干劲,都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都能够忍得住寂寞,在学习上、研究上都舍得下工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日积月累,才有底蕴丰厚、经验丰富的一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一个人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漫长的等待。可是,我们身边的好多人做事就是三分钟热血,不能坚持到底。最近听了一场报告深受启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钻研,可是没过多久干够了,于是一切恢复了老样子;有幸听了一节名师的课,再次热血沸腾,可是没过多久,又是故伎重演„„因此,我们不够优秀,是因为我们缺少名师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毅力,是因为我们付出的太少。
名师,一个多么鲜亮而又让人羡慕的称号,但是没有辛勤的付出,便不会有丰硕的回报。“成功之花,人们口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相信执着的付出一定能换来丰硕的回报的,让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第三篇:我与雷锋找差距发言稿
“我与雷锋找差距”发言稿
南庄九年一贯制学校 九年级一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但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并不是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但他同样被人们誉为“伟大”;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并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们所做的一切,同样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不褪色的魅力!
九年级一班全体同学就“我与雷锋找差距”主题班会进行了如下发言:1、2、3、学习雷锋精神,严格遵守纪律,具有为人民奉献精神; 勤俭节约,不浪费,对可利用资源加以使用; 关爱同学,热爱班级,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应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学习雷锋的宽容待人;
4、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一丝不苟;
5、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奉献之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6、7、虚心求教,甘于做一枚螺丝钉; 少使用一次性东西,保护环境。
要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不是难事,做一名象雷锋那样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需要怎样一颗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心,需要怎样一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努力。
雷锋的精神有着广阔而深沉的内涵,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一个代号,而是新时代人类追求和谐的象征。我们的祖国会因为注入了雷锋精神而更加年轻,高举为人民服务的火炬,必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团结,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和谐。我坚信,雷锋精神会在我们这一代中发扬光大,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同学们,语言往往显得苍白无力,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打扫卫生、美化校园开始我们雷锋精神的实践吧,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
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我与名师的差距》心得体会
学名师找差距心得体会
我校今天在礼堂召开了“我与名师的差距”的讲座。通过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我深深地感悟到在21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尤其是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段路还很漫长。我认为学习名师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做老师要无怨无悔
做教师要像蜡烛那样发光,像春蚕那样吐尽最后一寸丝。在听了优秀老师的事例后,我的灵魂深处被深深的触动了。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
二、做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作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的。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听讲,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加强自身学习,认真地搞好教学工作,逐渐缩小与名师的差距,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第五篇:我与好干部找差距讨论发言稿
我与好(党员)干部的差距讨论发言稿
通过前段时间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自己与一个好党员、好干部有很大差距,就今天我们中心开展这个专题讨论会的机会,把自己的情况作一个总结发言:
一、学习还不够。通过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深深感觉到自己学习还不够,比如我有时也会借口工作忙而忽略理论学习,忽视党的群众路线相关知识的熏陶!理论挖得不深,嚼得不烂,消化不良。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困难,模糊视线,迷失方向,淡于奉献。
二、做事不够。我知道,作为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投入实践多做事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立得住,干的顺,站得稳。但是,按好干部的标准,有许多方面没做到位,比如我只是偶尔学习理论、政策等知识,未能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符合工作职责的需要,有懈怠情绪;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思考还不够,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在沟通协调方面,未能主动加强与单位同事和兄弟单位同志间的沟通和联系。除了发通报、打电话,未能以创新方式方法协调好上级和下级,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以致有些工作进展不顺,3、调研不够。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知道,调查研究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作为党员干部,我未能很好的学习调查研究理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实践。特别是分管的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社会的环境形势和政策氛围都会对免疫规划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只有不断地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办法,才能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但是,工作以来,我亲身经历的调研只有极少,形成的调研报告只有几篇,而且基本都是上级要求时才做,自己主动开展的少,还停留在机械的完成日常工作上,没能严格要求自己,完成自定的调研计划,离免疫规划工作的科学发展差距甚远。
二、问题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的问题,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是我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若长期如此,将会给今后工作带来不便。应该说,我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的,也一直对工作是负责的,但我总感到自己有些放松,特别是没有能好好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外界的因素也看得太重,从而造成了上进心、进取心比以前减弱,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不断加强学习。充分利用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加强对自己党性修养的培育和学习,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多做实事。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把学习和做事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多做事,多经历,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在思考中找到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真干事、干实事以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
三是多搞调研。在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下,在详细掌握工作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多搞调研,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多出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更好地服务全县的免疫规划工作科学发展尽绵薄之力!
没有察觉的缺点,需要在与同志们的进一步交流中发现和改进,需要在座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中肯的批评。总之,在今后工作中,我愿和大家一起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开拓,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继续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