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心得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心得
-----对学院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年11月20日--23日,有幸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上海高校辅导员的专题培训。讲座为期四天,共有六场讲座。六场讲座可以划分为两大模块,一部分是关于十九大精神的解读,另一部分是关于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今天,我就培训中给我体会比较深刻的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涉及很多内容,主要有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文件的学习,基层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这三个方面。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主要结合其他高校优秀的党建工作案例,从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服务党员的角度来谈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着力点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感受一下。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76558人,占学生总数的13.2%。其中:研究生党员48405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2.2%;本科生党员26916人,占本科生总数的7.7%;专科生党员1888人,占专科生总数的1.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专科生发展党员几率很低,因此竞争更为激烈。那么对于学生党员怎么选举,怎么发展、怎么培养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层面逐一探讨:
一、党员发展层面
从发展党员来看,目前我们学校主要是根据成绩和平时在校表现,在校表现也只是主要看有没有担任班干部等等,并没有科学严格的标准。同时,即使选出来这些同学,他们的入党动机也并不明确,我们也没有去深入了解。当然这也是大部分高校发展党员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比如,上海交大学生工作党委每年开学前给新生邮寄的第一封信,对大学生入党进行指导,体现党组织对青年学子的召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要求发展对象必须通过所在班级的民意测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探索了一套包括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宿管人员以及班级同学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华东理工大学从1987年开始坚持至今的入党公开答辩制度,我们学校也可以借鉴。答辩会主题是对入党申请人的党的知识、入党动机、思想理论修养、政治觉悟、现实表现进行公开考察和民主评议。答辩者汇报对党的认识过程和入党动机;接受答辩小组提问;接受与会者的提问;在此过程中由两名党员负责详细做好会议记录,答辩小组分析,综合形成书面材料,并提出是否通过答辩的评价意见。答辩通过者方可继续进行后续的发展工作。尚未通过者,则需继续考察培养,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答辩。这样就相对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入党情况。
二、党员教育层面
从党员教育来看,对党员的教育的应该实现机制化、全程化、一体化、分类化、日常化、微型化、品牌化。
教育机制化:华东理工建立“教育培训”、“定岗明责”、“述责答辩”和“满意度测评”制度,东华大学以“周五论坛”为载体实现教育的机制化。
教育全程化:党员的教育不是一时的,也不是局限于发展之前的教育,应该是贯穿于党员成长过程的始终。复旦大学自2005年起在学生党员大学生涯中实施“党员成长计划”,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党员导师制度”。通过制度化的落实来实现党员教育的全程化。
教育一体化:推行党员教育进课堂、进社区和进网络的多元化、多维化、一体化模式,形成点面互动、上下联动的格局。党校在党员教育进课堂工作中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上海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和校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好党员教育主阵地,建设学校焦点讲坛、文治讲坛等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加强理论学习。我们学校也可以加强与徐汇社区联合党建的建设,实现党员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格局。
教育分类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地区的学生,海外学生党员,应该成立专门小组,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帮助解决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
教育日常化:重视利用建党周年庆典、党员先进性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国内外盛事等契机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形成了一大批党员教育品牌项目和实际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党委通过党建微信平台发起“有声党章30天”活动,广邀师生以接力朗诵的方式来熟读学习党章。
教育微型化:华师大机关党工委打造掌上“移动学习的平台”,为机关党工委的31个党支部的600余名党员同志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渠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纷纷构建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微党课机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萤烛之光”党员小讲师团以“讲好党章的一个篇章、讲好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一个人物、讲好党史的一个故事”三个一为主题,每周四晚面向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开展“萤烛之夜”微党课。
上海交大医学院创立“易爱医”、“党小服”微信公众号等,由支部书记带领党员进行思政微课堂、时政热点小知识、党建书籍读书会等,通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满足学生党员学习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行业属性和职业特征利用微平台创办有特色的党员教育活动,像大学生艺术季那样成为一种品牌。
除此以外,制定党员教育学分表和学分制度,来促进党员的终身学习。
三、党员管理层面
从党员管理工作来看,首先是要落实党建责任制。其次,柔性设置基层党组织。比如说:东华大学将研究生党支部建到了校外培养基地上;上海大学在最活跃的细胞上建立党支部,将学生党支部建进了社区楼宇、社团和学科团队上;上海理工大学建立专业社团党支部和其他多种类型的党支部。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成立“明德班”、“励志班”等精神符号类党支部。再次,建设党员管理信息平台。院级、系部的党务公开网等。最后,融入大党建管理格局。探索建立区-校党建联席会议与议事制度、区-校人才柔性使用和共享机制等。上海大学党委积极参与静安区、宝山区、嘉定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区校、社校、企校党建联建工作,着力打造“社区党建三部曲”:“志愿服务暖社区”-“产学合作荣社区”-“艺术人文润社区”。同济大学与杨浦区联合打造了以高校党组织服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立结构合理的党建工作队伍。
四、党员服务层面
从党员服务工作来讲,应该实现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常态化。应该尽快建立“党员之家”、“党员加油站”、“党员工作室”等。华东师范大学制定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方案》、《机关各部门加强与院系联系制度》等一系列文件,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机关作风问题。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利用文化艺术和体教资源服务市民和社会。同时,我们学校作为行业类学校,专业化优势明显。应该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的优势,发挥所长,尽力形成区—校—社会联动机制,为更多党员和社会服务。
第二篇:高校论文理论研究论文:创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的理论与实践
高校论文理论研究论文:创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的理论
与实践
摘 要 全面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实践,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党建创新要富有成效,必须以党建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前提,只有提高党建管理水平和工作实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提高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高效化,才能使党建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内容上有特色,机制上有突破,方法载体上有变革,提高党建工作生命力和竞争力。本文从内、外两个角度详细探讨了如何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建工作 理论研究 实践探索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是高等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发展和培养党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
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西方多
元化的文化思潮侵袭以及高校内部不断深入的管理体制改革等多种复杂因素,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党组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呈现了崭新局面。
一、加强内部建设
(一)思想教育。
1、学院党委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形成制度保障。
学生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先入党,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础,学院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提高学院思想教育水平和教育成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党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改革的精神、时代的精神探讨实现党组织建设的创新问题,使广大学生在思想上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为了充分调动学院思想政治队伍的教育积极性,使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创新教育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学院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指标纳入教师的考核中,制定奖惩
制度,提高教育监督,以确保思想教育工作长期有效进行。
2、思想教育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阵地。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我党培育优秀学生党员的光荣任务。辅导员对学生的理论教育渗透在学生在校四年时间中,在对学生的党政思想教育的同时规范学生的人格特征,指导大学生制定正确的发展道路,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
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更容易使广大青年学生产生价值的认同.而自觉培养与效仿。因此,专业课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相融和。高等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专业课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在课堂内外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专业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两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通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 果自觉做到政治上认同、情感上认同、理论上认同,对国内外最新动态政治立场坚定,明辨是非,维护社会稳定。
3、主要途径。
党章学习小组是大学生入学后第一次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全面学习和实践,时间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大一第二学期末结束,包括对专业党建教材的学习、国内国际形势政治学习、对党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学习、学生党员发展的条件及程序的学习等等,形式多种多样,理论学习、专题讲座、视屏材料、知识竞赛、外出实践等等想结合。
提高形势政策课程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认识面临的形势,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观察、分析、判断形势,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论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式政策教育课程是贯穿大学四年的思想教育课程,是党员入党前及入党后进行后续教育的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
定期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党建工作座谈会代表由学院党委领导、教师代表、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学生党支部委员、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群众代表组成,座谈会召开的地点一般要求有比较温馨、活跃的布置,为代表提供一个能让心情放松的氛围,座谈会上可以给定固定的主题,也可以只限定座谈的范围,让座谈人员可以畅所欲言,取得预期的效果。座谈会是党委了解学生党建工作、新思维的探讨、获得新举措局部实施效果等的良好途径。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
学生党支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团结广大学生群众的核心,实践党的先进性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在实现党支部高质量建设的前提下,学院党支部建设应遵循树立典型,全面发展的原则。加强学风建设优秀学生党支部建设、示范党支部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创新型党支部、和谐型党支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在校区学生中的辐射带动力度。
(三)机构建设。
党建指导办公室是学院党委研究、指导、监督和协调学生党建工作的专门机构。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成立由学院辅导员任主任,党支部书记任科长、学生党员任科员组成的学
生党建工作指导办公室。指导办公室下设秘书处、组织发展科、宣传科、实践科、培训考核科和外事科等科组,具体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
指导办公室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部门。主要围绕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为工作中心,努力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创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开创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全心全意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服务,充分发挥和突显党员的先锋模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指导办公室的管理下,学生日常党建事务形成明确的规章制度,各部门权责明确,沟通顺畅,实现了党建事务规范化和高效化。
1、加强干部培养。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学生党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依托力量,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成效直接体现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是学风建设的必要途径,是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
在学生党建干部的培养中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党建干部的指导作用,从低年级开始重点培养,提高
党员干部选举条件,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干部的理论研究能力及实践能力,为广大学生干部提供成长成才的锻炼机会,创造对外交流平台,注重干部创新能力培养,使党建工作队伍成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掌舵者。另外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强对党建工作队伍的关心和帮助,加大制度保障力度,使队伍建设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保障。
2、品牌活动的开展。党建品牌活动的开展是党建工作发展水平与党员实践能力的融合,是党建工作发展成熟的标志。大学生党员正处在人生最富创造潜力的时期,思维活跃、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打造党建品牌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党员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主人翁精神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党员强化责任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在校区中掀起弘扬正气、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提高党员的审美情操和人文修养,促进党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到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特质。
党建品牌活动由党建指导办公室筹划和组织,面向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每项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开展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多种多样。
3、党建刊物的出版。
学院党建刊物是学院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包括理论动态、党建实务、党员教育、党建探索、党员风采、支部生活和学习体会等专栏,内容与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和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刊物意在促使广大学生积极学习、树立表彰优秀典型、传达学院党委的有关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改进工作的新方法、交流支部建设及支部组织生活的经验等。
4、党建主页的建设。
建立学院学生党建主页。建立学生党建主页是学院全面提高党建工作影响力和效率的重要举措。党建主页是学院党委指导和监督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窗口,党建主页包括了学院的全部学生党建工作内容,有利于学院党委实时了解学生党建工作动态及发展状况,同时,党建主页也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学习和沟通的良好平台。
二、创造机会,与社会接轨,提高优秀党员的社会影响力
(一)利用党建刊物宣传。
以党建刊物为载体,提高学生党员的社会影响力。党建刊物每学期出版一期,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学院优秀党支部及优秀党员的风采,同时也展示了学生党员的积极的精神
风貌和思维特征。向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单位定期免费寄送刊物,加强与校外单位的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宣传优秀的学生党员,更能提高学院学生党员的社会影响力。
(二)利用党建主页宣传。
党建主页为每一位学生党员建立了一个档案库,学生党员可以自行编辑和修改自己的在校表现,获得的成绩和成长历程,对于学生党员来说,这是一份网上动态简历,外网可以对这些党员的信息进行实时直接查询,为校外单位加深对学院学生党员的了解开拓了一个更加方便的途径,提升了学生党员信息的公开度。
(三)支部共建。
开展学生党支部与其它性质党支部之间的支部共建活动,是高校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机制和建设模式,丰富学生党支部活动内容,搭建学生党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新平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学院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mba、企业管理工程硕士、校外辅导员等已经成为学院珍贵的人力资源。这部分学员原单位更是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加强学生党支部与外单位党支部的共建,能够更好地利用学院的这种优势资源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接
触社会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和相互激励,学生党支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党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激发,不但使得学生党员获取的信息量更大、视野更开阔,学生党支部教育管理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强,而且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焕发支部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度。□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及思考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及思考
摘要: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党建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高校一直把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纳入学校党建工作的体系中。校学生党员数量将随着高校学生数量和党员比例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如何将学生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延续和发扬,是党支部建设中着重应该考虑的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学生培养模式和生活空间发生新的变化,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做好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对于确保我们党胜利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清现实情况,分析和解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高校学生党建发展很快,在高等教育改革建设中,党组织发挥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快速发展,更影响着高校的党的建设。
1、学生党员分布结构比例不协调。由于全国普通中学党建工作发展
不平衡,导致在普通 高校新生入学时学生党员数量很少,这为普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增加很大压力。普通高校 学生党员比较集中在三、四年级,而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中党员人数极少甚至没有的现象普 遍存在,制约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也使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党员教育缺乏系统地组织和保障。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通高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学生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对党的知识缺乏,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而在入党问题上也常会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尚未形成各级组织协调一致的系统工程,人力、财力的保障也不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常常停留在课堂内理论教育,对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分析不足的问题。党员教育必须是加以科学的研究,形成系统工程,但高校对此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因此,导致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困难重重。
3、学生党员工作评价体系量化难度大,监督制度不完善。学校应该
使培养的学生党员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熟练地参加和开展组织工作,始终保持先进性,为全面建设
和谐社会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但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担任组织工作,培养工作经验、接受组织考验的机会相应不多。当高校学生党员数量增加过快时,除了面对保证党员质量的问题外,对党员参加组织工作的评价和监督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怎样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及组织工作,如何对所有党员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是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必须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针对以上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原有工作方法进行了创新,确保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二、我院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办法及措施
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党支部。鉴于目前高校新生党员数量很少,结合学生党员分布结构比例不协调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党员按专业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包括同一专业各年级学生。这种纵向划分党支部可以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支部党员稳定性与流动性相协调,利于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的传承。每个党支部拥有四个年级的学生,通过组织工作和培养教育可以把好的工作经验和传统从高年级老党员向低年级新生传递,这比同年级划分党支部更有接续性,通过以老带新,减少培训时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学生属于同一专业,可以把党支部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学风建设相结合。这样在进行思想教育和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流于形式。党支部发挥思想教育的优势,通过多方面的要求
既达到培养选拔学生党员的目的,又促进了专业学风建设取得最佳 效果。三是党支部涵盖四个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的帮助解决低年级学生的困难和困惑。
2、充分发挥共青团理论社团的作用,完善积极分子的培养体系。在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各党支部工作水平不平衡,尤其是在理论教育培训方面,单独依靠党支部的力量难以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仅仅依靠全校性高级党课一次培训,对提高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还是不够的。因此,以学院为单位由团总支对当学期确定的积极分子进 行理论培训。通过聘请经验教师授课、老党员带领积极分子讨论、团总支组织积极分子参加义务支教、走进社区等实践活动,统一组织、严格考核,既统一协调、整合资源,解决党支部开展理论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党支部单独对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参加人员少不容易组织的问题,还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理论社团的优势,加强党团组织 的联系,做到党建带团建,发挥团组织的助手与后备军作用。
3、以项目化管理模式,规范引导党支部组织活动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向各学院党总支传达的根据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学院发展建设的中心工作,从二级学院的层面上来统一确定本学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主题,由各党支部申报党支部组织活动项目。通过申报立项、答辩、评审、确定项目资助经费的过程,引导党支部组织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明确目的意义,增强计划性和过程控制,鼓励党支部组织活动积极创新形式,大胆实践,及时总结,真正取得实效果。
4、建立公共监督机制,科学设计考评体系。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党员的培养、发展与监督工作,提高我院党建工作质量,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学院党委制定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条例》,使学生党员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前进目标和努力方向,提高党性意识,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先进性的党员队伍。同时,党支部还建立了《信通学院学生预备党员考察表》、《信通学院学生党员考察表》,对党员预备党员一年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放入学生党员档案中,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考核时对于发生挂科或者无故缺席集体活动的党员,给予黄牌警告。这一系列的制度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自我约束力。
5、密切各级党支部之间的联系,促进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学院党总支确定了专业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系原则,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拓宽学生教育的渠道。党总支安排部分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通过党员、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带动和建设优良学风。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组织活动,使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和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也丰富了教师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形式,开创了活泼生动的组织生活新局面。如开展不同专业党支部座谈、交流和共同实践活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考研、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等,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考试及实践等环节遇到的问题,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新特点,也促使学生不断努力,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三.党建工作设想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载体的创新
2.加大对学生党支部、积极分子的量化考核
第四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范文模版)
摘要: 党建品牌化是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以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品牌化建设;党建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内涵
在经济学领域中,品牌是一个名称、符号或设计,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一方面代表着独特的意念、文化与特征,另外一方面则是产品质量、信誉和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是区别于其他商品的重要标志,超越于产品本身具有的有形价值。在以往,关于品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多是在经济层面里进行探讨的,而将品牌创建理念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实践中来,则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表和符号,即高校党建品牌化活动的品牌名、logo或其他等外在标志符号。二是理念和行为,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和行为活动的载体。为了更好地推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我们应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师生为重点,以基层党支部和支部党员为主体,培育具有高度认同感、品牌感染力深,模范作用强的党建特色活动和创新实践,以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战斗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保障。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可以不断拓展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完成各项工作,解决党建工作中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通过特色而鲜明的党建品牌来吸引和凝聚师生,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并利用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凸显党建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促进高校党学生建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动力。
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建项目品牌化,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过程。通过高质量的品牌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个体影响力的普遍增强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激励广大党员不断积极进取追求上进,以更完美的表现展示党的先进形象。另外,通过培育党建品牌活动,丰富党建形式,以党建带动团建,加强对广大青年团员的教育引导和榜样示范,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3.高校学生党建项目品牌化建设是应对党建工作挑战的重要举措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研究性,但思想不成熟、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淡薄,容易受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和负面新闻的影响和误导。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党建工作载体和方法使党建功能实效性欠缺,因此需要采用大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以党建品牌项目为依托,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党建活动,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创新品牌化建设的工作模式,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需要由一系列制度文本构成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科学制度,它是党建品牌保持影响力和持久力的前提。好的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就像一面旗帜,可以把广大学生党员牢牢地凝聚在旗帜周围,发挥出强大的正面力量。例如广东白云学院 “阳光队”,是财经学院党总支管理下的学生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党建的各项工作中,结合我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培训教育、管理考核、支部建设、先锋模范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夯实了品牌体系的建设基础。
2.构建品牌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党建品牌效应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品牌建设只有得到广大党员的认同和信任才是真正的党建品牌,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党支部建设等方面建立系统全面的工作机制,共同打造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形成了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同时“阳光队”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最新社会思潮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如:“我的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系列活动、“阳光杯”技能展示等,使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凝聚他们的全部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导示范作用。
3.推进品牌化建设的网络体系,提高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应时刻紧跟党建工作潮流和时代潮流,探索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具有高度认同感、模范作用强、感染效力深、影响示范远的品牌特色活动和创新实践,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第五篇:参加医院管理工具理论与实践培训心得
参加医院管理工具理论与实践培训心得(卢秀琴)质量管理工具是国际上通用的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随着医院管理中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尤其是其获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聆听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陈晓红院长、王吉善院长、协和医院于晓初主任的讲课,我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以前不懂得什么是医院质量管理工具;而现在通过这次听课明白了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在实际中的应用。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它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是:新的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是按照基本标准:核心标准、与优质标准,呈螺旋式递进关系。采纳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坚持质量的持续改进。在使用标准与评价方法上,采用审核自查报告;现场追踪检查:数据分析;社会评价与周期性评价及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下列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1、检查表法,可检查工作有序,按计划进行,并提高效率;使检查目标清晰和明确;使检查内容周密和完整。
2、分层法:又中分类法或分组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加以整理,使之能确切地反映数据所代表的客观事实。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通常有以下几种分层方法:按人员分层、按设备分层、按不同物质分层、按不同内容分层。
3、散布图:用来发现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两
组相关数据之间预期的关系。
4、排列图:排列图法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和图形。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柏拉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它的应用要点:排列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排列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果。分析排列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就可以。排列图分类的项目不要太少5-9项较合适。作成的排列图如果发十几各项目分配的比例差不多时,排列图失去意义,与排列图法则不符。排列图是管理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目已经很清楚,则无需再浪费时间制作排列图。其它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分析加以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它的制作步骤:收集数据。把分类好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百分比。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绘制柱状图。绘制累计曲线。记入必要事项。分析排列图。
5、直方图是用来整理计量值的观测数据,分析其分布状态的统计方法,用于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6、控制图又叫管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7、关联图法,是指用连线图来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它叫关系图法。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懂得了许多,开阔了视野。知道用管理工具能提高医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