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时间:2019-05-14 18:5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第一篇: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宋才发

*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自19世纪40年代起为创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贡献了毕生精力,是第一个终于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列宁为捍卫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人。

从列宁投身革命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实际状况开始,到夺取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大约经历了24年时间。在这24年中,他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虔诚学者,刻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宝藏,研究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自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他深入钻研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反杜林论》和《哲学的贫困》等经典著作,从这些宏富的知识海洋中吸吮革命的精神补汁。他认定只有凭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才能制定出一套符合俄国特点的革命理论,完成摧毁欧洲和亚洲最强大的反动堡垒的历史任务。列宁在这方面写了许多有创见和启迪性的著作,如十月革命前写作的《国家与革命》,就是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观点,还历史本来面目的经典著作。尤其是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哲学著作中,他针对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批判了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捍卫和阐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他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史观已经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像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作“神造的”、孤立的、偶然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一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随意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社会经济形态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此,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在没有另一种想科学地说明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在没有另一种想象唯物主义一样把“有关事实”排列得秩序井然、把某种社会形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并给以极科学的解释的1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别名。”

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是辩证的统一。与列宁同时代的有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的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些人尽管都娴熟地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但他们一遇到具体的革命实际,便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革命的辩证法,至多只会重复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明确无误地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部分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

2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可以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譬如,在对于俄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问题上,*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列宁全集》第1卷,第122页。2 《列宁全集》第4卷,第187—188页。列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又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及时地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在关于无产阶政党学说的问题上,列宁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一般原理,又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从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和策略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党方案;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问题上,列宁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所阐发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又具体地揭示了俄国革命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思想;在对于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地道路问题上,列宁既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又独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所有这些,反映了列宁既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结合时代和国情进行大胆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了解这一点,就等于不清楚列宁哲学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源流关系,就无从谈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和发展。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哲学笔记》两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在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反革命势力在思想战线上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写作的,列宁从哲学上总结了恩格斯逝世以来自然科学方面的重要成果,系统地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其理论贡献而言,这是自恩格斯逝世后从哲学上回击修正主义进攻的第一部论战性专著,也可以说是继《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后第一部全面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的重点是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阐明的重点是与其相对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过去一些“有影响”的唯物主义者都有两个重大缺点,一是他们特别缺少辩证法,一是唯物主义不能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往往“下

1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列宁在这部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的第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阐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批判波格丹诺夫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同”的唯心主义观点时,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说,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

2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列宁在这部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的第二个突出贡献是提出并阐明了哲学的党性原则,马赫是一位标榜“超党派”,以“无党性”自夸的典型人物。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者的所谓“无党性”时指出,在哲学上企图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这不过是玩弄“调和派的骗人把戏”而已。最新的哲学像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

3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而这种实质被冒牌学者的新名词或愚蠢的无党性所掩盖着。”

哲学党性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武器。任何超越这两个基本派别的企图,最终都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哲学党性原则还包括承认哲学阶级性的原则,党性的实质就在于哲学的阶级性。必须指出,列宁在这里所说的“党性”不是指政党,而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列宁把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看作是“党派斗争”,并且指出:“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归根到底表现着

4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标榜“无党性”的经验批判主义的客观的、阶级的作用就在于替信仰主义者服役,帮助他们反对唯物主义,尤其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至终都是有党性的”,党性是马克思 12 《列宁全集》第14卷,第348页。

《列宁全集》第14卷,第344页。3 《列宁全集》第14卷,第379页。4 《列宁全集》第14卷,第379页。主义哲学中“最伟大和最宝贵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党性原则,既包括坚决地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又包括批判地吸取和改造这些唯心主义者所获得的一切成就。因此,列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实际上也就是在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武装夺取政权进行理论准备。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又把哲学党性原则运用于革命实践,提出了著名的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他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判别哲学家,不应当根据他们本人所挂的招牌,„„而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进,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2对待国家的态度问题,正是列宁当时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中心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考茨基这类享有马克思主义“发明权”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就公开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他们鼓吹“超帝国主义论”和“阶级斗争缓和论”,抹杀帝国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所以列宁提出要善于识别那些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革命叛徒”。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需要,从1916年下半年起,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国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系统地研读了马恩有关国家问题的论著,还有针对性地摘录了考茨基、潘涅库克和伯恩施坦的有关论点,并作了详细的评语和结论。这些收集在一本蓝皮笔记本中的材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马克思主义论国家》。1917年10月革命前夕的8—9月,列宁又利用这些材料,在芬兰的拉兹里湖的草棚里,写成了《国家与革命》的论著。这是一部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著作。它不仅严厉地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和进攻,而且还根据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分析,科学地回答了战争和革命所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譬如,对关于战争这种社会现象的起源、本质和原因、革命形势、武装起义、民族问题,以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问题,都从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做出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原理和结论。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未来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国家的逐步消亡和最后消失,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工人阶级必须首先掌握有组织的国家政权。

完全可以说,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哲学思想,最后是以研究日益逼近的社会主义革命,为夺取国家政权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的情况下展开的。正如列宁自己在1917年8月所指出:“国

3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是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垄断前的资本主义的特点作出的论断。到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到帝国主义阶段,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列宁从解剖帝国主义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得出了新的、又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即社会主义革命能够首先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这个“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理论论证成了指导十月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直接指导理论。十月革命胜利的实践,反过来又再一次地证明了列宁的上述论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不能改变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某些具体论断,则是可以而且应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由新的结论来代替。

1二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是苏联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关键时期。列宁在这一段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唯物史观应用于现实生活,不断总结出新经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得到了一次检验和发展。12 《列宁全集》第14卷,第358页。

《列宁全集》第14卷,第266—267页。3 《列宁全集》第25卷,第371页。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应用于帝国主义时代和俄国实际,开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从资本主义向未来新社会过渡时,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在大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为前提的。出乎马克思所料,“历史

1走着奇怪的道路;领导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光荣落到了落后国家的身上。”也就是说,首先是由经济文化落后于西欧的俄国打开了通向社会主义的航道。列宁对俄国国情的分析是客观而全面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2情况。”在分析国情时他突出地强调了俄国的两大特点:(1)在生产力总体上十分落后而发展又极不平衡,因而势必长期存在着多层阶梯式的经济结构;(2)无产阶级只占居民人口的极少数,农民占绝大多数,因而同西欧发达国家相比,俄国实际上是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和经济文化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俄国国情的具体分析,正是列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出发点和客观依据。列宁历来认为,一个国家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前提。但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列宁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发展关系。他高度评价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3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列宁终于提出了造成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和民族特色的基本因素:走向社会主义时代所处的历史条件;大农业还是小农业;地方差别;经济结构的特点;生活方式;居民的觉悟程度;实现这种或那种计划的尝试等。列宁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新思想,恰好又为落后俄国提供了不同于西欧的、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论据。

分析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探索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列宁指出,要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要认清俄国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特点。他认为苏俄在过渡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主要有这样一些成分:(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依据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他认为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谁战胜谁”的大问题。为此,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便对大型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1918年4月,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著作中,曾设想通过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过渡。后来由于外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爆发,这个思想没有实现。当年夏天以后,苏俄进入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又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尽快地消灭商品货币,直接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制度。实际结果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对支持红军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却未能实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且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固。到1920年,一场自然灾害,又导致了农业歉收,牲畜死亡,农民生活极端贫困。为此,1921年春列宁提出实行“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新经济政策。列宁后来说:经过反复实践,到1921年春天后俄国才真正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因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

4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这种形式改变的实质,就是采用“新的迂回方法”,以便在通过市场来满足千百万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竞赛。正如列宁自己所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寻这一途径的唯一方

51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他坚信“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总结建国初期的经验,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实践史证明,社会主义无 12 《列宁全集》第28卷,第315页。

《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3 《列宁选集》第3卷,第398页。4 《列宁全集》第33卷,第155页。5 《列宁全集》第33卷,第234页。1 《列宁全集》第33卷,第234页。论作为思潮传播,还是运动的深入和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列宁的思想之所以成为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之一,就在于他一方面自始至终地灵活运用唯物史观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对直接实践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把探索到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及时地上升到理论。在他最后几篇总结性的论著中,他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2只有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苏维埃俄国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就无法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无从谈起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社的基本思想,提出用合作社办法“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列宁“合作社计划”的特点,在于它相互系统地阐明了苏联实行合作社的意义、物质基础、发展规律和推行的办法。实践表明,它是农民简单易行、乐于接受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好形式。它的意义在于,找到了使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根本利益、私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的尺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在我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单是合作社的发

3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3)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唯物主义观点,提出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开展文化革命的思想。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些自称为“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要区分社会主义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地继承历史的文化遗产,吸收和改造一切有价值的人类思想文化。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他认为只有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所以他说:“如果把国际关系撇开不谈,4只就国内经济关系来说,那末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是转向文化建设了。”(4)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提出要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中带根本性的问题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共产主义学说的重大问题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中,论证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即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将第一次提供人民享受的、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同时对少数人实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首先表明了俄国的5落后和它越过资产阶级民主的‘飞跃’之间的矛盾。”为了支撑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建设,列宁提出了如下具体任务:加强工农联盟;人民群众监督国家事务,学习管理国家事务;反对官僚主义;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健全和扩大党内民主。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对于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各国如何建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载《东疆学刊》1991年第2期

论文发表后被《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1991年第6期转载全文

《列宁全集》第29卷,第388页。

《列宁选集》第4卷,第686页。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87页。5 《列宁选集》第3卷,第811页。

2008年5月25日,宋才发教授在西藏民族学院讲学期间实地调研考察咸阳法门寺

第二篇:宋才发:论列宁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削足适履”的思想

宋才发:论列宁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削足适履”的思想

论列宁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 不能“削足适履”的思想

宋才发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在对世界各国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研究分析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决不能只是熟读它的一切公式和结论,抱住某些字句不放,而要领会其实质,学会在各种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革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善于用适合于新的历史形势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来代替它的某些已经陈旧的原理和结论。“假使我们削足适履地拿狭隘了解的‘理论’来硬套复杂的、迫切的、迅速发展着的实际革命任务,而不把理论看作首先是、最主要是行动的指南,那就大错特错了。”1研究和探讨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敌人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2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纲领。”说马克思学说科学,是因为“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

3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世界革命的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是受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是受错误的理论指导。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所以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切无产阶级政党和被压迫民族人民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与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4关键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扬、观点和方法,而“不在于必须永远遵守‘正统’公式”。列宁指出,卡尔·考茨基、奥托·鲍威尔这类“享有专利权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大罪恶和错误,就在于他们不懂得这一点,不善于在无产阶级革命最紧要的关头运用这一点。他们把无产阶级革命想象成“涅瓦大街的人行道”一样清洁、宽广而平坦。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由于忽视或忘记了这个真理,而遭受了无数的牺牲。“我们无论如何要使左派共产党人以及西欧和美国忠于工人阶级的革命家,不至于像落后的俄国人一样,付出那样昂贵的代价来领会5这个真理。”列宁还曾在十月革命后的若干篇著作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叫做“公式世界”,把亿万群众参加的革命运动叫做“现实世界”。他要求人们不但要注意公式世界,更要注意现实世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

6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一切事情的具体演变与任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列宁全集》第23卷,第338页。2 《列宁选集》第2卷,第580页。3 《列宁选集》第2卷,第441页。4 《列宁全集》第17卷,第167页。5 《列宁选集》第4卷,第226页。6 《列宁选集》第3卷,第26页。何人所想象的都不同,它要“新奇得多,特殊得多,复杂得多。”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现实生活,就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万古不变的教条。列宁在莫斯科党工作人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以前说过,而且要再三地重复说,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1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决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警句或具体的论断;研究马克思主义决不能把其理论当套语或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不能把功夫花在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和考证上。必要的注释和考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一味地搞繁锁考证和索引,把它搞成经院哲学,或在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机械地对照联系。否则,“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2根本的理论基础”。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行动的指南,而仅仅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那末,再正确的理论也要变成自己的对立物。所以列宁说:“在3任何场合下搬用空洞的革命辞句,这是不够的。我们一向反对死背决议的共产主义者。”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还曾寓意深刻地用俄国的实例来论证这个道理。他说,如果我们简单地按照死板地格式来为俄国各地抄录法令,如果乌克兰和顿河区的布尔什维克党员、苏维埃工作人员不加分析地笼统地把这些法令推行到其他地区去,那就错了。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一成不变地认为俄国中部的经验,可以完全搬到一切边区。在如何看待俄国革命经验的问题上,列宁同样指出:“假如把我们的革命说成是一切国家的一种理想,认为它做出了很多的天才发现和实行了一大堆的社会主义的新奇东西,那是十分可笑的。”“如果

4我们自充好汉,吹牛夸大,我们就将成为全世界的笑柄,成为纯粹的吹牛家。”

马克思主义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圣药。恩格斯早在《英国状况》一文中说过,我们已经看到,卡莱尔本人也承认他没有一种“莫里逊氏丸”,没有一种万应灵药可以医治社会弊病。可是直到现在,还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到了它,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列宁历来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5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还指出,马克思从来不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十八世纪末的“死板公式和楷模”上,当他评价阶级斗争时,总是剖析它是否涉及到基本的东西,无情的抨击任何怯懦的思想和任何掩盖不发展的、被阉割的、被自私地歪曲了的阶级斗争的行为;即使使用暴力,他也认为“方式愈多愈好,共同的经验也就愈加丰富,„„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创

6造出最好的斗争方式和手段。”同样道理,一切民族最终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不

7作任何妥协’!)那是很荒谬的。”在任何一个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陈旧的、脱离实际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灵丹圣药的时代都应当结束了。权威不是自封的,我们只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决不能靠简单地摘引并歪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辞来增强自己意见的权威性。

7《列宁全集》第26卷,第387页。

《列宁全集》第28卷,第199页。2 《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3 《列宁全集》第32卷,第452页。4 《列宁全集》第29卷,第164页。5 《列宁选集》第1卷,第203页。6 《列宁全集》第26卷,第363页。7 《列宁选集》第4卷,第223页。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批判精神和科学求实精神的结合体。“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

1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原则,不只是适应于对付论敌,也适用于对自身的批判。如果说否定之否定规律对马克思主义自身不适用,那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列宁高度地赞扬了这种革命性和批判精神。他指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马克思都重新探讨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顶峰)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不是偶然地结合起来(即不仅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

2革命家的品质),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正是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的革命精神,他们才能够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高度革命和科学性的统一体,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他们才“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

3偏见来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本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恩格斯本人在致威·桑巴特的信中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革命最激烈的时候和地方,往往也正是教条主义者活动最猖獗的时候和地方。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曾同“左”右倾机会主义进行过尖锐激烈的斗争。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和苏俄的一些自命不凡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当作他们背弃时代的挡箭牌,削足适履地拿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结论去套裁丰富多彩的革命现实,肆意宰割和歪曲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列宁对此非常气愤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的俄国机会主义即现代孟什维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用教条主义态度把马克

4思主义的规定简单化、庸俗化和加以歪曲,背叛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在《合法派和反取消派的对话》中,列宁更进一步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抓住使无产阶级处于

5被压迫地位的这个制度本身的矛盾,而不在于僵化了的公式。”目前俄国党内的悲剧就在于6“死的抓住了活的”。由于列宁和布会维克党不做马克思主义词句的奴隶,勇敢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决定自己的路线和政策,才开创了十月革命的道路,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科学设想。如果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个别结论,而不按照俄国的实际情况办事,那么,就绝对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主义也许还是处在“幽灵”的徘徊状态之中。

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发展的体系,而不能看成是封闭的理论框架。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7值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理论框架,而是开放的体系。无产阶级 12 《列宁全集》第1卷,第305页。

《列宁全集》第1卷,第305页。3 《列宁选集》第4卷,第347页。4 《列宁全集》第16卷,第115页。5 《列宁全集》第17卷,第168页。6 《列宁全集》第17卷,第167页。7 《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页。世界观最科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封闭的“框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历经一百多年之后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而黑格尔的学说,虽然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把绝对精神视为全部发展的基础,他的体系则是神秘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正是这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才使黑格尔学说陷入圆圈式的、封闭的体系。因此,任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僵死的教条或固定不变的“框框”,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像神明一样只能顶礼膜拜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马克思曾以毕生精力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可是他们在涉及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却只限于指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而不愿意规定出未来社会的细节,或者回答未来实施社会主义的具体步骤。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最后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的药方,它就永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不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里就已经

1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在恩格斯看来,并非任何体系都是“框架”,都会窒息真理发展。所以列宁认为“马克思既没

2有束缚自己的手脚,也没有束缚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活动家的手脚”。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要不敢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也不要一讲体系的完整性,就不敢讲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个封闭真理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体系,不是终极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凝固的、封闭的理论终

3结,而是“发展的理论”。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终极真理”时,阐明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对思维至上和非至上性、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作了精辟的分析。这些分析,无疑也是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如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然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列宁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个典范。他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不久的1919年,就曾经郑重指出:东方各民族的共产党人面临着一个特殊的任务,这就是:必须以一般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4国带有更多的特色。”他还指出:“对于旧‘公式’,例如布尔什维主义的旧‘公式’,要善于

5补充和修改,因为这些公式总的说来是正确的,而到具体实现时却有所不同。”我们决不能以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论证和说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能把对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的研究纳入原有理论框架束缚之中。而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用新的事实、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继续得到补充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是真理标准。1842年8月25日,马克思在致达·奥本海姆的6信中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列宁始终坚持

7了这一原则,极力维护“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行动的结果是对主观认识的检验”

8的权威性。在他最初发表的一批著作中,就确立起了“理论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观点,从来没有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真理标准。当俄国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和克伦斯基政府,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列宁极力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42页。

《列宁选集》第4卷,第511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0页。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92页。5 《列宁选集》第3卷,第19页。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3页。7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0、235页。8 《列宁选集》第1卷,第30页。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真理标准,曾严肃指出:“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

1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阐明社会关系所必需的宝贵方法,所以他们在评判自己对社会关系的估计时,完全不是以抽象公式之类的胡说为标准,而是以这种估计本身的正确性及其与现实相符合为标准的。列宁还谆谆教导各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时候,必须从各自的民族、国情出发,决不能笼统地遵循一种“千篇一律、死板划

一、彼此雷同”的策略规则;而必须把“考察、研究、2探索、揣测和把握民族的特点和特征”,作为各国共产党“目前历史阶段上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像列宁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要有理论上的勇气突破某些已经过时的或实践证明不完全正确的个别原理,并用实践经验去丰富和发展它。当理论和实践发生不一致的时候,从来就不应当把它看成是理论的“危机”,而应当把它当作是孕育新理论的温床,理论获得新发展的起点。国内外所谓马克思主义“危机”论或“过时”论,说到底是一种怀疑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绝不等同于修正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统一,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以新的认识和新的结论,正确地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过时的内容、概念和个别原理,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说过:对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的形式的修正,不但不含有任何通常所理解的“修正主义”,相反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必然要求的。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区分“修正”与“修正主义”的界限,“修正”不等于修正主义。我们通常所说的“修正”,指“修正错误,坚持真理”。它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看待,坚持它的科学体系,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去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同时,扬弃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过时的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结论。这种“修正”完全是正常的,实质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修正主义”则绝然相反。列宁指出:修正主义“是一个相当严整的观点体系,即大家早已知道的自由资产阶级的观点体系。”它的实质就是用日常细小的改良来否定革命。列宁揭露说:“‘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伯恩施坦的这句风行一时的话,要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表明修正主义的实质。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变的基本特点,为了谋取实际的或可以设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3就是修正主义”。简单地说,只有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全面背叛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潮和派别,才能冠之以“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不是任何人所能垄断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不带任何成见、反对任何偏见的活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运用过程中,当人们对经典著作的某些原理提出商榷意见时,不应轻易扣上“修正主义”的帽子。要造成一种宽松和谐的理论研究的环境,要真正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尊重理论发展规律,允许人们讲真话、讲心里话,积极稳妥地开展批评与反批评,不要搞“一言堂”。对于理论观点的是非曲直,要由实践来裁决,不能凭长官意志,用行政手段简单处置。最后我想借用斯大林的话来结束全文:“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没有做马克思主义字句的俘虏,而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从这个实质出发,4向前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

载《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此文发表后被《马克思列宁主义》1987年第2期转载全文

《列宁选集》第3卷,第398页。

《列宁全选集》第4卷,第246页。3 《列宁选集》第2卷,第7页。4 《斯本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8卷,第222页。

2007年8月10日,宋才发教授在甘肃省兰州拜见“孔子行教铜像”

第三篇: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

人民教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光荣称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永恒的社会范畴。自从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就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者——教师。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想进步和发展,就一刻也不能脱离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列宁非常尊敬人民教师,他不但在历次报告和讲话中给予人民教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为维护教师的尊严而身体力行。有一次,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在电话里给列宁读一份十分令人忧虑的电报,讲的是苏俄西北几个省某些地方教师所处的困境。电报最后说:“‘施克拉勃’在挨饿。”列宁急忙问:“谁?谁?”卢那察尔斯基回答说:“教师”(‘施克拉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的称呼)。列宁气愤地说:“我以为是鱼缸里的什么螃蟹,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他们应1保持不变。”

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是靠近工农的。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尽管有许多教师坚持资产阶级偏见,抗拒社会主义革命,敌视无产阶级,公开怠工,列宁不是将这些教师推到资产阶级一边去,而是对他们采取团结和教育的方针。列宁始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和劳动农民,以全副精神关心他们的利益的。由于这个事实,列宁对教师总是抱着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他在1919年1月举行的全俄国际主义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它的深刻的根源,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抱着资产阶级旧偏见、站在旧制度和虚伪的立场上、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的教师斗争中,绝大部分教师是一定会真诚地站到被剥

2削的劳动者的政权方面来的。”依据这个科学的分析,列宁对教育部门的党员领导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善于使用和安排人才,善于同教师合作共事;党员领导者要真正领导教学活动,实际地改善教育专家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条件。

教师的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马克思说过:“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3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制约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自然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制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只能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水平所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发展,不能超越其允许的限度;二是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决定着劳动力的再生产,即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结构、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有计划地为社会再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社会再生产才能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顺利进行。具体到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教育不能为经济建设准备足够数量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个国家必然会在经济竞争中落伍。列宁反复告诫苏俄布尔什维克党人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落后就要挨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劳动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作为青年一代的教育者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演变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 *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2 《列宁全集》第28卷,第386页。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开来的重要作用。“千百万教师是要去推动工作、启发人们的思想、反对现在群众中还有的偏1见的一种力量。”苏维埃政府应大力吸收他们参加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行列,因为他们握有为达到我们的目的所必需的知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必须吸收数十万人民教师来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尽职尽责。“否则,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有任何

2技术成就,在这方面的一切理想就要落空。”列宁还一再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单靠共产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应当使教师、教育界人士成为既是一般文化、又是共产主义思想在广大农村中的传播者”;“要区别对待他们,选拔积极分子,帮助他们上进,经常注意合理提拔教师到领导岗位上去,把积极的、最有文化修养的教育工作者当作自己的支柱。然后让他们去组织别人。要吸收他们参加你们省的国民教育局和我们的机构,直至教

3育人民委员部部分委员会的工作。”

人民教师在培养新型的劳动力和开掘社会主义精神宝库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这种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职业功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教师承担着迅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根据俄国识字状况的统计,列宁认为侈谈“无产阶级文化”是想入非非的,即使跟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相比,也相差得很远,文盲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列宁曾对蔡特金说过:“文盲现象同夺取政权的斗争、同破坏旧国家机器的需要是可以相容的。但我们是否仅仅为了破坏而破坏呢?我们破坏是为了能建设更好的。文盲现象是同建设的任务不相容的,根本不相容的。”4因此,十月革命后的第一年苏俄就开展了扫除文盲的工作,1919年通过了扫除文盲的法令。到1924年,在骨干工人中不识字的现象就基本消灭,农村数百万成年居民也开始识字。列宁还指出,仅仅扫盲是不够的,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此,联共(布)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对十七岁以下的所有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十七岁以上的人,广泛地发展同普通综合技术知识有联系的职业教育。1921年列宁还亲自倡议设立红色教授学院,培养高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俄国近代史和苏维埃建设各门功课的师资,给高校输送几百名教师,使小学、中学和大学协调地配套发展。列宁深信,“一切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情人民的人们,优秀的教师们,——这

5就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人民教师肩负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经济建设尤其如此。列宁认为,只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低,是由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而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数量,又是由劳动力决定的,它涉及到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因此,劳动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熟悉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列宁指出:“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要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

6争取解放的武器,他们受到挫折就是因为缺少教育。”他还根据俄国的经济状况,指出苏维埃政权有政治实力,也有经济力量,而经济就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在于做管理工作的共产党员没有文化,没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希望共产党员要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会做管理工作。只有当人民教师不但担负起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承担起社会性的扫盲、科学知识普及和业余教育,还承担起举办座谈会、演讲会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时候,苏维埃国家才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12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5页。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4页。3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4 《回忆列宁》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5 《列宁全集》第28卷,第70页。6 《回忆列宁》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页。第三,人民教师履行着进行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文化落后是专制和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文化发达则是民主的基础。列宁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1使官僚制度复活。”他指出,要真正实现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法律固然是必要的,“但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这不能用法律迅速办到,2这需要进行长期的巨大的努力。”他认为要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教师承担繁重的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履行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师要通过学校较长期、有组织有系统地教育和教学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人民教师这种职业教育的实践,实质上就是在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打社会基础。

应当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列宁充分估计到教育和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新人中的作用。他从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人民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资产阶级竭力想贬低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即教育任务,这个任务对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少数的俄国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和斗争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帮助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

3来的旧习惯、旧风气,以及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这项无比艰巨而神圣的任务,非同千百万人民教师合作共事便无法完成。当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后,随着经济的初步恢复,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恢复和发展。列宁在他最后一批论著中,不但提出了文化革命问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国民教育方面的主要的事情——提高人民教师地位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4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为彻底改变俄国这种愚昧落后的状态,列宁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

5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有的崇高地位。”为此,列宁要求党和政府的一切领导人,要抛弃对教师的陈旧看法,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并切实有步骤地提高人民教师的思想

6意识,有步骤地加强组织工作,“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民教师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苏俄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才在列宁的领导下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我国,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对教师本人的一种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大问题。资产阶级对教育的经济效能是深有体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增值。因此,资产阶级从来都把教育看作是资本投资的有利可图的部门。借助发展教育来发展经济,这是一切经济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譬如,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可是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高度重视教师并大力发展教育,日本文部省调查局认为,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为世界所注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12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4页。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5页。3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1页。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7页。5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6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歧视和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陈云同志发表了“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的题词,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教师的地位,已经和正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数以万计的人民教师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无论在国家发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己任,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踏踏实实地在祖辈留传下来的这块热土上辛勤地耕耘;像春蚕吐丝一样,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世界银行的高级教育顾问赫尔丁,在考察过三十多个国家后说:“中国教师的待遇是最低的,精神面貌是最好的,简直是人间的奇迹。”这个外国人简洁有力的几句话,正好是对我国人民教师优良品德的一个有力的侧面佐证。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谆谆教诲,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人民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我相信对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正确地评估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载《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002年12月14日,宋才发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影

第四篇:宋才发: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

宋才发: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

宋才发

十月革命后,在制定和指导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中,列宁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这正如原苏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所说:“苏维埃共和国有一套完整的对外政策,它比苏维埃的对内政策更具特色。十月革命以前,从来没有人试图

1制定一套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对外政策”。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际关系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一、认清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制定对外政策的客观依据

只有了解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正确策略。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说过,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只有首先分析了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所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无论过去或将来,每个时代都有个别的、局部的、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的运动,都有脱离一般运动和运动的一般速度的各种倾向。我们无法知道这个时代的某些历史运动会发展得多么快,有多么顺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而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只有在这种基础上,即首先估计到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认真了解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以此为根据来估计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2的特点。”根据这个科学的分析,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苏俄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自己的一切对内对外政策的时候,都必须从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去思考,“应当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及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3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不仅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4任何中间级。”列宁始终认准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把人类从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绝境中解救出来;他坚信不论革命如何困难或可能遭到暂时失利,不论反革命的浪潮如何高涨,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列宁才在十月革命胜利五年后自豪地说:“在我们的对外政策方面,变动最少。„„我们是始终不渝地执行这个方针,而且取5得了卓越的成绩”,争取到了一个十分确定的、举世公认的外交局面。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了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在俄国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仅仅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推翻整个资本阶级实现人类和平,用革命的手段医治战争的创伤,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是苏维埃对内对外政策的根本内容。列宁说过,人类“把国际社会主义先锋队的光荣使命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把火种撒遍世界各国,并指出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因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之间,不可能有什么界限,其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回忆列宁》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页。2 《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3-124页。3 《列宁全集》第27卷第120页。4 《列宁全集》第25卷第349页。5 《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4页。它各国的革命是应该开始爆发的时候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出乎列宁所料。继十月革命之后,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所以列宁坚信不移地认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展开,标志着20世纪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斗争的结局将取决于世界人口的大多数。

苏维埃俄国的国际活动,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最初的成功实践。列宁指出,十月革命一开始,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问题,就成为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说过,工人阶级有它自己的对外政策,而这个对外政策决不以资产阶级认为适宜为依据。根据这个思想,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现状,应当是我们苏维埃政权对国际任务作任何决定的基础”。苏维埃俄国当时对外政策的决策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将

2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作为各国劳动群众的范例而稳固地屹立”于世界,苏维埃俄国有责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其他国家获得胜利的助手、手段和道路。(2)俄国正在准备新的、真正的卫国战争,即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战争。“保卫社会主义,也就是保卫祖国、保卫

3苏维埃共和国,也就是保卫世界社会主义大军的一支队伍。”所以,苏维埃俄国当时在对外关系上的一切重大活动,都是以发展和巩固已经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前提为出发点的。譬如,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列宁就在拟定的苏维埃国家第一个对外政策的文件《和平法令》中宣布,各交战国应“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实行“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11月20日在《告俄罗斯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中宣布:废除沙皇政府所签订的关于强占君士坦丁堡、瓜分土耳其和伊朗的秘密条约,苏维埃政府迅速从伊朗撤出俄国军队;随后又废除并公布了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秘密条约;等等。因此,苏维埃俄国最初颁发的一批关于对外政策的法令、宣言及措施,渗透了以维护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并尊重一切大小国家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提出了各民族的真正友好平等关系的纲领,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型国际关系迈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1二、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首先就要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出发,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总目标入手。不仅要反对一切阶级压迫,而且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不是任何别的性质的联合,而是国际无产阶级解放斗争需要的联合;不是解放某一个国家的民族和人民,而是解放全世界的民族和人民。列宁认为这就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阶级实质。资产阶级总是把自己的民族要求提到第一位,而无产阶级则认为民族要求应当服从阶级斗争的利益。“真正的国际主义是同本国的社会沙文主义者(即护国派)、同本国的帝国主义政府决裂,进行反对这个政府的革命斗争,推翻这个政府,准备忍受最大的民族牺牲(甚至缔结布

4列斯特和约),只要这对于国际工人革命的发展有利。”任何民族的无产阶级只要稍微拥护本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权,都必然会引起另一民族的无产阶级的不信任,都会削弱工人的国际性团结,而使资产阶级称快。要做一个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者,就不应当专为本民族着想,而

5应当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坚持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路线,即“社会主义革命高于一切”。列宁还以著名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一新的战略口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必须同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相结合。国际主义并不是无原则地排斥爱国主义,它只是要求把爱国主义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严格地区别开来。在第一次 12 《列宁全集》第27卷第477页。

《列宁全集》第26卷第443页。3 《列宁全集》第27卷第149页。4 《列宁全集》第28卷第94页。5 《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8页。帝国主义大战中,列宁之所以要严厉地批判交战国社会民主党提出的“保卫祖国”的口号,就因为这个口号根本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而是不惜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社会沙文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口号。列宁多次指出:“我们决不是一般地反对‘保卫

1祖国’,一般地反对‘自卫战争’” “受民族压迫的国家为反对实行民族压迫的国家而‘保

2卫祖国’,这不是欺骗,社会主义者也决不反对在这样的战争中‘保卫祖国’。”这就是列宁所要阐明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它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仅要遵循国际主义原则,还要遵循爱国主义原则,坚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这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则具体表现为把热爱共和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融合,把维护利益与尊严和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与尊严相一致,达到在维护全人类总体利益中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利益。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还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加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联系与团结。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要使每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十分自觉地考虑到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民族成份等等具体特点。“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3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他尤其告诫布尔什维克党,“决不要从莫斯科发号施令。”1922年11月,列宁在共产党国际“四大”上,就曾批评“三大”通过的关于各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决议,“充满了俄国的气息”,“完全是根据俄国的条件写出来的”,其他党是“无法执行”的。他强调指出:“我觉得我们

4由于写出这样的决议而犯了很大的错误,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切断了今后成功的道路。”列宁认为各国党或社会主义组织之间不是上级和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自由的、兄弟般的、联络与合作的关系。任何一个党,不管它的历史多长,经验多丰富,力量和影响有多大,都没有凌驾于其他党之上的特权。

三、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

是实行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

和平共处的思想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首先提出来的。1919年12月2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关于国际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中指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

5共和国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进行国内建设”。列宁提出的这个思想是从苏俄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出发的。(1)在俄国经历同帝国主义战争后,又经历了三年反武装干涉,人民迫切需要和平的休养生息时机;而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迫切需要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冲破帝国主义对它的经济封锁,争取一个安定的和平建设环境。(2)对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至帝国主义国家来说,虽然他们极端仇视社会主义制度,但它们在经历三次武装干涉的较量之后,看到苏维埃政权的稳固性,不得不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同时,这些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为了同拥有广大市场和丰富原料的苏俄做生意,也不得不接受和平共处,同苏俄建立贸易或外交关系。列宁正是基于这种科学、客观的分析,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1921年苏俄首先同英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建立通商关系,并得到英国事实上的承认,这个突破口标志着帝国主义对苏俄封锁政策的破产。随后,德、意、挪威、希腊、奥地利、瑞典、丹麦、日本等国也相继承认苏联并与 12 《列宁全集》第35卷第215页。

《列宁全集》第23卷第25页。3 《列宁选集》第4卷,第245-246页。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0页。5 《列宁全集》第30卷,第164页。其建交,至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终于形成,苏联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共处时期。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成为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基础。

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这是争取世界和平的正确途径,它意味着要通过各种斗争的和妥协的方式,实现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列宁认为,这种和平共处作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来说,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只要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没有结束,就必然存在着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把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执行对外政策的时候,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战胜剥削者并把动摇者争取过来,这是世界性的任务。许多资产阶级国家就是动摇的:作为资产阶级国家,它们仇视我们;作为被压迫的国家,它们又宁愿同我们和平相处。”1从苏维埃俄国同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你打痛了敌人,他就2会来讲和的。”苏维埃俄国所以能够同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是靠斗争得来的,斗争也是和平共处的存在形式。和平共处作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一种途径,它的根本要求就是希望国家与国家,尤其是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通过谈判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达到建立和平、共存、共处、合作的彼此往来关系。

开展和平竞赛,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必然产物。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会议的开幕词中说,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均势,虽然这是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均势。“现在,我们主要是用我们的经济政策去影响国际革命。所有的人,世界各国所有的劳动者,都毫无例外地(绝非夸大)注视着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因此,3经济建设问题对于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列宁认为,从这个时候起,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勇气同资本主义开展竞赛,并战而胜之。“这也是一种特别的战争,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

4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战争竞赛。”当时有人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人说:“好吧,你们在外部战线上挺住了,开始建设吧,建设去吧,我们看看究竟谁胜利?”列宁对此给予了有力地回答:建设“任务是艰巨的,但是,我们过去和现在一直在说:‘社会主义有示范的力量。’”尽管“我们没有机器,战争已使我们破产,战争耗费了俄国的经济资源,但是我们仍

5然不怕这种竞赛,因为它在各方面对我们都有利。”要想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与我们保持较长时期的和平共处局面,我们没有别的途径,只有通过和平竞赛,采取“租让”等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生产经验和科学管理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缩短同它们的差距,从经济上也“牢固地站稳脚跟。”只有当我们在经济上也赶上和超过了它们的时候,“社会主义的示范”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无穷的力量,我们才敢说“在国际范围内真正地最终地6取得了胜利。”

四、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正义斗争是

实行对外政策的长期任务

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结成联盟,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1920年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指出,目前的世界政治形势把无产阶级专政提上了日程,世界政治中的一切事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就是世界资产阶级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而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 12 《列宁全集》第30卷第292页。

《列宁全集》第30卷第124页。3 《列宁全集》第32卷,第427-428页。4 《列宁全集》第32卷第428页。5 《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6页。6 《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6页。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解放运动。这些民族根据自己的痛苦经验,深信除了苏维埃政权战胜世界帝国主义之外,他们别无生路。他还说,苏维埃政权目前不能局限于空口承认或空口提倡各民族劳动者互相接近,而必须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建立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并根据各国无产阶级中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不同程度和状况,或根据落后国家中工人和农民的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程度,来确定其联盟的形式。因此,列宁一贯认为,同帝国主义者结成“联盟”(或可耻地依附他们),这是资本家和小资产阶级的对外政策;而“同先进国家的革命者和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结成联盟,反对所有的帝

1国主义者,——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

各国无产阶级只有同各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才能取得世界革命的胜利。列宁曾在1919年预言说,世界各国行将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决不会只是每一个无产阶级战胜本国资产阶级的事情。当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击退资产阶级反革命企图的时候,不发达的被压迫的民族决不会袖手等待,决不会停止生活和消逝不见。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各先进国无产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而进行的国内战争已经同不发达的、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掀起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联合起来的时代中进行。“一旦各国被剥削被压迫的工人击败了市侩分子的抵抗,肃清了一小撮工人贵族上层分子的影响,同迄今还站在历史外面、只

2被看作历史客体的亿万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发动革命进攻,世界帝国主义就一定会灭亡。”因而列宁历来主张各先进国家的觉悟工人应当同一切被压迫国家的工人、农民和奴隶实行最密切的融合。“我们无论在过去或将来,总是忠告一切被压迫国家(包括殖民地)的一切被压

3迫阶级不要同我们分离,而要尽可能地同我们亲近和融合起来。”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支持各被压迫国家避免资本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说过,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够也应该帮助落后国家的劳动群众,只要苏维埃共和国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向这些群众伸出手来,支持他们,落后国家的发展就能够突破目前的阶段。也就是说,“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

4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如果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不热情、不积极地对各被压迫国家进行系统的宣传,进行无条件地友好帮助,那末,要想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思议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履行对外政策的时候,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落后的国家建立共产党组织,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载《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3期

论文发表后被《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1988年第9期转载全文

《列宁全集》第25卷第72页。

《列宁全集》第31卷第204页。3 《列宁全集》第23卷第61页。4 《列宁全集》第31卷第213-214页。

2006年7月2日,宋才发教授参观河北省保定县冉庄地道战遗址

第五篇:宋才发:列宁关于报刊的编辑原则

宋才发:列宁关于报刊的编辑原则

列宁关于报刊的编辑原则

宋才发

列宁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富有报刊编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编辑家。研究和探讨列宁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办刊方向,坚持办刊宗旨,提高刊物质量,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

一、报刊的思想指导原则

报刊要成为党传播和论证革命理论的喉舌。早在1890年列宁从流放地西伯利亚回到俄罗斯以后,就决心要创办一份党报。他说:“创办全俄政治报应当是行动的出发点,是建立我1们所希望的组织的第一个实际步骤。”他认为,由无产者编辑的报刊,既要成为革命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论坛,又要成为革命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理论阵地。也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一切公开发行的报刊,都应“成为向俄国社会民主党工人群众进行党的宣传鼓

2动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公开喉舌。”如果说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俄国无产者首次在世界帝国主义城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的话,那么,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编辑的报刊则为这个胜利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列宁从理论上对报纸和杂志进行了划分和界说。他说:“杂志和报纸怎样就我们所提出的这些题目和问题进行分工,将完全根据两者的篇幅和性质的不同而定:杂志主要是宣传,报纸主要是鼓动。但是,无论在杂志上或报纸上都必须反映运动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并且从每一件事实中,做出符合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俄国无产阶级

3的政治任务的明确结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后,他又及时地规定了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条件下的主要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在以社会主义方式组织国民经济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上,把教育人们具有新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置于“首要地位”。明确指出“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成为党和国家机关团结和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向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工具;成为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的主要工具。编辑工作是党的工作与政治工作的直接继续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问题上,编辑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正是从这种意义上,列宁认为“在编辑部中工作的应当是非常称职的编辑,而不是挂名的编辑;编辑部应当是一个实干的集体,而不是一个庸俗的4集体;其中每一个成员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应当有自己的意见”。善于以自己的热情之心感染读者的编辑,他们既是党的理论宣传家,同时也是鼓动家。

报刊要坚持党性。列宁认为党性是报刊的灵魂和方向;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党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的党的本质决定的。党性原则体现在报刊公开地、自觉地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上,“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社会民主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说,高度的热情、原则性和战斗性,是革命报刊必备的基本素质。“对觉悟的工人来说,每个机关刊物最重要的首先是它的原则性。”“我们认为,工人创办自己的报纸是为了捍卫马克思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6~7页。2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06页。3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88~289页。4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93页。主义,不是为了让它按照资产阶级‘学者’的心意来歪曲马克思主义。”为了保证实现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提出了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报刊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和直接管理的刊物。

第二,编辑部和撰稿人观点和信念要一致;报刊只有与人民休戚与共,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对于不坚持党性原则,“虚假地和歪曲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报刊,他主张坚决取缔。为了防止出现片面性,列宁在他签署的《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报刊总则”中,明确规定应予查封的报刊只能是:(1)煽动公开对抗和不服从工农政府者;(2)通过恶意中伤歪曲事实来制造混乱者;(3)挑动从事犯罪(即刑事罪的)活动者。

报刊要有求实精神。报刊的生命力在于内容的真实性,报刊必须以事实为根据,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事件与现象。对事实以及在刊物中如何科学地利用和反映事实的问题,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一文中规定了基本的方法论要求。他说,为了能从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当:根据确凿的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来和一切„„论断2比拟。”他还进一步指出什么样的“事实总和”才能被认为是这样的基础。

第一,“必须毫无例外地掌握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事实的全部总和,而不是抽取个别的事实,否则就必然会发生怀疑,怀疑那些事实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第二,应当“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事实就“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3第三,要从发展中去研究事实,对“缺乏历史观点”的做法,评价是否定的。

列宁的编辑作风是令人钦佩的。与他共事的编辑曾回忆说:列宁甚至设法使哪怕一条不长的报道,也要做到绝对准确,没有一丝毫的误差;事实经过再三核对;材料来源可靠,引文和数据准确无误。

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编辑:向人民讲真话,是党的力量之所在,也是报刊诚恳朴实的表现和生命力之所在。我们的报刊是我们党的一面镜子。它应当经常保持干净,摆放端正,它所反映的东西,都不应失真。报纸由于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严肃的原则性,因而甚至在我们最凶恶的敌人的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威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非难我们的报纸不真实。我们的话应当永远是诚恳的、正确的。简言之,列宁认为报刊的信誉和它的政治影响,同文章的真实性和切实可靠性是血肉相关的。

报刊要讲求科学性。列宁的编辑活动向我们提供了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审阅稿件的范例。列宁在审阅B.B.沃罗夫斯基的《和约与反动派》一文时,发现“„„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革命会获得新的推动力。应该从驻满洲的军队和被日本俘虏的士兵归国一事上来期待这一推动力”这句话不科学,必须补充一系列其他情况才能作为提出这一推测的根据。列宁对稿件作了如下补充:(1)如果国家杜马仍将召开,这个推动力将是反杜马的宣传鼓动,就选杜马的问题,就杜马内的宪法冲突问题。(2)只有在和约签订后再过一段时间,当偿付战争的重担变得越来越清楚的时候,战争的沉重经济后果将从特殊的力量开始表现出来。(3)应该从驻满洲的军队和被日本俘虏的士兵归国一事上来期待这一推动力。很显然,仅以日俄战争后士兵回归祖国的一件事实作为推测的基础是不足为据的。加上了列宁的补充材料,这个推测就有了说服力,就变成了一种科学的预测。对于用来作为举例或具体说明稿件的抽象论点,作为向读者传达事实信息的那些事实,列宁提出的编辑要求是:(1)在功能上有充分的价值、鲜明性、生动性、直观性、读者可接受性。明知要减弱对读者的影响力的事例或材料,编辑在编稿时必须把它换掉。(2)在作者论证缺乏事实材料和必须的数字资料时,编辑必须给予补充。(3)对于淹没观点的过多引证的材料,必须毫不可惜地去掉。1《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77、81页。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9页。3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9~280页。他认为,登载出来的文章必须具备这样的特点:有内行的经济分析和比较,有系统性、通俗性和实际结论。题目、写法和修辞,是列宁评价和编辑稿件的三大要素。譬如,1913年列宁就曾在给弗·卡斯帕罗夫的一封信中说:“亲爱的同志!您的文章我已经收到和读过了。依我看,题目选得很好,论述得也很对,就是在辞章上下的功夫不够。有许多过分的(不知怎

1么说才好?)‘鼓动’,并不适合这篇理论性的文章。”他极力反对资产阶级报刊的那种矫揉造作、追求离奇、夸夸其谈和夸张虚构的行为。苏维埃报刊的语言、文风和修辞,要有助于深刻揭示文章的思想内容,做到科学性、通俗性、理论性的统一。列宁说:如果编辑同意把“为启发读者了解严整的科学的初步原理,而是通过畸形的简单化的充满庸俗玩笑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读者连咀嚼也用不着,只要囫囵吞枣就行了”2的文章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出来,那末,这样的编辑是不合格和不称职的。

编辑人员必须深入群众和基层。列宁号召报刊编辑人员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和请教,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现场采访,设法发现现实问题,总结点滴经验和实践。对于管理生产和组织劳动的先进人物应予以表扬并在全国加以推广,对于缺乏和疏漏要加以揭露。他反对刊发“枯燥到极点的烦琐议论”、“官僚式的烦琐议论”以及“一点也不触及实际工作”的文章;他要求报刊编辑要学会洞察生活过程,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新事物,并加以支持和扶植,对于生活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必须敏感,不能落于现实生活之后。“报纸要

3是落后,就会毁灭。„„单调和迟误都是与报刊工作不相容的”。他严厉地批评过“那些经常钻在故纸堆里看不见实际生活的名作家”,和脱离实际生活的报刊编辑人员。因此,他关于“少来一些政治喧嚷,少发一些知识分子议论。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

4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的要求,后来实际上成了报刊编辑的座右铭。

二、报刊稿件的审处原则

赋予报刊编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编辑工作是整个报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稿件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的辛勤劳动。编辑劳动的成果和编辑应有的权利,必须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尊重。列宁在给国家出版局沃罗夫斯基的著名信件中,针对《第三国际。1919年3月6-7日》那本小册子的问题,明确地提出:“必须规定制度,使每一种出版物都有专人负责”。在《关于司徒卢威的协议草案》中他又指出:编辑部“有权否决另一方的材料和文章”5。编辑有权对作者稿件做出于编辑工作的技术性需要的修改和压缩,“任何一个编辑部都不会放弃作这类压缩的权利的。”排除作者原稿中不确切、不具体、含混不清的词句,压缩或删去可有可无的段落,“既丝毫没有改变作者的思路,也丝毫没有改变作者论据的分量”,这既是编辑的权利又是他的义务。因此,对准备出版的稿件加以批评分析和编辑处理,目的在于帮助作者为了读者和社会效益,提高稿件的质量,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编辑是作者作品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正是由于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他掌握了分析和评判稿件的创造性艺术,才使得出版问世后的每一篇学术论文都具有独到的个性。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各负其责,列宁还在《给国家出版局》的信中规定了编辑肩负的政治上、理论上和知识性上把关的责任,要求编辑修改作者的错误,包括事实、逻辑、语言和修辞的错误。发表出来的稿件必须有:

1“责任编辑的签字”,“责任校对、出版者或发行者的签字”。

责任编辑审读稿件的原则。编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向自己提出的社会任务愈重大,12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49页。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8~279页。3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3页。4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83页。5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0页。1 《列宁全集》第35卷,第464页。把这些任务看作与己休戚相关,工作就愈有内容,愈加深入。从另一个角度讲,编辑对稿件思想内容的修改愈重要、愈深刻,说明他对稿件的理解、分析及评价就更深刻、更扎实、更全面。从列宁的编辑实践看,他对责任编辑有两项基本的要求:一是责任编辑要把审读稿件活动看作是党的活动和专业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责任编辑要成为对稿件进行批评分析和评价的内行,而其基础又在于仔细地审读稿件,发掘作者的思想精华。正是这种分析和评价赋予编辑工作以创造并使之成为一门艺术;因为每一篇论文都是具体作者的思想反映,都有它独到的个性,要求个别对待。在编辑的视野里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编辑的错误,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说都是致命的。编辑审读稿件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分类、评价等。从实践上说,编辑在审读稿件过程中为评价稿件和解决其他任务所完成的思维程序的总和,人们已经用“编辑分析”这个术语来加以表示。编辑只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典型读者的位置上,才能通过分析揣测到作者构思与设想的阅读效果之间的差距,从而对稿件提出修改的建议。编辑之所以改稿,是因为他能够从党的利益、工人阶级利益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克鲁普斯卡娅在论述列宁参加编辑工作的时候说:“他在编辑稿件时总是站在未来读者的地位上来评价和修改稿件。”A.B卢纳恰尔斯基在谈到起草党的文章一事时也写到:“只要得出一个公式,它受到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即列宁)的批评最多,诸如:这里是不是还欠慎重,能否产生误会,外人会不会误解,能否找到更确切的公式”。列宁本人在给印涅萨·阿尔曼德的信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希望这本小册子成为一本好书,谁也不能从中摘出令您不愉快的语句(有时仅仅一句话不当就像一勺柏油能毁坏一桶蜜那样),2谁也不能曲解您的本意。”

编辑加工改稿的原则。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信中说:“你不必埋怨德国作家的疏忽大意,而应改用这样的原则:把你准备采用的文章中有关的地方用有色铅笔标出来,然后退给作者修改,这样,他们很快就会用另一种态度写作。当然,如果编辑部很热情,愿意为他们作文

3字加工,那么,作者在写作中就会越来越粗心大意”。编辑主要应关心的是全面分析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具体的修改应由作者去完成。列宁在《致格·叶·季诺维也夫》的信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令人遗憾的是加米涅夫的工作太马虎。极好的一个题目,而他却写得拖沓冗长,不得要领,不会真正抓住事情的中心和本质。是否要把后半部分寄给他,要他在这方4面加以修改”。在另一封给季诺维也夫的信中,他又说:“加米涅夫文章的后三分之二很不好,未必改写得了。我修改了前三分之一(第1~5页末),但是无法再修改下去,因为我发觉问

5题不在于修改,而在于重写。”“我认为不能就这样发表出来。”列宁坚决反对这样一种删改文章的方法:即经过加工的文章反而降低了它的思想性,抹平了它从政治上看待事件、现象和事实的尖锐性。列宁给作者改稿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他从不放过任何一点不具体的说法。为了使论文更加有力量,他常常给自己所编的稿件加上具体说明性事实。譬如,他曾对一个姓名不详的作者写的《学校的和革命的教育学》一文就作了这样的修改。作者文中说:“从一个令人费解的‘计划’想到另一个、更加令人费解的‘计划’,《火星报》最后终于想到了那个臭名远扬的选举运动的‘计划’。”列宁在修改时就用较为具体的平行选举的“计划”代替了“选举运动的‘计划’”,这样读者就不需要去回忆或专门去了解,这里讲的究竟是哪一个选举运动的计划了。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他想方设法地保留原稿的思想、风格和特点,绝不能使这种特色有所减弱和过于饰文,而要使它保持其原貌。”在没有同作者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列宁从不轻易地对稿件作任何实质性删改。他通常通过个人交谈、写便条或通信,详细地向作者说明何处有疏漏,为何必须这样改。他不仅把这作为自己的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而且要求编辑部全体编辑也这样做。他始终认为,编辑加工改稿的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政 23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6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12页。4 《列宁文稿》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71页。5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51页。治、教育等活动的直接继续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编辑在着手处理稿件时就要意识到这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严格实行退稿制度。协调好编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刊物兴旺发达的一个必备的条件。而处理好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培养一支政治思想上靠得住、专业知识上过得硬、对编辑部信得过的作者队伍,则是刊物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列宁在《给〈工人报〉编辑部的信》中指出,编辑同作者之间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有可能顺利的合作:“(1)编辑部和撰稿人之间要保持密切的关系,把有关的一切原稿的处理情况(刊用,不刊用,修改)通知撰稿人”;“(2)编辑部和撰稿人对理论问题、当前的实际任务和怎样能编好报纸(或丛

1书)的基本看法要一致。”在《给〈涅瓦明星报〉编辑部》的信中,列宁对编辑部既不退稿、又不答复作者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你们对不拟刊用的文章,既不答复,又不退稿,那么撰稿人都会被你们赶跑的。”在致《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中,他更一针见血地批评说:对没有采用的文章通知一下,“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为字纸篓’写稿,就是说,写了文章被扔掉,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未采用的文章应该退还。甚至连资产阶级

2报纸的任何一个撰稿人都会这样要求的。”列宁要求编辑与广大作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交朋友,认为疏远作者就等于刊物的自我毁灭。“无论《真理报》,还是《启蒙》杂志,失去撰稿人都是不行的。”针对《真理报》少数编辑把撰稿人拒之门外的作法,列宁气愤地说:“我认为有责任提醒《真理报》的编辑部和出版者,把这样的撰稿人拒之门外而要办大报,3我真不知道,有谁认为这样做是可行的。”

载《期刊编辑学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该论文被评定为湖北省期刊优秀论文

2000年8月,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广西北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83页。

《列宁文稿》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29页。3 《列宁文稿》第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6页。

下载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宋才发: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宋才发: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宋才发 * 理论与实践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

    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宋才发: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宋才发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本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始终不渝地抓住执政党建设......

    宋才发:不当得利行为认定及赔偿探讨

    宋才发:不当得利行为认定及赔偿探讨 不当得利行为认定及赔偿探讨 宋才发* (一) 不当得利行为是指在法律上没有根据而获得利益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律上原因占有、使用......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 一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距成都约50......

    宋才发:论民族自治地方农地保护中的新农村建设

    宋才发:论民族自治地方农地保护中的新农村建设 论民族自治地方农地保护中的新农村建设 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土地资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

    宋才发:湖南岳麓山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宋才发:湖南岳麓山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湖南岳麓山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一 岳麓山景观系湖南省1981年2月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岳......

    宋才发教授59岁生日学术研讨会致谢辞

    筚路蓝缕稳立潮头 宋才发教授59岁生日学术研讨会致谢辞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 宋才发 2012年5月12日 亲爱的弟子们、朋友们: 5月是一个神奇的月份。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

    宋才发教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

    宋才发教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 宋才发教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 宋才发 来源:上海育路网发布时间:2011-07-08 做人有孝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之善不在长幼,而在于诚,诚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