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05-15 08:4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第一篇: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宋才发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本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始终不渝地抓住执政党建设这一重大问题不放,为不断提高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概括地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思想上建设党。列宁指出:“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

1一个,就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党纲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的而且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上的。”2能否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导革命和建设,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思想上建设党。“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3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之所以如此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有三点:(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为科学真理的学说,没有它的指导,就不会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就不能有真正伟大的革命运动。(2)新生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社会民主党的困扰,要在俄国建立和巩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势必要从抓革命理论这个根本问题做起。(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教育、训练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的思想武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它应用到俄国革命的一

4切政治和经济问题上去,但必须善于运用它。”

(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从组织上建设党,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有组织的部队,关键在于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曾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但是从实践上看,真正把它付诸实施并作为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却是列宁在长期建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早在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时,列宁就建议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后来,他又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他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文献中。他认为能否坚持和贯彻执行这个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同当时流行的民主社会主义关于党的理论的根本区别之一。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反复强调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服从党组织的决议,下级机关必须服从上级机关,少数必须服从多数,部分必须服从整体。

(三)坚持党员标准从素质上建设党。列宁历来重视提高党员质量,在俄国社会民主工

5党创建初期,他就郑重指出:“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根据执政党的地位和面临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情况和党所担负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又进一步把提高党员质量作为执政党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他领导的俄共(布)中央做出了许多具体规定:(1)严格入党条件,坚持党员标准,严防趋炎附势者混入党内。在1919年《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中,他一针见血地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6我们也不要。”他认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并不追求党员数量,而在于注重提高党员质量。(2)强调每个党员都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保持一致,不允许有一个党员背离党的正确路线。他要求 *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列宁全集》第8卷,第473页。2 《列宁全集》第10卷,第65页。3 《列宁全集》第16卷,第373页。4 《列宁选集》第1卷,第158页。5 《列宁全集》第6卷,第458页。6 《列宁选集》第4卷,第76页。全体党员的全部注意力都应当集中在党所注意的基本任务上,而“不应当容许六十万党员中

1有一个党员不执行自己的任务。”(3)强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适应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战争转入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列宁认为,衡量党员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能否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在管理和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他提出了“向内行学习”的口号,以及共产党员必须“由外行变为内行”的任务。(4)实行清党,纯洁组织。他提出必须把住党员入口关、质量关,把“混进党内的人驱逐出去,只让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留在党内。”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决定对党员进行重新登记,1921年3月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清党。当时党员总数只有73万,结果清除了17万,占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四)严肃党的纪律从生活作风上建设党。铁的纪律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任务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列宁总结布尔什维克建党经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科学结论。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

2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谁要是把无产阶级政党的铁的纪律哪怕是稍微削弱一点,那他实际上就是帮助资产阶级来反对无产阶级。铁的纪律又是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党的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因为铁的纪律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工人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自觉纪律的最高典型。列宁认为,加强和维护党的纪律,不是靠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所能实现的,而要靠全体党员从生活作风上逐步养成习惯,靠先锋队的觉悟和自我牺牲精神。党性越强的人,就会越自觉地遵守纪律。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纪律所持的态度,是检验党的纪律的标准;只有当党正确地表现人民的利益的时候,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处置不力,势必挫伤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的积极性。

(五)密切党群关系从形象上建设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原理,是列宁在总结了第一、二国际的经验和俄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执政党的最大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曾向党的有关负责人发出警告:我们的政治组织和工会组织内的负责人“有变为官僚的趋势,也就是说,有变为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头上的特权者的3趋势”。1920年他又告诫全党不要骄傲自大,重犯官僚主义错误。他说:“我们党目前可能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即陷于骄傲自大的境地。这是十分愚蠢、可耻和可笑的。大家知道,4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骄傲自大是腐败和政权衰落的开端,列宁殷切地期望全党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六)理顺党政关系从体制上建设党。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自身建设、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因为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使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率领亿万人民群众去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并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所以列宁说:

5“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列宁同时还指出,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总的领导”,无论如何不应当把党组织的职能和国家机关即苏维埃的职能混淆起来。他明确地提出要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及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他提议就党政分工问题做出专门规定,指出党要“努力领导苏维埃的工作,但不要代替苏维埃。”在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又重申了八大的决议,指出:“党组织绝不应代替苏维埃。”他还告诫全党同志,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范围,做到党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 12 《列宁全集》第30卷,第447页。

《列宁选集》第4卷,第181页。3 《列宁全集》第25卷,第473页。4 《列宁全集》第30卷,第486页。5 《列宁选集》第4卷,第587页。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列宁认为,从体制上理顺和明确党政关系,这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在加强党的领导。因为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提出国家发展的纲领、路线和总政策,决定政权建设的方向和原则,为国家机关推荐合格的人选等。他还指出,执政党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它的核心领导集团又是整个执政党的领导者。只有保持党的核心领导集团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党的政策的连续性,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性,保证全党思想和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进而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稳步前进。

列宁是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他的建党学说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直接继续和崭新的发展。学习和研究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无产阶级的执政党建设好,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把马列主义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载《学习月刊》1992年第7期

论文发表后被《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2年第9期选介

2004年7月,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山东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篇:宋才发: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宋才发: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宋才发

*

理论与实践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人们把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而达到的思维成果。科学的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风和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列宁一生所从事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堪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先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这句重复过几十次的著名原理,充分地估量到理论的重要性。恩格斯早就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因为它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就能使先进的阶级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在这个理论体系之中。当人们把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的时候,人们并不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到来而否认它的科学性,而恰恰因为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它指引无产阶级摆脱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上升为统治阶级,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去编织人类理想的花环。因此,理论是人们保证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纽带,是革命获得成功的向导;也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对人类有机体有用

2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

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时刻。俄国国内的经济派也十分起劲地否认理论作用,对俄国的建党活动干扰极大。所以,列宁意识到要想在俄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从抓革命理论这个根本问题开始。列宁认为在醉心于最狭隘的实际活动的倾向同机会主义的时髦宣传否定理论作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意义就显得尤其突出。他进一步指出,在革命暴风雨年代,对革命理论采取模梭两可或毫无原则的态度,就等于在思想上完全破产,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因此,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的经验,才能把革命运动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才能建立不可战胜的社会民主运动;“只有以

3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如果领导者不做理论研究工作,便不能当思想领导者;不根据事业的需要而在工人中间宣传论理的成果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也不能当思想领导者。

正确的理论是领导者制定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是实际工作者树立必胜信念的精神支柱。列宁指出:概括了全世界革命工人的丰富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了我们了解当前事变的全部规律性,使我们党有能力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在没有先例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尝试。同时,正确的理 *

1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列宁选集》第1卷第241页。2 《列宁选集》第2卷第139页。3 《列宁选集》第1卷第242页。论还能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辨别是非的准则,使一切社会主义者都团结起来,并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自己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相信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忠实信奉者,但他并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他总是极大胆又极细心地研究事变过程的新情况、新经验,善于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革命与建设的新途径。在一次会议上,布哈林提出要在俄国实现“完全的社会主义”。列宁反驳说:“如果说到完全形式的社会主义,那么除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外,就没有什么可说了,而我们离这一点还1很远。”他认为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在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向社会主义提出新的任务之后才会产生。而且,这种新的理论一经产生,便会成为促进社会前进的重大的力量。列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反对死啃书本。他说:“假如一本书,除了妨碍采取新的办法,使

2人永远害怕新的办法以外,就毫无用处,那么这本书是分文不值的。”我们知道,历史上有许多无产阶级的领袖,风暴时期的领袖、实践家领袖,他们是有自我牺牲和勇敢拼搏精神的,但是他们在理论上是虚弱的。而列宁却能“成功地把优秀实践家的经验同理论修养和广阔的3政治眼界集于一身”,所以列宁便成为后起的无产阶级领袖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楷模。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列宁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

4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即像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尖锐地提到了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面前。列宁通过艰难的实践进一步认识了俄国,终于找到了一条“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途径。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揭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根源:“我们原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

5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制定符合客观形势需要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列宁作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探索。1920年冬以后,列宁阅读了大批农民信件、申诉和请求,并把这些称作农民情绪的最好的晴雨表。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在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战略的退却。他认为:“新经济政

6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列宁对这段艰难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实践极为自豪,曾形象而又确切地把它比喻为“攀登一座还没有探测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在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预先试用7过的东西”。

实践高于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筑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历来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思想作了许多重要的发展。他说:“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因为理论依赖于实践,没有实践活动,理论本身不能变为客观现实;实践又以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由此。列宁提出了“实践高于(理

8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是第一位的。列宁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阐明了实践的意义,而且在实际革命斗争中也运用了这一原理。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严肃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 12 《列宁全集》第25卷第273页。

《列宁全集》第10卷第19页。3 《斯大林选集》(上卷)第136页。4 《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5 《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6 《列宁全集》第33卷第220页。7 《列宁选集》第4卷第594页。8 《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1来检验。”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阶级对比关系的具体特点,做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这个要求是绝对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在确定重大政

2策的时候,必须以经得起精确的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政策的基础和依据。” “不符合这一条

3的政策是自取灭亡的政策。”列宁历来认为,理论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不停地从实践中吸取养料,经常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不断地满足实践所提出的要求。理论一旦离开实践,它将立刻变成僵死的、枯槁的东西。列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指出: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此,他在十月革命以后的许多篇著作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叫做公式世界,把亿万群众参加的革命活动叫做现实世界。他要求人们注意公式世界,更要注意现实世界。不要“只无谓地背

4诵记得烂熟的公式,而不去研究新的生动的现实的特点”。因为一切事情的具体演变与任何人所想像的都不同,它要新奇得多、特殊得多、复杂得多。

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是一个过程。列宁指出,当对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时候,不知就变为知;相反地,当这种作用的可能性消失的时候,知就转化为不知。“观念的东西转化

5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很重要的。”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进行理论思维,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真理(科学的理论)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走向客观真理,行动的结果是对主观认识的检验。证实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坚持从感觉到思维,从思维到实践,正是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只有认识了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才能认识实践的真正本质。列宁说过,世界之所以有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基本原因是亿万人民群众投入到实践的洪流中去了。“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6高明得多的东西。”只有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才能创立科学的实践观。从理论的来源上看,革命的实践活动是创立科学实践观的“源”,而理论上的继承则是“流”。人民群众的实践,以其直接的现实性确立并证明实践的普遍性,也确立和证明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向认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源泉,是制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党的行动必须建立在对客观形势的具体分析上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革命理论与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的统一,正是马列主义政党区别于一切其它政党的显著特点。

党的决议、政策和指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党的决议、政策和指示,都属于理论范畴,科学的理论是照亮人民群众前进道路的灯塔。但是,“党向群众提出的任何口号都有凝固化,僵硬化的特性,甚至在提出这个口号的条件已经变化时还会对许多人发生作用。这种弊病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执政党必须学会在各部门、各场合和各种环境中正确地灵活运用党的决议、政策和指示的本领,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的条件加

7以阐明和发挥,否则,“就不能保证党的政策的正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还引用过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正因为这样,所以列宁说革命理论并不是教条,它只有同真正群众性的和真正革命的运动的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形成。理论的东西应当服务于实践,因为理论应当由实践材料来检验。我们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12 《列宁选集》第3卷第398页。

《列宁全集》第25卷第283页。3 《列宁全集》第24卷第309页。4 《列宁全集》第24卷第24页。5 《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7页。6 《列宁全集》第26卷第445页。7 《列宁选集》第3卷第611—612页。应当牢牢地记住列宁关于“一分理论九分实践”的名言,并要善于把“灰色理论”变成活生生的实践。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给予修正和完善。在实践观方面,列宁把辩证法贯彻于实践标准,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列宁指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和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2争。”他认为,人们的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在一定历史阶段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认识一个具体的真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实践。说实践标准“确定”,是因为人的认识来源和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假若实践标准缺乏确定性,就会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说它“不确定”,是因为实践是历史的活动,它本身是无止境地发展着的,实践检验真理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不断发展着的,即使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被证实为正确的理论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一味地重复记得烂熟的公式,而不去研究新的生动的现实特点,再正确的理论也将缺乏活力。因此,列宁指出,“实际生活已经把它从公式的世界导入现实的世界,3使它有血有肉”,给它赋予青春的活力,使它得到修正和完善。“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

4会单单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我们是坚持理论观与实践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千万不能重犯列宁批评过的“书呆子”的错误。

载《理论界》1987年第2期,论文发表后被《国内哲学动态》选介

2006年8月7日,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列宁全集》第10卷第19页。

《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3 《列宁选集》第3卷第26页。4 《列宁选集》第1卷第159页。

第三篇:宋才发: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

宋才发: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

宋才发

十月革命后,在制定和指导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中,列宁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这正如原苏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所说:“苏维埃共和国有一套完整的对外政策,它比苏维埃的对内政策更具特色。十月革命以前,从来没有人试图

1制定一套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对外政策”。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际关系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一、认清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制定对外政策的客观依据

只有了解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正确策略。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说过,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只有首先分析了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所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无论过去或将来,每个时代都有个别的、局部的、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的运动,都有脱离一般运动和运动的一般速度的各种倾向。我们无法知道这个时代的某些历史运动会发展得多么快,有多么顺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而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只有在这种基础上,即首先估计到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认真了解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以此为根据来估计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2的特点。”根据这个科学的分析,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苏俄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自己的一切对内对外政策的时候,都必须从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去思考,“应当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及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3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不仅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4任何中间级。”列宁始终认准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把人类从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绝境中解救出来;他坚信不论革命如何困难或可能遭到暂时失利,不论反革命的浪潮如何高涨,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列宁才在十月革命胜利五年后自豪地说:“在我们的对外政策方面,变动最少。„„我们是始终不渝地执行这个方针,而且取5得了卓越的成绩”,争取到了一个十分确定的、举世公认的外交局面。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了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在俄国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仅仅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推翻整个资本阶级实现人类和平,用革命的手段医治战争的创伤,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是苏维埃对内对外政策的根本内容。列宁说过,人类“把国际社会主义先锋队的光荣使命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把火种撒遍世界各国,并指出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因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之间,不可能有什么界限,其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回忆列宁》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页。2 《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3-124页。3 《列宁全集》第27卷第120页。4 《列宁全集》第25卷第349页。5 《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4页。它各国的革命是应该开始爆发的时候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出乎列宁所料。继十月革命之后,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所以列宁坚信不移地认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展开,标志着20世纪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斗争的结局将取决于世界人口的大多数。

苏维埃俄国的国际活动,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最初的成功实践。列宁指出,十月革命一开始,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问题,就成为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说过,工人阶级有它自己的对外政策,而这个对外政策决不以资产阶级认为适宜为依据。根据这个思想,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现状,应当是我们苏维埃政权对国际任务作任何决定的基础”。苏维埃俄国当时对外政策的决策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将

2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作为各国劳动群众的范例而稳固地屹立”于世界,苏维埃俄国有责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其他国家获得胜利的助手、手段和道路。(2)俄国正在准备新的、真正的卫国战争,即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战争。“保卫社会主义,也就是保卫祖国、保卫

3苏维埃共和国,也就是保卫世界社会主义大军的一支队伍。”所以,苏维埃俄国当时在对外关系上的一切重大活动,都是以发展和巩固已经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前提为出发点的。譬如,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列宁就在拟定的苏维埃国家第一个对外政策的文件《和平法令》中宣布,各交战国应“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实行“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11月20日在《告俄罗斯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中宣布:废除沙皇政府所签订的关于强占君士坦丁堡、瓜分土耳其和伊朗的秘密条约,苏维埃政府迅速从伊朗撤出俄国军队;随后又废除并公布了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秘密条约;等等。因此,苏维埃俄国最初颁发的一批关于对外政策的法令、宣言及措施,渗透了以维护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并尊重一切大小国家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提出了各民族的真正友好平等关系的纲领,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型国际关系迈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1二、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首先就要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出发,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总目标入手。不仅要反对一切阶级压迫,而且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不是任何别的性质的联合,而是国际无产阶级解放斗争需要的联合;不是解放某一个国家的民族和人民,而是解放全世界的民族和人民。列宁认为这就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阶级实质。资产阶级总是把自己的民族要求提到第一位,而无产阶级则认为民族要求应当服从阶级斗争的利益。“真正的国际主义是同本国的社会沙文主义者(即护国派)、同本国的帝国主义政府决裂,进行反对这个政府的革命斗争,推翻这个政府,准备忍受最大的民族牺牲(甚至缔结布

4列斯特和约),只要这对于国际工人革命的发展有利。”任何民族的无产阶级只要稍微拥护本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权,都必然会引起另一民族的无产阶级的不信任,都会削弱工人的国际性团结,而使资产阶级称快。要做一个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者,就不应当专为本民族着想,而

5应当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坚持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路线,即“社会主义革命高于一切”。列宁还以著名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一新的战略口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必须同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相结合。国际主义并不是无原则地排斥爱国主义,它只是要求把爱国主义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严格地区别开来。在第一次 12 《列宁全集》第27卷第477页。

《列宁全集》第26卷第443页。3 《列宁全集》第27卷第149页。4 《列宁全集》第28卷第94页。5 《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8页。帝国主义大战中,列宁之所以要严厉地批判交战国社会民主党提出的“保卫祖国”的口号,就因为这个口号根本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而是不惜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社会沙文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口号。列宁多次指出:“我们决不是一般地反对‘保卫

1祖国’,一般地反对‘自卫战争’” “受民族压迫的国家为反对实行民族压迫的国家而‘保

2卫祖国’,这不是欺骗,社会主义者也决不反对在这样的战争中‘保卫祖国’。”这就是列宁所要阐明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它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仅要遵循国际主义原则,还要遵循爱国主义原则,坚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这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则具体表现为把热爱共和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融合,把维护利益与尊严和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与尊严相一致,达到在维护全人类总体利益中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利益。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还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加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联系与团结。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要使每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十分自觉地考虑到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民族成份等等具体特点。“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3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他尤其告诫布尔什维克党,“决不要从莫斯科发号施令。”1922年11月,列宁在共产党国际“四大”上,就曾批评“三大”通过的关于各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决议,“充满了俄国的气息”,“完全是根据俄国的条件写出来的”,其他党是“无法执行”的。他强调指出:“我觉得我们

4由于写出这样的决议而犯了很大的错误,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切断了今后成功的道路。”列宁认为各国党或社会主义组织之间不是上级和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自由的、兄弟般的、联络与合作的关系。任何一个党,不管它的历史多长,经验多丰富,力量和影响有多大,都没有凌驾于其他党之上的特权。

三、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

是实行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

和平共处的思想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首先提出来的。1919年12月2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关于国际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中指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

5共和国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进行国内建设”。列宁提出的这个思想是从苏俄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出发的。(1)在俄国经历同帝国主义战争后,又经历了三年反武装干涉,人民迫切需要和平的休养生息时机;而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迫切需要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冲破帝国主义对它的经济封锁,争取一个安定的和平建设环境。(2)对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至帝国主义国家来说,虽然他们极端仇视社会主义制度,但它们在经历三次武装干涉的较量之后,看到苏维埃政权的稳固性,不得不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同时,这些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为了同拥有广大市场和丰富原料的苏俄做生意,也不得不接受和平共处,同苏俄建立贸易或外交关系。列宁正是基于这种科学、客观的分析,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1921年苏俄首先同英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建立通商关系,并得到英国事实上的承认,这个突破口标志着帝国主义对苏俄封锁政策的破产。随后,德、意、挪威、希腊、奥地利、瑞典、丹麦、日本等国也相继承认苏联并与 12 《列宁全集》第35卷第215页。

《列宁全集》第23卷第25页。3 《列宁选集》第4卷,第245-246页。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0页。5 《列宁全集》第30卷,第164页。其建交,至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终于形成,苏联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共处时期。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成为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基础。

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这是争取世界和平的正确途径,它意味着要通过各种斗争的和妥协的方式,实现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列宁认为,这种和平共处作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来说,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只要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没有结束,就必然存在着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把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执行对外政策的时候,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战胜剥削者并把动摇者争取过来,这是世界性的任务。许多资产阶级国家就是动摇的:作为资产阶级国家,它们仇视我们;作为被压迫的国家,它们又宁愿同我们和平相处。”1从苏维埃俄国同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你打痛了敌人,他就2会来讲和的。”苏维埃俄国所以能够同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是靠斗争得来的,斗争也是和平共处的存在形式。和平共处作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一种途径,它的根本要求就是希望国家与国家,尤其是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通过谈判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达到建立和平、共存、共处、合作的彼此往来关系。

开展和平竞赛,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必然产物。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会议的开幕词中说,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均势,虽然这是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均势。“现在,我们主要是用我们的经济政策去影响国际革命。所有的人,世界各国所有的劳动者,都毫无例外地(绝非夸大)注视着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因此,3经济建设问题对于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列宁认为,从这个时候起,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勇气同资本主义开展竞赛,并战而胜之。“这也是一种特别的战争,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

4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战争竞赛。”当时有人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人说:“好吧,你们在外部战线上挺住了,开始建设吧,建设去吧,我们看看究竟谁胜利?”列宁对此给予了有力地回答:建设“任务是艰巨的,但是,我们过去和现在一直在说:‘社会主义有示范的力量。’”尽管“我们没有机器,战争已使我们破产,战争耗费了俄国的经济资源,但是我们仍

5然不怕这种竞赛,因为它在各方面对我们都有利。”要想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与我们保持较长时期的和平共处局面,我们没有别的途径,只有通过和平竞赛,采取“租让”等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生产经验和科学管理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缩短同它们的差距,从经济上也“牢固地站稳脚跟。”只有当我们在经济上也赶上和超过了它们的时候,“社会主义的示范”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无穷的力量,我们才敢说“在国际范围内真正地最终地6取得了胜利。”

四、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正义斗争是

实行对外政策的长期任务

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结成联盟,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1920年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指出,目前的世界政治形势把无产阶级专政提上了日程,世界政治中的一切事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就是世界资产阶级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而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 12 《列宁全集》第30卷第292页。

《列宁全集》第30卷第124页。3 《列宁全集》第32卷,第427-428页。4 《列宁全集》第32卷第428页。5 《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6页。6 《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6页。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解放运动。这些民族根据自己的痛苦经验,深信除了苏维埃政权战胜世界帝国主义之外,他们别无生路。他还说,苏维埃政权目前不能局限于空口承认或空口提倡各民族劳动者互相接近,而必须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建立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并根据各国无产阶级中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不同程度和状况,或根据落后国家中工人和农民的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程度,来确定其联盟的形式。因此,列宁一贯认为,同帝国主义者结成“联盟”(或可耻地依附他们),这是资本家和小资产阶级的对外政策;而“同先进国家的革命者和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结成联盟,反对所有的帝

1国主义者,——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

各国无产阶级只有同各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才能取得世界革命的胜利。列宁曾在1919年预言说,世界各国行将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决不会只是每一个无产阶级战胜本国资产阶级的事情。当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击退资产阶级反革命企图的时候,不发达的被压迫的民族决不会袖手等待,决不会停止生活和消逝不见。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各先进国无产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而进行的国内战争已经同不发达的、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掀起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联合起来的时代中进行。“一旦各国被剥削被压迫的工人击败了市侩分子的抵抗,肃清了一小撮工人贵族上层分子的影响,同迄今还站在历史外面、只

2被看作历史客体的亿万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发动革命进攻,世界帝国主义就一定会灭亡。”因而列宁历来主张各先进国家的觉悟工人应当同一切被压迫国家的工人、农民和奴隶实行最密切的融合。“我们无论在过去或将来,总是忠告一切被压迫国家(包括殖民地)的一切被压

3迫阶级不要同我们分离,而要尽可能地同我们亲近和融合起来。”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支持各被压迫国家避免资本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说过,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够也应该帮助落后国家的劳动群众,只要苏维埃共和国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向这些群众伸出手来,支持他们,落后国家的发展就能够突破目前的阶段。也就是说,“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

4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如果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不热情、不积极地对各被压迫国家进行系统的宣传,进行无条件地友好帮助,那末,要想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思议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履行对外政策的时候,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落后的国家建立共产党组织,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载《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3期

论文发表后被《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1988年第9期转载全文

《列宁全集》第25卷第72页。

《列宁全集》第31卷第204页。3 《列宁全集》第23卷第61页。4 《列宁全集》第31卷第213-214页。

2006年7月2日,宋才发教授参观河北省保定县冉庄地道战遗址

第四篇:宋才发:列宁关于报刊的编辑原则

宋才发:列宁关于报刊的编辑原则

列宁关于报刊的编辑原则

宋才发

列宁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富有报刊编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编辑家。研究和探讨列宁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办刊方向,坚持办刊宗旨,提高刊物质量,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

一、报刊的思想指导原则

报刊要成为党传播和论证革命理论的喉舌。早在1890年列宁从流放地西伯利亚回到俄罗斯以后,就决心要创办一份党报。他说:“创办全俄政治报应当是行动的出发点,是建立我1们所希望的组织的第一个实际步骤。”他认为,由无产者编辑的报刊,既要成为革命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论坛,又要成为革命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理论阵地。也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一切公开发行的报刊,都应“成为向俄国社会民主党工人群众进行党的宣传鼓

2动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公开喉舌。”如果说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俄国无产者首次在世界帝国主义城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的话,那么,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编辑的报刊则为这个胜利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列宁从理论上对报纸和杂志进行了划分和界说。他说:“杂志和报纸怎样就我们所提出的这些题目和问题进行分工,将完全根据两者的篇幅和性质的不同而定:杂志主要是宣传,报纸主要是鼓动。但是,无论在杂志上或报纸上都必须反映运动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并且从每一件事实中,做出符合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俄国无产阶级

3的政治任务的明确结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后,他又及时地规定了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条件下的主要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在以社会主义方式组织国民经济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上,把教育人们具有新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置于“首要地位”。明确指出“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成为党和国家机关团结和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向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工具;成为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的主要工具。编辑工作是党的工作与政治工作的直接继续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问题上,编辑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正是从这种意义上,列宁认为“在编辑部中工作的应当是非常称职的编辑,而不是挂名的编辑;编辑部应当是一个实干的集体,而不是一个庸俗的4集体;其中每一个成员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应当有自己的意见”。善于以自己的热情之心感染读者的编辑,他们既是党的理论宣传家,同时也是鼓动家。

报刊要坚持党性。列宁认为党性是报刊的灵魂和方向;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党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的党的本质决定的。党性原则体现在报刊公开地、自觉地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上,“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社会民主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说,高度的热情、原则性和战斗性,是革命报刊必备的基本素质。“对觉悟的工人来说,每个机关刊物最重要的首先是它的原则性。”“我们认为,工人创办自己的报纸是为了捍卫马克思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6~7页。2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06页。3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88~289页。4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93页。主义,不是为了让它按照资产阶级‘学者’的心意来歪曲马克思主义。”为了保证实现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提出了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报刊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和直接管理的刊物。

第二,编辑部和撰稿人观点和信念要一致;报刊只有与人民休戚与共,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对于不坚持党性原则,“虚假地和歪曲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报刊,他主张坚决取缔。为了防止出现片面性,列宁在他签署的《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报刊总则”中,明确规定应予查封的报刊只能是:(1)煽动公开对抗和不服从工农政府者;(2)通过恶意中伤歪曲事实来制造混乱者;(3)挑动从事犯罪(即刑事罪的)活动者。

报刊要有求实精神。报刊的生命力在于内容的真实性,报刊必须以事实为根据,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事件与现象。对事实以及在刊物中如何科学地利用和反映事实的问题,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一文中规定了基本的方法论要求。他说,为了能从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当:根据确凿的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来和一切„„论断2比拟。”他还进一步指出什么样的“事实总和”才能被认为是这样的基础。

第一,“必须毫无例外地掌握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事实的全部总和,而不是抽取个别的事实,否则就必然会发生怀疑,怀疑那些事实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第二,应当“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事实就“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3第三,要从发展中去研究事实,对“缺乏历史观点”的做法,评价是否定的。

列宁的编辑作风是令人钦佩的。与他共事的编辑曾回忆说:列宁甚至设法使哪怕一条不长的报道,也要做到绝对准确,没有一丝毫的误差;事实经过再三核对;材料来源可靠,引文和数据准确无误。

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编辑:向人民讲真话,是党的力量之所在,也是报刊诚恳朴实的表现和生命力之所在。我们的报刊是我们党的一面镜子。它应当经常保持干净,摆放端正,它所反映的东西,都不应失真。报纸由于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严肃的原则性,因而甚至在我们最凶恶的敌人的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威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非难我们的报纸不真实。我们的话应当永远是诚恳的、正确的。简言之,列宁认为报刊的信誉和它的政治影响,同文章的真实性和切实可靠性是血肉相关的。

报刊要讲求科学性。列宁的编辑活动向我们提供了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审阅稿件的范例。列宁在审阅B.B.沃罗夫斯基的《和约与反动派》一文时,发现“„„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革命会获得新的推动力。应该从驻满洲的军队和被日本俘虏的士兵归国一事上来期待这一推动力”这句话不科学,必须补充一系列其他情况才能作为提出这一推测的根据。列宁对稿件作了如下补充:(1)如果国家杜马仍将召开,这个推动力将是反杜马的宣传鼓动,就选杜马的问题,就杜马内的宪法冲突问题。(2)只有在和约签订后再过一段时间,当偿付战争的重担变得越来越清楚的时候,战争的沉重经济后果将从特殊的力量开始表现出来。(3)应该从驻满洲的军队和被日本俘虏的士兵归国一事上来期待这一推动力。很显然,仅以日俄战争后士兵回归祖国的一件事实作为推测的基础是不足为据的。加上了列宁的补充材料,这个推测就有了说服力,就变成了一种科学的预测。对于用来作为举例或具体说明稿件的抽象论点,作为向读者传达事实信息的那些事实,列宁提出的编辑要求是:(1)在功能上有充分的价值、鲜明性、生动性、直观性、读者可接受性。明知要减弱对读者的影响力的事例或材料,编辑在编稿时必须把它换掉。(2)在作者论证缺乏事实材料和必须的数字资料时,编辑必须给予补充。(3)对于淹没观点的过多引证的材料,必须毫不可惜地去掉。1《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77、81页。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9页。3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9~280页。他认为,登载出来的文章必须具备这样的特点:有内行的经济分析和比较,有系统性、通俗性和实际结论。题目、写法和修辞,是列宁评价和编辑稿件的三大要素。譬如,1913年列宁就曾在给弗·卡斯帕罗夫的一封信中说:“亲爱的同志!您的文章我已经收到和读过了。依我看,题目选得很好,论述得也很对,就是在辞章上下的功夫不够。有许多过分的(不知怎

1么说才好?)‘鼓动’,并不适合这篇理论性的文章。”他极力反对资产阶级报刊的那种矫揉造作、追求离奇、夸夸其谈和夸张虚构的行为。苏维埃报刊的语言、文风和修辞,要有助于深刻揭示文章的思想内容,做到科学性、通俗性、理论性的统一。列宁说:如果编辑同意把“为启发读者了解严整的科学的初步原理,而是通过畸形的简单化的充满庸俗玩笑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读者连咀嚼也用不着,只要囫囵吞枣就行了”2的文章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出来,那末,这样的编辑是不合格和不称职的。

编辑人员必须深入群众和基层。列宁号召报刊编辑人员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和请教,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现场采访,设法发现现实问题,总结点滴经验和实践。对于管理生产和组织劳动的先进人物应予以表扬并在全国加以推广,对于缺乏和疏漏要加以揭露。他反对刊发“枯燥到极点的烦琐议论”、“官僚式的烦琐议论”以及“一点也不触及实际工作”的文章;他要求报刊编辑要学会洞察生活过程,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新事物,并加以支持和扶植,对于生活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必须敏感,不能落于现实生活之后。“报纸要

3是落后,就会毁灭。„„单调和迟误都是与报刊工作不相容的”。他严厉地批评过“那些经常钻在故纸堆里看不见实际生活的名作家”,和脱离实际生活的报刊编辑人员。因此,他关于“少来一些政治喧嚷,少发一些知识分子议论。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

4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的要求,后来实际上成了报刊编辑的座右铭。

二、报刊稿件的审处原则

赋予报刊编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编辑工作是整个报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稿件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的辛勤劳动。编辑劳动的成果和编辑应有的权利,必须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尊重。列宁在给国家出版局沃罗夫斯基的著名信件中,针对《第三国际。1919年3月6-7日》那本小册子的问题,明确地提出:“必须规定制度,使每一种出版物都有专人负责”。在《关于司徒卢威的协议草案》中他又指出:编辑部“有权否决另一方的材料和文章”5。编辑有权对作者稿件做出于编辑工作的技术性需要的修改和压缩,“任何一个编辑部都不会放弃作这类压缩的权利的。”排除作者原稿中不确切、不具体、含混不清的词句,压缩或删去可有可无的段落,“既丝毫没有改变作者的思路,也丝毫没有改变作者论据的分量”,这既是编辑的权利又是他的义务。因此,对准备出版的稿件加以批评分析和编辑处理,目的在于帮助作者为了读者和社会效益,提高稿件的质量,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编辑是作者作品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正是由于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他掌握了分析和评判稿件的创造性艺术,才使得出版问世后的每一篇学术论文都具有独到的个性。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各负其责,列宁还在《给国家出版局》的信中规定了编辑肩负的政治上、理论上和知识性上把关的责任,要求编辑修改作者的错误,包括事实、逻辑、语言和修辞的错误。发表出来的稿件必须有:

1“责任编辑的签字”,“责任校对、出版者或发行者的签字”。

责任编辑审读稿件的原则。编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向自己提出的社会任务愈重大,12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49页。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8~279页。3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3页。4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83页。5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0页。1 《列宁全集》第35卷,第464页。把这些任务看作与己休戚相关,工作就愈有内容,愈加深入。从另一个角度讲,编辑对稿件思想内容的修改愈重要、愈深刻,说明他对稿件的理解、分析及评价就更深刻、更扎实、更全面。从列宁的编辑实践看,他对责任编辑有两项基本的要求:一是责任编辑要把审读稿件活动看作是党的活动和专业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责任编辑要成为对稿件进行批评分析和评价的内行,而其基础又在于仔细地审读稿件,发掘作者的思想精华。正是这种分析和评价赋予编辑工作以创造并使之成为一门艺术;因为每一篇论文都是具体作者的思想反映,都有它独到的个性,要求个别对待。在编辑的视野里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编辑的错误,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说都是致命的。编辑审读稿件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分类、评价等。从实践上说,编辑在审读稿件过程中为评价稿件和解决其他任务所完成的思维程序的总和,人们已经用“编辑分析”这个术语来加以表示。编辑只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典型读者的位置上,才能通过分析揣测到作者构思与设想的阅读效果之间的差距,从而对稿件提出修改的建议。编辑之所以改稿,是因为他能够从党的利益、工人阶级利益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克鲁普斯卡娅在论述列宁参加编辑工作的时候说:“他在编辑稿件时总是站在未来读者的地位上来评价和修改稿件。”A.B卢纳恰尔斯基在谈到起草党的文章一事时也写到:“只要得出一个公式,它受到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即列宁)的批评最多,诸如:这里是不是还欠慎重,能否产生误会,外人会不会误解,能否找到更确切的公式”。列宁本人在给印涅萨·阿尔曼德的信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希望这本小册子成为一本好书,谁也不能从中摘出令您不愉快的语句(有时仅仅一句话不当就像一勺柏油能毁坏一桶蜜那样),2谁也不能曲解您的本意。”

编辑加工改稿的原则。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信中说:“你不必埋怨德国作家的疏忽大意,而应改用这样的原则:把你准备采用的文章中有关的地方用有色铅笔标出来,然后退给作者修改,这样,他们很快就会用另一种态度写作。当然,如果编辑部很热情,愿意为他们作文

3字加工,那么,作者在写作中就会越来越粗心大意”。编辑主要应关心的是全面分析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具体的修改应由作者去完成。列宁在《致格·叶·季诺维也夫》的信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令人遗憾的是加米涅夫的工作太马虎。极好的一个题目,而他却写得拖沓冗长,不得要领,不会真正抓住事情的中心和本质。是否要把后半部分寄给他,要他在这方4面加以修改”。在另一封给季诺维也夫的信中,他又说:“加米涅夫文章的后三分之二很不好,未必改写得了。我修改了前三分之一(第1~5页末),但是无法再修改下去,因为我发觉问

5题不在于修改,而在于重写。”“我认为不能就这样发表出来。”列宁坚决反对这样一种删改文章的方法:即经过加工的文章反而降低了它的思想性,抹平了它从政治上看待事件、现象和事实的尖锐性。列宁给作者改稿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他从不放过任何一点不具体的说法。为了使论文更加有力量,他常常给自己所编的稿件加上具体说明性事实。譬如,他曾对一个姓名不详的作者写的《学校的和革命的教育学》一文就作了这样的修改。作者文中说:“从一个令人费解的‘计划’想到另一个、更加令人费解的‘计划’,《火星报》最后终于想到了那个臭名远扬的选举运动的‘计划’。”列宁在修改时就用较为具体的平行选举的“计划”代替了“选举运动的‘计划’”,这样读者就不需要去回忆或专门去了解,这里讲的究竟是哪一个选举运动的计划了。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他想方设法地保留原稿的思想、风格和特点,绝不能使这种特色有所减弱和过于饰文,而要使它保持其原貌。”在没有同作者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列宁从不轻易地对稿件作任何实质性删改。他通常通过个人交谈、写便条或通信,详细地向作者说明何处有疏漏,为何必须这样改。他不仅把这作为自己的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而且要求编辑部全体编辑也这样做。他始终认为,编辑加工改稿的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政 23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6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12页。4 《列宁文稿》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1页。5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51页。治、教育等活动的直接继续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编辑在着手处理稿件时就要意识到这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严格实行退稿制度。协调好编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刊物兴旺发达的一个必备的条件。而处理好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培养一支政治思想上靠得住、专业知识上过得硬、对编辑部信得过的作者队伍,则是刊物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列宁在《给〈工人报〉编辑部的信》中指出,编辑同作者之间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有可能顺利的合作:“(1)编辑部和撰稿人之间要保持密切的关系,把有关的一切原稿的处理情况(刊用,不刊用,修改)通知撰稿人”;“(2)编辑部和撰稿人对理论问题、当前的实际任务和怎样能编好报纸(或丛

1书)的基本看法要一致。”在《给〈涅瓦明星报〉编辑部》的信中,列宁对编辑部既不退稿、又不答复作者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你们对不拟刊用的文章,既不答复,又不退稿,那么撰稿人都会被你们赶跑的。”在致《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中,他更一针见血地批评说:对没有采用的文章通知一下,“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为字纸篓’写稿,就是说,写了文章被扔掉,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未采用的文章应该退还。甚至连资产阶级

2报纸的任何一个撰稿人都会这样要求的。”列宁要求编辑与广大作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交朋友,认为疏远作者就等于刊物的自我毁灭。“无论《真理报》,还是《启蒙》杂志,失去撰稿人都是不行的。”针对《真理报》少数编辑把撰稿人拒之门外的作法,列宁气愤地说:“我认为有责任提醒《真理报》的编辑部和出版者,把这样的撰稿人拒之门外而要办大报,3我真不知道,有谁认为这样做是可行的。”

载《期刊编辑学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该论文被评定为湖北省期刊优秀论文

2000年8月,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广西北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83页。

《列宁文稿》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29页。3 《列宁文稿》第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6页。

第五篇: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

人民教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光荣称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永恒的社会范畴。自从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就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者——教师。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想进步和发展,就一刻也不能脱离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列宁非常尊敬人民教师,他不但在历次报告和讲话中给予人民教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为维护教师的尊严而身体力行。有一次,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在电话里给列宁读一份十分令人忧虑的电报,讲的是苏俄西北几个省某些地方教师所处的困境。电报最后说:“‘施克拉勃’在挨饿。”列宁急忙问:“谁?谁?”卢那察尔斯基回答说:“教师”(‘施克拉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的称呼)。列宁气愤地说:“我以为是鱼缸里的什么螃蟹,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他们应1保持不变。”

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是靠近工农的。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尽管有许多教师坚持资产阶级偏见,抗拒社会主义革命,敌视无产阶级,公开怠工,列宁不是将这些教师推到资产阶级一边去,而是对他们采取团结和教育的方针。列宁始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和劳动农民,以全副精神关心他们的利益的。由于这个事实,列宁对教师总是抱着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他在1919年1月举行的全俄国际主义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它的深刻的根源,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抱着资产阶级旧偏见、站在旧制度和虚伪的立场上、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的教师斗争中,绝大部分教师是一定会真诚地站到被剥

2削的劳动者的政权方面来的。”依据这个科学的分析,列宁对教育部门的党员领导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善于使用和安排人才,善于同教师合作共事;党员领导者要真正领导教学活动,实际地改善教育专家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条件。

教师的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马克思说过:“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3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制约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自然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制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只能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水平所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发展,不能超越其允许的限度;二是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决定着劳动力的再生产,即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结构、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有计划地为社会再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社会再生产才能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顺利进行。具体到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教育不能为经济建设准备足够数量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个国家必然会在经济竞争中落伍。列宁反复告诫苏俄布尔什维克党人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落后就要挨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劳动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作为青年一代的教育者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演变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 *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2 《列宁全集》第28卷,第386页。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开来的重要作用。“千百万教师是要去推动工作、启发人们的思想、反对现在群众中还有的偏1见的一种力量。”苏维埃政府应大力吸收他们参加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行列,因为他们握有为达到我们的目的所必需的知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必须吸收数十万人民教师来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尽职尽责。“否则,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有任何

2技术成就,在这方面的一切理想就要落空。”列宁还一再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单靠共产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应当使教师、教育界人士成为既是一般文化、又是共产主义思想在广大农村中的传播者”;“要区别对待他们,选拔积极分子,帮助他们上进,经常注意合理提拔教师到领导岗位上去,把积极的、最有文化修养的教育工作者当作自己的支柱。然后让他们去组织别人。要吸收他们参加你们省的国民教育局和我们的机构,直至教

3育人民委员部部分委员会的工作。”

人民教师在培养新型的劳动力和开掘社会主义精神宝库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这种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职业功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教师承担着迅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根据俄国识字状况的统计,列宁认为侈谈“无产阶级文化”是想入非非的,即使跟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相比,也相差得很远,文盲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列宁曾对蔡特金说过:“文盲现象同夺取政权的斗争、同破坏旧国家机器的需要是可以相容的。但我们是否仅仅为了破坏而破坏呢?我们破坏是为了能建设更好的。文盲现象是同建设的任务不相容的,根本不相容的。”4因此,十月革命后的第一年苏俄就开展了扫除文盲的工作,1919年通过了扫除文盲的法令。到1924年,在骨干工人中不识字的现象就基本消灭,农村数百万成年居民也开始识字。列宁还指出,仅仅扫盲是不够的,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此,联共(布)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对十七岁以下的所有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十七岁以上的人,广泛地发展同普通综合技术知识有联系的职业教育。1921年列宁还亲自倡议设立红色教授学院,培养高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俄国近代史和苏维埃建设各门功课的师资,给高校输送几百名教师,使小学、中学和大学协调地配套发展。列宁深信,“一切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情人民的人们,优秀的教师们,——这

5就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人民教师肩负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经济建设尤其如此。列宁认为,只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低,是由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而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数量,又是由劳动力决定的,它涉及到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因此,劳动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熟悉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列宁指出:“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要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

6争取解放的武器,他们受到挫折就是因为缺少教育。”他还根据俄国的经济状况,指出苏维埃政权有政治实力,也有经济力量,而经济就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在于做管理工作的共产党员没有文化,没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希望共产党员要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会做管理工作。只有当人民教师不但担负起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承担起社会性的扫盲、科学知识普及和业余教育,还承担起举办座谈会、演讲会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时候,苏维埃国家才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12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5页。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4页。3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4 《回忆列宁》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5 《列宁全集》第28卷,第70页。6 《回忆列宁》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页。第三,人民教师履行着进行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文化落后是专制和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文化发达则是民主的基础。列宁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1使官僚制度复活。”他指出,要真正实现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法律固然是必要的,“但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这不能用法律迅速办到,2这需要进行长期的巨大的努力。”他认为要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教师承担繁重的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履行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师要通过学校较长期、有组织有系统地教育和教学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人民教师这种职业教育的实践,实质上就是在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打社会基础。

应当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列宁充分估计到教育和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新人中的作用。他从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人民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资产阶级竭力想贬低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即教育任务,这个任务对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少数的俄国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和斗争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帮助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

3来的旧习惯、旧风气,以及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这项无比艰巨而神圣的任务,非同千百万人民教师合作共事便无法完成。当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后,随着经济的初步恢复,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恢复和发展。列宁在他最后一批论著中,不但提出了文化革命问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国民教育方面的主要的事情——提高人民教师地位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4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为彻底改变俄国这种愚昧落后的状态,列宁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

5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有的崇高地位。”为此,列宁要求党和政府的一切领导人,要抛弃对教师的陈旧看法,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并切实有步骤地提高人民教师的思想

6意识,有步骤地加强组织工作,“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民教师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苏俄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才在列宁的领导下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我国,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对教师本人的一种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大问题。资产阶级对教育的经济效能是深有体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增值。因此,资产阶级从来都把教育看作是资本投资的有利可图的部门。借助发展教育来发展经济,这是一切经济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譬如,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可是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高度重视教师并大力发展教育,日本文部省调查局认为,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为世界所注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12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4页。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5页。3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1页。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7页。5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6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歧视和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陈云同志发表了“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的题词,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教师的地位,已经和正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数以万计的人民教师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无论在国家发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己任,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踏踏实实地在祖辈留传下来的这块热土上辛勤地耕耘;像春蚕吐丝一样,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世界银行的高级教育顾问赫尔丁,在考察过三十多个国家后说:“中国教师的待遇是最低的,精神面貌是最好的,简直是人间的奇迹。”这个外国人简洁有力的几句话,正好是对我国人民教师优良品德的一个有力的侧面佐证。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谆谆教诲,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人民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我相信对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正确地评估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载《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002年12月14日,宋才发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影

下载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宋才发 *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自19世纪40年代起为创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贡献了毕生精力,是第......

    宋才发:论列宁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削足适履”的思想

    宋才发:论列宁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削足适履”的思想 论列宁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 不能“削足适履”的思想 宋才发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在......

    宋才发:湖南岳麓山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宋才发:湖南岳麓山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湖南岳麓山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一 岳麓山景观系湖南省1981年2月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岳......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 一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距成都约50......

    宋才发教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

    宋才发教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 宋才发教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 宋才发 来源:上海育路网发布时间:2011-07-08 做人有孝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之善不在长幼,而在于诚,诚者将......

    宋才发教授59岁生日学术研讨会致谢辞

    筚路蓝缕稳立潮头 宋才发教授59岁生日学术研讨会致谢辞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 宋才发 2012年5月12日 亲爱的弟子们、朋友们: 5月是一个神奇的月份。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

    毛泽东一九四一年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怕困难就不是共产党。在困境、甚至绝境中崛起并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就是把党建设好。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成功之道,也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品格。在党成立二十周......

    毛泽东一九四一年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怕困难就不是共产党。在困境、甚至绝境中崛起并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就是把党建设好。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成功之道,也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品格。在党成立二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