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

时间:2019-05-15 08:4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

第一篇: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

《三国》《水浒》谋士形象比较

《水浒》的谋士比较少,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应该就是吴用和朱武。相比之下,《三国》的谋士就比较多诸葛亮、郭嘉、庞统、贾诩、周瑜、司马懿、荀彧、陆逊、崔州平、荀攸……要拿两部小说的谋士比较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小生举例子来说说吧!

《水浒》谋士的代表人物是吴用。

吴用,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屡考不中,处于不得志境地。任门馆教授,只糊口而已。穷则思变,联合晁盖等,在黄泥岗智取生辰纲,为避官府追缉,毅然上梁山。

作为山寨机密军师,几乎策划梁山所有军事行动。火并王伦他火上浇油,举荐戴宗力排众议,在华州智赚金铃吊挂,在北京说卢俊义上山。

受招安后,佐宋江、卢俊义征辽功绩卓著,获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吴用其人,也只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在东溪村这样的小地方做个乡村民办教师。吴用自号吴加亮,恐怕也有几分自比诸葛亮甚至想要强于诸葛亮的意思,加亮嘛。呵呵。这点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倒大略相似。

而《三国》谋士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由此可见《三国》和《水浒》的谋士的形象都是有学识,都为自己的主公立下汗马功劳,而且都有失算的时候。

吴用在具体的战术谋略上也颇多疏漏:比如伪造蔡京书信一节中,人家黄文炳都能在瞬间发现书信的破绽,而吴用等戴宗去了许久后,回来又喝酒时才想起来(呵,幸亏吴用酒量看来还不小,不然怎么回来一喝酒,马上醉的找不着北了,岂不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当下拍腿后悔不迭。吴用办这样的事还不是一回,高俅被擒上山后,假意答应回去后替宋江等在皇上面前争取招安事宜,又借口要个精细的人跟随他回去,宋江招安心切,当场派圣手书生萧让跟高俅去。吴用却赚一个不够,又让派铁叫子乐和也去。这也罢了。可高俅刚下山,吴用就说:“我观此人,生得蜂目蛇形,是个转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歇息,萧让,乐和软监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劳神力!”这不是搞笑吗?我的军师哥哥你早干什么来着,既然明知这样,放了高俅也就罢了,为什么不但不阻拦宋江派萧让去,自己又让添上个乐和?难道是怕萧让被“软监”起来太寂寞,让乐和陪他说说话,闲来吹吹笛解闷?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话,但是仍然有一些失败的地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还有的是,他们都是比较忠心的。

尽管宋江的选择是错误的,但吴用还是没有变心,一心一意的辅助他。到死的时候也把自己埋葬在宋江旁边。

刘备已死,面对有而似无的幼主,诸葛亮仍然坚定不移,知道在北伐中病死。一份出师表就足以表明他的忠心。

不同点是相比之下,《水浒》谋士缺乏深谋远虑。吴用少有诸葛亮那样的远大抱负。诸葛先生是所谓“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却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而吴用开始只不过是动了劫生辰纲的念头,想发上一笔横财,就此享用一生罢了。开始并没有更远大的目标。可想而知,若是生辰纲案不发,恐怕吴用很难说会再去落草造反。说起来吴用也就比只会“我先劫个色”的小贼们略多点“技术含量”罢了。

吴用后来上了梁山,也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哪里比得上人家诸葛亮,身卧隆中之时就早已将“西川五十四州”之图绘好,提出了以西蜀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事实证明后来世事的演变也是按隆中对的大政方针发展的。而吴用根本没有这样的纲领性方略,连类似朱升那样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大处着眼的方略也没有,倒是黑宋江上了山后提出了“替天行道”这一政治纲领,可见吴用在战略眼光上逊于诸葛武侯多矣。但凡历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有极高的前瞻性和惊人的预见性,像毛老人家在抗日战争初期就预见了抗战的三个阶段等等。所以吴用从“大局观”上就逊色的多,入不了政治家、军事家的档次。

还有的是,相比《三国演义》,《水浒》的谋士的品行却差一点。在招安前,梁山泊在广招人才时,经常用一些比较卑劣的计谋,常常使人家破人亡,例子有:招收卢俊义时、招收秦明时„„本来是帮百姓起义,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却屡伤无辜,为的就是招揽人才。用这种方式招人才,未免有点卑鄙。这样也使《水浒》谋士的形象变得像一些市井无赖。而《三国》的谋士的行为都是比较光明磊落,就算伤及无辜亦是各为其主,为的就是取得胜利。

生在不同时代,其实已经证明两部小说的谋士有很大差别,就好像现代人与古代人比较,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极大差别,至少现代人缺少古代人那种纯真。这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从中我也发现谋士间的对比也可以看作人类变化的缩影,希望人类在不断的进化中不要遗失身上的闪耀光芒。

第二篇:三国历史探秘-十大谋士

[三国]十大谋士

三国与战争有关,里面的许多将领都有着非常独特鲜明的个性,素为读者所津津乐道。不过三国中最让人着迷的还是那些计谋,而出谋的人物----谋士也成了此书的一大亮点。尽管他们没有武将们有着叱咤风云的气势,但往往起着左右局势的能力。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有好人,也有坏人。不管怎样,他们的谋略却是有目共睹的。

1,贾诩,字文和。先为董卓部将李榷,郭汜等人谋士,后为张济侄张绣谋士,最终归于曹操。古语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说,贾诩尽占之。只为他对惧罪欲逃的李,郭等人出主意道:“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人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后事果如所料。其一言毁掉一个旧王朝,也从此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诩为人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但为人低调,从不在曹操面前出风头。曹操对他是信任有加,每有要事必咨之。当操为择嗣烦恼不已,问于诩时。诩曰:“适来偶有所思。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之事耳。”操大笑而悟。其个人不仅在魏朝得享荣华富贵,后代在晋朝也做了高官。他不仅在本朝能保住全家富贵地位,又能使子孙们在新王朝里也能得到恩宠。可见他的智谋的确出众,个人认为他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

2,诸葛亮,字孔明。羽扇纶巾,坐四轮车成了他的个人标志。后世更是以手摇鹅毛扇作为那些出谋划策的军师们的形象标签了。其最著名的谋略《隆中对》成了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可以说刘备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才成就了一番伟业的。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智计百出,如:空城计,收姜维,七擒孟获等,堪称是智多星一个。虽然假大于真,但至今仍把诸葛亮作为智谋人物的代名词。

3,郭嘉,字奉孝。先投袁绍,见其无能,转投曹操。是曹氏集团中最年轻最有才华的谋士,操甚爱之,尝比作:吾之子房也。操为人自视甚高,能得他夸奖,可见奉孝的智谋也是非常的高明。小说中他为曹操陈十胜十败之策,令曹操大喜,采纳了他的建议,把有名无实的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自己当丞相,名正言顺挟天子以令诸侯,争取到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可谓功劳大大的。操曾评价其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见操后亦曰:“真吾主也。”二人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另外他对敌人的心理拿捏得非常准。曾劝操缓攻袁氏兄弟,理由是二袁平日里相互猜忌敌视,恨不得彼此相吞。若急攻二人必连手相拒;缓攻二人必互相攻击。等他们打得二败俱伤,我们再趁机进攻必获全胜。操从之,果不其然。嘉看人亦颇准,曾料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语竟奇中。可惜英年早逝,大约是天妒英才吧,操痛惜之。赤壁之战曹操败后,哭曰:“若有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虽为推卸责任之语,但也看出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4,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先巧献“连环计”助孙刘联军火攻曹军,为赤壁大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弃孙投刘,随刘备入西川。献上中下三策佐备取西川,是刘备入川时的第一谋士,备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后被刘璋大将张任射杀于落凤坡下,不得已,刘备急从荆州调诸葛亮来救急。可见其能力非同一般。

5,许攸,字子远。先在袁绍处为谋士,后惧绍追究其与亲属贪赃枉法的责任,投奔曹操,并献毒计火烧老东家的命根子乌巢大营,为曹操赢得官渡大战的胜利立下了大功。后又献计决漳河水灌老东家的老巢冀州,又立了大功。只是嘴臭,老爱在人前显摆自己:“若无吾计,汝等焉能至此?!”太过狂妄,忘了自己的身份---叛徒一个。被许褚一刀砍了,有才无识。

6,田丰,字元皓。袁绍手下重要的谋士,为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非常有战略眼光。他是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可惜主子袁绍不能用。在曹操攻打刘备,内部空虚之机,力劝绍袭击许昌,抢到天子以令天下。却被绍以小儿有病,没有心情为由予以拒绝。丰以杖击地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官渡之战前,苦劝袁绍固守,待有隙而后动。绍在刘备的挑唆下,执意出兵,并囚丰于狱中。后狱吏闻绍战败,向丰道贺曰:“君必见重矣。”丰笑曰:“吾今死矣。”狱吏问其故。丰曰:“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必能赦吾;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狱吏未信。忽使者至,传绍命,欲取丰之首级,狱吏方惊。丰曰:“吾固知必死也!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乃自刎于狱中,狱吏皆流泪。操亦言:“向使绍用袁别驾计,尚未可知也。”可惜,可惜!!

7,马谡,字幼常。诸葛亮最为器重赏识的人,认为其是人杰也,遇事必与商之。谡本人熟读兵书,亦多智略。在诸葛亮领兵南征时,向孔明进言道:“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后又献“离间计”挑拨魏帝与司马懿的矛盾,使司马仲达被罢官回老家,为诸葛亮的北伐之路暂时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使得孔明在第一次出祁山后,就轻松的取得连拔三郡的有利形势。在大好局势面前,诸葛亮出了昏着,任命这位倒背兵法如流的马幼常担负起了防守战略要地街亭的重任。事实证明,马谡绝对是一位最优秀的参谋长,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员。死抱兵书作战的马谡被魏军打得大败而逃,街亭也丢了,蜀汉军队瞬间转胜为败。逼得诸葛亮狼狈的撤逃,功亏一篑。最后诸葛亮不得不上演“挥泪斩马谡”。看来谋士只能当谋士,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啊!”

8,桓范,字元则,魏大司农,官二代曹爽死党。司马懿发动兵变,欲夺爽权。恐范助爽,使人召之。范闻变,离家出城追爽。在城门口被旧部司蕃所阻。范袖中取出一竹版曰:“太后有诏,可即开门。”蕃欲验之。范叱曰:“汝是吾故吏,何敢如此!”蕃只得开门。范跃马出城,返身大呼:“太傅造反,汝可速随吾去。”蕃大惊,追之不及,报与司马懿。仲达惊曰:“智囊已去,如之奈何?”蒋济在旁曰:“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果如所言。懦弱无能的曹爽拒绝了桓范的“请天子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的正确建议,希望以让位保得一家平安。范曰:“今主公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应?岂可自投死地乎?”并为爽分析了己方对抗司马懿有利的因素。一你的部队都在附近,召之即来,兵源没问题;二掌管国家财政调拨的大司农印在我手里,后勤供应没问题;三调动全国军队的大将军印在你手里,皇帝在你手里。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天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咱就放心大胆的干吧。老实说桓范出的确实是条妙计。只是在曹爽眼里,这招足以救命的曹氏家族的看家宝“挟天子以令诸侯”,抵不过他的“但为富家翁足矣”的小农思想。最终曹爽选择了投降,只不过司马懿没这么客气。在得到权利后,把曹爽满门抄斩,连“智囊”桓范一家也不能幸免。谋及蠢才,范虽智亦死矣。

9,陈宫,字公台。曾为中牟县令,感曹操刺董卓之举,弃官随操。路上见操滥杀无辜,愤而离去,投吕布麾下,成为布的第一谋士。其为人忠心耿耿,屡献良策于布,但温侯不用,只听信妇人之言。虽然失望,但宫对待吕布仍是不离不弃,直至生命的终点。被曹军俘虏后,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而他如此忠于吕布的原因,竟是“布虽无谋,不似你(曹操)诡诈奸险。”操威胁道:“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一番话义正词严,连曹操亦无话可说。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伸颈就刑。操谓从者:“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之智亦不凡也,只是未免明珠暗投了。

10,李儒,董卓女婿,谋士。诡计多端,狡猾阴险。首先发现吕布才勇的就是他。为此力劝董卓厚结吕布,引为臂助。卓从之,以重金收买吕布刺杀其第一个干爹丁原,投靠在卓手下,成为董贼第一心腹大将,自此卓如虎添翼,更加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了。儒又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使大名士,大才子蔡邕归于其下。又识破曹操行刺之计,吓得操远远遁去。儒多出毒计,如劝卓行废立之事,杀少帝,何太后,唐妃等皆其主谋。后司徒王允献大美人貂婵,欲离间董卓与吕布关系,又被他识破。力劝卓割爱,以收吕布之心。若不是貂婵使出女人的绝招,一哭,二闹,三上吊,惹得董老太师又怜又爱,收回了将貂婵送于吕布的诺言,险些使王允精心设计的“连环计”成为泡影。而李儒也从此得罪了董卓,被赶了出去,不再受到信用。儒仰天长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最后卓前脚被吕布杀了,后脚李儒就被他的家人捆了起来,送到王允面前宰了。儒虽多智,但助纣为虐,其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第三篇:三国、水浒 1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重点情节 归纳整理

(一)2111.12.2

4《三国演义》重点情节归纳

(一)一、《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自叙的本志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曹操的本志是“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你怎样看待这两个人的说法?(2分)答:诸葛亮是发自真情的道白,真实感人,封侯拜相只是手先帝三顾之恩

和重托。曹操是乱世蜂起的枭雄,此说法只是装作斯文,应运而生的样子。

3、“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曹操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它是指

什么而说的?(2分)答:①曹操权力炙手可热,汉献帝见其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天

下之人都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满朝文武皆认为曹操必废汉自立。曹操是指大家揣度而说的。②满朝文官,在进献的诗章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劝谏曹操顺应天

命称帝。(每问1分,共2分)

二、《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许田围猎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1分)

2、刘备、汉献帝、曹操分别射箭,曹操做了哪些令“众皆失色”、“ 云长大怒”的甚为嚣

张之事?(2分)答:与天子并马而行;讨天子弓之用,用后不还,自佩;挡住天子,坦

然接受百官山呼万岁。

3、曹操欺君罔上,篡汉之心在许田围猎中已是昭然若揭,刘备乃汉室宗亲,世称皇叔,为什么要制止关羽斩杀曹操这大好机会?(2分)答:曹操引十万之众,心腹遍布,刘备势单力薄,必是心惊胆裂。关羽若有所行动必殃及

汉献帝,只能是玉石俱焚的结果。

三、《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通过“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的司马徽与刘备的对话,我们认识了一位未出山时、与

《出师表》中迥然不同的诸葛亮。你认为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答:《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居功至伟而忠心耿耿,老臣谋国,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此时的诸葛亮恃才而隐居,雄才而高调,年轻而藐视一切。

3、本文写的是欲一顾草庐,往隆中谒诸葛亮出发之前。司马徽对诸葛亮的“介绍”,你认

为对求贤若渴的刘备将会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首先有徐庶的推荐,再经司马徽的介绍——其智高于徐庶,认为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并非狂傲,而是保守了,不逊色于姜子牙、张良。刘备更加渴望得到诸葛亮的相助。

四、《三国演义》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本段情节就是著名的“关云长刮骨疗毒”,作者重在塑造关羽的形象,但作者也详细地

描写了华佗疗毒的细节,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侧面描写,烘托出关羽的坚强、刚毅。

3、关羽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豪杰,也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他说“吾

视死如归,有何惧哉”在这部作品中,还有哪一个情节表现了他视死如归这一特点?(2

分)答: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关公败走麦城后,被马忠所擒。孙权劝降,不从。

五、《三国演义》

25、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这部书的作者是罗贯中。(1分)

26、在辅佐后主的十二年中,诸葛亮深切地感到,这位承袭父辈余泽的国君胸无大志,蜀

汉的未来忧患重重,在临终的时候,诸葛亮在病榻上亲自书写遗表,他诚恳地对后主提出

了哪些希望?(2分)

答: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思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

邪,以厚风俗。

27、在死神即将来临之际,诸葛亮有多少事要办,有多少话要说呵!上至国君,下至部属,近至眼前的退军节度,远至今后的方针大计,他都考虑了。在那情真意切而又周到细密的思谋和叹息中,能看出诸葛亮有着怎样的高尚情怀?(2分)

答:围绕“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答即可

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5、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自叙的本志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曹

操的本志是“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你怎样看待这两个人的说法?(2分)答:诸葛亮是发自真情的道白,真实感人,封侯拜相只是手先帝三顾之

恩和重托。曹操是乱世蜂起的枭雄,此说法只是装作斯文,应运而生的样子。

26、“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曹操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它是指

什么而说的?(2分)答:①曹操权力炙手可热,汉献帝见其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天

下之人都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满朝文武皆认为曹操必废汉自立。曹操是指大家揣度而说的。②满朝文官,在进献的诗章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劝谏曹操顺应天

命称帝。(每问1分,共2分)

七、《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1分)

25、刘备、汉献帝、曹操分别射箭,曹操做了哪些令“众皆失色”、“ 云长大怒”的甚为

嚣张之事?(2分)答:与天子并马而行;讨天子弓之用,用后不还,自佩;挡住天子,坦然接受百官山呼万岁。

26、曹操欺君罔上,篡汉之心在许田围猎中已是昭然若揭,刘备乃汉室宗亲,世称皇叔,为什么要制止关羽斩杀曹操这大好机会?(2分)答:曹操引十万之众,心腹遍布,刘备

势单力薄,必是心惊胆裂。关羽若有所行动必殃及汉献帝,只能是玉石俱焚的结果。

八、《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5、通过“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的司马徽与刘备的对话,我们认识了一位未出山时、与

《出师表》中迥然不同的诸葛亮。你认为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答:《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居功至伟而忠心耿耿,老臣谋国,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此时的诸葛亮恃才而隐居,雄才而高调,年轻而藐视一切。

26、本文写的是欲一顾草庐,往隆中谒诸葛亮出发之前。司马徽对诸葛亮的“介绍”,你

认为对求贤若渴的刘备将会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首先有徐庶的推荐,再经司马徽的介绍——其智高于徐庶,认为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并非狂傲,而是保守了,不逊色于姜子牙、张良。刘备更加渴望得到诸葛亮的相助。

九、《三国演义》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罗贯中。(1分)

25、本段所体现的赵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2分)答:神勇无比、骁勇善战、忠心耿耿。

26、你如何看待刘备摔阿斗的用意?(2分)答:示例:刘备摔阿斗,是在收买人心。他

在以心驭人上有独到之处,他以摔爱子来爱抚爱将,使之忠心为他效力。

十、《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人物举例。

24、在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中,还有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与林冲一致,也是“豹头环眼,燕

颔虎须”,你知道这个人物是谁吗?林冲的“豹头环眼”绝非虚言,他的江湖绰号就与此

有关,请你写出来。(1分)答:《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豹子头林冲

25、习武之人相见,没有繁文缛节,三言两语之后,就成莫逆之交。“林冲大喜”,而后就

拜为结义弟兄。那么,林冲“大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英雄惜英雄,看好了鲁智深的一身功夫;更为重要的是鲁智深还认得自己的父亲,有

一种老相识的感觉。

26、林冲和鲁智深邂逅墙里墙外,一个草莽英雄,一个文韬武略,是《水浒传》中两个重

要人物的相会。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他们相识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写出两点即可)

(2分)答:高衙内侮辱林妻,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鲁智深野猪林行侠仗义,林冲火烧草料场,林冲雪夜上梁山。

十一、《三国演义》

24、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1分)

25、本段就是著名的凄凄惨惨戚戚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引圣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之言作托孤开篇,你怎样看待这段话中表现的“善”?(2分)答:事业未竟之憾,子嗣不才之忧,发自肺腑、锥心沥血托付老臣。以善打动诸葛亮;诸

葛亮的泣拜接孤,也会使刘备稍解后忧,稍可瞑目。(主要内容谈出,意思对即可)

26、诸葛亮听了刘备“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 “泣曰”后反响强烈,何至于

“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拜泣于地”,“ 叩头流血”的如此大恸呢?(2分)

答: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的典范。僭越是历史和人臣所不耻的乱臣贼子行径,更是诸葛亮所不耻的,所以听到刘备的“自为”之说,必是惊恐万状,叩血尽忠。(主要

内容谈出,意思对即可)

十二、《三国演义》

24、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但从他自幼熟读兵法的角度,如果用一句成语概括(本段)的人物形象,这个成语是:(1分)

答: 纸上谈兵(再答“言过其实”,不可)。

25、刘备虽乃天下枭雄,但在运筹帷幄、斡旋危局、识人委用等方面就不止是稍逊诸葛亮

一筹的问题了。那么,在对待马谡其人的使用、评价上,怎样看待刘备“胜”于诸葛亮呢?

(2分)答:示例:诸葛亮爱惜人才,重用人才,且他是在用人之际更晓以利害,以至忽略了马谡

不可更改的本质。刘备是冷眼看人,宏观把握,“旁观者清”;此乃帅才,他的看人之准,使诸葛亮智者千虑,败局一招。

26、诸葛亮无论在君国的砥柱作用,还是在三国争锋中的超强表现,都是巨擘级人物;虽

位居人臣,但智慧、计谋、韬略皆震撼于当时,名垂于后世。那么,在选文中应该怎么看

待诸葛亮“痛哭”时的悔恨?(2分)答:示例:对先帝的感情,对蜀国的尽忠,对自己的苛求、悔恨,对痛失大好形势的肝肠寸断。

十三、《三国演义》

24、文段讲的是袁操官渡之战,请你简要概括文段讲了哪两件事。(1分)

答:焚烧信件;劝降沮授。

25、沮授因反对袁绍此战,被袁绍囚禁。袁绍若胜,或许对他网开一面;若败,必死无疑。

你怎样理解沮授的“君何尚执迷耶”?(2分)

答: 忠臣不事二主,虽然不是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但忠勇可嘉。

26、曹操历来是争议比较大的历史人物,始终在“人杰”和“奸雄”之间争论不休,本文

记的两件事依然如此。请你分析曹操的形象。(2分)答:焚烧信件:以己之心度人度事,通情达理,显示出王者气度。劝降沮授: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杀掉后又后悔不已。或:焚烧信件是权宜之计,杀掉沮授是作秀给人看。

名著阅读

(二)《水浒传》重点情节

一、《水浒传》(第十九回)火并王伦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王伦乃水泊梁山寨主,对于入伙之人收留与拒绝本是分内职责。他因拒绝晁盖等不但

丢了性命,而且落得个千载骂名。你是怎么看王伦这个人的?(2分)

答:林冲斥责他是“村野穷儒”,“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嫉贤妒能的贼”。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是王伦的主要特点,为保自己的一把交椅坐稳,他不愿收留高于自己的人,更何况是强大的一伙人。

3、《水浒传》中队林冲的评价是“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他落草时遭到王伦的百般

刁难,他忍受了,晁盖等人落草时,王伦终归是婉言相拒,他却冲天一怒,拔刀相向。怎

样理解他的“仗义”和“朴忠”?(2分)答:自己的屈辱也就忍受了,况且自己也身单力薄;而当晁盖等人落草遭拒时,新仇旧恨一起涌起,再不能容忍王伦的嫉贤妒能了。仗义地火并王伦,为梁山日后的发展壮大铲除

了障碍。

二、《水浒传》第七回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中“先自手软了”,显示了

林冲性格的重要一面。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高衙内为什么是“见

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的呢?(2分)答:高衙内做坏事,也是色厉内荏的,被“林冲扳将过来”先是害怕,在林冲“先自手软

了”的一瞬间他镇定了下来,感觉到自己身份对林冲的威慑,所以才混横起来。

3、林冲和鲁智深性格差异很大,对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一事,两人态度截然不同。就以

上林冲和鲁智深的言语分析两个人的形象。(2分)

答:林冲虽然义愤填膺,但最终还是软弱的忍受了,以“不认得荆妇,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等理由“阿Q”自己;鲁智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草莽仗义英雄。

三、《水浒传》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1分)

2、“如坐针毡”,“ 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 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命”,“ 若蒙周全,死而不忘”:从以上林冲的表现和说法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为人?

(2分)

答:林冲报国无门,有家难回,英雄落难。“如坐针毡”,非怕死也,不愿连累柴大官人,遭此大难,深感鼎力相助,救命之恩,以待报答。

3、正在行文叙事之中,插入“豪杰蹉跎运未通,行藏随处被牢笼。不因柴进修书荐,焉

得驰名水浒中”的诗句,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介绍林冲,本是豪杰,命运不济,四处躲藏。交代情节进展,因柴进荐书,才得以在水浒有一番作为。

四、《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简单叙述,说“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在文中表现出他说的“道理”究竟是什么?(1分)

答:“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鲁智深让金氏父女拿着所给的银两离开东京,看哪个店家不放你走)

2、向李忠借钱,鲁达因李忠拿钱太少而表示不满,干脆没要他的二两来银子,然后还要

三人在一起吃酒。你怎样看待鲁达的做事方式?(2分)答:爱憎分明,不讲客套,眼睛容不得沙子,瞧不起吝啬之人;但吃酒是吃酒,评价是评

价,也是豪侠的性格。

3、本文是“拳打镇关西”的前奏,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说

出两点即可)(2分)答:热心助人,大方豪爽,说话心直口快,也是粗中有细,在酒家的信誉很好等。

五、《水浒传》

25、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1分)

26、从选文中你看出哪几个人反对宋江招安?请找出依据。(2分)

答: 李逵、武松、鲁智深。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

做粉碎。

27、从宋江所作的《满江红》一词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思想与观念?(2分)

答: 忠君报国、希望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六、《水浒传》

24、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1分)

25、这段文字写人物动作简洁生动,细致传神,只字片语,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写三人

拿银子向动作分别是“摸”、“取”、“摸”试分析动作后的人物心理。(2分)

答:“摸”是慷慨解囊的表现;“取”是爽快大方的表现;“摸”是不情愿、吝啬的表现。

26、鲁达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之一。选文通过写鲁智深救助金氏父

女,生动地再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答: 鲁提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对弱者怀有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富有正义感,嫉恶如

仇、性急如火。

七、《水浒传》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 晃盖梁山小夺伯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5、王伦乃水泊梁山寨主,对于入伙之人收留与拒绝本是分内职责。他因拒绝晁盖等不但

丢了性命,而且落得个千载骂名。你是怎么看王伦这个人的?(2分)答:林冲斥责他是

“村野穷儒”,“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嫉贤妒能的贼”。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是王伦的主要特点,为保自己的一把交椅坐稳,他不愿收留高于自己的人,更何况是强大的一

伙人。

26、《水浒传》中队林冲的评价是“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他落草时遭到王伦的百般

刁难,他忍受了,晁盖等人落草时,王伦终归是婉言相拒,他却冲天一怒,拔刀相向。怎

样理解他的“仗义”和“朴忠”?(2分)答:自己的屈辱也就忍受了,况且自己也身单力薄;而当晁盖等人落草遭拒时,新仇旧恨一起涌起,再不能容忍王伦的嫉贤妒能了。仗

义地火并王伦,为梁山日后的发展壮大铲除了障碍。

八、《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5、“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中“先自手软了”,显示了

林冲性格的重要一面。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高衙内为什么是“见

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的呢?(2分)答:高衙内做坏事,也是色厉内荏的,被“林冲扳将过来”先是害怕,在林冲“先自手软了”的一瞬间他镇定了下来,感觉到自己身份对

林冲的威慑,所以才混横起来。

26、林冲和鲁智深性格差异很大,对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一事,两人态度截然不同。就以

上林冲和鲁智深的言语分析两个人的形象。(2分)答:林冲虽然义愤填膺,但最终还是软

弱的忍受了,以“不认得荆妇,太尉面上须不好看”等理由“阿Q”自己;鲁智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草莽仗义英雄。

九、《水浒传》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1分)

25、“如坐针毡”,“ 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 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

命”,“ 若蒙周全,死而不忘”:从以上林冲的表现和说法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为

人?(2分)答:林冲报国无门,有家难回,英雄落难。“如坐针毡”,非怕死也,不愿连

累柴大官人,遭此大难,深感鼎力相助,救命之恩,以待报答。

26、正在行文叙事之中,插入“豪杰蹉跎运未通,行藏随处被牢笼。不因柴进修书荐,焉

得驰名水浒中”的诗句,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介绍林冲,本是豪杰,命

运不济,四处躲藏。交代情节进展,因柴进荐书,才得以在水浒有一番作为。

十、《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4、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简单叙述,说“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在文中表现出他说的“道理”究竟是什么?(1分)答:“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鲁智深让金氏父女拿着所给的银两离开东京,看哪个店家不放你走)

25、向李忠借钱,鲁达因李忠拿钱太少而表示不满,干脆没要他的二两来银子,然后还要

三人在一起吃酒。你怎样看待鲁达的做事方式?(2分)答:爱憎分明,不讲客套,眼睛

容不得沙子,瞧不起吝啬之人;但吃酒是吃酒,评价是评价,也是豪侠的性格。

26、本文是“拳打镇关西”的前奏,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说

出两点即可)(2分)答:热心助人,大方豪爽,说话心直口快,也是粗中有细,在酒家的信誉很好等。

十一、《水浒传》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施耐庵。(1分)

2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6、鲁智深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鲁智深力大无比、艺高胆大。

十二、《水浒传》

24、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核心情节。(1分)答:示例:扈三娘勇捉王矮虎。

25、王矮虎虽算不上出类拔萃的英雄,但在“英雄气短”时还不至于是下作之人,那他为

什么要在生死面前“却要做光起来”?(2分)答:示例:本是“好色”、轻敌而出战,想

捡个大便宜而又立得战功。没想到渐渐处于下风,最后连招架都很困难了。“做光起来”

也是他的一计,意欲干扰对方,或乱中取胜,或侥幸得脱。

26、扈三娘是《水浒传》正面人物中唯一的漂亮女性,本文也是表现她最飒爽英姿、骁勇

善战的章节。他“轻舒猿臂”擒王英表现得干净利索,其实,文中有一句话早就证实了她的“不可了得”,请找出。(2分)答:示例:宋江说的“刚说扈家庄有这个女将好生了得,想来正是此人”。宋江等人的议论侧面烘托了扈三娘的武艺身手非同一般。

十三、《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举例。

24、在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中,还有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与林冲一致,也是“豹头环眼,燕

颔虎须”,你知道这个人物是谁吗?林冲的“豹头环眼”绝非虚言,他的江湖绰号就与此

有关,请你写出来。(1分)答:《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豹子头林冲

25、习武之人相见,没有繁文缛节,三言两语之后,就成莫逆之交。“林冲大喜”,而后就

拜为结义弟兄。那么,林冲“大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英雄惜英雄,看好了鲁智深的一身功夫;更为重要的是鲁智深还认得自己的父亲,有

一种老相识的感觉。

26、林冲和鲁智深邂逅墙里墙外,一个草莽英雄,一个文韬武略,是《水浒传》中两个重

要人物的相会。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他们相识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写出两点即可)

(2分)答:高衙内侮辱林妻,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鲁智深野猪林行侠仗义,林冲火烧草

料场,林冲雪夜上梁山。

十四、《水浒传》

24、圣上赐酒,那是感恩跪拜地涕零而饮,而且回让天使饮一点。结合宋江的形象,说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分)答:皇恩浩荡,只给被赐者的,没有传旨者的份;宋江就是一个谦卑的人,特别是对待官

府里的人,就是这等事也要“嘘嘘呼呼”的。

25、天使有一样反常之处是什么?得知天使“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为什么就判定已

经中了奸计呢?(2分)答:宋江备礼馈送天使,天使不受而去。哪有不勒索赏钱的使者,而且坚辞拒绝,连客气

也没有。宋江请他品尝的时候,天使推称自己不会饮酒。而在馆驿中却饮酒。

26、宋江不过是区区押司,刀笔小吏而已,他有点美化自己了。他封妻荫子终没做成,在耿耿于怀中她有哪些至死不悟之处?(2分)

答:“不幸失身于罪人”,他还是把落草当作不光彩的事情;“今日天子信听谗佞”,他还是

坚信只是“主上蒙尘”,皇帝是圣明的;不要让李逵损坏自己的名声,所以要“带走”李

逵。

第四篇:无锡三国水浒旅游导游词

无锡三国水浒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XXX旅行社组织的这次三国水浒一日游。首先,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这次行程的导游,我姓XX,大家可以叫我XX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XX师傅,师傅有多年的驾车经验,因此大家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完全放心。

大家拿到了我刚刚发的胸贴了吧,请大家一定要佩戴好这个胸贴,因为等会儿到了景区,人比较多,流动性大,大家戴了它以后,就能够互相认识,并且知道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那样就不容易找不到人了,是不是?而且到了旅游景点进门时验票员看见这个团徽就知道是我们团队的,没有戴的就会被拦住查票,所以请大家佩戴好它,并且不要遗失了。同时呢,我们要记住我们的车牌号是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大家最关心的行程,看看我们都要去哪些好玩地方玩。我们今天即将游玩的是无锡三国城和水浒城。首先,大约八点半我们到达三国城,游玩三国城,结束了,出来用午餐,午餐后带大家参观一个珍珠馆。然后呢,我们

下午游玩水浒城,游玩过后,带大家参观一个紫砂壶馆。然后结束行程。

那来到无锡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无锡这个城市。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早在明代时,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非常发达。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本世纪以来,无锡更是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无锡的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还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也有近几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游城”等影视拍摄基地。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水浒吧。

《三国演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书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类的成语更是广泛流传,为了将这部妇孺皆知的沧桑旧事搬上银幕,再现一千七百多年前那段逐鹿中原的辉煌场景,中央电视台在这秀丽的太湖之滨,苍翠的军嶂山麓投资建造了这座恢宏的外景基地。经过将近三年艰苦的拍摄,将84集电视巨著《三国演义》拍摄完成。三国城占地面积35公顷,是中央电视台继唐城之后的又一座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摄制组顺利拍摄了《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横槊赋诗”、“火烧赤壁”、“借东风”等重头戏,经过三年奋战,《三国演义》摄制组终于在1994年于三国城内封镜,到同年8月20日,三国城正式也对外开放了,成为无锡独具特色的影视文化旅游胜地。在2001年1月9日,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三国水浒景区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点,是全国第一批获此殊荣的仅有180家旅游景点之一。

“水浒城”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水浒传》而建的仿宋建筑群,规模宏大、场景群集,背枕三万六顷烟波浩渺的太湖,面瞰十里葱茏的军嶂山,水浒城陆地面积589亩,(约38公顷),是唐城的2.9倍,三国城的1.5倍,并拥有1500多亩太湖水面积,更为得天独厚的是,水浒城东北部紧邻湖水的那座小山,正好可以修饰成为当年一百零八将聚义的梁山泊。这是水浒城地理的优势,在规划布局方面,水浒城从东到西主体景观分别为梁山区、州县区、京城区,这就使水浒城内部的建筑形式相当丰富。〈〈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而中国的建筑史至北宋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建筑风格不山同于汉唐的刚劲雄浑,它的特点是追求工细柔美、秀丽绚烂而富有变化,所以说根据建筑文献〈〈营造法式〉〉来说,当年的官式建筑必需按照营造法,才能体现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无锡有两个湖,一个是烟波浩淼的太湖,还有一个是无锡的紫砂壶。

第五篇:水浒传中女性形象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它集纳、吸收了民间传说与平话中水浒英雄的传奇故事,创造了梁山起义军主要英雄人物精彩的性格传记,广泛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复杂的生活面貌,塑造了林冲、鲁达、武松、李逵等一系列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和鲜明形象。它的韵味的确可谓品之不尽。例如: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它在历史上为何多次遭到查禁?宋江的招安路线该如何评价?水浒英雄的许多行为举止,尤其是他们动辄诉诸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该如何看待?难道所有的水浒英雄都不得不上梁山吗?水浒英雄到底是贼寇还是走投无路的被压迫阶级?他们所谓的“义”和“忠”是可取的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南征方腊的举措?民间有“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之说,为什么?……..可以说,每当阅读一次,对以上诸多问题都会产生新的看法和感受。我想,作为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魅力也许恰恰就在这里。《水浒传》主题内涵的不一而足和百家争鸣的历史和现状,正是《水浒传》由一部小说而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成一门被专门研究的学术的根本原因。在此,本人想简单地谈一谈该书对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问题。《水浒传》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她们大多都是美丽的,然她们全部又都是丑陋的,在我看来既美且丑是《水浒传》绝大多数女性形象共同的特点,而丑陋又是她们最主要的特点。根据作品的描写,她们的美似乎都是外在的,而她们的丑主要是内在的,可以说,作品中的主要女性都丑不忍睹!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另一半,对人类的繁衍、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塑造女性形象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本人以为,从该书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来看,我们应当看到作者的主观思想对作品中的女性都赋予了原罪!可以说,她们之所以丑陋,是因为她们的性别。下面,我就这个主题重点分析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水浒传》女性人物分类的问题;第二是《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分析;第三,试谈一下作者如此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

一、《水浒传》女性人物分类的问题 《水浒传》的女性人物很多,主要的有:林娘子、潘金莲、潘巧云、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李师师、王婆、阎婆惜等。这些女性形象我认为可以分这么几类,第一类是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第二类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即二潘,一个是《水浒传》中最主要且最著名的女性形象潘金莲,还有一个是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再就是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夫人贾氏。第三类是京城名妓李师师。第四类是《水浒传》里面描写的一个贞节的女性,林娘子。第五类就是面目可憎的王婆。此外还有其她一些女性形象,比如张督监家的丫鬟玉兰,还有那个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等等。在《水浒传》的描写中,这几类人物各自的分量,也就是做为一个艺术形象是不同的。当然,对《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类的观点很多,比如徐江博士在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演讲时将她们分为三类,即第一类自然是梁山的三位女英雄;第二类是四个淫妇;第三类是贞节的女性形象林娘子。然而,面目可憎的王婆在《水浒传》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被塑造得非常真实而成功的女性形象;李师师尽管形象不太丰满,但在整个《水浒传》中,她出场的频率及对情节发展的作用是很有分量的。我以为,此二人情况特殊,应各为一类的好。因为,李师师做为京城名妓,她和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夫人完全是两回事,不能相提并论;而王婆,不但无外在之美,且其内心也极其丑陋肮脏。她对家长里短异乎寻常的热心、她对别人(尤其是对青年男女)心思过分的好奇和揣测、她对钱财的贪婪(如不断向西门庆加码索要)、她损人利己的品行、做牙婆的下贱本事和手段以及在作品中那“高超”、“精彩”的表演都使她与《水浒传》中的其他女性俨然有别。王婆灵魂的丑恶可以说,在《水浒传》所有的“坏女人”中是登峰造极的。她是一个非常真实、丰满、鲜明的艺术形象,是一个以那种方式牟利的社会闲人。作者将她塑造得很典型,所以完全有资格单列一类。

二、《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分析 《水浒传》中主要的女性形象都是美的,又都是丑的(王婆除外);美的是她们的花容月貌,而丑的那一面却情况各异。根据作品的描写来看,或品行、或感情、或职业、甚至是因为美貌本身所至。首先谈一谈最热门的人物和话题——潘金莲。潘金莲本是清河县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金莲不肯依从,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些妆奁,不要一文钱,白白地嫁于“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潘金莲的美貌和婚姻使清河县的浮浪子弟们感叹说:“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我们再通过武松的眼睛看看她。兄弟重逢后,武松来到哥哥家,“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武松看那妇人时,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如果抛开作者描写的褒贬色彩偏向,我们不得不承认,潘金莲的确生得很是美貌动人。那么,她最后为什么堕落了?丑陋了呢?或者说潘金莲的美为何最终死亡了呢?我认为《水浒传》中许多女性的美的诞生本身就注定了她们的美的死亡!何以如此?罪恶的世道环境和作者的主观思想早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对她们而言,出淤泥而不染,说起来轻巧,做起来难之又难!她们的美丽一旦诞生,可以说,就是以死亡为目的的。我们从潘金莲之“宁嫁武大郎,也不从张大户”的选择上可以判断出她的基本品行,她还“颇识些礼数,又作的好针线,烧得好菜,”用她自己的话说,也是“响当当的婆娘!”;用今天的话来说,她也是既有本事又有自己活人的原则和理想的。很可惜,她被张大户残酷地惩罚式地嫁给了武大——如果潘金莲嫁的即便不是武松似的英雄俊男,哪怕是一个身材相貌正常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一个侏儒,按潘金莲的基本品行分析,我想她不至于走上与西门庆私通,乃至于毒杀亲夫之路的。浮浪子弟们的骚扰罪不在她;世道的险恶不公、潘金莲的美貌动人和武大郎的弱小无助,都决定了兄弟重逢前他们夫妻坎坷的际遇。即便这样,她还是整天足不出户,与武大郎过着安生的日子。武松的出现唤醒了潘金莲沉睡的心灵,使她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命运的极大不幸;从而使她不断自觉地审视自己所得到的极不人道的婚姻家庭生活,并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寻求改变或者哪怕是一点点的补偿。潘金莲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武大)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是她在此后的时日里对武松问寒嘘暖,操持饮食,无微不至的伺候含有了别的心思,以至后来发展到多次挑逗武松。然则,武松自小没了爹娘,由哥哥含辛茹苦地抚养长大。他视兄若父,与兄感情笃深;再加上武松是极重义气,名播江湖的打虎英雄。无论从个人情感、家庭伦理,还是社会道德而言,拒绝是他必然而唯一的抉择。且不要说是他的嫂嫂潘金莲了,哪怕是一个不相识的人的浑家,按照武松的性子,都是万难从命的。潘金莲尽管必然地遭到了武松的拒绝,但被唤醒了的心灵再也未能就此甘心。失落的痛苦从此开始咬噬她的内心,同时也使以后她的堕落成为可能。后来,武松因公事出差东京数月,王婆贪贿说风情,从中牵线,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西门庆跟潘金莲一段苟合之事。潘金莲的越轨行为本不至于丧了武大郎的命,但武大和郓歌一起捉奸,致使武大被西门庆一脚踢伤,这就完全改变了他们一干人命运的发展方向。在武大郎养病期间,王婆出了个最坏的主意,并在王婆和西门庆的操纵威吓下,潘金莲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毒杀了亲夫武大郎。我们也可以看到,潘金莲最初还是有追求的,而张大户的垂涎和报复、所嫁非人的不幸婚姻、心灵的觉醒和欲望的膨胀、外人的挑唆和威逼,终使她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尽管武大郎说潘金莲“颇识些礼数”,但是一个使女出身的人,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的,也许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最终走向了毁灭。潘金莲的毁灭是美的毁灭,是古代女性以自己的方式抗争命运,反抗男权社会的一次挫败,客观上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吃人本性的一次大暴露,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其次,我们以扈三娘、孙二娘为例,分析一下《水浒传》里的女英雄形象。梁山上三位女英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武艺好生了得。但在《水浒传》中,对梁山三位女英雄的描写,虽然给扈三娘的笔墨最多,出场次数也最多,表现也最英雄,功劳也最大,却是一个被丑化了的很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为什么要这样说?扈三娘是毫无是非观念的。本来扈家庄和梁山已经结盟了,但是李逵把她一家全部杀光,只逃走了她的一个哥哥,结果扈三娘一点反应都没有。按理说,她和梁山有血海深仇的,可宋江让她嫁给王矮虎,她居然就答应了。同时,“一丈青”,自然个儿是特别地高,王矮虎又是特别地矮,而且王英人品又特别恶劣,但扈三娘居然就能跟他结合。这就是对她的形象丑化。另外,在整个水浒英雄的功劳中,扈三娘功劳显著。她阵前交锋,当场活捉敌将最多,一共三个,而且三将都是108将之数。林冲英雄盖世,也就捉了一将,扈三娘。但就这样的赫赫战功,排座次的时候她竟然居地煞星第23位,整体排名59位。而她活捉了的她那个不中用的丈夫王英却在她前边,居第58位;她阵前活捉的两位将军,郝思文,居第41位,彭玘居第43位,都比她高出许多位。梁山英雄排名是大有深意的,而对扈三娘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说明了什么呢?也许只能从作者的态度里找答案了。扈三娘的确长相美丽,武艺高强,战功赫赫。但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扈三娘却是个没有性格的哑美人。金圣叹批评《水浒传》说,该书写一百八人有一百八种性格。但对扈三娘除了概念化地介绍其长相、武艺和战功外,再没有作细致地刻画。她甚至是个哑美人,她上梁山之前跟上梁山之后只说过一句话,还没出声。那就是她跟王英对阵的时候,王英一看她漂亮,在马上就有点下作,所以扈三娘在抓他的时候就说了“这厮无理”四个字。从此以后,扈三娘一句话没说。她在水泊梁山上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只以宋江义妹的身份,可以说是下嫁王英。因为从人品、形象、武艺上,王英跟她都不匹配。女人一丈青,高个儿,漂亮;而男人王矮虎(王矮虎全名叫矮脚虎),他个儿低,主要是脚短,最丑。宋元人说的脚就是腿。再说,扈三娘的结局也是莫名其妙的,写得没有一点点英雄气。在征方腊这一战里,梁山好汉一共折了59位,战死59位。但是别人的战死都是正常的交战,当阵阵亡,中伏兵遇难,重伤不治而死,或者是被俘而杀。只有扈三娘夫妻死得莫名其妙。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做妖法的,郑魔君。王英是跟郑魔君做战,郑魔君使出妖法,王英一看云中有一个金甲神人,于是大惊失色,一不小心就被对方一刀砍于马下。扈三娘一看要给丈夫报仇,拍马冲上前去,被郑魔君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镀金铜砖,砸在面门上,倒下马死去。为什么在阵亡的59位好汉里边,作者对57位的结局描写都是正常的战争死亡,而就他夫妻两个人是这样一种结局呢?莫名其妙。所以说,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墨浓彩,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她都是单薄的,可以说没有性格可言。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能征惯战,美貌佳人的符号而已。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态度。另外一位女英雄就是孙二娘。她是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的形象是什么样呢?在武松眼中,“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这是她的衣着。她的身体呢,“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孙二娘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也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因为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在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所以我们就看到在菜园子张青跟孙二娘这样的关系里边,是以孙为主,以张为副。但是这个形象的作为,很难叫人接受。孙二娘开人肉铺子、卖人肉包子,曾害过许多客商的性命。武松、鲁智深都是在她图财害命的过程中认识的。她当年曾经用蒙汗药麻翻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身材高大,也是一个英雄了得的人物。武松前后两次到十字坡,都看到孙二娘的黑店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可以说,孙二娘是一个有见识的、娴熟于江湖黑道的、杀人不眨眼的女魔王。这样的“好汉”是起义的农民吗?她不仅是丑的,而且是恶的。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最后,再简单地说一说其他几个水浒女性。一个是林娘子。林娘子表面上看来被描写成了一个贞洁女性,而且长得十分美貌。而实际上,作者早就把她丑化了——她被描写成了“祸水”——是林冲不幸命运的唯一根源。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武艺盖世,社会地位不低。高衙内看上了林娘子,于是厄运便连连落到了她丈夫林冲的头上。先是诱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野猪林险遭毒手;后是火烧草料场,被置之死地,逼上梁山……尽管林娘子主观上没有一丝的邪念,她是《水浒传》里唯一干净的女人,但是作为林冲的不幸遭遇的唯一起因,她的美招致家庭悲剧的诞生。这使她的形象在客观上被否定了!同时,作者的观点也很明显。可以说,叫人很不忍心看到的客观上实际存在的林娘子的“丑”是她的美本身导致的。再一个就是潘巧云。作品对她的描写也比较简单,只是概念化地把她写成了一个淫妇。至于她何以如此?作者并未作细致地刻画。她的淫荡,似乎只是为了让杨雄上梁山落草而设的局。潘巧云其实没有可杀之罪,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脱悲惨的结局。阎婆惜原本只想和宋江过一种相互斯守的小日子,由于宋江对她的存在持一种冷漠无视的态度,最后才导致她红杏出墙,命丧黄泉。总之,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水浒传》里的女性形象除了王婆外,都是非常单薄的,更加可惜的是整部作品几乎没有一个正面的女性形象。无论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还是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卢俊义的夫人贾氏,或者是贞节的女性,林娘子,她们大多数都生得美貌,但她们全部给读者感受到的实际形象或客观效果都是丑陋的,结局大都是非常悲惨的。这些美丽的女人在作品中的所作所为和人生悲剧,实际上否定了整个的中国古代女性!这是极其违背生活真实的,也是极其不公正的!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创作思想和态度应该受到批判!

三、作者如此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探析 为什么《水浒传》要如此塑造和安排这些女性形象呢?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由作者的思想局限所决定的。施耐庵(约1296—1330),元末明初小说家。字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属江苏)人,也有人说是钱塘人。关于施耐庵的生平记载,历史上可查到的资料很少,民间传说他曾参加过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施耐庵是在《宣和遗事》一书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了被金圣叹称之为“六大才子书”之一《水浒传》的。由于作者资料很少,我们缺少了探究水浒许多秘密的钥匙。但根据作者对女性的描写情况,我认为,处在改朝换代的大**中的施耐庵很可能由于家庭的不幸被女人伤害过,比如缺少母爱、被妻子背叛等等。这使他对女性产生了一种心理病态般的仇视和歧视。所以,水浒里几乎没有一个正面的女性形象。林娘子是祸水,一丈青无是非观,孙二娘是开黑店卖人肉包子的母夜叉,顾大嫂成了杀人狂;二潘、阎惜、贾氏自不必说,就连张督监家的丫鬟玉兰也散逸着作者对女人浓厚的不信任感。她们要么是祸水,要么是妖魔,要么是淫妇或长舌妇,总而言之,就不是慈母、贤妻和好女儿。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安排先天性地充满了悲剧,那侏儒娶美女,巾帼嫁色狼等一系列古怪离奇的婚姻安排,教人不得不相信,她们之所以丑陋,是因为她们的性别。可以说,作品中的女性刚一登场,就已被赋予了原罪!——想一想,在那就连平头百姓也都非常注重家声名气的中国封建宗法社会,作者甚至给累世官宦的河北玉麒麟也安排了一个毫无德行的夫人。这叫人如何相信?可以说,作品客观上透露的信息告诉我们,在如何对待女性上,施耐庵与《水浒传》里的张大户几乎有着相同的想法。作为同时代的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同样塑造了刘、关、张、赵、孔明、周瑜、孟德、孙权等无数英雄形象,但我们就未见一个被污蔑的女性——从貂禅到孙尚香,从汉宫太后到吴国太,她们都是那么的真实可亲——而《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思想主题和英雄主义气概,都是《水浒传》不可同日而语的。看来,即便是施耐庵生活的时代,并非所有的文人学者都持有他那样奇怪而落后的妇女观,鸿篇巨制更不一定非要以荼毒女性才能诞生!所以,“水浒”女性观的主因无疑是作者的主观思想在作祟。第二个原因,就是创作的需要。为了突出刻画武松这位古代英雄智、勇、力、义等一些美学特点,作者便设计了“打虎”、“杀嫂”、“斗杀西门庆” 等一些精彩篇章,也就根据需要塑造了潘金莲这么一个淫妇形象;为了让杨雄上梁山,又粗糙地突然地描写了一个符号般的潘巧云……人到中年、达官显贵的夫人贾氏被写成了与家仆私通的淫妇,可以说是最不具有生活真实性的了。然而,为了绝卢俊义落草的念想,还就这么安排了!可以说,为了梁山聚义,为了塑造“英雄”,施耐庵把《水浒传》中所有的女性就这么或深或浅(指人物塑造)地胡乱豁了出去。第三,《水浒传》集体创作的性质决定了书中带有浓厚的传统的、世俗的妇女观。施耐庵是在《宣和遗事》一书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了《水浒传》的,所以,群众的、剧作家的、说书艺人的世俗观念、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必然渗透其中。我们知道,从文化上说,信奉儒教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几千年来,妇女一直处于从属和附庸的地位,她们只被视为累赘、物品和工具。再加之由来已久的“女人祸水观”,更使她们遭到普遍地轻视和歧视。那么,文学作品中根据写作的需要,随意拿女人设局是很可能的。在整个的明清小说创作中,“纣王亡国妲己担罪,幽王昏庸褒姒为祸”的观点和描写是非常普遍的。而《水浒传》对女性的歧视和污蔑尤甚!总之,《水浒传》的妇女观是非常落后的,它没有塑造出一个正面的女性形象。《水浒传》中的女性即便是被描写得美的一面,也是被阴险地用于功利目的,即为了反衬她们的丑和恶(同时反衬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而她们许多的丑和恶,很明显是被有意涂抹上去的。这些女性之所以遭到如此的厄运,主要因为她们的性别。性别使所有的水浒女性都被赋予了原罪,因此她们的命运也就全部惨不忍睹了。《水浒传》的妇女观应该被彻底批判!

下载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三国水浒城小学作文

    游三国水浒城小学作文通用 游三国水浒城小学作文通用1 五一长假的第一天,我们全家都跟着爸爸的公司组织的旅游团去无锡旅游。旅游的景点很多,有江南最高最大的灵山大佛、还有......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文学是人学,是典型化了的社会生活写照,社会百态、忠奸恶善,一应俱全,下面采撷几朵花絮以飨读者。 一,好员工要学会适时跳槽。员工一定要对公司忠诚......

    试论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

    试论《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 许 仁 华 02秋汉语言文学(本科) 摘要:《水浒传》中的林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本文从“义”、“忍”、“狠”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三......

    试论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

    试论《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因文生事”,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宋江等水泊梁山英雄好汉与封建统治者斗争的故事,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具有很......

    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

    试论《水浒》中的妇女形象 内容摘要:《水浒》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卓立千古的不朽之作,也是描写社会阶级矛盾、农民起义的古典现实主义杰作.它给古今中外......

    《水浒》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 绰号:及时雨 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被招安。 相关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 人物简介: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

    水浒传中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水浒传》作者的妇女观 “马克思说过:‘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

    老少皆可读三国水浒杂文随笔(5篇可选)

    在中国传统看法和观点中,对于一些经典名著,时常是有适读的“年龄范围”的。有关“年龄范围”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那句古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古话有一定道理......