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教案.doc

时间:2019-05-15 08:0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教案.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教案.doc》。

第一篇: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教案.doc

4.5直线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和相交直线的概念.

3、使学生熟悉简单的几何语句,并能画出正确的图形表示几何语句. 教学重点: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及相交线.

教学难点: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的理解,直线公理的理解. 教学疑点: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法解决直线公理的理解;通过逆向思维解决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的疑点.

教师教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并尝试指导与阅读相结合.

学生学法:自主式学习方法(学生自己阅读书本知识,总结学习成果)和小组讨论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投影仪显示本章开始的正十二面体的模型,学生观察这一复杂图形中有哪些是我们认识的简单图形?(学生会很快找出线段和角.)

演示:投影从正十二面体的模型中分离出某一部分,即线段、角.

引出课题:要掌握比较复杂的图形知识,需要从较简单的图形学起.本章我们就学习最简单的图形知识,即线段和角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的两个图形.在这个基础上,以后我们再学习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等等.

【板书】4.5直线 探究新知

1.直线的概念

师:对于直线,我们并不陌生,小学就已经认识了它,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几种日常生活中“直线”形象的例子吗?

【教法说明】学生有小学的基础,会很快说出一些实际例子,如:黑板边缘、书本边缘、拉直的线、笔直的公路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演示: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利用电脑显示一些实例,如:黑板、书本、笔直公路等等.然后变换抽象成一直线.

师:我们在代数中,常用一条特殊的直线,你知道吗?

(学生会回想起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几何中的“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我们可以用直尺画直线,但画出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2页第四自然段,总结直线的表示方法.

【教法说明】对于直线的表示方法很简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也会理解.但记忆不一定深,这种采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一是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看书且会看书.自己学到的知识要比教师直接告诉的记忆深刻得多.

由学生小结,得出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

(1)用直线上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直线 .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直线 .

【教法说明】用字母表示图形,小学没有介绍,现在学生初步接触,所以教师这里要补充说明点的表示方法.同时指出:以后学习中,常用字母表示几何图形,便于说明与研究.

3.点和直线的位置

找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找一点.然后,引导全体学生讨论:平面上一条直线和一个点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呢?

师生共同总结: 点(1)点在直线上,如图,叙述方法:点 .

(2)点在直线外,如图,叙述方法:点过点 .

【教法说明】在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中,要注意几何语言的训练.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各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要反复练习,以培养他们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4.直线的公理 实验尝试:用一个铁钉把木条钉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转动木条,并观察现象.教师在木条上加上一个钉子,再让学生转动,并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以上实验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相互纠正或补充.

老师小结: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同时板书公理内容.

在直线 外,或直线 不经 在直线 上,或直线 经过[板书]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言之,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体验证实:教师小结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经过一点和两点画直线. 【教法说明】

(1)学生通过实验,对直线公理有认识,但欲言之而不能,或虽能表达出意思但不严密.此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一定要强调几何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向学生们讲清“有且只有”的两层含义.第一个“有”说明的是存在性,过两点有直线存在.“只有”说明的是惟一性,经过两点的直线不会多,只有一条.如果把直线公理说成是:“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就是错误的了.

(2)公理得出后,让学生再次动手验证,使学生体会到公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也便于学生对公理的记忆.

(3)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教师补充等手段,使学生了解直线公理的应用,如:木匠怎样在木料上画线;植树时怎样能使树坑排列整齐等等

【教法说明】通过公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使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只有现在好好学习,积累本领,长大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并体会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5.相交线

师:根据直线公理,过两点有几条直线?

(学生会答出:有且只有一条.)

师:反过来,两条不同的直线可能同时经过两个点吗?

(学生容易答出:不能)

师:两条不同的直线不可能同时过两个点,也就是说,两条不同的直线不能有两个公共点,当然,也不能有更多的公共点.因此,我们得出一个新概念;

[板书]如果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我们叫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如图,直线 和直线 相交于点

,点

是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

【教法说明】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从 公理入手提出问题,再反过来考虑,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突破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二、反馈练习(出示投影1)1.问答题

(1)经过一点能否画直线?能画几条?(2)经过两点能否画直线?能画几条?(3)只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直线是否可以?用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直线呢?

2.读出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图(1)直线 经过点(2)点(3)经过(4)直线

在直线 外.

点的三条直线.

与 相交于点、、.

在点

与点

之间.

.(5)直线 经过(6)

三点,点 是直线 外一点,过 点有一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教法说明】问答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巩固直线公理,作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 “言”与“图”的转化能力.

三、总结、扩展

以提问的形式,归纳出以下知识点:

四、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内容

补充:按照下面的图形说出几何语句.

(1)

(2)

(3)

()

(5)

五、教学反思: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线段直线射线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4.1《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望溪中学 张敏

教学目标:

⒈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⒉ 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⒊ 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⒋ 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积累操作活动经验.教学难点: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段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 师生画出线段

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 学生画射线 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 学生画直线

二、小组讨论:

①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

“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 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点的记法: 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

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右图:我们可以说,点A、B在直线l上,点C不在直线l上

或点C在外,也可以说成:直线l经过点A、点B,直线l经过点A、点B,直线l不经过点C

三、随堂练习:

⑴读下列语句,并按照下列语句画的图形 ①直线EF经过点C ②点A在直线l外

③过点O的直线a不经过点P ⑵按图填空

④点A、B、C__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⑤点_______在直线a上,点____在直线b外,直线_____都经过点C。介绍:直线a、b相交于点A ⑵请过一点A画一条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 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⑶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 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

⑷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四、小结:

①学生回忆今天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②线段构成的美丽的图案,展示小制作

五、作业:①阅读“读一读” P121 ②习题4

第三篇: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3.2 直线、射线、线段(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在图形的基础上发 展数学语言.

5、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 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学会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难点::能够把几何图形与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的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打好小洞的10cm长,1cm宽的硬纸条和装有揿扣,边长为15cm的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教科书123页图3.2一1.2、学校总务处为解决下雨天学生雨伞的存放问题,决定在每个班级教室外钉一根2米长的装有挂钩的木条.本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八个班,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总务处的师傅算一算吗?

设计意图: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实践,自主归纳

(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利用打好小洞的10 cm长,1 cm宽的硬纸条和撒扣进行实践活动)小组之间交流实践成果,相互补充完善,并解决问题(1)、(2).得到直线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你画我说

要求学生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线段,教师给出规范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合作交流,体验并感悟到直线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归纳性质,在小组交流中完善表述.(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性质,语言可能不够准确简练、完整细致,面对这种情况,不必操之过急,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三、议一议

结合自己所画图形寻找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交流.思考: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

举出生活中一些可以看成直线、射线、线段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自己动手画好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四、我说你画 完成教科书124页练习。使学生逐步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五、数学活动

独立探究: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说说你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

教师边说边示范尺规作图并要求学生写好结论.

设计意图:慢慢让学生读清题意并学会按照要求正确画出图形.并让学生自己说出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自主探索的数学实脸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教科书126页习题3.2第2、3、4题。选做128页习题3.2第10题。

【设计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作为教师就要把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并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如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愿望和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他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等等),把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探究性活动,充分拓宽学生探究与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像本节课直线性质的教学,采取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合作交流,体验并感悟到直线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归纳性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性质,在小组交流中完善表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观点。

第四篇:七年级数学上册 3.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二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3.2直线、射线、线段(1)

教案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2、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3、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4、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通过对直线、射线、线段性质的研究,体会它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能用它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立足现实北景及图片显现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运用对比法、归纳法总结差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各组操作固定硬纸条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直线的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性。★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二、难点:直线性质的发现,理解及应用及不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实际图片、多媒体、三角板、几何体教具、硬纸板。★ 预习导学

观察课本P123图,思考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如何挂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怎样用墨盒弹墨线?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问题

1、把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需要几个图钉?

问题

2、通过上述操作,如果把木条抽象成直线,把钉子抽象为点,能解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

3、经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问题

4、用什么方式来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

5、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

问题

6、生活中有哪些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形角,试举例说明?

问题

7、你能发现直线、射线、线段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吗?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参与)

二、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例 1 已知平面内的四个点A、B、C、D,过其中两个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则可以画出几条直线?

例 2 如图:给出的分别有直线、射线、线段,能相交的图形是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 3 如图: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哪几条?

例 4 手电筒发射出去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折线 巩固训练:P125,练习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延长直线AB到C

B、数轴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C、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M。D、无数条直线可能交于一点。

例 6 如图:已知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作射线AB,直线AC(2)连接CD,直线AD(3)延长线段AD,反向延长线

五、思考与练习

1.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它们能线段?四个点呢?试想有n个点,则能组成多少条线段?

2.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4部分,那么3条直线把平面最多分成几个部分?4条呢?n条呢?

六、布置作业

书本P126,习题3.2 1、2、3、4 当堂反馈

【教后反思】

组成多少条段BC

第五篇:小学数学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小学数学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3.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教育方面:

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及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种平面图形及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认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线段、射线和直线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联系。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利用课件,视频等,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设疑,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3、抓住重点、精讲点拨;

4、对比拓展;

5、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6、课堂小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学预习案

1、探索活动

阅读课本55—56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发现?线段、射线、直线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收获与困惑

A、通过预习自学,你学会了什么? B、你的困惑是什么?

二、教学案

(一)导入设疑、自主学习:

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我们一双灵巧的小手完成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同学们提前预习的情况。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上展示的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斜拉索大桥。最后展示的是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

这些雄伟的大桥凝聚了无数设计师们的辛勤劳动,小明的爸爸就是这样一名桥梁设计师。瞧,小明正在和爸爸学画设计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当一回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画出这幅设计图。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设计得真棒,师生合作再画一幅,在学生的叙述中先画2条横线,再画2条竖线,最后从竖线顶端向下画一些斜线。

(三)抓住重点、精讲点拨

1、认识线段。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明白了,这幅设计图就是画出许多条不同的线来设计的。这些线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线段。(板书:线段)

请你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找学生说说画法,然后在学生的叙述中老师在课件上出示一条线段。师:画线段是从一点开始画,画到另一点结束。也就是说线段有两个头,这两个头就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特征:第一:直的;第二:两个端点;第三:可以度量长度。(板书)

接下来让学生举出在我们身边哪些可以看成是线段。

2、认识射线。

师:我们继续来画线。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是要画直,二是老师没有说停的时候绝对不能停下来。

让学生在刚才画的3厘米长的线段上左端不动,向右端延长,一直不停的画下去,看看出现什么问题?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一直画下去的情景,然后观看课件的演示。师:谁来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引导学生说出射线的特征:第一:直的;第二:一个端点;第三:无限长。(板书)

师: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线为:射线。(板书)

在纸上怎么画射线呢?在学生的回答中明确射线的画法:先画一个点,然后向一边画线。只要另一端没有端点,就表明另一端在无限延长。

举例在身边哪些现象可以看成是射线。

3、认识直线。

师:刚才我们把线段向一端延长得到一条射线,要是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会是什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

观看课件演示后让学生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第一:直的;第二:没有端点;第三:无限长。(板书)

师:在数学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

师:你能在纸上完整的画出一条直线吗?怎么画就能表示出这是一条直线?明确直线的画法。

4、出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线段、射线和直线。(板书课题)

(四)对比拓展

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说明线段、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展示课件)

(五)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判断直线、射线和线段。2.由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3.直线上有A、B、C三点,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条线段?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师:今天我们通过学画设计图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见到同学们真正设计建造的桥梁,建筑。老师期待这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三、作业设计学案(可以自由设计幅数)

利用线段、射线、直线等图形,设计几幅美丽图案。板书设计:

线段 射线 直线

线段: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射线:直的;一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六、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且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下载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教案.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初一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编者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七年级数学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七年级数学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2)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掌握线段的比较方法. 2.掌握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的关系. 3.掌握线段的性质及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1.2《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教案★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意义,理解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会运用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的......

    北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和相交,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 2、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

    初中数学第一册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初中数学第一册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初中数学第一册线段射线直线教案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通过直线、射线......

    直线线段教案

    直线线段教案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 (二)学会用尺子画直线,量线段. (三)学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线和线段都是几......

    直线方程教案

    Ⅰ.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之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这是这个方程叫......

    七年级数学角教案

    4.6 角 一、教材分析 角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之一,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里面都含有角,有关角的一些概念、性质等知识都是今后研究较为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角对整个初中几何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