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块5-教学资源素材
导语: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杂文集16部:《热风》《坟》《华盖
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等人)盲目地引入“死地”。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写作思路: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文本中心:
本文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既有对烈士的哀悼、赞美与惋惜之情;又有自己对死者的敬意和内疚;既突出地表现了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懑和无以言说的憎恶之情;又有对民众间存在着的愚昧思想的唾弃和抨击;作者号召人们起来革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景的期待。
表达方式特点:
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世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以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各有侧重。第一层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第二层次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第三层次以抒情为主,兼有议论。且无论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叙述、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是杂文的写作特点之一。一篇杂文往往是用叙述的方式,反映激烈的社会斗争;用议论的方式,表现对事件的深刻观察,对敌人的彻底揭露,对人民的热烈支持;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从而感染读者,激励读者。如此把三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杂文的特殊形式。本文正是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以第四部分为例:先叙述听到噩耗,指出这一杀害出乎意料之外。在叙述中已经表现了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对爱国青年无辜遇害的痛惜,对反动军阀屠戮学生的憎恨。
第二篇:教学资源素材
中外著名建筑
脸谱艺术 剪纸艺术
剪纸
车标设计 国旗欣赏
交通标志 图案
几何图案
想一想: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车牌的号码吗?
第三篇:教学资源素材
课外资料
《角的分类》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本册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本单元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情景再现:
本着“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阵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 体验数学”的思想,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设计:
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帮助概念的建构。
角的分类是本单元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认识平角和周角。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组织学生复习旧知“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为促进概念的同化,认识平角周角作好铺垫。
二、在“做”字上下工夫,设计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形成。
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就要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只有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是“做数学”的关键。心理学家皮来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另外在生活中学生已接触了很多的角,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相关角的知识。为此,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我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找到很多的角,再在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画下来,测量出角的度数,为角的分类作好了素材的准备。同时,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平角、周角这两者是不是角?这样,疑问在操作中产生,角的概念的理解在争辩中升华。这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新境界。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另外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较弱,难免出现思维的漏洞,逻辑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于是,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修正自己的知识建构,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在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除了最基本的概念的辨别外,也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如:用一副三角板拼角,并说出角的度数和名称;按一定的度数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角等等,极富思维的挑战性。
三、“做”要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本课的结束部分,我与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角。将课本的知识有效延伸。
课文学习
(一)复习进入新课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角(事先画在小黑板上)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谁能说一说?(要求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大小)
师:这些角如何分类? 今天老师与你们一起来探讨角的分类(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量一量学具三角板上最大的那个角
提问:这个的角是什么角?这个角有多少度?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量一量三角板其他的角各是多少度记下来。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又对折,折成什么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4)教师: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板书:平角=180度。
(5)演示:自制的活动角,旋转一边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让学生了解平角的形成)
(6)计论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要让学生说说理由)板书: 1平角=2直角(7)讨论平角与直线的区别
引导:(1)形状(2)特点(3)名称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师生共同活动。把课前出示的角按度数分类:(以直角90度为中间界限)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反馈:
(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35度 96度 45度 135度 90度 170度 89度
4.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a.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
b.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2)教师画图。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3)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板书)周角=360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4)讨论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6)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讨论后得出: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三)巩固练习。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 教师报出不同度数的角,学生作判断。
师:生活中的锐角、直角、钝角例举(学生回答)(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到哪些有关角的知识?(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第四篇:教学资源素材《詹天佑》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1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2学生感受到为国争光的荣耀 3勘测线路 资源名称 歌曲《我的中国心》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场面 “勘测线路”中的重点句子 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 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素材类型 音频 视频
水平感知与体验 感知与体验 识记
来源 下载 下载
使用时间 3分钟 4分钟
应用方式和作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讲解+全班朗读
教师讲解,直观展示
动画展示,加深印象
文本 开发
4开凿隧道 5设计人字形线路
文本 视频
识记和体验 识记和体验
自制 下载
46秒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1.歌曲我的中国心,是一段mp3音频,长度约3分钟,大小2.9M,由张明敏演唱,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我的中国心.mp3”。
2.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场面,是一段flv视频,长度约4分钟,内容是2009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一小段视频,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感动中国.flv”。
3.“勘测线路”中的重点句子,是一个txt文本文件,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勘测线路.txt”。
4.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图片:两种开凿隧道的简笔画,307x102.4k.bmp图像,文件名为“开凿隧道.jpg”。
5.人字形线路示意图,FLV视频,长度46秒,内容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行走,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人字形.flv ”。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第五篇:教学资源素材[范文模版]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1 体会作为中 国人的骄傲 2 学生感受到 为国争光的 荣耀 3 勘测线路
资源名称 歌曲《我的 中国心》 感动中国颁 奖晚会的场 面 “勘测线 路”中的重 点句子 两种开凿隧 道的方法 人字形线路 示意图
素材类型 音频 视频
水平感知与 体验 感知与 体验 识记
来源 下载 下载
使用时 间 3 分钟 4 分钟
应用方式和作用 创设情境,激发兴 趣 创设情境,激发动 机 教师讲解+全班朗 读 教师讲解,直观展 示
文本
开发
4 开凿隧道 5 设计人字形 线路
文本 视频
识记和 体验 识记和 体验
自制 下载 46 秒
动画展示,加深印 象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 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1.歌曲我的中国心,是一段 mp3 音频,长度约 3 分钟,大小 2.9M,由张明敏演唱,保存在素 材文件下,文件名为“我的中国心.mp3”。2.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场面,是一段 flv 视频,长度约 4 分钟,内容是 2009 年中央电视台感 动中国颁奖晚会的一小段视频,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感动中国.flv”。3.“勘测线路”中的重点句子,是一个 txt 文本文件,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勘测线 路.txt”。4.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图片:两种开凿隧道的简笔画,307x102.4k.bmp 图像,文件名为 “开凿隧道.jpg”。5.人字形线路示意图,FLV 视频,长度 46 秒,内容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行走,保存在素材 文件下,文件名为“人字形.flv ”。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 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 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