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8:1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妇科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妇科学教案》。

第一篇:中医妇科学教案

月经后期(共1课时)

主讲人:沈波

教学目标: 应知:1.月经后期的症状;

2.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3.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运用:1.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教学重难点:1.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课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课本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讲解,问题诱导,学生理解掌握

一、组织教学:学生静息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新课讲授:

(一)月经后期的症状:月经周期推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二)肾虚证

主要症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气短;

腰膝酸软,性欲淡漠;

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症候分析:1.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主症。

2.头晕气短:肾虚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行头面。

3.腰膝酸软,性欲淡漠:肾虚的辩证要点。

4.小腹隐痛,喜温喜按:中阳不足,寒主收引。

5.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肾司二便。

6.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均为肾虚的表现。

治法: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

方解:1.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杜仲 怀牛膝 :补肾;

3.当归:补血活血;

4.炙甘草:调和诸药。

(三)血虚证

血虚症候: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

经行小腹绵绵作痛;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

爪甲不荣;

舌淡,苔薄,脉细弱。

症候分析:1.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主症;

2.经行小腹绵绵作痛:气血不足以滋养;

3.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血虚不能上行;

4.心悸失眠:血不养心;

5.爪甲不荣:血虚不能濡养筋及爪甲。

6.舌淡,苔薄,脉细弱:血虚之征。

治法:补血填精,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

方解:1.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杜仲

枸杞:补肾;

3.当归:补血活血;

5.人参:大补元气;

6.炙甘草:调和诸药。

四、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讲内容。

五、思考大补无煎与当归地黄饮的区别?

第二篇: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特点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历代中医妇科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及重要学说。

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及发展简史。

3、了解:每个历史阶段中医的特点

【教学内容】

参考《中国医学通史》相关史料,分为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明国时期、及现代八大历史时期,以中医妇科学术发展为核心,描绘中医妇科发展的简史。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

第一节 女性特有的器官

【目的要求】

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及生理作用。熟悉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与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

胞宫、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形态及生理作用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二、三、四节

月经、带下、妊娠与产育

【目的要求】

1.熟悉月经的生理现象。

2.掌握月经的产生与天癸、脏腑、血气、经络、胞宫的关系。3了解受孕、妊娠、产后及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的产生机理:(1)肾气(2)天癸(3)冲、任

(4)其他脏腑、经络(5)子宫

3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化

4、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5、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 6.妊娠的机理: 7.妊娠的生理现象: 8.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9.临产时的特征。10.产后机体的变化。【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熟悉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及其致病特点。

掌握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教学内容】

1.外感因素:寒、湿、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情志因素:怒、思、恐的致病特点。

3.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仆损伤。4.体质因素:不同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种类、性质、转归,并与预后有密切相关。5.脏腑功能失常 6.气血失调。

7.直接损伤冲任与胞宫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第一节

四诊

【目的要求】

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熟悉经、带、孕、产、乳辨证的要点。

【教学内容】

问诊

望诊

闻诊

切诊

经、带、孕、产、乳辨证的要点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五章

妇科疾病治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妇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代表方药。2.熟悉妇科疾病的用药原则。3.熟悉妇科疾病的主要外治法。【教学内容】

1.补肾滋肾 2.疏肝养肝 3.健脾和胃 4.补益气血 5.活血化瘀 6.理气行滞 7.清热凉血 8.温经散寒 9.利湿除痰 10.解毒杀虫

11外治法

【教学时数】3学时。第六章预防与保健

本章自学。

第七章

月 经 病

总论、第一节

月经先期 第二节

月经后期

第三节

月经先后不定期 【目的要求】

1.掌握月经病的概念及治疗原则、治疗大法。2.熟悉月经病的病因病机。3.了解月经病的范围。

4.掌握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概念发病机理。

5.掌握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发病机理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6.熟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发病机理的病因病机。7.了解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教学内容】

1.月经病的概念。

2.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3.月经病的治疗原则。4.月经病的治疗大法。

5.月经先期的概念 6.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

7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8.月经先期辨证论治 9.月经后期的概念

10.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 11.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12.辨证论治

13.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概念:

14.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 15月经先后无定期与崩漏的鉴 16.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四节 月经过多

第五节 月经过少 第六节 经期延长

【目的要求】

1.掌握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的概念、发病机理。

2.掌握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3.熟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4.了解月经过少与激经的鉴别。【教学内容】

1.月经过多的概念 2.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 3月经过多与崩漏的鉴别 4.辨证论治

5.月经过少的概念 6.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 7月经过少与激经的鉴别 8.辨证论治

9.经期延长的概念

10.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其病机为虚热、气虚或血瘀,导致冲任不固。11经期延长与崩漏的鉴别 12.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第八节

【目的要求】

1.掌握经间期出血、闭经的概念及发病机理。

2.掌握经间期出血、闭经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3.熟悉经间期出血、闭经的病因病机。

4.了解经间期出血与月经先期、月经过少及赤带的鉴别 5.了解闭经与妊娠、月经后期的鉴别。【教学内容】

1.经间期出血的概念 2.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

3经间期出血与月经先期的鉴别 4.辨证论治: 5.闭经的概念 闭经的病因病机)7闭经诊断

8.闭经与妊娠、月经后期的鉴别 9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九节 崩漏

【目的要求】

1.掌握崩漏的概念以及崩中、漏下的不同。

2.掌握崩漏的发病特点及辨证要点,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崩漏有何特点。3.掌握崩漏的治则及治崩三法。

4.了解崩漏与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鉴别。5.掌握崩漏的病机及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6.熟悉崩漏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

1.崩漏的概念: 经血非时暴下如注或淋漓不尽者,称崩漏。以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崩”,来势缓慢,出血量少者称“漏”。

2.崩漏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其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3.崩漏的发病特点是月经的周期、血量、持续时间严重紊乱。4崩漏诊断和鉴别诊断 5.崩漏的辨证,应着重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全身症状,并要注意病程的久暂、发病年龄等。更年期或青春期崩漏,多属肾虚证型;生育期崩漏,多属血热或血瘀证型。

6.崩漏与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的鉴别。

7.崩漏的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8.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十节

痛 经

第十一节月经前后诸症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概念及发病机理。2.掌握痛经的辨证要点。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4.掌握痛经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

5掌握:月经前后诸症的定义和辨证论治。6熟悉了解:病因病机。【教学内容】

1.痛经的概念: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多发生于经行第一二天或经前数日,也有发生于月经将净或经净之后。

2.痛经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其病机为胞脉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或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3痛经诊断和鉴别诊断

3.痛经的辨证要点:首辨其“痛”,依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喜按或拒按,结合月经的色、质及全身证候,进行辨证。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经期,多属虚。4.辨证论治: 经行乳房胀痛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6经行吐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第十二节绝经前后诸症 第十三节经断复来

【目的要求】

掌握:绝经前后诸症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绝经前后诸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预后 熟悉:经断复来的定义、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经断复来的辨证论治。

了解:诊断本病要排除恶性病变。【教学内容】

绝经前后诸症的定义 绝经前后诸症的病因病机

绝经前后诸症的诊断、鉴别诊断 绝经前后诸症辨证论治 经断复来定义

经断复来病因病机 经断复来鉴别诊断 经断复来的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带下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带下病的概念及发病机理。2.熟悉带下病的病因病机。3.了解带下病的含义。4.掌握带下病的治疗原则。

5.掌握带下病的辨证、治法、方药。

【教学内容】

1.带下病的概念: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2.带下病的发病机理:脾虚湿盛,损伤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3.带下病的病因病机:(1)脾阳虚,湿邪下注;(2)肾阳虚,闭藏失职;(3)阴虚夹湿,伤及任带;(4)湿热下注,伤及任带;(5)湿毒蕴结,损伤任带。

4带下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5.带下病的治疗原则:健脾升阳,除湿止带。6.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九章

妊娠病 概

第一节

妊娠恶阻 【目的要求】

1.掌握妊娠病的概念及治疗原则。2.掌握妊娠期间机体的生理特点。3.掌握妊娠病的治疗大法。4.掌握妊娠病的用药禁忌。5.熟悉妊娠病的病因病机。6.了解妊娠病的范围。7.掌握妊娠恶阻的概念。8.掌握妊娠恶阻的发病机理。

9.掌握妊娠恶阻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10.熟悉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 【教学内容】

1.妊娠病的概念: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2.妊娠病的病机:

(1)阴血不足,气易偏盛。(2)气机升降失常。

(3)脾肾亏虚,胎失所养所系,从而导致妊娠病的发生。

3.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但治病安胎须分先后。

4.妊娠病的治疗大法:补肾、健脾为主。补肾为固胎之本,健脾乃益血之源,本固血充则胎自可安。

5.妊娠期间用药禁忌: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药物,都应慎用或禁用。

6.妊娠恶阻的概念:强调本病是在妊娠早期的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

7.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病机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妊娠恶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8.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二节

妊娠腹痛 第三节 异位妊娠 【目的要求】

1.掌握妊娠腹痛、异位妊娠的概念。2.掌握妊娠腹痛的发病机理。3.掌握妊娠腹痛的治疗原则。4.掌握妊娠腹痛的辨证论治。5.熟悉妊娠腹痛的病因病机。6.熟悉妊娠腹痛的预后与转归。

7.熟悉异位妊娠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8了解异位妊娠的治疗新近展。

【教学内容】

1.妊娠腹痛概念:强调说明在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

2.妊娠腹痛病因病机:讲述引起妊娠腹痛常见的原因,重点说明妊娠腹痛的病机是: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3.妊娠腹痛治疗原则:以调理气血为主,佐以安胎。

4妊娠腹痛.辨证要点:依据疼痛的性质辨证疼痛的性质(虚、实、寒、热)。5异位妊娠定义: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6异位妊娠病因病机:实—宿有少腹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运送孕卵受阻,不能移行至子宫。虚—先天肾气不足 7鉴别诊断

8诊断异位妊娠最容易诊断,异位妊娠最不易诊断 9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第六节

滑胎 第十节 妊娠肿胀 【目的要求】

1.掌握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肿胀的概念。2.掌握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肿胀的发病机理。

3.掌握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肿胀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4.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5.掌握滑胎妊娠肿胀治疗原则。6.掌握妊娠肿胀的鉴别诊断。7.熟悉妊娠肿胀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

1.胎漏的概念:强调在妊娠期间,以阴道少量出血,无腰酸腹痛为特点。

胎动不安的概念: 强调说明胎动不安是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

2.胎漏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

3、胎漏、胎动不安诊断与鉴别诊断 4.胎漏、胎动不安辨证论治:。

5.滑胎的概念:强调说明滑胎发生的连续性和自然发生的特点。6.病因病机:讲述滑胎常见的病因,重点说明起其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7.治疗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孕前调治,孕后早治。孕前宜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调固冲任为主。孕后应及时保胎治疗,服药应超过以往滑胎的月份。8滑胎诊断与鉴别诊断 9滑胎辨证论治:

10.妊娠肿胀概念:强调妊娠肿胀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肿胀者。

11.妊娠肿胀病因病机:讲述妊娠肿胀的常见的病因,重点说明妊娠肿胀的病机是:阳虚,水湿内停;气滞湿停。

12.妊娠肿胀治疗原则:运化水湿为主,佐以安胎。慎用温燥、寒凉、滑利之品。

14.妊娠肿胀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3学时。

第十章

产 后 病

第一节 产后血晕 第三节、产后发热 【目的要求】

1.掌握产后病的概念及治疗原则。2.掌握产后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3.掌握产后病的治疗大法。

4.熟悉产后三病、三急、三冲的含义。

5.掌握诊断产后病应特别注意“三审”及治疗原则。

6掌握:产后血晕产后发热定义、中西医应急处理和辨证论治。7熟悉:产后血晕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认识产后血晕危及生命。8了解产后发热的预防和预后

【教学内容】

1.产后病的概念:产后病是发生在产褥期内,并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2.产后病的病因病机:重点讲述产后机体的病理特点:多虚多瘀。3.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4.产后三病、三急、三冲的含义。

5.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特别注意“三审”。

6产后血晕定义

7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 8产后血晕诊断 9产后血晕辨证论治

10、产后发热定义: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之。

11、产后发热病因病机 12产后发热诊断

13、鉴别诊断蒸乳发热

乳痈发热

14、产后发热危重症处理

15、产后发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热型、腹痛、恶露 治疗原则: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

危急重证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四种证型的主要证候、治法、方药。

16、产后发热转归与预后:

血虚、血瘀-----症情较轻;外感-----变化多,可内传,其中中暑发热较重; 感染邪毒-----最急最重,危及生命,可致残疾 【教学时数】3学时。

第四节 产后腹痛

第五节、产后恶露不绝 第十节 缺乳

【目的要求】

掌握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缺乳的定义和辨证论治。熟悉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缺乳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

1、产后腹痛定义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2、病因病机 3诊断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产后恶露不绝的概念: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血露不尽”、“恶露不止”。

6.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所致。

7.产后恶露不绝本病的辨证,应以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等以辨别寒、热、虚、实。如恶露量多,色淡,质稀,无臭味,多为气虚;量多,色红或紫,质粘稠而臭秽,多为血热;色紫暗有块,多为血瘀。8.辨证论治:

9.缺乳的概念: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或乳汁有而不下,称为“缺乳”。

10.缺乳的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血化源不足和肝气郁结,乳汁排泄不行所致。

11.辨证论治:乳汁不足,证有虚实。如乳房柔软,无胀痛感,乳汁清稀者,多为虚证;乳房胀硬而痛,质浓稠者,多为实证。此外还注意有无乳头凹陷和皲裂。治疗应调理气血,通络下乳为主。虚者治宜补益气血,通络增乳;实者治宜疏肝解郁,通络下乳。用药时应注意补气养血与增液之品同用,以增乳汁之化源,疏肝应与补血之品同用,以调肝之郁结,无论虚实皆宜佐入通络下乳之品,以助乳汁的运行。同时,要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保证产妇摄入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教学时数】3学时。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不孕症、第二节

癥瘕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孕症、癥瘕的概念。2.掌握不孕症癥瘕的发病机理。

3.掌握不孕症癥瘕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4.熟悉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

1.不孕症的概念:强调说明不孕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2.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亏虚,不能摄精受孕或邪气阻滞,不能摄精受孕。

3.诊断要点

4治疗原则:虚证宜温肾填精,养血益冲任;实证宜疏肝解郁,化痰除湿行血 5.辨证论治: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型 6.癥瘕的概念: 说明癥与瘕的不同特点。

7.癥瘕的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机阻滞,瘀血内停。

8.治疗原则:病在气者,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活血;病在血者,以活血破瘀为主,佐以理气。9.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三节 阴挺 第四节 阴 痒 第八节盆腔炎 【目的要求】

1.掌握阴挺阴痒急、慢性盆腔炎的概念。2.掌握的阴挺阴痒急、慢性盆腔炎发病机理。

3.掌握阴挺阴痒急、慢性盆腔炎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举例。4.熟悉阴挺阴痒急、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

子宫脱垂的概念: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病因病机:主要机制是冲任不固,提摄无力所致.临床常见有气虚及肾虚。

子宫脱垂辨证论治:

阴痒的概念:妇女外阴部或阴道内瘙痒,甚则痒痛难忍,或伴有带下增多者,称之为阴痒。

.阴痒的病因病机:肝肾阴虚,肝经湿热下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作痒。.阴痒辨证论治: 急性盆腔炎

定义

病因病机

诊断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慢性盆腔炎

定义

病因病机

诊断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三篇:中医伤科学教案

《中医伤科学》教案

何 伟

授课名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第一节,共三节)

授课人: 何 伟 教授

学生专业: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

层次、年级:本科 2002级骨伤专业方向

授课时间: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股骨头坏死中西医基本概念、发病机理、流行病学资料、分类。

2、熟悉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病理变化过程、影像诊断方法、常用分期分型方法、塌陷发生的生物学、生物力学基础、塌陷的预测、塌陷对修复的影响。

3、掌握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方法、中医辩证原则、保髋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分期分型、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保髋治疗原则。

2、难点—— 股骨头坏死x线表现的病理学基础、塌陷的预测、塌陷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为主,运用丰富的临床病例和典型影像资料,提高教学效果。基本教材:袁 浩主编《中医骨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籍:董天华、郑召明译《骨坏死——病因诊断与治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病因、流行病学资料、分类(10分钟)

由救治军嫂韩素云的故事引入本节讲授内容。通过这个典型病例说明:该病具有中青年好发、双侧为多、治疗困难、本教研室长期致力于本病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学术影响。

病名: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定义: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定义,骨坏死是指骨的血供中断后骨细胞和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按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dic surgeons,aaos)定义,onfh是一种由于骨细胞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引起塌陷(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由于难以减少的三大致病因素(创伤、激素、酒精)的存在,该病已成为中青年常见的 骨科疾病之一。该病可分为创伤与非创伤两类。创伤以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后引起最常见(举例),非创伤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很多,以激素与酒精最常见,以 2003年 sras后相当比例的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为例,说明该病发病的普遍性。其中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80%左右的患者为双侧致病,轻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致残,该病的防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补充介绍我科的流行病学资料

2、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5分钟)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主要优势:从整体上认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应。激素乃药邪、易耗津动血;酗酒乃久嗜辛辣、湿热蕴结或痰湿内壅、阻滞筋脉,结果髓枯骨失濡养、而股骨头对缺血至为敏感,故而发为坏死。治疗上强调整体治疗、以人为本,既注重坏死修复、也注重生存质量的改善。

3、发病机理(5分钟)

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血管内凝血、脂肪代谢紊乱等多条途径引起股骨头缺血有关。

4、病理(10分钟)

⑴ 缺血坏死期。特点:缺乏x线特征。

⑵ 修复期 修复发生在活骨与死骨之间

⑶ 塌陷 修复造成的肉芽带是力学上的薄弱环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塌陷。

⑷ 骨性关节炎形成(软骨退变)关节面塌陷使软骨遭受异常应力,软骨退变。补充介绍对塌陷的新认识。

强调分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实际上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连续的、联系的、变化的,避免把分期绝对化。

5、诊断(10分钟)

⑴ 病史 外伤(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激素、酒精;另外减肥药、抗精神病药、避孕药

⑵ 症状与体征

① 疼痛:部位、性质。

② 功能障碍:外展与旋转受限为主,双侧对照。

③ 跛行: 痛性、塌陷后早期、发生半脱位往往跛行明显。

④ 肌肉萎缩:单侧患病反应废用程度,双侧

⑶ 影像学检查 着重讲授x线分期分型方法以及x线片检查的病理学基础,介绍ficat分期、arco分期;核磁共振(mri)、同位素骨扫描(ect)、ct在诊断中的作用。坏死类型的多样化,决定了坏死后分期分型的复杂以及预后的巨大差异。

★ 讨论(5分钟)

1、中医药诊治股骨头坏死的优势与不足。

2、为诊断股骨头坏死,如何合理选择影像检查。

3、诊断股骨头坏死为何必须摄髋关节蛙位x片。

第四篇:中医妇科学提纲

[键入文字]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 总论

1.《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 四乌贼骨—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 睡忍痛,慢临盆。3.胞宫具有 排出月经 和 孕育胎儿 的作用。

4.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5.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6.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7.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8.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9.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10.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11.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2.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13.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14.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键入文字]

15.肾在月经中的作用。(JD)

答: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互相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肾气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宅,冲任之本,并能促进天癸的的成熟。故有“经水出诸肾”之说。16.从中医角度叙述肾在月经产生中的主导地位。(LS)

答: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肾藏精、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气帅血,在月经产生的生理中起主导作用。

①肾藏精,主生殖,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泻精气的作用,发挥其化生月经、主生殖的功能。

②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天癸竭,月经断竭。

③肾为冲任之本,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任虚冲衰则经水断绝,然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

④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气血之根在于肾,气血久虚,常从肾治,补肾益精,生化气血,以调经助孕。

⑤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冲、任、督脉相关,与胞宫相系,直接影响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⑥肾与脑相通,直接参与月经的调节。

⑦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中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生理,包括月2

[键入文字]

经生理的正常。

综上所述,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 月经病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 治本以调经 ;二是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XZ、PD)

答:①重在治本调经,治本即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调经是针对病机运用各种治法使月经恢复正常,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法调治。

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除,若因他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

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月经先期

1.概念:月经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

2.病因病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热——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DX)。3.辨证论治

[键入文字]

① 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 ② 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③ 阳盛血热证——清热凉血调血——清经散; ④ 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⑤ 肝郁血热证——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 月经后期

1.概念: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落后”、“月经延后”、“经迟”。2.病因病机

虚证:肾虚、血虚、虚寒——经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实证:血寒、气滞——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溢

3.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4.辨证论治

① 肾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② 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③ 血寒证——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贵要略》; ④ 实寒症——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⑤ 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 月经先后无定期

1.概念: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4

[键入文字]

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向后无定期”、“月经愆期”、“乱经”。2.辨证论治

① 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② 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  月经过多

1.概念: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

2.病因:气虚、血热、血瘀。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3.辨证论治

① 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

② 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③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三

七、茜草。 月经过少

1.概念: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2.辨证论治

① 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 ② 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③ 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

[键入文字]

④ 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 经期延长

1.概念: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2.病因病急:①气虚:冲任失约;②血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③血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3.辨证论治

① 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

② 虚热证——养阴清热止血;

③ 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 经间期出血

1.概念: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相当于西医学排卵期出血,长久失治误治可发展为崩漏。

2.病因:肾阴虚、湿热、血瘀(TK/XZ)。3.辨证论治

① 肾阴虚证——滋养肾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② 湿热证——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 ③ 血瘀证——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 崩漏

1.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6

[键入文字]

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2.病因:脾虚、肾虚、血热和瘀血。病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3.简述治崩三法。(TK)

答: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4.简述崩漏的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答: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疗大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止血,澄源即求因治本,根据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的不同,复旧即使调理善后。

5.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6.辨证论治

① 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

②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③ 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键入文字]

④ 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⑤ 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⑥ 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⑦ 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 闭经

1.闭经: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2.西医根据闭经部位的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其他内分泌异常性闭经。

3.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补中有通,攻中有养。

4.辨证论治(XZ/TK)

①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② 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③ 阴虚血燥证——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④ 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 ⑤ 痰湿阻滞证——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键入文字]

 痛经

1.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2.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痛经者,又称功能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

3.继发性痛经: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为继发性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4.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5.辨证论治

① 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② 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 ③ 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经汤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④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

⑤ 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调肝汤或益肾调经汤;  月经病小结

1.鉴别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及崩漏。

答: 月经先期是月经周期的缩短,在经量和行经时间上无明显改变。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的延长,经量和行经周期正常。而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的失常。

2.鉴别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及闭经。

[键入文字]

答: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的延长,在行经和经量上若不合并其他病无明显改变。月经过少主要是指经量发生改变,变少,每月低于20mL。闭经则指是女子年满十六岁月经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月经无的来潮。

3.血瘀导致的月经病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

 带下病

1.广义带下病:泛指经带胎产杂等妇科疾病,因为多发生在带脉以下,故称带下病。

2.狭义的带下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

3.生理性带下:属于妇女体内的一种阴液,是由胞宫盛润于阴道的白色或透明,无特殊气味的黏液,其量不多。见于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带下量增多而无其它不适症状者。

4.病理性带下(带下病):指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多 1.阴道炎的鉴别

① 念珠菌性阴道炎——凝乳状、或豆腐渣样、质稀薄而有臭气。外阴奇痒难忍。

② 滴虫性阴道炎——灰黄或黄绿色,稀薄,或成脓性状,腥臭味,有泡沫。

[键入文字]

③ 细菌性阴道病——淡黄色或血样脓性赤带,质稀。外阴坠胀,灼热或疼痛。

④ 老年性阴道炎——稀薄淡黄,或赤白,甚者为脓性。阴道烧灼感。

2.治疗大法:健脾升阳除湿。

3.病因:湿邪是主要原因;病机:任脉不固,带脉失约。4.辩证论治

① 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W:完带汤出自哪本医术,药物组成,治疗哪种疾病,其证型及功效是什么。

答:完带汤出自于《傅青主女科》,药物组成:白术、白芍、淮山药、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车前子、甘草。它适用于带下病的脾阳虚证,其主要表现为带下白色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功效为健脾益气,升阳除湿。② 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③ 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④ 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W:止带汤出自哪本医术,药物组成,治疗哪种疾病,其证型及功效是什么。

答:出自《世补斋·不谢方》,药组: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它适用于带下病的

[键入文字]

湿热下注证,其主要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或成脓性,质粘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⑤ 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  带下过少

1.概念:指带下明显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痛痒,甚至阴部萎缩者。2.病因:肝肾亏损,血枯瘀阻;病机:阴液不足,不能渗润阴道。3.辨证论治

① 肝肾亏损——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② 血枯瘀阻——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  妊娠病

1.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为妊娠病,又称“胎前病”。

2.简述妊娠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答:发病机理:①阴血虚;②脾肾虚;③冲气上逆;④气滞; 治疗原则:以胎元的正常与否为前提,胎元正常者,治病与安胎并举,如因母病而致胎不安者,重在治病,病去则胎自安;如因胎不安而致母病者,重在安胎,胎安则母病自愈。安胎之法,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若胎元不正堕胎难留,或胎死不下,12

[键入文字]

或孕妇有病不能继续妊娠者,宜从速下胎以益母。

3.简述妊娠期的用药原则:俊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恶阻

1.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之。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2.病因病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可继发气阴两虚。(XZ)病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TK)

3.治疗原则:调气和中,降逆止呕。(TK)4.辨证治疗(XZ)

① 脾胃虚弱——口淡、呕吐清涎——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脾虚痰湿——口中淡腻,呕吐痰涎)

② 肝胃不和证——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

③ 气阴两虚证——干呕或呕吐血性物——益气养阴,和胃止呕——生脉散合增液汤;  胞阻

1.胞阻:即妊娠腹痛,指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

2.病因:血虚气滞虚寒;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3.辨证论治

① 血虚证——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

[键入文字]

② 气滞证——疏肝解郁,养血安胎——逍遥散; ③ 虚寒证——暖宫止痛,养血安胎——胶艾汤;

④ 血瘀证——养血活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异位妊娠

1.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

2.宫外孕: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3.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中又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最常见。

4.病机本质:少腹血瘀实证。

5.西医学认为慢性输卵管炎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XZ)

6.临床表现:①停经:多在六周左右;②腹痛;③阴道不规则流血;④晕厥与休克。

7.简述异位妊娠破裂的急症处理。

答:①患者平卧,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观察患者神志。②急查血常规、血型及交叉配血,或做回收自身血准备。③立即给予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④有条件者可同时服用参附汤回阳救逆,或服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以益气固脱,活血化瘀。⑤若经以上处理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应立即手术。8.辨证论治

① 未破损期——活血化瘀、消癓杀胚——宫外孕Ⅱ号方加蜈蚣、14

[键入文字]

全蝎、紫草;

② 已破损期(休克型)——益气固托,活血祛瘀——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

③ 已破损期(不稳定型)——活血化瘀,佐以益气——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

④ 已破损期(包块型)——活血祛瘀消癓——宫外孕Ⅱ号方。 胎漏、胎动不安(病案分析)

1.胎漏: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腰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2.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腰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3.七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合并感染。4.简述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答: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病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瘀。

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则胎失所系。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则胎元不固。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而不顾。血瘀:瘀阻子宫、冲任、气血不合,胎元失养而不顾。5.辨证论治(四大主症:阴道出血、腰酸、腰痛、下坠)① 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滋肾育胎丸; ② 血热证(BL)

[键入文字]

【证候分析】热邪直犯任冲、子宫,内扰胎元,胎元不固,故妊娠期阴道出血。血为热灼故色鲜红或深红。热邪内扰,胎气不安,胎系于肾,故见腰酸。心烦不安、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血热之象。

【治法方药】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当归散。保阴煎——生地10g、熟地10g、白芍10g、山药5g、续断5g、黄芩5g、黄柏5g、甘草5g;

当归散——当归、白芍、黄芩、白术、川芎。③ 气血虚弱证(BL)

【证候分析】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载胎养胎,胎元不固,气不摄血,故见阴道出血。气血虚弱,本源不足,故色淡质稀。小腹空坠而痛。正是气虚系胞无力,血虚胞失濡养所致。气血虚弱亦不能化精滋肾,故腰酸;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虚弱之证。

【治法方药】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人参5g、白术5g、炙甘草5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杜仲10g、陈皮5g; ④ 血瘀证

【证候分析】胎居子宫,癥积瘀血碍其长养,胎元不固,故见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或跌仆闪挫,气血失和,冲任子宫淤滞,故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血色暗红,舌暗有瘀斑,脉沉弦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方药】活血化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16

[键入文字]

芍药、丹皮、桃仁、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堕胎、小产

1.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2.堕胎:凡妊娠12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3.小产: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4.暗产: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5.发病机理:冲任损伤,胎结不实,胎元不固。6.治疗原则:下胎益母。 滑胎

1.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孕屡堕”。

2.病因:肾虚,脾肾虚弱、气血两虚、血热、血瘀。病机:母体冲任损伤;胎元不健。

3.治疗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阶段性原则。4.辨证论治

① 肾虚证——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补肾固冲丸;

② 肾阳亏虚证——温肾补阳,固冲安胎——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③ 肾精亏虚证——补肾填精,固冲安胎——育阴汤; ④ 脾肾虚弱证——补肾健脾,养血安胎——安奠二天汤; ⑤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 ⑥ 血热证——清热养血,滋肾安胎——保阴煎;

[键入文字]

⑦ 血瘀证——祛瘀消癥,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产后病

1.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褥病。

2.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约需6~8周,此期称为“产褥期”,又称“产后”。3.小满月:即产后一月,即弥月。

4.大满月:即产后3月(百日)为大满月。5.新产日:产后7日称为新产日。

6.历代医家将产后危急病症概括为 三冲,即冲心、冲肺、冲胃; 三病,即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急,即呕吐、盗汗、泄泻。7.产后病的病因可概括为:①亡血伤精,②元气受损,③瘀血内阻,④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病机:多虚多瘀。8.产后“三审”是指什么?

答: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9.试述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禁忌。

答:应根据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开郁无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不宜过于温燥;清热勿过于苦寒;解表不过于发汗;攻里不过18

[键入文字]

于削伐;掌握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峻下、通利;以防亡阳、亡阴、亡津液。 产后血晕

1.产后出血:胎儿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

2.西医产后出血常见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答:病因:①最常见:子宫收缩乏力;②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膜残留;③软产道损伤:会阴、宫颈、阴道损伤。④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3.辨证分型

① 血虚气脱证——益气固托——参附汤;

② 瘀阻气闭证——行学逐瘀——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 产后发热

1.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2.生理现象:产后1~2日内,由于阴血骤虚,阳气外浮,而见轻微发热,而无其他症状者,此乃营卫暂时失于调和,一般可自行消退。

3.病因: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4.辩证分型

[键入文字]

① 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

② 外感证——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 ③ 血瘀证——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

④ 血虚证——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 产后腹痛

1.儿枕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2.病机:气血运行不畅,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治疗:补虚化瘀,调畅气血。3.病症论治

① 气血两虚证——补血益气,缓急止痛——肠宁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② 瘀滞子宫证——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生化汤;  产后恶露不绝

1.概念: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2.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

3.血性恶露:色鲜红、量较多,主要为血液的恶露,持续约3~7天。4.浆液性恶露:恶露色淡红,量由多渐少,称为浆液性恶露,持续约7~10天。

[键入文字]

5.白恶露:不含血色的恶露,约2~3周干净。

6.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需6~8周时间。

7.病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病因:气虚、血瘀、血热。8.辨证论治

① 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②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③ 血热证——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妇科杂病  癥瘕

1.癥瘕: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癥瘕。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者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2.病邪:气机阻滞(瘕),瘀血、痰饮、湿浊(癥)。病因病机:气滞血瘀、痰湿瘀结、湿热瘀结、肾虚血瘀。3.辨证论治

①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蛰虫丸; ② 痰湿瘀结证——化痰除湿,活血消癥——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③ 湿热瘀阻证——清热利湿,化瘀消癥——大黄牡丹汤;

[键入文字]

④ 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消癥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 盆腔炎

1.概念: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称为盆腔炎。可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中。

2.急性盆腔炎的分类(病理改变):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

3.急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① 热毒炽盛证(BL)

【证候分析】热毒内侵,与冲任胞宫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营卫不和,故高热腹痛拒按。热毒损伤任脉带脉,则带下量多如脓血,气臭秽。热毒炽盛,湿邪瘀阻,而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之象。【治法方药】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金银花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紫背天葵20g,大黄5g,牡丹10g,桃仁10g,冬瓜仁30g,芒硝10g。② 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4.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① 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银甲丸; ② 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

[键入文字]

③ 寒湿凝滞证——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慢盆汤; ④ 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 不孕症

1.不孕症: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而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2.全不产:从未妊娠者古称“全不产”,西医称原发性不孕。3.断续:有过妊娠而后不孕者,称断续,西医称继发性不孕。4.病因病机:肾虚、肝气郁结、瘀滞胞宫、痰湿内阻。5.简述受孕必须的条件。

答:中医:男精壮,女经调,胞络通,真机时。

西医: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有正常性生活,卵子精子能在输卵管中相遇并结合成为受精卵,并能顺利的输入子宫腔内,子宫内膜已准备充分,适合于受精卵着床。6.辨证论治

①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 ② 肾阳虚证——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③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④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 ⑤ 瘀滞胞宫证——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 ⑥ 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

第五篇: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1.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2.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3.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红面赤、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4.产妇分娩后,发生与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产后腹痛”。其中以瘀血引起的,又称“儿枕痛”。(瘀血引起的产后腹痛称“儿枕痛”。)5.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通称为阴挺。西医分别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1.简述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答: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胞宫、胞脉、胞络受损,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常。2.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对妇人生理作出什麽规律性阐述?答:“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借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这成为后世医家主张妇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立论根据。3.简述肾虚可导致经、带、胎、产、乳中大部分疾病的原因。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藏精,主生殖,人体的形成、生长发育和生殖均须肾精的化生来实现。精血同源,血是女子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是月经、胎孕、分娩和哺乳的物质基础,生理性带下也是由肾精所化。因此肾虚在妇科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可导致经、带、胎、产、乳中大部分疾病。4.带下病常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型是什么? 主要病因是“湿”邪(包括外湿与内湿),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临床常见的有五种类型:①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留注下焦,伤及任带二脉;②肾阳虚损,气化失常,精关不固,精液滑脱而下;③热毒蕴结,损伤任带,约固无力;④湿热下注,流注下焦,伤及任带;⑤阴虚挟湿,损及任带,约固无力。5.生化汤的药物组成及作用特点是什么?组成是:当归、川芎、炮姜、甘草、桃仁。作用特点是:既能生新补虚,又能化恶露去瘀滞,达到行中有补、化中有生、补虚消瘀,故名生化汤 6.产后身痛的辨证论治是什么?6.(1)血虚证:治则养血益气,活血通络;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秦艽、鸡血藤。(2)风寒湿证:治则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选方独活寄生汤。(3)血瘀证:治则养血活血,通络止痛;选方:身痛逐瘀汤。(4)肾虚证:治则补肾通络,温经止痛;选方养荣壮骨汤+熟地、秦艽。1.某女,14岁,初中学生,2007年5月21日初诊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现病史:14岁处潮后,经乱无期,停闭数月后经来不尽。末次月经1月12日至今4月余不能止血,量多少不一,曾有经来如注,继而淋漓不断,经色鲜红,质略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脉细数。妇诊及盆腔B超未发现异常要求:(1)诊断(中医)(2)辨证(3)病机分析(4)治法(5)方药(主方名及处方)(1)诊断:崩漏(2)辨证:肾阴虚(3)病机分析:肾气未充,天癸未裕。肾阴虚,冲任失守,虚火动血,子宫藏泻无度,“肾虚阳搏谓之甭”(4)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5)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 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萸肉 菟丝子 鹿角胶 龟甲胶 川牛膝

2、宋某,女,40岁,农民,1997年4月就诊。白带量多,伴周身乏力半年。半年多来,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薄,无特殊气味,伴身疲倦怠,周身乏力,四肢不温,纳少便溏,时感两足跗肿,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弱。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官体后位,大小正常,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略增厚。白带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要求:诊断(病名、证型)、治法、方药。诊断:带下过多(脾虚型)。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人参 白术 山药 白芍药 苍术 陈皮黑荆芥柴胡车前子甘草1.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2.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3.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4.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身痛”。亦称“产后关节痛”、“产后遍身痛”、“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5.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癥瘕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着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何谓天癸?答:天癸,男女皆有。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 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泌至,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2.简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1)重在治本以调经,(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3.简述妊娠病常见的发病机理。答:(1)阴血虚,(2)脾肾虚,(3)冲气上逆,(4)气滞。4.产后恶露不绝的辨证论治是什么?本病辨证应以恶露的量、色、质、味—来辩寒热虚实。恶露: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为气虚;量多、色红、或紫、质稠而有臭秽者为血热;量多、色暗、有块者为血瘀。治疗遵循: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1)气虚证:治则益气养血,固摄冲任;选方补中益气汤+阿胶、艾叶等。(2)血热证:治则养阴清热止血; 选方保阴煎+益母草、贯众。(3)血瘀证:治则活血化瘀止血;选方生化汤+益母草、炒蒲黄 5.脾虚带下的治则方药及组成是什么?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人参白术山药白芍药苍术陈皮黑荆芥柴胡车前子甘草 6.简述不孕症的辨证分型及其治疗原则。肾虚型: ①肾阳虚:补肾暖宫,养血温冲。②肾阴虚:滋肾益精,养肝调冲。肝郁型:疏肝解郁,养血理脾。痰湿型:燥湿化痰,理气调冲。血瘀型:温经化瘀,活血调经。1.某女,25岁,职员。2005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行经腹痛3年。现病史: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妇检及盆腔B超未发现异常。要求:(1)诊断(中医)(2)辨证(3)病机分析(4)治法(5)方药(主方名及处方)(1)诊断:痛经(2)辨证:气血虚弱(3)病机分析:气血不足,冲任亦虚,经行之后,血海更虚,子宫、冲任失于濡养,故经期小腹隐痛,喜按;气血两虚血海未满而溢,故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脉细无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4)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5)方药:圣愈汤人参黄芪熟地当归 川芎白芍2.某女,月经先期,经量少,色红无块,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舌质偏红,苔少,脉沉细。结婚4年末孕。要求: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分析、治疗原则、代表方及组成。中医诊断:不孕症(肾阴虚型)。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证候分析:(略)治疗原则:滋肾益精,养肝调冲。代表方:养精种玉汤。组成:当归 白芍 熟地 山芋肉

下载中医妇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妇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妇科学(共5则范文)

    中医妇科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绪言1 中医妇科学定义: 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 中医妇......

    《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妇科学课》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1 《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

    中医妇科学 第一单元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 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固冲调经-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

    中医妇科学知识要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

    中医妇科学知识要点总结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568) 月经病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肝郁化热证......

    中医妇科学考点复习总结(共5篇)

    中医妇科学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固阴煎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的位置 2.****的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子门的位置......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范文大全]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大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