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科学 白天先生与黑夜小姐 教案
大班科学
白天先生与黑夜小姐
活动目标:
1、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转换关系。
2、对探索自然现象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
2、白色和黑色卡纸制成的“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人手一个。
3、32K大小的黑卡纸每人一张、笔。
活动环节:
一、念诗歌《我喜欢长长的夜》。
(1)教师引导语:前几天诸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叫什么呢?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听起来怎么样?
(2)幼儿用温馨好听的声音来把诗歌念一遍。
二、黑夜的秘密。
(1)长长的夜晚那么美好,你们知道夜晚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距离的一侧,在地球仪的中国地域上贴一红五星,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地球仪代表我们生活的地球,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当中国地域对着光源时,轻幼儿说说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3)教师操纵地球仪自传,当中国地域背离光源时,再请幼儿判断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4)教师继续转动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并判断白天、黑夜的转换情况。
三、白天和黑夜的对话。
(1)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白天来了黑夜就走了,黑夜来了,白天就走了,所以它们永远都碰不到一起。这天,“白天先生”想打个电话给“黑夜小姐”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2)教师以“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的口吻互相说。
(白天先生:我从来都没有见过黑夜,你能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吗?黑夜小姐:是啊是啊,我也从来没有到过你们那里,也请你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好吗?)(3)请小朋友帮助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回答他们那里是什么样子的。
(4)请小朋友互相扮演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然后互相提问 和回答关于白天和黑夜的事。可交换角色扮演玩。
四、画黑夜
(1)“白天先生”已经知道了许多关于黑夜的事情,他想画一本关于黑夜的画册送给“黑夜小姐”,(出示几幅黑夜的图片)他已经画好了几幅画,可是这样几幅能做成画册吗?我们一起来帮助“白天先生”,把黑夜中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事情画下来好吗?(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几名幼儿讲讲画的内容,然后将画页装订成册,放入活动区。
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1、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
3、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附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
——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
六、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第二篇:《白天与黑夜》教案
白天与黑夜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2.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重点
使学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难点
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
教具
地球仪、手电筒和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使用白夜图景和日出日落对比引出内容。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昼夜不停地交替出现呢?
二、新课
一)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24小时。1.我们用手电筒表示太阳,地球仪表示地球,做一个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2.出示地球自转示意图。
小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个地方,在一天当中,正对太阳时就是白天,绕到背向太 阳的一面时就是黑夜。
二)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 三)世界各地的昼与夜
在同一时刻,北京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纽约的太阳已经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昼夜变化存在着差异。
由于世界各地的昼夜存在着差异,同学们可以借助网上交流了解在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昼夜状态是不同的,体会世界各地昼夜的差异,进一步理解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三、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动植物生长活动受昼夜变化影响的知识。
一、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二、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
三、世界各地的昼与夜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白天与黑夜说课稿
白天与黑夜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昼夜与四季的第4课《白天与黑夜》第1课时的内容:昼夜交替时怎样产生的,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2部分,1知道地球在不停的自传,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2通过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本节课的内容是《昼夜与四季》单元的第一课,分3个课时。今天所说的第一课时(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是基础的一课,学会本课的知识能为后面学习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及四季的形成打基础,因此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地球在不停的自传,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2、3、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重点)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推理出结论。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但对昼夜交替的知识了解较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模糊的、零碎的、肤浅的。所以课前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来帮助他们。
三、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以期达到教学最优化。
说学法:根据5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好动爱说这个特点,倡议学生使用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方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遵循认知结构学习理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的转变。
实验器材:平面镜若干,温度计若干,可插入温度计的金属座若干、金属铝片若干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师:请大家观看课本19页的图片,几个同学相约一起在山坡上看日落。波波说:太阳落山了,天又要黑了。彬彬说:明天太阳还会升起的。贝贝问:这是为什么呢?图片所画的现象是平时我们大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下。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请一些同学回答问题。可能有些同学回答的不够完整或正确,但是我也不会当时就给他们指出。接着我会说:科学证实,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恒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需要24小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
(二)指导实验,深入了解(用时30分钟)
师:下面我们大家来做一模拟实验,来研究研究地球的自转。
(1)请几个个子高的同学将老师带来的黑布将教室的窗户遮住。尽量创造一个较暗的空间。
(2)在讲台上摆放一个地球仪,请2个同学上来到讲台上。一个同学手扶地球仪,一个同学拿着手电筒(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就代表地球)。拿手电筒的同学要将手电筒放在与地球仪同一水平面的位置。
(3)请同学打开电灯,另一个同学慢慢转动地球仪。
(4)请其它的同学仔细观察,地球仪转动时,地球仪表面明暗分布的变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结论简要的记录下来。
(5)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自己的结论,交流后归纳总结,有逻辑地表达出小组讨论的结果。
(6)师在学生回答时书写板书,分析和总结:
假设 ①东西半球昼夜相反 模拟实验
昼夜交替 →→→ ②每交替一次的实间约为24小时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③太阳东升西落
设计意图:实验是科学的生命线,倡导实验和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课改的理念。在本课的实验中,我让学生先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在学生实验时,我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最后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结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也动脑,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索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提问巩固,加深理解(用时5分钟)师提问:1昼夜现象时怎样形成的? 2地球自转周期方向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新授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
第四篇:白天与黑夜说课稿
《白天与黑夜》说课稿
弋阳中畈小学
童晓霞
引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白天与黑夜》,我将会从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第一,说教材。
《白天与黑夜》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地球太阳月球》后,进而学习探究地球昼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模拟昼夜交替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通过阅读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道路的艰辛。因此学习本课,无论是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认识。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模拟实验分析,认识到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乐于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体会人类认识科学历史的艰辛。
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是知道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难点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第二,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积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充分考虑五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力求将学生的知识兴趣能力融合一体,并结合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活动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课件、地球仪、手电筒等试验材料模拟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五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现象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思考的愿望,所以学法上则主要以学生观察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的方法。第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日出、日落图,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体会白天与黑夜人们都会有哪些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白天与黑夜的差异,引出今天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白天与黑夜的奥秘吧!(师板书:白天与黑夜)。
第二个环节:实验探究,认识新知。本部分是这节科学课的重点,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来完成布置的两个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1、了解地球。
让学生自由说说对地球的了解,紧接着出示一段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地球的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自转。
2、实验激趣,探索新知。
(1)首先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请两位孩子通过这个活动感受地球被太阳照射时会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2)接着请两位孩子来做一个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让两位孩子通过在试验的过程中说说应该怎么做?手电筒如何正确的使用,以及引导孩子说说自己在试验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得出这个试验的结论。这样更能帮助学生准确有效地完成试验。(3)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刚才的发现。教师肯定,出示幻灯片:(从而出示昼夜交替的地球图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我们接下来完成以下的试验。(出示幻灯片)教师提示学生:蜡烛代表太阳光,试验中注意蜡烛与地球仪的位置关系。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把握本课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完成实验汇报单,充分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使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4)小结。
这样设计是为了是让学生理解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师板书)实现我这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第三环节: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21页的资料,完成后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师相机(粘贴图片)板书: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科学的艰辛,许多科学家为此献身,以此激发学生坚持真理的价值观。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第五环节: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以及昼夜现象认识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球的知识还只是一小部分,要想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查阅资料了解。
第四,说板书设计。
4.白天与黑夜 地球自转 白天
黑夜
对于三种学说,我的板书设计是采用粘贴图片的形式,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三种学说的印象。板书整体设计是为了将这堂课的教学流程显现出来,同时还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更有效地完成本课的教学。最后,说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始终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力求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激发出来。我采用了游戏法、动画教学,更增添了科学学习的趣味性。感觉学生的模拟实验很热闹,学生很投入,课堂上小组合作还完成比较好。反思本堂课,应该说还是我对学情分析不够,对实验的关键点把握不到位。将课堂充分地还给学生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今后的教学中要着力加强和改善这几个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而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14 白天与黑夜》教案1
《14 白天与黑夜》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
2、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昼夜变化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学会定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体会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历史过程的艰辛。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
三、教学难点
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把白天简称为昼,黑夜简称为夜,昼夜交替一次为一天。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昼夜不停地交替出现呢。
新课讲解:
一、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用手电筒表示太阳,地球仪表示地球,做一个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2、出示地球自转示意图。
3、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个地方,在一天当中,正对太阳时就是白天,绕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时就是黑夜。
二、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 指导阅读P41。
三、世界各地的昼与夜
1、在同一时刻,北京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纽约的太阳已经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昼夜变化存在着差异。
2、由于世界各地的昼夜存在着差异,同学们可以借助网上交流了解在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昼夜状态是不同的,体会世界各地昼夜的差异,进一步理解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引起的。
板书设计: 白天与黑夜 昼夜更替:地球自转
四季更替:地球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