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雯树枝教案
给树枝穿“衣服”
活动名称:给树枝穿“衣服”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各样的树枝的美丽形状,并尝试用水粉创作出树枝。
2、通过欣赏具有弯曲风格树的作品,感受曲折形线条的延伸、变化。
3、体验树枝的装饰美,能大胆、愉快的创作、表现。活动准备:不同形状的树枝、红黄蓝白颜料、小刷子、颜料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这几天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树枝,那你们知道你们带来的树枝都叫什么名字吗?”
二、介绍各种树枝的形状。
1、小朋友们带来的树枝,每个树枝都有它们自己的形状。但是它们有一个相同点-----弯弯曲曲。
2、幼儿们触摸自己所带来树枝的弯曲形状,感受曲折线条的美感。
三、为树枝涂颜色。
1、幼儿分成四组,每个桌子放一个调好的颜料;
2、每个幼儿一个树枝,每人一把刷子,为树枝均匀的涂上颜色;
3、将涂好颜色的树枝插在瓶子里。
四、结束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对作品作出评论。
2、师幼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第二篇:树枝教案
大班活动:会变化的树枝
执教:廖阳芳
活动目标:
1.知道树枝可以创作出许多美丽的手工艺品;
2.能用剪、切、缠绕、捆绑、涂色等方式对树枝进行加工和装饰; 3.感受艺术活动的多样性,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学会缠绕、捆绑树枝的技巧,会使用工具。
物质准备:各种粗细、长短不一的小树枝和大树枝,毛线、细绳、颜料、颜料盘、细排笔、剪刀、刻刀、锯齿等。活动指导:
一、展示材料,直接倒入活动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和工具吗”(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材料名称)
“分别是什么?”(区分材料和工具)
“树枝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其从大小、粗细、长段来说)
二、师讲解操作要点,并示范操作
师:“今天要请小朋友们分成6组,分别来加工和装饰这些树枝?” 1.涂色组:将树枝按规律涂上不同的颜色 2.缠绕组:用毛线将树枝缠绕成不同的色块 3.剪切组:将树枝裁剪成不同长短的小段,4.粘贴组:粘贴树枝组合成相框、画框、灯坐等 5.捆绑组:将树枝做成吊饰及风铃等 6.装饰组:将树枝设计成各种人物、动物等
三、幼儿分组,选择操作材料,师讲解操作要点 1.涂色组:颜料不用加水,没换一种颜色就换一只笔
2.缠绕组:毛线的开头和结尾处需要特别加固,缠绕时要沿着一个方向一条挨着一条不留空隙密密地缠绕
3.剪切组:粗树枝要用刻刀削去棱角,小树枝用剪刀剪,其他用小用锯子锯开,供缠绕组和粘贴组以及捆绑组用 4.粘贴组:根据树枝粗细决定要用双面胶还是泡沫胶
5.捆绑组:要注意把树枝对齐后县捆绑旁边的5个角,后再调整造型,所选树枝要一样长度
6.装饰组:可以用画、也可以粘贴、包裹、甚至缠绕。
四、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五、活动总结
师:“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吗?” “你是怎么解决的?”
“还遇到了什么困难,以后可以怎么避免?”
第三篇:一节树枝
楼层: 1
[思路分析]
下面的解答供参考
[解题过程]
我需要的生命
生命,总是美好的。不是因为苦恼太多,而是我们不懂得生活;不是因为幸福太少,而是我们不懂得把握。
对每个人来说,心中都有自己的避风港,也许是自信,也许是责任,也许是追求„„而我需要的仅仅是生命。在失败面前,我能一笑而过,在困难面前,我能咬牙坚持。因为在它的面前,我毕竟还活着。
我曾经读过这样的文字: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那截树枝”就是小鸟的避风港。然而不是每种鸟都有小树枝,就像不是每个人都有心中的避风港一样。
我认为生命就像嚼口香糖,嚼多了,也就嚼不出什么滋味了。有些人拥有生命,却不懂得珍惜;有些人将面临死亡,却又渴求生命的眷顾。可是在我心中生命不会因为风霜的侵袭而凋零,也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暗淡。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想到这,再大的痛苦我也会接受。因为我毕竟还活着。《生命的意义》中有一句令我刻骨铭心的话:“不要在快死的时候去悔恨,要始终问心无愧,尤其是在我们还有资本的时候,我们的资本是年轻。”
“爱恨仇怨两面刃,荣辱成败皆是也;春夏秋冬谁来定,风风雨雨总会睛。”拥有并珍惜生命,我也会像那只小鸟,飞越人生的太平洋。
模拟金题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
请以“那截树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作导引
要写好这个话题,有三点要注意:第一,这是一个象征类话题,我们要懂得题目是喻体,写的是它的本体;题目是象征性事物,写的是被象征的事物。所以我们先要确定“树枝”象征什么,如果你认为是象征着“追求”,那写作文时要表现“追求”这一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如果要出彩,那么你要让象征物所象征的东西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你所想到的离“树枝”这个象征物越远,让人越想不到,就越好。比如把父母的爱比作“树枝”就不如把“兴趣”比作“树枝”好。
第三,要学会点题。写比喻象征类文章,喻体与本体之间只是相类似——你个人这样认为,但读者不一定认同这种相似性,因为他们不一定像你那样理解并认同。
话题作文“那截树枝”评析
六合区马鞍中学冯述田
一、关于题目
1、话题≠作文题,不能以“那截树枝”为题。
2、写的是记叙文,所拟的题目让人觉得是议论文。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信念的力量》等。
3、拟题过长。
要拟好题目。
作文题目要准确,更要讲究生动、凝练、含蓄、新奇,要有美感,并能使阅卷老师一看题目就大
体知道作文内容的写作方向。
2001年安徽省得作文话题是“最需要”,试题特别要求“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有一考生拟的题目是“我最需要的一剂良药”,还有一考生拟的题目是“发展了,我们最需要绿色”,这些文题就拟得不错。
再如山西省2001年的作文话题是“家”,一些好题目如“我们都有一个家”“回家的感觉真
好”“两束康乃馨一份爱”“一生倾情”等,都深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能拟出一个高人一等的标题,便抢占了考场作文的制高点。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漂亮的标题呢?一般说来,拟定标新立异题目的方法有:
1、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拟题。
2、逆向思维,力求出新。、3、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4、引用名言或流行的短语、歌词。、拟题中一般会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如以一次考试题“以‘换一种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为例,(1)用独有之笔命独特之题。如:
1、大路不通走小路
2、换一种思路真精彩
3、新思路带来新发展
4、换一种思路看生活
5、换一种思路到罗马
6、换一种思路海阔天空
7、山不过来,我过去
(2)不求创意求保险,扩展话题。
(3)语言调遣能力低,题目太长太口语。如:
1、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换一种思路的好处
2、换一种思路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审题不清认识浅,命题难显作者意。如:
1、我的疯狂英语
2、补课
3、作弊
4、老爸
(5)题目太大难把握,匆匆忙忙草收兵。如:
1、谈创新
2、思路创新
3、谈思路
4、创新精神
以上的命题情况优劣清楚,请同学们慎重命题。(3—5则是应该避免的)
二、要扣住话题题目写文章,有的学生写的素材是切题的,但是在叙事的行文中,只字不提所写的话题题目,这样的作文,在中考中写得再好,也只能算基本切题,拿不到高分。建议:开头部分见话题,中间部分扣话题,结尾不忘点话题。
如:
1、结尾写道:正确对待失败挫折,并不断反思,完善自我,我想,这正是表叔,飞过大洋时,落脚的“树枝”。
2、开头:小鸟拥有树枝而得以飘流过海,高山拥有云雾而显得神秘莫测,勾践拥有复仇的信念而重振国威。而我却拥有“妈妈的唠叨”。
结尾:而妈妈的唠叨就是我成长中的那截树枝,让我懂得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真诚的回报,明白敬老爱幼,诚信的重要性。
三、选材立意
(一)、选择“新颖”的材料
示例一:
1、参加作文大赛,缺乏信心,受到名人的启发,拥有自信力,获得了奖项。
2、理想是考一所大学,为了实现理想,制定学习方案,认真学习。
3、月考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后拥有自信,认真学习,终于考好了。
示例二:
1、拥有“妈妈的唠叨”的那截树枝,让我懂得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真诚的回报,明白敬老爱幼,诚信的重要性。
2、拥有“寄予着妈妈爱和希望的一条丝巾”,为了不使妈妈辛勤劳动白费,不辜负妈妈的希望,为了责任,努力学习,认真复习,试卷上出现了久违的高分。
3、叙写表叔的“那截树枝”,---善于从失败挫折中反思不足,并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考上大学并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尾写道:正确对待失败挫折,并不断反思,完善自我,我想,这正是表叔,飞过大洋时,落脚的“树枝”。
示例一材料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陈旧俗套的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二则独辟蹊径,写出了新意。
(二)选择小巧的材料。
如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
1、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2、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第二次搬进了真正的二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可时间一长,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
来;第三次爸爸从单位买了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
第一则材料是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第二则材料由于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三)选择真实的材料。
如以“说说咱们班”为题的选材。
1、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咱们班班风较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2、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趣闻绯闻津津乐道。。“眼睛一族”、“足球一族”电脑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材料1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的不真实性,材料2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选择深刻的材料。
如以“生日“为话题的材料。
1、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我梦寐以求的礼物;老师送给我祝福的话语;同学们为我开生日晚会,远方的朋友也给我发来了祝福的短信。我感到好温暖好幸福。
2、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张琴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次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第一则材料肤浅,第二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情反映了一个大主题---人情之风不可长,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有一种鸟能成功的飞越太平洋,靠的却是一小截树枝。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试想一下,如果他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还能飞的动?飞的远吗?可见,成功不在与条件好坏,而在于对待机会的态度。弱者在优越的条件中错失机会,强者却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机会,就像飞越太平洋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飞翔,成就自己的事业。
小鸟飞跃太平洋靠的仅是一截树枝。饿了,停在上面捕鱼;累了,停在上面休息。难以置信,一小截树枝竟然可以帮助小鸟飞跃广阔无垠的大海。但小鸟没有犹豫,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树枝就是它最佳的行囊,于是它就带着这截树枝决然起飞了。所以,请不要忽视生命中的自信,它就是我们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石。
成功者说:“我的成功源于我的自信。”也许你会认为,自信是件很不起眼的事,那么,你就错了。没有谁能在不自信的情况下取得成功。譬如,科学史上的每一次成功,无不是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得到的。试想,如果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就对自己心怀疑问:我研究的方向对吗?实践中行得通吗?假若出了问题怎么办?那么,这些科学家们又何时才能成功呢?
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一位在自信中获得成功的典范。在一场国际音乐指挥大赛的决赛上,他前两名选手在指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小段不悦耳的演奏,但都“认真”指挥过去了,还
抱歉地向裁判席欠身微笑。小泽征尔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演奏十分顺利地进行着;跟前两位一样,他忽然看到乐谱上有一小段不和谐。他试着指挥,但终于还是停下来,问裁判是否弄错了。裁判冷眼相待:“请继续演奏,这是最权威的乐谱。”小泽征尔又试着演奏,但终于还是停了下来,说是乐谱搞错了,裁判警告他不可傲视权威,他却坚定地喊道:“不!这一定是弄错了!”这时,裁判都站起来,热烈地鼓掌,恭喜小泽征尔获得了大奖。
难道前两位指挥家就没有发现错误吗?未必。然而,成功只垂青于小泽征尔这样有自信的人!生活告诉我们,我们无需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独享那份寂寞,我们头顶的是同一片蓝天,脚踏的是同一方土地。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遗忘,因为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我们不能总是极力推崇别人,而努力贬低自己,因为没有了你也就没有了他。
所以,请牢记,哪怕我们成为兵马俑中规格相同的陶俑,也一定要认为自己是最独特最出色的那一个。别人是山,你也一定是;山巍峨屹立,峰一样挺拔雄健。即使是站在高楼上看风景,也一定要相信风景也自然地在看着你!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相信自己,是乘风破浪的勇气,是傲雪凌霜的意志,是绽放生命之花的土壤,是勇往直前的信念!
小鸟正是因为懂得放弃,只留下它最需要的东西,所以能够轻装上阵,成功完成飞越。而人们在面临人生路上的诸多选择、众多诱惑时,也要学会放弃,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大凡无形的东西,如品性、素质、能力等,价值是无限的,人们对其的追求也应该是无止境的。大凡有形的东西,如地位、权力、金钱等,数量有限,价值有限,而且欲壑难填,如果人们对其过分追求,就容易迷失方向。
第四篇:神奇的树枝(吹画)教案
神奇的树枝(吹画)
活动目的:
1、掌握用嘴巴吹画的技能。
2、吹画可以锻炼幼儿的肺活量,还可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3、通过作业演示和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实现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根吸管,每人一张8K画纸,墨汁,牙刷,毛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设疑导入
1、给小朋友们展示用吹画技巧画出的一棵大树,提问:“大家猜一猜老师是用什么画的?是用手画的?还是?(用嘴吹得)对,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神奇的树枝》(吹画)。”
2、为了让这颗大树更好看,老师给它用手指点了小红点,小朋友想像一下这是什么?举手回答(果子、柿子、花等等)那小朋友想不想也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大树呢?(想)想不想把大树打扮的漂漂亮亮呢?
二、示范教学
1、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一下示范,请小朋友认真看,仔细听好不好?
2、先用吸管在白纸上滴俩滴黑色颜料,然后用吸管侧对着颜料,使劲往上吹,还可以两边吹,不同方向吹,吹出树枝后等一等晾干后再用手指蘸一下红颜料,在树枝上添上花、果子等等。也可以用彩笔给它画出果子、花、树叶等等,只要把你心目中好看的树画出来就行了,那就是最美的树。小朋友听明白了吗?
3、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试一试,先把树枝吹出来,然后再美化树,可以使用牙刷制造出神奇的效果。
三、课堂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试一试,我们开展一场比赛(1)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2)直接用吸管吹墨汁,使它成为你所想的东西;
(3)看谁画得又快又好,画好了给你得画起个名字(写上题目),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吹画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四、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
2、画画不一定需要用手,用我们的嘴巴也一样可以画出美丽的画。
第五篇:邓五教案
体积与容积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所占空间的大小。
3、会进行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知道物体中所含有的体积单位就是它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实验探究(一)认识体积 1.说一说。
师:(出示一个苹果)苹果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说明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像这个苹果所占的空间,就叫苹果的体积。(板书:体积)篮球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篮球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数学书的体积吗? 师:谁能联系身边的物体,也像这样说说看。
生:纸箱所占空间大小叫纸箱的体积。
师: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比一比。
师:老师请你们准备的物品,都带来了吗?那就把你的物品和同桌的物品比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生1:我的苹果体积大,他的橘子体积小。
生2:我的铅笔盒体积小,他的铅笔盒体积大。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比较出了物体体积的大小,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红薯和土豆)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
(有的学生说红薯体积大,有的学生说土豆体积大,还有的没有发表意见。)师:看来,用眼睛看,我们无法准确地分辨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能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师:谁愿意先说? 生1:掂一掂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放进盛有一样多水的杯子里,谁水面上升的高谁的体积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到同样大的杯子里,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
师:把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比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做实验,可以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下面,咱们就分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实验。
生1:我们实验的步骤是把土豆、红薯放到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然后每个杯子里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结果放红薯的烧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们组认为红薯的体积大。
生2:我们组先把两个烧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红薯分别放到烧杯里,观察水面升高情况,得出也是红薯体积大。
生3:我们组用一个烧杯做的实验,首先在烧杯里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进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红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说明红薯体积只比土豆大一点点。
师:电脑博士也做了这个实验,看看它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实验过程。)(二)认识容积 1.认识容器。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下面这三个物体,你能根据它们的体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教师出示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茶叶盒,50毫升墨水瓶,学生上台操作。)师:排的对吗?可乐瓶能用来做什么? 生:盛可乐、盛水、盛色拉油……
师:茶叶盒呢?
生:装茶叶。
师:像这类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板书:容器)2.感知容积。
师: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这个茶叶盒,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师: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生1:塑料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桶的容积。
生2:茶杯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茶杯的容积。
师: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生2:容器里所盛物体的体积就是他的容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师:请同学们看这儿,(出示一个烧杯,里面装有一半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因为水没装满。
师:这三样物品(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的茶叶盒,50毫升纯蓝墨水瓶)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 生:可乐瓶容积大,墨水瓶容积小。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个容器,并说出哪个容器容积大,哪个容器容积小吗? 生:教室里的纯净水桶容积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积小。3.比较容积相近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标有1号、2、号标签的两个瓶子:一个是果粒橙瓶子,一个是康师傅绿茶瓶子,商标都已撕去。)。
师: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咱们分小组解决这个问题。
生1:如果有商标就好了,上面有容积,一看就知道,可是现在没有商标,我们组把l号瓶里装满水,再把水慢慢倒进2号瓶,倒满后1号瓶还有剩余,说明1号瓶容积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认为把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倒进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们的容积大小。
师:你认为哪一组设计的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请你们上台来演示。(学生实验。)
二、综合应用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还掌握了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插图。
师:请看清图意,他们都是用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搭成的,你能判断出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吗? 师:他们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师:你能想出结果吗?如有困难可用实验方法亲自捏捏看。有结果了吗? 生:我认为一样大,因为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还是它自己。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师:谁愿意先说? 第四关:(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几杯,小红杯子大就要少倒几杯。
师:说得很有道理。
四、评价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