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11平方差教案
9.11平方差公式
目标:
1、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能运用公式进行运算。
3、会用几何图形说明公式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重点:能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难点:能在题目中找出公式中的a、b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并引出课题
问: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y2y2 3a3a 2ab2ab
(二)探索新知,尝试发现
问:依照以上三道题的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式子的左边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它们的结果有什么特征? ③能不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
问:你能用文字语言表示所发现的规律吗?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三)数形结合,几何说理
活动探究,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来说明平方差公式
(四)巩固运用,内化新知
1、通过寻找题目中的与公式对应的a、b加深公式理解,并以(3)、(4)为例题讲解解题过程。
(1)xyxy(2)x3x3
11例(3)3y3y例(4)aa
44
2、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111(1)2xy2xy(2)xyxy
323
23、通过判断加深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1)3x4y3x4y
(2)3x4y3x4y
(3)3x4y4y3x
例(4)3x4y3x4y
4、练习
(1)xyxy
(2)mnmn
1111(3)3a2b2b3a
(4)abab
232
35、练习
例(1)2ab2ab4a2b2
111(2)4a24a2a2
(3)y2x2yxyx
933
(五)课后小结,加深印象 本次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在运用公式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第二篇:平方差公式教案
灰太狼开了租地公司,一天他把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懒羊羊种植.有一年,他对懒羊羊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继续租给你, 你也没吃亏,你看如何?”懒羊羊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同学们,你们觉得懒羊羊有没有吃亏?
一、知识回顾:
多项式与多项式怎样相乘的? 和学生拉近距离,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 =
=
3、(2x+1)(2x-1)
4、(x+5y)(x-5y)=
= =
=
2、归纳: 观察算式结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有 项。
②算式都是两个数的 与 的 _____ 的积。即两个因式中,有一项 ,另一项。计算结果后,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计算结果都是前项的 减去后项的。
三、合作交流:
1、猜想:
2、验证:
3、得出:
(a+b)(a-b)=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四、例题精析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可用平方差公式 :(1)(-a+b)(a+b)(2)(-2a+b)(-2a-b)(3)(-a+b)(a-b)(4)(a+b)(a-c)
2、参照(a+b)(a-b)= a2-b2填空
3、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2)
4、计算:(1)
(2)
巩固提升(根据时间的变化而定)
1、下列多项式乘法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x+1)(1+x);B.(2x-5)(2x+5)C.(-a+b)(a-b);D.(x2-y)(x+y2)
2、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1)(3x+4)(3x-4)(2)(3a+2b)(2b-3a)(3)(-4x-3y)(-4x+3y)
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1)51×49(2)998×1002 4.判断对错,如果有错,如何改正? ⑴;⑵;⑶;
五、小结:平方差公式的特征:(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这两项中有一项
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2)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3)先平方,后相减。
公式中的可以表示单项式(数字,字母), 也可以表示多项式(如x+y)。
六、作业
教科书156页-----1 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每个算式的特点和结果的特点,挖掘题目之间的共性,发现规律,猜想公式,从而经历从-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归纳这-数学思想方法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公式以剖析a、b为目的,对于帮助学生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公式运用中,相信学生会更加得心应手.尝试、交流、教师点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预设,防微杜渐.
第三篇:平方差公式教案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牟平实验中学 隋玲
一、教材分析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整式的加减及整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地位,是初中阶段的第一个乘法公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全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几何图形说明公式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以及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释平方差公式,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小明的妈妈领着小明到新房子去,进了客厅,妈妈说:“客厅长6.1米,宽5.9米,能帮我算一下客厅的面积吗?”小明没有带笔和计算器,你能快速帮助小明算出客厅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说明数学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同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本节课的知识来解决。
问题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x+1)(x-1)= ;(2)(m+2)(m-2)= ;(3)(2x+1)(2x-1)= .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殊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学习习近平方差公式作了铺垫,让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引出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
(二)探索新知,尝试发现
问题2:依照以上三道题的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式子的左边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它们的结果有什么特征?
③能不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式子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并猜想出:
.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掌握的多项乘法法则的基础上,探索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平方差公式,这样更加自然、合理.
(三)数形结合,几何说理
问题3:活动探究:将长为(a+b),宽为(a-b)的长方形,剪下宽为b的长方形条,拼成有空缺的正方形,并请用等式表示你剪拼前后的图形的面积关系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拼游戏活动,利用这些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进一步从几何角度验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代数与几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对于任意的a、b,由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计算:
(四)总结归纳,发现新知,验证了其公式的正确性.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表示所发现的规律吗?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五)剖析公式,发现本质 在平方差公式
中,其结构特征为:
①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其中“a与a”是相同项,“b与-b”是相反项;右边是二项式,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即
;
②让学生说明以上四个算式中,哪些式子相当于公式中的a和b,明确公式中a和b的广泛含义,归纳得出:a和b可能代表数或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平方差公式,体验公式的简洁性并通过分析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在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a、b的广泛含义,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使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能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巩固运用,内化新知
问题5:判断下列算式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2x+3a)(2x–3b);(2)(3)(-m+n)(m-n);(4)(5)
.
;
;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具备的条件.巩固平方差公式,进一步体会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
问题6: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1)(2a–3b)(2a–3b)=4a2-9b2()
(2)(x+2)(x – 2)=x2-2()
(3)(-3a-2)(3a-2)=9a2-4()(4)
()设计意图:对学生常出现的错误,作具体的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具备的条件.
问题7:计算:
(1)(2x +3)(2x-3);(2)(b+2a)(2a-b). 解:(1)(2x + 3)(2x –3)=(2x)-3 = 4x -9
2(2)(b+2a)(2a-b)=(2a)-b =4a-b
设计意图:解决操作层面问题.可提议用不同方法计算,以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七)拓展引申,发展思维 问题8:计算:
(1)首先看本节课的开始题目,你能帮助小明吗?(2)98×(-102);(3)
.
设计意图:首位呼应,运用本节课的内容解决开始的问题;把相乘两数转化成两数和与两数差的乘积形式,此题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和数式通性;另一题是平方差公式与一般多项式乘法的综合,注意不能用公式的仍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
(八)小试牛刀,挑战自我
1.在下列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多项式:
2.看谁算得快:
设计意图:设计此组题旨在从正反两方面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由结果追溯算式中的相同项和相反项,关键在于理解公式结构特征,同时锻炼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第2个填空题有两种填法,属开放设计.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公式结构特征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九)总结概括,自我评价
问题10: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从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十)课后作业 必做题:习题1.选做题:1.2.计算:(1)(2)(3)
;
;
.,则A的末位数是_______.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处理有较大的弹性,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平方差公式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平方差公式 授课:张福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行得出平方差公式,再通过练习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1)2001×1999(2)998×1002 [生甲]直接乘比较复杂,我考虑把它化成整百,整千的运算,从而使运算简单,2001可以写成2000+1,1999可以写成2000-1,那么2001×1999可以看成是多项式的积,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可以很快算出.[生乙]那么998×1002=(1000-2)(1000+2)了.[师]很好,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运算一下.[生](1)2001×1999=(2000+1)(2000-1)=20002-1×2000+1×2000+1×(-1)=20002-1 =4000000-1 =3999999.(2)998×1002=(1000-2)(1000+2)=10002+1000×2+(-2)×1000+(-2)×2
=10002-22 =1000000-4 =1999996.[师]2001×1999=20002-12 998×1002=10002-22 它们积的结果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那么其他满足这个特点的运算是否也有这个规律呢?我们继续进行探索.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1)(x+1)(x-1)(2)(m+2)(m-2)(3)(2x+1)(2x-1)(4)(x+5y)(x-5y)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生甲]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两项.[生乙]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例如算式(1)是x与1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2)是m与2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3)是2x与1•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4)是x与5y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师]这个发现很重要,请同学们动笔算一下,相信你还会有更大的发现.[生]解:(1)(x+1)(x-1)
=x2+x-x-1=x2-12(2)(m+2)(m-2)=m2+2m-2m-2×2=m2-22(3)(2x+1)(2x-1)=(2x)2+2x-2x-1=(2x)2-12(4)(x+5y)(x-5y)=x2+5y·x-x·5y-(5y)2 =x2-(5y)2 [生]从刚才的运算我发现: 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和我们前面的简便运算得出的是同一结果.[师]能不能再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生]能.例如: 51×49=(50+1)(50-1)=502+50-50-1=502-12.即(50+1)(50-1)=502-12.(-a+b)(-a-b)=(-a)·(-a)+(-a)·(-b)+b·(-a)+b·(-b)=(-a)2-b2=a2-b2 这同样可以验证: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因为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后,中间两项是同类项,且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和为零,只剩下这两个数的平方差了.[师]很好.请用一般形式表示上述规律,并对此规律进行证明.[生]这个规律用符号表示为:(a+b)(a-b)=a2-b2.其中a、b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任意的单项式、多项式.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可以做如下证明:(a+b)(a-b)=a2-ab+ab-b2=a2-b2.[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能不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a+b)(a-b)=a2-b2起一个名字呢? [生]最终结果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叫它“平方差公式”怎样样? [师]有道理.这就是我们探究得到的“平方差公式”,•请同学们分别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叙述这个公式.(出示投影)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2-b2 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用它直接运算会很简便,但必须注意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应用.在应用中体会公式特征,感受平方差公式给运算带来的方便,从而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出示投影片)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b+2a)(2a-b)(3)(-x+2y)(-x-2y)例2:计算:
(1)102×98(2)(y+2)(y-2)-(y-1)(y+5)[师生共析]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公式的结构特征,学会对号入座.在例1的(1)中可以把3x看作a,2看作b.即:(3x+2)(3x-2)=(3x)2-22(a+b)(a-b)=a2-b2 同样的方法可以完成(2)、(3).如果形式上不符合公式特征,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转化工作,使它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比如(2)应先作如下转化:(b+2a)(2a-b)=(2a+b)(2a-b).如果转化后还不能符合公式特征,则应考虑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作如上分析后,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两个例题.•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板演进行评析达到巩固和深化的目的)[例1]解:(1)(3x+2)(3x-2)=(3x)2-22=9x2-4.(2)(b+2a)(2a-b)=(2a+b)(2a-b)=(2a)2-b2=4a2-b2.(3)(-x+2y)(-x-2y)=(-x)2-(2y)2=x2-4y2.[例2]解:(1)102×98=(100+2)(100-2)=1002-22=10000-4=9996.(2)(y+2)(y-2)-(y-1)(y+5)=y2-22-(y2+5y-y-5)=y2-4-y2-4y+5 =-4y+1.[师]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利用平方差公式应注意什么?
[生]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1)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是表示数的单项式、多项式即整式.(2)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3)有些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表面上不能应用公式,•但通过加法或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适当变形实质上能应用公式.[生]运算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才行.[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一组闯关练习.优胜组选派一名代表做总结发言
第五篇:平方差教案(范文)
《平方差公式》教案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 “1.5平方差公式”(第一课时)内容解析: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及整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地位,是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公式.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全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学难点:通过探索规律,归纳出平方差公式,解决数学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应用能力。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情感与态度:会用几何图形说明公式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目标解析:
1、让学生经历“特例──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一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同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和归纳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2、让学生了解平方差公式产生的背景,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并在练习中,对发生的错误做具体分析,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和拓展新知这一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积累解题的经验,体会成功的喜悦.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但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确定错某些项符号及漏项等问题.学生学习习近平方差公式的困难在于对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运用变式训练揭示公式的本质特征,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释平方差公式,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巩固,引出课题
问题1:多项式乘多项式是怎么运算的? 问题:2:计算下列各多项式的积(1)x2x2(2)13a13a(3)x5yx5y(4)2yz2yz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殊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学习习近平方差公式作了铺垫,让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引出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
(二)探索新知,尝试发现
问题3:依照以上四道题的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式子的左边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它们的结果有什么特征?
③能不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式子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并猜想出:ababab.
22【设计意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已掌握的多项乘法法则的基础上,探索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平方差公式,这样更加自然、合理.
(三)理解公式,发现本质
通过观察平方差公式,体验公式的简洁性并通过分析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判断两个因式相乘时能否用平方差公式的关键,是看这两个因式中是否存在完全相同的项及互为相反数的项.在平方差公式(ab)(ab)ab中,其结构特征为:
①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其中“a与a”是相同项,“b与b”是相反项;右边是二项式,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即ab;
②让学生说明练习的几个算式中,哪些式子相当于公式中的a 和b,明确公式中a和b的广泛含义,归纳得出:a和b可能代表数或代数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平方差公式,体验公式的简洁性并通过分析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在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a、b的广泛含义,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使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能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形结合,几何说明
问题4:活动探究:将长ab为,宽ab为(的长方形,剪下宽为b的长方形条,拼成有空缺的正方形,并请用等式表示你剪拼前后的图形的面积关系(ab0).
222
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拼游戏活动,利用这些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进一步从几何角度验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代数与几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对于任意的a、b,由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计算:ababa2ababb2a2b2,验证了其公式的正确性.
(五)巩固运用,内化新知
问题5:判断下列算式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2x3a2x3b(2)t1t1
22(3)mnmn(4)2p3x2p3x(5)abcabc(6)(22xy)xy 33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具备的条件.巩固平方差公式,进一步体会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
问题6:计算:
(1)(2x +3)(3x-3);(2)(b+2a)(2a-b);
(3).
【设计意图】解决操作层面问题.可提议用不同方法计算,以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问题7:小明家有一块“L”形的自留地,现在要分成两块形状、面积相同的部分,种上两种不同的蔬菜,请你来帮小明设计,并算出这块自留地的面积.
【设计意图】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感受到学习了有用的数学,设计此题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相吻合,加深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
(六)总结概括,自我评价
问题8: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从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
1、书P21习题1.9第1,2题
2、(1),则A的末位数是_______.
(2);(3);
(4)(5).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处理有较大的弹性,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