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岳麓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8:4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岳麓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岳麓版》。

第一篇: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岳麓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

1.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蒸汽机的产生 ②汽车的发明 ③飞机的研制 ④核能的利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蒸汽时代的到来 C. 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3.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汽车在我国家庭中快速普及,下列品牌与最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汽车“亲缘”最近的是()

A. 长安福特 B. 北京现代 C. 东风本田 D. 上海大众 4.1901年下半年,莱特兄弟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他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的翼面试验,记录了一整套的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教据设计出了飞机。由此可见,莱特兄弟能成功发明飞机的原因是()A.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B. 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C. 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 D. 个人的不懈努力

5.“轮子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但自从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来驱动这些轮子后,它们就迅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材料中“使用内燃机来驱动这些轮子”的发明是()

A. 火车 B. 汽车 C. 飞机 D. 轮船

6.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拂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 瓦特 B. 爱迪生 C. 卡尔.本茨 D. 西门子 7.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一种使用液体燃料的动力机器。它是()A. 蒸汽机 B. 发电机 C. 电动机 D. 内燃机 8.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A. 蒸汽机的改良 B. 电动机的发明 C. 电器的发明 D. 内燃机的创设

9.“1879年12月25日,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一项最新发明,那是60盏电灯释放出的光明,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神奇的东西!”这一神奇东西的发明者来自()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1)材料一中,“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使用与什么能源有关?这些成果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材料一中,“经济统治”你是怎么理解的?

(3)阅读材料二,请你谈谈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试飞成功。所以,“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汽车的发明和飞机的研制,D项符合题意;①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需排除含①或④的ABC三项。故选D。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年到1918年,不符合材料时间;B项蒸汽时代的到来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C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在15到19世纪;D性电气时代的到来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下列品牌与“最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汽车”“亲缘”最近的是课本所学,汽车首先是由卡尔·本茨申请专利的,但是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是亨利·福特。1913年,福特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福特本人也被称为“汽车大王”,其家族成为美国几个主要财阀之一。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他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的翼面试验,记录了一整套的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教据设计出了飞机”的信息可知,美国的莱特兄弟为了研制飞机,不辞辛苦,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题干材料说明了他们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D项符合题意;ABC项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使用内燃机来驱动这些轮子”,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B项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等都以蒸汽机为动力。AD两项不合题意;飞机使用内燃机为动力,但不是驱动轮子运转的。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爱迪生发明照明电灯,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使人类世界大放光明,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极大地便利了人类的生活。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拂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爱迪生。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为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机器。故D符合题意;蒸汽机是在18世纪广泛使用的动力机器,故A不符合题意;发电机、电动机与题干的“使用液体燃料的动力机器”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汽车采用的机械动力是内燃机,所以卡尔·本茨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内燃机的创设。A项是火车和汽船的动力机械;B项是电产生的动力机械;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参观一项最新发明,那是60盏电灯释放出的光明”由此可知,参观的新发明是电灯。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作为新能源 进入生产领域。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0.【答案】(1)石油、电力。第二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对经济影响深远,深入到各个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如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等。

(4)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绝不可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科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汽车和飞机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内燃机所需的能源是石油;有轨电车是在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后出现的交通工具,它所需的能源就是电力;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汽车、飞机和有轨电车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成果。

(2)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经济影响深远,深入到各个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的废气、废水造成了环境污染。(4)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交通拥堵等问题,所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从策略上说,我们要在发展的同时主义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发展经济绝不可以环境为代价。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1课《美国内战》基础练习岳麓版

《美国内战》基础练习

1.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大 B.英国压制美国经济的发展 C.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指的是()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②南方封建主义经济 ③北方奴隶制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19世纪中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见面以手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一“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搭话后面的往往是开枪。这说明()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 C.奴隶制变成美国向往的制度 B.美国社会不稳定 D.种族问题 4.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奴隶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5.1862年,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一位六个孩子的母亲。林肯惊喜地对她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位妇女就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政治鼓动性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林肯所说的“大战”的导火索是()A.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B.北方主张开放国内市场 C.黑人奴隶起义 D.北方要求南方废除奴隶制度

6.“林肯获胜后几个星期之内,联邦的解体已经开始,这一过程迅速导致两派美国人之间的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这一战争是()

A.独立战争 B.鸦片战争 C.南北战争 D.美西战争 7.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高票当选美国总统。当时,支持者对林肯寄予的厚望是()A.废除黑奴制度 B.对外侵略扩张 C.消除经济危机 D.摆脱英国统治 8.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这样--句话:“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南北战争。”这个小妇人就是斯托夫人,引发战争的著作就是她写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黑人(汤姆叔叔)奴隶获得解放的故事。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A.废奴运动的兴起 B.反抗黑人奴隶制起义的爆发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南方组织叛乱政府

9.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

A.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限制了总统的权利

10.美国从独立到今天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承载的任务分别是()A.独立与民主 B.独立与统一 C.改革与人权 D.人权与新政 11.1862年10月,马克思在《北美事件》一文中大胆预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预言的依据是林肯()

A.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B.参与制定和完善了美国1787年宪法 C.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12.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宣布“为人占有而作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该内容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发生于美国南北战争中,此战役获胜使北方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从此战争向着有利于北方的方向发展。该战役是()

A.萨拉托加大捷 B.纳西比战役 C.约克镇战役 D.葛底斯堡大捷 14.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15.阅读下列材料: 2016年2月1日,美国两党首场总统预选在艾奥瓦州举行,拉开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序幕。美国再次受到世人关注。【名人点评 揭秘美国】

材料一 “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关注大选 聚焦林肯】

材料二 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绝境废奴 解读政策】

材料三 从1863年1月1日起,凡是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青史留名 众说纷纭】

材料四 马克思评价林肯说:“这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2)材料二发生于何时?用史实证明林肯当选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1)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1860年。林肯当选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线,直接导致了京倚美国内战的爆发。(3)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南方陷入了绝境。(4)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遇刺。因为林肯为解放黑人奴隶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篇:历史九年级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电为核心)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石油);②新机器、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③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06年,使用钨丝的电灯泡问世。

﹡爱迪生发明了许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汽车: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奔驰”车)

②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使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飞机:①发明者:美国莱特兄弟;②标志及时间: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③影响: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③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战争的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①三国同盟:德国(核心)、意大利、奥匈帝国;②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二、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概况: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坦克是一战中英国使用的新式武器)(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更多。

﹡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特点:首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五、一战期间,在中国发生的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

答:①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③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第四篇:【培优练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北师大九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第二次工业革命》培优练习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A. 能源动力 B. 通讯技术 C. 交通工具 D. 机械设备 2.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美国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3.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C.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4.下表反映了1880-1920 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水车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应用 D. 电灯的发明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5.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了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材料二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请回答:

(1)材料一中“蒸汽大王”的发明者是谁?另一种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指什么?

(2)材料二说明,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能源动力不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工业革命的条件很多,但其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国最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那时候世界上主要国家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出现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故选C。3.【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1870—1879年美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的产量,1910—1914年两国的煤炭和钢的产量明显增加,这充分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领先一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美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的产量明显增加,故选D。4.【答案】C 【解析】依据表格标题“1880-1920 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表格数字的变化反映了石油产量不断增长。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使用石油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发明了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导致对石油的使用量增多,石油产量增多。C项符合题意;蒸汽机的使用需要大量的煤炭。A项不合题意;水车需要大量的水能源,B项不合题意;电灯使用的是电力这种能源。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5.【答案】(1)瓦特、电力;(2)环境污染问题。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柄“双刃剑”。言之成理也可。须答出2点。【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蒸汽大王”指的是蒸汽机。“另一种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指电力。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受到广泛欢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极大地推动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核心。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2)根据材料内容“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可知,这是科技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要注意保护环境。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强大起来后发动对亚非国家的侵略,造成这些地区贫穷落后;使用蒸汽机对资源的消耗较大;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育

用心用情

第五篇: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XX年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法、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科技发展表现在三个领域:①电力和石油作为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②内燃机和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③电报、电话、无线电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主要发明:

电力: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西门子制造了第一辆有轨电车;

动力: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能源

交通工具的革新: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福特制成第一辆四轮汽车;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新信息传递工具:①19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有线电报②19世纪晚期贝尔发明有线电话;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4、三大能源:石油、电力、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②造成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出现了垄断组织,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英、法、美、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美国、德国的步伐较快,后来居上;英国、法国相对缓慢。

美、德后来居上的原因: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大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吸收了大量欧洲剩余资本;德国:普法战争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从法国得到大量赔款和割地。)

英、法相对缓慢的原因:由于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以至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英国、法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下来,工业生产逐渐被美国、德国赶上和超过。

下载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岳麓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岳麓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