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

时间:2019-05-15 08:4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

第一篇: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

世界历史与时代

——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

丰子义

2013-2-15 20:02:03 来源:《江海学刊》(南京)2008年2期

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对于世界历史研究有其重大的理论建树。列宁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资本逻辑来分析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研究世界历史是和时代问题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时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制定正确的策略,并根据时代的走向确定具体的发展道路。列宁在对时代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尤其对帝国主义时代作了非常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这正是列宁世界历史观和时代观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于列宁当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但其研究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世界历史和时代仍有其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世界历史 时代 帝国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对全球化研究最为广泛深入且有重大理论建树的,应当首推列宁。列宁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始终注意用唯物史观来观照世界历史,并紧紧围绕资本逻辑来解析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变化来研究问题,从而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全球化理论,那么,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则是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期的全球化理论。

同马克思一样,列宁不是一般地研究世界历史,或者纯粹从史学意义上研究世界历史,而是结合时代特点、世界形势和斗争需要对世界历史予以具体分析的,因而其世界历史理论就体现在有关重大问题的论述之中。有关时代论特别是与此相关的帝国主义论,就构成为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显明特色。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对于深刻认识今天的全球化和时代问题,也是非常有益的。

世界历史与时代划分

在列宁的世界历史研究中,时代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是研究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各种战略和策略的依据。正如列宁所讲:“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判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之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①这就是说,列宁研究时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制定正确的策略,并根据时代的走向确定具体的发展道路。或者说,“国情”的了解与对待必须以对“世情”的判断为前提。

时代的概念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而列宁所讲的“时代”,则是“大的历史时代,并非某些短暂的个别的过程”②。尽管“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形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③,但其总的方向、趋势和总的运动过程是基本确定的,大的历史阶段是可以划分的。

“大的历史时代”的确定,必须借助全球的或世界历史的视野。列宁所讲的时代就是这样。它不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情形,也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和个别历史时期,而是就全球范围的整体发展、总体格局而言的。“时代之所以称为时代,就是因为它包括所有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战争,这些现象和战争既有典型的也有不典型的,既有大的也有小的,既有先进国家所特有的也有落后国家所特有的。”④用全球的视野来把握时代,并不是要对世界所有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都作详尽研究才能对时代加以概括、说明,而是指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对时代及其基本特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判断。因为时代就体现在世界的总体联系之中,时代的基本特征也不过是这种总体联系的反映和表现。实际上,全球化或世界历史的形成,本身就划了一个时代,它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活动和交往不断扩大的结果。在远古时期,人类诞生于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人们过着相互隔绝的生活。不同的民族和社会不仅没有联系,甚至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因而人类长期处于孤立时代。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人们生产和交往的能力与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因而人类开始步出孤立状态走向相互接触、往来,这就形成了世界上同时存在的几大文明中心。像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东亚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的同时出现,就标志着多中心时代的到来。从近代以来,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交往的普遍发展,人类历史逐渐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从而形成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出现,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而且对社会形态的演进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在以往社会,某种社会形态在各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和对各个国家的影响程度还是有限的、差异较大的,其基本特征和演进规律只能在少数国家得以典型地表现;那么,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形态的内在逻辑便在各个国家得到了比较透彻的贯彻,其影响对每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是巨大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世界性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以致影响到各个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与组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日益交织在一起。这样一来,必然会深刻影响社会形态的内部联系以及生成、演化的机制,进而影响到社会形态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现形式。正因如此,列宁在考察时代及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发展时,始终没有离开全球的视野。

列宁曾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而谈及时代问题,因而对时代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来看,列宁主要是从世界历史视野出发,依据以下标准来划分时代的:

一是依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时代的划分或新旧时代的区别,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⑤所谓到生产方式和经济中去寻找,最根本的是到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方式中去寻找。列宁明显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坚持用这样的方法来看待和划分时代。他十分赞同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小册子《俄国电气化的基本任务》中所用的题词:“蒸汽时代是资产阶级的时代,电气时代是社会主义的时代。”⑥按照这样的划分,列宁认为,构成俄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只能是“适应最新技术水平并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⑦,即全国电气化。

二是依据社会形态。在一定时期里,哪种社会形态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区分历史时代的主要标志。在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中,各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国家、民族走在历史发展的前面,另一些国家、民族则落在历史发展的后面;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几种社会形态往往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并存。但是,其中必有一种社会形态走在历史的前面,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社会形态就是区分历史时代的主要标志。列宁实际上就是这样看待时代的。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一书中,列宁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形态来划分时代,他重申了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思想,并且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骨骼)作为划分国家间不同之处与共同之处的主要标准。列宁还用这样的方法来考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尽管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居于主导地位,因而俄国社会不能简单地归于“村社”社会,而实际上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因“村社”特色而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⑧

三是依据阶级地位。时代性质的确定与阶级关系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中,哪个阶级居于中心地位,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是区分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列宁指出:“我们无法知道,一个时代的各个历史运动的发展会有多快,有多少成就。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⑨实际上,时代的性质、特征、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就是受该时代历史活动的主体所左右的。如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一段时期内,资产阶级属于时代的中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时代的主要特征。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资产阶级开始走向保守,无产阶级则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新制度的创立活动,因而成了时代的中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时代的主要特征。到20世纪初期,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尤为突出,因而列宁又常常将此时期称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四是依据历史事件。将具有重大的或转折性意义的历史事件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也是列宁的一大理论特色。如列宁对于资产阶级开辟的历史时代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就分别以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19世纪中叶的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等历史事件作为基本标志。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从时间上,“通常把历史时代划分为:(1)1789~1871年;(2)1871~1914年;(3)1914~?”。从内容上看,“第一个时代是从法国大革命到普法战争,这是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是它获得完全胜利的时代„„是已经过时的封建专制制度迅速崩溃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资产阶级取得完全统治而走向完全衰落的时代,是从进步的资产阶级转变为反动的甚至最反动的金融资本的时代。这是新的阶级即现代民主派准备和慢慢聚集力量的时代。第三个时代才刚刚开始;这个时代使资产阶级处于相当于封建主在第一个时代所处的‘地位’。这是帝国主义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⑩具体到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也依据重大历史事件,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帝国主义,作为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截至1898~1914年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美西战争(1898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日俄战争(1904~1905年)以及欧洲1900年的经济危机,——这就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里程碑。”(11)列宁还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开辟了“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议会制度时代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制度时代的世界性交替的开始”(12)。

可以看出,尽管列宁划分时代有不同标准,但不管这些标准有什么不同,最终都是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来考虑问题的,每一种标准都是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之下来加以阐发和运用的。

确定历史时代这一概念,对于研究世界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恰当地确定历史时代,有助于正确地把握世界历史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明确历史时代的方位和走向,有助于认清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潮流和基本趋势,从而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进程;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历史时代,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从而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也正因如此,列宁在考察世界历史及其发展时,始终关注时代问题的研究。

垄断资本与帝国主义时代

列宁不仅对时代作过一般概括和描述,而且对帝国主义新时代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这正是列宁时代观和世界历史观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可以说,不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很难理解列宁的时代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

在列宁之前,有关帝国主义的研究就已经开始出现。由于现代帝国主义首先在英国形成,因而对帝国主义的研究也首先是在英国进行的,而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在对帝国主义的研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以霍布森为代表的从分配与流通出发的帝国主义论。在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一书中,霍布森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帝国主义并不是由垄断产生的,而是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起的,其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均衡,资产阶级占有的份额太多,从而向外投资,导致帝国主义。只要改进收入的分配,消除分配上的不均,消费不足就可以避免,就不会有资本和生产过剩,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争夺海外投资市场也就没有必要,帝国主义也就不可能产生。

二是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从社会资本生产实现条件出发的帝国主义论。在1914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一书中,考茨基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要求各部门比例协调,这种协调不仅存在于两大生产部类之间,而且存在于工、农业之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生产落后于工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农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开始是用自由贸易的方法,但由于竞争逐渐激烈,便转而实行帝国主义。因此,在考茨基看来,帝国主义是取代自由贸易的另一种政策,是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对农业区域民族的一种征服。当帝国主义发展到只有一个卡特尔统治的世界时,就进到了超帝国主义阶段。

三是以库诺夫为代表的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来考察的帝国主义论。与把帝国主义仅仅看成是一种政策相反,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库诺夫把帝国主义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在其1915年出版的《党破产了吗?》一书中,他认为新的帝国主义的发展阶段同过去那些发展阶段如大机器工业的形成一样,也是一个从资本主义新的、内部的、金融的生存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发展时期,一个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然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真正起作用的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原有的工业资本,而是已经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不过,库诺夫又对金融资本的统治作了不合理的解释,认为作为金融资本统治表现的帝国主义既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有其历史必然性,那就不能推翻它。工人阶级可以夺取政权,但要使这个政权用于这样的目的:使经济发展的好处不仅对资本寡头政治有利,而且也由国家和工人分享越来越大的份额。

除了上述观点外,比较相近的、较有影响的还有希法亭、卢森堡、布哈林等的帝国主义论。(13)列宁在其研究中,一方面吸收、借鉴了这些思想家的有益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重大变革,形成了特有的方法论。

首先,不是从分配或流通领域,而是从生产领域来探寻帝国主义的产生。与霍布森的看法相反,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作为垄断的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产生不是由于流通和分配引起的,而是由生产中的竞争所导致的集中引起的。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产生垄断;生产中的工业垄断,引起流通中的银行垄断,工业和银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又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统治最后导致帝国主义。“生产的集中;由集中成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14)帝国主义就是伴随金融资本的发展而形成的。所以,金融资本既不是单纯的工业资本,也不是单纯的银行资本,它既支配工业资本,又支配银行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把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从分配、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显然是抓到了根本。

其次,不是单纯从生产的外部条件或内部条件来研究帝国主义,而是从生产内、外条件的结合上来考察帝国主义的兴起。考茨基等人在研究帝国主义时,虽然不是从分配和流通领域,而是从生产领域出发去探究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但他们又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本身不能为它的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因而就要向非资本主义国家扩张;当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都这样扩张时,就产生了剧烈的竞争,从而产生帝国主义政策。显然,这是从生产的外部条件来解释帝国主义的起源。列宁不否认外部条件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从内部条件入手并从内、外条件的结合上来对帝国主义进行研究。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逻辑运作的产物,而资本逻辑既有它内在的运作机制和内在动力,又离不开适宜的条件和市场,如世界市场、自由贸易。因而帝国主义本身就是内、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因如此,列宁首先从生产的内部竞争讲起,一直讲到国际性垄断及其争夺,从而阐明了帝国主义兴起的原因。列宁认为,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必然造成生产的集中,生产的集中又必然形成垄断,由于垄断企业的目的是攫取垄断利润,而国内投资市场过于狭小,因而垄断企业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将过剩资本输出到利润率通常较高的落后国家去。这样,垄断资本家也就逐渐组成国际性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最后导致按照新的经济实力不断地重新瓜分世界。

正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列宁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认真观察和潜心研究,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已有的理论成果,于1916年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创作,全面阐释了帝国主义理论。

从对资本逻辑的分析入手,列宁提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这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一个总的观点。列宁同时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这个简短的定义,虽然很方便,但要从这一定义中推导出对象的那些最重要的特点,那还是不够的。因此,“应当给帝国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其中要包括帝国主义的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15)按照列宁的看法,这一定义揭示的就是帝国主义“基本的、纯粹经济的概念”,也就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上述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在这些特征中,垄断统治是最根本的特征,它是帝国主义经济的实质和基础,其他特征都是从这个根本特征衍生出来的,并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链条:正是由于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才使银行具有新作用,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正是金融资本的统治和发展,造成了大量剩余资本,使资本输出成为必要;正是资本输出的日益加强和国际垄断的逐渐形成,必然会产生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对世界的瓜分,进而导致各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因此,“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16)当然,垄断并不意味着消除了竞争。帝国主义也是资本主义,只要是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完全消除竞争。“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17)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决定了帝国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这就是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掠夺、侵略和争夺世界霸权。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18)。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商品输出等手段进行的对外剥削,特别是对殖民地的瓜分和占领,突出地表现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极少数富国„„把垄断扩展到无比广阔的范围,攫取着数亿以至数十亿超额利润,让别国数亿人民‘驮着走’,为瓜分极丰富、极肥美、极稳当的赃物而互相搏斗着。”(19)由于掠夺和侵略的份额只能以实力为基础,而实力又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帝国主义各国不可避免地要为夺取世界霸权而不断斗争,以致发动侵略战争。“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即争夺领土,其目的与其说是直接为了自己,不如说是为了削弱对方,破坏对方的霸权。”(20)因而“‘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21)。帝国主义的掠夺、侵略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必然驱使帝国主义国家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正如列宁所讲,帝国主义由于它的根本的经济属性,其特征是最不爱和平,最不爱自由,最大限度地到处发展军阀机构。“现代军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结果。”(22)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实际上把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作了深刻的揭示,特别对当时世界历史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作了深刻的揭露。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基本判断,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历史的各种具体现象和问题,从而作出合理性的评价。当然,也应当看到,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如果说,列宁对帝国主义本质的分析是完全符合实际,是被实践所证实的话,那么,他对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概括则表现出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成熟程度估计有些过高,或者说,对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估计不足。尽管列宁也讲资本主义的腐朽趋势,“绝不排除资本主义在某些工业部门,在某些国家和某些时期内惊人迅速的发展”(23),但基本倾向还是认为资本主义行将灭亡。面对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予以具体分析。不过,列宁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观点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仍为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关注。

世界历史格局与具体发展道路

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发展出现的重大变化必然深刻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走向,便成为列宁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考察和研究的成果,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总体格局的判断,列宁是在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根据当时的情况,阐明了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使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但是,相对说来,这时的不平衡发展还不是十分显著的,而是比较平稳的。一些国家要经过很长一个时期才能逐渐赶上并超过另一些国家。到19世纪末,由于全球化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兴起以及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垄断高额利润的驱使,使发展较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能够借助全球化利用当时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促进许多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这样一来,原来落在后面的国家便能很快超过先前的先进国家,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形成跳跃式的不平衡发展。如英国走在各国之先曾花费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德国只用20年就开始超过英国,而美国则用更短的时间超过了欧洲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明显增强。

为此,列宁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就开始提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24)在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论》中,列宁又根据广泛的材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25)。这种不平衡性随着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而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重新分割世界领土而斗争,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重要依据。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而这种薄弱环节则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机会。所谓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一般说来,不一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这里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力较强,也不会是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因为这样的国家连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都没有,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起码条件,而往往是那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阶级矛盾特别尖锐、激烈的国家。正是从这样的薄弱环节出发,列宁开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有的设想,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而后在次年发表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结论。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以新的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而且为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的前途。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俄国成功地爆发了十月革命。这一革命在占世界六分之一的俄国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月革命确实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对于革命的意义,列宁也作过高度评价:“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26)他还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船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27)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同时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指明了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各个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从世界历史和时代的总体联系中来把握一个国家的发展出路,制定相关发展战略,这正是该理论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注释:

①②③⑨⑩《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143、143、143、144页。

④(21)《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12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⑥《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⑦(26)(2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2、563、568~569页。

⑧参见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14)(15)(16)(17)(18)(19)(20)(23)(24)(2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5、613、651、704、650、578~579、714、653、705、554、689页。

(12)《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页。

(13)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作具体介绍。

第二篇: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世界歷史理論形成的現實基礎

1、現代工業革命所形成的社會化大生產是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基礎。

社會化大生產同以往生產方式相比較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及其運作機制:

首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相應的社會化大市場并開闢國際市場;

其次,社會化大生產必然伴隨社會化大分工,并發展到國際分工。

再次,社會化大生產是以科學技術為基本動力的生產,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傳播又必然增進世界的整體聯繫;

另外,近代西方的社會化大生產過程與殖民擴張也是相伴而生的。

2、地理大發現是歷史轉向世界歷史的重要因素

(1)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後果,是擴大了世界交往,顛覆了傳統的世界概念;

(2)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後果之二,是引起了狂熱的殖民擴張和商業革命。

☆法國米歇爾·博德的《资本主义史》介绍,1512年到1600年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黄金有200吨、白银有1800吨,而其他人估计是这一数字的两倍。17世纪的英国通过洗劫宫廷国库、征收苛重的田赋,实行食盐、鸦片以及槟榔等商品的高价专卖再加上征收内地贸易税等横征暴敛性措施,从印度夺取了大量的财富。为此,马克思说:“在整个18世纪期间,由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主要不是通过比较次要的贸易弄到手的,而是通过对印度的直接搜刮,通过掠夺巨额财富然后转运英国的办法弄到手的。”

☆从15世纪中叶开始,葡萄牙人探险到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就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到16世纪又开始把黑奴运往南美洲,且规模不断扩大。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也往往加入黑奴贸易,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700——1850年就有700万黑奴运到巴西,1760——1786年就有210万黑奴运往英国北美殖民地,黑奴贩运成为这些国家的巨大财源。

三、世界历史形成的原因分析

1、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原因——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驱力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决定一切,一切为了资本,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着资本这个轴心来旋转的,而且资本有一个内在本性就是不断地扩张,这种资本的扩张驱动,正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内在原因。

(1)古老资本(等级资本——由住房、手工劳动工具、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袭的主顾组成的)不可能冲破地域的限制;

(2)商人资本开始冲破地域限制,建立起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

(3)工业资本的形成及其扩张的本性最终冲破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历史开始转向世界历

史。

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动力,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则是世界历史产生的标志。

3、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

四、世界历史形成的主体阶级的作用

资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形成的主体。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详尽的论述,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第二,资产阶级破除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家庭关系,以及观念的变革。

第三,资产阶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主旨

一、现实的是一切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前提

贯穿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条中心主线就是人的解放问题。

1、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

现实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里的人“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观察的发展过程中的个人”。

2、“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及历史活动的基点与前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及历史与世界历史问题时,明确地提出了唯物史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人类一切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他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係。”分析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包含著這樣的思想:

首先,研究歷史,這裡指任何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就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個人存在;其次,是“單個的個體存在”而不是“群體的整體存在”。再次,正因為每個個體現實存在的現實需要,人們產生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第四,人們正是在“能夠活著”的過程中開始了勞動,勞動構成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二、人的解放程度是人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1、關於人的解放的本質內涵

人的解放的本質內涵的第一層涵義就是人的勞動能力的解放;其次是人的解放的本質是指人擺脫自然與社會關係的奴役與壓迫。

☆ 從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來看,人與自然關係經歷四個階段:首先是原始社會的人對自

然的依賴階段,人處於被動、從屬的地位。其次,農業社會的人對自然的適應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人對自然的掠奪性階段,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緊張;第四個階段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階段,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開始覺醒,并進行反思,在對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中漸趨理性,越來越自覺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尋求一條能使人與自然的關係趨向和諧發展的途徑。

2、關於人的解放的前提條件與社會歷史基礎

(1)人的解放的前提條件是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

爲什麽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是人的解放的前提條件?

首先,只有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才能把人從“狹隘的地域性個人”中解放出來。其次,只有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才能提升人的自由與解放程度。

第四,只有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人們才能充分利用世界性生產的物質成果,從

而擴大其生理的、精神的解放程度。

(2)人的解放的社會歷史基礎是共產主義社會;

(3)人的解放的主體是無產階級

3、人的解放的三個歷史階段與三種歷史形態

(1)“狹隘的地域性的個人”存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人依賴人)

(2)“偶然的個人”存在——資本主義社會;(人依賴物)

(3)“有個性的個人”存在——共產主義社會

第三篇:略论马克思与列宁的理论差别

略论马克思与列宁的理论差别

张光明

2013-1-17 11:14:26 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

(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北京 100032)

【摘要】应承认马克思和列宁之间存在着理论差别并认真地加以分析和比较。这种分析和比较应当以他们各自的思想主流为依据。马克思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并以此作为一切社会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完全是以对资本主义进程发展规律的分析为基础。列宁在自己的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策略体系,体现出的是高度强调富有自觉性的意志和组织力量的历史创造力。对这种差别,不能简单解释成“经济决定论”和“革命唯意志论”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应当到时代差别中去找。

【关键词】差别;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历史观

【作者简介】张光明,男,1955年生,中央编译局世界所研究员,博士。

【中图分类号】A81,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02)02-0022-07

马克思和列宁之间有无理论差别?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从未认真提出过。一个似乎早已不言自明的定论是,他们两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理论差异。如果说有某些区别,那也只是后者以前者的学说为指针,根据新的时代新的情况对前者作必要发展而已。然而这种看法是大可质疑的。事实上,虽然同为革命导师,马列两人不仅在具体的策略问题上有差别,而且在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区别,忽视这种区别,既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各自的理论特性,而且也妨碍我们深刻了解列宁主义指导之下的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和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差别。因此,对这种区别做一番比较厘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在开始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时,应当首先抓住他们的思想主流。无论马克思学说还是列宁学说,都是十分复杂的理论体系,他们两人在思想上前后都有改变,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所阐述和发挥的主张并非始终一致。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的比较研究就应当以他们主要的、一以贯之的、对他们时代和后世的理论和实践发挥了重要影响的思想为 依据,而不应纠缠在局部的、暂时的和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并不占主要地位的枝节问题上。

按照当前许多人的看法,马克思一生可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段,青年马克思是人道主义者,中年马克思是科学主义者或决定论者,晚年马克思则重返早年的人道主义思想;换句话说,按照这些人们的意见,马克思一生是一个变来变去的过程,而他们真称许的往往是早年和晚年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而不是中年的“决定论者”马克思。本文认为,这是极大的误解。“晚年马克思”同“中年马克思”相比在思想上并无实质变 化,企图在这里面寻找“飞跃”实不可能。①但是,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确曾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当时他从“异化”概念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以“人的本性的复归”论证未来的共产主义,这同后来写作《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这样一些基本著作时的马克思相比确有很大区别。因此,便产生一个问题:究竟“青年马克思”还是“中年马克思”应当成为我们理解和评价马克思的基本依据呢?

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有一种主张,要求把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青年马克思”当作真正的马克思予以发扬。我不赞同这种主张。在思想史和现 实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的决非早年那个用“异化”概念去批判现存社会的马克思,而是后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去揭露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马克思。如果没有后来这样一个马克思,则“青年马克思”早就湮没在众多对19世纪资本主义持道德批判立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中了。在现代,绝大多数以冷静客观态度对待马克思思想遗产的学者,即使是对马克思持批评态度的学者,也都是同意这一观点的。例如,很早以前丹尼尔·贝尔就认为:“虽然所有这些(按:指把“异化”当作马克思学说中心思想的做法)都是一种新鲜的甚至是有成果的批判当代社会的方式,但这却不是‘历史上的马 克思’„„虽然人们可能赞成异化观念,但是如果回过头来又把这个观念当成马克思的中心主题,那就是在进一步地制造神话了。”[1](p235)雷蒙·阿隆也指出:“马克思并不„„是一位技术哲学家,也不是像其他人所认为的主张异化的哲学家,他首先是一位社会学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家„„我坚持认为马克思首先是《资本论》的作者。”[2](p150、153)这两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对马克思学说的这种看法却是实事求是的、令人信服的。本文也正是把作为“社会学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家”、“《资本论》的作者”的马克思,亦即所谓“中年马克思”,当作分析、评价的出发点。

纵览成熟时期马克思的著作,恐怕很难否定这一事实,即强调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并以此作为一切社会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正是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特征。

众所周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在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他们必须首先从事谋取生活资料的活动即劳动,因此他们的彼此关系就不能不自然地和必然地适应他们劳动活动的客观需要。所以,“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3](p32)他们的一切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都必须以与这个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特征不相矛盾为起码条件,不论这些活动看上去与劳动活动有多么遥远,多么远离现实物质条件的制约。当生产力的发展与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矗立其上的全部社会关系发生矛盾时,变革的需要便产生了。这种需要会越来越清晰和强烈地在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的意识中表现出来,于是经过一番或长或短、或激烈或缓和、或渐进或突然的斗争,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结构逐步确立起来。这个过程,同时也伴随着观念形态的变化。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历史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有规律可循的演进。

当然,当马克思把社会历史当作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时,他并不否认而是十分重视和强调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创造作用。这在后来许多马克思的批评者那里被认为是矛盾的,但对马克思来说却是一致的。他一方面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4](p532)是人们自己主动创造的历史,没有人的活动的历史是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们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在这些活动中便包涵了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因此,历史在 马克思看来是一个充满思想、意识、观念和人们的创造活动但又以客观必然性为基础的统一的进程。

由上述方法所决定,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完全是以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进程发展规律的分析为基础。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不应当是设计、规划出来的“理想”,而应当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客观和自然的发展结果。如果没有这种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不会产生社会主义的“理想”的;即使由于各种相互作用的原因,“理想”在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成熟之前就产生了,也不可能真正改变社会本身的客观发展进程。人 们都熟知他的这样一句名言:“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3](p418)马克思所预测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将促进工人阶级对这一社会的批判意识,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的自觉意识也将高度成熟,那时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社会转变,通过由多数人推动的革命,生产资料将顺利地由资本家之手转归全体工人阶级直接管理的社会所有。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发展的客观趋势将会使“自由人联合体”在不长的时期内到来。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虽然十分重视理论和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但同时却坚决反对由一个政党去“制造”社会主义。直到晚年,他还明确表示,革命始终只能由人民自己推动,任何政党都不能制造革命。

马克思的上述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设想,迄今为止并没有实现。没有实现的原因很值得研究,但在这里对我们重要的是,不能为了现实的需要而随意改变马克思的本意,不能把后来的历史经验和从这些经验中得出的理论(哪怕它们是成功的)强塞给马克思,以致混淆了历史。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当然谙熟马克思的主要观点并反复宣讲过这些观点。但列宁在自己的政治活动中所逐步形成和系统化的一整套策略体系,却使自己在理论上具有了重要的和独特的品格。

当19世纪90年代前期列宁开始其革命生涯时,他还只是一位通常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表现出后来的那些思想特点。到了20世纪初,列宁根据自己对俄国社会特殊性的了解,开始形成了一整套后来被称作列宁主义的革命战略体系。首先,他提出了关于革命理论“灌输”的重要观点。在这方面,他吸取此前由考茨基提出的主张,但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考茨基曾发挥过社会主义意识并非从工人阶级的斗争中自发产生,而是从外部由思想家灌输进来的思想。但在考茨基看来,社会主义意识毕竟与工人阶级斗争是“并列地产生的”,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是有相互依存关系的。列宁接过了这一观点但予以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工人运动本来是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而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的,因而社会主义意识只能由这些意识的创造者和拥护者从外面灌输给工人。这样一来,意识便具有了独立自存的历史运动的原动力的意义。而“自觉意识”的握有者也在革命运动中具有了高于“阶级群众”的决定性的重要地位。

进而,列宁自然要赋予社会主义“自觉意识”的化身——“革命家集团”以极大的意义。他认为一个高度集中、分工细密、步调一致的“革命家组织对于社会主义革命是绝对必要的。只要这个组织中的成员是严格选择过的,严格培养的,彼此间具有“充分的同志信任”,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其余一切条件,例如“广泛民主制原则”等等,就都不过是“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5](p418)列宁认为,这样一个革命家集团应当是整个革命运动中关键的一环,它充当着全部事业的鼓动者、宣传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列宁用一句名言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他的主张:“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5](p406)

列宁在“灌输”论和“革命家集团”理论的基础上,完全合乎逻辑地提出了他的革命转变论。在1905年革命中,列宁提出了这样的任务:“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的社会民主主义学说的正确性,利用我们同无产阶级这个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的联系,来给革命刻上无产阶级的标记,把革命引导到真正彻底的胜利,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事实上的胜利,麻痹民主派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不彻底性和叛卖性?”[5](p528)这意味着,有了“自觉意识”,社会主义者将能够大大改变历史发展的一般程序,甚至能够自己去代替资产阶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然后直接把这一革命转变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自觉性”使得历史进程大大缩短了,换句话说,当“自觉意识”出现后,先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现在变成了为“自觉意识”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的铺垫。沿着这一逻辑,势必导致历史的跳跃式发展。1905年时,列宁为有别于托洛茨基要求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急躁主张,还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革命合一的主张,但这一主张的基本要点已经完全提出了。到了1917年二月革命后,面对十分有利的政治形势,列宁便在“四月提纲”中明确地宣布了一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综合以上所说不难看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归根结底强调的是历史运动的客观性、必然性,人的主观能动活动固然重要,但却是历史发展本身的产物,事实上是历史客观必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手段;而列宁在自己的政治策略主张中体现出的则是高度强调富有自觉性的主观意志和组织力量的历史创造力。

那么,列宁是否违反了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精神呢?在国外学者中,关于列宁从根本上修正了马克思历史观、放弃了“经济决定论”而走向“革命唯意志论”的批评久已有之。但在我看来,对这个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思想对比回答,而要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回答。应该看到,当列宁提出他那些有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大胆革命策略时,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政治革命方面,而很少书斋式地考虑他的这些策略的哲学含义。但这不是说,列宁就完全置马克思主义于不顾。作为有很高理论素养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总是尽力使自己的策略具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依据。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理论变通手段。例如他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的俄国已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经常求助于“时代”这样一个普遍性论据,即通过确认他所处的时代总体上已进入资本主义“最高阶段”这一肯定判断来证明俄国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种论证方式 在20世纪初的国际左派社会主义者中是颇具代表性的。早在1905年革命前夕和革命期间,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人物帕尔乌斯和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左翼代表托洛茨基,就都曾借助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来论证俄国革命超越式发展的必然性,这在托洛茨基那里甚至被总结为著名的“联合发展规律”。大体上沿着相似的思路,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通过分析资本帝国主义的世界一体化和腐朽性与垂死性,在心理上为确信俄国社会主义者有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发起革命打下了基础。在1917年俄国的政治发展中他又使这一思路大大地具体化,制定了先在俄国夺取政权然后引发西 欧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革命”战略。这一战略使列宁的政治策略理论具有了一种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总体历史观依据,从而也使他自己的革命策略主张在最抽象的层面上与马克思的历史观取得了一致。

然而经过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几年努力,预期的西欧普遍革命终未发生,西欧资本主义重新走上稳定的发展道路,而苏联则不得不在被封闭的一国孤立状态下开始试验社会主义。这时候,先前理论中全部潜存着的真实意义方才显现出来。因为到这时俄国已不可能指望从经济发达、无产阶级力量雄厚的西方那里得到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和与此 相应的精神文化成果的支持,而只能在本国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这时除了依靠少数革命家的“自觉意识”及其组织载体之外,便不可能有别的有效手段。这样,苏俄在客观上不能不走上后来它所走的道路,同时也就把列宁与马克思的理论差别十分明白地突出了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理论差别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具有怎样的意义?

根本原因应当从时代的差别去找。19世纪是工业资本主义在西欧突飞猛进的时代,工艺、技术、科学和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以极深刻的印象。但从社会组织结构的角度着 眼,当时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自己的早期阶段。它显示给人们的,首先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由于社会缺少适当的自调节机制,而表现为一种威胁社会自身的绝对破坏性力量。置身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继承以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给这种批判灌注以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9世纪是科学精神和理性主义盛行的时代,当时的许多重要思想家都认为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找事物的规律性是自己的主要任务。直接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马克思学说也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产儿。但马克思学说与黑格尔哲学以及其他众多体系的根本 不同在于,它不是从精神生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一方法促使马克思学说把注意力集中在考察分析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细密研究,确信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将在最近的将来达到顶点,从而不可避免地趋于崩溃,把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整个历史描写为一个合规律的客观发展进程,是马克思学说的全部力量所在。

无可否认,马克思学说像其他任何思想体系一样,也带有它的时代所给予它的优点 和局限。其中一个主要的局限是,它没有充分估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的自控制、自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在后来的历史中愈益发展起来,通过对资本主义矛盾实行自我调节——从“看不见的手”的无意识随机调节到有意识的社会自觉调控——使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把自身的固有矛盾转变为发展的动力,从而使这一社会具有了比人们的想象更久远的生命力。这一点已为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所证实。因此,马克思学说后来在预言资本主义灭亡这一点上经常遭到批评。也正因此,它那关于历史发展具有内在规律必然性的理论经常受到指责,被人们嘲笑为早已“贫困”和破产的历史宿命论、经济决定 论。然而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使马克思学说在今天仍能成为社会分析的有力武器。它是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即不仅可以用来支持它所从属的学说本身,而且还可以用于揭示同一学说中包含的局限和错误。例如,马克思学说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预测有重大失误,这是一个事实。但只有当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去重新发掘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时,我们才能对与马克思的预测大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延续的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才能合理地说明为什么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同样,列宁学说也是它的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列宁主义是在20世纪开始的世界整体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发展相互依赖性大大加强的时代背景上,西方社会思想与俄国社会思想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众所周知,俄国无论在地理、社会组织结构还是文化上都处于欧洲和亚洲之间,历史上既受西欧的影响,又受东方的影响。俄国之所以能在1861年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决定性原因来自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刺激。俄国资本主义是一种外诱型的资本主义,其特点是专制国家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强制性地引入资本主义因素来促进经济,促使社会向专制政 权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固然能在短期内帮助经济迅速起飞,甚至在工业化的某些方面取得耀眼的成就,但无法有效地使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转化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它也就无法阻止社会思想界对它的强烈批判态度。而这种批判必然从先进的西方社会思想成果那里吸取力量,煅造武器。全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就是一部俄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社会思想进行对话和做出反应的历史。由此决定,俄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大大超前于实际社会生活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在知识视野、分析方法和社会批判角度等所有方面同其他社会阶层相比较都具有极大优势 的、特殊的革命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从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19世纪60-70年代民粹派到80-90年代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发展序列,他们彼此间可以展开激烈争论,后来者可以尖锐地嘲笑和揭露前辈们的错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共同把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进程推向前进。列宁后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一进程:“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5](p318)列宁的这段话极其重要,它一方面指出了俄国社会思想发展之于社会发展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因这一发展的超前性而具有的思想上的优越感。

正是在俄国社会思想的这一超前发展中,养育了列宁的思想体系。立足于“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增长而产生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基础之上,列宁自然倾向于高扬“自觉意识”的独立性,自然确信“自觉意识”负有对它所要代表的阶级进行理论“灌输”并对其实行思想和组织领导的历史责任,自然要求利用这种思想的和组织的优势去加速落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自然认为能动的意志可以克服“客观必然性”的被动局限,按照自己的理想目标去重新设计历史的发展过程。总而言之,是世界整体化时代中俄国社会发展与思想发展的不平衡性,造就了列宁学说的基本特色。

两相比较,列宁学说高度强调主观能动意志的作用,从而在20世纪落后国家社会主义者夺取政权搞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过巨大功效,作为一种现实斗争武器,它是有力的;而马克思学说则以其深邃远大的哲学眼光,对于历史长期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种种客观趋势具有深刻的透视力,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它至今是无可替代的。

注释:

①笔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详细观点,可参看拙作《世界革命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国际共运史研究》1992年第1期)和《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并无联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修正主义》(文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四篇:世界历史感想

世界历史感想、启示(09---14年)

1.谈一谈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结合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等。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都促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4.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由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使用蒸汽对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社会环境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是哪一次改革实现的?这次改革的内容中哪条措施对日本影响最深远?明治维新。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

6.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解决的? 美国:黑人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双方矛盾尖锐,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奴隶制。

俄国:农奴制度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并引发农奴制危机。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幕府统治出现危机,通过倒幕活动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哪三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第一种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第二种方式: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种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8.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三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从三位人物斗争事例中,你有什么认识?共同点:反抗殖民统治。认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耍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9.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三角贸易”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综合评述。“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罪恶;“三角贸易”使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10.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1.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12.美、日、俄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13.为什么马克思把《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的颁布早于《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以法律文献的形式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早于《人权宣言》。14.谈谈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绝不可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科技。

16.马克思主义由哪几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与电力的广泛使用有哪些共同作用?都使人类进入了新时代;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20.目前,交通工具又有重大发展,请你举出一项新成就。高铁列车、太阳能汽车、超音速飞机等。21.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发展高科技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等。

22.请你谈谈对日、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等。23.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

24.林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房子”指的是什么?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指的是什么?“指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黑人奴隶制度并存。“裂开的房子”是指当时正处于南北分裂有两种不同制度的美国社会。

25.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美国南北战争给予我们的启示:①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②必须排除一切阻力,发展民族经济,才能实现民族的崛起。※俄国、日本的改革给予我们的启示:①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②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学习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的崛起。③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五篇:世界历史名词解释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部分)(2007-12-21 04:39:00)

平等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平等派运动是第一次内战结束后兴起的小资产阶级运动,其主要代表物是约翰·利尔本。围绕着国家政权形式和普选权问题,平等派与独立派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平等派运动首先是在国会军士兵群众中开展起来的,1647年8月,军队开进伦敦后,独立派发表了《军队提案纲要》.对此,平等派很快作出反应,于10月提出《人民公约》,在10月底召开的军队会议上,围绕着政体问题和选举制度问题,平等派代表同独立派代表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辩论但遭到独立派军官的严厉镇压,克伦威尔当场逮捕14人,枪决 3人,平等派运动被暂时平息。后来,平等派分裂为许多小的派别,逐渐衰落。

光荣革命

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辉格党与托利党就决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威廉率领荷兰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逃往法

国。1689年2月6日,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普加乔夫起义

1773—1775年发生的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18世纪中叶农奴制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方式的封建农奴制剥削日益严重,阶级矛盾尖锐。1773年9月普加乔夫自称彼得三世,率80名哥萨克在雅伊克沙一带起义。起义分为三个阶段。起义曾经席卷了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及外乌拉尔等广大地区,这次起义虽然最后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普加乔夫也被处死,但却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

《布列达宣言》

1660年2月,驻苏格兰英军总司令蒙克率军进入伦敦,解散了国会,控制了局势.接着,蒙克与逃亡国外的查理王子进行复位谈判.1660年4月4日,查理在荷兰的布列达发表了一份宣言,承诺在复辟后赦免一切革命者,实行宗教自由,保证在革命中发生的财产变化,是为《布列达宣言》.1660年5月25日,查理回到伦敦,登基为王,称查理二世.这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与旧王朝的妥协在英国恢复了斯图亚特王朝.“大抗议书”

1641年11月22日,长期国会又通过大《大抗议书》204条。列举了查理一世近十年来的一系列罪行,指出天主教复辟的严重危险,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如实行工商业活动自由,建立大臣对国会的负责制度,限制主教的权力等等。《大抗议书》成为(英国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查理一世拒绝签署《大抗议书》并且撤销国会卫队,於1642年1月4日亲率几百名卫队士兵闯入国会,企图逮捕友姆、汉普敦等五名反对派领袖.结果遭到二千名武装市民和许多群众的拦阻,国王的阴谋遭到了失败。

北方战争

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进行的长达21年的战争。到17世纪末叶俄国仍是一个内陆国家。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沟通对外贸易渠道,迫切要求争夺出海口。当时瑞典作为欧洲北方的一个强国控制着波罗的海沿岸和出海口。彼得一世改革中的俄国,力量得到极大的增强。1709年6月,俄国陆军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大败瑞典军队,1720年,俄军又击败瑞典海军,开始在瑞典本土登陆,兵锋直指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次年四月,瑞典被迫求和。根据战后的和约,俄国夺取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阿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样,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1700—1721)最终以俄国取得波罗的海的

出海口而告结束。

七年战争(1756-1763):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67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该法令试图向美国殖民地征收税,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由于在美国唯一合法进口和购买的茶叶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人们好像没有办法逃避这种新赋税。在法令通过的两年内,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并且当英国从伦敦运送几船茶叶到美国时,美国民众群情激奋,在纽约和费城,人们纷纷示威游行,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波斯顿的一批青年组成“波斯顿茶党”,于1773年12月16日夜里化装成为印第安人,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在波斯顿港强行靠岸的东印度公司的茶船,把东印度公司三艘船只所载的三百四十二箱茶叶全部倒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从而使东印度公司损失达一万五千英镑。

莱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18日晚,英国殖民军准备偷袭北美波士顿西北郊来克星顿和康科德两地民兵的秘密火药库。当地民兵事先得到消息,就立即武装起来,埋伏于各个交通要道。4月19日拂晓,当英军到达莱克星顿时,民兵立即从各处向英军射击。一部分英军继续向康科德前进,但同样遭到民兵们的袭击。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这样在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打响了。

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英国新近从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佣军到加拿大,其实力大大加强。为了速战速决,这年九月,英军在柏高英率领下自加拿大出击向南进攻,企图与另外两路英军共同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大陆军与新英格兰的联系。在遭到美国民兵的迎头痛击后,既得不到另外两路英军的配合,也不能继续前进。10月,民兵们一举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围于纽约州的萨拉托加,并形成人数上四比一的优势。柏高英弹尽援

绝,走投无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纽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美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不可容忍法令

“波斯顿倾茶事件”使英国政府恼羞成怒。1774年3月,英国政府连续颁布几项高压法令:封锁波斯顿海港,断绝波斯顿的对外通商;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任命北美殖民地英军总司令盖奇将军为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增加驻军数量;把俄俄亥河以北,宾夕法尼亚以西的大片土地划归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管辖,阻止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向西部地区移植,即不可容忍法令。

《独立宣言》

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由杰佛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它向世界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它用人权代替了神权,因而马克思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多洛雷斯呼声

1810年9月16日清晨,伊达尔哥领导印第安等许多下层人民在墨西哥中部一个叫作多洛雷斯的偏僻乡村起义,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牧师伊达尔哥在多洛雷斯的教堂敲响钟声,把附近的居民召集过来,问他们:“你们愿意自由吗?300年前,可恨的西班牙人夺取了我们的土地,你们愿意全力以赴的夺回来吗?”民众高喊“绞死这些殖民强盗!”“独立万岁!”这就是“多洛雷斯呼声”。后来,这一天被墨西哥定为墨西哥独立日。

阿亚库巧战役

1824年,玻利瓦尔的军队与西班牙军队在马亚库乔发生大规模的战斗,革命军获得决定性的性利。此后不久,上秘鲁也在玻利瓦尔的军队的支援下宣告成立共和国。上秘鲁的人民为纪念破利瓦尔的功绩。特定国名为玻利维亚,并授予玻利瓦尔“国父”的称号。

《人权宣言》

1789年7月9日,根据穆尼埃的建议,8月26日,依照美国《独立宣言》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共十七条。它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身身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利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最后《宣言》规定了“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

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宣告了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胜利,确立了资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在动员和团结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瓦尔密大捷

法军战胜普奥联军的重要战役。1792年9月2日,布伦瑞克率普奥联军,在法国王党分子支持下,占领了法国东北部军事重镇凡尔登,并分兵三路直逼巴黎。9月20日,由迪穆里埃和克勒曼率领主要由无套裤汉组成的法国志愿军在马恩省瓦尔密村同侵略军进行激战,击退其多次进攻,赢得此次战役的胜利。从此法军开始全线反攻。并于10月夺回全部被占领土。

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取得了对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1805年12月4日,弗兰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百日王朝

波旁王朝复辟后,大批逃亡贵族返回法国,企图在法国重建

专制统治,从而引起了人民的愤怒和资产阶级的不满。拿破仑利用人民对波旁王朝的敌视心理,于1815年2月26日从厄尔巴岛重返巴黎,重新登上法国王位,宣布废除波旁王朝危害革命的法令,允诺进行广泛的政治和社会改革。欧洲各国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以70~80万军队围攻法国。拿破仑迅速组织起12万人的军队,6月中旬与反法同盟军队决战,大败于滑铁卢。6月22日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滑铁卢战役

1815年初,拿破仑在厄尔巴岛获悉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由于分赃不均而几乎分裂,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回巴黎,重登帝位。英、普、奥、俄等国君主停止争吵,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了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18—19日发生了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最后遭到失败。从此结束了拿破仑的“百日政权”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的统治。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自动宣布第二次退位。

1791年宪法

1791年9月,制宪议会通过了宪法,即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掌握行政权,有权任命政府大臣和高级军官,有权暂时否决议会的决议: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立法议会:司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法官。宪法在宣布废除封建等级制的同时,又把全体居民按财产资格划分为积极公

民和消级公民。凡年满二十五岁,有财产并能交纳直接税者(男子),为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没有或很少有财产而不能交纳直接税者,称消极公民,没有选举权。这样,就剥夺了法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选举权。

下载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列宁读后感

    列宁读后感《列宁传》这本书是普拉东 、米哈伊洛维奇、凯尔任采夫写的,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了列宁为俄-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战斗一生,并且着重介绍了列宁为建立布尔什维克......

    《列宁》读后感

    意识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读《列宁》有感 《列宁》是由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兼传记作家路易斯·费希尔创作的传记。是一本将列宁形象真实可信、生动鲜活地刻画在读者眼前的......

    列宁简介(★)

    列宁简介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

    列宁名言

    列宁名言1、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3、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宋才发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本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始终不渝地抓住执政党建设......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

    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世界历史教学计划(上册) 1、 课文:本册有23篇,因为有8篇古代史不需讲解。实际应讲15篇,计划安排课时18节;完成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教学; 2、 作业:利......

    世界历史(全文5篇)

    世界历史 1.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梦想的历史比较研究 2.全球化与全球史理论研究 3.后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家研究 4.古代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比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